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与健康_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更新时间:2023-07-19 02:3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全一册)

《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根据水平五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我校排球选项课教学模块的要求,本课以体现课程改革新思想,转变教育教学方法和观念,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发展快乐体育为重点,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以团结友爱、积极拼搏为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为学生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发展学生速度,灵敏,耐力,柔韧等身体素质;对于提高身体机能。培养勇于竞争,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团结合作等精神。

二、教材分析

排球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通过排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排球运动的传球技术,传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主要的基本技术,是进攻的纽带。起着组织全队进攻的重要桥梁作用,是排球教学重要组成部分。

三、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中二年级学生,共40人。运动技能有差异,个别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基础,但大多数学生掌握技术较差。采用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四、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初步学会排球正面双手上手传球的基本技术。

2、技能目标: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全身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勇于向前、

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出最佳

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击球点、传球手型。

难点:上下肢协调用力。

六、教学设计与教法指导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采用“设疑——体验——探究——解疑——示范——练习”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手脑并用,主动去寻求知识。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性评价,采用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学生互评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和喜悦。

七、教学过程(见教案)

依据课的任务和人体生理心理变化的规律,本课采用三段教学结构:激趣导学、增趣促学和身心恢复。

(一)激趣导学(10分钟)

(二)增趣促学(30分钟)

(三)身心恢复(5分钟)

八、场地、器材

排球场、录音机一台、扩音器一个、黑板挂图4个、呼啦圈4个、排球40个。

九、负荷设计

平均心率130—140/分钟,练习密度40-50%。

课题:排球正面上手传球

授课教师:授课人数:40人

教学内容:正面上手传球游戏:滚球接力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学会排球正面双手上手传球的基本技术。

2、技能目标:发展协调性、灵敏性、增强全身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面对任何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

勇于向前、顽强、果断的优良品质;且在不断的尝试中找

出最佳的方法与快捷方式,建立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教学重点:应放在传球时的手型、击球点。

教学难点:传球时的全身协调用力。

准备部分1、绕场地慢跑

2、游戏:喊数抱团

游戏方法:学生沿圆圈跑进,

教师随意喊出一个数,学生立即

和附件的同学按教师喊出的数

抱成一团。没有抱成团的同学表

演节目。

3、热身操,加上专项的活动操

使学生能

尽快进入

运动状态

活跃课堂

气氛,提

高学生的

学习兴

趣。

一、练习队行

教师

讲解

规则

学生模

拟练习

在发令

前学生

要做好

准备,

每次都

要按要

求抱

团。否

则算犯

规。

7′

基本部分一、正面上手传球

1、教师讲解上手传球在排球中

的作用,并观看挂图,并体验一

下正面上手传球的技术动作。

2、持球模仿练习:分组学习技

术动作,一个同学念着,其他同

学模仿练习

学生能体

会动作

学生能掌

握传球手

型的基本

动作,小

组长要起

到模范带

头作用

强化提高

阶段

提高学生

控制球的

能力。

组织队形:

×××××××

×××××××

×××××××

×××××××

Δ

组织队形:

同上

组织队形:

×××××××

×××××××

Δ

¤¤¤¤¤

¤¤¤¤¤

组织队形:

同上

二、易犯错误与纠

正方法

(1)易犯错误

①传球手型不好,

影响传球效果。

②击球点过高或

过低。击球点过高

是因为传球时两

臂近似伸直;击球

教师

边示

范边

纠正

作。

同上

同上

学生原

地徒手

做传球

动作

一人按

传球手

型持球

于脸前,

另一人

用手以

适当的

力量压

住球,

二人一

组,相距

5米左

右,自抛

球离手

一米高

度自传

一次后

传给对

二人一

组,相距

4—5米,

对面站

立,一人

要求:

蹬地和

伸臂动

作协

调,动

作要正

确无

误。

要求:

手掌不

能触及

球,上

下肢动

作配合

协调。

要求:

