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认知

更新时间:2024-03-06 06:2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以物理教学为例 王!颖,孙!江,郭庆林

(河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河北!保定!071002)

摘!要:运用元认知理论指导教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元认知研究理论,对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教学工作实践探讨了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策略进行教学设计,达到提高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元认知;学习策略;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71(2010)03",0103",02!!

在大学本科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必须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通过教学使学生在掌握学习策略后还能够有效的保持和迁移,使知识充满活力而不僵化,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著名教育学家怀特海指出",教育是教人们掌握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这是一种很难 传授的艺术",。[1](P8) 笔者即以元认知理论为基础,结合工作实践尝试于教学中几个方面着手加强元认知能力培养,希望是对解决上述问题的有益的探索。

一、元认知理论

“元认知”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约翰·弗拉维尔于1976年提出的。他指出:元认知通常被广泛地定义为任何以认知过程与结果为对象的知识,或是任何调节认知过程的认知活动,它之所以被称为元认 知,因为其核心意义是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以认知为基础,是个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积极地反省认知加工过程,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和结果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三方面内容。 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人的认知过程的知识,比如关于记忆规律、思维过程等方面的知识。它包括有关认知主体、认知任务和认知策略的知识。有关认知主体的知识是指个体自我认知的能力以及对个人与他人认知特点的认知。有关认知任务的知识,指人们对认知活动中的任务要求的认识。有关认知策略的知识,则是进行认知活动和完成认知任务时知道有哪些策略,各种策略使用的条件和范围,能够根据不同的任务、情境选择有效策略。 元认知体验,是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和情感体验。元认知体验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以是对",知",的体验,也可以是对",不知",的体验。它在认知活动进行之前、之中或之后都有可能产生。元认知体验通常与个人在认知活动中所处的位置及已取得的进展或可能取得的进展有关。它特别容易发生在能激发高度自觉思维的认知情境中,如讲述新的物理概念时,学生会联想相关的物理概念、适用条件、物理意义及数学表达式等,还要反复思考这样理解对不对,有没有遗漏。元认知体验对认知 任务的完成起重要作用,如怀疑所解的题有错而进行的重新审视,阅读遇到障碍而反复阅读,也可能由于失败或困惑的体验而修改或放弃原有的目标。 元认知监控是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为达到预定目标而对自己的认知活动所进行的积极监控和相应调节,它是元认知的核心。主要包括:制定计划、预测结果和选择策略;监控认知过

程,修正调节认知策略;评价认知行动、策略的效果及自己达到认知目标的程度和水平;在认知活动偏离认知目标时采取补救措施。元认知监控是从元认知体验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只有在认知活动中体验到学习情境的变化,结合自己的认知活动特点和规律,才能有效地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元认知这三个组成部分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元认知知识有助于产生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元认知体验是形成元认知监控的前提,并不断发展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监控是元认知活动的目的和核心,它以元认知知识为基础,受元认知体验的激发和引导,使个体在认知活动中获得更多、更丰富的元认知知识和体验。总之,其中一种成分功能的实现,往往需要另一种成分的辅助和支持, 三者的有机结合便构成了统一的整体元认知。 [3](P173)

二、培养大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必要性分析 关于元认知与教学、学生学习效果的关系,已有很多的研究成果。研究者普遍认为,从元认知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学习活动并不只是对所学材料的认知过程,也是一个对该过程进行积极监控、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学生的元认知能力起到调节学习的认知过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持学习的效率和方向的作用。因此,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十分必要。

(一)大学阶段综合运用阶段的需要 在大学阶段,学生已经经过了前期精确阶段的锻炼进入了综合运用阶段,这个时期的重点不再是伏案专心于自己的课业而应该站立起来环顾周围,不再是从特殊具体的事实到初步了解一般的概念而是从一般概念开始研究如何将这些概念应用于具体的场合。在这转变过程中,对自身认知活动起到积极反省、监控作用的元认知能力是影响学生能否顺利过渡的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有效监控思维过程的需要 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现在的大学生思维活跃,视野开阔,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多,信息来源较广。因此,注重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往往比向学生传授知识更为迫切和需要。当学生具备了科学的思维方法,就能够在当今信息时代通过自己的努力主动获取知识。元认知对于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自我意识、计划、组织和监控的作用,培养元认知能力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注意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方式,便于检验、反省并形成习惯。

(三)培养创新意识的需要 很多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学习方式一般表现为接受学习,即过于强调接受和掌握知识,死记硬背,忽略了主动参与、学习体验、积极探索和创新,由此成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发展的阻力。资料表明,国内外创新教育仍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普适的操作方案,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创新是有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培养元认知能力被认为是一条有效 的途径。 [4]

