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与密度重难点理解

更新时间:2023-07-18 12:1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质量与密度重、难点知识总结

一、辨析基本概念

(一)质量、体积、密度的变化问题

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影响质量的因素: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1)对于一个确定的物体来说,质量它不随其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因为当这些因素发生变化时,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并没有改变.即:物体的质量与外界因素无关.

(2)磨损和蒸发可使物体的质量减少,倘若把磨损部分和蒸发部分与剩余部分加起来,其总质量不变。

2.密度反映物质的特性,影响密度的因素:物质的种类、温度、状态和压强.

(1)同种物质的密度相同,跟物质的体积和质量无关.

(2)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总是一个定值,各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3)密度与温度、状态有关.同种物质由于质量不变时,温度变化或状态变化引起了体积的变化,而使密度发生变化.

例1(2007·绵阳市)下列说法中的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 )

A.被“神六”从地面带人太空的照相机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去一半 D.矿泉水喝掉一半后放人冰箱冻成冰

1、你在使用水性笔解答中考试题时,水性笔中的墨水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质量 B.密度 C.重力 D.体积

2、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在温度计示数上升的过程中,水银的质量 ,水银的体积 ,密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将一铁丝钳断后,剩余部分的密度,将氧气瓶中的氧气用去一部分,剩余氧气的密度 。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将打气筒的出气口封住,将活塞下压的过程中,被封住空气的质量、体积和密度三个量中,不变的量是 _ ,变小的量是 ,变大的量是 ____。用打气筒给一篮球打气的过程中,不变的是,变大的是和(填“质量”、“体积”或“密度”)

(二)对密度公式ρ=m/V的正确理解与应用

1.物体的密度由公式ρ=m/V计算。

2.同种物质,密度相同,物体的质量m与体积V成正比,即当ρ一定时,m1/m2=V1/V2

3.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当体积一定时,物体的质量m与密度成正比,即当V一定时,m1/m2=ρ1/ρ2,当质量一定时,物体的体积与密度成反比,即当m一定时V1/V2=ρ2/ρ1。

【例题3】物体a的体积是物体b的体积的1/2,将物体a放在已调好的天平左盘,物体b放在天平的右盘,天平恰好平衡,则物体a的密度ρa与物体b的密度ρb的比值:( )

A.2:1 B.1:2 C.4:1 D.1:4

1.甲、乙两个物质的密度之比为3:2,若用它们分别掳做成一个实心物体,则质量之比和体积之比可能是 [ ]

A.5:2; 3:5 B.4:1; 8:3 C.2:1; 3:2 D.4:3; 1:2

2.如右图所示,甲、乙球的体积相同,此时天平平衡,则ρ甲:ρ乙为 ( )

A.2:1 B.1:2 C.3:4 D.4:3

练习:

1、观察右图中曲线,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

图像,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

之间的关系是( )

A.ρB>ρ水>ρA B.ρB>ρA>ρ水 C.ρA>ρ水>ρB D.ρ水>ρA>ρB

2.质量相同的三种实心正方体金属块,分别是铜、铁、铝,根据如图2所示的高度,可知a是;b是;c 是(ρ铜>ρ铁>ρ铝图2

3.甲、乙两物体,甲的质量是乙的质量的3倍,乙的体积是甲的体积3/5,则组成甲、乙两物体物质的密度之比为 ,若将甲的体积截去1/3,将乙物体截去2/3,甲、乙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 。

4.甲、乙两实心球,甲的体积大于乙的体积,有关甲、乙两球的质量和密度的关系,可能存在的情况有(1) ;

(2) ;(3) 。

5.用相同质量的铝和铜制成体积相等的球,已知 铝=2.7×103kg/m3, 铜=8.9×103kg/m3,则下列说法正确的( )

A.铜球一定是空心的 B.铝球是实心的,铜球可能是实心的

C.铜球是空心的,铝球也一定是空心的 D.铝球和铜球都是实心的 6 、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相同质量的水,把相同质量的铜块、铁块、铅块分别放入三只杯子里,水面升高较多的是( )

