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笔记赵济

更新时间:2023-06-09 11:1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我国地形

三级阶梯明显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展布。地势以巨大落差降低与第二级阶梯相连。

一、二级阶梯的分界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岷山和横断山脉。二、三级阶梯的分界大兴安岭、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雄居我国西部,号称世界屋脊。高原周围耸立着一系列高大山脉。地势以巨

大落差降低与第二级地形阶梯相接。

第二级阶梯:主要由广阔的高原和盆地组成,其间也分布着一系列高大山地。自北而南分布着内蒙

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黄土高原和云贵高原。

第三级阶梯:主要以平原丘陵和低山地貌为主。地势低平,沃野千里,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业发达,

工业基础雄厚,交通方便的区。

中国地貌的基本类型有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五大类型,其中以山地和高原面积最大,其

次是盆地、丘陵和平原所占的比例较少、山地高原为主体的地表结构

我国的山脉纵横交错,分布也有一定的规律性。根据走向,我国的山脉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青

藏高原:全国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高原。内蒙古高原:地表坦荡开阔,高原面保存比较完整的高

原。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梁峁遍布。云贵高原:起伏较为和缓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是我国最大的盆地。植被稀疏,分布着最大的沙漠环盆地边缘,分布着农业发达、人

口集中的沃野绿洲,自古以来是联系“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

准噶尔盆地:全国第二大盆地,草场广阔,畜牧业发达,绿洲农业发达,城镇集中。 柴达木盆地:全国第三大盆地。盐湖、盐沼、金属矿藏储量丰富光能资源丰足,河流沿岸,畜牧业

占重要地位,故有“聚宝盆”之称。察尔汗盐湖

四川盆地:我国最小的盆地,因中生界紫红色砂、页岩分布广泛,又称“红色盆地”或“紫色盆地”。

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水系稠密,人口众多,土壤肥沃,物产丰富,经济发达,是我国富有

的地区之一,向有“天府之国”的美誉。紫色土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东北平原:我国最大的平原,黑土面积大、沼泽分布广。

华北平原:我国第二大平原,也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包括洞庭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势低

平、湖泊密布、河渠稠密、水田连片,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b b s . kao ya n .c o m

第二章

第二章 自然结构

第一节 气候水热结构及其评价

一、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

1、季风气候显著。冬季风的形成、夏季风的形成、赤道辐合带、赤道辐合带。(1)我国季风区域广

大: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大致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

取这界线的5个首字,谐音可记为“大饮喝八缸”。(2)冬夏季风都很强(3)我国的季风类型、成因

复杂。青藏高原季风:青藏高原不仅强烈影响高空气流的运行,而且导致高原季风生成,使我国季

风呈现出复杂现象。

2、大陆性气候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3、气候类型多样。4、水热条件的表现——雨热同期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1.东部平原地区的气温,主要由太阳辐射决定。2.年平均气温最低0℃线为于长江附近。3.我国冬季气温低,南北温差大。原因:这主要是冬季风把高纬度的极地寒冷气流输送到低纬度的结果。而且冬半年的寒潮活动十分的频繁,我国大部分地区日平均气温锐减10℃以上的强大寒潮,每年平均有六次,较弱的寒潮或强冷空气活动就更多。

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夏季东南季风盛行,带来了暖湿的气流,使全国的气温普遍的升高。 北方太阳高度角偏低,但白昼时间却比南方长,部分的弥补了太阳高度角低引起的热量不足,因此,南北之间的温度差远较冬季小。

温度的特点对气候及工农业建设的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仅华南地区长夏无冬,大、小兴安岭、青藏高原等地无夏,藏北地区西部全年皆冬,云南中部四季如春。四季分明的地区,位置越北,春秋季节越短。气温的这些变化特点对于农业和工程建设影响很大。它使的喜暖的一年生作物可以向北分布,而又限制了热带,亚热带等的多年生作物向北移植,农业地带性差别因而特别复杂。

降水分布 1)空间水平方向: 东南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冬末春初(2月份)南北气流交汇于南岭一带,形成了具有稳定降水的准静止锋,使粤北和南岭发生低温阴雨。六月中旬开始,准静止锋移至长江中下游两岸,形成梅雨 七月中旬开始,江南处于副热带高压控制下,东南沿海因常受到台风的侵袭,降水相当的丰富而江南丘陵出现伏旱,形成短期的旱季。2)地形作用:在发生降水的气旋锋面通过和停滞的地方,降水量也有所增多,这也是促使南岭山地,闽浙西部山地,长白山地降水量增多的一个原因。

山地降水量多于平地,迎风坡降水量多于背风坡。

降水量年际变化:1、特点: 降水量愈大,变率愈小,降水量愈小,变率愈大。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干季,变率大。湿润地区的雨季期间变率小,极锋气旋性气候降水的区域、季节,降水变率小。山地迎风坡变率小,背风坡变率大。2、影响: 对农业和工程的影响很大;旱季要求灌溉,雨季又要求防洪。雨季还可能使道路泥泞不堪,暴雨可冲毁道路等等。

二、几种重要的天气气候变化及其影响

寒潮:是冬半年降温幅度较大的天气现象。它起源于北极地区的冷空气。概念: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以上,最低气温降至5℃以下为最多,约占60%。 特征: 风大,降温剧烈,出现霜冻。路径: 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主要有四条:其源地为新地岛以西的北冰洋上空,势力较强。西北方路径约占19%,冷高压从泰梅尔半岛附近南下,经蒙古国西部进入我国,势力也较强。北方路径冷空气首先侵入新疆,然后经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侧南下,影响范围广;西方路径约占7%。 东北方路径。影响:使很多地区出现冻害,低温冷害,对农业长造成巨大的损失,还给牧区造成严重灾害;也会给交通、通信、工业带来破坏。

梅雨:时间 每年大致于六月“入梅”,到七月中旬“出梅”一般持续一个月,但每年情况不同。地点 江淮地区,主要发生在巫山以东,北纬26~34度。成因 初夏,行星风带显著北移,热空气北上;中纬度的冷空气常常南下,形成锋面雨。同时冷热空气势均力敌,在江淮上空徘徊,形成梅雨。3、特征: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影响因素多;不稳定,梅雨正常年份出现概率仅占24%。集中分布区上海,长江,淮河

西太平洋副高的活动规律:冬季,副高脊线位于15°N附近,随着季节转暖,脊线慢慢的向北移动;大约6月中旬,脊线迅速跳过25°N,以后摆动于25°-30°N之间;约在7月底至8月初,脊线跨过30°N到达最北位置;9月以后随着西太平洋副高势力的减弱,脊线开始自北向南迅速撤退,9月上旬脊线第一次回跳到25°N附近;10月上旬再次跳到20°N以南地区,从此结束了一年为周期的季节性南北

移动。伴随副高活动的雨带:

西太平洋副高北侧是北上暖湿气流与中纬度南下冷湿气流相交绥的地带,气旋和锋面系统活动频繁,常常形成大范围阴雨和暴雨天气,成为我国东部地区的重要降水带。通常该降水带位于西太平洋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距,并随副高做季节性移动,平均而言,每年2-5月,主要雨带位于华南;6月份雨带位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使江淮一带进入梅雨期间;7月中旬雨带移到黄河流域,而江淮流域处于高压控制下,进入伏旱期。副高南侧为东风带,常有东风波、热带风暴甚至台风活动,产生大量降水,因此7月中旬后,华南又开始一次雨期,从7月下旬到8月初,主要雨带移至华北、东北地带。

伏旱 时间:发生七月中下旬八月中上旬,即在梅雨过后,约一个月左右。成因: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特点:晴热少雨。

台风 概念:台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气象学上,台风专指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线以西,包括南中国海)洋面上发生,近中心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2级及以上(即每秒32.6米以上)的热带气旋。至于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发生,达到同样强度的热带气旋,则称为飓风。

影响我国的台风,主要形成于北太平西部加罗林群岛海区,少部分发生在我国南海海面。影响区域:台风登陆的地区几乎遍及我国各省,主要集中在浙江以南各省,其中广东占39%,台湾占23%,海南占21%,福建占7%,浙江占5%。 危害: 发生洪涝灾害,引起山洪爆发,大坝决堤,淹没农田登陆时风力一般在20~30m/s 但洋面上风力很大,强台风最大风力速达100m/s,登陆时可达50~100 m/s ,台风带来的强风、暴雨和风暴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严重。在沿海诸省中,台风雨在年降水量中占有重要地位。

多样性: 自北向南有五个温度带地带性因素、非地带性因素综合影响

三、对我国气候的评价

四季分明,各地春夏秋冬的长度有明显不同。我国气候类型多样,具有适于不同种植制度的气候资源 。 亚热带光、热、水条件优越,温带光、热、水组合优越。形成回归线上的绿洲。种植制度具有多样性。山区由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综合影响,形成了复杂的立体气候。冬季气温偏低,不利于多年生作物越冬。气象灾害发生频繁,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山区气候条件复杂,具有山区立体农业的分层布局

第二节、土地及土地资源

一、概念

陈传康:土地是地球陆地表层,由气候,地貌,岩石,植被和水文等自然要素,以及人类历史创造物相互作用形成的自然综合体。

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评价专门委员会:土地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及以下的大气、土壤及基础地质、水文和植物,还包含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当前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目前和未来对人类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

林超:土地是由其相应的相互作用的各种自然地理成分(地质、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组成的自然地域综合体,是地球表层历史发展的产物。

(一)土地概念 土地资源是人类目前或可预见的将来有用的土地。包括建议利用的和未利用的土地,就土地本身来说,它包括陆地表面,内陆水域及海涂。而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仍不能利用的土地不属于土地资源范畴。

