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安庆七中2020届高三下学期高考仿真模拟考试冲刺卷(一)物理

更新时间:2023-04-25 00:46: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安徽省安庆七中2020届高考物理仿真模拟冲刺卷(一)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前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后者表明光子除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

B. 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轨道,放出光子,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加

C. 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再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一定大于吸收光子的频率

D. 卢瑟福依据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答案】D

【解析】

【详解】A.康普顿效应和光电效应深入地揭示了光的粒子性的一面,前者表明光子除具有能量之外还具有动量,后者表明光子具有能量,A错误;

B.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核较远的轨道自发跃迁到离核较近轨道,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电子的轨道半径变小,电场力做正功,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B错误;

C,处于基态的氢原子吸收一个光子跃迁到激发态,再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光子的频率应小于或等于吸收光子的频率,C错误;

D.α粒子散射实验中极少数α粒子发生大角度偏转是卢瑟福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主要依据,D正确.。

故选D。

2.如图所示,ACBD是一个过球心O的水平截面圆,其中AB与CD垂直,在C、D、A三点分别固定点电荷+Q、-Q与+q.光滑绝缘竖直杆过球心与水平截面圆垂直,杆上套有一个带少量负电荷的小球,不计小球对电场的影响.现将小球自E点无初速度释放,到达F点的过程中(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球在O 点的加速度大于g

B. 小球在E 点的电势能大于在O 点的电势能

C. 小球在F 点的速度一定最大

D. 小球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一直减小

【答案】B

【解析】

小球在O 点时,受到C 、D 两点电荷的库仑力的合力水平向左,受到A 点电荷库仑力指向A 点,则小球在O 点受到库仑力的合力在夹角COA ∠范围内,故小球受杆的弹力就应在夹角BOD ∠范围内,且大小与库仑力的合力相等,方向相反,使小球水平方向所受合力为零,所以小球竖直方向只受重力,加速度为g ,故A 错误;由图可知,带负电的小球从E 点到O 点时电势升高,故电势能减小,故B 正确;当小球的合力为零时,加速度为零,速度最大,对小球在F 点受力分析可知,因不清楚重力与库仑力的大小关系,故无法判断小球在F 点时是否合力为零,故C 错误;由图可知,E 、F 是在同一等势面,故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则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故D 错误;故选B .

【点睛】分析小球的受力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小球在O 点的加速度.根据等量异种电荷电场中电势分析情况,分析小球在三个点电荷的合电场中的电势情况,由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小球在F 点的速度、电势能、机械能关系.

3.甲、乙两车同时由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甲车对应的图线为过坐标原点的倾斜直线,乙车对应的图线是顶点为P 的抛物线,两图线相交于P 点,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乙的初速度是甲的两倍

B. 00t 时间内,甲、乙的间距先增大后减小

C. 00t 时间内,甲的平均速率大于乙的平均速率

D. 002t 时间内,甲的路程等于乙的路程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x -t 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图线为顶点在P 点的抛物线,则乙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t 0时刻乙车的速度为0,而00t 时间内两车的位移

相等,则有 002

v v t t =

乙甲 解得 2v v 乙甲

即乙车的初速度为甲车初速度的两倍,故A 正确,不合题意;

B.由图象可知,00

t 时间内两车之间的

距离先增大后减小,故B 正确,不合题意; C.00t 时间内两车的位移相等,则两车的平均速率大小相等,故C 错误,符合题意;

D.由对称性可知,乙车在00t 和002t t 时间内的位移大小相等,又甲车做匀速运动,则

002t 时间内甲车的路程等于乙车的路程,故D 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C 。

4.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半圆弧轨道两端点M 、N 连线水平,将一轻质小环套在轨道上,一细线穿过轻环,一端系在M 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不计所有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 ,小球恰好静止在图示位置,下列说法疋确的是( )

A. 轨道对轻环的支持力大小为mg

B. 细线对M 3mg

C. 细线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为32

mg D. N 点和轻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答案】D

【解析】

【详解】对圆环受力分析;因圆环两边绳子的拉力相等,可知两边绳子拉力与圆弧对圆环的支持力的夹角相等,设为θ,由几何关系可知,

∠OMA =∠MAO =θ,

则3θ=90°,θ=30°;

则轨道对轻环的支持力大小为

2cos303N F mg mg =?=,

选项A 错误;

细线对M 点的拉力大小为T =mg ,选项B 错误;

细线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为

'3N N F F mg ==,

选项C 错误;

由几何关系可知,N 点和轻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选项D 正确.