十指触

及球

体,运

用手指

弹力击

球,体

会手指

触球时

的正常

5′

5′

3、教师示范,讲解技术动作,同学跟着学习和强化动作要领。

4、分组练习,小组长或者体育骨干知道学习慢的同学一起进步。(解决教学重点)

5、看小组展示的动作,小组纠错。(解决教学难点)

6、提高阶段,可以让学生定点传一下球,教师检验学习成果,学生自评和老师评价相结合。(完成教学目标)

二、游戏:滚球接力

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4队,站在端线后,端线上各放2个排球听到信号,从排头开始分别用2支手向前滚动排球绕过呼啦圈回到起点交给下一个同学,依次进行直至全队结束,先完成的队获胜。

目的: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动作基本

合理。

培养学生

定点传球

的能力

为了活跃

课堂气

氛,培养

学生竞争

与协作意

识和集体

荣誉感。

安排了接

力游戏

“滚球接

力”。

点过低主要是肘

关节过于外展所

致。

③上下肢传球时

用力不协调。

(2)纠正方法

①反复做徒手练

习,建立正确动作

概念,体会正确动

作。

②反复做原地抛

接球练习,逐渐体

会正确手型和正

确击球点,练习熟

练以后,将球抛离

身体,通过快速移

动,人至球下将球

接住。

③多做简单抛传

动作,体会传球正

确动作和全身协

调用力。

④传球时固定击

球点后,肘关节应

自然下垂。

⑤多观察别人动

作,改进自己动

作。

教师

纠正

错误

教师

做指

教师

讲解

规则

抛球,另

一人模

仿传球

动作,以

传球手

型在脸

前上方

将球接

住,以同

样手型

将球再

抛给对

方。

学生练

感觉。

提高要

求:抛

球的高

度和落

点要相

对的固

定,传

球者对

准来

球,及

时迎

球,用

力协

调,手

指、手

腕击球

动认真

按规则

进行

5′

5′

10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全一册)

《排球正面上手传球》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中一年级学生,运动技能有差异,个别学生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的基础,但大多数学生掌握技术较差。采用启发、模仿、创新、竞赛等教学方法,以及各种新颖的练习方法。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层层剖析,充分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促进学生努力达到教学目标。为了学好本次课,我课外给同学们发放彩图及观看视频使同学们有了大体轮廓。所以,本节课的运动强度不是很大,通过各种有趣的、新颖的形式,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全一册)

《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效果分析

预计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实现。预计课平均心率130—140次/分。运动密度为40—50%.预计教学的技能目标达成:70%的学生能初步掌握正面上手传球的基本动作, 40%的学生完成动作规范自然正确。提高学生灵敏性,通过折返跑练习,培养学生控制身体和调整速度能力。学生不但在身体上得到锻炼,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学生互帮互学的教学方式,小集体的共同意识、责任感、与他人的合作及人际关系得到培养,在教学中得到充分落实。

本课在学习准备部分,学生的参与准备活动的积极性高,活动适量,通过慢跑及徒手操的练习使90%的学生达到了热身的目的,为下一步动作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练习密度在20%左右,练习负荷适中,平均心率100—120次/每分。

学习过程部分,通过自主、合作、探究以及教师的讲解练习,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中的每一项活动中来,既有自我也不忽略合作,学习热情高涨,学习过程连贯。能够较好的掌握传球的动作与方法,让学生控制好球。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素质,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时空感,促进学生身体的协调发展。教师在教学中恰当运用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了基本技术的掌握,在教学中有良好的应变能力,驾驭能力和教学机智,能将将各种教育资源整合,使其发挥综合效用。在学习中,使90%的学生掌握了基本技术,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有所突破,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高,课堂气氛活跃,练习密度在40%左右。

结束部分,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下,积极主动的参与放松练习,达到了放松身体的效果,练习密度7%左右。练习负荷低,平均心率90—100次/每分。

存在问题:

1、在练习及阶段总结时,没有抓住时机及时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知识的渗透,让学生明确学习传球技术不只是为了掌握它的技术动作,而是通过学习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有目的的练习。

2、在评价时教师没有给学生准备扩音设备。

3、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重点去指导,并且积极的鼓励,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信心。

