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技巧

更新时间:2024-07-05 14: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日益广泛。现在许多学校都建成了校园网,并与Internet连接,构成了全方位、多渠道、交互式的教学系统。多媒体技术已成为当前功能最强大、最理想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在逻辑上关联起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或方法,这些教学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各个感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的感受。 一、多媒体课件的优点

1、内容的生动活泼性: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够记忆25%,而同时使用两种传递信息的工具就能接受知识约65%。多媒体的多感官刺激作用,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长期保持和获取知识。这就决定了它在化学教学中会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求知欲望。

2、丰富的表现力:多媒体课件具有呈现客观事物的时间顺序、空间结构和运动特征的能力。对一些在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用肉眼观测得到的现象,可以用多媒体生动直观地模拟出来,引导学生去探索事物的本质及内在联系。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变化过程和运动形式,以内容生动、图像逼真、声音动听的教学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

3.交互性强:多媒体课件可以根据学生输入的信息,理解学生的意图,并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指导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利用及时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保证学生获得知识的可靠性与完整性;给学生以自主权,学生通过反馈信息进行自我调整。

4.共享性好:随着高速信息网的不断延伸,课件所包含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联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进行相互传递,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可以实现共享。以网络、光盘为载体的多媒体课件,使知识的传播不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单位、家庭及社会都可以成为学习的“学校”,学习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加以选择。 二、化学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及合成的科学。因此,化学教学必须十分重视引导学生观察化学实验,透过实验现象掌握物质的性质、变化,进而揭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奥秘。因此,多媒体课件就应当围绕上述化学学科的特点、尤其是其中那些常规教学难以突破的难点来制作。 1、微观物质结构及其运动的模拟

微观物质的结构及其运动是人们不能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到的,在控制状态下将这些科学的化学“真实”进行放大,转变成人眼可观察到的直观形象。 ⑴微观物质结构

教学中,我们感到晶体结构(如第六单元课题1中石墨、金刚石、C60等)、第四单元课题1中原子的构成、原子核的构成、核外电子的排布等内容,有时通过语言描述比较困难,结构模型的使用又很不方便。而借助于计算机特殊的动画功能则可以对它们任意进行拆分、组合、旋转、着色等操作,既有利于学生对物质结构的理解,又有利于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 ⑵微观粒子的运动

微观粒子的运动对中学生来说是较难理解的,又不可能通过化学实验演示,如第四单元课题3中电子在核外的运动、第三单元课题2中分子的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分子由原子构成、第三单元氢气与氧气混合点燃爆炸分析等,再如用计算机模拟动画,展现第四单元课题3中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⑶微粒在化学变化中的行为

通过计算机动画模拟第六单元课题3中CO与CuO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过程,弄清氧化铜是如何失去氧原子,而一氧化碳是如何得到氧原子;第三单元课题2中HgO的分解实验,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个氧化汞分子是由一个汞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氧化汞分子分割成汞原子和氧原子,两个氧原子重新组合成一个氧分子再聚集成氧气,很多汞原子聚集成金属汞。再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水分解等,通过以上现象学生便很容易想象化学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行为,同时也加深了对“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和“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却不能再分”的理解。从而又为学生学习质量守恒定律建立了扎实的基础。 2、难以实现的化学实验的模拟

由于化学实验室硬件条件的限制,并考虑到实验经费的不足和实验的时间、安全等因素,很多实验难以作为演示实验或学生实验走进课堂,这时,可采取计算机模拟演示。在中学化学教材中这样的实验主要有: ⑴操作技术要求高的实验

通过计算机将操作技术要求高的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加以分解并及时反馈,分析错误操作可能导致的结果。如:第七单元课题三酸雨形成实验、利用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电等。 ⑵错误实验操作

模拟一些错误的实验操作,使学生亲身感受到错误操作的危险,从而避免错误操作的发生。例如:第六单元课题3中CO与CuO的反应先加热后通入CO实验。第二单元课题3中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实验结束时先停止加热,后将导管移出水面,从而引起水的倒吸使试管破裂、制取氢气、氧气、二氧化碳气体装置错误可能引起的后果等。 ⑶重要的化学史实验

化学史也是一部思维史,模拟化学史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化学的发展过程,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会化学家的分析、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如第二单元课题1中拉瓦锡发现氧气的实验。

3、化学化工过程的模拟

化工生产过程的模拟包括两部分:其一是模拟某一反应设备内的反应现象;其二是模拟整个化工生产流程。如:第三单元课题3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第七单元课题2石油分馏等。 4、对化学原理理论解释的模拟

例如:排气法收集气体原理(收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原理。 三、课件脚本的编写

脚本设计是多媒体课件制作过程中的又一重要环节,它将课件的设计和制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是课件制作最直接的依据。脚本的设计要按照教学设计的要求,并结合所用软件的特点来进行,要对制作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划分,并以书面形式详细地写出来。即将课件内容进一步细化,具体到每一屏的显示内容、画面设计、表现形式以及按钮的操控等都要一一罗列清楚,使其成为课件制作的精确的“图纸”。 脚本分为文字脚本和制作脚本两部分。