5.如图所示,已知地球半径为R ,高空圆轨道Ⅰ距地面的高度h =2R ,椭圆轨道Ⅱ分别与高空圆轨道Ⅰ和近地圆轨道Ⅲ相切于a 、b 两点,当同一卫星分别在这些轨道上运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卫星在轨道Ⅰ和轨道Ⅲ上运行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3

B. 卫星在轨道Ⅱ上经过b 点时的速度大小等于在轨道Ⅲ上经过b 点时的速度大小

C. 卫星在轨道Ⅱ上从a 点运行至b 点的过程中机械能在减少

D. 卫星在轨道Ⅰ、Ⅱ、Ⅲ上运行时的周期之比为33:22:1 【答案】D 【解析】

【详解】A.卫星在轨道Ⅰ、轨道Ⅲ上运行时,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则有

2

2Mm v G m r r

= 解得

GM v r

= 卫星在轨道Ⅰ的半径13r R =,卫星在轨道Ⅲ的半径为3r R =,因此卫星在轨道Ⅰ和轨道Ⅲ上运行的速度大小之比为1:3,故A 错误;

B.卫星由轨道Ⅲ进入轨道Ⅱ时,应在b 点点火加速,因此卫星在轨道Ⅱ上经过b 点时的速度大于在轨道Ⅲ上经过b 点时的速度,故B 错误;

C.卫星在轨道Ⅱ上从a 点运行至b 点的过程中,只有万有引力做功,卫星的机械能守恒,故C 错误;

D.卫星在轨道Ⅰ、Ⅱ、Ⅲ上运行时的半长轴分别为6R 、4R 和2R ,结合开普勒第三定律3

2

a k T =可知,卫星的运行周期之比为33:22:1,故D 正确。 故选D 。

6.拥堵已成为现代都市一大通病,发展“空中轨道列车”(简称空轨,如图所示)是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举措。假如某空轨从甲站沿直线运动到乙站,为了使旅客舒适,其加速度不能超过2.5m/s 2

,行驶的速度不能超过50m/s 。已知甲、乙两站之间的距离为2.5k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空轨从静止开始加速到最大速度的最短时间为25s

B. 空轨从最大速度开始刹车到停下来运动的最小位移为500m

C. 从甲站运动到乙站的最短时间为70s

D. 从甲站运动到乙站的最大平均速度为25m/s

【答案】BC

【解析】

【详解】A .空轨从静止开始以最大加速度加速到最大速度时所用时间最短,则最短时间为

max 1max

20v t a =

=s A 错误; B .以最大加速度刹车时,空轨从最大速度开始刹车到停下来运动的位移最小,由

2max max 2v a x =

解得最小位移为

x =500m

B 正确;

C .以最大加速度加速到最大速度,然后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再以最大加速度刹车时,空轨从甲站到乙站的运动时间最短,且刹车时间与加速时间相等,等于t 1,两段时间对应的位移相等,都等于x ,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2max

2500230x t v -=

=s 所以最短时间为 12270t t t =+=s

C 正确;

D .从甲站运动到乙站最大平均速度为

250035.770

v =

=m/s m/s D 错误

故选BC 。 7.用同样的交流电源分别给甲、乙两个电路中相同的四个灯泡供电,四个灯泡均正常发光,乙图中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则

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与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相等

B.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与灯泡正常发光时的阻值之比为2:1

C. 甲、乙两个电路中的电功率之比为3:2

D. 甲、乙两个电路中的电功率之比为为2:1

【答案】AC

【解析】

【详解】AB .设灯泡的额定电流为I ,电阻为R ;在图乙中,副线圈的电压2U IR =,根据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得原线圈的电压为

1233U U U IR ===

在图甲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压为

2R U U IR IR =-=

流过的电流为I ,则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为

'R U IR R R I R

=

== 故A 正确,B 错误;

CD .在图甲电路中,电功率为 213P UI I R ==

在图乙中,电功率为

22P IR =

12:3:2P P =

故C 正确,D 错误,

故选AC .

【点睛】设灯泡的额定电流,根据电压与匝数成关系得出交流电的有效值,再根据串联电路

的特点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有效阻值,根据P=UI 求电路消耗的功率关系即可.

