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背景下产业布局安全与发展评价研究

更新时间:2023-07-28 16:1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1 低碳背景下产业布局安全与发展评价研究

---以陕西省为例

摘要:面临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府间谈判的需要,更是我国必须要走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此背景下,低碳发展与产业布局安全关系日愈突出。特别是对于新兴资源型省区,在低碳发展目标下,产业安全有其不同于其它地区的特点,需要具体深入研究。本文以低碳经济和产业安全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陕西省工业支柱产业的实证分析,将产业低碳化水平测度指标引入产业布局安全评价研究之中,创新性地构建了资源型地区低碳背景下产业布局安全的基本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工业支柱产业安全状态为基本安全。分析结果同时反映出陕西产业布局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陕西产业布局安全主要路径是产业低碳化。文章提出的低碳背景下陕西产业布局安全发展的对策建议,也为其它资源型地区产业布局安全与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低碳发展产业布局产业安全产业低碳化

一、引言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家经济安全日益成为各国关注的重要问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与国之间经济开放程度越来越高,国际经济关系日趋复杂,而产业在国家经济体系中的基础地位逐步突显。产业安全问题已成为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组成部分。而产业安全的相关研究也受到学者们越来越多的重视。

国外关于产业安全的研究大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但产业安全(产业保护)的经济思想却源远流长并散见于从斯密的《国富论》开始的各流派经济理论当中。国外学者相关研究可大致概括为两方面:一是对产业安全理论研究。波特(1990)的研究主要考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认为产业发展与安全在受到国外更高生产率的竞争对手时将面临威胁;布雷(1986)、穆勒(1849)则主要考察跨国公司FDI对产业安全的影响。二是对产业安全评价分析方法的研究。这方面代表人物是俄罗斯经济学家B·K·先恰戈夫在其著作《经济安全-生产、财政、银行》中提出了评价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有关指标。

国内学者对于产业安全的研究开始于外资大量涌入的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此背景下,国内学者主要是对国外产业安全文献进行借鉴整理,试图形成适合于中国的产业安全理论。但理论研究大多局限于产业安全概念的讨论,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如下:赵世洪认为,国民产业安全是指一国要在国际竞争中达成国民产业权益总量及其在国内份额的最佳组合[1];王允贵、于新东、张立的研究则主要从强调控制权的角度对产业安全进行了界定;杨公朴等、夏兴国、景玉琴对产业安全的概念界定着重强调了竞争能力。然而对产业安全概念的研究至今仍未形成一个系统完整的体系。对于产业安全评价方法的研究已取得一些初步的成果。比较权威的指标评价体系有两个:一是2002年“经济安全论坛”提出的制造业安全模型体系。[]该体系认为制造业的显性安全对是制造业行业和产品的现行状态进行的描述,是属于制造业之内的经济安全;而外部安全则还要包括对国际经济关系、国内科技水平和国内宏观经济条件等因素的描述。[]二是“中国入世后产业安全与政府规制研究”课题组提出的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产业对外依存度指标和产业控制力指标构成。[何维达]此外其他学者也从不同产业和不同角度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及模型。许芳等从生态学角度对产业安全进行研究,将生态系统评价原理引入产业安全评价体系,是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景玉琴则在上述第二种权威体系的基础上,强调了产业国内环境评价,并重构了产业安全评估模型。[]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2 综观上述研究,国内学者基于不同的具体视角,其具体评价指标的选择侧重点有明显差

别。尽管未形成一致认可的标准指标体系,但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动态的开放式评价体系。当前研究仍存在不足和进一步完善之处:一是某些指标间存在一定的冲突,某些指标与产业安全相关性不足;二是在当前资源环境约束强化的背景下,低碳发展的相关指标未纳入产业安全的评价指标体系;三是已有研究多从国家宏观层面研究整体产业安全,缺乏对区域产业安全的研究。产业安全是一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在低碳发展背景下,产业布局安全问题又被赋于了新的涵义:低碳发展不仅仅是应对气候问题及绿色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对未来整个国际市场和全球新贸易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一国或地区产业布局安全问题必须与低碳发展紧密结合,才能应对新的挑战。当前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内各省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各省区产业布局特点各异,产业安全状况差别较大。中西部地省区多为资源型地区,其产业布局及安全与其他类型地区相比又有特殊性,比如陕西省。本文基于低碳视角对区域内产业布局安全与发展问题进行研究,尝试建构反映低碳发展水平的区域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并以陕西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二、低碳发展与产业布局安全

(一)资源环境约束与产业可持续发展

古典经济学中,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hus)是最早注意到日益增大的土地资源相对稀缺性可能束缚农业发展的学者。李嘉图(David Ricardo)进一步阐明了土地资源禀赋制约经济发展的具体机制。古典经济学家基本把自然资源禀赋状况看作是经济增长无法逾越的限制。面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基本事实,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与古典经济学观点完全不同。由于土地等资源变量非显性等特征,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抛弃了土地等自然资源要素变量。然而在索洛和丹尼森的经济增长模型中又明确提出自然资源变量(Y=F(K,L,R,A)中,K为资本存量,L为劳动力投入量,R为可耕地和自然资源存量,A为要素效率)。可见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制约在不同历史时期其约束程度极不相同,同时人们对资源环境要素在经济增长与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也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自然资源具有稀缺性,经济的增长会由于自然资源的枯竭而停滞;而经济的发展也会由于环境对污染的可承载力下降而受到影响。

