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河大桥影评

更新时间:2024-02-18 12:20:01 阅读量: 经典范文大全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篇一:历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及优秀影评

历届奥斯卡金像奖获奖影片及优秀影评

获奖影片:

第1届奥斯卡(1927-1928年度)

最佳影片:翼 Wings

第2届奥斯卡(1928-1929年度)

最佳影片:百老汇的旋律/红伶秘史 The Broadway Melody

第3届奥斯卡(1929-1930年度)

最佳影片:西线无战事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第4届奥斯卡(1930-1931年度)

最佳影片:壮志千秋 Cimarron

第5届奥斯卡(1931-1932年度)

最佳影片:大饭店 Grand Hotel

第6届奥斯卡(1932-1933年度)

最佳影片:乱世春秋 Cavalcade

第7届奥斯卡(1933-1934年度)

最佳影片:一夜风流 It Happened One Night

第8届奥斯卡(1935-1936年度)

最佳影片:叛舰喋血记 Mutiny on the Bounty

第9届奥斯卡(1936-1937年度)

最佳影片:歌舞大王齐格飞 The Great Ziegfeld

第10届奥斯卡(1937-1938年度)

最佳影片:左拉传 The Life of Emile Zola

第11届奥斯卡(1938-1939年度)

最佳影片:浮生若梦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第12届奥斯卡(1939-1940年度)

最佳影片:乱世佳人 Gone with the Wind

第13届奥斯卡(1940-1941年度)

最佳影片:蝴蝶梦 Rebecca

第14届奥斯卡(1941-1942年度)

最佳影片:翡翠谷 How Green Was My Valley

第15届奥斯卡(1942-1943年度)

最佳影片:忠勇之家 Mrs. Miniver

第16届奥斯卡(1943-1944年度)

最佳影片:卡萨布兰卡 Casablanca

第17届奥斯卡(1944-1945年度)

最佳影片:与我同行 Going My Way

第18届奥斯卡(1945-1946年度)

最佳影片:失去的周未 The Lost Weekend

第19届奥斯卡(1946-1947年度)

最佳影片:黄金时代 The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第20届奥斯卡(1947-1948年度)

最佳影片:君子协定 Gentleman's Agreement

第21届奥斯卡(1948-1949年度)

最佳影片:哈姆雷特 Hamlet

第22届奥斯卡(1949-1950年度)

最佳影片:国王的弄臣 All the King's Men

第23届奥斯卡(1950-1951年度)

最佳影片:彗星美人 All About Eve

第24届奥斯卡(1951-1952年度)

最佳影片:一个美国人在巴黎 American in Paris, An

第25届奥斯卡(1952-1953年度)

最佳影片:戏王之王 The Greatest Show on Eart

第26届奥斯卡(1953-1954年度)

最佳影片:乱世忠魂 From Here to Eternity

第27届奥斯卡(1954-1955年度)

最佳影片:码头风云 On the Waterfront

第28届奥斯卡(1955-1956年度)

最佳影片:马蒂 Marty

第29届奥斯卡(1956-1957年度)

最佳影片:环游地球八十天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第30届奥斯卡(1957-1958年度)

最佳影片:桂河大桥 The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第31届奥斯卡(1958-1959年度)

最佳影片:金粉世界 Gigi

第32届奥斯卡(1959-1960年度)

最佳影片:宾虚 Ben-Hur

第33届奥斯卡(1960-1961年度)

最佳影片:桃色公寓 The Apartment

第34届奥斯卡(1961-1962年度)

最佳影片:西区故事 West Side Story

第35届奥斯卡(1962-1963年度)

最佳影片:阿拉伯的劳伦斯 Lawrence of Arabia

第36届奥斯卡(1963-1964年度)

最佳影片:汤姆 琼斯 Tom Jones

第37届奥斯卡(1964-1965年度)

最佳影片:窈窕淑女 My Fair Lady

第38届奥斯卡(1965-1966年度)

最佳影片:音乐之声 The Sound of Music

第39届奥斯卡(1966-1967年度)

最佳影片:四季之人 A Man for All Seasons

第40届奥斯卡(1967-1968年度)

最佳影片:炎热的夜晚 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第41届奥斯卡(1968-1969年度)

最佳影片:雾都孤儿 Oliver!