三、物理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策略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中一切学科的基础,现代物理学已成为自然科学中站在最前列、发展最成熟的学科,建立了一套从基本原理出发的理论体系,并发展出一套成熟的方法,如理论演绎同实验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模型即 抓住主要矛盾忽略次要因素的方法。[5](P72) 物理教学任务中除了要传授系统的传授知识以外,同时也要意识到这套理论体系给元认知能力培养提供了营养丰富的土壤。因此,在物理

课堂与实验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将元认知理论渗透进去,利用元认知策略进行教学设计,这对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更有效的开发具有重大意义。 在具体的物理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有意识的注意以下几个环节可以有效地丰富学生元认知知识和体验、加强元认知监控,有利于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一)整合零碎的知识片段 怀特海认为",支离破碎的信息或知识于文化毫不相干",。[1](P1) 我们的教育体制将知识分解到了不同的学科和课程中,如果缺乏对知识关联性的把握,对多数学生而言,结果只能是积累了大量分散注意力的零散知识。学生被动的接受不连贯的思想概念,没有任何的火花闪烁,结果导致头脑里装满一知半解的理论知识,而达不到教育使学生",通过树木看见森林",的效果。 进入大学之前,经历了长期求学过程中知识的积累,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认知结构。进入大学后,丰富的物理知识力、热、光、电以及众多的专业课学习会对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冲击。只有将新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就像消化系统就营养物吸收一样,学生才能形成具有一定功效的物理认知结构。而这个过渡过程需要教师有针对性的依据物理知识间的有机联系和逻辑顺序而形成层次明确、脉络清晰、整体性强的知识体系,重新建构学生的认知结构。

(二)将思想融入教学过程中 怀特海对教育的精辟论述",教育所要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思想的条理的一种深刻认 识",。[1](P21) 我们在课堂上不管向学生灌输的是什么知识细节,他在以后生活和工作中遇到这种细节的机会是很小即使遇到了,也不会记起你曾教过他,真正有价值的教育是抛开课本和笔记,渗透在学生身心中,能够解决不同的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物理课堂与实验教学过程中除了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要有意识的灌输物理思想和思维方法,引导学生了解物理学家的认知过程,丰富元认知知识和体验。例如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科学家的传记和科学发展史,将一些科学家或课程相关领域中的学术带头人的创新成果的产生历程引入到课堂中来,以自然、诱导的方式培养元认知能力。

(三)用充满想象力的方式去教学目前,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作为行业新手,通常要遵照他人的吩咐按规定的程序去工作,这种形式可以传授知识而被大家认可,但是可能导致一种不幸的后果 长时间按固定程序工作使人想象力变得迟钝。所以教育应起到这样的作用:促进对构成该职业基础的各种一般原理做富于想象力的思考,从而使经过想象力思维能力锻炼的学生,在进入专业技术的学徒阶段时,能够将具体事实与普遍原理相结合,将这种固定的程序赋予其意义,而不是只获得由单调乏味的工作所带来的经验。不管是物理课堂教学还是实验教学,都需要注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引发学生对理论知识应用的思考并成为习惯,开拓学生的视野。将想象力与学习结合,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元认知监控。

(四)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在国外又称主题研究,是主要围绕专题、问题、课题和项目的提出与解决来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在物理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首先教师组织学生从生活实践或学习课程中选取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然后指导学生用科学研究的方式,就选取的研究专题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制定研究方案并组织实施,最后撰写研究报告。

在整个过程中,提出并解决问题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只在必要的时候把握一下方向和提供一些方法上的指导。物理研究专题的广泛和灵活使得研究性学习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特点,不同于一般的学科学习。这就更要求学生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学会交流与合作,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使学生亲身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领悟 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法。 [6] 总之,我们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去学习、工作和生活,而元认知能力则伴随着这一目的。在物理教学中运用元认知策略正是希望通过这个良好的平台来提高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帮助其终身学习。同时也要认识到,元认知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在教与学中共同成长。

浅析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及其培养

庄 薇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摘 要:元认知能力就是建立在一定的元认知知识和体验的基础上,对自身的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能力,它对于大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和保持心理健康等具有重大意义。元认知能力的培养作为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需要凭借教师和学生的合力才能更有效地实施,从而使其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关键词:元认知;元认知能力;知识;体验;监控;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735(2006)06-0151-04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大学生在学校中不可能获得一切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需要的知识,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够使自己融入这个学习化社会,而培养大学生元认知能力正是让他们学会学习的重要举措。