当前,世情和国情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我国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国家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尤其是重化工业的高速增长给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利用带来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资源环境瓶颈必然成为制约我国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经统计测算,从2000年到2008年中国工业两位数行业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从0.426上升至0.4399。与此相应,能源消耗与CO2的排放量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态势。如图1、图2所示。2010年我国GDP总量为40.12万亿元,而全年能源消费总量32.5亿吨标准煤,较上年增长6%。从2001年到2010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及工业能源消费量逐年增长,工业能源消费量占能源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由2001年的69%上升至2010年的73%。从能源系统利用效率来看,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大致为32%,较发达国家40%-50%的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依照这种资源利用发展态势,按预计2020年我国经济总量达到4万亿~5万亿美元的水平,资源环境的负荷将是当前的4~5倍。快速增长的能耗水平也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图2所示,从2001-2010年全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3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单位:万吨标准煤

0.00

0.10

0.20

0.30

0.40

0.50

0.60

0.70

0.80

能源消费总量

工业能源消费量

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

工业能源消费比重

图1 2001-2010年全国能源消费及工业能源消费对比图

(资料来源:根据2002-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2001200220032004200520062007200820092010

万吨

0.79

0.80

0.81

0.82

0.83

0.84

0.85

0.86

0.87

全国碳排放总量

第二产业碳排放量

第二产业碳排放比重

图2 2001-2010年全国碳排放总量及工业碳排放量

(资源来源:根据2002-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能源统计年鉴》有关数据计算。

国碳排放量和工业碳排放量都呈现递增趋势,特别是工业碳排放量比重由2001年的82%上上升到2010年的86%。另一方面,从省级行政区域来看,如新兴资源型省区陕西省其能源消费及碳排放状况与全国情况具有较大相似性。资源环境的约束强化,资源的有限性和当前资源利用的低效率状况,以及日愈严峻的环境问题都将使我国对国外资源形成较大的依赖,并最终影响到我国整体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本文对产业安全概念新拓展

产业安全问题研究具有层次性,国家层面产业安全研究主要以国家为基本单元,许多宏观层面产业安全研究都是针对国家层面的,主要强调宏观产业安全的外部安全,即一国产业具有抵御来处国际威胁的能力等;区域产业安全则以一国次级区域空间为基本研究单元,在特定时期(短期、中长期)和一定的经济环境条件下,区域产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区域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及与国家整体产业发展的协调性等。国家产业安全与区域产业安全是两个联系密切、且又存在一定差异性的概念。区域产业应是国家整体产业的有机组成部分,区域产业安全研究侧重于区域产业布局安全的研究及区域产业布局发展与区域资源、环境的协调性研究。区域产业布局安全是国家宏观整体产业安全的坚实基础。

产业安全概念具有动态特征,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其内涵与外延都会发生变化。传统产业安全概念界定主要强调产业控制力、产业竞争力、产业对外依存度等,而未充分考虑到生态、资源、环境、能源等对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作用。据此,本文认为产业安全概念在低碳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必须强调产业安全的低碳发展基础。低碳经济的发展为产业结构升级、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一个可行路径和框架。在此机遇面前,实现产业安全的挑战也是巨大的。低碳发展不仅仅是应对气候问题及绿色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对未来整个国际市场和全球新贸易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国家和区域的产业政策调整就不是简单的应对低碳经济谈判,或直接参与到全球低碳经济的大潮中,而是必须考虑产业布局、政府政策制定等一系列问题,是一个系统化工程。低碳发展背景下的产业安全不仅需要一个思路框架,也需要资金、技术与制度创新等支撑。如不强化产业安全的低碳基础,在未来国际经济新秩序中,国家产业发展与安全必然受制于发达国家。有鉴于此,区域产业布局安全评价体系,需要基于低碳发展角度考虑资源环境因素,增加能够反映低碳发展水平的能源消耗、碳排放测度与评价的指标。特别是在当前能源短缺、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形势下,基于低碳发展水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百度文库

4

平的区域产业布局安全评价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三 、基于低碳发展的区域产业布局安全评价

(一)基于低碳发展的区域产业布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在国内外产业安全评价模型研究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国家产业安全与区域产业安全的差异性,遵循系统性、相关性、科学性、可测性、阶段性、战略性和实用性的指导原则,充分结合研究区域产业布局的实际情况,构建区域产业布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依据上述指导原则,区域产业布局安全评价体系,由3个一级指标(如图3所示),10个二级指标,19个三级指标构成,详见表1。

图3 区域产业安全评价体系

表1 区域产业布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评价 目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指标测算公式

区域产业布局安全方评价指标体系

产业 依存性

资源依存性 人均耕地面积

耕地总面积/总人口

主要依托资源行业占第二产业比重 该产业产值/第二产业产值 交通依存性

路网密度

地区路网里程/地区总面积

干线公路二级以上比重 (高速公路里程+一级公路里程+二级公路里程)/公路总里程

产业关联性

产业感应度系数

某产业逆矩阵横行系数平均值/全部产业逆矩阵横行系数平均值的平均

产业影响力系数

某产业逆矩阵纵行系数平均值/全部产业逆矩阵纵行系数平均值的平均 产业 竞争力

对外依存度 进口总额 依据统计年鉴数据直接获取

进出口增长率 报告期进出口增长额/基期进出口额 外贸依存度

进出口总额/地区GDP 产业规模 特色产业产值占区域总产值比重 该产业产值/地区GDP

特色产业固定资产投资 依据统计年鉴数据直接获取 产业结构 霍夫曼系数

轻工业产值/重工业产值

比较优势 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该产业部门产值/地区GDP)/(该产业部门劳动力数/总劳动力数)

区位优势 区位商

该地区某产业增值占本地区GDP 比重/全国该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 比重 产业低碳化水平

能源消费

能源强度

能源消费总量/地区GDP

支柱产业能源消费比重 支柱产业能源消费量/地区能源消费总量 碳排放

支柱产业平均碳强度 该产业碳排放量/该产业总产值 支柱产业碳排放比重

该产业碳排放量/地区碳排放总量 支柱产业碳生产力

该产业总产值/该产业碳排放量

与已有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相比,本文构建的区域产业安全布局与发展指标体系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已有相关研究大多针对国家层面产业安全研究,本文则从区域层面首次将产业低碳化水平指标引入产业安全评价体系当中。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应对国际气候谈判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当前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强化背景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路径。而从区域经济发展来看,低碳发展将是区域产业布局安全与发展的目标和基础。未来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区域产业安全评

