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货物运输》习题集

更新时间:2023-03-08 06:02:4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货物运输基础知识 411 第一节 船体形状及其参数 30

1 根据我国的定义,船舶最大吃水dmax是指( )。

A.在最大长度中点处,由龙骨下缘量至夏季载重线上缘的垂直距离 B.在最大长度中点处,由龙骨上缘量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 C.在船长中点处,由龙骨上缘量至夏季载重线上缘的垂直距离 D.在船长中点处,由龙骨下缘量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 2 钢质船的船体型线图所表示的船体形状是( )。 A.不包括船壳板厚度在内的船体图形面 B.已包括船壳板厚度在内的船体图形 C.代表船体的实际外形 D.大于船体的实际外形

3 船舶在设计时使用的尺度为( )。 A.船型尺度 B.理论尺度 C.实际尺度 D.最大尺度

4 船型尺度包括( )。

Ⅰ.最大尺度;Ⅱ.登记尺度;Ⅲ.垂线间长;Ⅳ.型深;Ⅴ.型宽;Ⅵ.型吃水;Ⅶ.干舷。 A.Ⅱ,Ⅲ,Ⅵ,Ⅶ B.Ⅰ,Ⅱ,Ⅲ,Ⅴ C.Ⅲ,Ⅳ,Ⅴ,Ⅵ D.Ⅳ,Ⅴ,Ⅵ,Ⅶ

5 从船舶型线图上量取的尺度为( )。 A.最大尺度 B.型尺度 C.登记尺度 D.实际尺度

6 沿船舶的设计水线(或夏季满载水线)由首柱前缘到舵柱后缘或舵杆中心线的水平距离称为船舶的(A.型长 B.两柱间长 C.垂线间长

D.A、B、C均是

7 在船舶要素中,船舶的主尺度包括( )。 A.型尺度和登记尺度

B.船长、船宽、型深和型吃水 C.计算尺度和最大尺度 D.登记尺度和型尺度

8 根据我国规定,以下( )属于船舶船型尺度。 A.型深、型吃水、型长及型宽 B.型长、最大宽度及总长 C.全长、实际吃水及登记深度

D.登记长度、型宽及水线上最大高度

9 船舶的型长是指沿夏季满载水线,从( )的水平距离。 A.首柱后缘量至舵柱前缘 B.首柱后缘量至尾柱后缘 C.首柱前缘量至舵柱后缘 D.首柱前缘量至尾柱前缘

10 根据我国的规定,船舶型宽是指( )。

A.在船长中点处,由一舷的肋骨外缘量至另一舷的肋骨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B.在船长中点处,由一舷的肋骨内缘量至另一舷的肋骨内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C.在船舶最大宽度处,由一舷的外板量至另一舷的外板之间的水平距离

D.在船舶最大宽度处,由一舷的肋骨外缘量至另一舷的肋骨外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11 船舶的型深D是指( )。

A.在登记长度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下缘的垂直距离

。 ) B.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

C.在登记长度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 D.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下缘的垂直距离 12 下列关于型深D的定义,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下缘的垂直距离 B.在型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干舷甲板上缘的垂直距离 C.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甲板线上缘的垂直距离

D.在两柱间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下缘的垂直距离 13 根据我国定义,型吃水d是指( )。

A.在最大长度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下缘量至设计水线的垂直距离 B.在最大长度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夏季水线的垂直距离 C.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下缘量至实际装载水线的垂直距离 D.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设计水线的垂直距离 14 根据规范规定,钢质船的“型尺度”是( )。 A.从型表面上测量所得的尺度 B.从实际船体表面上所测得的尺度 C.船舶最大尺度 D.船舶登记尺度

