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社会学

更新时间:2023-03-14 10:1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文化社会学 6月5日1、2节205考试(十五周周三) 导论

一、作为一种现象的文化 (一) 现象

1、 人的第二自然、非特定性 2、 给定的行为规范体系

3、 古拉丁语:耕耘、培养、教育、修养 4、 演化,考古学:《周易》“关乎天文以查实便,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5、 1871年,爱德华·泰勒 《原始文化》 (二)定义

文化是一种复合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从社会上获得的习惯、器物文化。 德国 ,思辨。

雷蒙德 、威廉斯 :艺术和艺术活动;文献式的人类智慧结晶;一种生活方式。 二、作为一门学科的文化社会学 1897年,德国的巴德开展田野调查 (一) 含义

(二) 性质:马林诺夫斯基 1、 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统一 2、 微观和宏观的统一 3、 理论和实证的统一 4、 个体和整体研究的统一 (三)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 与哲学的区别

2、 与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的区别 (四) 研究内容

1、 民俗、风俗习惯、民歌、民谣 2、 宗族崇拜 3、

4、 语言、文字、符号 5、 家庭、婚姻、亲属 6、 艺术 7、 知识

8、 传统与现代化

9、 文化传播、冲突文化、大众文化、消费文化 (五) 研究方法

1、 文献法

2、 比较分析法(中西方宗教) 3、 问卷法 4、 访谈法

(六) 研究意义(四点) 1、 揭示文化的产生规律 2、 揭示文化发展规律 3、 文化现状

4、 参与决策的咨询 三、推荐书目

1、1748年《论法的精神》孟德斯鸠 法国;1689-1755年 2、1871年《原始文化》 爱德华·泰勒 英国;1832-1917年 3、1890年《金枝》詹姆斯·乔治·弗雷泽 英国;1854-1941年 4、1899年《梦的解析》弗洛伊德 奥地利;1856-1939年 5、1918年《西方的没落》斯宾格勒 德国;1880-1936年 6、1934年《历史研究》汤因比 英国;1889-1975年 7、1946年《菊与刀》本尼迪克特 美国;1887-1948年 8、1947年《乡土中国》费孝通 中国;1910-2005年 9、1949年《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 中国;1893-1988年

10、1955年《爱欲与文明》赫伯特·马尔库塞 德国;1898-1979年 11、1969年《代沟》玛格丽特·米德 美国;1901-1978年 12、1973年《后工业社会》贝尔 美国;1919- 年 13、1978年《东方学》萨义德 美国;1935-2003年 14、1980年《第三次浪潮》托夫勒 美国;1928 - 年

15、1989年《历史的终结》福山 美国;1955- 年

16、1993年《文明的冲突》塞缪尔·亨廷顿 美国;1927-2008年。 四、西方文化社会学时期 1、朦胧时期 2、明朗时期 3、辉煌时期

第一章:西方社会学发展史

一、古典文化社会学 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

(一)时代背景:历史、生物、经济、文化知识领域人们对世界的客观认识 《进化论》作为指引明灯,跨越图腾追求崇拜 (二) 先驱人物

1、 思考题:试从文化社会学的角度分析孔德社会发展三阶段和文化发展三阶段。 孔德(1)社会发展的三段论为神学阶段、形而上学阶段、实证阶段。人的现代发展三个基础武力、法律、科学。(2)人道教 2、 斯宾塞

3、 爱德华·泰勒在人类学领域的贡献:

(1) 对原始文化的定义:1871年至今仍具有意义

(2) 文化人类学的两大原则:A人性相似性和生活环境相似性B文化的不同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是前一个阶段的产物。 4、 亨利·摩尔根(美国)《古代社会》

马克思称其是分析母系、父系氏族的典型,摩尔根的三方面思想:

(1) 对氏族制度的研究

(2) 原始社会分期理论:三阶段为蒙昧——野蛮——文明;初期——中期——晚期。蒙昧时期生活技术和技巧集中为火、弓箭。野蛮时期是制陶术、冶铁术等发展的高级阶段。文字标志着文明阶段的出现。

(3) 婚姻家庭制度的五阶段:专门制——父权制——偶婚制——伙婚制——血婚制 (三) 古典文化社会学流派

1、 古典文化进化论 孔德社会发展的三阶段论

(1) 古典文化主要思想:探寻人类文化发展和演化的一般规律,以解释当时世界各民族发展水平差异悬殊的原因,认为文化是由低而高、由简而繁的进化过程。

(2) 发展是有阶段的,这个时期基本理论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A心理一致说:人们心理构成思维方式是相似的B独立发明说C一线发展说:人的本质是一样的,共同法则暗含不可逆的规律D逐步进化说:文化是向前发展的。