第42届奥斯卡(1969-1970年度)

最佳影片:午夜牛郎 Midnight Cowboy

第43届奥斯卡(1970-1971年度)

最佳影片:巴顿将军 Patton

第44届奥斯卡(1971-1972年度)

最佳影片:法国贩毒网 The French Connection

第45届奥斯卡(1972-1973年度)

最佳影片:教父 The Godfather

第46届奥斯卡(1973-1974年度)

最佳影片:骗中骗 The Sting

第47届奥斯卡(1974-1975年度)

最佳影片:教父 2 The Godfather: Part II

第48届奥斯卡(1975-1976年度)

最佳影片:飞越疯人院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第49届奥斯卡(1976-1977年度)

最佳影片:洛奇 Rocky

第50届奥斯卡(1977-1978年度)

最佳影片:安妮·霍尔 Annie Hall

第51届奥斯卡(1978-1979年度)

最佳影片:猎鹿人 The Deer Hunter

第52届奥斯卡(1979-1980年度)

最佳影片:克莱默夫妇 Kramer vs. Kramer

第53届奥斯卡(1980-1981年度)

最佳影片:普通人 Ordinary People

第54届奥斯卡(1981-1982年度)

最佳影片:火的战车 Chariots of Fire

第55届奥斯卡(1982-1983年度)

最佳影片:甘地传 Gandhi

第56届奥斯卡(1983-1984年度)

最佳影片:母女情深 Terms of Endearment

第57届奥斯卡(1984-1985年度)

最佳影片:莫扎特 Amadeus

第58届奥斯卡(1985-1986年度)

最佳影片:走出非洲 Out of Africa

第59届奥斯卡(1986-1987年度)

最佳影片:野战排 Platoon

第60届奥斯卡(1987-1988年度)

最佳影片:末代皇帝 The Last Emperor

第61届奥斯卡(1988-1989年度)

最佳影片:雨人 Rain Man

第62届奥斯卡(1989-1990年度)

最佳影片:为戴茜小姐开车 Driving Miss Daisy

第63届奥斯卡(1990-1991年度)

最佳影片:与狼共舞 Dances with Wolves

第64届奥斯卡(1991-1992年度)

最佳影片: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第65届奥斯卡(1992-1993年度)

最佳影片:不可饶恕 Unforgiven

第66届奥斯卡(1993-1994年度)

最佳影片:辛德勒的名单 Schindler's List

第67届奥斯卡(1994-1995年度)

最佳影片:阿甘正传 Forrest Gump

第68届奥斯卡(1995-1996年度)

最佳影片:勇敢的心 Braveheart

第69届奥斯卡(1996-1997年度)

最佳影片:英国病人 The English Patient

第70届奥斯卡(1997-1998年度)

最佳影片:泰坦尼克号 Titanic

第71届奥斯卡(1998-1999年度)

最佳影片:莎翁情史 Shakespeare in Love

篇二:IMDB电影前250及一句话影评

1、《肖申克的救赎》——弗兰克·达拉邦特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盐的你,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

2、《教父》——科波拉

无疑是一部难得的上乘佳作,作为男人的奋斗史,作为理解人性的绝好之作,也作为对精湛演技的欣赏。

3、《黄金三镖客》——塞尔吉奥?莱昂内

烈日灼人的圆形墓场,深埋宝藏的众神花园,三个快乐决斗的游侠,他们各怀鬼胎,眼神游移,汗珠滴落,枪人合一,仿佛谁都不知道,三把枪中的一把,竟是空的。

4、《低俗小说》——塔伦蒂诺

塔伦蒂诺一如他此前的一贯作风,没有采用常见的时间顺序结构,而是用了一种循环中嵌套倒叙多线并进的精巧结构来将整个故事娓娓道来。以人物为中心的整体风格,大量意味深长的台词推动着整个剧情和人物的发展,展现出片中人物幽默及哲学思辨的内在属性,在一定程度上替导演道出了对世界的所想所思。

5、《辛德勒名单》——斯皮尔伯格

探寻和讴歌在特殊环境中的人性发展轨迹。

6、《十二怒汉》——西德尼·吕美特

探讨美国陪审员制度和法律正义的经典之作,生在大陆法系下的我们可能有点不太理解普通法系下英美国家的法律,“法不容情”在英美可没有在中国有市场。

7、《飞越疯人院》——米洛斯 福曼

表面上是在叙述一个精神病院中所发生的悲剧故事,实则却展现了那种为了个性解放而孤军奋战的英雄,由于找不到正确的解放道路而最后为社会所吞噬的悲惨命运,有着浓重的悲剧色彩。

8、《卡萨布兰卡》——迈克尔·寇蒂斯

《卡萨布兰卡》中的爱情,就像是迷蒙乱世中横空出世的一道彩虹,让我们在热泪盈眶的同时,心里的万般感叹最后只能归为沉默。

9、《七武士》——黑泽明

至少表达了两个意思:A. 武士存在的悖论:为消灭敌人,他们存在,可是敌人消灭了他们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一步步向死而生。B. 农民憨厚淳朴?农民最自私,

最狡猾!可是,是谁让他们变得如此呢?!

10《好家伙》——斯科塞斯

逼真地表现出黑道人物独特的生活型态和与众不同的价值观。

11《后窗》——希区柯克

一部机关重重的电影,但你又很难发现任何机关。

12、《上帝之城》——费尔南多·梅里尔斯

对人性堕落和无尽暴力的谴责;Fight and you'll never survive..... Run and you'll never escape.