一、元认知及元认知能力 (一)元认知

1.元认知的概念与本质 元认知的概念,最早是由弗拉维尔通过对元记忆的研究而于1976年提出来的。至今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根据弗拉维尔的观点,我们对元认知可以有两种理解:一方面,它是一种静态的知识体系,反映个体对认知活动及其影响因素的认识;另一方面,它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即个体对当前认知活动所作的调节。这是当前关于元认知概念的一种广为接受的观点。 [1] 对于元认知的本质,究竟是一种知识还是一种调节活动,弗拉维尔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我国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元认知从本质上讲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活动过程,通过监测和控制得以实现。 [1] 2.元认知的结构 (1)元认知知识。元认知知识就是有关认知的知 识,即人们对于影响人的认识活动的过程与结果的元素,以及这些元素在认知活动的作用和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认识。主要包括对认知主体的认识,对人物和目标的认识,对策略的认识。 (2)元认知体验。元认知体验是认知主体在从事 认知活动时所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它会在认知活动的任何阶段出现,对调动认知主体的认知潜能起着巨大的作用,从而影响认知加工的速度和效率。 (3)元认知监控。元认知

监控是指认知主体在进 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将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认知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自觉地检查、控制、调节。 在实际的认知活动中,元认知知识形成元认知体验和进行元认知监控的基础,元认知体验是进行元认知知识学习和元认知监控的激活力量,元认知监控又 是获得元认知知识和情感体验的制约力量。 [2]

(二)元认知能力 元认知能力就是在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情感体验和元认知监控等三种因素相互作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它是一种建立在一定的元认知知识和情感的基础上,对自身的认知活动进行调解和控制的高级能力。 元认知能力包括:善于调节和培养自己的非智力因素,激励自己勤奋学习,刻苦学习;善于为自己确立适当的奋斗目标,善于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和措施,去努力实现目标;善于监视、调控、检测达标情况;善于总结成败的经验教训,从而采取补救措施,改进方 法,达到对思维和学习活动的再认知。 [3]

二、大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特点 大学生的身体发育已基本成熟,其智力、自我意识有了很大的发展与提高,价值观也趋向于成熟和稳定,知识和经验积累不断丰富,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但是,应该看到,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发展尚不成熟,具体表现为: 1.在元认知知识方面。大学生对认知主体的认 识比较清楚,而对学习任务、目标和策略的认识明显欠缺。即学生对于自己的兴趣、学习习惯、能力等等认识清楚,而对于学习任务、认知策略的种类及使用等方面认识不足。 2.在元认知体验方面。大学生在学习中能够体 验到任务的难易程度与掌握程度,体验到学习之后产生的自信、满足感或者焦虑、困惑、失败感等。但是,对于学习目标是否达到和学习效率却缺乏体验。 3.在元认知监控方面。大学生普遍能为自己制 订学习计划,并清楚自己的实施情况,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能进行控制与调节,然而对学习中的得失却缺乏一定的自觉反思和总结。 从大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特点来看,必须重视并加强大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

三、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的必要性(一)元认知能力对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影响 1.元认知能力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 标 元认知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兴趣、习惯、能力及认知水平等进行充分而全面的了解,同时结合认知材料、学习任务的性质、难度等,考虑自己在该任务上应该如何分配时间与精力,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与计划;然后因材制宜地选择认知策略,并有针对性地使用;在计划实施过程中不断运用元认知查缺补漏,修正、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

2.元认知能力有利于大学生确立学习的主体地 位 元认知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使他们变成积极、主动的学习者,而不是一个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在大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元认知知识能够使他们主动而独立地寻找学习问题之所在,并找到有效的学习策略;通过元认知体验的自我启发作用,充分调动影响学习的积极因素,增强求知欲,提高自信心,使大学生顺利而积极地克服学习障碍;通过元认知调控激励大学生积极思考,提高思维能力,并通过自我监控、评价等使学习活动成为一种有目的、可操控的活动。通过这些,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才能够被不断激发并强化,进而有利于其学习主体地位的确立。

3.元认知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对于学习过程的监 控 凭借元认知能力,大学生可以对学习

任务的价值、难度、性质、学习方法的正确性与可行性等作出估计与判断,再通过干扰因素的清除、积极自觉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等自我监控,进一步增强他们对于学习活动的监控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成绩。此外,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其间会有许多成功和失败,这些由学习产生的喜悦、满足、自信或困惑、焦虑、挫败,会反过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元认知能力可以帮助大学生自觉地调整和控制自己的学习活动,建立起对于学习的浓厚兴趣与良好情感。 元认知能力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自主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学生参与学习状况及水平等充分优化,从而减轻学习负担,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习能力,使学生乐学、会学、优学,促进大学生全面成才。元认知研究者的实验结果发现,高元认知能力者解决问题的表现与低元认知能力者要好,没有元认知能力的使用,一般认知能力就得不到很好的发挥。在全面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一个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没有发展起来,对自己的学习不能进行自我意识与自我监控,那么他还没有学会学习,无法融入这个学习化的社会,更不可能发展自我、实现自我。因此,元认知能力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培养大学生自主精神与责任意识以及促进大学生成才的重要途径。

