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学习
更新时间:2023-03-08 05:00:49 阅读量: 外语学习 文档下载
- 中西方文化差异英语手抄报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学习
Language
Culture has always been a long lasting topic by many linguists in
the world, especially the differences of the eastern cultural and the western cultural. The thesis below is talking about the point from the diversities of Chinese and English. There are many aspects, including natural, custom, religion, historical allusion, made of thinking, individualism and so on. Chinese and English are
both very rich in the vocabulary, and the cultures of them are also
broad and profound. It needs a good knowledge to research it. In this article, there is only a part of it in researching this topic. It gives a simple comment on the comparing the eastern culture and
the western culture through
the language phenomenon.
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中各个成员的信仰、观念、风俗、行为、
社会习惯等的总和。而语
言则是思想的具体表现方式。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靠。从学习英语我们可以看出使用该语言的社会文化,看到西方社会的自然环境、生产劳
动、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历史典故、思维方式等。汉英语言丰富多采,中西文化更是博大精深,通过对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的确对语言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作 用。以下是本人的一些简单见解:
一、自然环境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夏日炎炎\、“火辣夏日”,夏天总与酷暑炎热联系在一起。而在莎翁的一首十四行诗中却有这样的诗句, 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我能不能拿夏天同你相比?/你啊,比夏天来得可爱和照。
诗人把情人比作夏天,可爱而温煦。
\夏天\带给中国人和英国人的联想竟是如此的迥异。原因就
在于所处的地理位置不
同,中国位于亚洲大陆,属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夏天最明显的特征便是骄阳似火,炎热难熬。而英国位于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夏天明媚温和,令人惬意。 当然还有很多这方面的例子,例如,在汉语中的
\东风\使人想到温暖和煦,西风则叫人有种寒风刺骨的味道。而在西方则相反。原因也是一样,两地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带来感觉就不同 。
二、 生产劳动
英语中与水产、航船有关的词语非常多,如 fish in the air (缘木求鱼 )、an odd
fish(怪人)、miss the boat (错过机会)
等。汉语中这类词语就少得多。原因在于英国四周环水、水产捕捞业和航海业在其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而多此类词语。而在中国只有沿海地区才有渔民结网捕鱼,所以该类词语相对较少。要表达“用体力负运东西\的动词在汉语中有许多,如 \扛、
荷、挑、担、抬、背、驮、负、提、挎\等,每个词都有一
定的负运的东西与之相应(如,挑土、担水、提箱子),真是细密之极。在英语中却只有--个
carry 来泛指这个动作。汉语之所以将这个动词细加区分,大概因为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体力劳动特别多的缘故。
汉语中我们会遇到\像老黄牛一样干活\、\气壮如牛 \等词 ,英语中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会说 work like a horse, as strong as a horse, flog a willing horse 。为什么汉语用 \牛 \而英语用horse 呢?