8.如图所示,固定的竖直光滑U 型金属导轨,间距为L ,上端接有阻值为R 的电阻,处在方向水平且垂直于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质量为m 、电阻为r 的导体棒与劲度系数为k 的固定轻弹簧相连放在导轨上,导轨的电阻忽略不计.初始时刻,弹簧处于伸长状态,其伸长量为1mg x k

=,此时导体棒具有竖直向上的初速度v 0.在沿导轨往复运动的过程中,导体棒始终与导轨垂直并保持良好接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初始时刻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大小220B L v F R

= B. 初始时刻导体棒加速度的大小2202()

B L v a g m R r =++ C. 导体棒开始运动直到最终静止的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功等于棒上电阻r 的焦耳热

D. 导体棒开始运动直到最终静止的过程中,回路上产生的焦耳热22

20122m g Q mv k

=+ 【答案】BD

【解析】

【详解】导体棒的初速度为v 0,初始时刻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得:E=BLv 0;设初始时刻回路中产生的电流为I ,由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得:E I R r

=+ ;设初始时刻导体棒受到的安培力为F ,由安培力公式得:F=BIL ;联立上式得,220B L v F R r

+=.故A 错误;初始时刻,弹簧处于伸长状态,棒受到重力、向下的安培力和弹簧的弹力,所以:ma=mg+kx+F

得:a=2g+()

220 B L v m R r +.故B 正确;导体棒直到最终静止时,棒受到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受力平衡,则:mg=kx 2,得:x 2= mg k

.由于x 1=x 2,所以弹簧的弹性势能不变,由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得:mg (x 1+x 2)+E k =Q ,解得系统产生的总热量:22

20122m g Q mv k

=+可知R 上产生的热量要小于系统产生的总热量.故C 错误,D 正确;故选BD .

【点睛】本题中安培力的经验公式

22

B L v

F

R

,可以由感应电动势、欧姆定律、安培力三个

公式结合推导出来,要加强记忆,有助于分析和计算.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62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47分)

9.某物理小组对轻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轻弹簧放置在倾斜的长木板上,弹簧左端固定,右端与一物块接触而不连接,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并与物块连接.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一段距离,由静止释放物块,通过测量和计算,可求得弹簧被压缩后的弹性势能.

(1) 实验中涉及下列操作步骤:

① 松手释放物块;

② 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③ 木板一端抬高以平衡摩擦;

④ 向左推物块使弹簧压缩,并测量弹簧压缩量.

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序号).

(2) 甲同学实际打点结果如图2所示,观察纸带,判断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选填“偏小”或“偏大”).

(3) 乙同学实际打点结果如图3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小车质量为200 g,结合纸带所给的数据,可求出在该纸带对应的实验中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

________m/s,相应的弹簧的弹性势能为________J.(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答案】 (1). ③④②① (2). 偏小 (3). 0.78 (4). 0.061

【解析】

【分析】

(1)根据实验原理排列操作的顺序;(2)根据纸带的点迹分布分析小车的运动情况,从而分析弹性势能的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关系;(3)点迹间距最大时对应的速度最大,此时小车的动能等于弹性势能.

【详解】(1)上述步骤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③④②①.

(2)由纸带可知,物块先加速后减速,可知肯定是平衡摩擦力不够,弹簧的弹性势能一部分克服摩擦力做功,则弹簧弹性势能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3)物块脱离弹簧时的速度为21.5610/0.78/0.02

x v m s m s t -?===; 弹性势能:22110.20.780.06122

P E mv J J ==??= 10.(1)某同学选择多用电表的“×1”挡测量一电阻的阻值.正确操作后得到如图所示的指针情况.则电阻的阻值约为__________Ω.

(2)为了精确测量该电阻R x 的阻值,该同学从实验室找来了下列器材:

电流表A 1(0~40 mA .内阻r 1=11.5 Ω)

电流表A 2(0~100 mA .内阻r 2≈5 Ω)

滑动变阻器R (0~10 Ω)

电源E (电动势1.5 V 、有内阻)

开关、导线若干

①实验中要求调节范围尽可能大,在方框内画出符合要求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注明各元件的符号.

()

②用I1、I2分别表示电流表A1、A2的示数,该同学通过描点法得到了I1?I2图像,如图所示,则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___Ω.

