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法式

更新时间:2024-06-13 15:4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营造法式

营造法式 北宋·李诫

●进新修营造法式序

(臣)闻上栋下宇,易为大壮之时;正位辨方,礼实太平之典。共工命於舜日,大匠始於汉朝,各有司存,按为功绪。况神畿之千里,加禁阙之九重,内财宫寝之宜,外定庙朝之次,蝉联庶府,棋列百司。机枦枅柱之相枝,规矩准绳之先治,五材并用,百堵皆兴。惟时鸠僝之工,遂考翚飞之室。而斫轮之手,巧或失真;董役之官,才非兼技。不知以材而定分,乃或倍斗而取长。弊积因循,法疏检察,非有治三宫之精识,岂能新一代之成规!

温诏下颁,成书入奏,空靡岁月,无补涓尘。恭惟皇帝陛下仁俭生知,睿明天纵;渊静而百姓定,纲举而众目张。官得其人事为之制。丹楹刻桷,淫巧既除;菲食卑宫,淳风斯复。乃诏百工之事,更资千虑之愚。(臣)孜阅旧章,稽参众智。功分三等,第为精粗之差;役辨四时,用度长短之晷。以至木议刚柔,而理无不顺,土评远迩,而力易以供;类例相从,条章具在。研精覃思,顾述者之非工;按牒披图,或将来之有补。通直郎、管修盖皇弟外第、专一提举修盖班直诸军营房等编修(臣)李诫谨昧死上。

●劄子

编修营造法式所淮崇宁二年正月十九日

敕:“通直郎试将作少监、提举修置外学等李诫劄子奏:‘契勘熙宁中敕,令将作监编修《营造法式》,至元祐六年方成书。准绍圣四年十一朋二日敕,以元祐《营造法式》祗是料状,别无变造用材制度,其间工料太宽,关防无术。三省同奉圣旨,着(臣)重别编修。(臣)考究经史群书,并勒人匠逐一讲说,编修海行《营造法式》。元符三年内成书,送所属看详,别无未尽未便,遂具进呈。奉圣旨:依。续准都省指挥:只录送在京官司。窃缘上件法式系营造制度工限等,关防功料,最为要切,内外皆合通行。(臣)今欲乞用小字镂版,依海行敕令颁降。取进止。’正月十八日,三省同奉圣旨:依奏。”

●营造法式看详

〔通直朗管盖修皇弟外第专一提举修盖班直诸军菅房等臣李诫奉圣旨编修〕

方圜平直 取径围 定功 取正 定平 墙 举折 诸作异名总诸作看详

◎方圜平直

《周官考工记》:圜者中规,方者中矩,立者中垂,衡者中水。郑司农注云:治材居材,如此乃善也。

《墨子》:子墨子言曰: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虽至百工从事者亦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圜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垂,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巧者能中之,

不巧者虽不能中,依放以从事,犹愈於已。

《周髀算经》:昔者周公问於商高曰:数安从出?商高曰:数之法出於圜方。圜出於方,方出於矩,矩出於九九八十一。万物周事,而圜方用焉;大匠造制,而规矩设焉。或毁方而为圜,或破圜而为方;方中为圜者谓之圜方,圜中为方者谓之方圜也。

韩子曰:无规矩之法,绳墨之端,虽班尔不能成方圆。

看详:诸作制度皆以方圜平直为淮,至如八棱之类及欹、斜、羡、(《礼图》云:羡为不圜之貌,璧羡以为量物之度也。郑司农云:羡,犹延也。以善切,其袤一尺而广狭焉。)陊,(《史记·索隐》云:陊,谓狭长而方去其角也。陊,丁果切。俗作堕非。)亦用规矩取法。今谨按《周官·考工记》等修立下条:

诸取圜者以规,方者以矩,直者抨绳取则,立者垂绳取正,横者定水取平。

◎取径图

《九章算经》李淳风注云:旧术求圜,皆以周三径一为率。若用之求圜周之数,则周少而径多,径一周三,理非精密。盖术从简要,略举大纲而言之。今依密率,以七乘周二十二而一即径,以二十二乘径七而一即周。

看详:今来诸工作已造之物及制度以周径为则者,如点量大小,须於周内求径,或於径内求周。若用旧例,以围三径一、方五斜七为据,则疏略颇多。今谨按《九章算经》及约斜长等密率修立下条:

诸径围斜长依下项:

圜径七,其围二十有二。方一百,其斜一百四十有一。八棱径六十,每面二十有五,其斜六十有五。六棱径八十有七,每面五十,其斜一百。圜径内取方,一百中得七十有一。方内取圜,径一得一。(八棱、六棱取圜准此。)

◎定功

《唐六典》:凡役有轻重,功有短长。注云:以四月、五月、六月、七月为长功,以二月、三月、八月、九月为中功,以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为短功。

看详:夏至日长,有至六十刻者。冬至日短,有止於四十刻者。若一等定功,则枉弃日刻甚多。今谨按《唐六典》修立下条:

诸称功者谓中功,以十分为率。长功加一分,短功减一分。

诸称长功者谓四月、五月、六月、七月;中功谓二月、三月、八月、九月;短功谓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右三项并入总例。

◎取正

《诗》:定之方中。又:揆之以日。注云:定,营定也。方中,昬正四方也。揆,度也。度日出日入,以知东西。南视定,北准极,以正南北。《周礼·天官》唯王建国,辨方正位。

《考工记》:置槷以垂,视以景,为规识日出之景与日入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郑司农注云:自日出而画其景端,以至日入既,则为规,测景两端之内规之,规之交,乃番也。度两交之间,中屈之以指槷,则南北正。日中之景最短者也。极星谓北辰。