(二)元认知能力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

1.情绪、情感领域。元认知控制着人们对外界情 境的理解和反应,并通过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自我调节与控制,使人作出适度的情感反应。一个元认知水平高的学生,其自我管理与自我监控能力一般也会强,情感反应较之于元认知能力一般或较差的学生要更加适度。因此,要促进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就应该提高他们的元认知能力。

2.人际关系领域。人际关系反映了个体满足其 社会需要的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决定于双方社会需要满足的程度。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元认知能力可以调整他们的认知结构,增强其交往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人际交往中,一旦某种偏见出现,元认知就可以作出及时反馈,对错误进行矫正。通过元认知,大学生还可以全面而正确地了解自己与他人,从而促进大家相互理解,友好相处,改善人际关系。

四、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教师方面

1.更新教育观念,调整自己的角色特征 (1)增强自主意识。教师应提高自身在教学过程 中的自觉能动性,对教学材料的价值、难度、性质、教学方法的正确性、可行性等做出正确判断;正确对待成功与挫败,调节自己的情绪,增强自信心;充分了解并尊重学生,有意识地对教学过程及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 (2)树立“授人以渔”的观念。教师在教学中不仅 仅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通过培养大学生元认知能力达到最终不教的目的。 (3)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教师要妥善处 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把元认知纳入教学过程之中,成为培养大学生元认知能力的组织者、教育者,同时又高度重视大学生自主学习。

2.教给大学生学习策略 大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和提高离不开学习策略的正确运用。认知

策略与元认知策略共同构成了学习策略,它们是一起发挥作用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掌握良好的认知策略,他就不可能成功地进行计划、监控和调节;元认知策略则监控和指导着认知策略有效而灵活的运用,对帮助学生如何有效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给学生传授元认知策略的同时,不能忽视认知策略的传授,应该使二者并重。 教师在教给学生元认知策略时,应告诉学生何时使用何种策略更适当、更有效。元认知策略的传授不能是灌输型的,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在不同情境中反复训练,才能够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元认知策略的传授不能是僵化的,必须考虑到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异地采用不同的方法。3.优化教学过程3.优化教学过程 (1)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表明,学习者 的学习动机水平较高时,其元认知中的成分就能够较 多地参与到认知活动中来。[4] 学习者越是想获得好的 成绩,就越有可能控制和调节自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高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来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适当地组织竞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激发他们的参与动机;还可以通过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改变单纯的讲授法,选用一些互动性高、易于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启发式教学。研究表明,元认知体验和 元认知监控大多发生在能激发高度自觉思维的工作 和学习中。[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 反,则不复也”,在学生经过思考之后特别想知道结果的时候进行启发,能够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问题的实质,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能从具体的事例中概括出规律,以一反三。启发式教学能够使大学生尽可能地监控所学知识,掌握学习情况,发散学习思维,做到对知识的掌握与迁移。教师要善于创造问题情境,通过大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不完全理解所产生的疑惑、矛盾、惊讶等,来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2.教给大学生学习策略 大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和提高离不开学习策略的正确运用。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共同构成了学习策略,它们是一起发挥作用的。如果一个人没有掌握良好的认知策略,他就不可能成功地进行计划、监控和调节;元认知策略则监控和指导着认知策略有效而灵活的运用,对帮助学生如何有效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在给学生传授元认知策略的同时,不能忽视认知策略的传授,应该使二者并重。 教师在教给学生元认知策略时,应告诉学生何时使用何种策略更适当、更有效。元认知策略的传授不能是灌输型的,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渗透,在不同情境中反复训练,才能够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能力;元认知策略的传授不能是僵化的,必须考虑到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心理特点,因人而异地采用不同的方法。 3.优化教学过程 (1)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研究表明,学习者 的学习动机水平较高时,其元认知中的成分就能够较 多地参与到认知活动中来。[4] 学习者越是想获得好的 成绩,就越有可能控制和调节自己。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高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来引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适当地组织竞赛,使学生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激发他们的参与动机;还可以通过采取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改变单纯的讲授法,选用一些互动性高、易于发挥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启发式教学。研究表明,元认知体验和 元认知监控大多发生在能激发高度自觉思维的工作 和学习中。

