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丝电影”产品逻辑初探

更新时间:2023-10-16 22:2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粉丝电影”产品逻辑初探

作者:王楚婧

来源:《科技传播》2015年第03期

摘 要 “粉丝电影” 被划分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更多是由于它所定位的受众细分程度更高,类型化更为明确,甚至是针对某一特定亚文化群体而制作。这要求“粉丝电影”具备产品逻辑,在内容生成上注重对市场上流通的热门文化IP 的开发;在营销传播上,以粉丝为核心,拟定传播策略。精耕细作,增强互动体验。 关键词 粉丝电影;小时代;电影营销

中图分类号 J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2-0089-02

粉丝电影是近年来才被反复谈起来的词汇,事实上传统的电影一直都是由“粉丝”来驱动的,大导演、知名演员、强视听效果都是粉丝们所追逐的萤火。如今“粉丝电影”被划分为一种新的电影类型更多是由于它所定位的受众细分程度更高,类型化更为明确,甚至是针对某一特定亚文化群体而制作。在电影的营销传播上,较之一般意义的电影观众,粉丝天生更渴望参与,能自发从事“文化符号生产”;组织性也更强。营销方要做的只是抛出一点火星子,让粉丝有直接参与的平台,从中得到更“接地气”的体验,在传播效果便上不难达成如火燎原之势。 1 粉丝电影内容生成

粉丝电影顾名思义,其受众群体不是普罗大众,而是特定的细分人群。粉丝也不仅是一个文化群体,也是一个具有政治意义的消费群体。粉丝电影的核心逻辑事实上是面向特定亚文化人群的粉丝培育,在娱乐化营销语境下,大量稳定的用户资源无疑成为文化企业牟取利益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上个世纪70年代好莱坞制片人倾向于“高概念”电影制作模式:已销售的内容、根据其他材料改编;简单、易概括的叙事“钓钩”;独特的外貌和宽泛界定的人物以及引人注目的偶像和适合引用的台词。这种模式背后的商业逻辑虽然束缚了艺术表达但能在很大程度上规避市场风险。我国的电影批评环境一直倾向于鼓励原创的电影文本,对于文学作品改编、老片重拍、系列电影拍摄,常常批评声占多数,似乎这是一种缺乏艺术创新能力的体现。事实上我国是原创电影产出最多的国家,而这些大量的所谓原创电影在其艺术成就或市场反响上均鲜有出彩之作,与真正意义上的艺术创新有很大的距离,票房也并不好看。近两年来,对于同名小说《小时代》、微电影《老男孩》及电视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跑男吧》纷纷登上大荧幕,且以“四两拨千斤”之态在业界掀起涟漪。虽说《小时代》案例无法绝对复制,世上也无“粉丝生成大法”,可对于优质IP(intellectual property)的开发和激活所能产生的商业利害已经展露无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s2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