15 沿夏季载重水线由首柱前缘到舵柱后缘或舵杆中心线的水平距离称为船舶的( )。 A.垂线间长 B.登记长度 C.设计水线长

D.夏季满载水线长

16 已知某轮吃水d=5.8m,宽B=17m,中横剖面面积为82m2,则其中横剖面系数Cm为(A.0.65 B.0.72 C.0.79 D.0.83

17 船舶的首垂线是指( )。 A.过船体最前端所做的垂线

B.过首柱前缘与夏季载重线的交点所做的垂线 C.过首柱后缘与夏季载重线的交点所做的垂线 D.过上甲板与首柱前缘的交点所做的垂线 18 船舶的尾垂线是指( )。 A.沿着舵柱前缘作的垂线 B.沿着舵柱后缘作的垂线

C.过上甲板与夏季载重线的交点所作的垂线 D.过船尾端点作的垂线

19 船舶最宽处包括船体钢板厚度及永久固定物在内的水平宽度叫做( )。 A.登记宽度 B.型宽

C.最大宽度 D.水线宽度

20 船舶的垂向棱形系数越大,表明船舶( )。 A.水下船体形状在纵向上越肥胖 B.水下船体形状在纵向上越瘦削 C.水下船体形状在垂向上越肥胖 D.水下船体形状在垂向上越瘦削

21 船舶的方形系数越大,表明船舶( )。 A.水下船体形状越肥胖 B.水下船体形状越瘦削

C.水下船体形状的变化趋势不定 D.其大小与水下船体形状无关

22 船舶的棱形系数越大,表明船舶( )。 A.水下船体形状在纵向上越肥胖

。 ) B.水下船体形状在纵向上越瘦削 C.水下船体形状在横向上越肥胖 D.水下船体形状在横向上越瘦削

23 船舶的水线面系数越大,表明船舶( )。 A.水线面形状越肥胖 B.水线面形状越瘦削

C.水线面形状的变化趋势不定

D.水线面形状的肥瘦与水线面系数无关

24 船舶的中横剖面系数越大,表明船舶( )。 A.水线下中横剖面形状越肥胖 B.水线下中横剖面形状越瘦削

C.水线下中横剖面形状的变化趋势不定

D.水线下中横剖面形状的肥瘦与其系数无关

25 船长100m,宽9.5m,吃水5m,水下排水体积2232.5m3,则方形系数等于( )。 A.0.13 B.0.213 C.0.358 D.0.47

26 方形系数Cb=0.5,长宽比L/B=6,宽吃水比B/d=3,平均吃水6m,则船舶排水体积等于( )m3。 A.5832 B.58320 C.583.2 D.240

27 已知某轮两柱间长Lbp=120m,排水体积V=7350 m3,中横剖面面积为82m2,则其棱形系数CP为( )。 A.0.75 B.0.65 C.0.85 D.0.70

28 已知某轮吃水d=5.8m,水线面积为1650m2,排水体积V=7350m3,则其垂向棱形系数CVP为( )。 A.0.55 B.0.66 C.0.85 D.0.77

29 已知某轮两柱间长Lbp=120m,宽B=17m,水线面面积为1650m2,则其水线面积系数为CW为( )。 A.0.72 B.0.65 C.0.58 D.0.81

30 一般情况下,船舶最大长度与垂线间长相差( )。 A.首垂线到船舶最前端的距离 B.尾垂线到船舶最后端的距离 C.首垂线到尾垂线之间的距离 D.A+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A A C B D B A C D B B D A A D B B C C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A A A D A A D D D 第二节 船舶浮性 65

1 根据定义,船舶实际平均吃水比其型平均吃水大( )。 A.平板龙骨厚度 B.船壳板厚度 C.干舷甲板厚度 D.间舱甲板厚度

2 船舶的浮心B是指船舶( )。

A.总重量的中心 B.受风面积的中心 C.水线面面积的中心

D.水下排水体积形状的几何中心 3 船舶倾斜前后,重力和浮力( )。 A.大小不等,位置不变 B.大小不等,位置改变 C.大小相等,位置不变 D.大小相等,位置改变