(二))土地资源属性 自然属性:土地是地质,地形,气候,水位,植被和土壤等要素组成的自然综合体,其性质取决与土地要素组合关系和综合特点。 社会属性:土地是社会财富,具有可供发展农业生产利用的再生产的经济特性,这种特性往往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而有所不同。但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深刻,因此,土地资源是一个综合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的概念。

(三)土地的特性:1)土地资源具有自然生产能力,可以生产人类所需要的农产品、畜产品、林副

产品并提供人类生息的空间场所。2)土地资源的稳定性和可更新性。3)土地资源具有空间分布的地域性和面积的有限性。4)土地资源具有时间的变化性。5)土地资源是特殊的生产资料。任何部门的生产过程都离不开土地。6)土地资源具有自然与经济的统一性,7)土地资源具有承载能力。土地生产率不能无限制地提高,土地的承载能力(包括农作物的数量及人口容量)总是有限的。

二、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征

1、土地辽阔,类型多样

2、山地多,平地少 。中国土地总面积约960×104 km2。南北长约5 500 km,跨49个纬度,东西宽5 000余千米,跨62个经度。由于土地的水热条件组合的差异和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悠久的农业历史,多样的土地利用方式,形成了我国极其多种多样的土地资源类型,有利于农、林、牧、副、渔生产的发展。中国山地、丘陵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2/3,平地占1/3。山地是中国主要的林牧业生产基地,尤其中国南方亚热带、热带山地,生物资源丰富,土地生产能力高,非常适宜于林木生长与土特产品的多种经营。西北地区的山地是中国主要牧场,而且又是平原地区农业灌溉水源的集水区,在农业自然资源组成中和农业生产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3、土地资源丰富,人均占有量少,后备耕地资源不足。森林覆盖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森林面积占土地面积的百分比,在计算森林覆盖率时,森林面积包括郁闭度0.2以上的乔木林地面积和竹林地面积,国家特别规定的灌木林地面积、农田林网以及四旁(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林木的覆盖面积。郁闭度:指森林中乔木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简单的说,郁闭度就是指林冠覆盖面积与地表面积的比例。

4、部分地区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土地退化现象严重。中国山地多,平地少,干旱区与高寒区面积大,无效土地资源比重大,可供农林牧使用的土地不超过70%;水土资源不匹配,旱涝灾害频繁;土地退化严重,仅土壤侵蚀与沙化的土地就占国土总面积的22%;退化草地占北方天然草地资源的28%。 以土壤退化为核心的土地退化,已成为困扰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主要障碍。一般将土壤退化过程划分为土壤侵蚀、土壤风蚀沙化、土壤盐碱化、土壤污染等。

5、土地资源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能力的地区差别显著。6、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日益短缺 中国土地划分为三大区 域东南季风区:水热丰富,雨热同季,土壤肥沃,生物多样,土地生产能力较高,集中了全国87%的生物生产量和92%左右的耕地、林地,95%左右农业人口和农业总产值,是中国重要的农区和林区,而且也是畜牧业比重较大的地区。西北内陆区:光照充足,热量也较丰富,但干旱少雨,水源少,沙漠、戈壁、盐碱地面积大,其中东半部为草原与荒漠草原,西半部为极端干旱荒漠,无灌溉即无农业,草地多,耕地、林地少,土地自然生产能力低。青藏高原区:大部分海拔在3000m以上,日照虽充足,但热量不足,高而寒冷,土地生产能力低,而且不易被利用。

三、土地资源结构:数量与质量评价

限制因素 以侵蚀为主要威胁的耕地占8.6%;坡度限制而有潜在侵蚀威胁的耕地占11.38%; 受洪涝限制的耕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9.19%;盐碱限制的耕地约占耕地总面积的6.62%;土质过黏、过砂的限制占耕地总面积的10.07%;薄土层耕地占3.46%;裸岩出露的耕地约占0.36%。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一)耕地资源 我国大陆目前实有耕地面积在18.26亿亩左右。

(二)后备耕地资源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数量少、质量差,分布上西北部多于东南部。分布 我国后备耕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北纬35°以北,以东北地区、内蒙古、西北为集中,如果从黑龙江的兴凯湖经通辽至兰州划一条东北-西南向的斜线,在此线以北、以西地区,后备耕地资源约2 867×104 hm2,占全国后备耕地资源总量的81%。

(三)林地资源 分布有林地的90%以上分布在东半部,东北、西南、东南、华南地区的丘陵山地森林资源丰富,西北地区、内蒙古与西藏的中、西部地区与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华北地区,以及黄河、长江下游地区森林资源稀少。我国林地资源相对数量不大,覆盖率低,分布不均,后备资源丰

富,潜力大。质量一等林地面积约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65%;二等林地面积约占全国林地总面积的27%。后备林地资源90%以上集中分布在东半部,其中南方地区包括西南、华南和江南的丘陵山区约占58%;东北与内蒙古东部约占28%;黄土高原约占5%。

(四)草地资源 主要分布于北部、西部年平均降水量小于400 mm的半干旱、干旱地区,部分零星分布在南部与中部地区。我国草地资源面积大,类型多,但质量较低,主要集中于西半部。我国天然草地质量不高。以草甸草原与草原为主;以荒漠草原类型为主;以荒漠、沙生、盐生、沼泽和南方灌丛草地等类型为主。

(五)内陆水域与沼泽

第三节 水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一、水资源的数量与质量

降水:降水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 流域:由分水线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分水岭:流域之间的分水地带,分水岭上最高点的连线为分水线,即集水区的边界线。处于分水岭最高处的大气降水,以分水线为界分别流向相邻的河系或水系。流域面积:流域地面分水线和出口断面所包围的面积,在水文上又称集水面积,单位是平方公里。地表水资源:通常把流入海洋的河流称为外流河,补给外流河的流域范围称为外流流域。流入内陆湖泊或消失于沙漠之中的河流称为内流河,补给内流河的流域范围称为内流流域。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槽某一断面的水量,立方米/秒;年径流总量:在一个年度内,通过河流某一断面的水量称为该断面以上流域的年径流量;径流深度:将径流总量平铺在整个流域面积上所求得的水层深度。 外流流域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64%,内陆流域约占36%。 外流区和内流区的界线:北段大体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巴颜喀拉山到冈底斯山一线

1、松散沉积物孔隙水:主要分布在中生代以后陷落的,具有巨厚疏松沉积物的构造盆地地区。昆仑山—秦岭一线以北构造沉积盆地分布广,规模也大,是我国这类地下水丰富的地区。 2、岩溶裂隙溶洞水 主要分布于碳酸盐岩层分布区。3、基岩裂隙水:分布较广泛,特别是广大北方地区侵入岩裂隙水分布面积大。 4、冻土孔隙裂隙水: 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北端、阿尔泰山地等纬度较高地区,或纬度不高但地势特高,气候寒冷有冻土层分布的地区。

水资源总量:地下水资源中国陆地多年平均降水量约6.1×108m3,折合降水深648mm。全国多年平均年水资源总量为28124×108m3。

中国河流以泥沙多著称。年平均夹带的泥沙约35×108t;黄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多年平均输沙量达16×108t,长江的输沙量达5×108t,居世界第四位;含沙量最小的河流是黑龙江流域各河和东南沿海河流。泥沙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水质较好,河水的矿化度和总硬度都比较低。在主要河流中,河水的矿化度和总硬度最大的是黄河。高矿化水及极硬水均分布在西北干旱地区及黄土高原西北部的局部地区。

天然水质:分布很不均匀,总趋势和降水基本一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在同一地区内,山地地区,山地的迎风坡是径流相对高值区,平原、盆地地区,山地背风坡是径流相对低值区。

二、水资源的时空分布

(一)地区分布 丰水带:年降水量大于1600mm,年径流深度大于900mm。包括广东、福建、台湾的大部,江西、湖南的山地,云南的西南部和西藏的东南部。多水带:年降水量800~1600mm,径流深200~900mm,包括广西、云南、贵州、四川以及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过渡带 :年降水量400~800mm,年径流深50~200mm。包括黄淮海平原,山西、陕西的大部,东北的大部,四川的西北部和西藏的东部。少水带:年降水量200~400mm,径流深10~50mm。包括东北

的西部,内蒙古、甘肃、宁夏、新疆的西部、北部以及西藏的西部。缺水带:年降水量小于200mm,径流深不足10mm。包括内蒙古的西部、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以及藏北地区。

(二)径流时程分配

1、径流的年际变化

2、径流的年内变化 在我国,大气降水是引起径流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1) 秦岭以南的雨水补给区,夏汛比较突出。2) 东北地区、华北部分地区、黄河上游和西北一些河流为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区,有春、夏两次汛期。3) 西北内陆区的祁连山、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以及青藏高原部分河流主要由山区降水和冰雪融水补给 径流的变化与气温有密切关系,有春汛、夏汛出现。

三、水资源特点与评价

1、水资源与人口组合特点 :北方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2/5强,但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5;南方片人口占全国的3/5,而水资源量为全国的4/5。

2、水资源与耕地组合特点:北方片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3/5,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5,平均每公顷水量只有9465m3;南方片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5,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4/5,平均水量为28695m3。我国的可耕后备荒地,主要集中在东北区与西北区,其开垦主要受当地水资源条件的制约。

3、水资源与矿产资源组合特点:北方矿多水少,南方矿少水多。矿产资源是经济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关系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体现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第四节 矿产资源结构及其开发评价

目前发现的矿藏有162种,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149种。按资源保证程度可分为四个类级:储量丰富,自给有余。可基本满足需要。有一定资源潜力,但探明储量缺口较大。探明储量不足,资源远景不明。