A.放有铜块的杯子 B.放有铁块的杯子 C.放有铅块的杯

7.铝锅的质量540g,铝盆的质量是270g,铝块的质量是27g,则组成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

8.王兵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象,图四幅图象中,能正确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象是( ) ,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象是( )。

的是 9、两个粗细不同,最小刻度都是1ml的量筒,测量液体的体积时,比较准确

A、粗量筒; B、细量筒; C、都一样; D、无法判断;

10,要想一次尽可能正确地量出100g密度为0.8×103 kg / m3的酒精,应使用下列量筒中的(前为量程,后为分度值)( )

A.50mL,5mL B.100mL,2mL

C.250mL,10mL D.500mL,5mL

四、实验,探究题

1、图19是小华测量木塞体积的实验,由图可知木塞的体积是 cm,其中四个步骤中不需要的是 (填序号)。

3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盐水的密度,供选择的实验步骤有:

A.在玻璃杯中盛有适量的盐水,称出盐水和杯子的总质量m1

B.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C.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

D.取一只洁净的空玻璃杯,称出质量m2

E.称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3

上述实验步骤中,将必须的步骤的按顺序排列为 (填实验步骤的序号)

。根据你所选择的步骤中的物理量,写出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 。

3、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一位同学分别用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做实验.实验时,他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甲(或乙)液体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下

(1)分析表中的实验次数1与2(2与3,1与3)或4与5(5与6,4与6)的体积及质量的倍数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_______.

(2)分析表中实验次数_____可归纳得出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液体,他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3)分析表中甲、乙两种液体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关系,可归纳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山区初级中学的同学在学习了“科学探究的方法”和“密度”知识后,产生了探究马铃薯(俗称洋芋)密度的兴趣。他们经过讨论提出如下猜想:

A.洋芋的密度与品种有关;B.洋芋的密度与质量有关;C.洋芋的密度与成熟度有关。

(1)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再提出一个猜想: 。

(2)为了验证猜想A,需要控制洋芋的 和 ,为此他们从市场上选购了“小紫芋”、“黄心洋芋”和“白心洋芋”三个不同品种的洋芋。

3(3)请根据表中数据计算“白心洋芋”密度值为 kg/m。比较三次的实验数

5、在“测量小石块的密度”的探究课上,某实验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活动。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如图甲所示,于是小丽同学直接使用天平进行测量。此时,同组同学马上阻止说:小丽的做法不对,不对之处是没有把游码移到标尺的_______________。

(2)纠正错误后,发现天平横梁不平衡,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向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端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中线处。

(3)接着把小石块放在天平左盘,当右盘中放人20g、5 g砝码各一个时,天平横梁刚好平衡,则小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_____g。

(4)然后用一细绵线系住小石块,放人盛有水的量筒中,如图l2乙所示,然

3后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中水的体积是20ml,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cm。

3(5)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小石块的密度是_________㎏/m。该小组测算得的

密度值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6、小刚同学想测酱油的密度,但家里只有天平、小空瓶,而没有量筒。他思考后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了测量,测量内容及顺序如图(甲)所示。

(1)他第三次测得物体的质量如图(乙)中砝码和游码所示,其结果m3= g

(2)由三次测量结果可知,水的质量m水= g,酱油的体积V油3= cm;

3(3)根据小刚测量的数据,酱油的密度ρ油= kg/m

7、完成实验报告。

目的:测定矿石的密度。

器材:一小块矿石,天平和砝码,盛水的溢水杯,细线。

原理: (用公式表示)。

步骤:(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B)用天平称出待测矿石的质量m石;

(C)用天平称出矿石、溢水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M;

(D)用天平称出盛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m;

(E)把矿石用细线系好,轻轻地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溢出部分水。 上述操作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只要填操作步骤的序号)。 由以上测量结果得出:

(1)矿石排开水的质量= (2)矿石的体积= ;

(3)矿石的密度= (用公式表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rr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