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危岩体)、泥石流规模级别划分标准

更新时间:2023-03-17 02: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表6 滑坡、崩塌(危岩体)、泥石流规模级别划分标准

级 别 巨型 大型 中型 小型 滑 坡(10m) ≥1000 100~1000 10~100 <10 43崩 塌(10m) ≥100 10~100 1~10 <1 43泥石流(10m) ≥50 20~50 2~20 <2 43表13 地质灾害灾情和险情分级标准

死亡人数 (人) <3 3~10 10~30 ≥30 受威胁人数 (人) <10 10~100 100~1000 ≥1000 直接经济损失 (万元) <100 100~500 500~1000 ≥1000 潜在经济损失 (万元) <500 500~5000 5000~10000 ≥10000 小型 中型 大型 特大型 表14 地质灾害易发区主要特征简表

易发区划分 非易发区 灾种 高易发区 中易发区 低易发区 G=4 G=3 G=2 G=1 构造抬升剧烈,岩体破碎或 红层丘陵区、坡积层、构 丘陵残积缓坡地带,冻 缺少滑坡形成的 软硬相间;黄土垄岗细梁地 造抬升区,暴雨久雨。中 融滑坡。规模小。低速 地貌临空条件, 滑坡、 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 小型滑坡,中速,滑程远。 蠕滑。植被好,顺层滑 基本上无自然滑 崩塌 响强烈。暴雨型滑坡。规模 动。 坡,局部溜滑。 大,高速远程。 地形陡峭,水土流失严重, 坡面和沟谷泥石流,6—10 坡面和沟谷泥石流均有 以沟谷泥石流为 形成坡面泥石流;数量多, 条沟/20km;强烈活动: 分布,3—5条沟/20km; 主,物源少,排 10条沟/20km以上,活动分布广,活动强,掩没农 中等活动。沟口有堆积导区通畅:1—2 强,超高频,每年暴发可达田,堵塞河流等。沟口堆扇,但规模小,排泄区条沟/20km,多年 泥石流 10次以上。沟口堆积扇发育积扇发育且具一定规模。基本通畅。 活动一次。沟口堆明显完整、规模大。排泄区排泄区建筑物多。 积扇不明显,排泄建筑物密集。 区通畅。 续表14 易发区划分 非易发区 灾种 高易发区 中易发区 低易发区 G=4 G=3 G=2 G=1 碳酸盐岩岩性纯,连续厚度 以次纯碳酸盐岩为主, 以不纯碳酸盐岩为主,以不纯碳酸盐岩大,出露面积较广。地表洼 多间夹型。地表洼地、漏 多间夹型或互夹型。地为主,多间夹型或地、漏斗、落水洞、地下岩 斗、落水洞、地下岩溶发 表洼地、漏斗、落水洞、互夹型。地表洼岩溶塌溶发育。多岩溶大泉和地下 育。岩溶大泉和地下河不 地下岩溶发育稀疏。 地、漏斗、落水洞、陷和采河,岩溶发育深度大。 多,岩溶发育深度不大。 灾害点密度为0.05-0.1地下岩溶不发育。 22空区塌灾害点密度≥1个/km,地灾害点密度为0.1-1个个/km,地面塌陷或地裂灾害点密度为22陷 面塌陷或地裂缝破坏面积/km,地面塌陷或地裂缝缝破坏面积为100-500 0-0.05个/km,地222≥1000m2/km 破坏面积为 500-1000 m/km 面塌陷或地裂缝22m/km 破坏面积为<22100m/km 地裂缝 构造与地震活动非常强烈,构造与地震活动强烈,第构造与地震活动较为强第四系覆盖薄,差第四系厚度大。 四系厚度大,形成断陷盆烈,形成拉裂构造。 地,超采地下水。 异沉降小。