1、成矿主要阶段 前寒武纪成矿期: 主要有铁、铜、磷、滑石、花岗岩、石墨等。后寒武纪成矿期:主要有铬、钨、铅、锌、萤石、铀等。 2、成矿空间的区性与分带性:在一定大地构造单元、一定的构造-岩浆带内,由于地质发展历史相近,成矿作用具有一定的共性,从而使得矿产资源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区域性和分带性。我国虽然拥有一批规模大、品位高的矿产,如煤矿、钨矿、锑矿和优质冶金辅助原料,但大部分矿产贫矿多、富矿少。

我国大约有1 0片矿区:1.辽中—辽河地区,铁、煤、油气、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钠盐。2.冀中—东渤海湾地区,铁、煤、油气、辅助原料、建筑材料、钠盐。3.冀南—豫北地区,铁、煤、辅助原料,油气;4.豫西—豫中地区,煤,铝土矿、辅助原料; 5.鲁中—黄河三角洲地区,铁、煤、石油、铝土矿、辅助原料、建筑材料;6.冀中地区,铁、煤、铝土矿、辅助原料、建筑材料;7.黔中地区,磷、煤、铝土矿、建筑材料;8.川滇黔接壤地区,铁、煤、铜、锡;9.内蒙古宁夏接壤地区,煤、建筑材料,天然碱、钠盐;10.河西—东疆地区,

能源矿产: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主要成煤期是石炭二叠纪、侏罗纪和第三纪。全国已知含煤面积约55×104km2,占全国陆地面积的5.7%,预测埋深在2000m以浅的总储量为4.5×1012t,仅次于俄罗斯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双鸭山煤矿、鹤岗煤矿、鸡西煤矿、霍林河煤矿、阜新煤矿、开滦煤矿、大同煤矿、石嘴山煤矿、西山煤矿、峰峰煤矿枣庄、兖州煤矿、义马煤矿、平顶山煤矿、淮南、淮北煤矿、盘山煤矿

石油、天然气资源:比较丰富,已发现的含油、气盆地340多个,在15个盆地内共发现油、气田440多个。我国石油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东部和西部。东部主要集中于大庆油田、扶余油田、辽河油田、大港油田、任丘油田、中原油田、胜利油田、珠江口油田。沿海大陆架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北部湾、莺歌海等。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和准噶尔三大盆地以及吐鲁番—哈密盆地。

第三章 海岸及海域

中国近海海域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及台湾岛以东海域。 在地理位置上,中国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域介于亚欧大陆与太平洋之间,自北、向南略呈弧形展布,总面积约473万平方公里。

一、海域范围

根据海域的地理位置、地理轮廓、海洋物理性质、生物体系、海底地貌等因素所表现的差异,中国近海可划分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四个海域。

界线:渤海和黄海的分界线是从辽东半岛南端老铁山角经庙岛列岛至山东半岛北端蓬莱角的连线。黄海与东海的分界线是西起长江口北岸启东角,东至朝鲜半岛南侧济州岛西南角之间的连线。东海与南海之间的分界线,由福建东山岛南端沿台湾浅滩南侧至台湾岛南端鹅鸾鼻之间连线。

渤海:面积:80000平方公里,深入中国内陆,三面为陆地包围,是我国的内海。组成:可分为五个部分:北部的辽东湾、西部的渤海湾、南部的莱州湾、中部的中央盆地和东部的渤海海峡。深度:渤海平均水深18米,深度小于30米的范围占总面积的95%。坡度平缓,是一个近封闭的浅海。 黄海:面积: 380000平方公里位置:黄海的北侧、西侧为中国大陆,东侧为朝鲜半岛,东南通过济州海峡与日本海相通,南与东海相连。深度:平均深度44米。以山东半岛东端成山角与朝鲜半岛长山串连线,可将黄海分为北、南两部分,北黄海平均深38米,南黄海平均深46米。最深处在济州岛北,约为140米。

东海:面积:770000平方公里。深度:平均水深349米,大陆架由海岸向东南缓缓倾斜。为一边缘海,东北部通过对马海峡与日本海相通,西南部通过台湾海峡与南海相连。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规定,沿海国的大陆架包括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其范围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领海基线)起,自然的大陆架宽度不足200海里,通常可扩展到200海里,或扩展至2500米水深处(二者取小);如果自然的大陆架宽度超过200海里而不足350海里,则自然的大陆架与法律上的大陆架重合;自然的大陆架超过350海里,则法律的大陆架最多扩展到350海里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大陆架的规定

中日东海之争: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岸国可以从海岸基线开始计算,把200海里以内的海域作为自己的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内的所有资源归沿岸国拥有。

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海域很多海面的宽度不到400海里,日本主张以两国海岸基准线的中间线来确定专属经济区的界线,即所谓的“日中中间线”。但日方提出的中间线主张没有依据。中方一直没有承认。而东海海底的地形和地貌结构决定了中日之间的专属经济区界线划分应该遵循“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中方考虑到存在争议,为了维护两国关系,一直没有在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资源开采活动。对于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争议,中方一贯主张双方应该通过谈判加以解决,多次强调,“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是解决东海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春晓油气田距上海东南500公里,距宁波350公里的东海海域。由4个油气田组成,除春晓外,还包括平湖、残雪、断桥和天外天等油气田,占地面积达2.2万平方公里,几乎相当于2/3个台湾省。“春晓”天然气田的位置距离日本单方面划定的所谓两国东海“中间线”只有5公里,日本担心他们境内的资源通过矿脉发生吸管效应流向中国一方。日方在磋商中要求以跨所谓“中间线”的广阔海域为对象进行共同开发,而中方则坚持将共同开发限定在双方有争议海域,认为春晓油气田完全在中国的主权权利范围内,与共同开发无关。

钓鱼诸岛位于中国台湾省基隆市东北约92海里的东海海域,是台湾省的附属岛屿,主要由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南小岛和北小岛及一些礁石组成。钓鱼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明朝初期,钓鱼诸岛就已明确为中国领土,明、清两朝均将钓鱼诸岛划为我国海防管辖范围之内。1895

年日本趁甲午战争清政府败局已定,在《马关条约》签订前三个月窃取这些岛屿,划归冲绳县管辖。1943年12月中、美、英发表的《开罗宣言》规定,日本将所窃取于中国的包括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在内的土地归还中国。1945年的《波茨坦公告》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同年8月,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无条件投降,这就意味着日本将台湾、包括其附属的钓鱼诸岛归还中国。1951年9月8日,日本同美国签订了片面的《旧金山和约》,将钓鱼诸岛连同日本冲绳交由美国托管。 1971年6月17日,日美签订"归还冲绳协定"时,这些岛屿也被划入"归还区域",交给日本。 1972年中日两国在恢复邦交的谈判中,双方从中日友好的大局出发,同意将钓鱼岛列岛归属问题挂起并留待以后条件成熟时解决;1978年中日谈判签署中日和平友好条约时,日本一些敌视中国的国会议员提出要中国承认日本对钓鱼岛列岛拥有主权。日本政府顺应右派要求,出动巡逻艇和飞机对我在钓鱼岛列岛海域作业的渔民进行监视。翌年5月,日本政府用巡视船将人员和器材运到钓鱼岛,并在那里修建了直升机场,还向那里派出调查团和测量船。

1990年10月,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经政府允许,在钓鱼岛列岛的一个岛屿上修建了灯塔。日方还出动12艘船只和两架直升机阻扰台湾渔船接近钓鱼岛列岛。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分子在钓鱼岛列岛的北小岛设置了一座灯塔,企图使灯塔列于海图以便让国际社会承认钓鱼岛是日本领土。8月18日,日本右翼分子又在钓鱼岛上竖起绘有“太阳旗”和纪念死者字样的木牌

南海:面积:3500000平方公里,由周边向中心有较大坡降的菱形海盆。深度:平均深度1212米,最深处达5377米。南海北临中国大陆和台湾岛,南接大巽他群岛,东临菲律宾群岛,西为中南半岛和马来半岛。东经巴士海峡、巴林塘海峡与太平洋相通。台湾岛以东海区处于菲律宾海盆西北部。台湾岛东侧为狭窄的陆架,陆架外侧是陡峡的大陆坡直临海沟或海底,且火山、地震活动频繁。台湾岛以东海区处于菲律宾海盆西北部

中国近海海域的海底地势大体由西北向东南渐趋加深。渤、黄、东海海盆,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之间,南海海盆处于亚欧大陆板块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接地带。

二、海底地貌

大陆架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通常被认为是陆地的一部分;大陆坡是向海一侧,从陆架外缘较陡地下降到深海底的斜坡;海槽是陆坡上或洋盆底部长条形、比海沟相对宽浅的洼地,具有较陡的边坡和较平坦的槽底;海沟是海底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10000多米。海沟是位于海洋中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5000米(如毛里求斯海沟5,564米)的沟槽。中国近海海域的大陆架是世界上最宽广的大陆架区之一,渤海,黄海全部位于大陆架上。东海约有2/3在大陆架上,南海的大陆架面积也占1/2以上,台湾岛以东大陆架狭窄,最宽处仅十几公里。水下盆地地形,充分接受陆源沉积物的充填、覆盖,形成宽广的大陆架

中国沿海大陆架发育的有利条件主要有:丰富的物质来源。

大陆坡: 东海、台湾以东海域与南海东部的陡窄的阶梯状大陆坡与海槽、海沟相伴存在。南海的大陆坡多呈阶梯状,坡底水深范围在800—4200米,坡度为2º40ˊ,最大坡度达4º。