【答案】 (1). 12 (2). (3). 11.5

【解析】

【详解】(1)[1]欧姆表的示数为:12×1=12Ω

(2)①[2]将A1当作电压表用,小电阻用电流表外接法;要求调节范围尽可能大,滑动变阻器阻值小,用分压式接法.电路如图所示:

②[3]由电路图:

1121

x I r R I I =

- 代入其中严格在线上的点可得: Rx =11.5Ω

11.如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A 、B 、C 三个物体,开始BC 皆静止且C 在B 上,A 物体以v 0=10m /s 撞向B 物体,已知碰撞时间极短,撞完后A 静止不动,而B 、C 最终的共同速度为4m /s .已知B 、C 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 B =4kg 、m C =1kg ,试求:

(i )A 物体的质量为多少?

(ii )A 、B 间的碰撞是否造成了机械能损失?如果造成了机械能损失,则损失是多少?

【答案】(i )2kg (ii )碰撞确实损失了机械能,损失量为50J

【解析】

【详解】(i )由整个过程系统动量守恒

m A v 0=(m B +m C )v

代入数据得:m A = 2kg

(ii )设B 与A 碰撞后速度为u ,在B 与C 相互作用的时间里,BC 系统动量守恒

m B u =(m B +m C )v

得u = 5m/s

A 与

B 的碰撞过程中,碰前系统动能为

12m A v 02=12

×4×100=100J 碰后系统动能为

12m B v u 2=12

×4×25=50J 所以碰撞确实损失了机械能,损失量为50J

12.如图所示,坐标原点O 处有一不断向第一象限发射离子的正离子源,其发射离子的质量为m ,电荷量为q ,速度大小为v ,发射方向与+x 方向夹角为45°,“∧”形物体的ab 边和bc 边的长度均为d 且相互垂直,端点a 、c 的连线与x 轴平行,在整个三角形abc 区域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 初始时a 端坐标为(02),现使“∧”形物体沿-y 方向缓慢平移,直至a 、c 的连线与x 轴重合,平移的过程中a 端点始终在y 轴上,在此过程中磁场区

域随物体同步平移且磁感应强度保持不变。 忽略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和离子的重力。

(1)若磁感应强度4mv B qd

=,求在缓慢平移全过程中,bc 边被离子直接打中的区域长度(不考虑离子撞击后的反弹);

(2)在缓慢平移全过程中,若所有离子均打到“∧”形物体上,求磁感应强度的取值范围;

(3)若磁感应强度取(2)中的最大值,“∧”形物体位于某处时,从O 点发出的离子进入磁场的ac 边界做圆周运动后恰好能垂直撞击到ab 边上,求此时“∧”形物体a 端的纵坐标。

【答案】(1)2d ;(2)3mv B qd ;(3)23

d 【解析】

【详解】(1)洛伦兹力提供带电离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有

2

v qvB m r

= 解得离子在磁场中的半径 mv r qB

= 若4mv B qd =,则4

d r =,缓慢平移全过程中,当离子从ac 的中点射出磁场时,粒子轨迹与bc 相切,设切点为F ,如图甲(磁场未画出)所示,由几何知识得

2d cF =

所以bc 边被离子直接打中的区域长度为2d ;

(2)若所有离子均打到“∧”形物体上,则离子做圆周运动的轨迹半径r 大于等于与bc 和ac 同时相切的轨道的半径r 0,如图乙(磁场未画出)所示,则由几何关系得

03d r

= 而00

mv r qB =,解得 03mv B qd =

则磁感应强度B 的取值范围为3mv B

qd ; (3)当03mv B B qd

==时,离子在磁场中的半径 03

d r = 离子垂直打在P 点时,如图丙(磁场未画出)所示,则由几何关系可知,a 端的纵坐标为

0223r d =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 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

B.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总是随分子间距的减小而增大

C.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的内能可能减少

D.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是因为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

E. 气体能充满容器,是因为气体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ACE

【解析】

【详解】A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A 正确;

B .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减小,可能增大,可能减小,也可能先增大后减小,B 错误;

C .外界对气体做功,由于热传递情况不明,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知,气体的内能可能增大、可能减小、也可能不变,C 正确;

D .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违背了热力学第二定律,D 错误;

E .因为气体分子间的距离比较大,分子力几乎为零,分子又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气体能充满容器,E 正确。

故选ACE 。

14.如图所示,圆柱形喷雾器高为h ,内有高度为2

h 的水,上部封闭有压强为p 0、温度为T 0的空气.将喷雾器移到室内,一段时间后打开喷雾阀门K ,恰好有水流出.已知水的密度为ρ,大气压强恒为p 0,喷雾口与喷雾器等高.忽略喷雾管的体积,将空气看作理想气体.(室内温度不变)

(1)求室内温度.