价体系

区域产业低碳化水平 区域产业竞争力

区域产业依存性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展必然会为争取更多的碳排放空间而展开激烈竞争。引入低碳化指标将使区域产业安全评价体系在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更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第二,本文的区域产业安全指标体系中未使用外资股权控制率和外资国别集中度指标,原因是这两个属于产业控制力的指标更多的用以评价一国产业整体层面的产业状况,同时这两个指标与对外依存度指标高度相关,为了简化分析,从区域角度评价产业布局的安全指标体系时将其剔除。

(二)构建区域产业布局安全发展评价模型

根据本文分析的区域产业布局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充分借鉴已有研究成果,本文构建如下区域产业布局安全评价模型:(引山西财大学报)

S=αX+βY+γZ (1)

X=∑a i x i

Y=∑b j y j

Z=∑c k z k(i、j、k=1,2,3……)

α+β+γ=1

∑a i=∑b j=∑c k=1 (2)

其中,S为区域产业安全度;X为区域产业依存性评价值;Y为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值;Z为区域产业低碳化水平值;αi为第i个一级指标的系数,为专家评估值;x i、y i、z i分别为相应一级指标下的对应二级指标;a i、b i、c i分别为二级指标的权重。将(2)式带入(1)式可得:S=αX+βY+γZ=α∑a i x i +β∑b j y j+γ∑c k z k(3)

=α(x1…x i)

β(y1…y i)

γ(z1…z i)(补充公式)

根据上述模型,结合区域产业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对各指标赋予权重,就可定量测算出区域整体产业布局安全度。研究表明,产业安全测度属于“半结构性”复杂问题,特别是对于特定区域,影响其产业安全的因素更具有特殊性和多样性,有些因素则难以定量分析;在判断各因素对产业安全的影响时,要结合其作用程度赋予不同权重,而权重的确定主要用定性分析方法。通常,产业安全与否并无十分明确的界限,因此评价产业安全状态除定量分析外,必须结合定性研究分析。

四、陕西省产业布局安全评价

(一)陕西省特色产业及布局

所谓特色产业,通常指一国和地区依托本国或本地区资源、交通、区位、技术、管理、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从而形成的能够为本国或本地区创造较高价值,具有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优势产业。“十一五”期间,陕西省确立了以高新技术、旅游、国防科技、能源化工、果业、畜牧业六大产业为陕西省重点发展的特色产业。同时将装备制造、高技术、能源化工做为产业发展中的三大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陕西省着力构建特色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四大产业体系。继续巩固能源化工产业、先进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柱地位;改造提升有色冶金、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建筑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物流、金融、信息、旅游、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目前陕西已基本形成思路明确的三大区域产业发展格局:关中地区突出创新,争取建成有重要影响的创新型区域,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进行有效探索。创新体制机制,重点推进统筹科技资源改革,优化要素配置,激发创新活力。创新产业发展路径,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若干优势产业集群。陕北以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基地为目标,着力发展能源化工产业。积极推进资源深度转化,以大集团大项目带动大发展大提升,建设六大产业园区,构建十大产业链条,积极发展相关配套产业。陕南强化循环发展,加快资源勘探步伐,

5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百度文库

6

增加油气、有色及贵金属等可采储量,依托汉中、安康、商丹三大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打造有色、装备、生物制药、非金属材料、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等十大循环经济产业链。 (二)陕西省产业布局安全评价实证分析(数据说明) 1.产业依存性

(1)资源依存性。陕西省一个新兴资源大省,支柱产业大多都属于依托资源发展的产业,资源对区域产业布局产生明显影响。本文采用人均耕地面积和主要依托资源产业占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两个指标进行分析。

表2 陕西省1991-2010年人均耕地面积 单位 公顷/人

年份 人均耕地面积

年份 人均耕地面积

年份 人均耕地面积

1991 0.1047 1998 0.0926 2005 0.1108 1992 0.1023 1999 0.1394 2006 0.1097 1993 0.1005 2000 0.1317 2007 0.1092 1994 0.0983 2001 0.1283 2008 0.1089 1995 0.0966 2002 0.1227 2009 0.1087 1996 0.0948 2003 0.1155 2010 0.1084 1997

0.0931

2004

0.1128

资源来源:根据1992-2011年《陕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人均耕地面积:根据表2计算结果,1991-2010年陕西省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现减少趋势。从1991-1998年表现为第一个下降阶段,从1999-2010年表现为第二个下降阶段。其原因主要在于耕地的绝对水平在两阶段呈逐年下降态势,而人口却一直呈上升趋势,尽管1999年耕地总面积有所提升,但随着人口数量增长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呈现出第二个下降阶段。人均耕地面积变化将影响到现代农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会改变现有产业局面状况。

主要依托资源行业产值占第二产业总产值比重:在陕西省八大支柱产业中主要依托资源产业包括能源化工工业、有色冶金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为了比较方便也将八大支柱产业中的其他产业占第二产业产值的比重一同时列出。