(3) 以上观点的积极意义在于看到了文化发展的客观状态;论证人类社会文化由低而高;总趋势被揭示。缺陷在于以下四个方面:A从个人心理本质角度推导社会制度和文化发展的规律性B独立发明说:文化是相互借鉴的,忽略文化要素的传播和功用,把文化要素和文化整体脱裂开来C一线发展说:文化发展的单一性和一线性D逐步进化说:欧洲文化中心论。

2、 文化地理学派: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文化与土壤、气候等环境因素相关。面积和政体对应的关系:大面积——专制;中面积——君主制;小面积——民主制。 3、 文化人种论:从人的生物学的角度研究范畴为高级人种发展出高等文化。 二、文化社会学学科的确立: 19世纪末——20世纪三四十年代 (一)背景:世纪交替时期 (二)确立

1、德国文化社会学批判孔德、斯宾塞,古典社会学代表人物是齐美尔,研究形式社会学,德国从文化现象来把握社会发展。舍勒尔认为人类发展的两种动力是生理和精神冲动。 2、美国作为学术中心经历了一战,以历史学派的博厄斯为中心人物,公然反对进化论,他认为不同民族文化有不同特点,讽刺进化论,任何一个地方、民族有其独特发展背景,每个民族具体地历史从结点上研究,而非线上,必须从民族内部、周围环境研究。

3、德法、英美研究角度完全不同,德国认为社会研究对象是文化现象;英美则具体的文化现象,属于社会学分支,学科来源存在分歧。

(三)代表学派:文化传播学派、社会学年鉴派、功能主义学派。 1、文化传播学派

文化传播学派伴随着西方人探索世界产生,互相借鉴、采借。中心思想:否定各族人民文化创造的独立性,文化都是依次产生的,到各地传播的结果。理论要点: (1)创造力是有限的

(2)一个民族的文化是由各种因素组合而成的,不同地区相同或相似的文化是历史的接触或传播

(3)新文化的产生是几种文化综合体传播的结果。

德奥传播学派的代表人物:格雷(拉侧尔的学生)文化都是从一个原点传播出去的。 英国代表人物:史密斯,其观点极端,他认为文明最早是出现在埃及,四千年左右才出现组织、氏族。其学生佩里的著作《太阳之子》 讨论:是否赞同传播学派? 2、

社会学年鉴派

(1)迪尔凯姆 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学家,后期研究注重原始社会文化分类和宗教生活。 (2)研究对象是社会事实,提出集体意识是一个社会中多数人所共有的信仰和情感(个人的;社会集体共有的语言、道德、信仰、传统意识)

雷蒙·阿隆评价个人就是淹没在广大的社会事实当中的,可施加外在强制的固定或不固定。 (3) 思考:从文化的角度看社会事实。社会事实的概念是对于个人可施加的外在强制的任何固定或不固定的行为方式,分为两类,一类是制度化的现象,包括法律、道德、宗教、语言、习俗等等;第二类是比较不固定的尚未制度化的现象,如流行、舆论、时尚、艺术形式等。

(4) 社会事实的特点:外在性、强制性、普遍性

(5) 澳大利亚土著研究分为两个方面:世俗与神圣是对立的;信仰与仪式的区分。 (6) 宗教的含义:宗教是一整套与神圣事物相关仪式的活动和信仰。

(7) 宗教起源原始人无法解释,借助神学编造A反对万物有灵论。泰勒等都认为万物有灵,如果万物都有灵,那么他是生活在一个虚幻缥缈之中,导致研究对象失去客观性。所以该观点是为社会秩序服务的,促进有机团结,合作靠分工,分工越细,差异越大,依赖越强。B宗教功能:核心是仪式。强化一种价值和行为方式,社会集体情感是靠宗教教化,规范社会的手段,稳定统治,宗教倡导和平,对个人而言,坚定信心、希望、力量。如萨义德《东方学》、莫斯(萨义德的学生)《礼物》1924年、葛兰言(莫斯的好友)《中国人的宗教》 (8) 《礼物》赠礼不是出于需要 物物交换 认为理性的交换 社会基础 而非纯粹的经济基础。博厄斯 开创了经济行为嵌入在社会之中,把礼物交换分为三个环节:A义务性地送礼B义务性地接受C义务性地赠送礼物。环环交换广泛存在于原始社会,为什么送礼?A社会原因,反映社会地位,同辈互送礼物,讲究契约的达成,代表进入关系系统当中B宗教上的原因,得到更多的庇护。——全面酬报系统。

(9) 马林诺夫斯基:库拉交换,社会规范的产生不再靠血缘、亲缘关系,社会性关系的总和。 3、

英国功能主义学派

(1)产生标志:1922年,布朗《安达曼岛民》、马林诺夫斯基《两太平洋上的航海者》标志着新的功能主义产生。

(2)功能学派的思想:第一阶段是满足社会功能的作用;第二阶段从人们的心理角度看待文化现象;第三阶段二十世纪至今,现代西方文化社会学发展时期,包括主观主义派别和客观主义派别。