《管子》:夫绳扶拨以为正。

《字林》抟,(时钏切。)垂臬望也。

《刊谬俗音字》:今山东匠人犹言垂绳视正为抟。

看详:今来凡有兴造,既以水平定地平面,然后立表测景、望星,以正四方,正与经传相合。今谨按《诗》及《周官·考工记》等修立下条:

取正之制:先於基址中央日内置圜版,径一尺三寸六分。当心立表,高四寸,径一分。画表景之端,记日中最知之景,次施望筒,於其上望日景,以正四方。

望筒:长一尺八寸,方三寸(用版合造)。两庵头开圜眼,径五分。筒身当中两壁用轴安於两立颊之内。其立颊自轴至地高三尺,广三寸,厚二寸。昼望以筒指南,令日景透北。夜望以筒指北,于筒南望,令前后两窍内正见北辰极星。然后各垂绳坠下,记望筒两窍心於地,以为南,则四方正。

若地势偏衺既以景表、望筒取正四方,或有可疑处,则更以水池景表较之。其立表高八尺,广八寸,厚四寸,上齐,(后斜向下三寸。)安於池版之上。其池版长一丈三尺,中广一尺。於一尺之内,随表之广刻线两道;一尺之外,开水道环四周,广深各八分。用水定平,令日景两边不出刻线,以池版所指及立表心为南,则四方正。(安置令立表在南,池版在北。其景夏至顺线长三尺,冬至长一丈二尺。其立表内向池版处用曲尺较,令方正。

定平《周官·考工记》:匠人建国,水地以垂。郑司农注云:於四角立植而垂,以水望其高下,高下既定,乃为位而平地。

《庄子》:水静则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管子》:夫准坏险以为平。

《尚书大传》非水无以准万里之平。

《释名》水,准也。平准物也。

何晏《景福殿赋》:唯工匠之多端,固万变之不穷;雠天地以开基,并列宿而作制。制

无细而不协於规景,作无微而不违於水臬。五臣注云:水臬,水平也。

看详:今来凡有兴建,须先以水平望基四角所立之柱,定地平面,然后可以安置柱石,正与经传相合。今谨按《周礼·考工记》修立下条:

定平之制:既正四方,据其位置,於四角各立一表,当心安水平。其水平长二尺四寸,广二寸五分,高二寸。下施立桩,长四尺(安■〈钅纂〉在内。)上面横坐水平,两头各开池,方一寸七分,深一寸三分,(或中心更开池者,方深同。)身内开槽子,广深各五分,令水通过。於两头池子内各用水浮子一枚,(用三池者,水浮子或亦用三枚。)方一寸五分,高一寸二分,刻上头,令侧薄,其厚一分,浮於池内。望两头水浮子之首,遥对立表处,於表身内画记,即知地之高下。(若槽内如有不可用水处,即於桩子当心施墨线一道,上垂绳坠下,令绳对墨线心,则上槽自平,与用水同。其槽底与墨线两边用曲尺较,令方正。)

凡定柱础取平,须更用真尺较之。其真尺长一丈八尺,广四寸,厚二寸五分。当心上立表,高四尺。(广厚同上。)於立表当心自上至下施墨线一道,垂绳坠下,令绳对墨线心,则其下地面自平。(其真尺身上平处与立表上墨线两边亦用曲尺较令方正。)

◎墙

《周官·考工记》:匠人为溝洫,墙厚三尺,崇三之。郑司农注云:高厚以是为率,足以相胜。

《尚书》:既勤垣墉。

《诗》崇塘圪圪。

《春秋左氏传》:有墙以蔽恶。

《尔雅》墙谓之墉。

《淮南子》舜作室,筑墙、茨屋,令人皆知去岩穴。各有室家,此其始也。

《说文》:堵,垣也。五版为一堵。■〈土尞〉,周垣也。埒,卑垣也。壁,垣也。垣蔽曰墙。栽,筑墙长版也。(今谓膊版。)榦,筑墙端木也。(今谓之墙师。)

《尚书大传》:天子贲墉,诸侯疏杼。注云:贲,大也,言大墙正道直也。疏犹衰也。杼亦墙也。言衰杀其上,不得正直。

《释名》:墙,障也,所以自障蔽也。垣,援也,人所依止以为援卫也。墉,容也,所以隐蔽形容也。壁,辟也,所以辟御风寒也。

《博雅》:■〈土尞〉(力彫切。)■〈阝彖〉(音篆)墉院(音桓)廦(音壁即壁切。)墙,垣也。

《义训》:厇(音乇)楼墙也。穿垣谓之■〈片空〉(音空)为垣谓之累。周谓之■〈土尞〉(音了)■〈土尞〉谓之垣。

看详:今来筑墙制度,皆以高九尺厚三尺为祖。虽城壁与屋墙露墙各有增损,其大概皆以厚三尺崇三之为法,正与经传相合。今谨按《周官·考工记》等群书修立下条:

筑墙之制:每墙厚三尺,则高九尺,其上斜收比厚减半。若高增三尺,则厚加一尺,减亦如之。

凡露墙,每墙高一丈,则厚减高之半,其上收面之广比高五分之一。若高增一尺,其厚加三寸。减亦如之。(其用葽橛并准筑城制度)。

凡抽紝墙,高厚同上。其上收面之广比高四分之一。若高增一尺,其厚加二寸五分。(如在屋下,只加二寸。剗削并准筑城制度。)