表3 陕西省2002-2010年主要依托资源产业占第二产业产值

年份

能源化 工工业

非金属矿 物制品业

有色冶 金工业

装备制 造工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医药制 造业

食品 工业

纺织服 装工业

2002 23.59 2.15 4.14 17.19 5.92 3.77 6.51 2.41 2003 26.48 1.92 5.33 16.32 4.87 3.63 6.45 2.13 2004 28.78 1.80 6.70 16.94 4.25 3.31 6.11 1.82 2005 38.38 1.77 8.92 17.05 3.08 3.03 6.59 1.76 2006 41.10 1.87 8.93 17.53 2.72 2.55 6.48 1.60 2007 40.59 2.09 9.51 19.21 2.53 2.33 7.07 1.31 2008 42.64 2.44 9.62 18.68 2.28 2.05 6.98 1.13 2009 40.04 3.28 9.73 20.78 1.79 2.08 7.76 1.16 2010 41.58 3.32 10.09 20.83 1.81 1.85 7.53 1.21

资源来源:根据2003-2011年《陕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由表3数据结果所示,能源化工工业、有色冶金工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产值占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呈显著增加趋势,这三大产业对陕西经济的贡献力越来越大,说明其产业布局依托资源优势的状况明显;另外装备制造业产值占第二产业产值比重也稳步提升,说明依托资源的产业并未对制造业产生较强的“挤出效应”;其它三类产业产值占第二产业的比重呈现出减少的趋势。整体来看,陕西省产业布局相对合理。

(2)交通依存性。交通对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陕西这样的西部大省,交通对产业布局安全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交通依存性可通过路网密度、干线公路比重两大指标反映。

表4 陕西省1991-2010年路网密度 单位:千米/平方千米

年份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路网 密度 0.1860 0.1860 0.1870 0.1930 0.1930 0.1960 0.2000 0.2050 0.2100 0.2140 年份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路网 密度

0.2210

0.2260

0.2430

0.2560

0.2650

0.5510

0.5890

0.6370

0.7000

0.7170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7

资料来源:根据1992-2011年《陕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根据表4数据所示,从1991年至今陕西省路网建设力度逐渐加大,特别从西部大开发

战略实施以来,路网密度由2001年的0.221提升至2010年的0.717,为陕西省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有利于区域产业的合理布局。

表5 1991-2010年陕西省干线公路二级以上比重

年份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比重0.0232 0.0285 0.0289 0.0324 0.0453 0.0491 0.0582 0.0664 0.0812 0.1173

年份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比重0.1195 0.1257 0.1273 0.1304 0.1366 0.0737 0.0728 0.0727 0.0720 0.0775

资料来源:根据1992-2011年《陕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根据表5计算结果所示,从1991年到2005年,陕西省干线公路二级以上比重持续上升,二级以上干线公路总里程稳步提升,而从2006年开始该比重有所下降,主要原因是三级公路的里程数大幅增加,增幅超过了二级以上干线公路的增长。总之,包括二级以上干线公路在内的公路建设,适应了陕西省的产业布局。

(3)产业关联性。

所谓产业关联就是指社会生产活动中各个产业之间存在的广泛而复杂的技术经济联系。产业关联的研究不仅对地区间经济布局的变化有重大意义。而且在区域内研究产业关联对区域内产业的合理布局也有重要意义。这种技术经济联系通常用产业感应度系数和产业影响度系数来衡量。本文以2002年投入产出表计算陕西省各主要产业相关指标,具体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陕西省主要产业的产业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

主要产业影响力

系数感应度

系数

主要产业影响力

系数

感应度

系数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0.8490 0.3552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9917 2.0443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0.7581 1.4989 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1.2764 0.3209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

工业1.0780 0.3656 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

机械制造业

0.9906 0.1299

化学工业 1.1105 3.3343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

电子设备制造业

1.2926

2.0254

金属矿采选业0.9361 0.2190 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 1.0432 2.0564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1.0956 1.0533 纺织业 1.0513 0.4533

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1.1769 2.1224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

0.7775 0.4154

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 1.2296 1.9476 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1.3233 0.0880

资料来源:根据2002年投入产出表相关数据计算。

根据表6计算结果分析,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化学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七个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均大于1,表明这些产业感应度在全部产业中居于平均水平之上,说明这些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具有相对重要的地位。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食品制造及烟草加工业、纺织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的产业影响力系数大于1,说明这些产业的影响力在全部产业中居于平均水平之上,对整体产业布局和发展有重要影响。依据上述分析,结合陕西省近几年来产业布局和发展实际情况,表明了这些产业的感应度和影响力理论分析与实际发展情况的基本吻合。由于上表以2002年投入产出表为依据计算,因此个别产业情况至今已经有较大变化,如陕西目前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生产接续地,煤炭工业的地位日益提升,但在上述分析中这种重要性并未完全体现出来。

2.产业竞争力

(1)国际竞争力。国际贸易水平能够反映区域内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而国际竞争力则是区域内产业布局合理性的一个主要评价方面。本文采用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率及外贸依存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百度文库

8

度指标进行分析。如表7所示。

表7 1991-2010年陕西省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率 单位:亿美元 % 年份 进出口总额

增长率 外贸依存度

年份 进出口总额 增长率 外贸依存度

1991 8.14 40.94 9.25 2001 20.64 -3.53 8.5 1992 11.19 37.52 11.61 2002 22.25 7.79 8.18 1993 14.96 33.71 12.71 2003 27.84 25.10 8.91 1994 16.01 6.99 16.45 2004 36.42 30.85 9.49 1995 17.33 8.29 13.9 2005 45.77 25.66 9.79 1996 17.84 2.93 12.18 2006 53.60 17.12 9.25 1997 17.34 -2.80 10.53 2007 68.88 28.50 9.21 1998 20.51 18.30 11.64 2008 83.29 20.91 8.34 1999 20.08 -2.10 10.44 2009 84.05 0.92 7.03 2000