海槽与陆缘盆地:东海和南海分布有若干海槽。 南海有西沙海槽、中沙西海槽、南沙海槽、礼乐西海槽等,大多是南海扩张而产生的裂谷。 陆缘海盆分布在南海中部,深海平原长1500公里,宽处820公里北部海底平坦,水深3400—4000米,向南缓倾斜,中部水深4000—4300米,向西南倾斜,南部水深4300—4400米,其间有一系列近东西向或北东向的海山、海山群。黄岩岛为出露水面的海山。组成物多为玄武岩。

海水温度

影响因素:中国近海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受纬度、海岸与海区形态、海流与潮汐、气象变化等因素影响,变化比较复杂。

分布情况: 海域水文的年平均值,渤海约为12℃,黄海16℃,东海22℃上下,南海26℃左右。南海位于热带,水温高,年变化小,夏季可达29℃ ,冬季大部分达23℃,北部也在16℃以上。东海东部深水区终

年受黑潮影响,冬季水温可达20℃。黄海冬季水温垂直分布均匀。渤海水温状况受大陆影响大,冬季各层水温呈均匀状态。 沿岸浅水区每年均有短期结冰现象。

海水盐度

影响因素:海水盐度的分布和变化主要取决于入海河川径流量的大小、海流的性质和强弱,其次还受蒸发量的影响,

分布情况: 中国近海各海区盐度年平均值由北向南逐渐升高,渤海约为30‰,黄海约31.3‰,东海约33‰—34‰,南海在34‰以上。

中国近海海域的海流可以分为两大系统:

海域内生成的沿岸流和季风漂流。 外来的黑潮暖流;潮汐:中国沿岸潮汐系统主要是由太平洋传入的潮波引起的振动和日月引潮力形成的独立潮合成的。中国海域潮差分布差异很大,总的趋势是东海最大,渤、黄海次之,南海最小。

(五)海域环境评价:

优 势:区位优越。近海水体活跃,海况总体较好,利于海洋开发利用。海水营养盐丰富,水质肥沃。海洋环境类型多,为海洋全方位开发创造了条件。浅海、滩涂广阔,海水养殖和海洋空间条件得天独厚。不利因素: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威胁海上作业活动。海平面上升的威胁。海岸侵蚀和海水倒灌。赤潮。“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国际上也称其为“有害藻华”,它是海洋中某一种或某几种浮游生物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引起海水变色,影响和危害其它海洋生物正常生存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异常现象。赤潮爆发时,因赤潮生物种类和数量的不同,海水可呈现红、黄、绿等不同颜色

主要渔场: 我国海域共有70多个渔场。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 舟山、珠江口等渔场。

海洋生物资源面临的主要问题:渔业捕捞过度,海水养殖管理不善。海洋环境污染。围垦、水利、海洋工程的不良影响。珍稀海洋生物濒危。

海盐: 北方海盐生产分为辽宁、长芦、山东和江苏四盐区。

海水中其他化学元素的提取 海水中溶存着80多种元素,其中不少元素可以提取利用,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

海水资源的利用: 海水资源的利用水淡化现有20多种技术方法。目前技术成熟、经济效益较好的是蒸馏、电渗析法和反渗透法。海水直接利用:包括沿海工业冷却用水、生活用水和耐盐植物灌溉。 海底矿产资源:

海洋能资源: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

海洋空间资源:围海造田、石油平台海上城市、海上机场、海上桥梁、跨海索道。海底电缆。海底隧道。海底仓库。人工鱼礁。我国海岸线曲折、漫长,大陆岸线和岛屿岸线总记32 000多千米。 海岸带的资源环境是沿海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对整个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支撑作用。

海岸的变化和发育 的条件:地质条件、河流 、 波浪 、潮汐 、海面变化。

中国大陆岸线的走向基本上遵循两个方向:北东向和北西向。冀东—辽西、山东—辽东半岛以及长江以南的海岸线基本上呈北东向延伸。北东向的海岸,陆上的山地和丘陵濒海分布,山脉及其主要构造线的走向与岸线平行,海岸港湾曲折多岛屿。渤海湾、及苏北海岸线的走向以北西向为主。北西向的海岸大多分布在广阔平原的边缘,都有大河入海,岸线平直。 我国大小6000多个岛屿大都散布在这类海岸的外缘 。

平原海岸 成因:在河流、海流、波浪等动力作用下,由泥沙堆积而成。特点:平原海岸地势平坦(坡度一般为几千分之一),岸线平直,一般缺乏天然港湾。分布:1、三角洲海岸分布在长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2、淤泥质海岸 主要分布在渤海的辽东湾、渤海湾和莱洲湾,以及长江三角洲以北的

苏北平原。3、沙砾质海岸 由颗粒较粗的沙砾组成的平原海岸。大陆沙砾质海岸多呈零星分布,其中辽宁、河北、山东、福建、广东、海南和广西分布较多。

基岩海岸 类型:1、海积地貌 沙堤、沙嘴、连岛沙洲等。2、海蚀地貌 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穴、岸滩等 成因:基岩海岸由于岩性和水动力条件的不同

分布:1)辽东半岛突出于渤海峡处。2)山东半岛岸线曲折 。3)杭州湾以南大陆岸线异常曲折。4)台湾东部海岸亦属基岩海岸

生物海岸 类型:我国南方热带、亚热带地区,生物对海岸的塑造有时起着重要作用,形成特殊的海岸类型,即珊瑚海岸和红树林海岸。分布:1)我国红树林海岸的分布,北部大约可到27°左右的福建鼎海一带,以海南岛的铺前岛和清澜一带比较典型。2)我国珊瑚海岸的分布基本上限于北回归线以南。澎湖列岛,台湾东南海岸及其附近的火烧岛、兰屿等都有岸礁或堡礁发育。海湾: 我国沿海大于10 km2的海湾有160多个。

港口 1.条件: 我国可供建设中级泊位以上的港址有160多处。 2.主要港口: 上海港、秦皇岛港、大连港、广州港、青岛港、宁波港、天津港、湛江港、连云港等。

海港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港口的码头泊位少,深水泊位明显不足港口基础设施薄弱,专业化程度低,吞吐能力不大.2)海港布局不够合理,从港口功能看,尚未形成枢纽港、干线港、支线港的合理布局

滩涂资源 :我国现有滩涂面积约217×104km2 。 我国沿海人口稠密,土地面积少,围垦滩涂是扩大耕地面积的有效途径。

海岸带开发中面临的问题:

海岛类型 :海岛按成因可划分为大陆岛、海洋岛和冲积岛三类。 是大陆地块延伸到海中并出露水面的岛屿,其地质特征与相临的大陆基本相似,如庙岛群岛、舟山群岛等。 大陆岛:我国许多河流的河口都有冲积岛,以长江河口段和苏北沿岸的沙岛最多。 冲击岛分类:海洋岛分为火山岛和珊瑚岛两种。前者如澎湖列岛,后者如南海诸岛东沙、中沙、西沙、南沙四群岛。 火山岛:是海底喷发物质堆积而成的岛。我国的火山岛主要分布在台湾的四周。如澎湖列岛、赤尾岛、火烧岛、兰屿等。 珊瑚岛:由珊瑚虫的骨骸所构成,主要发育于南海。海洋岛 待续……

第四章 人口与经济发展

人口定义:生活在特定社会、特定地域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并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同各种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组成复杂关系的人的总称。

人口过程:人口在时空上的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大致包括自然变动、机械变动和社会变动三种过程。1、人口自然变动 指人口的出生和死亡,变动的结果人口数量的增长或减少。2、人口机械变动 指人口在空间上的移动,即人口迁入迁出,变动结果是人口数量在空间上变化,发生人口分布和人口密度的改变。3、社会变动 指人口社会结构改变,如职业结构、民族结构、文化结构、行业结构等。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总人口中各种年龄的分布情况,或指各年龄组的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率。高出生,高死亡,幼儿和青少年比重大,总人口具有不断增长趋势。幼儿和青少年比重缩小,成年人和老人比重扩大,总人口有衰减趋势。低出生低死亡,平均寿命延长,人口增长稳定。人口老龄化指人口中老年人比重日益上升的现象。 如果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7%,或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超过10%,那么该人口就属于老年型。

当前,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期,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1.53亿,占到总人口的11.6% ;上海市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末,上海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

20.8%,比上年提高0.6个百分点,人口老龄化问题进一步凸显。

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20年是快速老龄化阶段。第二阶段,从2021年到2050年是加速老龄化阶段。第三阶段,从2051年到2100年是稳定的重度老龄化阶段。老年人口规模巨大:根据联合国预测,21世纪上半叶,中国一直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占世界老年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21世纪下半叶,中国也还是仅次于印度的第二老年人口大国。

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老龄化发展迅速;地区发展不平衡;城乡倒置显著;女性老年人口数量多于男性;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人口老龄化的影响:老年人医疗卫生消费支出的压力越来越大。为老社会服务的需求迅速膨胀。与城市相比,农村老龄问题的压力更大。尽快完善城镇养老保障体系:扩大基本养老保险的覆盖面,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在适当降低企业和个人缴费比例的同时,着力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保率,尽可能做到应保尽保。要提高统筹层次,在暂时做不到中央一级统筹的情况下,应实行省级统筹。还要改变目前存在的“企业依赖政府”和“地方依赖中央”两种情况,强化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责任,让他们切实负担起应尽的责任。健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我国农村养老一靠家庭、二靠土地,然而,目前这两种养老方式的功能都在快速削弱,有的地方已不能让农村老人生活有保障。一是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在农村基本养老保障中要承担更多的义务;二是加快建立农村低保制度,进一步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提高低保水平;三是引导农民进行养老保险储蓄,探索储蓄积累式养老保险模式;四是发挥土地养老的保障作用,探索“土地养老”模式。可实施退回承包地以换取“年金”计划,解决部分农村老年人特别是“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解决好农民工的养老问题。有关部门的调查发现,在农民工养老保险上,不管是农民工还是企业主,都持消极态度。主要原因在于保费过高、缴纳期限过长、不能有效对接和转移,农民工无法真正从中受益。 一是实行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相对自由,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如收入多少)自由决定缴费数额;二是保障农民工养老保险缴费连续性相对自由。应允许其根据具体情况自由决定缴费接续,可设计分段计保,而不能形成“断保”现象;三是实行农民工社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发放全国流通的养老保险卡;四是农民工养老保险城乡衔接。当农民工因各种原因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后,应保证其在城市参加的的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相衔接。