右三项并入壕寨制度。

◎举折

《周官·考工记》匠人为溝洫,葺屋三分,瓦屋四分。郑司农注云:各分其修,以其一为峻。

《通俗文》:屋上平曰陠。(必孤切)。

《刊谬正俗音字》:陠,今犹言、陠峻也。

皇朝景文公宋祁《笔录》:今造屋有曲折者谓之庯峻。齐魏间以人有仪矩可喜者谓之庯峭,盖庯峻也。(今谓之举折)。

看详:今来举屋制度,以前后橑檐方心相去远近分为四分;自橑檐方背,上至脊槫背上,四分中举起一分。虽殿阁与厅尝及廊屋之类略有增加,大抵皆以四分举一为祖,正与经传相合。今谨按《周官·考工记》修立下条:

举折之制:先以尺为丈,以寸为尺,以分为雨,以厘为分,以毫为厘,侧画所建之屋於平正壁上;定其举之峻慢,折之圜和,然后可见屋内梁柱之高下,卯眼之远近。(今俗谓之定侧样,亦曰点草架)。

举屋之法:如殿阁、楼台,先量前后橑檐方心相去远近,分为三分;若馀屋柱头作,或不出跳者,则用前后檐柱心。从橑檐方背至脊槫背举起一分。(如屋深三丈即举起一丈之类)。如■〈甬瓦〉瓦厅堂,即四分中举起一分;又通以四分所得丈尺每一尺加八分。若■〈甬瓦〉瓦廊屋及瓪瓦厅堂,每一尺加五分。或瓪瓦廊屋之类,每一尺加三分。(若两椽屋不加。其副阶或缠腰并二分中举一分。)

折屋之法:以举高尺丈每尺折一寸,每架自上递减半为法。如举高二丈,即先从脊槫背

山棚鋜脚石幡竿颊

赑屓碑 笏头碣

△第十七卷

大木作功限一

栱枓等造作功

殿阁外檐补间铺作用栱枓等数

殿阁身槽内补间铺作用栱枓等数

楼阁平坐补间铺作用栱枓等数

枓口跳每缝用栱枓等数

把头绞项作每缝用栱枓等数

铺作每间用方桁等数

△第十八卷

大木作功限二

殿阁外檐转角铺作用栱枓等数

殿阁身内转角铺作用栱枓等数

楼阁平坐转角铺作用栱枓等数

△第十九卷

大木作功限三

殿堂梁柱等事件功限 城门道功限(楼台铺作准殿阁法。)

仓厫库屋功限(其名件以七寸五分材为祖计之,更不加减。常行散屋同。)

常行散屋功限(官府廊屋之类同。)

跳舍行墙功限 望火楼功限

营屋功限(其名件以五寸材为祖计之。)

拆修挑拔舍屋功限(飞檐同。)

薦拔抽换柱栿等功限

△第二十卷

小木作功限一

版门(独扇版门。双扇版门。) 乌头门

软门(牙头护缝软门。合版用楅软门。)

睒电窗 版棂窗

截间版帐 照壁屏风骨(截间屏风骨。四扇屏风骨。)

隔截横钤立旌 露篱

版引檐 水槽

井屋子 地棚

△第二十一卷

小木作功限二

格子门(四斜球文格子。四斜球文上出条桱重格眼。四直方格眼。版壁。两明格子。)

阑槛钩窗 殿内截间格子

堂阁内截间格子 殿阁壁版

障日版 廊屋照壁版

胡梯 垂鱼惹草

栱眼壁版 裹栿版

擗帘竿 护殿阁檐竹纲木贴

平棋 斗八藻井

小斗八藻井 拒马义子

义子 钩阑(重台钩阑。单钩阑。)

棵笼子 井亭子

△第二十二卷

小木作功限三

佛道帐 牙脚帐

杂脊小帐 壁帐

△第二十三卷

小木作功限四

转轮经藏 壁藏

△第二十四卷

诸作功限一

彫木作 旋作

锯作 竹作

△第二十五卷

诸作功限二

瓦作 泥作

彩画作 砖作

窑作

△第二十六卷

诸作料例一

石作 大木作(小木作附)

竹作 瓦作

△第二十七卷

诸作料例二

泥作 彩画作

砖作 窑作

△第二十八卷

诸作用钉料例

用钉料例 用钉数

通用钉料例

诸作用胶料例

诸作等第

△第二十九卷

总例图样

圜方方圜图

壕寨制度图样

景表版第一 水平真尺第二

石作制度图样

柱础角石等第一 踏道螭首第二

殿内斗八第三 钩阑门砧第四

流杯渠第五

△第三十卷

大木作制度图样上

栱枓等卷杀第一 梁柱等卷杀第二

下昂上昂出跳分数第三

举折屋舍分数第四

绞割铺作栱昂枓等所用卯口第五

梁额等卯口第六 合柱鼓卯第七

槫缝襻间第八,铺作转角正样第九

△第三十一卷

大木作制度图样下

殿阁地盘分槽第十

殿堂等八铺作(副阶六铺作。)双槽(斗底槽准此。下双槽同。)草架侧样第十一

殿堂等七铺作(副阶五铺作。)双槽草架侧样第十二

殿堂等五铺作(副阶四铺作。)单槽草架侧样第十三

殿堂等六、铺作分心槽草加侧样第十四

厅堂等(自十架椽至四架椽。)间缝内用梁柱第十五

△第三十二卷

小木作制度图样

门窗格子门等第(垂鱼附。)