(3)主观主义派别的代表人物A弗洛伊德从人类心理来解释社会现象,文明的产生是超我受到抑制的结果。注重人文关怀,文化的来源是“三”我:本我(无意识)——生物,被超我抑制、自我(有意识)——为本我实现、超我(超自我)——外在审视自我、约束。《图腾与禁忌》深入到人类早期氏族文化起源。B文化族体心理学派,代表人物本尼迪克特,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必须从一个真实的个人开始。C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复赛,工业社会的人已经丧失反叛精神。

(4)与主观主义派别对应的是现代进化论的兴起。现代进化论兴起于50年代以后,强调技术或经济是文化和社会进化普遍的决定因素,分为两派:普遍进化论:建立一个全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技术进化论;多向进化论,司徒尔德提出,借助着外在的自然条件而呈现多样的发展模式,文化是——能量进化论。

(5)技术进化论提出者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划分三个阶段石器——新石器——铁器。相应提出人类发展三阶段都市革命——知识革命——能量革命。美国怀特提出文化三系统技术(最底层的基础决定)——社会(关系,人与人)——观念。不同时期的能力提升导致技术提升,能量的四个阶段:自身人类体能消耗——自然界光、电、风、水、土——动力阶段,如煤、石油、天然气——原子能阶段,如核能。 第二章:文化的生态系统

文化的创造凭借存在的生态环境,创始人司徒尔德,人和自然交互的结果。

一、 文化与自然环境

二、 文化生态系统:指影响文化产生、发展的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经济体制、社会组织、价值观念等变量构成的完整的体系。这些变量产生相互联系。恒定的环境和文化类型没有关系,不存在绝对关系,是与变量之间交互作用。

思考:以地理环境为例子,分析其怎样对文化产生影响?地理环境为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提供了外在的环境,决定文化发展的速度(温带,原始资本丰富,地中海沿岸),决定文化发展的方向、类型(经济、文化类型、政治类型)。 三、

村落文化

1、 村落的概念近似于社区,村落是一家一家的集合体,是自然而然的形成,氏族时期形成于氏族和部落时期。 2、 村落代表人们对自然环境能力的支配,从狩猎生活走向定居生活的一种文化。人们对自然支配能力的增强,使人们更加稳固发展,从而相应的体制、制度产生了。 3、 宗族的概念:依据父系的血缘关系在一起的人。 四、 1、 2、 (1)

城市文化生态

城市产生的原因:西方商业城市以宗教为中心;中国城市都市政治原因,分封制。 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作用体现在:

地质条件影响城市建设(城市选址)

(2) (3) (4) (5) 五、 1、 2、 3、 六、 (一) 1、 2、 3、 (二)

地貌的条件限制 城市影响气候 水源

生物群落,城市是一个人文景观。 城市生态系统

以人为核心的生态系统。

物质和能量大、流通量大、运转快、开放性高。 自然系统的自动调节的能力弱,易出现环境污染。 中欧文化中人与自然的关系 中国:天人合一的思想

儒家思想:天,即自然。 道家:“天之道,始万物;地之道,生万物;人之道,成万物” 荀子:社会运转需要法条律令

西方:西欧文明

古希腊,神话时期;古典时代,人与自然的对立。

第三章:文化的时空系统

一、文化层:文化在历史的发展上存在着不同的层次,每一层次都反映着不同时期由各种文化要素所连接起来的 特征,这种文化意识层次被称作文化层。 二、文化丛:功能上相互联系而组合成的一组文化特质。

三、文化圈:典型的空间概念,人类从一生活环境中所形成的包括语言、风俗、道德、宗教、艺术等共同文化特质的一定分布范围。

格雷·布列尔将文化圈分类:1、形式标准和数量标准 2、连续标准和 维斯勒《人类与文化艺术》,中央、苔原、林莽地带。西欧、东亚、伊斯兰、印度、东欧文化圈。 四、文化类型:文化共同体当中最本质的,不同的文化共同体。斯博尔德提出,其观点(1)外在环境不一样,可以判别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以精神文化居多。(2)各种文化体系当中最有特色。

五、文化模式:特定的民族生活方式或特定时代人们普遍认同的由内在的民族精神或时代精神、价值取向、习俗、伦理规范的构成的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或基本生存方式或样版。 1、文化三层次:核心层(思想观念)——外围层(文物)——制度层(法条、习俗)。文化是精神产品,本尼迪克特指出文化类型是文化外在的表现,文化主体心理学派代表,提出罪感文化模式和耻感文化模式。