21.40

6.56

9.82

2010

120.83

43.75

12.65

资料来源:根据1992-2011年《陕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根据表7计算结果分析,除个别年份外,1991年至今陕西省进出口总额整体呈持续增长态势,表明产业布局的国际竞争力不断加强。入世及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陕西省与世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关系。与欧盟、美国、日本三大贸易体的关系不断巩固。出口产品主要转向以以重型载货车、石油钻井机械等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和以电子和航空航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品由此反映出,装备制造业在我省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与日俱增,出口产品己由中间产品向终端产品转化。然而从外贸依存度指标来看,整体偏低,表明陕西省产业对外开放的程度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以2009年数据为例,全国外贸依存度是70%,广东为155%,陕西为7%,可见与东部地区相比,其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还较非常低。

(2)产业规模。产业规模是指一类产业的产出规模或经营规模,是工业指标体系之一,它能够反映区域产业的国内竞争力。本文用特色产业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和主要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两大指标计算。

特色产业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见表3,能源化工工业、装备制造业、有色冶金工业三大特色优势产业占地区总产值的比重从2002年以来逐年增加,三大产业比重合计由2002年的44.92%增加到2010年的72.50%,而医药制造业、食品工业、纺织服装工业三个传统产业的比重则呈现略微下降趋势。总体来看,特色优势产业对陕西省经济贡献越来越大,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合理布局特色产业对陕西经济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固定资产投资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该指标是反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结构和发展速度的综合性指标。陕西省特色优势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如表8所示。

表8 2002-2010年陕西省支柱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额 单元:亿元

年份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能源化工工业 装备制造工业 医药制造业 食品工业 纺织服装工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有色冶金工业 2002 3.07 100.10 19.15 9.42 3.04 1.28 4.72 0.78 2003 3.01 143.11 28.01 6.82 4.51 2.33 5.89 1.55 2004 3.88 161.65 30.03 11.37 6.41 3.46 5.16 6.67 2005 11.13 375.06 82.12 15.19 12.20 9.59 23.55 17.20 2006 14.63 478.57 133.54 14.75 26.33 13.16 29.95 18.78 2007 21.24 710.47 196.18 17.95 31.47 15.80 56.03 36.25 2008 31.80 833.07 287.37 24.17 55.85 25.59 92.42 52.30 2009 81.07 1083.46 365.66 22.43 83.40 26.86 165.42 68.22 2010

100.87

1285.13

452.91

34.09

119.76

40.40

176.66

108.70

资料来源:根据1992-2011年《陕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根据表8数据显示,按可比价格计算,从2002年到2010年能源化工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12.50倍,装备制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了23.02倍,有色冶金工业增加了135.64倍。而其它传统优势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也有较大程度的增加,主要产业固定资产的大量投入为陕西省产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了可靠保证。

(3)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国民经济各产业之间的生产技术经济联系和数量比例关系。通常用霍夫曼系数反映,即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根据霍夫曼的经验观察,随着工业的发展,该系数呈现下降趋势,该系数越小,说明工业化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百度文库

9

程度越高。如表9所示,1991-2010年陕西省的霍夫曼系数均小于1,特别是从2003年开始该系数小于0.5,说明陕西省工业化程度的提高从2003开始进入加速阶段,工业发展和布局对陕西省产业发展和产业布局产生越来越重要的影响。

表9 1991-2010年陕西省霍夫曼系数

年份 霍夫曼系数 年份 霍夫曼系数 年份 霍夫曼系数 年份 霍夫曼系数 1991 0.73 1996 0.57 2001 0.53 2006 0.28 1992 0.67 1997 0.62 2002 0.50 2007 0.26 1993 0.55 1998 0.63 2003 0.43 2008 0.24 1994 0.58 1999 0.63 2004 0.38 2009 0.25 1995

0.59

2000

0.54

2005

0.32

2010

0.23

资料来源:根据1992-2011年《陕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4)比较优势。比较劳动生产率是反映产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通常来说,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低于1,而二、三产业则高于1。比较劳动生产率越高,表明本部门的产值与劳动力比值越大。第一产业和第二、三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越大,经济的二元性越显著。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经济结构的调整,第一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与第二、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距会表现出逐步缩小的特点,经济的二元结构也随之减弱。

由图4可知,陕西省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最高,第一产业最低,第三产业居中,这说明第二产业是陕西经济的主要拉动力。陕西省第一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略低于全国水平,且低于0.5水平,从1999年开始基本维持在0.2水平,说明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比较低; 与全国相比,陕西省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且基本上呈现出倒“U”型特征,特别是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陕西省第二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持续增加。陕西省第三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整体看均大于1且呈现出一个持续下降趋势,说明有劳动力不断向第三产业转移。

0.00

0.501.001.502.002.503.00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q1q2q3s1s2s3

注:qi 表示全国第i 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si 表示陕西省第i 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i=1,2,3)

图4 1991-2010年全国及陕西省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资料来源:根据1992-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及《陕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表10 1991-2010年陕西省三次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

1991 0.39 2.20 1.98 2001 0.24 2.63 1.56 1992 0.34 2.27 2.03 2002 0.23 2.72 1.42 1993 0.35 2.24 1.88 2003 0.22 2.48 1.43 1994 0.33 2.24 1.87 2004 0.24 2.63 1.24 1995 0.35 2.18 1.82 2005 0.23 2.66 1.19 1996 0.35 2.20 1.72 2006 0.21 2.74 1.15 1997 0.32 2.20 1.78 2007 0.22 2.60 1.12 1998 0.31 2.48 1.65 2008 0.23 2.56 1.06 1999 0.27 2.54 1.65 2009 0.23 2.17 1.15 2000

0.26

2.63

1.52

2010

0.24

1.99

1.15

(5)区位优势。在区域经济学中,区位优势通常用区位商来衡量,区位商是判断一个产业是否构成地区专业化部门的重要指标。如表10计算如果所示。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百度文库