文字脚本是按照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用于描述每一环节的教学内容及其呈现方式的一种形式。一般情况下,文字脚本的编写由学科教师来完成。完整的文字脚本应包括有学生的特征分析、教学目标的描述、知识结构流程图、问题的编写和一系列文字脚本卡片等。对问题的编写,包括提问、回答及反馈三部分。 文字脚本卡片一般包含有序号、内容、媒体信息及呈现方式等,其基本格式有二种: 多媒体教学课件文字脚本格式1 课件名称 教学目标 学生特征 教学知识结构流程图 问题 回答 反馈

多媒体教学课件文字脚本格式2 序号 教学内容 媒体类型 显示方式 说明:“教学内容”呈现具体知识内容,按屏描述;

“媒体类型”按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及声音分类; “呈现方式”指各种媒体信息出现的先后顺序及效果设置;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脚本包含课件系统结构说明、知识单元的分析、屏幕的设计、链接关系的描述和制作脚本卡片等。其基本格式有二种: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脚本格式1 课件名称 脚本作者 适用对象 系统功能与作用 1 2 3 主要模块分析 1 2 3 多媒体教学课件制作脚本格式2 课件名称 屏幕画面 知识单元 一 序号 3 中国的河流一般注入太平洋,问以下那一条河流不是注入太平洋: 1、 额尔古纳河 2、 澜沧江 3、 塔里木河 解说及效果音 呈现顺序及方式: 交互方式: 先显示方框,后显示其中的R:回答正确,望继续努力 W:回内容 此行显示1秒钟后显答错误,再试一次 请按空格键继示以下内容 续下一题的学习 说明:“解说及效果音”指配音和效果音的内容;

“呈现顺序及方式 ”指各类媒体信息呈现的过程及效果设置; “交互方式”描述教学系统各节点间是如何联系的; 四、中小学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评价标准 ㈠教学性要求(55分)

使用教学软件的目的在于改善教学活动的环境和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因此,其目标、内容和过程应符合规定要求。 1、教学目标(15分)

(1)教学软件的教学目标应在其文档中明确说明,指出教学软件的应用范围及期望学生获得的学习成果;

(2)教学软件的教学目标应符合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要求,适应教学的实际需要。对于扩大知识面、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方面的附加目标应有说明;

(3)教学软件的教学目标应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规律和认知水平。 2、教学内容(20分)

教学内容是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征所选定的教学材料、信息、知识及其图文表达。

(1)思想健康,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品德、意志、情感的培养; (2)无科学性错误,语言文字规范。教学内容及其表达方法符合学科的基本原理,引用的材料、数据符合事实;

(3)教学内容的选取、表达和组织能体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4)内容表达清楚、准确、难易程度适当。文字、图形、语言能清楚准确地表述教学内容,风格前后一致,有可读性和趣味性,问题提出、回答方式及反馈易为学生接受。 3、教学过程(20分)

应用教学软件进行辅助教学是一个教学过程,能反映出教学策略和教法的选择。

(1)教学过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应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达到预定的教学目标,具有启发性;

(2)教学过程应能体现计算机作为教学媒体的特点,如人机对话、用户调控教学过程、及时反馈、个别化学习等,能取得其他教学手段不易取得的文档效果;

(3)符合教学原则,特别要重视直观性、量力性、发展性、巩固性、自觉性与积极性和因材施教等重要原则;

(4)教学软件在应用过程中应有激励学生动机的机制,内容和表现形式要有吸引力。 ㈡技术性要求(35分)

教学软件是计算机应用软件,除了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一般要求外,为了有利于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健康发展,本标准特别规定审查其程序运行、信息呈现及用户界面3个方面的质量 1.程序运行(10分)

必须在规定的运行条件下能够可靠地运行,保证顺利实现教学过程和达到教学目标。 (1)在正常条件下,教学软件能无故障运行,完成预定的整个教学活动;

(2)有容错能力。当用户未按规定要求输入时,应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并有良好的处理方法。 2.信息呈现(10分)

在运行过程中向学生传送各种教育、教学信息,信息呈现应符合如下技术要求:

(l)能合理运用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媒体,其组织结构与呈现方式适合教学需要; (2)屏幕显示简洁美观;声音播放协调、适宜,不妨碍学习,视、听觉配合和谐,有美感。 3.用户界面(15分)

(1)用户界面友好、通用,具有必要的帮助信息和对输入的及时反馈,输入、输出、提示、命令的设置形式合理、风格一致;

(2)命令种类与数量不过多、过繁。操作方便、简单,易于掌握; (3)能方便灵活地控制软件的进入、运行、暂停和退出。 ㈢文档资料要求(10分) 1.文档资料完整性

文档资料是教学软件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软件的发行、维护和应用中起着程序所不能起到的作用。

2.文档资料规范性

文档编写应使用规范的文字、语言、图标,表达内容应清楚、无歧义,应采用可沟通的、便于理解的术语进行陈述。

课件评价合格的标准为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有一个达不到即为不合格。 总分>=60

教学目标>=12 教学内容>=1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v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