2、罪感文化:是建立一个道德的绝对标准,并且依靠它发展人的良性社会。 耻感文化:真正的耻感文化借助于外部的强制力来行善,在乎的是别人怎么看。 六、文明形态:不同文化类型的特点

(一)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八个典型文化形态类型,他将文化定义为文化有机体,持悲观态度,西方文明进入帝国主义时期,钱占主导地位,只有鲜血和牺牲才能改变社会状况。 (二)汤因比《历史研究》(1889-1975年)美国人,受斯宾格勒的影响,认为社会形态存在21种。不同国家文化差别的区分因素是宗教和文化——亨廷顿。文明的成长或发展在于生产的自觉(决),人的思维觉醒做事决定;文明的衰落因为失去批判的意识。 (三)雅斯、贝尔斯,神学家、哲学家。认为精神发展的四个层次——四个阶段是: 1、史前阶段,文字是过渡性标志 2、古代文化精神统治在神学之下

3、轴心时代:公元前800年——公元前300年,人类终极关怀的觉醒,道德先知的出现。如犹太教、佛教的释迦摩尼。

4、科学和技术的时代。比较前两者,西方、中国、印度文化三方文化很容易让人接受,文化是存在差别的,三种对待人生的路线。 (四)梁漱溟提出的三线路(思考题) 1、西方向前。

2、持中路线:维持现状,达到和谐。

3、反身向后路线:逃避问题、逃离城市喧嚣(印度)。

(五)从历时态视野分析文化模式,整体来看,社会发展态势划分为原始社会——农业——工业——后工业社会。 1、原始社会的文化模式特点:

(1)自然状态,生产是为了生活资料而存在,生存活动是被动适应自然的。

(2)社会交往尚未发展非情感、非日常的、自觉的精神交往活动。典型的情感性交往是其基础,氏族部落。

(3)是一个自然主义的,现代社会是按地域划分,原始人按血亲划分。 2、传统农业文明的文化模式的特点:

(1)农业文明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生产特点是靠天吃饭 (2)人们主要生存在由宗法关系维系的自然秩序之中 (3)精神生产领域相对来说是不发达的,由少数人独占。 (4)生产模式以经验主义为主。 3、现代工业文明的文化模式特点:

(1)现代工业经济以理性、契约、法制为基础,决策时需要理性计算。 (2)技术理性注重人本精神,是文明的总体形态。

4、丹尼尔·贝尔 的后工业社会的文化模式,提出中轴理论,强调技术的巨大作用,以信息为中心,知识经济为支柱。特点:

(1)在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的经济转为服务性的经济 (2)专业技术处于主导地位

(3)知识处于中心地位,是社会核心制定政策的源泉 (4)技术控制和技术评价未来的发展方向 (5)新的智能技术的兴起并成为制定政策的工具。 七、宗教与人的发展

1、起源:迪尔凯姆对宗教的评价有一定社会需要的产生。

2、原始的宗教形式:拜物教、图腾、死者崇拜和祖先崇拜、萨满教。

3、民族宗教:作业:根据产生时间、地点、创始人、至今为止信教人数、分布地区作出涉及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的表格。

4、 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犹太教 发源地 古印度 巴勒斯坦 阿拉伯麦加 西奈 发源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公元1世纪 公元7世纪初 公元前13世纪 信教人数 约3.6亿 约20亿 约12亿

创始人 释迦牟尼 耶稣 穆罕默德 摩西 分布 东亚、东南亚 欧、非、美洲 阿拉伯半岛

泰国 范围最小 大部分 北非、中亚和南亚地区

神 释尊 耶和华 安拉 耶和华 5、摩西十诫:

(1)除了耶和华之外,不可有其他神 (2)耶和华是上帝,必须爱他、受戒 (3)不可妄称耶和华的名 (4)安息日 (5)孝顺你的父母 (6)不可杀人 (7)不可偷盗 (8)不可奸淫 (9)不可作假见证 (10)不可贪恋别人的财产

6、犹太教的教义三部典籍:第一部是《希伯来圣经》(又称《塔纳赫》)。第二部是《塔木德》,它对《托拉》及犹太教经文中的“613条诫律”逐一做出了详尽解释。第三部是《米德拉什》。 7、基督教的教义: (1)十诫

(2)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 (3)信原罪 (4)救赎说 (5)因信称义 (6)天堂地狱说 (7)创世说

8、犹太教与基督教的区别:从教义上区分是这样的:(1)基督教: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的神。犹太教:上帝是独一的上帝,而非三位一体的上帝。

(2)基督教:世人都遗传了从亚当而来的罪性(就是原罪)因此人在上帝面前都被定罪。犹太教:人并没有原罪,但上帝赋予人自由的权柄,在行善与作恶之间作决择。每个人都应为他自己负责。