4 船舶在静水中横倾的原因为( )。 A.船舶重心不在纵中剖面上 B.船舶重力和浮力不相等

C.船舶重力和浮力没有作用在同一垂线上 D.重心和浮心距基线距离不相等

5 船舶纵倾前后,重力和浮力( ),浮心位置( )。 A.大小相等;不变 B.大小不等;不变 C.大小相等;改变 D.大小不等;改变

6 船舶横倾前后,重力和浮力( ),浮心位置( )。 A.大小相等;不变 B.大小不等;改变 C.大小相等;改变 D.大小不等;不变

7 以下( )措施有利于提高观测吃水的精度。

A.利用吊板、绳梯或小艇使观测者与水尺的观测位置尽可能接近

B.观测者视线与水面的角度应尽可能减小,观测者视线应尽可能与曲面表面垂直 C.携小尺至水尺的水线处,量取水线的确切位置 D.以上均是

8 船舶受外力作用发生横倾前后的重力( ),重心横坐标( )。 A.相等;不变 B.相等;改变 C.不等;改变 D.不等;不变

9 商船水尺读数表示( )。 A.水面至水底的深度 B.水面到船底的深度 C.水底至船底的深度 D.水线到甲板的高度

10 平均型吃水是指在船舶中线面上,从正浮水线沿垂直于基平面的方向量到龙骨板( )的垂直距离。 A.上边缘 B.中心 C.下边缘

D.视具体情况而定

11 实际平均吃水是指在船舶中线面上,从正浮水线沿垂直于基平面的方向量到龙骨板( )的垂直距离。 A.上边缘 B.中心 C.下边缘

D.视具体情况而定

12 当船舶有纵倾和横倾时,平均吃水为( )。 A.首中尾的平均吃水加漂心修正 B.首尾的平均吃水加漂心修正

C.左右舷的六面平均吃水加漂心修正 D.左舷首中尾的平均吃水加漂心修正 13 当船舶仅有横倾时,平均吃水为( )。

A.船首两舷平均吃水 B.船尾两舷平均吃水 C.船中两舷平均吃水 D.以上均可

14 某轮首、中、尾的吃水分别是:6.45m,6.60m,6.50m,且存在拱垂,则其平均吃水为( )m。 A.6.60 B.6.57 C.6.48 D.3.26

15 某轮船长200m,漂心在船中前0.50m,dF=10.20m,dA=12.35m,则该轮的漂心修正量为( )m。 A.+0.003 B.-0.003 C.+0.005 D.-0.005

