以培养学生职业理念为导向构建全程化就业教育新体系-教育文档

更新时间:2023-09-11 21:5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以培养学生职业理念为导向构建全程化就业教育新体系

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面临着日趋严峻的形势。为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题,帮助大学生顺利踏上就业、创业之路,高校积极应对挑战,多策并举,进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和探索。其中,一种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为目的、贯穿大学学习所有阶段的全程化就业教育模式开始从理念逐步走向实践,并同高校的专业教育、思政教育等相互融合渗透,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整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构建完备的全程化就业教育体系是一项庞大而艰巨的工程,对于我国高校而言,全程化就业教育尚属一个刚刚兴起的新生事物,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和不足。如何以职业发展规划理念为指导,构建全程化就业教育的新体系,已经成为影响高校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高校实施全程化就业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认识缺位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高等院校的根本宗旨。人才培养质量关于民族振兴的基础,更关乎高校的声誉和发展前景。然而,一些高校对衡量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理解比较狭隘,片面认为毕业生走向社会是靠专业技能谋生求职,只要教育学生学好专业,一切就

业难题就都会迎刃而解。还有人认为就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写简历、找工作。在这种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思想的驱使下,一些高校的就业教育常被冷落和歧视,其受重视程度与专业教育相差甚远,就业教育呈现被边缘化的趋势。 (二)内容贫乏

全程化就业教育由于其教育的对象涉及不同层次、不同专业和年级的学生,教育的内容自然各不相同。一些高校对就业教育内容的规划部署缺乏科学细致的态度,对就业教育的基础理论和教学改革缺乏研究,内容体系设计比较粗放,甚至奉行“拿来主义”,将其他院校或是以往的陈旧内容照搬照抄,简单进行复制移植,没有体现出自身的特色,不能很好地体现本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同专业教育衔接不够,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够。 (三)形式单一

全程化就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一样,不是单纯的理论传授,它富含大量的职业实践技能培养内容,特别应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等手段,开展有针对性的个人职业规划咨询辅导服务。但一些高校开展就业教育的形式却十分单一,“一支粉笔、一张嘴”就构成了就业教育手段的全部,就业教育的生动性大打折扣,其丰富的内涵和外延没有得到较好的发掘,教育的效果也不能得到保证。

(四)保障缺失

全程化就业教育的正常开展,需要必要的软件硬件投入和工

作机制作保障。如组织领导、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评估制度等,但是,这些却往往是高校最缺乏的。一些高校对全程化就业教育没有建立强有力的领导、协调、运行和督促机制,部门之间职责不清,敷?l推诿。从事就业教育的教师理论储备不够、教学技艺不精,甚至对职业发展的基本理论一知半解,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欠缺。对就业教育的过程和效果没有相应的评估、监督和反馈校正机制,就业教育多是“表面文章”,流于形式。 上述问题的出现,极大地制约了全程化就业教育的开展,如果不能有效解决,其后果不容忽视,不仅不能使大学生对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有清晰认识,直接影响其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不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影响其长远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以上问题的原因,既有思想认识的问题,也有体制机制的问题;既有学校的问题,也有学生的问题。基于“办人民满意的大学”和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高校积极构建以职业规划为导向的全程化就业教育新体系,是一项既关乎长远又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如何构建全程化就业教育新体系,其实质就是解决全程化就业教育“做什么”、“怎么做”、“谁来做”的问题。笔者认为,高校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二、构建全程化就业教育新体系的原则和重点

(一)以高效化和制度化为原则,建立健全就业教育的工作机制

实施好全程化就业教育工作,首先必须建立高效有力的组织领导机制。就业教育涉及教学、科研、就业、学生管理、思政教育、校友联络、产学研结合等多个工作领域,依靠某一个部门单兵作战已经很难奏效,必须建立统一领导、各司其职、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新格局。因此,学校应成立全程化就业教育工作的专门议事机构,如工作委员会或领导小组,由校级领导挂帅,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学校从事就业教育的专家参与。工作委员会或领导小组负责全校全程化就业教育的总体安排部署,编制整体的工作规划,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良好的工作机制必须有严格的程序调控才能健康运行,因此,还要建立和完善各项工作制度。如就业教育考核奖惩制度、就业指导员(专干)岗位职责、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职业发展咨询制度、就业教育督导制度等。

除了建立正常的工作机制外,高校应建立全程化就业教育的质量评估和反馈机制,成立专门的督导评估小组,对课堂教学、实践实训等不同教育环节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查,对教育的效果进行量化评估或考评,确保工作收到实效。

(二)以科学性和连续性为原则,改革和完善就业教育的内容体系

教育内容是决定教育质量高低的关键。全程化就业教育应以职业规划理念为导向,坚持科学性和实用性相结合、阶段性和连续性相统一,建立符合本校实际的就业教育内容体系。

内容体系建设总的方向是,从传统的就业指导向大学生职业素质教育转移。传统就业指导侧重于帮助学生找到职业,其指导的重心是学生就业,新的内容体系要着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职业素质,提高其职业竞争力,彰显高校的育人功能,突出全程化的特点,在进行就业指导的同时,对大学生未来的职业人生产生积极的启发意义。就业教育的内容设计必须充分挖掘职业发展理论的内涵和外延,注重吸收和借鉴最新的理论成果,立足本校的实际,不断更新、丰富内容的组成。

就业教育内容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指的是,从大学一到四年级,不同阶段的教育内容要有不同侧重,但各阶段之间紧密联系、相互衔接,具有不可分割的全面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三)以生动性和多维性为原则,不断完善就业教育的形式和手段

就业教育的形式是实施就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全程化就业教育应以课堂教育为主阵地,以课外实训和职业素质拓展活动为辅助。其中,课堂教育的比重不应超过整个全程化就业教育的60%。实践环节的教育,学校应广搭平台,如举办职业规划大赛、简历设计大赛、以就业为主题的学生DV大赛、模拟招聘会,邀请校友、企业家和专家举办讲座,赴企业观摩实习,成立学生就业社团等,全方位营造职业发展教育的浓厚氛围,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职业实践活动,积极积累职业经验,提高职业适应能力。 在教育手段运用上,应充分利用好当前的现代教育技术手

段,如多媒体、网络等,建立网上就业教育和信息交流的平台,向学生提供就业形势分析、在线职业测评、职业规划咨询、模拟网上求职等服务。学校从事就业教育的专家可以开设博客,利用网络释疑解惑,同学生进行实时、无障碍沟通交流。 (四)以专业化和全员化为原则,建设高素质就业教育的师资队伍

全程化就业教育的各种理念、规划和措施,最终都要靠人来落实。因此,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就业教育师资队伍是确保就业教育目标实现的关键。全程化就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应该遵循广泛参与、专兼结合、加强培训的原则。

全程化就业教育处处渗透了职业规划的理论,因此,高校应该选聘一定数量的具有较好的职业发展理论背景、获得职业咨询师资格认证的专业化人才,作为就业教育师资队伍的中坚骨干,为就业教育走向规范化轨道提供保障。由于就业教育同专业教育紧密相联,在就业教育某些方面,专业任课教师具有无可替代的优势,因此,就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不能局限于职业规划咨询专家,还应广泛动员,让专业教师、学生思政工作人员都参与到就业教育中来,特别是注重发挥好本科生导师的作用。对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高校应有配套的发展规划,注重培训提高”。 此外,高校还应该组织专门的力量对全程化就业教育的基础理论和教改事宜进行研究,培育一批高水平的教改和科研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w1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