[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 反,则不复也”,在学生经过思考之后特别想知道结果的时候进行启发,能够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问题的实质,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发展,能从具体的事例中概括出规律,以一反三。启发式教学能够使大学生尽可能地监控所学知识,掌握学习情况,发散学习思维,做到对知识的掌握与迁移。教师要善于创造问题情境,通过大学生对于学习内容的不完全理解所产生的疑惑、矛盾、惊讶等,来引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激发主动学习的愿望。 4.树立科学的评价观 教学评价对学习活动具有反馈、调控、改进等功能。因此,对学习活动进行科学评价是培养元认知能力的必要手段。教师在日常的学生生活中应深入细致地了解大学生,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方法、策略、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尤为重要的是,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并指导大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以使他们随时掌握自己的学习水平和进展情况,并适时地调整计划和目标。将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结合起来,使大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一个不断自我纠正的系统,让他们充分体验到自己的得失,不断提高自我监控与调节能力。 (二)学生方面1.重视自主学习元认知作为人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离不开学习中的主体性、独立性。学会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培养元认知能力的过程。第一,大学生应强化自我意识。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确立自己的学习主体地位,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亲自实践,承认自我、相信自我,树立自主、自强意识,增强竞争意识,发展自主学习能力。第二,大学生要做自己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深入地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经常反省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方法,使自己的认知与元认知水平不断适应新的学习。 2.通过自我提问和相互提问的学习方法,提高元 认知能力 美国数学家波利维亚的四阶段自我提问模式值得借鉴,可以比较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1)理解题意阶段。自我提问:未知条件是什么?已知数据是什么?能否由已知条件直接确定未知量?本题中包含哪些知识点,哪个对解决问题最关键?(2)拟定计划阶段。自我提问:能从已知条件中产生出什么有用的东西?如何识别不必要条件,排除干扰因素的影响?如何筹划最佳步骤?(3)执行计划阶段。自我提问:是否确认每一步都正确?是否能够调整解题策略?(4)回顾总结阶段。自我提问:能否检验结果的正确性?是否还有其他解法?有哪些值得借鉴?[6]通过这一系列的自我提问,能够激发元认知加工过程,使人更好地监控、评价、调节、修正自己的认知活动,提高效率。 相互提问指人们相互间按类似于自我提问模式的问题设计互相提问并做出回答,这样,每个学生都可以评价其他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同时也可以被他人评价,通过这种表达、演示、练习认知及元认知策略的学习环境,相互交流,彼此启发,使信息得到及时 反馈,起到相互补充、纠正、促进的作用,从而提高元认知能力。 3.在学习过程中具体地进行元认知操作(1)学习活动前,大学生在正确地了解自己的学 习能力、个性特点与知识水平的情况下,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对学习活动进行计划和安排,控制自己的情绪,集中注意力,排除干扰,进入学习状态,为学习做好各种具体准备。 (2)学习活动中,掌握多种学习策略。根据不同学科、学习材料以及自身学习特点选择达到目标的最有效的策略,保证学习计划的顺利执行。对于识记、理解、掌握和综合运用的知识采取不同的策略来进行,在计划执行过程中要

不断地对照学习目标,检查自己的进度,了解目前的学习状况,利用反馈信息及时调整学习目标,查缺补漏。 (3)学习结束后,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查、反馈和评价,重视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深入反思并总结,积累经验教训,以发展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 参考文献: [1]姚景照,黄开亮.元认知的含义和结构[J].焦作师范高等 专科学校学报,2005,(1):39-41. [2]吴淑娟.大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及培养[J].理工高教研究,2002,(1):64-65、67. [3]谢翔远.元认知能力培养的认识与实践[J].中国教育学 刊,1998,(1):49-51. [4]刘冬梅,赵冬梅.重视学生元认知的培养与提高[J].沧州 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1):79. [5]潘 芳.元认知及其在医学教学中的作用[J].山东医科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87-88. [6]郜记娥.浅谈学生元认知能力的培养[J].教育理论与实践 (增刊),2002,(22):38.

自主学习的关键: 元认知、元认知策略及其培养 3 王烈琴1,李建魁2 (1.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陕西宝鸡721013;2.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陕西宝鸡721006) [摘 要]终身学习已成为21世纪的教育主题。自主学习是终身教育的理想目标。元认知与自主 学习密切相关。元认知涉及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元认知知识是关于认知过程的认知。元认知控 制涉及对包括计划、监控和调节策略的运用。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策略都是可发展和培养的。 [关键词]自主学习;元认知;元认知策略;策略培养; [中图分类号]H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4193(2008)0220108205 中国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联 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学会生存》(1972)一书中说,“在知识经济时代,所谓‘文盲’,不再是没有掌握 一定科学文化知识的人,而是不会学习、不能不断 更新知识的人”[1]( P228) 。终身教育已成为21世纪的生存概念与生存方式,学会学习、学会自主学习被公认为当今教育的理想目标。 Holec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学生自我管理 语言学习的能力”[2](P3) 。Thomas认为“学习者自 主就是一种让学生自己负责的学习” [3] )。自主学习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即一种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和元认知监控的学 习”[4](P31-32)。 研究表明,自主学习能力与元认知密切相关。王笃勤和郑敏的元认知策略培养研究都表明,元认知策略的培养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优化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学习者要想成为成功的外语习得者,必先成 为具备自主学习能力的人,而元认知策略和技能是通向自主学习的一个桥梁[5],是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关键。因此,大学英语教师应重视训练学生的元认知策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一、元认知理论概述(一)元认知的内涵 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H.Flavell)早在1976年就提出了元认知(meta2cognition)这一概念。他认为元认知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控制。元认知就是认知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调节,它涉及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这三个方面。 1.元认知知识 元认知知识是主体通过经验而积