16 船舶受外力作用发生纵倾前后的重力( ),重心位置( )。 A.相等;不变 B.相等;改变 C.不等;改变 D.不等;不变

17 某轮在某装载状态下的一处水线位于水尺标志“④~⑤”字体间距的一半处,则该处的吃水为(A.4ft 3in B.4 ft 9in C.5ft

D.5 ft 3in

18 船舶在一定装载情况下的漂浮能力称为( )。 A.浮性 B.稳性 C.适航性 D.抗沉性

19 下列( )一定位于船舶水线以下。 A.船舶稳心 B.船舶漂心 C.船舶浮心 D.船舶重心

20 船舶重力的作用中心称为( )。 A.稳心 B.漂心 C.浮心 D.重心

21 船舶重力作用线垂直于船舶( )。 A.水线面 B.甲板线 C.龙骨基线 D.以上都是

22 船舶浮力作用线垂直于船舶( )。 A.甲板线 B.水线面 C.龙骨基线 D.以上都是

23 以下( )措施有利于提高夜间观测吃水的精度。 A.利用强力照明设备 B.水面撒轻物 C.投小石击起浪花 D.以上均是

24 某轮在某装载状态下的一处水线位于水尺标志“Ⅸ”字体的底边缘,则该处的吃水为( )。

)。

A.8ft 6in B.9ft

C.9ft 3in D.9ft 6in

25 船舶平均吃水等于首吃水与尾吃水之和的0.5倍成立的条件是( )。 A.漂心与稳心重合 B.浮心与重心重合 C.稳心和重心重合 D.漂心在船中

26 当船舶某装载状态下的某处水线达到水尺标志的数字的( )处时,则该处的吃水为该数字加上10cm。 A.顶边缘 B.底边缘 C.中间 D.1/3处

27 当船舶某装载状态下的某处水线达到水尺标志的数字的( )处时,则该处的吃水读数即为该数字。 A.顶边缘 B.底边缘 C.中间 D.1/3处

28 当船舶某装载状态下的某处水线达到水尺标志的数字的( )处时,则该处的吃水为该数字加上5cm。 A.中间 B.顶边缘 C.底边缘 D.1/3处

29 某轮在某装载状态下的某处水尺标志如图所示,则该处吃水为( )。

A.6.80m B.6.90m C.6.95m D.7.00m

30 水尺标志是标绘在船壳板上的( )。 A.载重线标志 B.吃水标志 C.吨位标志 D.干舷标志

31 在水尺标志中,其数字高度和两数字间距( )。 A.公制为10cm,英制为3in B.公制为10cm,英制为6in C.公制为5cm,英制为3in D.公制为5cm,英制为6in

32 某轮在某装载状态下的一处水线位于水尺标志“Ⅷ”字体高度一半处,则该处的吃水为( )。 A.8.00m B.8.05m C.8ft 3in D.8ft 6in

33 某轮到港时排水量Δ=15000t,dM=8.15m,TPC=25t/cm。现在港卸货1000t后又加载500t,之后由标准海水区

3

域进入水密度为1.006g/cm 的区域,其吃水为( )m。 A.7.66 B.7.86 C.8.06 D.8.26

34 将少量货物装于漂心的垂直线上,船舶将( )。 A.平行下沉

B.横倾 C.平行上浮 D.纵倾

35 在漂心的垂直线上卸载少量货物,船舶将( )。 A.平行下沉 B.横倾 C.平行上浮 D.纵倾

???s?s????100TPC??2?1?36 船舶进出不同水密度水域时平均吃水改变量计算公式为。公式中,密度ρ

s

为( )。

A.新水域的水密度 B.原水域的水密度 C.标准海水密度 D.标准淡水密度

33

37 某船由密度为ρ1=1.021g/cm的水域驶入密度为ρ2=1.004g/cm的水域,船舶排水量Δ=12015t,每厘米吃水吨数TPC=16.82t/cm,则船舶平均吃水改变量为( )cm。 A.10 B.12 C.14 D.8

33

38 某轮排水量Δ=17272t,由密度为ρ1=1.014g/cm的水域驶入密度为ρ2=1.002g/cm,每厘米吃水吨数TPC=24.18t,则其平均吃水改变量为( )m。 A.0.061 B.0.069 C.0.078 D.0.086

39 当漂心位于船中但有拱垂时,按计算的平均吃水的精度( )。 A.与吃水大小有关 B.与拱垂大小有关 C.与水密度有关 D.与吃水差大小有关

40 为保持某轮在相对密度为1.008的水域中与在标准海水中的吃水不变,需卸下货物322t,则该轮在标准海水中的排水量为( )t。 A.19092.7 B.19414.7 C.13202.4

D.条件不足,无法计算

41 对于普通货船,每厘米吃水吨数TPC通常随吃水增大而( )。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A、B均是

42 某船正浮时由淡水进入海水,漂心在浮心之前,则在海水中时( )。 A.首倾 B.尾倾 C.正浮

D.纵倾状态不定

43 某万吨轮在淡水中满载吃水为7.00m,进入海水水域后船舶吃水可能为( )m。 A.6.45 B.7.00 C.7.10 D.7.48

dM?dF?dA244 船舶由海水水域驶入淡水水域时,船舶所受浮力(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变化不定

45 船舶由淡水水域驶入半淡水水域时,船舶所受浮力(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变化不定

46 船舶由半淡水水域驶入淡水水域时,船舶所受浮力(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变化不定

47 船舶由半淡水水域驶入海水水域时,船舶所受浮力( )。 A.减少 B.增加 C.不变 D.变化不定

3

48 船舶由水密度ρ=1.010g/cm的水域驶入标准海水水域,吃水约减小( )。 A.1.5% B.3.0% C.4.5% D.6.0%

49 船舶的每厘米吃水吨数TPC在( )情况下,计算船舶的( )误差较小。 A.大量载荷变动;吃水差改变量 B.少量载荷变动;排水量改变量 C.少量载荷变动;平均吃水改变量 D.B、C均对