13、《搏击俱乐部》——大卫·芬奇

的确是一部暴力的电影。情节表现得十分的残暴血腥,当然,所有这些血腥的镜头都是为了揭示影片的主旨:人天性残忍,而每日的辛劳使人变得麻木不仁,充满失落、挫折、绝望、精神空虚,长期的压抑引发狂最原始、最野蛮的本性,结果产生难料的后果。

14、《西部往事》——赛尔乔·莱翁

苍凉回首,沉醉低回。

15、《嫌疑惯犯》——布莱恩·辛格

“睁大你的眼睛,不要胡思乱想,因为你正在看《嫌疑惯犯》,否则你永远也搞不明白到底谁是恺撒·苏尔。”看一遍一头雾水,看两遍粗粗理顺条理,三遍以上才能慢慢享受其中奥妙,一部味道十足的悬疑电影。

16、《惊魂记》——希区柯克

被公认为希区柯克最好的电影,同时也是被模仿最多和最具影响力的电影。

17、《沉默的羔羊》——乔纳森·戴米

一部令人紧张得透不过气来的心理分析片,影片一直在寻找人类社会的恐怖之源,最后得出了一个“由于秩序本身的问题造成的,反过来危及秩序的犯罪病例”的结论。

18、《日落大道》——比利·威尔德

由片中一男一女的情欲故事折射出去,客观,深刻,坦诚而且勇敢地讨论了技术革命和艺术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同时还探讨了包括电影的本质,商业体制和艺术创作之间的尖锐矛盾等等几乎称得上是“永恒”的话题。

19、《奇爱博士》——库布里克

库布里克对于人类未来进行哲学思考的三部影片中的第一部,也是他为全人类敲响的

一记警钟,质疑《奇爱博士》是不是经典,就像质疑《蒙娜丽莎》是不是名画一样。

20、《记忆碎片》——克里斯托弗·诺兰

故事不太复杂,但很难看懂,这是由于它采用两条平行故事线,一条倒叙,以彩色呈现,另一条顺叙,以黑白呈现,两条线每隔几分钟穿插一次,直至片尾天衣无缝地与片头衔接在一起。

21、《西北偏北》——希区柯克

希区柯克早期作品,影片没有把紧张悬念作为最主要的元素,而是加入大量幽默的对白,加强了人物性格的刻画。

22、《七宗罪》——大卫·芬奇

饕餮、贪婪、懒惰、淫欲、傲慢、嫉妒、愤怒,看看你犯了几宗,o(∩_∩)o…

23、《公民凯恩》——奥逊·威尔斯

一部对生活高度凝炼、对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心理世界的理性体验的影片,也是当时年仅26岁的电影大师奥逊·威尔斯自编、自导、自演的成名代表作。

24、《这个杀手不太冷》——吕克·贝松

推开记忆的门,前尘往事一幕幕似幻似真……有悲,有喜,有爱,有恨,酸酸甜甜,伴我们走过了青春。其中有些事、有些人我们原以为自己早已忘记,然而蓦然回首时却不经意地发现,原来它们不曾真的随风而去,而是一直深藏在我们的心底,聆听着我们的心跳,陪伴着我们的呼吸,守护着我们的回忆。

譬如……初恋。

25、《现代启示录》——科波拉

深刻的寓意、宏大的场面、精彩的表演,震撼人心的视觉造型,造就了“一部登峰造极的战争史诗片”;当然了,也是史上最牛穿帮王,共有396处穿帮,至今无片能敌。

26、《美国丽人》——萨姆·门德斯

真正的“美国丽人”,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我们只能在梦中幻想自己醒来.如果某天真的似乎体验到了的时候,也是灵魂要灭亡的时候。有时候我们在认为伟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怎样的自由,开放,也许错了,至少是误解了,真正的生活需要规则。

27、《出租汽车司机》——斯科塞斯

故事发生在越战结束后的纽约,这是美国上下颇为尴尬迷茫的时期,越战的失利使得很多普通人开始对国家政治和“美国精神”产生怀疑。人们无法彼此信任,社会的隔膜逐渐明显。而在纽约这座以繁华著称的大都市里,孤独和空虚更显著地笼罩每一个个

体;“垮掉的一代”。

28、《美国X档案》——托尼·凯耶

Some Legacies Must End.

29、《迷魂记》——希区柯克

希区柯克作品中关于自我反省和自我揭露的代表作,其将种种难以名状的边缘心理疾病和仪式化的行为完美地整合到故事情节之中。

30、《阿拉伯的劳伦斯》——大卫·里恩

影片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把两个往往是不可兼得的方面成功地结合起来——它既有宏伟的战斗场面,又对历史人物进行了富有情趣和才智的研究。

31、《阿甘正传》——罗伯特·泽米吉斯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nna get.