累起来的、关于认知活动的一般性知识。元认知知识一般储存在个体的长时记忆中,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它对 3 [收稿日期]2007210228 [基金项目]陕西省2007—2008年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研究项目(项目编号:06G28) [作者简介]王烈琴:女,陕西凤翔人,宝鸡文理学院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性别文化和外语教学 等。 李建魁:男,陕西凤翔人,宝鸡市渭滨区石鼓镇党家村小学高级教师,校长,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学科教学法。 认知活动的影响可以是有意识的,也可以是无意 识的。元认知知识包括对认知主体、认知任务和认知策略的知识。认知主体的知识是指主体关于自己和他人作为认知加工者的所有知识。一个富有元认知知识的人通常不但了解自己的认知能力及特点,如了解自己的认知优势与劣势,还了解别人所具有的某些认知优势和劣势,即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认知任务的知识是指主体关于认知活动的任务要求等方面的知识,不但包括对认知任务的目的、要求的认识,还包括对认知材料的性质、长度、结构特点、呈现方式、逻辑性、熟悉度以及难易度等方面的认识。认知策略的知识是指主体对于完成某项认知任务所需要的认知方法的知识,如认知策略的种类、特点、各种认知策略应用的条件及有效性等。 2.元认知体验 元认知体验是主体在从事认知活动时所产生的认知和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可能被主体清晰地意识到,也可能是处于一种下意识的状态。在内容上,元认知体验或简单或复杂。在时间上,它可能发生在认知活动开始之前,也可能发生在认知活动的过程中或认知活动结束之后。不同的元认知体验往往与主体在某项认知活动中所处的具体位置、认知活动的性质及进展状况有关。元认知体验直接影响着认知任务的完成情况,积极的元认知体验会激发主体的认知热情,调动主体的认知潜能,从而提高认知加工的速度和有效性。 3.元认知监控 在学习过程中,元认知对整个学习活动起着控制和协调的作用,监视和指导着策略的选用和使用。元认知监控,是指主体在进行认知活动的过程中,将自己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而自觉的监视、控制和调节的过程。 元认知控制包含对元认知策略的使用。元认知策略是指利用认知过程中获得的知识,通过确立学习目标与计划,监控学习过程和评估学习结 果等手段来调节语言行为[6](P106) 。不同的认知材料,不同的情景需选择不同的策略性知识,这一过程的实现正是元认知策略的体现。一个学习者如果缺乏元认知策略来帮助自己决定在哪种情况下使用或改变策略,那么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成功的学习者。 元认知策略可分为三种:计划策略(plan2 ning)、监视策略(checking)和调节策略(monito2ring)。计划策略包括目标确立、结果预测、决策 分析、时间分配、评估有效性、拟定细则等环节。监视策略是指在认知过程中,根据认知目标及时检查评价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元认知监视策略具体包括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对材料进行自我提问、考试时监控自己的速度和时间。元认知调节策略是根据监视的结果,找出认知偏差,及时调整或修正目标的策略。在实际运用中,调节策略总是跟监视策略连在一起的。 元认知策略的这三个方面总是相互联系在一起。一般情况是学习者先认识自己当前的任务,然后使用一些标准来评价自己的理解、预计学习时间、选择有效计划或解决问题,最后监视自己的进展情况,并根据监视的结果采取补救措施。对成功的学习者而言,元认知策略总是和认知策略结合得很好。认

