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作文材料作文2

更新时间:2023-05-18 03:4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57

57

指导 材料显现出这样的规律: 1.材料作文覆盖了所有可考的文体。 2.材料作文覆盖了命题、半命题、自由命题这 些所有的命题形式。 3.材料作文覆盖了改写、续写、扩写、修改等 种种写作形式。 4.材料作文覆盖了大小作文的组合类型。 由此可见其在考场作文中的重要性。

57

文字材料作文应试,应重点 念 好这样 一个 三字经 。 1.读 ①读文题。要研读文题,明确考试范围,了解 写作要求。 ②读材料。这个环节的任务是粗知材料内容, 初步理解含义,要用慢读的方法,细细地、全 面地阅读材料,以做到心中有底。 读材料的要求是 细 、 全 。一个题 目从头到尾都要读到,每一个字都要读到,不 要用扫读的方法去读题。

57

2.析 慢读材料之后便要分析材料,这个过程需要认真地咀 嚼、品味、联想、提炼。 首先要明确材料的作用。其作用主要有: ①供扩写用,②供续写用,③供引论用,④供提炼论点用, ⑤供评论用,⑥供考查应用文格式用,⑦供考查修改能力 用。析题时要认真判定,以正确运用材料。 其次分析材料的类型。材料的类型主要有:①故事梗 概型,②故事片断型,③寓言故事型,④正反对照型,⑤ 参考资料型,⑥设置情景型,⑦立论导向型,⑧论据论点 型。析题时要准确把握,以便有针对性地作文。 再次要分析材料的含义。有的材料意义直露,指向明 确,不需要细嚼就能理解,有的材料则需要品析出深刻含 义,特别是要求写议论文的文题如此。可对材料进行深入 理解、把握其深层含义,提炼出正确观点。 

57

由于 析材料 是材料作文的关键性的一环,所以可运用 如下的读法: ①发现法。用于中心明确的材料。发现的目标,一是材料的中 心句,二是材料中关于中心的提示。发现了这些内容,就找到 了据以立意的突破口。 ②设想法。用于有头无尾或有尾无头的材料,如续写的材料。 设想的内容,或是与材料合理衔接的情节,或是与材料合理衔 接的论述。设想的过程就是思维的发散,所以要注意发散的合 理性。 ③归纳法。用于意义明晰,但既无中心句,也无提示句的一则 或多则材料,归纳出其中心意思,立意便有了立足之处。 ④提炼法。用于含义对立的对照型材料。从正反对比中、矛盾 对立中提炼出材料所要表达出的意图来作为立意的依据。 ⑤揣摩法。用于喻义型、寓义型、象征型的材料,在反复体味、 比较之中品评出材料的喻义、哲理、观点等,然后据此形成自 己的观点。

57

3.防

就是防失误。读题读材析材之后,便可以按题写作或自拟 题写

作了。但由于材料作文的特殊性,在读材料、析材料方面的 失误可能要比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要大一些,因此在写作前和 写作中各个环节都要严防失误,防止如下6个方面的失误: ①扩写后的记叙文原貌依旧,手法单调,叙事枯燥,仅仅只是增 加了若干字节而已。 ②改写后的记叙文或由于套用而与原文的意思风马牛不相及。 ③议论文在引述材料之后就抛开材料 另起炉灶 ,材料没有得 到利用或运用。 ④由于重视了材料而淡漠了文题中的关键词,结果写出来的文章 偏离了所要求表达的中心。 ⑤由于对材料的理解不深而提炼不出精粹的要点,文章立意过偏、 过浅。 ⑥文体有误、格式有误、修改有误。 其它如泛泛而谈、结构杂乱、错字病句等一般作文过程中 的失误,也应该防止。

57

[练习] 1.试用归纳法指出下面文题里材料的中心,再说 说你准备怎样展开议论。 著名翻译家傅雷,每天同孩子就餐时,总是 注意孩子坐得是否端正,手肘是否妨碍了同桌的 人,咀嚼饭菜是否发出没有礼貌的声音,等等。 由于他注意在日常小事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 他的几个孩子长大以后,都有较好的气质。 请根据以上材料,以 谈家教 为题,联系 现实生活实际,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议论文。

57

2.用 揣摩法 理解下面文题中材料的含义。 题目:著名歌唱家郭兰英曾向著名画家李苦禅请 教: 什么字最难写?”李苦禅回答说: 一字最难 写。  请根据这个材料,以 ‘一字最难写’的 联想 为题,写一篇六七百字的议论文。这个材料极为简短而意蕴精深,材料的 眼 已由文题点明, 即 一字最难写 。审题,就必须咀嚼出 一字最难写 的意味。 从形象看, 一 字笔画最少,形体单纯;从书写看,任何 人轻轻地一划,便是一个 一 字,可以说它的书写极为容易, 于是有理由说: 一字最易写 。可李先生为什么说 一字最难 写 呢? 看来,李先生是用 一 字来比喻那些人们认为非常简单、 非常容易、不需要花费力气就可以做到的事,而 一字最难写 则包涵了李先生对人生对事业的深刻体味。李先生是在用 一字 最难写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世间最简单的事,往往是最难做好 的。悟出了这一点,也就是悟出了我们要写的这篇 联想 的中

57

3.说说如何就下面的材料与要求进行构思。 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作文。 在一个偏远山区,有一所村办小学和一个姓王的老师。每逢山 溪涨水,王老师就守候在河边,把上学的孩子一个个背过河。溪水 刺骨,乱石如刀,王老师在溪水里趟过了十几个春

秋,被人们誉为 大山里的 人桥 。在这个山区的另一所村小里,老师是一个姓李 的姑娘,在惊悸的浊浪里,她背不了孩子们。面对学生上学难,她 却想出了另一个办法——造桥,她给领导写信,找有关部门据理力 争,还掏出自己的工资带头发动群众集资,不久,河上就架起了一 座钢筋水泥结构的桥,从此,孩子们可以安全顺畅地上学了。 王老师的 人桥 精神是可贵的,令人赞美;李老师造桥之举 是可嘉的,值得学习。然而,这两位老师在解决同一个问题时,却 采取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方法,这更值得我们思考。请你根据自己对 上述两个例子的认识和理解,结合当前社会与科技发展的形势,谈 谈哪例对你教育启发更大。 要求:有明确的观点,有一定的依据,有一点分析。题目自拟, 字数600字左右。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vs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