泥石流调查表样例

一、调查表

表1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

沟名 地理 E: 位置 N: 水系 名称 行政 X: Y: 泥石流沟与主河关系 主河名称 泥石流沟位于主河的 □左岸 □右岸 沟口至主河道距离(m) 流动方向 野外编号 室内编号 高程 最大标高 最小标高 省 地区(州) 县(市) 区位 乡(镇) 村 坐标 泥石流沟主要参数、现状及灾害史调查 水动力类型 泥砂补给途径 降雨特征值 □暴雨 □冰川 □溃决 □地下水 沟口巨石大小(m) 补给区位置 H时max ± H时cp 发展趋势 扩散角(°) Φa Φb Φc □面蚀 □沟岸崩滑 □沟底再搬运 H年max (%) 扇长(m) 挤压大河 H年cp H日max H日cp □上游 □中游 □下游 H10分钟max H10分钟cp □下切 □淤高 扇形地完整性沟口扇形地 特征 扇面冲淤变幅 扇宽(m) □河形弯曲主流偏移 □主流偏移 □主流只在高水位偏移 □主流不偏 地震烈度(度) 规模 规模 规模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大 □中 □小 建筑用地 其它 地质构造 □顶沟断层 □过沟断层 □抬升区 □沉降区 □褶皱 □单斜 滑 坡 活动程度 活动程度 活动程度 灌丛 □有 □无 □有 □无 □严重 □中等 □轻微 □一般 □严重 □中等 □轻微 □一般 □严重 □中等 □轻微 □一般 缓坡耕地 荒地 不良地质体 情况 人工弃体 自然堆积 森林 土地利用(%) 防治措施现状 监测措施 威胁危害对象 草地 类型 类型 陡坡耕地 □稳拦 □排导 □避绕 □生物工程 □雨情 □泥位 □专人值守 □城镇 □村寨 □铁路 □公路 □航运 □饮灌渠道 □水库 □电站 □工厂 □矿山 □农田 □森林 □输电线路 □通讯设施 □国防设施 威胁人口(人) 发生时间(年/月/日) 灾害史 泥石流特征 死亡人口 (人) 牲畜损失(头) 威胁财产(万元) 农田(亩) 公共设施 道路桥梁险情等级 直接损失(万元) 泥位(m) 房屋(间) 灾情 等级 全毁 半毁 全毁 半毁 (km) (座) 规模等级 冲出方量(104m3)

表2泥石流(潜在泥石流)调查表

泥石流综合评判 1.不良地质现象 □严重 □中等 □轻微 □一般 3.沟口扇形地 5.新构造影响 7.冲淤变幅(m) 9.松散物储量 (104m3/km2) 12.松散物平均厚(m) 14.相对高差(m) 评 分 易发程度 发展阶段 监测建议 防治建议 群测人员 1 2 3 4 5 6 7 □大 □中 □小 □无 □强烈上升区 □上升区 □相对稳定区 □沉降区 ± 8.岩性因素 10.山坡坡度(°) 2.补给段长度比(%) 4.主沟纵坡(‰) 6.植被覆盖率(%) □土及软岩 □软硬相间 □风化和节理发育的硬岩 □硬岩 11.沟槽横断面 □V型谷(谷中谷、U型谷) □拓宽U型谷 □复式断面 □平坦型 □严重 □中等 □轻微 □无 11 12 13 14 15 总分 13.流域面积(km2) 15.堵塞程度 8 9 10 □易发 □中等 □不易发 泥石流类型 □泥流 □泥石流 □水石流 □形成期 □发展期 □衰退期 □停歇或终止期 □雨情 □泥位 □专人值守 □群测群防 □专业监测 □搬迁避让 □工程治理 村长 电 话 隐患点 防灾预案 □是 □否 □有 □无 示意图 调查单位:

调查负责人: 填表人: 审核人: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表3泥石流沟严重程度(易发程度)数量化表

序号 量 级 划 分 影响因素 权重 严重(A) 得分 中等(B) 崩塌滑坡发育,多浅层滑坡和21 中小型崩塌,有零星植被覆盖,冲沟发育 16 60-30 12 30-10 河形无变化,大河主11 流在高水偏,低水不偏 6°-3° 9 (105-52) 相对稳定7 区,4级以下地震区,有小断层 7 6 30-60 1-0.2 风化和节8 岩性影响 沿沟松散物9 贮量0.054 >10 6 10-5 32°-25° 6 (625-466) 5 5 拓宽U型谷 10-5 4 4 5 5 5-1 25°-15° (466-286) 复式断面 5-1 3 3 4 4 <1 1 (104m3/km2) 10 沟岸山坡坡度 度(‰) 产沙区沟槽横断面 0.045 >32° (625) V型谷、谷中谷、U型谷 <15° (268) 平坦型 <1 1 0.054 软岩、黄土 6 软硬相间 5 理发育的硬岩 4 硬岩 1 5 4 5 6 <3° (52) 1 7 无河形变化, 主流不偏 1 8 <10 1 有零星崩16 塌、滑坡和冲沟存在 无崩塌、滑12 坡、冲沟或发育轻微 1 得分 轻微(C) 得分 一般(D) 得分 崩塌滑坡及水土流失1 (自然和人为的)的严重程度 0.159 崩塌滑坡等重力侵蚀严重,多深层滑坡和大型崩塌,表土疏松,冲沟十分发育 泥沙沿程补2 给长度比(%) 河形弯曲或堵0.108 塞,大河主流受挤压偏移 14 河形无较大变化,仅大河主流受迫偏移 12°-6° 12 (213-105) 抬升区,45 区域构造影响程度 0.075 强抬升区,六级以上地震区 -6级地震9 区,有中小支断层或无断层 6 7 流域植被覆盖率(%) 河沟近期一次变幅(m) 0.067 <10 0.062 >2 9 8 10-30 2-1 0.118 >60 3 沟口泥石流堆积活动 4 河沟纵坡(度,‰) 0.090 >12° (213) 沉降区,构造影响小或无影响 1 >60 <0.2 1 1 11 0.036 1 1 12 产沙区松散0.036 >10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qy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