知策略帮助他将新信息与已知信息整合在一起,并存储于长时记忆中;元认知策略帮助他决定在某种情况下使用哪种策略。 (二)元认知与认知的区别元认知和认知只有一字之差,但区别很大。元认知和认知的区别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哪种学习策略在决定学习的有效性方面起最为关键的作用。 田式国对认知的理解是“即学习者赖以获得知识和概念的大脑思维活动,如观察、注意、记忆、 想象、类比、分析、推理、判断和概念化等”[7](P41) 。陈琦、刘儒德的定义为“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这些方法和技术能是使信息较为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认知策略包括陈述性知 识的认知策略和程序性知识的认知策略。”[8]( P186 ) 认知就是大脑思维活动的方式、方法。而元认知是对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认知,其实质是人的自我监控。元认知和认知都属于人的认知和思维活动,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识和思考对象不同:认知活动的对象是 外在的、具体的;元认知的对象是内在的、抽象的,是主体自身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 2.活动的内容不同:认知活动的内容是对认知对象进行某种智力操作;元认知活动的内容是对认知活动进行调节和监控。 3.作用方式不同:认知活动可以直接使认知主体取得认知活动的进展;元认知只能通过对认知活动的调控,间接地影响主体的认知活动。 9 01第2期王烈琴 李建魁 自主学习的关键:元认知、元认知策略及其培养4.发展速度不同:从个体认知发展看,元认知 落后于认知的发展。从本质上讲,元认知是不同于认知的另一种现象,它反映的是主体对自己“认知”的图像;元认知可通过对认知的调控,促进认知的发展。元认知和认知共同作用,促进和保证认知主体完成认知任务,实现认知目标。 (三)元认知能力与自我监控 元认知能力指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的能力。元认知能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长期的学习活动中随着经验的积累逐步发展起来的,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从他人控制发展到自我控制,从不自觉状态发展到自觉再到自动化状态,从对局部的意识与控制发展到对整体的意识与控制。元认知的观点认为,学生完全能够积极主动地激励自己使用各种不同的学习策略和动机策略来促进自己的学习。 元认知学习能力的核心是自我监控。自我监控是个体对自身行为和心理某些方面有意识的关注。自我监控学习是指学习者为了保证学习的成功,提高学习的效果,达到学习的目标,主动地计划,有效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它是一个适时的监督、评价的过程。它伴随自主学习过程的始终,是自主学习的关键。下表是我国学者所做的自我监控动态结构图,它清楚地表明了自我监控是如何对自主学习过程进行作用的。 表1:自我监控动态结构图[9](P142) 实践活动前的自我监控 计划性指个体在实践前对实践活动的安排。准备性指个体在实践前为实践活动做好各种具体的准备。 实践活动中的自我监控 意识性指个体在实践活动中清楚实践的目标、对象和任务。 方法性指个体在实践活动中讲究策略,选择并采取合适的方式、方法。 执行性指个体在实践活动中控制自己去执行计划,排除干扰,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实践活动后的自我监控 反馈性指个体在实践活动后对自己的实践活动的状态及效果进行检查、反馈与评价。 补救性指个体在实践活动后根据反馈结果对自己的实践活动采取补救性措施。 总结性指个体在实践活动后思考和总结实践活动的经验和教训。 二、元认知策略的作用及实证研究 元认知策略能促使学习主体意识和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各种

变量及相互关系;能使主体意识和体验到自己拥有哪些可供选择的学习方法,了解这些学习方法和变量之间的关系并能选择使用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能使主体根据学习任务的特 点、学习的进展情况,反思学习并及时地调节和控制学习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元认知与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的关系密切。阮晓琴的“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对 非英语专业较高层次学生的实证研究”[10] 表明,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相关。关于课程计划,成功者与不成功者的差别在于:成功者自我意识程度较高,能积极思考教师布置作业的目的,能主动安排时间,认真选择方法;不成功者往往处于比较盲目的状态,对于目的、方法及时间安排没有过多考虑,只是被动完成学习任 务[7](P40) 。复旦大学的刘亦春教授曾对193名非英语专业的一年级大学生使用阅读策略的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学习成功者较不成功者更多地使用元认知策略及功能操练策略[11],他们善于自我监控,自我评价,能够在听说过程中运用阅读中学到的语言知识。李小芳、易立新的“成功 阅读者与不成功阅读者的阅读策略研究”[12] 的结果也表明,成功的阅读者比不成功的阅读者善于宏观调控,自我管理,能有效的利用对阅读有利的认知策略,有更强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元认知、学习策略、自我调节三者间的关系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自我调节的一种学习策略。元认知、学习策略、自我调节三者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1.理论依据相同 科技飞速发展,知识日益月异,一次性教育为终身教育所代替。终身学习要求要学习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会学习,要持续不断地学习。所以,从起源上,三者都是以认知心理学为理论依据,针对“学会学习”这一理念而提出的,体现相同的时代精神。学习策略在元认知的作用下把学习方法和学习的调节与控制结合起来的产物,学习策略的研究是对元认知内容的进一步深化。自我调节学习是将元认知与动机系统结合研究的产物。元认知作用的发挥和学习策略的选用都离不开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参与。 2.概念相互包含 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三个部分。元认知知识又是关于个人、任务以及策略的知识。关于策略的知识,具体说就是学习者对于自己所掌握的学习策略的认识。所以说,学习策略是元认知的一个组成部分。 011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 自我调节学习涉及到学习者为何学、怎样学、 何时、何地学、学什么、与谁一起学等问题。其中如何学、何时、何地学、与谁一起学四方面均是对学什么起计划、调节和控制的作用,是对学习过程的监控过程。学什么则是在对学习任务、个人情 况考虑上决定的,是对学习结果的自我意识。因 此,自我调节学习实际上包括了学习者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综上所述,元认知、学习策略、自我调节三者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表2:元认知、学习策略、自我调节关系图 [8](P185) 元认知 元认识知识(在长时记忆中) 关于个人的知识 (陈述性知识)关于任务的知识(陈述性知识) 关于策略的知识(过程性知识)认知策略复述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无认知策略计划策略 监视(注意)策略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 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寻求支持策略 元认知控制 (在工作记忆中) 计划 监视 调节 3.三者相互促进 首先,学习策略是居于最低层次的概念,学习策略水平的提高会丰富元认知知识。元认知水平的提高会促使自我调节学习的效果。学习策略的丰富可以直接提高自我调节学习的效果。其次,元认知作为一个监