平棋钩阑等第二 殿阁门亭等牌第三

佛道帐经藏第四

彫木作制度图样

混作第一 栱眼内彫插第二

格子门等腰华版第三 平棋华盘第四

雲栱等杂样第五

△第三十三卷

彩画作制度图样上

五彩杂华第一 五彩琐文第二

飞仙及飞走等第三 骑跨仙真第四

五彩额柱第五 五彩平棋第六

碾玉杂华第七 碾玉琐文第八

碾玉额柱第九 碾玉平棋第十

△第三十四卷

彩画作制度图样下

五彩遍装名件第十一 碾玉装名件第十二

青绿叠晕棱间装名件第十三

三晕带红棱间装名件第十四

两晕棱间内画松文装名件第十五

解绿结华装名件第十六(解绿装附。)

刷饰制度图样

丹粉刷名件第一 黄土刷饰名件第二

●第一卷·总释上

宫 阙

殿(堂附。) 楼

亭 台榭

城 墙

柱础 定平

取正 材

栱 飞昂

爵头 枓

铺作 平坐

梁 柱

阳马 侏儒柱 斜柱

○宫

《易·系辞》: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诗》: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

《礼》:儒一亩之宫,环堵之室。

《尔雅》:宫谓之室,室谓之宫。(皆所以通古今之异语,明同实而两名。)室有东西厢曰庙,(夹室前堂。)无东西厢有室曰寝。(但有大室。)西南隅谓之奥,(室中隐奥处。)西北隅谓之屋漏,(《诗》曰:尚不媿于屋漏,其义未详。)东北隅谓之宦,(宦见《礼》,亦未详。)东南隅谓之窔。(《礼》曰:归室聚窔。窔亦隐闇。)

《墨子》:子墨子曰:古之民未知为宫室,时就陵阜而居,穴而处,下润湿伤民。故圣王作为宫室之法曰:高足以辟润湿,帝足以圉风寒,上足以待霜雪雨露,宫墙之高足以别男女之礼。

《白虎通义》:黄帝作宫。

《世本》:禹作宫。

《说文》:宅,所讬也。

《释名》:宫,穹也,屋见于垣上,穹崇然也。室,实也,言人物实满其中也。寝,寝也,所寝息也。舍,于中舍息也。屋,奥也,其中温奥也。宅,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

《风俗通义》:自古宫、室一也。汉来尊者以为号,下乃避之也。《义训》:小屋谓之廑,(音近)。深屋谓之疼,(音同)。偏舍谓之■〈广外亶内〉(音亶)■〈广外亶内〉谓之■〈广外朿内〉(音次),宫室相连谓之謻(直移切),因岩成室谓之广,(音俨。)坏室谓之庘,(音■〈厌上土下〉。)夹室谓之厢,塔下室谓之龛,龛谓之椌(音空),空室谓之■〈穴上康下〉

■〈穴上良下〉,(上音康,下音郎。)深谓之■〈甚冘〉■〈甚冘〉,(音躭。)颓谓之批甫,(上音批,下音甫。)不平谓之逋途。(上音逋,下音途。)

○阙

《周官》:太宰以正月示治法於象魏。

《礼》:天子诸侯台门。天子外阙两观,诸侯内阙一观。

《尔雅》:观谓之阙。(宫门双阙也。)

《白虎通义》:门必有阙者何,阙者,所以释门别尊卑也。《风俗通义》:鲁昭公设两观於门,是谓之阙。

《说文》:阙门观也。

《释名》:阙,阙也,在门两旁中央阙然为道也。观,观也,於上观望也。

《博雅》:象魏,阙也。

崔豹《古今注》:阙,观也。古者每门树两观於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可远观,人臣将朝,到此则思其所阙,故谓之阙。其上皆垩土,其下皆画雲气、仙灵、奇禽、怪兽,以示四方。苍龙、白虎、元武、朱雀,并画其形。

《义训》:观谓之阙,阙谓之皇。

○殿(堂附)

《苍颉篇》:殿,大堂也。(徐坚注云:商周以前其名不载,〈秦本纪〉始曰作前殿。)

《周官考工记》夏后氏世室,堂修二七,广四修一。商人重屋,堂修七寻,堂崇三尺。周人明堂,东西九筵,南北七筵,堂崇一筵。(郑司农注云:修,南北之深也。夏度以步,今堂修十四步,其广益以四分修之一,则堂广十七步半。商度以寻,周度以筵,六尺曰步,八尺曰寻,九尺曰筵。)

《礼记》: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墨子》:尧、舜堂高三尺。

《说文》:堂,殿也。

《释名》:堂犹堂堂,高显貌也。殿,殿鄂也。

《尚书大传》:天子之堂高九雉,公侯七雉,子男五雉。(雉长三尺。)

《博雅》:堂堭,殿也。

《义训》:汉曰殿,周曰寝。

○楼

《尔雅》:狭而修曲曰楼。

《淮南子》:延楼栈道,鸡栖井幹。

《史记》:方士言于武帝曰,黄帝为五城十二楼,以候神人。帝乃立神台井幹楼,高五十丈。

《说文》:楼,重屋也。

《释名》楼,谓牖户之间有射孔慺慺然也。

○亭

《说文》:亭,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从丁声也。

《释名》:亭,停也,人所亭集也。

《风俗通义》:谨按,春秋国语有寓望,谓今亭也。汉家因秦,大率十里一亭。亭,留也。今语有亭留、亭待,盖行旅宿食之所馆也。亭亦平也,民有讼诤,吏留辨处勿失其正也。

○台榭

《老子》: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礼记·月令》:五月,可以居高明,可以处台榭。

《尔雅》:无室曰榭。(榭即今堂堭。)