(3)基督教:人能在上帝面前罪得赦免,乃是因着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救赎,及愿意接受耶稣基督成为生命的救主。犹太教: 任何人都可以借着信靠上帝,并过着敬虔与道德的生活而获得上帝的救恩。

(4)基督教:耶稣基督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上帝的圣子,道成肉身来到世界上,亦是旧约圣经所预言的弥赛亚。他来不是要拯救以色列人脱离压迫,而是要把所有人从罪恶中救赎出来。犹太教:认为耶稣是一位优良的伦理教师或是一位先知,而不是弥赛亚。更不是道成肉身来到世上的上帝。

9、佛教的教义:(1)四谛:苦谛、集谛、灭谛、道谛

(2)四法印:一是\诸行无常\,谓一切事物、现象生灭不定;二是\诸法无我\,指一切事物、现象没有主宰者和常住不变的本性、本质;三是\涅槃寂静\,谓永远超离生死苦恼的涅槃境界是清净永恒的。如果再加上\一切皆苦\则成\四法印\。

10、宗教与经济:研究宗教经济学,从促进个人自律、家庭和睦、地方协调、社会就业、社会保障、民族团结、国家建设、社会和谐和人类发展等目的需要;或从宗教典籍、宗教教义、历史资料、宗教政策、考古和现实中的宗教信徒的生产生活等社会角度;或研究文献记载、人物传记、教理形态、宗教仪式、宗教实践等材料和活动;或从宗教史学、宗教哲学、宗教文化学、宗教心理学、宗教社会学、宗教现象学、宗教经济学等宗教学科方面;或用人类学、哲学、社会学、法学、伦理学、心理学、文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学科理论及其方法,以及直接观察或体验等去研究宗教、宗教经济、宗教经济学的性质和作用,会形成不同认识、不同学术观点,得出不同结论。

11、宗教与政治:(1)政教合一(2)政教协约(3)政教分离 第四章:文化的社会系统 一、文化的民族性

1、民族:有共同语言地域及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马克思主义认为,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2、民族文化的特征:保守性、渐变性、相对性 二、文化的阶级性 1、马克思:阶级的产生

2、韦伯:三位一体分权学说;财富、权力、声望。

3、布迪厄的阶级理论《文化与权力》

(1)三个基本概念:场域:是由附着于某种权力或资本基础之上的,各种位置间的一系列客观位置关系所构成的。通过场域,社会的物质结构与精神结构同行动者相互联结起来,并构成了一个动态的过程。

惯习:是由沉积于个人身体内的一系列历史关系所构成,是客观而共同的社会规则团体价值的内化,它以下意识而持久的方式,体现在个体行动者身上,最后表现为具有文化特色的思维、知觉和行动。惯习是集体的个人化和生物个人的集体化。在此前实践过程中经久形成的持久而又潜在的行为倾向系统。

资本:A经济资本:以财产权的形式被制度化

B文化资本:借助于各种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以教育形式被制度化。主要有三种存在形式:一是身体化的形式,体现在人们身心中的根深蒂固的性情倾向;二是客观化的形态,体现在文化物品中;三是制度化形态,体现在特定的制度安排上,在一定条件下,这些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

C社会资本:指当一个人拥有某种持久性的社会关系网络时,这种社会关系便成为他实际或潜在拥有的资源。 D符号资本: (2)文化阶级性

阶级:具有相同习性的生物个体的集合。 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 (一)霸权:文化意义上的领导权

(二)文化霸权:通过道德意识、精神领域达到目的 (三)市民社会? (四)知识分子 四、美国的文化霸权 扩张的三种途径:

1、运用经济援助推行美国价值观 2、运用教育文化交流进行渗透 3、

借助大众媒介进行文化扩张

五、印度的种姓制度 1、婆罗门:最高阶层 2、刹帝:王权管理阶层,武士

3、吠舍:广大的农民阶层、手工业者、商人 4、首陀罗:失去自己的土地,被征服的奴隶 5、贱民:不可接触者,只能做些特别肮脏的工作 六、日本“各就其位”的等级制度 1、集体意识 2、孝道 3、性别

4、等级制的社会:年功序列——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农、工、商、贱民 5、对战争的解释

七、中国的职业分途: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 第五章:文化生产和文化传播 第一节:文化生产

一、 文化生产的含义:人们传播一定的社会形式而进行的文化创造。社会形式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

二、 文化产品分为市场的和非市场的文化。 三、 经济性质和非经济特点 第二节:文化传播

一、 文化传播的含义: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过程当中,产生于社区群体以及所有人与人之间的共存关系之内的一种文化互动现象。 二、 文化传播的形式