答案是中国人向来用牛来耕田种地,早期的英国人却用马来耕作。牛和马在生产过程中分别分成了两国人的好帮手,博得了人们的好感,词语中也就有了如上用法。三、风俗习惯
1、称谓及称呼:
学习英语时,我们发现英语中的称谓名称比汉语中的要少得多。例如,英语中cousin
一词,对应于汉语的表兄、表弟、表姐和表妹等。我们看到,汉语把表亲关系区分得非常严格,既要说出性别,又要分出大小,根本不像英语笼统一个词了事。这种
语言现象的产生归因于中国二、三千年之久的封建统治。这种封建社会高度重视血缘关系,特别强调等级间的差异,提倡长幼、尊卑有序。亲属关系亲疏,长幼和性
别等万面不同,权力和义务也随着出现区别,
故称谓区分得严格而细密。英语中的称谓为数不多 , 除 dad, mum, grandpa, aunt,
uncle 等几个称谓经常使用外,其它的几乎都不用。在英美国家,人们的相互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违情理,且不礼貌,没教养。比如: 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 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
, 这种做法却是得体,亲切、合乎常埋的,年轻人称老年人,只在其姓氏前加 Mr, Mrs
或 Miss。他们这些做法体现了西方人追求人人平等的思想,在他们眼中,称谓本身就意味着不平等。
2、敬语谦词:
像称谓一样,英语中的敬语谦词也远远少于汉语。在英语中,不管对方年龄多大,地位多高,you
就是 you,I 就是 I,用不着像汉语那样用许多诸如 \您、局长、工程师 \
等敬语。汉语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还是中国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它要求人们跟长辈或上级、甚至同辈说话时,要用敬语,否则就认为用词不当而失礼,
甚至显得高傲;谈及自己时则要用谦词,如不使用,也会被认为没有礼貌。另一原因,便是中国人几千年来的传统思想的影响,不愿突出自己,总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而在英语中这类词较少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西方人喜爱追求平等,二是他们长期以来尊重个人价值,乐于表现自己,强调培养个人自信心。受以上观念的支配,中西方人接受赞扬、祝贺时的反应也明显有
很大区别。中国人听此类话语后会说一类谦虚的话语,而西方人则会毫不犹豫地说: “ Thank
you”我曾从报上看到过这样一则笑话,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 look very beautiful today (你今天很漂亮) 。” 这位中国女士赶忙谦虚地说:Where(哪里 ), where(哪里 ).\而这位美国人感到非常奇怪,然后只好说了句:
everywhere(到处)。\根据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
示怀疑。而东方则比较谦虚、谨慎,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会坦然认同或接受对方的赞扬。又如学术刊物上发表的文
献或论文的标题。汉语文章的标题除说明文章
的内容外,往往有表示谦虚的字眼。如\浅谈…… \、\试论…… \、 \、“……初探\
等,而英语文章的标题常常是直截了当,不加任何修饰,如 Science
and Linguistics (《科学与语 言》) 。
3、个人隐私: 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向陌生人或不大熟悉的人提出 How old
are you? How much do you make? Are you married?
等谈及年龄、收入、 婚姻状况、宗教信仰、家庭情况等问题的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西方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
“It’s fine, isn’t it?“、 “It’s raining hard, isn’t it?”、 “Your dress is
do nice!”等等。他们在初次见面或不太熟悉的人面前,从不问及有关别人隐私方面问题,以示对对方的尊敬。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
如 \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吗? \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 。\
\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
如西方人听到你说:“You are fat”或 “You are
so thin”等话语。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这是不礼貌的。而中国人见面三分熟,在半小时内,对方的家庭情况、个人状况便了解
得清清楚楚。这又是双方所处的不同文化背景在起作用。西方人特别注重个人隐私。他们认为个人的事不必让别人知道,更不愿让别人干预。而中国人千百年来住在
一个村庄里,离得近,接触得多,个人生活或私事很难不被人知道或干预。再加上中国人团结友爱,互相关心,相互帮助,认为个人的事即家庭乃至集体的事。故而
他们很愿意了解别人的酸甜苫辣,别人也愿坦诚相告。当然,现在在一些发达或沿海城市,人们也开始接受西方人的观点,说话不随便涉及对方隐私。四 宗教信仰
汉英语言中涉及宗教的词语数目庞大,蔚为壮观。比如,\天公\
、\阴阳 \、\菩萨\
等。语言是思想的直接反映,两种截然不同的宗教词汇是两
个民族宗教观念迥异的真实写照。隋唐之前,儒道两教在中国居统治地位,汉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多与此相关,如