又:观四方而高曰台,有木曰榭。(箦土四方者。)

《汉书》:坐皇堂上。(室而无四壁曰皇。)

《释名》:台,持也,筑土坚高,能自胜持也。

○城

《周官·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王宫门阿之制五雉,宫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国中,城内也。经纬,涂也。经纬之涂皆容方

九轨。轨谓辙广,凡八尺,九轨箦七十二尺,雉长三丈,高一丈,度高以高,度广以广。)

《春秋·左氏传》:计丈尺、揣高卑、度厚薄、仞溝洫,物土方、议远迩、量事期、计徒庸、虑材用、书■〈饣侯〉粮以令役,此筑城之义也。《公羊传》:城雉者何?五版而堵,五堵而雉,百雉而城。(天子之城千雉,高七雉,公侯百雉,高五雉;子男五十雉,高三雉。)

《礼·月令》:每岁孟秋之月补城郭,仲秋之月筑城郭。

《管子》:内之为城,外之为郭。

《吴越春秋》:鮌越筑城以衙君,造郭以守民。

《说文》:城以盛民也。墉,城垣也,堞,城上女垣也。

《五经异义》:天子之城高九仞,公侯七仞,伯五仞,子男三仞。《释名》:城,盛也,盛受国都也。郭,廓也,廓落在城外也。城上垣谓之睥睨,言于孔中睥睨非常也。亦曰陴,言陴助城之高也。亦曰女墙,言其卑小,比之于城,若女子之于丈夫也。

《博物志》:禹作城,强者攻,弱者守,敌者战。城郭自禹始也。

○墙

《周官·考工记》:匠人为溝洫,墙厚三尺,崇三之。(高厚以是为率,足以相胜。)《尚书》:既勤坦墉。

《诗》:崇墉屹屹。

《春秋左氏传》:有墙以蔽恶。

《尔雅》:墙谓之墉。

《淮南子》:舜作室,筑墙、茨屋,令人皆知去岩穴。各有室家,此其始也。

《说文》:堵,垣也。五版为一堵。■〈土尞〉,周垣也。埒,卑垣也。壁,垣也。垣蔽曰墙。栽,筑墙长版也。(今谓之膊版。)榦,筑墙端木也。(今谓之墙师。)

《尚书大传》:天子贲墉,诸侯疏杼。(贲,大也,言大墙正道直也。疏,犹衰也。杼亦墙也。言衰杀其上,不得正直。)

《释名》:墙,障也,所以自障蔽也。垣,援也,人所依止以为援衙也。墉,容也,所以隐蔽形容也。壁,辟也,所以辟御风寒也。

《博雅》:■〈土尞〉、(力彫切。)■〈阝彖〉(音篆。)墉、院、(音桓。)癖、(音壁,即壁反。)墙,垣也。

举折 门

乌头门 华表

窗 平棋

斗八藻井 钩阑

拒马义子 屏风

槏柱 露篱

鸱尾 瓦

涂 彩书

阶 砖

总例

○栋

《易》:栋隆,吉。

《尔雅》:栋谓之桴。(屋檼也。)

《仪礼》:序则物当栋,堂则物当楣。(是制五架之屋也。正中曰栋,次曰楣,前曰庋。九伪切,又九委切。)

《西都赋》:列棼橑以布翼,荷栋桴而高骧(棼、桴,皆栋也。)

扬雄《方言》:瓦谓之霤。(即屋檼也。)

《说文》,极,栋也。栋,屋极也。檼,棼也。甍瓦,屋栋也。(徐锴曰;所以承瓦,故,从瓦。)

《释名》:檼,隐也,所以隐桷也。或谓之望,言高可望也。或谓之栋。栋,中也,居屋之中也。屋脊曰甍。甍,蒙也,在上蒙覆屋也。

《博雅》檼,栋也。

《义训》:屋栋谓之甍。(今谓之槫,亦谓之檩,又谓之榜。)

○两際

《尔雅》:桷直而遂谓之阅。(谓五架屋際椽相正当。)

《甘泉赋》:日月纔经於柍桭。(柍,於两切。桭音真。)

《义训》:屋端谓之柍桭。(今谓之废。)

○搏风

《仪礼》:直干东荣。(荣,屋翼也。)

《甘泉赋》:列宿乃施於上荣。

《说文》:屋梠之两头起者为荣。

《义训》:搏风谓之荣。(今谓之搏风版。)

○柎

《说文》:棼,复屋栋也。

《鲁灵光殿赋》:狡兔跧伏于柎侧。(柎,枓上横木,刻兔形,致木于背也。)

《义训》:复栋谓之棼。(今俗谓之替木。)

○椽

《易》:鸿渐于木,或得其桷。

《春秋左氏传》:桓公伐郑,以大宫之椽为卢门之椽。

《国语》:天子之室,斫其椽而砻之,加密石焉。诸侯砻之,大夫斫之,士道之。(密,细密文理。石谓砥也。先粗砻之,加以密砥。首之,斫其首也。)

《尔雅》:桷谓之榱。(屋椽也。)

《甘泉赋》:璇题玉英。(题,头也。榱椽之头皆以玉饰。)

