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科乡大理石矿资源简介

更新时间:2024-06-04 17: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草科乡大理石矿资源简介

一、 矿区概况

矿区位于石棉县草科乡境内,南东至石棉县城61公里。从石棉县城至成昆铁路乌斯河车站的公路里程为90公里,矿区交通不甚方便。

该区属川西大雪山系中高山深切割区。总的地势为中北部高,向东、北西端渐低,地势形态比较简单,主要为顺向坡,自然坡度一般在40°—50°。区内主要山脊走向呈南北向延展,沟谷深切,悬崖陡峻。矿层出露最高海拔2320m,最低海拔1832m,相对高差488m。

区内地处大渡河流域中游地区。矿区内发育的一系列季节性沟谷流水多呈东西向分布,这些季节地表迳流和暂时性的地下水总体由东向西流动排泄于矿区西侧的干沟内,再由干沟汇入大渡河。

区内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兼有高原气候特征。每年6—9月多雨,其余时间风多雨少;每年10月以后最低雪线在海拔2500m,阴坡及背风平缓地带雪线可降至1800m左右,至次年4月结束霜冻。区内日最高气温38.1℃,最低5.3℃,年平均气温13.6℃。区内年均降雨量1186.6mm,月最大降雨量308.4mm,日最大降雨量108.6mm,历年1小时最大降雨量54.8mm。区内最大风速20m/秒。草科乡境内有小型水电

站三座,总装机容量700千瓦。矿区内无居民点及耕地,经济十分落后,为贫脊山区。 二、 矿区主要地质特征

(一) 地层、构造 1、 地层

矿段出露地层主要是二叠系,分布面积大于80%,其次为三叠系及少量第四系。二叠系原为一套台地碳酸盐夹细碎屑岩建造,经燕山期区域低温动力变质型结晶大理岩,按其叠臵关系可分为三套组合:

下二叠统下部组合(Pi):为浅灰――灰色结晶灰岩夹白云母大理岩,底部为白云质大理岩,为一套台地浅滩沉积,是矿区含矿层的底板。

下二叠统上部组合(P1):是矿区的含矿层位。主要由白色――浅灰白色厚层――块状大理岩组成,上部以纯白色条纹状大理岩为主;中部为纯白、浅灰白色大理岩呈互层状产出;下部以浅灰白色大理岩为主,夹浅灰白色条带状大理岩及白云质大理岩透镜体,为台地陆棚浅海沉积。

上二叠统组合(P2):为灰――浅灰白色条带状大理岩,含白云质条带大理岩,夹钙质页岩、千枚岩及结晶灰岩等。

三叠系(T): 地层分布于干沟断裂以西,主要岩性为钙质千枚岩、云母石英片岩夹大理岩及绿片岩。

第四系(Q):区内第四系以堆积为主,主要为残积层、

滑塌及崩积,沿干沟河谷有少量冲洪积,主要分布于区内沟谷地带,厚度不等,从1m至大于10m。山坡地带第四系不发育,厚度一般为1-2m。

2、 构造

矿区构造简单,主要由一条断裂和一个单斜构造组成。 位于矿区西侧的北干沟断裂从北至南贯穿全矿区,长达1Km以上。断层北段呈近南北向,从杉树梁向南逐渐偏转呈北北西向延伸,向西或南西方向倾斜,倾角60°-75°。 北干沟断层以东为一单斜构造,总体走向呈近南北向分布,在杉树梁以南渐变为北西向分布,地层向西陡倾,倾角一般70°-80°。 (二)矿床地质特征 1、矿体特征

大理石矿体赋存于下二叠统上段的中下部,呈稳定的层状单斜产出,产状与围岩产状一致,即走向为近南北向――北北西――南南东,向西或南西倾斜,倾角一般70°-80°。矿体北起小沟以北,最厚100.93米。矿体主要由浅灰白、泛灰白色、白色大理岩及灰白色条纹――条带状大理岩组成,在矿体中部及底部除夹有少量白云石大理岩夹石外,无其它异样地质体,矿体内部结构比较简单。 矿体中部白云石大理岩夹石体呈透镜状,厚度1m-4m,沿走向及倾向变化急剧,在数十米内即尖灭消失;矿体底部

的白云石大理岩夹石体呈似层状分布,厚度1m-7m,沿走向延伸约300m-400m,其产状与矿体产状一致。

矿体的直接顶板为下二叠统上段的中上部地层,岩性为乳白色、白色、泛白色含绢云母、白云母条纹――条带状大理岩,厚度21m-77m,其中夹少量小块度的纯白――乳白色大理石矿石及絮状大理石矿石。矿体底板为下二叠统下部的结晶灰岩夹白云母大理岩,底部为白云质大理岩。 矿体风化带发育深度一般为5-18m,其风化程度明显地受地形及岩性的影响,其中浅灰白色大理石抗风化力较强,白色及泛灰白色大理石抗风化力较弱;在排水不畅的低凹沟谷中的矿体风化带深度远远大于分布在斜坡地带矿体的风化深度。