32、《机器人总动员》——安德鲁·斯坦顿

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创造了一切,然而这一切在满足人性的贪得无厌之外,同时也摧毁了一切。在世界末日之后的蛮荒世界,最后的爱,只能通过没有生命的机器来进行阐述。 ——基督山伯爵

33、《光荣之路》——库布里克

对军队政治的尖锐控诉。Now the screen blasts open the bombshell story of a Colonel who led his regiment into hell and back - while their maddened General waited for them - with a firing squad!

34、《双重赔偿》——比利·怀尔德

一个相对完整的堕落男人的心灵煎熬史,冷静、更冷漠地注视着战争前后的美国现实。

35、《天使艾美丽》——让·热内

这不是一部完全快乐的电影,它饱含着忧郁哀伤和苦乐参半的情调。

36、《M就是凶手》——弗里茨·朗

果然是德国电影:导演从头至尾一板一眼、一环一环逻辑清晰,甚至很多镜头的死板描写简直让人难以忍受,但同时却又不断地给观众以惊喜;平铺直叙地讲述一个故事,但这并不妨碍这个故事讲的精彩。

37、《杀死一只知更鸟》——罗伯特 马利根

人生的善恶问题。善良与罪恶并存,因而应该欣赏他人美德并以同情态度从他人的视角看待生活来理解他人的罪恶。

38、《碧血金沙》——约翰·休斯顿

The nearer they get to their treasure, the farther they get from the law.

39、《发条橙》——库布里克

导演自己要求禁止播放的一部让人彻底绝望的电影,少看为好。

40、《闪灵》——库布里克

为恐怖片的拍摄手法和制作手段开创了新的纪元。

41、《拯救大兵瑞恩》——斯皮尔伯格

为什么这个士兵,就值得让八名士兵去冒死拯救?雷恩的一条命为何比他们的生命更有价值?但是,尽管他们心存疑惑,他们还是坚决执行上级的命令。

42、《第三个人》——卡罗尔·里德

战后欧洲的混乱气氛,美苏冷战的时代特色。

43、《无间道风云》——斯科塞斯

翻拍自香港版的《无间道》,但《无间行者》是一部完全被美国化了的影片。

44、《别样人生》——多纳斯马

与《再见列宁》有诸多相似之处:都在披露东德末期的社会实态;都在多研究问题的同时,巧妙地谈了“主义”。小金人就喜欢这样的灵兽,识时务!并未摇旗呐喊“资本主义好”,却又淡淡流露出对“资式人文关怀”的欣赏,但始终压制着政治的议题,尽心竭力地讲好故事、拍好片子。这种擦边不沾边的谨慎做法,可谓王道。

45、《钢琴家》——罗曼·波兰斯基

用艺术的美丽揭开了纳粹血腥屠杀的序幕

46、《唐人街》——罗曼·波兰斯基

唐人街在片中是一个隐喻:这块神秘的、充满异域的土地似乎是一个不受社会和道德约束的地方,犯罪行为和谋杀案大行其道而无人过问,影片中华人的面孔也都是冷漠而没有表情的。但其实,这个世界上没有一块土地是干净的,似乎在阳光下的洛杉矶也不过是唐人街的延展而已。

47、《城市之光》——卓别林

默片,片中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但是卓别林则细腻、直率又幽默德肢体语言,巧妙的将其平衡。

48、《美丽心灵的永恒阳光》——米歇尔·冈瑞

I'm fine without you.

篇三:斯大林格勒观后感

斯大林格勒观后感 《斯大林格勒》:俄罗斯首部imax 3d战争大片 咱就不说视听效果极为震撼的《斯大林格勒》幕后是如何如何的强了,因为一来俄罗斯

那长长的人名记都记不住,二来看完本片之后听说花了三千万美金,深深的感觉原来俄罗斯

电影也有大把大把烧钱的,而且烧的让你看的见,值回票值!伏尔加河登陆海陆空成千上万

士兵的宏大场面、斯大林格勒的建筑与街景、巴甫洛夫大楼、轰炸机坠地、坦克密集进攻??《斯大林格勒》讲的是1942年,苏联红军在跨越伏尔加河,向德军发起反攻失利,几名

苏联士兵潜进了德战区,遇到了一位未能跑掉的俄罗斯姑娘,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

斗争。一边是苏联战士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在小姑娘的这座房屋内,一边是德军三番四次不惜