(2)在室内用打气筒缓慢向喷雾器内充入空气,直到水完全流出,求充入空气与原有空气的质量比.

【答案】(1)0012gh T p ρ?

?+ ???

(2)00232p gh p gh ρρ++ 【解析】

【详解】(1)设喷雾器的横截面积为S ,室内温度为T 1,喷雾器移到室内一段时间后,封闭气体的压强

p 1=p 0+ρg ·2h ,V 0=S ·2

h 气体做等容变化:00p T 01

2h p g T ρ+?= 解得:T 1=0012gh T p ρ?

?+ ???

(2)以充气结束后喷雾器内空气为研究对象,排完水后,压强为p 2,体积为V 2=hS .此气体经等温变化,压强为p 1时,体积为V 3

则p 2=p 0+ρgh ,p 1V 3=p 2V 2

即(p 0+ρg ·2

h )V 3=(p 0+ρgh )hS 同温度下同种气体的质量比等于体积比,设充入气体的质量为Δm 则3000

V V m m V -?= 代入得0m m ? =00232p gh p gh

ρρ++ 15.一列简谐横波沿x 轴负方向传播,振幅为2cm 。已知在t =0时刻位于x 1=30cm 、x 2=80cm 的两质点P 、Q 的位移都是1cm ,但运动方向相反,其中质点P 沿y 轴负方向运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

A. 该列简谐横波波长最长为75cm

B. 该列简谐横波波长可能为25cm

C. 质点P 、Q 的速度在某一时刻可以相同

D. 当质点Q 振动到波峰时,质点P 的加速度沿y 轴正方向

E. 当质点P 振动到波峰时,质点Q 的速度沿y 轴负方向

【答案】ACD

【解析】

【详解】A .根据波向左传播,由两质点位移及振动方向可得两质点平衡位置间距离为

250()3

n λ=+cm (n =0,1,2,…) 则波长的表达式为

150cm 32

n λ=

+(n =0,1,2,…) 当0n =时,可得 75cm λ=

所以该列简谐横波波长最长为75cm ,故A 正确;

B .当25cm λ=时,可得

43

n = n 的取值不是正整数,所以该列简谐横波波长不可能为25cm ,故B 错误;

C .在两质点振动时,若两点分别位于x 轴上、下方时,两质点的速度可以相同,故C 正确;

D .当质点Q 振动到波峰时,质点P 处于波谷与平衡位置之间,位移为负值,则加速度为正值,故D 正确;

E .当质点P 振动到波峰时,质点Q 处于平衡位置与波谷之间且沿y 轴正方向振动,速度沿y 轴正方向,故E 错误;

故选ACD 。

16.一湖面上有一伸向水面的混凝土观景台,如图所示是其截面图,观景台下表面恰好和水面

相平,A 为观景台右侧面在湖底的投影,水深h =4m ,水的折射率为43n =,在距观景台右侧面x =5m

处有一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单色点光源S 。 一潜水爱好者贴近湖底从A 点向左侧移动。 (i )当潜水爱好者向左移动3m 时能看见光源,再往前却看不到该光源,则此时点光源S 离水面的距离是多少?

(ii )当该光源接近水面时,潜水爱好者离A 多远时完全看不到点光源?

【答案】(i )

154m ;(ii )127m 7

【解析】

【详解】(i )如图所示,设点光源S 在距水面高H 处时,潜水爱好者恰好在距A 点3m 处能看见光源,则 22sin i H x =+

22

sin (3)r h m =+ sin sin i n r =

联立解得

154

H m =

(ii )该光源接近水面时,设潜水爱好者与A 点的距离为s 时(刚好在C 点)完全看不到点光源,光在观景台右侧面与水面交接处折射到水里时,入射角为90°,折射角为临界角C ,

sin 90sin n C

?=

sin C =解得

s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ro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