50 海水密度的增加( )。 A.将减小船舶的排水量 B.将增加船舶的排水量 C.不影响排水量

D.对排水量的影响不能确定

51 当( )时,船舶首尾平均吃水小于等容吃水。 A.尾倾且漂心在船中后 B.尾倾且漂心在船中前 C.首倾且漂心在船中前 D.A或C

52 当( )时,船舶首尾平均吃水大于等容吃水。 A.尾倾且漂心在船中前 B.尾倾且漂心在船中后 C.首倾且漂心在船中后 D.A或C

53 当( )时,船舶首尾平均吃水等于等容吃水。 A.尾倾且漂心在船中前 B.尾倾且漂心在船中后 C.尾倾且漂心在船中 D.以上都有可能

54 船舶的平均吃水通常是指船舶( )处的吃水。 A.漂心 B.稳心 C.重心 D.船中

55 某轮漂心在船中前,则船舶的船中平均吃水( )船舶等容平均吃水。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

2

56 某轮吃水d=9.0m,水线面面积AW=1800 m,则此时船舶的海水厘米吃水吨数为( )。 A.16.0 B.18.1 C.18.45 D.16.4

57 船舶的每厘米吃水吨数TPC曲线的用途主要是计算船舶( )。

Ⅰ.吃水差的改变量;Ⅱ.平均吃水改变量;Ⅲ.初稳性高度的变化量;Ⅳ.装载量的变化值;Ⅴ.重心高度的变化量。

A.Ⅰ,Ⅱ,Ⅲ B.Ⅱ,Ⅲ C.Ⅱ,Ⅳ D.Ⅲ,Ⅳ,Ⅴ

2

58 某轮吃水d=7.00m时水线面面积AW=1200m,则对应的淡水厘米吃水吨数为( )t/cm。 A.12.0 B.12.3 C.13.0 D.13.5

59 船舶的每厘米吃水吨数TPC在数值上等于( )。 A.平均吃水变化1cm时船舶浮力的改变量 B.平均吃水变化1cm时船舶排水量的改变量

C.正浮时排水量变化1t船舶其吃水变化的厘米数 D.A、B均是

60 船舶的漂心F是指( )。 A.船舶排水体积的形心

B.船舶水线面面积的几何中心 C.船舶所受重力的作用中心

D.船舶倾斜前后两条浮力作用线的交点

61 船舶平行沉浮的条件是:少量载荷增减于( )的垂直线上。 A.漂心 B.稳心 C.浮心 D.重心

62 将少量载荷装于船舶漂心垂线处时,则船舶( )。 A.首尾吃水不变

B.吃水差不变,平行下沉 C.首吃水减少,尾吃水增加 D.首吃水增加,尾吃水减少

63 对于箱形船而言,船舶的每厘米吃水吨数TPC随船舶吃水的增加而( )。 A.增加 B.不变 C.减少 D.A、B均是

64 某轮船宽为20m,当其右倾2°时,左舷吃水减少( )m。 A.0.175 B.0.35 C.0.55 D.0.60

65 某轮装载后尾倾,则船舶的等容平均吃水( )船舶的船中平均吃水。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取决于船舶漂心相对于船中的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A D D A C C D A B A C C D B D A B A C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A B D B D A B A C B B C C A C C B D B B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A A A C C C C A D C D D C A D C C A D B 61 62 63 64 65 A B B B D 第三节 船舶重量性能和容积性能 81

1 以下有关货舱散装舱容的定义,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两舷外板内侧及舱底板顶面至甲板横梁上端之间所计算得的容积加舱口位容积 B.由两舷外板内侧及舱底板顶面至甲板下表面之间所计算得的容积加舱口位容积