一切代价想要夺回这一“堡垒”。聪明的是,《斯大林格勒》将主视角投向了局部,从小人物的情感入手,凸现整体战争的

残酷,苏军这边几个主角,既有共同抗战和保护“女神”的目的,又有各种性格之间的戏剧

性冲突,德军这边则是一段身份地位、语言、价值观等统统不一致的“孽恋”。除了爱情,双

方人马身处极地,对家人和感情的念念不忘,对频繁的战争表现出的极度厌恶,以及一些看

似微不足道的小插曲:如弹钢琴唱高音、捡玩偶展书信、打水取食??都和残酷的战争形成鲜

明对比。

《斯大林格勒》在视听与叙事上都近乎完美,伏尔加河登陆的场面,通过全景、陆地、

船上、水中、火中、战壕等六个方位表现战斗的宏大场面和惨烈状况,开场时当观众看到一

个个俄国士兵穿过火海,身上带着熊熊燃烧的火焰冲向德国士兵时,无论是视觉还是心理都

相当震撼,那数百人齐齐登陆作战的镜头极为出色,要是再多几个长镜头就应该足以载入影

史了。接下来飞机轰炸,大炮强攻、子弹扫射的镜头等场面效果逼真,加上3d效果,有好莱

坞大片的范儿。

尤其值得赞誉的则是道具、场景之逼真,因要全景重现斯大林格勒战役,逼真的建筑和

街景,大到包括斯大林格勒地标性建筑巴甫洛夫大楼,小到破旧的钢琴、柔软的大床、墙上

海报等等,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其实该片在“反战”的立意上,与《拯救大兵瑞恩》这些佳作有异曲同工之妙,《拯救大

兵瑞恩》说的是八个救一个,从分裂到齐心,再到去牺牲去救赎,斯皮尔伯格展现出了作为

导演对于电影主题的精确把控,而《斯大林格勒》何尝不懂得战争与反战,剧情波澜起伏,

将战争场面拍的最真实以及毫不避讳的血腥,五个苏军不再为了国家为了斯大林,而是为了

守护阁楼里的小“公主”,德军官厌恶战争,爱上沦陷区的俄罗斯娼妓?? 战争中萌发两段爱情,尽量不扯到家国大义,即便是中途苏军奋勇冲出小楼杀敌,也是

看到同胞被残忍杀害,愤慨还击。这种“战争中谈着恋爱”的题材可能很多国内“专家”会

认为容易出现误导,我们的英雄就义之前一定是念念不忘交党费,根本不可能在这种环境下

还五个人爱上一个女的??

所以,战争带来灾难,胆同时也又让人性完美的诠释出来,战争的黑暗不能完全掩盖人

性的光辉!篇二:观《斯大林格勒》有感 观《斯大林格勒》有感 周末在家看了部电影--《斯大林格勒》。看后感叹:战争是政治家的游戏,勇者的决斗。围观近几年的国产抗日神剧,我觉得现在的导演在追求高收视率,而忽悠观众。如果当

年,打日本鬼子真的如此简单,那么为什么要八年,还丢失半壁河山,为什么以十换一,进

行近身肉搏,为什么有那么中国人当伪军,当汉奸。拜托,那些中国导演别挑战观众的智商

下线。真正的战争,无论哪方,不都是拼尽权力,不择手段干掉对方。而我觉得这部影片好,

在于尊重观众,尊重参战双方,尊重每个失去的生命。战争对于任何一方,都是失败的,不

管怎样,战争总会流血,死人,不会带来和平。有句话叫做: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可见,

仇恨之深,可楚霸王灭秦,杀秦三世,天下安定了吗?楚汉相争,天下还是诸侯乱战。所以,

要维护和平,绝对不能通过战争取得,战争只会种下更多的仇恨罂粟。想要和平,必需防止战争发生,防止战争发生在于增强和平的力量,多一个朋友,少一

个敌人,因此,当爱好和平的力量足够大,罪恶就不敢抬起头,战争就会减少。而真正要防

止战争的出现,我认为是不可能的,由矛盾规律可知,没战争就没和平,愿人类在20世纪经

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沉痛教训后,可以更加爱护和平,也愿现在某些正在受战火的人可以尽快

得到和平。愿在战争中丢凌的生命得到安息。篇三:观“斯大林格勒战役”有感 为雅利安民族的诚恳喝彩

——观“斯大林格勒战役”有感《斯大林格勒战役》(以下简称《斯》),不同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它是德国雅利安

民族在经过了六十年的深思与反省产生的一部表达德国人深深歉意的电影题材做品。剧中的

情节与各种场景以及悲惨的结局,无不反映了德国民族对二战的歉疚和省悟,最终的结局是

最好的明证,说明他们已深深地认清了自己对整个世界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历史告诉我们:

侵略的、非正义的战争从来都没有得到过胜利,从来都是以惨败来收尾。 对《斯》剧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几个德国“逃兵”。战争的残酷唤醒了一部分的德国

军官和士兵的良知。于是一群士兵开始有了逃离战场的念头,可希特勒法西斯的专职使他们

不得不背负着国家的旗号,为国家而连年征战,为荣誉而背井离乡。但这些换来的是什么?