1、 扩展传播:内部三种形式:传染、等级、刺激传播 2、 迁移传播:永久性的、季节性的、不同等级之间 3、 移动传播:精英移民现象 三、

文化传播的条件

1、 文化的共享性 2、 传播关系的确立

3、 传播媒介(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 4、 传播方式或渠道 (1) (2) (3) (4) 四、 1、 2、 3、 五、 1、 2、 (1) (2) (3) (4) 3、 4、 5、 6、 7、 六、

商贸往来及互市的活动(边境贸易) 军事入侵的方式(被迫的)

自然和政治力量所导致的移民及部族的迁徙(中国北民南迁) 宗教信仰的意识形态的媒介作用(托克维尔) 文化传播的方式

野蛮式弘扬(武力、军事侵占) 文明式弘扬:积极推广、主动介绍 无为式弘扬:不需要刻意弘扬 文化传播的社会功能 实现社会交往的功能 社会化功能

文化影响人的行为规范

文化培养人们对身份地位的认同 文化可以造就人的心理和人格 文化带给人知识、经验和技能

社会调适功能 社会控制功能 社会存储功能 促进社会发展

提升精神层面: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文化增值:即实现文化的再生产

第六章: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 一、当今文化的交往方式 1、平行交往 2、文化交融 3、文化冲突

二、全球化视野下文化发展趋势

1、文化冲突论: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中的观点: (1)未来世界的冲突根源主要是文化的,而不是意识形态的

(2)文明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威胁,因此要尊重对方 (3)全球政治格局正在以文化和文明为界限重新形成 (4)西方文化是独特的,而非普遍适用的。 2、文化趋同论 3、文化融合论 三、文化冲突概述

(一)相互竞争和对抗的状态 (二)产生的原因

1、文化独有的个性,是冲突出现的内因,即扩张性、广泛传播、无限性 2、传入的文化超出当地社会的发展水平

3、国家利益在全球化的转移是引起文化冲突的重要原因 4、民族主义的盛行 5、文化殖民主义的发展 6、宗教因素

(三)文化冲突的性质 1、区域性 2、时代性 3、民族性 4、阶级性和党派性 5、集团性

(四)文化冲突的一般进程 1、文化危机的产生

主要表现:(1)不再满足人们新的需要

(2)不再有效规范社会行为,反而引起人们的怀疑

(3)把人降低到更低的水平

2、文化反省:对文化危机的反思,内容:(1)对旧的文化模式的评价 (2)规定文化冲突的方向 3、文化批判

(五)中国现代文化的危机 1、身体文化的过度膨胀 2、道德体系的崩溃 3、审美感知体系的退化 4、教育体系的扭曲 5、知识体系的混乱 6、思想和信仰的瓦解 四、文化适应 五、文化融合 (一)含义 1、狭义 2、广义 (二)条件

1、生产力的巨大进步为文化融合的产生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2、地域文化的交流和冲突为文化融合发展提供了实践历史舞台 3、人类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客观规律性也是一个重要条件 4、与人类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密切相关的 (三)实现的基本特征

1、有机性:从内部结构看,合力。 2、整体性:主要标志。

3、从根本性质看,是对文化个性差异的根本否定 思考:文化冲突与文化融合的关系 第七章:大众文化

一、大众文化释义:伴随着现代科技和传播媒介的发展,在工业社会出现的面向广大普通民众的通俗的商业化的文化形式。

三个基础:经济基础(市场经济)、社会基础(市民社会)、技术基础(科技传媒) 二、区别相似概念 1、流行文化:

2、高雅文化:以文化或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少数知识分子为受众,旨在表达他们的审美趣味、价值判断和历史使命感。

高雅文化是自律的、严肃的;大众文化是他律的,维护和助长享乐主义的虚假文化。 3、民间文化:自发形成的 三、大众文化的特点 1、以大众为主要受众

2、以大众媒介为主要传播:机械地印刷媒介;电子媒介 3、大众文化是商品化的文化 4、大众文化具有流行性的特点 5、大众文化是一种感性的娱乐文化 6、大众文化具有日常性的特点 四、西方大众文化理论 (一)法兰克福学派 1、内容

(1)文化工业和大众文化

由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在《启蒙的辩证法》一书中共同提出

文化工业指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

(2)文化工业的欺骗性 马尔复赛《单向度的人》

单向度的人:认同现实没有批判精神、不反思的人。

单向度的社会:只倡导一种发展方向,维护现有体制,有着巨大惰性的社会。 (3)文化工业的操控性和控制性 (4)文化工业是文化艺术的蜕变 2、质疑

(1)忽视大众本身对大众文化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2)表达了理想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结,未能客观历史地考察大众文化发展的规律 (3)把大众文化视为一架意识形态的机器,具有局限性 (二)英国的伯明翰学派