\太极\、\道\等,其精神,如尊天命,行孝道、听天由命等也可见于 日常语言当中
。隋唐时期,大量佛教传入,大量佛教词语随之而来,其轮回报应的思想被儒道思想所接受并被消化。这样儒、 佛、道三教在中国占有绝对主导地位。在英国,则以基督教为主要宗教。 该教于597
年传入英国。在随后相当长的时间里,大量与此相关的词语陆续汇入英语行列
。这里既有古英语时期由拉丁语渗入英语的词 、如angel (天使 )、monk (僧侣 )
等,又有中古时期从法语借用的词 ,如 religion (宗教) 、dean(教长) 等,还有现代英语时期从其他外来语中借来的大量的词,
结果英语中涉及宗教的词语远比其他语种来得多。
五、 历史典故
用典是每个民族日常交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常常在不自觉间运用出于各自民族文化遗产的典故,比如中国人会说,\真是马后炮\、
\原来是个空城计啊 ! \西方人则会讲 That all Greek to me.(我对此一窍不通。) 、He’s a Shylock (他是个守财奴)
。一谈用典,对对方文化了解不多的外国人大多感到相当费解,显然这是因为各民族以化遗产不同的缘故。中国人的典故多源于《红楼梦》等古代四大名著、民间传
说神话以及中国传统的体育娱乐项目,如象棋、戏剧等。前两个例子一个来自中国象棋,一个来自《三国演义》。而西方人的典故则多出于莎士比亚戏剧和以后英美
文学中的许多其他人物或名称、希腊、罗马神话、《圣经》中的人物和事件以及传统的体育项目,如美国的棒球、橄揽球等。后两个英文例子便来自莎士比亚戏剧。六、思维方式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这些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比如 ,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冬天来了,春还会远吗?)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看上去松散混乱,概念、判断、推理不严密,句子间的
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比如,\打得就打,打不赢就走,还怕没办法?\几个句子间无连接成分,好像大量动词杂沓堆上,句间关系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但句
子的意思却把他们联系起。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英民族重理性,重视逻辑思维。而汉民族重悟 性,注重辩证思维。七、个人主义价值观
在西方文化中,与 \自 我\相关的观念可以说是根深蒂固、
无所不在。在英语中就有许多以自我为中心的词汇,如“self-absorption (自我专注
)、self-admiration(自我赞赏) 、self-cultivation
(自我修养 ) 、 self-image (自我形象 )。故此西方社会盛行的是个体主义
(individualism)”,强调个人自由、不受外来约束。而中方文化强调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先国家,后集体,再个人,先利民,再利已\的
话语随处可见。通过简单的言语就可从中了解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通过语言对比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人们会对双方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这反过来有助于我们掌握这两种语言。我们在学习英语时,应了解它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社会风俗习惯,随时将它与我们的母语进行对比,使自己自觉意识到不规范语言产生的根源和避免方法,进而增强使用规范语言的意识。
正在阅读: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学习03-08
水利水电土建工程施工合同条件06-16
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利用01-17
第五章-电镀与化学镀07-27
小企业-会计准则全文08-21
2018秋福师《儿童文学》在线作业二103-21
布吕歇尔号重巡洋舰 - 图文11-03
跆拳道之龙英集训作文400字06-26
人民警察入党申请书02-24
- 奶牛焦虫病的诊断与防治 - 医学期刊频道--首席医学网
- 外包工程发包流程
- 管理信息系统(路晓丽版)课后题答案(1-12章全)
-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方案
- 企业内部培训师管理制度
- 《史记》拓展阅读设计
- 入口广场铺装施工方案
- 附录B塔式起重机安装验收记录表
- 云南省昆明三中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郑州大学毕业设计附件
- 民俗学视野下的中国百年歌谣研究
- 巩固练2020统编版(2019)高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单元阶段复习 第一单元仿真模拟训练
- 量化研究学习书单
- 给尾注编号加方括号超级简单方法
- 第1课《放大镜》
- 定价的步骤及新产品定价策略(1)
- 八年级英语下册第六单元基础知识
- 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综述
- An Investigation of Tightly Coupled Time Synchronous Speech Language Interfaces Using a Uni
- 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单元测试题(Units6-7)
- 中西方
- 文化差异
- 英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