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主导作用:家庭养老不仅仅是经济供养问题,还有精神慰藉、生活 照料等多方面问题,因此,仍然需要充分发挥家庭养老的主导作用。

加大老年人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力度:我国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随年龄增加而加重。老年人疾病多,病情往往比较严重,需要消耗更多的资源。

发挥中医药在养老和医疗服务中的作用

积极发展为老服务产业:为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要加快构建为老社会服 务体系,大力开发老年人消费市场,满足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社会服务需求(包括基本生活需求、卫生保健需求、休闲娱乐需求和终生学习需求等)。尽快研究有利于减缓老龄化问题的生育调整政策

其它人口问题:人口素质特别是出生人口素质堪忧人口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流动人口服务管理难度加大。

中国人口发展历程分析:人口发展历程分二高一低一下降四个阶段 :1. 1945-1957年:年平均年增长为1311万 ,封建的“多子多福”观念的影响2. 1958-1961年:新中国人口发展的低谷期,“人民公社”“大跃进”等政策的失误及自然灾害的影响。 3.1962-1973年:12年的人口出生高峰。因“文化大革命”的失控。4.1973年以后:计划生育的实施,人口增长率逐年下降。

界线:东北黑龙江的爱辉县,向西南云南腾冲县作一直线将中国分为东南和西北两部分。

城镇化速度虚高,特别是“土地城镇化”的速度太快;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水平及就业岗位增加不能适应冒进式城镇化;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甚至造成破坏 例如:规划建设“国际大都市”和“大XXX市”。城镇化虚高的影响:第一、数量巨大的农民工形成相当数量的虚假城镇化和贫困的城镇化。 第二、大量优质耕地被占用,危及我国粮食安全。第三、造成大量的失地农民,农民的利益

受到严重侵害。许多地方政府牺牲耕地剥夺农民,发展经济之道,大规模圈占耕地,出现大量的失地农民。 第四、带来城乡对立,社会冲突,危害社会安全和社会发展。

民族人口分布特点:1.汉族人口最多2.人口在100万的少数民族共18个:蒙回藏,维苗彝壮,布衣朝鲜满更上,哈尼土家侗白瑶,傣黎哈萨克.3.人口不足1万的有7个:高山.独龙.门巴.赫哲.珞巴.塔塔尔.鄂伦春。增长的少数民族人口

人口与发展的关系: (一) 人口的增长对衣食住行的巨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二) 人口城镇化对城市住房和交通等产生巨大需求,对城市建设和环境建设产生的巨大压力。1. 住房 由于历史上住宅建设欠帐过多和城市人口增长过快等原因我国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特大城市居民住房依然相当困难。2. 交通运输紧张 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进”因素。交通是城市生活的脉搏。

中国土地利用基本特点

一分布:耕地分布:在沿海东部季风区,即大约在年均降水量400mm等值线以东的湿润地区,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90%以上。水田分布: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即年降水量800mm等值线以南广大南方丰水地区,约占全国水田总面积的93%。林地分布:东半部的山地地区草地分布:西半部的内陆地区旱地分布: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约占全国旱耕地总量的85%。

(二)农业开发的区域差异及其开发的重点类型区。

东北区: 内蒙古地区、及长城沿线地区: 本区平原宽广,土地资源丰富,农林牧用地数量大、质量好。本区以内蒙古高原中温带半干旱草原为主,自然条件具有明显的过度性特征;气候温和,降水偏少水资源短缺,耕地、林地比例少,土壤肥力低;草原季节不平衡,冬春草场严重不足。

黄淮海区: 具有悠久的农耕历史,农业技术装备水平比较高本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湿润季风气候,光热组合较好,雨热同期,但降水变率大,春旱夏涝频率高。水资源相对不足,河川径流丰枯变化大,大部分地区缺水严重。平原辽阔,耕地比重高,但盐碱土、风沙土等具有严重限制因素的低产土壤面积较大

黄土高原区:本区地貌复杂,地势高亢,大部分为黄土覆盖。水土流失严重。今后本区农业的发展必须采取“治理与开发并重”的方针。 晋陕黄土丘陵沟壑区的治理与建设、渭北陇东旱原的农业开发、汾渭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

长江中下游区: 本区水热资源丰富,光热水的季节分配较好。 本区农业发展水平高,农产品总量大,商品率高,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综合商品生产基地。本区的开发重点类型区是: 太湖平原农村经济的综合开发与农业现代化建设、江淮地区的治理和发展、长江中下游平原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湘赣红壤丘陵盆地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南岭山地的用材林基地建设

西南区:“本区山地比重大,水土流失严重;气候复杂,水资源丰富,四川盆地综合农业基地的巩固与提高。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有:秦巴山地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川滇高原水土资源的开发与农业综合发展;黔桂高原石灰岩地区的综合治理与建设

华南区本区山地多平地少,林地较广,海岸线长,海域宽广,热量丰富,常夏无冬,秋春相连降水丰沛,台风暴雨繁多,生物资源丰富,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外向型生产条件好,农村经济发达。本区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有:闽粤沿海平原经济综合发展与创汇农业基地建设。海南热带作物基地建设。华南西部甘蔗区的建设;

甘新区 农业开发的重点类型是: 天山北坡综合农业基地的建设; 河西走廊商品粮食基地的巩固; 引黄灌区的治理与开发塔里木盆地棉花生产的发展;

第二节 矿业开发与能源工业

一、 矿业开发的特点:

矿业具有初级性,为重工业提供原料资源和动力资源。矿业具有明显的资源地指向性特征。各地区的原料资源、能源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分布及组合、埋藏状况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区

矿业。矿业的分布较加工工业区域差异更为明显、更为集中。导致矿业的开发也具有集中性。矿业开发的初级性决定着矿产品具有运量大的特征,分布的集中性特征又使矿产品的运输具有运距远的特征,使矿业开发对交通运输业产生极强的依赖性。矿业是开采能源、金属、非金属矿产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包括煤炭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开采业、有色金属开采业、采盐业、建材矿产开采及非金属矿产开采业等。

二、中国的矿业开发与总体布局

(一)重点矿业的布局形成三种类型:分布广而相对集中型,如煤、铁、铜、磷等矿种的开采分布较广而相对集中型,如铝土、钨、锑、石棉等。分布范围小而高度集中型,如石油和天然气、钾盐、金刚石、菱镁矿、稀土、镍等。 石油高度集中于东北和华北的环渤海地区,仅黑龙江就占全国38.34%,天然气高度集中在西南、东北及环渤海地区。受矿产资源结构、组合及地理分布影响,矿业布局呈现不平衡特征。

(二)根据矿业产值,矿业开发在空间分布上不平衡:从地带看,中部地带是全国最主要的矿业生产地。从省、市、区看,矿业开发大省有:山东、黑龙江、山西、河南、辽宁、河北、新疆等。矿业产值比重较高的地区偏集在中国的西部和中部地带,以矿业产值在工业产值中的比重计算,新疆、黑龙江、山西、青海、西藏、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南等位居前列。

三、能源工业的发展与布局:

节能减排:1.首先控制增量,调整和优化结构。要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促进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 2.加大投入,全面实施重点工程。加快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实施水资源节约项目。加快水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推动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多渠道筹措节能减排资金。 3.创新模式,加快发展循环经济。深化循环经济试点,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全面推进清洁生产。4.依靠科技,加快技术开发和推广。加快节能减排技术研发,加快节能减排技术产业化示范和推广,加快建立节能减排技术服务体系,推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加强国际交流合作。节能减排的措施5.夯实基础,强化节能减排管理。建立政府节能减排工作问责制,建立和完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6.健全法制,加大监督检查执法力度。完善节能和环保标准,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执法检查。7.完善政策,形成激励和约束机制。积极稳妥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完善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财政政策,实行有利于节能减排的税收政策。8.加强宣传,提高全民节约意识。组织好每年一度的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及世界环境日、地球日、水宣传日活动。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理念渗透在各级各类的学校教育教学中,从小培养儿童的节约意识。9.政府带头,发挥节能表率作用。在节能减排工作中,中央政府将率先垂范。2007年全国要推广高效节能产品5000万支,中央国家机关将率先更换节能灯。

(一)煤炭工业 我国煤炭资源具有藏量丰富、品种齐全、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征。黄河中游的山西、内蒙古、陕西3个省区的煤炭储量约占全国的2/3,而且开发条件也是北方煤田优于南方煤田。资源禀赋条件决定了煤炭工业的布局特点。今后煤炭开发布局将呈3个区带分布晋陕蒙(西)供煤区带:它具有靠近东部消费区的区位优势,是我国煤炭工业西移的战略落脚点。东部煤炭调入区带:包括东北、长江三角洲、南方沿海和环渤海4个缺煤区。西部煤炭后备区带:包括西北、西南的8个省区。以山西为中心,集中布局的煤炭基地;煤种结构趋向于炼焦煤、动力煤、化工用煤并重;大型、特大型矿区是煤炭生产基地的主体