《说文》:秦名为屋椽,周谓之榱,齐鲁谓之桷。

又:椽方曰桷,短椽谓之梀。(<耳心>绿切。)

《释名》:桷,确也,其形细而■〈束〉确也。或谓之椽。椽,传也,传次而布列之

也。或谓之榱,在檼旁,下列衰衰然垂也。

《博雅》:榱、橑、(鲁好切。)桷、梀,椽也。

《景福殿赋》:爰有禁楄,勒分翼张。(禁楄,短椽也。楄,蒲沔切。)

陆德明《春秋左氏传音义》:圜曰椽。

○檐(余廉切。或作■〈木阎〉。俗作簷者非是。)

《易·系辞》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诗》: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疏云:言檐阿之势,似鸟飞也。翼言其体,飞言其势也。)

《尔雅》:檐谓之樀(屋梠也。)

《礼》:复瘤重檐,天子之庙饰也。

《仪礼》:宾升,主人阼阶上,当楣。(楣,前梁也。)

《淮南子》:橑檐榱题。(檐,屋垂也。)

《方言》:屋梠谓之棂。(即屋檐也。)

《说文》:秦谓屋联榜曰楣,齐谓之檐,楚谓之榀橝,(徒含切。)屋梠前也。庌,(音雅)庑也。宇,屋边也。

《释名》:楣,眉也,近前若面之有眉也。又曰:梠,梠旅也,连旅旅也。或谓之槾。槾,绵也,绵连榱头,使齐平也。宇,羽也,如鸟羽自蔽复者也。

《西京赋》:飞檐■〈车献〉■〈车献〉。

又:镂槛文欃。(欃,连檐也。)《景福殿赋》:欃梠椽榜。(连檐木,以承瓦也。)

《博雅》:楣、檐、棂,梠也。

《义训》屋垂谓之宇,宇下谓之庑,步檐谓之廊,峻廊谓之岩,檐欃谓之庮。(音由。)

○举折

《周官·考工记》匠人为溝洫,葺屋三分,瓦屋四分。(各分其修,以其一为峻。)

《通俗文》:屋上平曰陠(必孤切。)

《刊谬正俗音字》:陠,今犹言陠峻也。

唐柳宗元《梓人传》:昼宫於堵,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構大厦,无进退焉。

皇朝景文公宋祁《笔录》:今造屋有曲折者谓之庯峻。齐魏间以人有仪矩可喜者谓之庯峭,盖庯峻也。(今谓之举折。)

○门

《易》:重门击析,以待暴客。

《诗》: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又:乃立皋门,皋门有闶;乃立应门,应门锵锵。

《诗义》:横一木作门,而上无屋,谓之衡门。

《春秋左氏传》:高其闬闳。

《公羊传》:齿著于门阖。(何休云阖扇也。)

《尔雅》:闬谓之门,正门谓之应门。柣谓之阈,(阈,门限也。疏云:俗谓之地柣。(十结切。)枨谓之楔,(门两旁木。李巡曰:捆上两旁木。)楣谓之梁,(门户上横木。)枢谓之椳。(门户扉枢。)枢达北方谓之落时,(门持枢者,或达北檼,以为固也。)落时谓之戹(道二名也。)橛谓之闑,(门阃。)阖谓之扉,所以止扉谓之闳。(门辟帝长橛也。长杙即门橛也。)植谓之傅,傅谓之突。(户持锁植也。见埤苍。)

《说文》:閤门,旁户也。闺,持立之门,上圜下方,有似圭。

《风俗通义》:门户铺首。昔公输班之水,见蠡曰,见汝形蠡適出头,般以足昼图之,蠡引闭其其户,终不可得开,遂施之於门户,云人闭藏如是,固周密矣。

《博雅》闼谓之门。■〈门外介内〉,(呼计切。)扇扉也。限谓之丞。柣橛、(巨月切。)机、闑,■〈止上木下〉(苦木切。)也。

《释名》:门,扪也,为扪幕障衙也。户,护也,所以谨护闭塞也。

《声类》:曰庑,堂下周屋也。

《义训》:门饰金谓之铺,铺谓之鏂。(音欧。今俗谓之浮沤钉也。)门持关谓之摙(音连)户版谓之笄先。(上音牵,下音先。)门上木谓之枅。扉谓之户,户谓之■〈门外介内〉。臬谓之抶。限谓之阃,阃谓之阅。闳谓之扊扅,(上音琰,下音移。)扊扅谓之■〈门外目内〉。(音坦。广歆曰:所以止扉。门上梁谓之■〈木冒〉,(音帽。)■〈木冒〉谓之阘。(音沓。)键谓之及(音及。)开谓之伟。(音伟。)阖谓之■〈门外至内〉。(音蛭。)外闻谓之扃,外启

谓之■〈门外至内〉(音挺。)门次谓之■〈门外廌内〉。高门谓之■〈门外唐内〉(音唐。)唐谓之阆。荆门谓之毕。石门谓之庯。(音孚。)

○乌头门

《唐六典》:六品以上仍通用乌头大门。

唐上官仪《投壶经》:第一箭入谓之初箭,再入谓之乌头,取门双表之义。

《义训》:表揭,阀阅也。(揭音竭。今呼为棂星门。)

○华表

《说文》:桓,这邮表也。

《前汉书》注:旧亭傅于四角面百步筑土四方,上有屋,屋上有柱,出高丈馀,有大版贯柱四出,名曰桓表。县所治夹两边各一桓。陈宋之俗言桓声如和,今人犹谓之和表。颜师古云,即华表也。