是生灵涂炭,是鲜血横流。自古以来,非人性的、侵略的、非正义的战争都没有好的结果,

都是以惨败收场。可是我之所以要为雅利安人,为雅利安民族喝彩,不是为那些逃兵怯懦的

逃避战争、也不是为《斯》结局的悲惨,更不是为希特勒非正义的侵略。我为在二战结束的

六十年后他们能够正确地认清自己的错误并作出如此的反应。但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在以色列

二战纪念碑前献上花圈,双膝跪地的时候。我就已经为雅利安民族的诚恳与魄力而折服。

二战结束已经六十有一年,德国已经深刻的认识到自己当年所犯的错误。可同样作为轴

心国的日本呢?对我国十三亿华夏子孙作出过什么表示没? 难道就是五次三番、三番五次的

参拜靖国神社,就是不惜扭曲历史而篡改历史教课书吗?更有一群极端分子仍然沉沦在“大

东亚共荣”的空想中。 我不明白所谓的“大和”民族就是这么不知羞耻吗?还有没有一点人

性的良知,你们的武士道精神倡导就是“虚伪、侵略和野蛮”吗?南京大屠杀三十万中国人

的头骨还散发着冷冷的寒气,东北三省生化武器遗留至今依然危害我国人民的正常生活,卢

沟桥下依稀还能见到往日血染的江水。在这方面雅利安民族为你们作出了榜样。历史的铁证

是不容更改的、正义真理永存世间。雅利安民族, 好样的!!! 张振东

2006-4-18篇四:斯大林格勒《斯大林格勒》微观着眼,再现感动与悲怆 斯大林格勒战役的电影题材,在俄罗斯人眼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分量,这也是他们目前

电影工业实力的一次精彩亮相。昨晚7点钟的首映式,在京城最具现代时尚范儿的芳草地艺术中心,作为时光网的嘉宾,

我很有荣幸参与观影。这次的首映式不同寻常,除了电影圈的一些嘉宾,中俄两国也都有重

量级的外交官员参与。

俄罗斯,前苏联,是有着厚重的战争史诗创作传统的国度。《静静的顿河》、《这里的黎明

静悄悄》、《西伯利亚理发师》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这个广袤的国度的美丽与苍

凉,人性中与命运的抗争,与外来强权势力的角力,因为不屈不挠的毅力而赢得人们的尊敬。毫无疑问,这是一部好看的电影,但也是一部气质迥异的战争大片。

传统的经典战争电影,讲究全景式的展现,犹如战争的全景画,让观众一览无余, 两军的布局,攻防,然后加以主帅的运筹帷幄以及微观的士官的临阵杀敌情节,这足以

构成经典战争大片的要素。观众以“上帝视角”时刻了解整体的演进情况, 例如《最长的一天》、《巴顿将军》、《虎!虎!虎!》、《大决战》。另外一种则是以微观事

件为主线,例如《拯救大兵瑞恩》、《桂河大桥》、《兵临城下》,是以某个戏剧性的事件作为切

入口,带领我们观众实际去体验战争。 这两种手法,核心要素其实不在于事件和战争场面,而在于人物和动机。鲜明的人物角

色会随着动机而显得更有血有肉,而战争场面体现电影制作的资金实力和工业水准,衡量导

演的想法,从人物和动机去分析,更为现实。 故事的开篇,表现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六十年以后,一个当代的灾难现场,通过瓦砾

中的救援对白,引出了救援队长的身世。“我的妈妈当年也和你一样,但她活了下来??”“你

妈妈为何活了下来?”“因为??我有五个爸爸” 然后,通过回忆救援队长妈妈——卡嘉的叙述,讲述了这“五个爸爸”是如何浴血奋战,

保护了她这样的普通人的故事。这个开篇的路子,类似泰坦尼克的叙事结构。所谓的3d大场面,不是本片的目的。本片就是围绕着卡嘉居住的这栋楼展开。苏军和德

军,以小分队对垒的形式,在此上演了一百多分钟的戏份。

第一段讲暗夜中的强渡顿河,亮点是烈火中的阵地战,这个场面很生猛,视觉呈现为火

山熔岩般的强攻德军阵地场景。后面就是来到了德军的阵地边缘,废墟般的城市里,一栋楼里面,少女卡嘉依然奇迹般

地生还。看似木纳的她,成了这五个士兵的精神支柱。 以这座东正教风格鲜明的房子为视觉中心,展现了本片的影像风格。全片基本是暗调的

影像,但是暗调的背景里面,各种材质都隐隐有着凛冽的光芒,这与传统的好莱坞四平八稳

的影调不一样。

叙事在此阶段,依然是以未知的视线来展开,所以观众并不知道剧情的走向。 片子开始分别呈现了两股势力(苏军五人和德军小分队),两个命运不同的女人,分别成

为了他们的焦点。

苏军是五个男人保卫一个女人;而德军军官,则是在异域战场上,找到了精神寄托,是

占领者的占有欲望,价值观虽不一致,但渴求安宁,厌倦战争的内心,都是一致的。中间的桥段,戏份,可以参见《兵临城下》,本片的戏剧性和紧张感,不如兵。 但有些

浪漫的元素,是很有意味,卡嘉姑娘过生日,我觉得是本片的高潮之一篇五:《天启》观后感战争是“英雄”间的对弈,棋子是那些“普通”民众? ——观法国二战记录片《天启》有感 “《天启》是由法国制作的纪录片,该纪录片以亲历者的视角重现了二战的真相,从世界