(二)石油和天然气工业 石油、天然气开采业分布广泛。石油、天然气生产集中在三大油气生产区:巩固东部油田生产基地,大力开发西部地区的油气资源,在新疆重点勘探、建设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吐鲁番—哈密盆地新油区。注重石油的开发和生产,加快天然气的勘探开发,主攻陕甘宁、四川、松辽、渤海湾、南海西部及莺歌海、东海平湖等气田。力争在海洋油气田的建设上有所突破。

(1)东北松辽油气产区:包括大庆、吉林油田,年产量占全国43%。(2)华北及环渤海油气区:

包括胜利、冀东、辽河、中原、大港油田。原油产量占全国48%。(3)四川天然气基地:包括四川和湖北西部部分地区,天然气产量占全国41%。 除三大产区外,还有新疆、青海和陕甘宁油气基地等。今后的开发强调“东西并重、油气并重、陆海并重”

西气东输工程是我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

它以新疆塔里木气田为主气源,以我国中东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为目标消费市场,以干线管道、重要支线和储气库为主体,连接沿线用户,形成横贯我国西东的天然气供气系统。西气东输管道工程起于新疆轮南,途经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以及浙江10省(区、市)66个县,全长约4000公里。穿越戈壁、荒漠、高原、山区、平原、水网等各种地形地貌和多种气候环境,施工难度世界少有。

(三)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的发展和电力结构电源构成主要是火电和水电。我国电力工业近年来快速发展的同时,结构不合理的矛盾仍然十分突出,主要表现为,在整个电力装机中,火电机组占有较大比重;而在火电机组中,能耗高、污染重的小火电机组比重又偏高。到

上大压小是电力工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优化资产质量、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一次难得机遇 电力工业的上大压小

电力工业布局:火电布局,在燃料基地建设电站群,有条件地实行煤电联营,向电力负荷中心送电的宏观格局。水电布局,动力源指向极强,高度集中在西南、东南沿海、长江中游地区。核电及其他新能源,因地制宜利用多种资源,解决大电网达不到或能源短缺地区用电问题的需要。不同区域建成地热电站、潮汐电站、风力电站以及沼气电站。电网布局华北电网——以京津唐为中心;东北电网——覆盖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华东电网——覆盖沪、苏、浙、皖四省市;华中电网——包括豫、鄂、湘、赣四省;西北电网——包括陕、甘、宁、青四省区。还有西南和华南电网等。中国正在运营的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江苏连云港田湾核电站,广东岭澳核电站 矿业开发中的主要问题:可供利用的矿产资源数量严重不足导致产、供、销矛盾。矿产资源的破坏与浪费严重形成经济与资源之间的矛盾。能源与矿产的生产与消费的布局不匹配,加剧了能源、矿产运输的紧张局面。工业建设与布局

中国工业发展特征:相继建立了冶金、机械、电子、化学工业等传统部门,航天、航空、核工业、计算机等新兴产业也有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覆盖工业生产各个行业的产业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强大的现代化的国防工业。一些工业品如能源、原材料和一般加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已位居世界前列。 确立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建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中国工业的布局变化 第一阶段(1949—1978年)。为解决众多地区工业的空缺和满足战备的需要,采取均衡布局的战略,追求各地经济的均衡发展。到1978年,工业偏集于沿海的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第二阶段(1979—)。按照效益优先目标,强调充分利用沿海现有经济、技术基础并加快其发展,同时带动和发展内地经济。形成经济实力相当雄厚的7大工业区域: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京津唐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东北辽中南地区、西南成渝地区、西北关中地区和以武汉为中心的长江中游沿岸地区。哈尔滨—长春地区、太原—包头地区、兰州地区、山东半岛、长沙—湘潭—株洲地区、厦门—漳州—泉州地区等工业区也具有相当的基础。全国工业布局形成了沿海、沿(长)江、沿(黄)河及沿铁路线几条轴线。中国工业布局已形成了一定的区域分工和布局特色

冶金工业布局:主要集中于上海、辽宁、北京、河北、湖北、四川等省市,并形成了上海、鞍本、京津唐、武汉、攀枝花、太原、包头、重庆、马鞍山等钢铁工业基地。

我国钢铁工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产能过剩,资源供给和环境容量难以支撑,低水平产能占相当比重,行业恶性竞争已经出现,产业集中度进一步下降。

钢铁工业发展对策:对于不符合钢铁产业政策和未经审批或核准的项目,国家有关部门将不办理相关手续。严格控制钢铁工业生产能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进钢

铁企业的联合重组。加强行业自律,避免无序竞争和盲目发展。

有色金属工业:辽宁、甘肃、云南、湖南是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的四大基地。

建材工业布局:传统建材工业对矿产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一般在资源和消费地布局。目前中国已经基本形成了房屋建筑材料以就地生产、就地供应为主,水泥以省内平衡为主,平板玻璃和建筑卫生陶瓷以区域平衡为主的格局。形成了辽宁中南部地区、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四川、山东等全国建材综合生产能力较集中的地区。

机械工业的布局特征:普遍展开,各省区均有生产点;大体形成由东部发展水平较高、中西部发展水平较低的梯级格局;内地“三线”地区具有相当规模。(三线的范围是乌鞘岭以东,京广铁路以西,雁门关以南,昭关以北地区,包括桂、粤、湘、鄂、豫、晋、青、甘、陕、滇、黔、川13个省和自治区)。以沪、苏、鲁、浙为主的华东地区是全国机械工业实力最强的基地;辽宁是全国最大的重型机械工业省;成渝地区机械工业也具相当规模。

高新技术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其布局显示出独特性:新兴技术产业具有智力资源指向性。工业基础指向性。投资环境尤其是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指向性。集聚性。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布局特征:东部沿海偏向性。受经济基础及国家政策倾斜影响,东部特别是东南沿海地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十分迅速。北京、上海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地带。由点状分布向点、块、带格局转化。内陆已由点向着块状格局发展,在沿海,珠江三角洲、京津石和沪宁杭高新技术产业带已经形成。不同类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具有不同的产业开发重点。沿海以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依托,侧重科技园区型高新技术产业,内地依靠优势资源和“三线”基础多发展与军工有密切关系的产业,沿边则藉国家开放政策及沿边的地理优势发展以贸易导向型的产业。 中国电子工业布局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布点分散、重复太多;二是企业生产规模小;三是没有形成高新技术的具有较强技术经济实力的科研开发生产基地;四是不少军工企业仍在“三线”地区,位置偏僻,难以发挥生产潜力。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任务,关键是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增强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依法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关闭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

产业政策: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广泛应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制造业,形成更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发挥制造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高技术产业,要加快从加工装配为主向自主研发制造延伸。按照产业集聚、规模发展和扩大国际合作的要求,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产业,培育更多新的增长点。

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制定和完善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社区服务等需求潜力大的产业,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提高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营利性公用服务单位要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发展竞争力较强的大型服务企业集团。大城市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有条件的要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

所以我们说,中国工业化的过程要寻找一个和其他国家既有共性又有特殊性、解决一些特殊问题的道路,这条道路通俗地来讲就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一是科技含量高,即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带动工业化在高起点上迅速发展。二是经济效益好,即工业产品要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提高资本利润率;优化资源配置、降低成本。三是资源消耗低,即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减少资源占用与耗费。四是环境污染少。即推广清洁生产、文明生产;发展绿色产业环保产业;加强环境和生态保护,使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五是人力资源丰富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即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利用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条件;处理好工业化过程中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

系。

城市发展特点:在城市等级规模结构上人口向大城市集中明显。以交通为指向,向主要水陆交通沿线发展。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地区,正在形成城市群。空间分布不均衡,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带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筹措渠道:税收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来源之一。土地收益应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发行城市建设债券,吸收社会资金。市政公用企业重组改制,发行股票募集资金。运用BOT(建设—运营—转让)方式进行融资。

近年来我国村镇建设与发展变化:住宅建设成为村镇建设的主旋律。村镇公共设施和生产设施建设持续发展,改善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村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村镇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改善。村镇环境建设得到重视,村镇景观面貌明显改观。村镇建设投资持续增长。农村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今后我国村镇建设与发展目标:开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市、县域规划和集镇、村镇规划。建设和完善基本配套的基础设施系统。构建和营造住宅功能完备、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协调的生活区。建设和完善内容丰富的满足人民群众社会生活需要的公用设施系统。贯彻和执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村镇环境质量,建立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南水北调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建成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联接,将构成我国水资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

东线 从扬州江都抽水站引长江水,基本上沿京航大运河输水到天津。优点:沿途地势比较平缓,基本上沿京航大运河输水,工程量小, 工期短。缺点:能源消耗大,运费高,路线差,存在水源污染问题

中线 先从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引汉水,通过陶岔渠首经南阳方城缺口,沿伏牛山、太行山东麓向豫、冀、京、津送水。优点是:自流水,无污染,运价低。缺点是:造价高,工期长

西线 从通天河、金沙江引水到柴达木盆地和黄土高原。从大高原人烟稀少的高寒地区向干旱、半干旱地区引水,对开发西北黄河上游,发展经济具有重大的意义 西线工程地处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m,在此高寒地区建造200m左右的高坝和开凿埋深数百米,长达100km以上的长隧洞,同时这里又是我国地质构造最复杂的地区之一,地震烈度大都在6~7度,局部8~9度,工程技术复杂,施工环境困难。还须加深前期工作,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攻关解决这些难点。

调水对环境的影响:外水引入,水量增加;灌溉土地盐渍化、输水、渗水、阻水、蓄水

水量减少化学元素迁移、传染病迁移、水文网(水文过程)变化。补给地下水(中线):灌溉土地盐渍化,与东西河流交叉,影响排灌,地下水坝,影响排灌,新生水生生态系统,影响枯水年的枯水季节,泥沙淤积、污染加重、海水倒灌。