C.由两舷舱壁护板内侧及舱底板顶面至甲板横梁下端之间所计算得的容积加舱口位容积 D.A、B均对

2 对一般干散货船而言,表征其重量性能的指标有( )。 A.载重量和净吨 B.排水量和登记吨 C.总吨位和舱容系数 D.排水量和载重量

3 杂货船的航次净载重量NDW等于( )。 A.总载重量减去航次储备量及船舶常数 B.排水量减去空船排水量

C.排水量减去空船重量及航次储备量和船舶常数 D.A、C均对

4 某船某航次使用夏季载重线,ΔS =18000t,ΔL =8000t,ΣG=1220t,C=180t,则下述( )是错误的。 A.本航次的净载重量为8600t B.本航次最大装货量为8600t

C.本航次的最大装载重量为10000t

D.本航次若能装载货物8600t即可满舱满载

5 船舶允许使用的总载重量减去航次储备量及船舶常数为( )。 A.航次净载重量 B.排水量 C.空船排水量 D.A、C均对

6 下列( )不是表征船舶重量性能的指标。 A.载重量 B.排水量

C.总吨和舱容系数 D.以上均是

7 某船卸货前测得排水量和油水储备量分别为8215t和236t;卸货后测得排水量和油水储备量分别为3093t和156t,则其卸货量为( )t。 A.4678 B.5028 C.5513 D.5042

8 船舶具体航次所确定的总载重量DW与( )无关。 A.载重线 B.船舶常数 C.允许吃水 D.空船重量

9 普通干散货船的航次储备量ΣG包括( )。 A.燃润料和淡水 B.供应品

C.船员和行李及备品 D.A、B、C都是

10 下列物品属于总载重量的是( )。 A.螺旋桨 B.备品 C.固定压载 D.锅炉中的水

11 船舶的总载重量DW一定时,船舶的NDW与( )有关。 A.航线长短 B.油水消耗定额 C.船舶常数 D.A、B、C都是

12 船舶包装舱容是扣除了( )得出的船舶各货舱的总容积。 ①舱内支柱;②通风管;③货舱护条;④舱内骨架。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④

13 以下有关货舱包装舱容的定义,说法正确的是( )。

A.两舷外板内侧、舱底板顶面至甲板横梁下端之间的容积加舱口位容积 B.两舷舱壁肋骨内侧、舱底板顶面至甲板横梁下端之间的容积加舱口位容积 C.两舷舱壁护板内表面、舱底板顶面至甲板横梁下端之间的容积加舱口位容积 D.B、C均对

14 船舶散装舱容是扣除了( )得出的船舶各货舱的总容积。 ①通风管;②货舱护条;③舱内支柱;④舱内骨架。 A.②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5 普通杂货船的包装舱容为散装舱容的( )。 A.85%~90% B.90%