崔豹《古今注》:程雅问曰,尧设诽谤之木何也?答曰,今之华表。以横木交柱头,状如华,形似桔槔,大路交衢悉施焉,或谓之表木,以表王者纳谏,亦以表识衢路。秦乃除之,汉始复焉。今西京谓之交午柱。

○窗

《周官·考工记》:四旁两夹窗。(窗,助户为明。每室四户八窗也。)

《尔雅》:牖户之间谓之扆。(窗东户西者云。)

《说文》:窗穿壁,以木为交窗,向北出牖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棂,楯间子也。栊,房室之处也。

《释名》:窗,聪也,于内窥见外为聪明也。

《博雅》:意窗牖,■〈门外乡内〉(虚谅切。)也。

《义训》:交窗谓之牖,棂窗谓之疏,牖牍谓之篰(音部。)绮窗谓之广丽(音黎)廔(音娄)。房疏谓之栊。

○平棋

《史记》:汉武帝建章后閤平机中有驺牙出焉。(今本作平乐者误。)

《山海经图》:作平橑,云今之平棋也。(古谓之承尘。今宫殿中其上悉用草架梁栿承屋

盖之重,如攀额、樘柱、敦■〈木忝〉、方槫之类,及纵横固济之物,皆不施斤斧。於明栿背上架算桯方,以方椽施版,谓之平闇,以平版贴华谓之平棋。俗亦呼为平起者,语讹也。)

○斗八藻井

《西京赋》:带倒茄於藻井,披红葩之狎■〈犭鼠〉。(藻井当栋中,交木如井,画以藻文,饰以莲茎,缀其根于井中,其华下垂,故云倒也。)

《鲁灵光殿赋》:圜渊方井,反植荷蕖。(为方井,图以圜渊及芙蓉。华叶向下,故云反植。)

《风俗通义》:殿堂象东井形,刻作荷菱。菱,水物也,所以厌火。

沈约《宋书》:殿屋之为圜泉、方井兼荷华者,以厌火祥。(今以四方造者谓之厨四。)

○钩阑

《西都赋》:■〈扌舍〉棂槛而却倚,若颜坠而复稽。

《鲁灵光殿赋》:长途升降,轩槛曼延。(轩槛,钩阑也。)

《博雅》:阑、槛、栊、楷,牢也。

《景福殿赋》:棂槛披张,钩错矩成,楯类腾蛇,■〈摺,木代扌〉以瓊英,如螭之蟠,如虬之停。(棂槛,钩阑也。言钩阑中错为方斜之文。楯,钩阑上横木也。)

《汉书》:朱雲忠■〈讠东〉,攀槛,槛折。及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今殿钩阑当中两栱不施寻杖,谓之折槛,亦谓之龙池。)

《义训》:阑楯谓之柃,阶槛谓之阑。

○拒马义子

《周礼·天官》:掌舍设梐枑再重。(故书枑为拒。郑司农云:梐,榱楷也。拒受居溜水涑橐者也。)行马再重者,以周衙有内外列。杜子春读为梐枑,谓行马者也。)

《义训》:梐枑,行马也。(今谓之拒马义子。)

○屏风

《周礼》:掌次设皇邸。(邸,后版也。谓后版屏风与染羽象凤凰羽色以为之。)

《礼记》:天子当扆而立。又天子负扆南乡而立。(扆,屏风也。斧扆为斧文屏风于户牖之间。)

《尔雅》:牖户之间谓之扆,其内谓之家。(今人称家,义出于此。)

《释名》:屏风,可以障风也。扆,倚也,在后所依倚也。

○槏柱

《义训》:牖边柱谓之槏。(若减切。今梁或额槫及之下施柱以安门窗者,谓之■〈存上心下〉柱,盖语为也。■〈存上心下〉,俗音蘸,字书不载。)

○露篱

《释名》:樆,离也,以柴竹作之,■〈束〉离离也。青徐曰裾。裾,居也,居其中也。栅,蹟也,以木作之,上平,蹟然也。又谓之撤。撤,紧也,诜诜灰紧也。

《博雅》:椐、(巨於切。)栫、(在见切。)藩、筚(音必)椤、落,(音落。)杝篱也。栅谓之■〈木朔〉。(音朔。)

《义鸱尾训》:篱谓之藩(今谓之露篱。)

《汉纪》:柏梁殿灾后,越巫言,海中有鱼,虬尾似鸱,激浪即降雨。遂作其象於屋,以厌火样。■〈屮一日,上中下〉人或谓之鸱吻,非也。

《谭宾录》:东海有鱼,虬尾似鸱,鼓浪即降雨,遂设象於屋脊。

○瓦

《诗》:乃生女子,载弄之瓦。

《说文》:瓦,土器已烧之总名也。旊周家砖埴之工也。(旊分两切。)

《古史考》:昆吾氏作瓦。

《释名》:瓦,踝也。踝,确坚貌也。亦言腂也,在外腂见之也。

《博物志》:桀作瓦。

《义训》:瓦谓之音壳。半瓦谓之■〈爽瓦〉音漺。■〈爽瓦〉谓之爽瓦。(音爽。)■〈爽瓦〉谓之瓪(音版。)瓪谓之■〈广外戈内〉还。牡瓦谓之皆。(音皆。)皆谓之雷。(音雷。)小瓦谓之横。(音横。)

○涂

《尚书·梓材篇》:若作室家,既勤垣墉,唯其涂墍茨。

《周官·守祧》:其祧,则守祧黝垩之。

《诗》:塞向墐户。(墐,涂也。)