不同眼光去深入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讲述了这场战争的参与者(士兵)、受害者(民众)以

及制造者(政治、军事领导)的悲惨命运”;“共6集,每集50分钟左右,分别为《闪电战》、

《耻辱的溃败》、《兵临莫斯科》、《燃烧的世界》、《宿命难逃》和《苍鹰败落》”。断断续续地

把这部二战纪录片看完,非我国所制,片中从未出现过任何一个中国人的名字,也算是从一

个新的角度认识二战。

第一集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就任德国总理。几个月后,他的独裁政策得到全面施行。“德

国在我们脚下!德国为我们骄傲!德国让我们勇往直前。”我若是当时的德国年青人,不听他

的宣言,应该都会是他的狂热追随者之一吧,就如我想我若生在文革就99%会成为一个红卫

兵一样。1938年3月,希特勒把奥地利纳入德国版图;奥迪利的一个山村,“1899年,希特勒曾

和其他孩子一样在这里上学。如今,这里的孩子还赤着脚,而希特勒却已开始征服世界。” 1938年9月30日,德意英法四国首脑希特勒、墨索里尼、内维尔〃张伯伦和爱德华〃

达拉第在德国慕尼黑召开会议,并签订协议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了希特勒,后

者发誓不会再侵略欧洲任何国家。6个月后,1939年3月15日,“赫尔曼〃戈林在希特勒的

授意下,攻占了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 1939年8月23日,苏德两国签署《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不久后,美国政府利用法国邮

轮“诺曼底号”从欧洲接回了大量美国公民;这让我不由得联想到昨天看到的这则新闻“【环

球时报赴缅甸特派记者 邱永峥】1月18日,据环球时报记者在缅甸克钦前线了解,缅北战

事进入全面升级状态。据环球时报记者了解,受战火影响,包括数百中国公民在内的约2000

平民在战区被困3天,目前伤员无医药,所剩粮食饮水不多,缅甸政府军仍在封锁不让平民

离开,这些来不及从战区撤离的中国公民的人身安全极度令人担忧”。美国国会已于1935年

通过《中立法案》。

1939年9月1日早晨5点35分,德国向波兰进军,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声炮在 但泽打响。1939年9月3日上午11时,驻柏林的英国大使发表了战争宣言;下午5时,

法国正式对德宣战。

“9月20日,希特勒下令轰炸华沙,他们很快就包围了城市,但却久攻不下。“(纽约 1939

年9月20日)各大报纸的头版争相报道,希特勒的这次进攻令全世界都陷入了恐慌。当时的

美国总统罗斯福随即向全国人名致辞:我们的国家会保持中立,但是,我无法要求美国的公

民在思想上无动于衷,即使是中立者,也有权辨明事实,即使是中立者,也不能因为受到胁

迫而停止自己的思想、无视自己的感受。”“经过二十多僵持之后,波兰投降。纳粹党人汉斯?

弗兰克被希特勒和希姆莱任命为被侵占省份的总督,就职时他宣称:我掌握有波兰人的生杀

大权。”“遵照之前和希特勒达成的协议,苏联占领波兰东部,在波兰,德军和苏军亲如兄弟,

这让人难以理解。纳粹党人四处散发存单,内容是:德军向由工人和农民组成的苏联红军致

以崇高的敬意。”

第二集

1940年5月10日清晨,德国攻击比利、荷兰和法国。1940年5月28日,“眼看大势已

去,比利时国王率军宣布投降”;英法联军溃退敦刻尔克,希特勒命令德军停止追击,英法联

军历史最大规模军事撤退行动——敦刻尔克大撤退发生。6月4日,丘吉尔发表著名演讲,

大声疾呼:我们将在海滩上战斗,我们将在田野和街道战斗,我们将在山区战斗,我们绝不

投降。

5月28日,比利时国王率军宣布投降;6月4日,英国总统发誓永不投降。降与否?我

想我若是后者也绝不会低头,这也会是多数人的选择;但我若是前者呢?宁为玉碎,不为瓦

全?投降、当亡国奴会被永远看不起,连子孙后代都会被鄙视。会不会根本就从不抵抗?这

样似乎还更显得伟大。我也愿我能选择游击作战、地下作战,且国民则全已转移妥当,但这

是不可能的吧?也许我应该得听听国民的心声?要战要降由国民决定,但这又是不是一种不

愿承担责任的表现?我忽然为比利时国王由衷地惋惜甚至尊敬,也深深地感到小国的无奈,

“小人物”的无奈;这就是为什么每个国民都希望祖国强大的原因吧,这是对自由和荣耀的

热爱。 (1940年6月10日)在罗马,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宣布了一条重要消息,意大利对