第五章总述文化的定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出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文化是人类的创造物,因此自从人类诞生,地球上也就有了文化。文化的狭义概念则多指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内容,包括语言文字、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文学艺术、道德观念等等,也就是所谓的精神文化。文化既是人类的创造物,也就是人类与自然界和与人类自身发生关系的产物,必然产生在地表的某一部分,因此文化与地球、与自然界就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这里使用文化概念应是前者,是一个包罗广阔的概念。它不仅是指人类的物质和精神创造的现实产品,也包括在这些产品中,或者可以从这些产品中抽象出来的原则体系。中国文化是指发生发展于今天中国版图之内的,或在历史上曾经属于中国版图之内的一切文化现象、文化成就。中国文化,既是一个具有地理学意义的概念,也是 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概念。中国文化是历经数千年而未有间断的连续捅统一体,它既包括古文化和漫长的文明发展史进程中创造出来的文化,也包括不断发展创造出来的新文化。

第一节 中国文化的空间透视

一、中国远古人类与文化产生的环境与区域

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创造和中国版图的雏形

1、阴山南北的新石器文化。

在蒙古高原上:从文化遗址中发现的陶器、石器中可知,彼时当地生产力较为低下,主要经济活动为狩猎,极少的遗址中有原始农业和定居的痕迹。

2、处于南端的珠江-闽江流域文化。

这里年降水量约为1700—2000MM,地面上覆盖着茂密的长绿阔叶林,属热带季雨林和亚热带气候。 尽管在曲江石峡遗址之类地方发现了炭化的璇稻和粳稻,还出土了一些较为精美的石器和陶器,但毕竟还是少数。与其他地区不同的是,这里发现的工具中有较多的骨、角、蚌、牙制品,大都磨制精细,但多为镖、镞、矛、刀、匕、锥、针、鱼钩、凿等小型器具。 这反映了使用这些工具的环境并不十分艰苦,没有冻土,较少岩石,用不着大型的石器;也反映了水生动物、如海生软体动物、淡水软体动物及鱼虾类是他们的主要食源之一。这还可从遗址中大量鱼骨、砺、蚌、螺、蜗牛等贝壳的存留得到证明。上述食物来源相对易得,仍属摄取性的而非生产性的经济。

3、黄河流域的文化

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的文化在新石器时代取得了长足进步,并率先迈进了文明的门槛。在中国的北方,第四纪时森林一大量减少,黄土高原已开始形成。在全新世,冰后期造成了干旱少雨的气候,淮河以北的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黄土高原的雨量更少,但气候较暖。由于可供采集的植物、果实之类减少,可猎取的动物数量由于猎手日增和手段提高也减少趋势,就逼使初民逐渐认识和驯化野生植物(如适于食用、耐干旱、生长期短的野生栗类),同时黄河及其支流为灌溉那些初步驯化的作物提供了条件,使黄河流域成为原始农业再中国的最早源地之一。

4、长江流域的文化。

长江流域的自然条件略好,但许多地区也遇到了北方的那种生计问题。在这种压力下,在南方广泛生长的野生稻也逐渐得到驯化,形成了一个个稻作文化区。长江流域的文化代表有距今7千多年的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距今5千多年的马家兵文化,屈家岭文化,以及4千多年前的良渚文化。这些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和下游一带,在河姆渡时代就

有驯化稻和猪、水牛等驯化牲畜,也发现了干栏式建筑。所发现各种野生果实和船桨证明采集和捕捞也是维生手段。到良渚时代前后,培育和驯化的物种除粳稻外,还有芝麻、蚕豆之类,出现了家蚕丝织成的丝织品和各种竹编苇编器物。尤其是作为礼器和权力象征物的制作精美的各种玉器大量出现,表明本地区的文化也显露出文明的曙光。

三、处在一定时空环境下的中国社会与文化

(一)人口

大约从秦朝开始,中国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但普查结果没有保存下来。据班固《汉书.地理志》记载了西汉平帝元始二年的户口总数,这才是中国第一次准确的人口统计,约有人口5959.4万。东汉和隋都为5千多万,至盛唐时可能达到8千万以上,北宋时已突破1亿。到明代的中后期,人口峰值接近2亿。而到1949年底时,人口总数在5.4亿左右。

(二)经济

中国经济文化的历史分类:渔猎采集、畜牧和农耕三个主要类型。

1、渔猎采集经济文化区:主要限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山林及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三江交汇处;

2、畜牧经济文化区:包括大兴安岭以西的内蒙古草原、新疆、青藏高原大部;

3、农耕经济文化区;包括西起帕米尔高原,东到黑龙江和台湾,南到海南岛的大片地区,其中在西南到华南个别地区有山林刀耕火种型、山地耕牧型和山地耕猎型,西北有绿洲耕牧型,南部和东南部有水田稻作型,中、东部地区为平原集约农耕型。

(三)政治性组织、政治体制及其它政治性因素

比如在传统社会中,国土的形状如何和天然屏障的存在与否,往往决定着外敌人入侵威胁的程度;又如首都——政治中心地点的选择,关键之一在于是否能够有效控制特定的疆域。

(四)生活方式与精神文化诸方面

三类生活方式:物质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和社会群体生活方式。

1、物质生活方式: 以主食为例,北方食粟而南方食稻,是七千年形成的差别: 以菜肴为例,近数百年来形成了川、粤、苏、鲁四大菜系及若干小菜系。在住的方面,北京四合院、江南水乡民居、晋陕窑洞等等,分别体现了不同的地方特色。而这些一定程度上都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和文化传统有关。比如北方的草帽和南方的竹笠,决定于地方特产材料;北方游牧地区喜食牛羊,沿海地区喜食鱼虾,西南食辣而山西食酸,都与物产和气候有关。

2、精神文化方面:自然环境的因素有助于强化语言的空间差异。

3、与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学艺术:塞外高原地区的音乐曲调往往高亢苍凉,歌词或雄壮威武,或悲切抒情,这与江南水乡的柔和婉转、细腻内在相比,与川、湘等地的欢快跳跃、诙谐直露相比,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民族是人们历史上形成的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的民族文化特点上的共同心里素质基本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从历史上看,宗教具有哲学上的意义,能够通过影响人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进而影响人类的一切文化创造活动和创造物。因此,任何民族在其发展进程中都有其宗教观念,甚至有些民族就是以其独特的宗教观念而著称,通过特定的宗教使其民族性得到强化。而在中国,不同宗教往往以特定的民族为依托,有的宗教文化区实际上就是一个民族文化区。

一、统一民族格局的形成

1、新石器时代的晚期:黄河流域中游有两个彼此来往很密切的氏族:少数典氏和有娇氏。东迁后,他们有各自建立了部落联盟,逐渐形成了黄帝族和炎帝族这两个部族,成为后来华夏族的主体。

2、秦以后:华夏—汉民族,作为主体民族开始形成。

3、隋唐时期是统一多民族格局形成的重要时期。

尽管除建立清朝的满族之外,他们大多退回自己的原居住地区,但与汉族文化、与中央政权的关系都大大加强。特别是经过元朝和清朝的统治,由于他们是来自北方和东北的少数民族所建的正统王朝,成为汉文化圈的代表,东北、西北和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一步向心于汉文化中心地区,对中央政府形成较为牢固的行政统属关系才有了可能,上述地区,特别是西藏、青海和天山南北诸地,才成为统一的汉文化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到清代前期,今天中国版图内统一多民族的格局终于形成。

二、中国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

1、民族文化区形成的原因:

1)自然的因素: 不同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不同区域居民的不同经济生活、不同的风俗习惯,如北部和西北长期形成的干燥多风的荒漠条件、大面积的草原,促使这一地区的居民多实行游牧经济,形成游牧民族,从而“逐水草而居”,食牛羊肉,饮奶茶,居帐篷,善骑射,耐寒冷,性格刚毅而彪悍,音乐高亢而苍凉,这些成为高原地区居民的共同特征。

2)中国人口人种的因素:在中国人中,以蒙古人种居多。由于人种的区别,造成各民族不同的体貌特征、语言等等的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民族文化特点。 有人说,少数民族是独立聚居还是与他族杂居,取决于多数人社会或少数民族聚居一隅的重要原因之一。少数民族文化的空间差异,在自然地理条件差异的基础上,最为明显的是语言的差异和经济文化类型的差异。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类型的差异决定了社会组织、风俗习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不同。

三、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宗教文化区

在几千年中,中国宗教信仰的空间分布是平凡变动的。 比如“万物有灵”观念,原是很多原始部落所共同的信仰,其中包括动物崇拜、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社会的进化,这种信仰的分布范围日益退缩,先多分布在我国东北和西南地区的高山密林地区。中国宗教分布的变动结果往往与民族文化特性的保持有着密切的关系。伊斯兰教的情况也颇类似。当初自唐代传入中国时,教徒大多只是阿拉伯侨民,信仰范围以作为贸易口岸的泉州、扬州为主。基督教在中国的情况较特殊。虽经唐代、元代、晚明的几次传入,但都为统治者所禁。无论是古代、近代还是现今,在广大汉族文化区内,很难划分出明晰的宗教文化区,几乎没有某一个地区集中信仰佛教、道教或基督教,这与广大西方国家阿拉伯国家或是信仰东正教的东欧国家有较大不同。 汉族地区的意识形态明显受儒学思想的支配,但儒学思想很难说是一种宗教。中国的东半部大体可以被视为无宗教文化区或世俗文化区。