《论语》:粪土之墙,不可朽也。

《尔雅》:镘谓之朽,地谓之黝,墙谓之垩。(泥镘也,一名朽,涂工之作具也。以黑饰地谓之黝,以白饰墙谓之垩。)

《说文》:垷(胡典切。)墐(渠吝,切。)涂也。朽,所以涂也。秦谓之朽,关东谓之槾。

《释名》:泥,迩近也,以水沃土,使相黏近也。墍,犹■〈火胃〉,■〈火胃〉,细泽貌也。

《博雅》:黝、垩、(乌故切。)垷(岘又乎典切。)墐、墀、墍、忧、(奴回切。)■〈氵垄〉、(力奉切。)■〈米咸〉、(古湛切。)

塓、(莫典切。)培,(音裴)封涂也。

《义训》涂谓之塓,(音觅)塓谓之■〈氵垄〉。(音垅)仰涂谓之墍。(音洎。)

○彩画

《周官》:以猷鬼神祇。(猷,谓图画也。)

《世本》:史皇作图。(宋衷曰:史皇,黄帝臣。图,谓图画形象也。)

《尔雅》:猷,图也,画形也。

《西都赋》:绣栭雲楣,镂槛文欃。(五臣曰:画为绣雲之饰。欃,连檐也。皆饰为文彩。)故其馆室次舍彩饰织缛,裛以藻绣,文以朱绿。(馆室之上,缠饰藻绣朱绿之文。)《吴都赋》:青琐丹楹,图以雲气画以仙灵。(青琐,画为琐文,染以青色,及画雲气神仙、灵奇之物。)

谢赫《画品》夫:图者,画之权舆;缋者,画之末迹,总而名之为画。仓颉造文字,其体有六:一曰鸟书,书端象鸟头,此即图画之类,尚标书称,未受画名。逮史皇作图。犹略体物;有虞作缋,始备象形。今画之法,盖兴於重华之世也。■〈穴上躬下〉神测幽,於用甚博。(今以施这于縑素之类者,谓之画;布彩于梁栋枓栱或素象什么物之类者,俗谓之装鉴,以粉朱丹三色为屋宇门窗之饰者,谓之刷染。)

○阶

《说文》除,殿阶也,阶,陛也。阼,主阶也。陛,升高阶也。陔,阶次也。

《释名》:堦,陛也,陛,卑也。有高卑也。天子殿谓之纳陛,以纳人之言也。阶,梯也,如梯有等差也。

《博雅》:戺(仕已切。)柃,(力忍切。)砌也。 《义训》:殿基谓之隚(音堂。)殿阶次序谓之陔。除谓之阶,阶谓之墒。(音的。)阶下齿谓之墄(七仄切。)东阶谓之阼。霤外砌谓之戺。

○砖

《诗》:中唐有甓。

《尔雅》:瓴甋谓之瓦。(■〈鹿瓦〉甎也。今江东呼为瓴瓦。)

《博雅》:潘胡、亭治、真■〈参瓦〉、(力佳切。)瓦(夷耳切。)瓴(音零。)甋(音的。)瓦,■〈鹿瓦〉甎也。

《义训》:井瓦谓之■〈童瓦〉。(音洞)涂瓦谓之瑴(音哭。)大砖谓之■〈番瓦〉瓳。

○井

《周书》:黄帝穿井。

《世本》:化益作井。(宋衷曰:化益伯益也。尧臣。)

《易传》:井,通也,物所通用也。

《说文》:瓮,井壁也。

《释名》:井,清也,泉之清洁者也。

《风俗通义》:井者,法也,节也,言法制居人,令节其饮食,无■〈穴上躬下〉竭也。以不渫涤为井泥。(《易》云:井泥不食。渫息列切。)不停曰井渫,涤井曰浚。井水清曰冽。(《易》曰:井渫不食。又曰:井冽寒泉。)

○总例

诸取圜者以规,方者以矩,直者抨绳取则,立者垂绳取正,横者定水取平。

诸径围斜长依下项:

圜径七,其围二十有一。

方一百,其斜一百四十有一。

八棱径六十,每面二十有五,其斜六十有五。

六棱径八十有七,每面五十,其斜一百。

圜径内取方,一百中得七十一。

方内取圜,径一得一。(八棱、六棱取圜准此。)

诸称广厚者,谓熟材。称长者,皆别计出卯。

诸称长功者,谓四月、五月、六月、七月;中功谓二月、三月、八月、九月;短功谓十月、十一月、十二月正月。

诸称功者谓中功,以十分为率。长功加一分,短功减一分。诸式内功限并以军工计定。若和雇人造作者,即减军工三分之一。(谓如军工应计三功,即和雇人计二功之类。)

诸称本功者,以本等所得功十分为率。

诸称增高广之类而加功者,减亦如之。

诸功称尺者,皆以方计。若土功或材木,则厚亦如之。

诸造作功并以生材。即名件之类或有收旧及已造堪就用而不须更改者,并计数於元料帐内除豁。

诸造作并依功限。即长广各有增减法者,各随所用细计;如不载增减者,各以本等合得功限内计分数增减。

诸营缮计料,并於式内指定一等,随法算计。若非泛抛降或制度有异,应与式不同及该载不尽名色等第者,并比类增减。(其完葺增修之类准此。)

●第三卷·壕寨制度

取正 定平

立基 筑基

城 墙

筑临水基

石作制度

造作次序 柱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r66.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