英国个法国宣战:我们刚刚向英国和法国大使宣布进入战争状态。 墨索里尼决定趁火打劫。墨索里尼真卑鄙,也不可靠,他妈的猪样的;他当时肯定是坚

信英法必输,德国必赢了吧,而敦刻尔克大撤退发生前他也必定心有疑虑、尚在徘徊或者是

想着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吧。就这样的见识和思想怪不得墨索里尼政府会是轴心国政

府中最早垮台的呢,意大利人若不受待见那也必定和你有关。当我这样想时,我突然发现自

己似乎犯错误了。但不知这错误的名称叫什么。以成败论英雄?若二战最终轴心国胜利,历

史改写。我会不会夸或者羡慕、嫉妒、佩服墨索里尼机智果断,就像羡慕、嫉妒、佩服美国

在两次世界大战大发战争财一样? “巴黎宣布为“不设防城市”,希望用放弃抵抗来避免重蹈华沙和鹿特丹的覆辙,法国政

府已经迁至波尔多。““1940年6月14日黎明,德国兵不血刃占领巴黎。作为纳粹重要标志

的万十旗遍布巴黎各处。德军占领巴黎后,迅速进入早已人去楼空的政府部门,寻找重要资

料,从间谍名单到共济会会员,还有令德国颜面扫地的《凡尔赛条约》原件,都被送到了希

特勒手中。”

1940年6月22日,德法签订《停战协议》;希特勒决定,保留法国的部分主权,在法国

境内建立傀儡政府。傀儡政府由贝当统治,首都定在维希。 事实上,维希政府仍旧控制着一个庞大的殖民帝国,还有一支强大海军;维希政府拒绝

了加入英国开展对德作战。“为了向英国人民、世界、还有美国展示自己战斗得决心,丘吉尔

不惜下令对昔日的盟友开火,因为法国海军很有可能会危及英国本土的安全,维希政府提议

对英宣战,但贝单却回答说:一次失败已经够了。”一次失败已经够了,这是多么的痛苦、绝

望和无奈。

1940年7月,伦敦上下全都摩拳擦掌,丘吉尔随即发表了著名演讲—— “不列颠之战即将打响,所以让我们勇敢地承担责任,如果大英帝国和它的联邦可以留

存千年的话,人们将会这样传颂,这才是他们心中最光辉的时刻。”好的演讲总是这么地振奋人心,也许它有时能左右一场战争的胜利。我也不由得想到了

去年9月的苏格兰公投,卡梅伦前后的演讲都让我赞叹不已,苏格兰没有选择逃离英国这有

卡梅伦出色演讲的功劳吧。戴高乐建立了自由法国军队。“牛津剑桥的很多学生也加入了空军,理查德〃希拉里就是

其中一员,他在奔赴战场前写到:我们是迷茫并被宠坏的一代,是所谓的失落的一代,是一

群自私傲慢的人;战争不需要装腔作势的豪言壮语,但却为我们提供了向世人证明自己的机

会,我们或许很任性,但是却足以对抗希特勒的青年团。” 不知道是否每一代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被看成是令人担忧的一代,但事实又多证明长江

后浪推前浪;当然前一代人的批评和担忧对下一代多是有促进作用的。第三集

德国人相继占领了欧洲众多国家的首都:布拉格、华沙、布鲁塞尔、卢森堡、海牙、哥

本哈根、奥斯陆,但久攻不下伦敦。1941年4月,希特勒进攻希腊并侵占南斯拉夫。1941

年6月22日,德国挥师苏联。“德国法西斯军队真的不可阻挡吗?拿破仑的军队也曾认为不

可阻挡,但是它被打败了!”斯大林的演讲同样振奋人心。1941年9月30日,古德里安接到

希特勒的命令:与其他部队会和,向北进发,逼近莫斯科。1941年11月7日,斯大林下令

照例举行盛大的阅兵式,纪念十月革命胜利。斯大林发表了演讲,进行全名动员,并且列举

沙皇时代的伟大军人来鼓舞将士们。他提到了打败鞑靼人的德米特里〃顿斯科伊,击溃条顿

骑士团的亚历山大〃涅夫斯基,赶走土耳其人的苏沃格夫,以及打败拿破仑的库图佐夫。 “斯大林发起了莫斯科保卫战,具体负责指挥的是他最富才华的将军之一、堪与库图佐

夫比肩的苏联统帅、45岁的格奥尔基〃朱可夫。莫斯科最终保住,纳粹国防军被迫撤退了200

公里,残余顽固地驻守苏联。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qwb.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