10

表10 2002-2010年陕西省支柱产业区位商

年份 能源化工工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有色冶金工业 装备制造工业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食品工业 纺织服装工业 2002 3.01 0.64 3.32 0.89 0.74 2.39 0.53 0.49 2003 2.96 0.63 3.26 0.87 0.72 2.35 0.52 0.48 2004 2.53 0.52 3.08 0.75 0.46 2.00 0.62 0.37 2005 2.83 0.40 2.97 0.69 0.31 1.43 0.48 0.23 2006 2.76 0.45 2.76 0.70 0.30 1.26 0.49 0.21 2007 3.06 0.35 2.09 0.62 0.36 1.19 0.50 0.24 2008 3.43 0.29 2.66 0.97 0.29 1.21 0.49 0.27 2009 3.26 0.23 2.37 0.85 0.34 1.20 0.48 0.30 2010

3.71

0.17

2.54

0.94

0.42

1.37

0.47

0.26

资料来源:根据2003-2011年《陕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据表10计算结果分析,能源化工工业、有色冶金工业和医药制造业三个产业的区位商大于1,表明这三个产业是陕西省专业化部门,且专业化程度上,能源化工工业和有色冶金工业较高,而医药制造业相对较低。而其余产业则不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 3.产业低碳化水平

在低碳背景下,评价区域产业布局安全还应当考虑区域产业低碳化水平。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其核心是能源、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产业低碳化发展是实现低碳经济的根本途径之一。本文从产业能源消费水平和碳排放水平衡量区域产业低碳化水平。

(1)能源消费。产业低碳化首先表现在能源消费方面,具体可用产业能源强度和消费比重两个指标反映。如表11、表12所示。由表11分析可知,陕西支柱产业中除有色冶金工业外,其他产业的能源强度均呈现下降趋势,说明主要产业对能源的依赖程度有所减缓。从表12结果分析,除有色冶金工业外,主要产业能源消费比重均出现下降趋势,其中高技术产业如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幅度较明显,而能源化工工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下降幅度较小,且能源化工业的能源消费比重长期保持在70%左右,说明陕西支柱产业中能源化工工业主能源消费的第一大产业。

表11 2002-2010年陕西省支柱产业能源强度 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资料来源:根据2003-2011年《陕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如表12结果显示,除有色冶金工业外,主要产业能源消费比重均出现下降趋势,其中高技术产业如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幅度较明显,而能源化工工业和传统优势产业的下降幅度较小,且能源化工业的能源消费比重长期保持在70%左右,说明陕西支柱产业中能源化工工业主能源消费的第一大产业。

表12 2002-2010年陕西省支柱产业能源消费比重(%)

资料来源:根据2003-2011年《陕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计算。

(2)碳排放。碳排放水平可用碳强度、排放比重和碳生产力三个指标反映。碳强度是指单年份 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工工业 造工业 造工业 工业 工业 物制品业 工业 2002 0.14 3.25 0.34 0.26 0.21 0.76 5.61 0.53 2003 0.22 2.64 0.32 0.32 0.17 0.69 5.27 0.29 2004 0.17 2.19 0.23 0.27 0.18 0.58 4.68 0.24 2005 0.12 1.74 0.14 0.22 0.18 0.47 4.10 0.20 2006 0.19 1.68 0.15 0.27 0.14 0.42 3.24 0.25 2007 0.12 1.63 0.08 0.24 0.11 0.41 2.98 0.34 2008 0.07 1.27 0.07 0.24 0.09 0.37 2.22 0.57 2009 0.06 1.40 0.05 0.24 0.08 0.30 2.06 0.13 2010

0.04

1.22

0.06

0.09

0.15

0.27

1.70

0.43

年份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能源化工工业 装备制造工业 医药制造工业 食品工业 纺织服装工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有色冶金工业 2002 0.80 75.01 5.71 0.95 1.33 1.78 11.82 2.14 2003 1.14 73.06 5.39 1.23 1.13 1.54 10.58 1.62 2004 0.77 79.73 4.08 1.01 1.36 1.27 9.81 1.96 2005 0.39 69.96 2.50 0.69 1.27 0.87 7.56 1.83 2006 0.58 76.39 2.84 0.76 1.04 0.75 6.69 2.51 2007 0.33 75.77 1.75 0.63 0.87 0.61 7.13 3.73 2008 0.19 62.11 1.48 0.57 0.72 0.48 6.20 6.24 2009 0.13 65.47 1.28 0.59 0.70 0.41 7.91 1.51 2010

0.09

62.31

1.53

0.21

1.36

0.40

6.90

5.38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百度文库

11

位GDP 的碳排放量。碳强度首先取决于化石能源的碳排放系数、能源结构和消费比重,其次还取决于技术进步、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化、农业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与规模。一般情况下,碳强度指标是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而下降的。如表13、表14所示。

表13 2002-2010年陕西省八大支柱产业平均碳强度 单位:吨碳/万元

年份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能源化工工业 装备制造工业 医药制造工业 食品工业 纺织服装工业 非金属矿

物制品业 有色冶金工业 2002 0.10 2.28 0.19 0.15 0.13 0.36 3.85 0.23 2003 0.11 1.83 0.15 0.22 0.11 0.33 3.63 0.09 2004 0.08 1.66 0.10 0.18 0.11 0.26 3.20 0.10 2005 0.07 1.23 0.06 0.15 0.10 0.18 2.77 0.09 2006 0.12 1.21 0.07 0.19 0.09 0.18 2.12 0.12 2007 0.05 1.17 0.04 0.16 0.07 0.17 1.97 0.18 2008 0.02 0.92 0.03 0.17 0.06 0.14 1.47 0.35 2009 0.02 1.00 0.02 0.17 0.05 0.12 1.44 0.04 2010

0.01

0.88

0.03

0.06

0.10 0.12

1.14

0.28

资料来源:根据2003-2011年《陕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及2006年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计算。