控系统,它的发展直接促进或抑制学习策略的运用水平。元认知对于策略运用的整个认知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即元认知监督对策略运用的阶段性产品进行监督,得出认知评价。元认知知识的丰富、元认知体验的充实、以及元认知监控的有力也会提高自我调节学习的能力。 最后,自我调节学习强调学习的主动性。不论是学习策略的使用还是元认知能力的发挥都离不开学习者的主动性。没有自我调节学习,元认知作用的发挥和学习策略的使用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自我调节学习是积极激励自己拥有与调用适当学习策略的学习,也是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对认知活动增强自我意识、有效进行自我监控的学习。 四、元认知策略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元认知策略分为计划策略(planning)、监视策略(monitoring)和调节策略(checking)。元认 知策略作为一种高级的认知技能,受到个体思维发展水平、经验、智力水平、认知方式、性格等因素的限制,进而表现为实际的元认知发展水平的差异。课堂教学是元认知策略训练的主渠道。教师可以从一下四个方面对学生的元认知学习能力。 1.传授元认知的知识 元认知知识是关于一切影响个体的知识的过程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影响方式的知识,主要包括关于认知个体、认知任务、认知策略三方面的知识。教师应首先向学生传授如何获得关于自我的知识;其次,帮助学生如何正确获得关于认知任务的性质、目的和要求的知识;最后还要向学生传授关于认知策略的知识,包括进行认知活动和完成认知任务有哪些策略,使用何种策略更有效,如何具体使用它们等。 2.指导学生制定计划、确定目标 制定计划、确定学习目标是一种元认知策略。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入学考试、学期考试、或阶段考试成绩提醒学生处于什么位置,让学生自己找出差距并制定出符合个人情况的学习计划,确立力所能的目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了“量身订做”的学习计划,就有了努力的方向,针对自己的弱点加以强化,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这便 1 11第2期王烈琴 李建魁 自主学习的关键:元认知、元认知策略及其培养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引导学生监控学习过程 自我监控是自主学习的关键。教师让学生时时刻刻清楚自己的任务、目标和动机,引导预习时作记号、学习中做笔记、排除各种干扰因素。每天记学习日记也是很有效的自我监控的方法,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理清思路、思考并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4.帮助学生自我评估 自我评估在整个元认知策略的培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其目的是为了随时掌握工作进展程度和效果,做到有的放矢。主体可以从中了解到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发现学习中的难点、弱点以适时调整下一步的计划和目标。教师可为学生设计“自我评价表”,让学生课后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总结,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有利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社会发展、教育发展和人的主体性发展的要求,它是现代人的一种生存、学习方式。自主学习是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的过程。自主学习实际上是元认知监控学习,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学习任务的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13](P3)。自主学习能力与元认知、元认知策略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元认知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元认知策略,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积极监控,从而引导学生成为成功的自主学习者。 参考文献 [1]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教育学基础[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

Holec,H..AutonomyandLanguageLearning [M].Oxford:Pergamen,1981. [3] 戚宏波.中国外语学习者自主意识分析[J].外语教 学,2004,(3):90-92. [4] 王少非.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M].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 张彦君.通过学习者训练培养学习者自主性的实验 [J].外语界,2004,(1):54-61. [6] O’Malley,J.M.&Chamot,A.U..Learning Strateg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M].上 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7] 田式国.英语教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3. [8] 陈琦,刘德儒.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 出版社,2005. [9] 郭亨杰.心理学—学习与应用[M].上海:上海教育 出版社,2001. [10] 阮晓琴.元认知策略与自主学习———对非英语专 业较高层次学生的实证研究[J].Sino-USEnglish Teaching,2006,(3):63-671 [11] 刘亦春.学习成功者与不成功者使用英语阅读策 略差异的研究[J].国外外语教学,2002,(3):24-281 [12] 李小芳,易立新.成功阅读者与不成功阅读者的阅 读策略研究[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6):107 -109. [13] 靳玉乐.自主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 (责任编校 周憬)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vb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