1、霍加特:认为工人阶级的文化带有合法合理性,赞扬20世纪30年代的工人阶级,否定20世纪50年代市场化过浓的文化。 2、霍尔:成群的人读他们;买他们;听他们

不能把文化视为少数人的权利,必须是大众的专利,共同的生活经历。 大众文化的内容:

(1)社区是组织上的联系,居住方式的改变,各种文化上的消费得到共识,一个新的大众文化产品,形成新的内容。

(2)大众文化是资产阶级与被统治阶级谈判与抗争的场所 (3)大众文化是政治参与的姿态 (4)伯明翰学派为大众文化产品进行辩护

3、雷蒙·威廉斯:文化是一种生活的图示、方式,拒绝使用大众文化一词,本身就带有贬义的感情色彩。

大众文化的三个层义:(1)为民众(2)生机勃勃大杂烩(3)对市场的依赖 (三)

法兰克福学派与伯明翰学派的异同

不同点:

1、 法兰克福学派把快乐和思想对立起来,认为在消遣中无法产生思想;伯明翰学派主张快乐可以培养鼎盛的力量大众文化的休闲娱乐是权力控制最薄弱的地方。

2、 法兰克福学派企图让精英文化取代大众文化,提倡一种先锋艺术,自上向下;伯明翰学派把希望寄托于大众文化的微观效应,看到了工人阶级的文化力量,自下向上。

相同点:费斯克认为非常肯定大众文化自发的社会力量,由下向上引发自发的潮流文化,金融经济与文化的关系体现在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五、当代中国的大众文化

(一)主导文化、精英文化、大众文化 1、含义

2、主导文化的特点:支柱;表现共同理想;改革开放不动摇;爱国精神风貌;促进生产;提高精神素质。

3、精英文化的特点:批判反思性;严谨细致性;主体创造性;意识继承性;系统性 (二)大众文化的意义

1、丰富人性,满足当代人人性多样化需求

2、满足大众生活娱乐需求及人格的塑造:休闲社会学 3、大众文化的发展促进了文化多元化的形成

4、大众文化为中国文化市场经济深入发展提供文化精神的支撑 5、大众文化开发了新的大众教育渠道 6、大众文化对民主政治建设有推动效应 (三)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 1、大众文化和主导文化有整合趋势 2、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的整合 3、大众文化和传统文化的整合 第八章:现代社会与消费社会 一、消费与消费社会的关系

(一)消费的含义:人类通过消费品来满足自身欲望的一种经济行为。 资本主义经济三阶段:1、初期。积累财富;抑制消费;鼓励生产。 2、中期。主流生产模式;工业成熟;经济危机;生产过剩;消费不足。 3、六十年代时期。刺激消费。

(二)消费社会:指生产相对过剩,需要鼓励消费以便拉动刺激生产的社会。 (三)消费社会的图景(特征):1、相对发达的物化社会。

2、大众消费。3、消费者主权日益凸显。4、妇女日益成为消费的主角。 5、个性化的消费成为一种口号。 二、凡勃伦与桑巴特

(一)凡勃伦(美国)与炫耀性消费

1、1899年《有闲阶级》;经济学家;制度学开山之人;有闲阶级取决于私有制和分工的发展。

2、有闲阶级;杜绝一切具有实际价值工作的上层阶级,主要从事的是政治、战争、宗教、运动比赛等非正式性或荣誉性的业务。类似种姓制度中的婆罗门;对应劳役阶级。 3、炫耀性消费;为了财富或权力提供证明以获得并保持尊荣的消费活动。凡勃伦认为商品分为两大类:非炫耀性商品和炫耀性商品。服饰是所有商品中最能凸显个人身份的。 (二)桑巴特和资本主义起源

1、桑巴特(德国)认为资本主义起源于奢侈;与韦伯命题中的劳动与节俭观点截然相反。柏拉图认为奢侈是一种非必需品;奢侈是万恶之源。

2、奢侈:任何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奢侈创造了市场。代表作《奢侈与资本主义》;宫廷生活有两种基本要素:奢侈;女人。销售额取决于周转速度和单次销售额度(销售数量*单价) 3、比较韦伯和桑巴特关于资本主义起源的异同

韦伯认为资本主义是从资本主义精神中产生出来的,而资本主义精神则是从禁欲主义的新教伦理中诞生。桑巴特则认为奢侈促成了资本主义的诞生。表面上看,这两种观点一个持禁欲说,一个持奢侈说,是两个对立的观点。但实际上它们有着前后时间上和逻辑上的联系,着眼于不同的时间段和群体,共同描述了资本主义起源的全过程。

桑巴特和韦伯虽同为德国历史学派的继承者深受德国浪漫主义、历史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影响然而二人却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资本主义的产生。桑巴特从奢侈、获利、犹太人的角度入手