由表13计算结果可知,除有色冶金工业外,陕西省支柱产业平均碳强度从2002年至今呈现出下降态势,说明陕西省近年来产业低碳化水平有所提升,节能减排、产业结构转型等方面有一定成效。而从表14结果来看,能源化工产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有色冶金工业三大高耗能产业的碳排放比重从2002年的60%左右升至2010年近90%,说明这三大产业仍是陕西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节能减排仍有很大的空间,特别是能源化工产业的碳排放比重从2002年近50%至2010年变为75.11%,有力说明陕西低碳发展的突破点仍是能源化工业等高能耗产业的低碳化。

表14 2002-2010年陕西省八大支柱产业碳排放比重(%)

年份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能源化工工业 装备制造工业 医药制造工业 食品工业 纺织服装工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有色冶金工业 2002 0.52 49.37 2.98 0.54 0.76 0.80 7.61 0.87 2003 0.51 47.52 2.43 0.77 0.67 0.69 6.82 0.45 2004 0.36 49.16 1.78 0.63 0.71 0.52 6.05 0.64 2005 0.22 50.80 1.13 0.48 0.75 0.35 5.29 0.82 2006 0.41 61.38 1.62 0.59 0.72 0.35 4.88 1.33 2007 0.17 68.01 1.12 0.54 0.70 0.31 5.89 2.50 2008 0.08 66.03 1.07 0.59 0.68 0.26 6.04 5.67 2009 0.06 69.24 0.90 0.62 0.64 0.24 8.15 0.61 2010

0.05

75.11

1.20

0.23

1.55

0.31

7.76

5.79

资料来源:根据2003-2011年《陕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及2006年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计算。

碳生产力指的是单位二氧化碳排放所产出的GDP ,碳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用更少的物质和能源消耗产生出更多的社会财富。碳生产力从产出角度衡量碳排放,是评价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指标。陕西省支柱产业平均碳生产力如表15所示。

表15 2002-2010年陕西省八大支柱产业碳生产力 单位:万元/吨碳

年份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能源化工工业 装备制造工业 医药制造工业 食品工业 纺织服装工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有色冶金工业 2002 10.39 0.44 5.31 6.47 7.92 2.76 0.26 4.39 2003 9.43 0.55 6.60 4.60 9.39 3.03 0.28 11.64 2004 12.91 0.60 10.44 5.68 8.80 3.81 0.31 10.40 2005 15.21 0.81 16.29 6.85 9.53 5.44 0.36 11.71 2006 8.16 0.83 13.35 5.36 11.09 5.62 0.47 8.29 2007 21.46 0.85 24.46 6.13 14.48 5.99 0.51 5.45 2008 46.51 1.09 29.57 5.86 17.32 7.27 0.68 2.86 2009 50.82 1.00 40.03 5.79 20.80 8.39 0.70 27.63 2010

73.70

1.13

35.55

16.36

9.92

8.13

0.87

3.57

资料来源:根据2003-2011年《陕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及2006年IPCC 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计算。

根据表15结果可以看出,陕西省支柱产业的碳生产力基本上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电子通信设备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的碳生产力上升幅度较快,而医药制造工业、食品工业、纺织服装工业传统优势产业的碳生产力升幅居中,能源化工产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和有色冶金工业的碳生产力升幅较小,且有色冶金工业的碳生产力波动较大。这一结果与表11、表12、表13和表14的分析结果相呼应一致。 (三)陕西省支柱产业安全度综合评析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 百度文库

12 根据本文上述实证分析结果,应用本文构建的区域产业布局安全发展评价模型,充分参照已有研究经验,我们可以对陕西省支柱产业布局安全做出综合评析。首先,对各项指标的评价结果(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和很差)分别赋予相应的评价值(90、70、50、30、10)。对区域产业依存性、区域产业竞争力、区域产业低碳化水平分别赋予相应权重(35、30、35)。其次,对各二级指标赋予权重。在产业依存性中分别赋予资源依存性、交通依存性、产业关联性相应权重(33.33、33.33、33.33);在产业竞争力中分别赋予对外依存度、产业规模、产业结构、比较优势、区位优势相应权重(10、25、25、20、20);在产业低碳化水平中分别赋予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相应权重(50、50)。最后,通过加权平均法计算得出陕西省产业的安全度,如表16所示。本文对安全度评价值划分为[85,100]、[65,85]、[45,65]、[25,45]和[0,25]五个区间,将区域产业安全相应界定为很安全、安全、基本安全、不安全和很不安全五种状态。

表16 陕西省支柱产业安全度

二级指标名称

评价值 权重 一级指标名称 评价值 权重 安全度 状态 资源依存性

70 33.33% 区域产业依存性 63.327 35% 54.66 基本安全

交通依存性

50 33.33% 产业关联性

70 33.33% 对外依存度

50 20.00% 区域产业竞争力 50 30% 产业规模

50 20.00% 产业结构

50 20.00% 比较优势

70 20.00% 区位优势

30 20.00% 能源消费

50 50.00% 区域产业低碳化水平 50 35% 碳排放 50 50.00% 根据表16测算结果,结合本文的实证分析,从定量和定性两大因素分析,综合表明陕西省工业支柱产业安全状态为基本安全。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以低碳经济和产业安全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陕西省工业支柱产业的实证分析,将产业低碳化水平测度指标引入产业布局安全评价研究之中,创新性地构建了新兴资源型地区低碳背景下产业布局安全的基本分析框架。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工业支柱产业安全状态为基本安全。但是在实证分析中仍反映出一些产业布局安全方面的突出问题,如以资源为依托的产业规模和技术水平仍不够强大,高技术产业比重较低;高耗能产业尽管能耗水平有下降趋势,但从能源消费结构和清洁能源比重等方面来看,产业低碳发展仍存在较大压力。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认为产业低碳化是产业安全和低碳发展的主要路径,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