2、矿石质量

依据矿石颜色、装饰性能和矿石品质等划分为4个矿石品种,即白色大理石、泛灰白色大理石、浅灰白色大理石、花纹大理石。这四种矿石呈不均匀的相间分布,矿体上部以白色大理石系列居多,而矿体下部则以浅灰白色大理岩系列及条纹状大理岩为主。浅灰白色大理石一般呈较稳定的厚层状――块状产出,单层厚度0.8m-1.5m,最厚大于2m,是矿区的主要矿石品种,占全矿区矿石总量的43.35%;其次为白色系列大理石,一般呈似层状分布,占矿区矿石总量的38.09%;花纹大理石占18.56%。

(1) 白色大理石:为纯白色及白色,颜色均匀度好,有较强的透光性,矿石质地细润,玉质感强。矿石为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方解石粒径0.2-0.3mm,以等径缝合粒状为主,少数为镶嵌粒。矿石含5-10%的白云岩、石英白云母等,呈分散状分布,局部亦是集中分布,呈隐纹状出现,渐变消失。

(2) 泛灰白色大理石:为以白色为基调的极浅灰矿石,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方解石粒度变化大,粒径0.2-0.5mm,以0.2-0.3mm为主,呈缝合粒状――镶嵌粒状。普遍含5-10%的白云石,呈不均匀分布,有的尚含<2-5%的石英及白云母。矿石透明度较好,质地细润均匀,具玉质感。矿石的单层厚度以0.1m-0.4m为主,少数大于1.5m。

(3) 浅灰白色大理石:为浅灰白色及灰白色,细粒变晶结构,块状构造。方解石粒径变化大,在0.1-0.5mm 之间,为镶嵌粒状――缝合粒状,含白云石一般5-15%,局部在20%左右,粒度以0.2-0.3mm为主,分布不均匀。矿石中石英含量2%左右,呈细小粒状聚合分布或呈线纹状排列。矿石透明度较好,具玉质感。质均匀,但细润感、色度、均匀性略差,且性脆。矿石单层厚度1-2m。

(4) 花纹大理石:可分为带状大理石及絮纹大理石两种。

(4-1)带状大理石:以灰白色为主,夹灰色条带,细

粒变晶结构,带状及隐纹状构造,条带较平直,宽度0.5-1.0cm±,延长稳定,条带间距3-15cm,个别可达30cm。矿石单层厚度0.5-1.5cm。矿石主体品质与泛灰白色大理石相似。

(4-2)絮状大理石:以白色、泛灰白色为基调,间夹不均匀分布的浅黄褐色条带。细粒变晶结构,斑块状构造。絮云由白云石、白云母及褐铁矿组成。矿石单层厚度以0.3-0.5m为主,局部可达1m。

以上四大理石矿石的岩性均为细粒方解石大理岩,少量为白云质大理岩,矿石矿物成份单调,含量稳定。其主要化学成份及含量均很相近,变化小,矿石主要氧化物成份及含量(%)为:SiO2 0.30-0.82,Al2O3 0.57-1.44,TFe0.07- 0.31,MgO 0.19-0.76,CaO 53.58-55.08,Na2O 0.01-0.062%,K2O 0.008-0.03,P2O5 0.001-0.045,CO2 42.64-43.40,H2O0.15-0.48。烧失量42.73-43.94%。 3、矿石物理性能

(1)矿石的光泽度在87.0°-105.7°之间。其中分矿石品种为:

矿石品种 光泽度(一般) 平均光泽度 白色大理石 95.7°-103.8° 99.8° 泛白色大理石 87°-100.3° 95.5° 泛灰白色大理石 91.4°-105.4° 101.3°

花纹大理石 89.2°-103.2° 95.7° (2)矿石含水率(W%)0.02-0.40,天然密度(g/cm)2.63-2.68,吸水率(Ws%)0.31-1.29,抗压强度(MPa)在天然状态下为39.2-76.0,一般为40.0-60.0;在烘干状态下为34.7-84.8,一般为40.0-60.0。从不同的状态、不同的方向测试的平均抗压强度(MPa),白色大理石为49.0,泛灰白色大理石为46.2,浅灰白色大理石为71.8,花纹大理石为58.1。

矿石摩氏硬度3-4,肖氏硬度36-37,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3)矿石放射性:矿石的放射性照射量均≤3r。 (4)矿石的密度和白度完全能达到重碳酸钙和轻碳酸钙粉产品的标准。

3、 矿石储量

C级矿石储量599.69万立方米,其中白色大理石462.67万立方米,灰色大理石137.02万立方米。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um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