改进措施:

1。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渗透锻炼方法,引导学生自觉锻炼。

2、课堂准备一定要仔细认真。

3、关注个体差异,重点去指导,积极的鼓励,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的信心。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全一册)

《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教材选自人教版全一册选修内容,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技术是排球运动的最基本技术之一,主要用于衔接防守与进攻,学好传球是今后学习排球各种技术和战术的基础,所以具有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教材安排4课时。本节课为第一课时。另外,这节课的素质练习是滚球接力,发展学生的下肢力量和奔跑能力的一种灵敏性练习,同时也为排球比赛中步伐的快速移动奠定基础。

二、排球传球单元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学习排球正面上手传球

第二课时:复习正面传球学习侧面传球

第三课时:复习排球传球技术

第四课时:考核排球传球

三、本节课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解决正面上手传球的手型、击球点。

难点:是传球时全身协调用力。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全一册)

《排球正面上手传球》评测练习

学生层面

1、参与率

本节课共有学生40人,男20人,女20人,学生参与活动率100%。

2、动作达成率

本节课学生能够基本掌握绕杆的基本技术,动作达成率90%左右。

3、小组合作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练习过程中进行了两次分组,首先是分20个小组,每组2人,然后是分成8个小组,每组5人。其中5人一组的练习,学生的练习强度和密度都没有达到。主要是学生对球的控制力稍差的原因。

4、运动项目时间及负荷

本课开始部分课堂常规和准备活动共10分钟左右。

本节课基本部分共30分钟左右,运球绕杆技术的学习。

(一)首先导入练习部分,自主学习,约1分钟,然后尝试模仿技术,共约5分钟,教师和学生讲解示范后,学生练习10次/每人,约4分钟。接下来抛传技术的学习,两人一组,4-6次/每人,约8分钟,接下来教师指引学生加大难度难度的练习,3-4次/每人,约5

分钟。

(二)结束部分,放松操并总结讲解本节课的内容约5分钟。

教师层面:

1、教师提问次数及有效率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提问次数约8次左右,学生能积极思考,认真回答问题,其有效率达到95%。

2、教具使用次数及有效性

本节课使用音响设备、挂图、自制球网、呼啦圈等教学资源,学生学习兴趣浓厚,教学过程紧凑,课堂气氛活跃,有效性达到了100%。

3、教师示范时间及有效性

学习过程中教师示范讲解5次,通过教师示范讲解,学生能认真观察体会,积极改正错误动作及不规范工作,其有效性达到100%。

4.教学评价方式、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评语式评价、等级制评价、总结性评价、相对性评价,学生间自评、互评和小组内评价等使学生分析学习的进步与不足,提高了学习兴趣,其学习效果达到100%。

动作技能评价表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全一册)

《排球正面上手传球》课后反思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排球正面上手传球技术,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如果教师一味的强调技术,强调练习要求,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本课教学时,我采取先自学进而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的准备活动在音乐伴奏下在师生的口号下完成的,气氛相当高。热身操部分重点活动了学生的指腕关节、踝关节。在导入教学内容时,我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技术,通过学生的练习,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通过找优秀学生示范,讲解的形式,强调传球时的手型、击球等技术。再次练习,帮助学生巩固动作技术。在本科难点时,只强调全身的协调用力,没有强调击球点和手型。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自己的收获,有能力的同学加强难度隔网传球、隔网定点传球。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不同程度的收获。从这节课的学练活动来看,绝大多数同学参与意识较好,合作能力不断提高,同伴间建立了友爱、信任、欣赏、合作的良好品质。有效的达成课时目标。教学中我采取“学一学,练一练,比一比”的教学模式,贯穿娱乐性和健身性相结合的原则。既有趣味性又有时效性。

反思我的教学,也存在一些问题。

(1)语言不够精炼,讲解繁琐。

(2)关注面不够,个别同学联系时的问题十分明显,我没有及时解决帮助其找到问题的所在和解决方法。

(3)驾驭课堂的能力有待提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sg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