论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认为奢侈产生资本主义。在桑巴特看来奢侈是一个社会变迁和制度形成的动力因素是一种富有革命性的力量。韦伯则是从市民身份出现、理性国家产生以及新教伦理三个角度论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受加尔文教的“预定论”、“天职观”和“禁欲观”的影响在加尔文预定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积极投身世俗生活、视职业为天职、积极劳作、勤劳节俭、创造财富等观念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商业经营活动形成了以此为中心的一系列信条如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积累财富等等在这些信条中包含着“资本主义精神”成为日后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动力。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桑巴特和韦伯的奢侈学说与节俭学说各自抓住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环节一个关注的是消费过程一个关注的是生产过程。对桑巴特资本主义动力奢侈说和韦伯资本主义动力节俭说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从辩证的角度来理解二者理论的科学性和局限性。虽然桑巴特和韦伯各自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动力的不同见解其中包含着很多有意义有指导性的理论但是由于受到时代因素的局限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的理论又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完整性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有利于了解他们的理论在经济伦理学中的地位以及对以后经济伦理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有利于后人对他们的理论进一步充实、完善。 相同之处:韦伯提出的世俗精神和桑巴特主张的文化意识都反映了文化决定论,通过文化精神的角度对马克思资本主义提供了反驳。 三、齐美尔(德国)的时尚哲学

1、时尚:在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由少数人尝试,而后成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效仿的样式。 2、时尚的功能:求同;示异;阶级区分;补偿机制。 四、布希亚(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1、法国社会学家。产生背景:马克思消费社会三阶段:前商品阶段;商品阶段;商品化阶段。里斯曼(美国)的两次革命: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消费对新时期的影响。拉动经济的三辆马车:投资;出口;消费。

2、借用语言学中的“所指”和“能指”,布希亚通过类比的方法,想到商品的价值除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外,还存在一种符号价值。

3、符号价值:商品不仅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属性,还具有彰显社会地位等级和名望的社会区分的属性。

4、消费社会的本质:(1)制造出来丰盛的假象,实质为结构性匮乏的表现。 (2)消费不等于物质和数量需要的满足,而是被系统的符号操控的。 (3)消费社会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社会的同等和同质化。 (4)消费可以先行于生产,而非仅仅生产先行于消费。

论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认为奢侈产生资本主义。在桑巴特看来奢侈是一个社会变迁和制度形成的动力因素是一种富有革命性的力量。韦伯则是从市民身份出现、理性国家产生以及新教伦理三个角度论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韦伯的资本主义精神受加尔文教的“预定论”、“天职观”和“禁欲观”的影响在加尔文预定论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积极投身世俗生活、视职业为天职、积极劳作、勤劳节俭、创造财富等观念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指导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商业经营活动形成了以此为中心的一系列信条如诚实守信、勤劳节俭、积累财富等等在这些信条中包含着“资本主义精神”成为日后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动力。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桑巴特和韦伯的奢侈学说与节俭学说各自抓住了资本主义再生产的一个环节一个关注的是消费过程一个关注的是生产过程。对桑巴特资本主义动力奢侈说和韦伯资本主义动力节俭说的研究有利于我们从辩证的角度来理解二者理论的科学性和局限性。虽然桑巴特和韦伯各自提出了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动力的不同见解其中包含着很多有意义有指导性的理论但是由于受到时代因素的局限和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他们的理论又存在着一些缺陷和不完整性进行这方面的研究有利于了解他们的理论在经济伦理学中的地位以及对以后经济伦理学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有利于后人对他们的理论进一步充实、完善。 相同之处:韦伯提出的世俗精神和桑巴特主张的文化意识都反映了文化决定论,通过文化精神的角度对马克思资本主义提供了反驳。 三、齐美尔(德国)的时尚哲学

1、时尚:在特定时间段内产生由少数人尝试,而后成为社会大众所崇尚和效仿的样式。 2、时尚的功能:求同;示异;阶级区分;补偿机制。 四、布希亚(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1、法国社会学家。产生背景:马克思消费社会三阶段:前商品阶段;商品阶段;商品化阶段。里斯曼(美国)的两次革命: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消费对新时期的影响。拉动经济的三辆马车:投资;出口;消费。

2、借用语言学中的“所指”和“能指”,布希亚通过类比的方法,想到商品的价值除了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之外,还存在一种符号价值。

3、符号价值:商品不仅具有满足人们需要的物质属性,还具有彰显社会地位等级和名望的社会区分的属性。

4、消费社会的本质:(1)制造出来丰盛的假象,实质为结构性匮乏的表现。 (2)消费不等于物质和数量需要的满足,而是被系统的符号操控的。 (3)消费社会的增长并不意味着社会的同等和同质化。 (4)消费可以先行于生产,而非仅仅生产先行于消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rv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