无论如何,宗教和自然界总是通过人的中介相互影响。在华北和西北干旱的地区,祈雨的现象是常见的;在沿海地区和江湖流经的地区,海神和各种水神崇拜也就很普遍了。佛教戒杀生,摩尼教主张吃素,会在种程度上影响人类对自然界索取的种类和方式;特别是佛教、道教等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对自然的退让,而基督教宣传的是人与自然界的相互独立,人征服自然界是上帝的安排等等,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西方不同的人地观。对整个世界来说,中国文化是一个整体,它甚至可以说是东亚文化的代表。但就中国内部而言,又有不同的区域文化。除上述的少数民族文化区外,汉族文化区内部,也存在着丰富的区域文化。

第三节:区域文化

在进入文明时代之初的相当的一段时间里,中国的区域文化依然只能大体分为北方狩猎—游牧文化、华北粟作文化、江南稻作文化、南方渔猎—稻作文化四大类。

一、中国区域文化的形成

1)在西周时代,长江流域逐渐形成了有特色的文化系统,比如长江下游的吴越文化、长江中游的楚文化等。

2) 春秋末期吴越二国雄起,是这一区域文化格局才初具雏形。这个区域文化可由龙凤崇拜、崇巫、屈原的楚辞、甘德的《星经》、老庄哲学等等为代表。中国的区域文化的基本格局是在战国时期奠定的,由于黄河各区域文化存在较多的共同特质,文化交流比较频繁。

3) 秦汉时期,再次出现了大统一的局面,形成了汉文化和汉文化圈的中心区。

4) 隋唐以后,汉文化不再是单一的黄河源地文化,而是极其丰富多采的多种亚文化的组合,而在元、明、清三代,由于汉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流更为频繁,再次出现了文化趋同的过程,北部和西部的民族文化亦逐渐成为汉文化圈的亚文化或区域文化。 中国各区域文化,可以分为东部汉族农耕文化和西部少数民族游牧文化两大部分。

二、中国各主要区域文化及其特征

1、齐鲁之地,其在文化上代表了华夏文化传统的正宗。她是一直具有文化的和政治的象征意义。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孔子就被历代统治者尊为“至圣”,孟子则为“亚圣”。

2、燕赵之地,该地区的戏曲、歌舞、音乐也都带有热烈、高亢、火暴的特点,同时加入了边外苍凉悲壮的风格。 但是,自金开始,历代统治者在北京建都,都市文化的特点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燕赵文化,文化特点具有一定的“正统性”。

3、三秦之地,即今陕西地区,包括甘肃、宁夏的东南部。秦人以法家思想治国,文化上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特点。

5、楚文化:马王堆帛画的构思、随县编钟上的图案、庄子散文和屈原诗歌的神奇浪、民间生活中的崇巫尚鬼习俗,都反映了文化上的一致性。

4、三晋文化:著名的洛阳牡丹花会也许反映了一种“王者气概”或“富贵传统”的遗留。 传统的赛龙舟竞渡风俗反映了楚俗中勇武进取的性格。

6、吴越文化 以太湖为中心,此区内的江南丝竹音乐、戏曲中的昆曲、说唱中的苏州评弹,以及名列“四大菜系”的“苏菜”,均带有细腻、恬淡、婉转、雅致、清新的风格,与北方各区域文化形成鲜明的对比。

7、巴蜀文化、岭南文化,在东北地区,在辽、金、元、清时期具有浓厚的游猎文化特色。 中国地域分区大图

三、中国区域文化的未来走向

1、区域文化的形成,是以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造成的区域阻隔为基础的,自然因素是区域文化形成之初的基本因素,当区域文化开始形成之后,文化因素的作用就变的突出起来,以至在自然阻隔被

2、在新的时代,公路、铁路、海上和空中航线的不断开辟,逐渐形成密集的网络,新型交通工具的大量使用,使不同区域的人们超越地理障碍而进行更深层次和范围更广的文化交流。

3、在不同地区创造的文化产品不在会被认为是“异域”的,而都回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中国的“国货”。 必须指出,文化交流和文化扩散的结果决不是文化的单一化,而是由于各自文化选择机制上的“择善而从”性所造成的、不同层次上的同异统一体。这一切都表明以往由自然环境、民族、政治制度、 风俗习惯、生产方式等等构成的地域阻隔被打破,原有的空间格局被改变了。但这并不是说,按照这样的趋势,汉文化圈内部的各种文化差异,包括区域文化差异,都要消失的一干二净。无论是传统文化还是现代化,又都是在一定的时空内产生、发展和演进的,都必然受到自然环境的制约,或对一定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因此也就受到地理学家的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及其现代化、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中国人关切的重大问题。

第四节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一、中国文化结构与传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1、概念:所谓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在中国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并遗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 神文化的总和。从狭义上说,就是指中国独特的思想、道德、风俗、心态、 文学艺术体系。他形成于中国历史的早期,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和 变化,但又始终保持一个基本一致、贯穿始终的文化内涵。尽管在不断的文化交流和碰撞中,各个不同的文化系统融入其中,但都没有改变它的基本精神,没有完全变为另一种文化,不仅在时间的长河中一以贯之,而且在不同的文化侧面都有共同的体现。

2、结构层次性:任何一种文化的基本结构,主要有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三部分。文化结构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它的层次性。1)物质层次:文化的物质层次是表层的,这包括人针对自然界的劳动及其物质劳动成果;2)制度层次:文化的制度层次是中层的,他是为了适应前者的需要,在前者基础上建立并为保障前者而构建的,它包括亲族、民族等社会制度,政治、经济、法律、军事、教育等制度和风俗习惯、语言等文化制度;3)精神层次:文化的精神层次是深层的,是对前两者的主体思考,是 对前两者的高度抽象,包括思维方式、行为规范、价值系统 等,共同构成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

3、开放性和变化性:尽管文化结构具有稳定性,但又不是绝对封闭的和静止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与各民族文化或异域文化不断交流的过程中成熟起来的,而且其自身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变化,

4、可分性和不可分性的统一:也就是说,文化结构内部的各个部分,比如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部分,同属于一个文化的整体,这是其不可分性。但是,由于各部分之间所处的位置不同,又有相对分离的可能。

5、发展:中国的文化传统在形成之后,还在不断发展和变化。

1)先秦时期:华夏族与戎狄蛮夷各族不断交融,思想上形成了以儒家为主,道、法各派思想为辅的系统。这就是作为主流的汉文化。在这个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格局确立,大一统的思维模式深入人心,中庸、和谐、天人合一的思想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了民族心理打破之后,成为维系和强化区域文化的主要因素

和行为方式

2)自汉至魏晋南北朝:佛教传入并带给汉文化许多新鲜的思想成分,北方游牧民族进一步与汉族融合杂处,西域文化也大量传入,

3)唐宋之时:又经历了第二次大调整,儒、释、道三教合流的趋势已经形成。在这一时期,中国的思想家本体的思考更加成熟,理学更为系统地勾勒了自然、社会、人生一体化的模式,同时又强化了固有的群体意识。在认识方式的“内省”、表现形式的精致等方面,形成了与西方文化更大的差异。这在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体现得尤为突出。

4)元、明、清三朝 汉文化不仅在更大的空间和更深的层次上,经历了与北方民族的文化冲突与融合,而且开始与西方文化产生激烈的碰撞,从清末到民国又进行了第三次全方位的调整。在上层思想方面,人们开始对传统学术进行大胆的怀疑和全面的清理,商业文化的发展对原有的伦理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造成巨大的冲击,民间文化独立于精英文化,在历史舞台上表演着自己的风貌,西方文化的冲击则预示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改造有了全新的参照系。

这每一次变化和调整,都极明显地反映出了中国文化的自我调适和更新机制,都造就了保持着中国文化传统精髓的新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特点

1、基于农耕文明的民族文化性格:1)求实入世的生活态度。2)对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认识,先秦直至以后的思想家都十分强调“天人合一”。

2、基于宗法-专制体制的政治文化模式。战国以后,这种靠血缘关系维持的统治秩序遭到破坏,但父系单传原则、嫡长继承原则、家族制度等一直保持下来,成为政治-社会结构中的重要方面。1)首先是“国家同构”的政治文化模式。2)其次是层叠有序、尊卑分明的等级结构。宗法制度本来就是按照血缘的亲疏远近来明确尊卑上下,而专制制度则通过加强阶级、等级的贵贱差别对前者予以强化。3)再次是“大一统”的理想目标。强调“家国同构”是为了畏葸严格有序的等级结构,而维系这样的等级结构则是为了保证思想、行动上的一致性,维持各级组织的协调性,以及空间上的江山一统。自秦统一全国后,历代统治者就都以维持上下左右的高度统一为追求目标,达到这个目标的就是“圣主”、“明君”,反之则得不到积极的评价。因此,历代统治者在政治上要全力消除分裂割据的势力,在制度上要尽量做到上行下效、全国“一体遵行”,在思想文化上设立一体化的教育体制,强烈反对异端,讲究“君子和而不同”。从而使得疆域广大、人口众多、文化多样的中国,能够稳定一致地发展。

中国的传统文化利用家庭伦理放射推衍,用以治理社会和国家,较为注重亲情,而鄙视纯粹的利益关系,强化了集体主义和团结一致的精神;严格有序的社会政治秩序,大一统的追求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爱国主义传统和大一同思想的渊源之一。 但是,高度一致,甚至专制的体制扼杀了许多新思想的萌芽和新变化的趋向,大一统的格局限制了层间的和空间的社会流动和文化传播,僵化地强调人与自然的对应可以导致迷信的“天人感应论”,亲情和伦理原则可能妨碍法制的确立、掩盖矛盾、与商品经济的发展轨道相悖而驰。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 一是中国传统文化本身的现代化,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创造新文化;二是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以至世界的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前者涉及中国文化的自身发展问题,后者则涉及文化建设与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建设的关系的问题。

第六章 灾害与环境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sv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