1.合理利用陕西产业依存性,优化产业布局。陕西省是新兴资源大省,从其产业依存性分析来看,产业发展对资源、交通的依存性较大,同时特色产业间的关联度也比较明显。目前陕西产业基本格局是,关中地区着力创新产业发展路径,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形成若干优势产业集群;陕北以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基地为目标,着力发展能源化工产业;陕南强化循环发展,加快资源勘探步伐,增加油气、有色及贵金属等可采储量,依托汉中、安康、商丹三大循环经济产业核心聚集区,打造有色、装备、生物制药、非金属材料、绿色食品、生态旅游等十大循环经济产业链。“十二五”期间,三大子区域的产业布局要充分考虑与交通相结合,与产业链纵向环节相结合,在不能改变现有产业发展资源依存性和交通依存性的前提下,将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地与资源分布、路网建设、产业集群、产业链建构有机结合起来,使陕西产业布局更加科学合理。

2.提升陕西产业竞争力,着力强化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陕西特色优势产业中资源依托型能源化工产业在经济总量中占有较大比重。这些产业由于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技术含量低,产业链短,产品品种单一,与其他高技术产业相比,竞争力有待加强。为提升陕西特色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应针对不同产业制定不同的产业发展战略,能源产业着力延伸产业链,增加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技术创新含量;化工产业着力做强;装备制造着力发展高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要结合陕西资源优势,科学选择,避免盲目重复与资源浪费,集中优势资源着力发展重大战略性创新项目;现代农牧业强调做精做深,将特色优势产业逐步发展为陕西的支柱产业,助推陕西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3.夯实陕西产业发展的低碳基础,着力推进节能减排战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创新低碳发展体制机制。从产业低碳化水平的分析来看,陕西支柱产业能源强度均有所下降,特别是高能耗产业的能源强度和能源消费比重均有所下降,但是这些产业的低碳基础仍不容乐观。如能源化工产业的碳排放比重由2002年的近50%上升至2010年的75%。为此,高能耗产业应从低碳战略的高度推进节能减排任务,重点研发能源化工产业的低碳核心技术,为节能减排提供技术支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四大产业体系的低碳基础,针对重点产业先行制定低碳发展规划,考虑将单位GDP碳排放作为约束性指标,加速研究和试行绿色GDP 核算体系。加快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完善低碳法律法规,加强与国内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的联系,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和征收碳税等方面的基础性工作。

4.加强与周边区域合作,积极营造陕西产业良性发展的泛区域环境。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开放体系,从产业依存性、产业竞争力、产业低碳发展水平三方面分析,陕西产业的良性发展都不开与周边区域的合作。陕西应积极主动搭建平台,健全机制,创新方式,推进更大范围、更广区域的合作互利共赢发展。以陕西资源优势、地缘优势为出发点,分层次,有重点推进三个层级的泛区域经济联系。第一层级:呼包榆延重点开发区和陕甘蒙宁国家能源“金三角”经济区,形成全国能源安全保障区、低碳技术应用示范区和生态文明先行区;深化陕晋豫三省合作,争取建立黄河南三角经济区,成为加强东中西部合作、承接产业转移的共建区。第二层级:加快构建以西安、重庆、成都为核心的“西三角”经济区,培育合作共赢新优势,打造全国经济第四增长极。第三层级:促进“现代丝绸之路”新亚欧大陆桥沿线城市和地区联系,拓展向西开放的大通道。

参考文献:

[1]Peter Liberman.Trading with the Enemy-Security and Relative Economic Gains [J].International Security,1996,21(1).

[2]Dongsheng Zhou,Shaomin Li,David K Tse.The Impact of FDI on the Productivity of Domestic Firms:The Case of China [J].

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2,(11).

[3]Alan Bevan,Saul Estrin,Klaus Meyer.Foreign Investment Location and I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in Transition Economies[J].International Business Review,2004,(13). [4]Akanmatsu K.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The Developing Economies,1962,(1).

[5] 赵世洪. 国民产业安全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1998(5):1-5.

[6] 于新东. 中国加入WTO后产业保护和产业安全研究及对策[J]. 学习与探索, 2000(2):4-12.

[7] 王学人, 张立. 产业安全问题制度非均衡成因探讨[J]. 求索, 2005(4):18-20.

[8] 杨公朴, 王玉, 朱舟, 等. 中国汽车产业安全性研究[J]. 财经研究, 2002(1):22-27.

[9] 景玉琴. 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经济学家, 2006(2):70-76.

[10] 许芳, 刘殿国, 邓志勇, 等. 产业安全的生态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生态经济, 2008(4):55-58.

[11]何维达, 何昌. 当前中国三大产业安全的初步估算[J]. 中国工业经济, 2002(2):25-31.

[12]付加锋, 庄贵阳, 高庆先. 低碳经济的概念辨识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中国人口.资源

13

少年易学老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百度文库

与环境, 2010,20(8):38-43.

[13]冯碧梅. 湖北省低碳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21(3):54-58.

[14] 刘英. 浅析低碳经济背景下的产业安全[J]. 知识经济, 2011(3):71.

[15] 李忠民. 陈向涛.姚宇.基于弹性脱钩的中国减排目标缺口分析[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21(1):57-63.

[16]李忠民.中国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报告(2012) [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17] 白澎. 中国产业安全的实证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0,32(8):65-76.

[18] 易明, 杨树旺, 宋德勇. 资源环境约束与产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重构[J]. 工业技术经济, 2007,26(9):119-122.

[19] 佟东. 资源型地区产业布局安全与发展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J]. 产经评论, 2011(6):71-82.

[20] 国家经济论坛组.中国国家安全态势观察与研究报告[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69-70.

[21] 何维达,宋胜洲.开放市场下的产业安全与政府规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73. 1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vh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