C.90%~95% D.95%

16 普通杂货船的散装舱容较包装舱容( )。 A.大10%~15% B.大5%~10% C.小10%~15% D.小5%~10%

17 船舶的燃料、润料舱柜、淡水舱柜、压载水舱内所能容纳相应液体载荷的最大容积称为(A.货舱散装容积 B.货舱包装容积 C.液货舱容积 D.液舱柜容积

18 货舱内所能容纳件杂货的最大体积称为( )。 A.货舱散装容积 B.货舱包装容积 C.液货舱容积 D.液舱容积

19 货舱内所能容纳特定液体货物的最大容积称为( )。 A.货舱散装容积 B.货舱包装容积 C.液货舱容积 D.液舱容积

20 通常用重量来表示船舶大小时,所指的都是( )。

。 ) A.总载重量 B.总吨

C.满载排水量 D.总载货量

21 下列( )在签订租船合同时,常被用来表征普通货船的装载性能。 A.空船排水量 B.净载重量NDW C.总载重量DW

D.夏季满载排水量ΔS

22 船舶的空船重量包括( )。

A.船体、机器设备及船员行李的重量

B.锅炉中的燃料、冷凝器中水的重量及备件 C.船体、机器设备及船舶舾装的重量 D.B+C

23 对于具体船舶,满载排水量△S( )。 A.为一定值

B.随吃水不同而变化 C.为变值

D.随装载货物不同而变化

24 对于具体船舶,装载排水量( )。 A.为一定值

B.随吃水不同而变化

C.随装载货物不同而变化 D.B、C均对

25 我国8000t远洋货船,8000t是指( )。 A.总载重量 B.净载重量 C.总吨位 D.满载排水量

26 船舶总载重量DW是指( )。 A.船舶装载货物重量之和 B.船舶的总吨位

C.在任一水线时船舶所能装载的最大重量

D.船舶装载货物重量、燃料油和淡水的重量之和

27 船舶总载重量一定时,船舶的净载重量NDW与下述( )无关。 A.空船排水量 B.航线长短 C.船舶常数 D.油水储备

28 杂货船的航次净载重量NDW是指( )。 A.船舶净吨

B.具体航次中船舶实际装载的货物重量

C.具体航次中船舶所能装载货物的最大重量

D.具体航次中船舶所能装载的最大限度的货物及旅客等的重量 29 下列( )可以被用来统计普通货船的拥有量。 A.排水量△ B.总吨GT C.总载重量DW D.B或C

30 下列( )常被用来统计普通货船的重量拥有量。 A.装载排水量Δ

B.夏季满载排水量ΔS C.总吨位GT D.总载重量DW

31 通常情况下,杂货船在装货计算时所使用的货舱容积是( )。

A.包装舱容 B.散装舱容 C.A和B均是 D.A、B均不是 32 在营运管理中,( )常被用以作为航线配船、定舱配载、船舶配积载等的重要依据。 A.总载重量DW

B.夏季满载排水量ΔS C.船舶装载排水量Δ D.净载重量NDW

33 通常情况下,表征船舶载重能力大小的指标是( )。 A.总吨GT B.总载重量DW C.空船重量ΔL

D.船舶装载排水量Δ

34 通常情况下,表示船舶载货能力大小的指标是( )。 A.净载重量NDW B.满载排水量 C.总吨GT D.总载重量DW

35 总载重量DW的主要用途有( )。

①签订租船合同的依据;②收取运费的依据;③船舶配积载的依据;④统计船舶拥有量;⑤计算航次货运量的依据。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36 船舶净载重量是以( )作为1公吨的。

3

A.1m的容积

3

B.2.83m的容积 C.1000kg的重量

3

D.1.1328m的容积

37 船舶的总载重量DW包括( )。

①船舶常数;②空船重量;③货物、压载水重量及航次储备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38 关于船舶的净载重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实际营运中,船舶的净载重量随航次的变化而变化

B.实际营运中,航线航程及航行日期一经确定,船舶的净载重量可看作一个定值

C.船舶资料中提供的船舶净载重量是指在设计水线下保持最大续航能力,且船舶常数等于零的值 D.杂货船的航次净载重量是指具体航次所能承载货物重量和旅客数量的最大值 39 净载重量NDW的主要用途有( )。

①表征船舶的载货能力;②签订租船合同的依据;③船舶配积载的依据;④计算航次货运量的依据;⑤统计船舶拥有量的依据。 A.①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

40 船舶的总载重量等于船舶的满载排水量减去( )。 A.船舶常数 B.空船重量 C.航次储备量 D.净载重量

41( )表征船舶空间容积大小。

A.空船排水量 B.满载排水量 C.载重吨 D.船舶登记吨

42 作为计算造船、租船、买卖船舶等费用基准的是( )。 A.净吨 B.总吨 C.运河吨 D.总载重量

43 货船的舱容系数是指:( )。

A.全船货舱总容积与船舶净载重量之比 B.每一净载重吨所占有的货舱容积

C.船舶对每一吨装在船上的货物所提供的货舱容积 D.A、B、C均是

44 船舶资料中所记载的舱容系数是( )。 A.定值 B.变量

C.船舶刚开始营运时是定值,以后为变量 D.无法确定

45 有关船舶的舱容系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具体船舶其舱容系数随航线的变化而变化

B.舱容系数小的船舶装运大量轻泡货,可充分利用船舶的载重能力 C.散货船的舱容系数是散装舱容与其航次净载重量之比 D.舱容系数大的船舶装运大量重货,会浪费其容量能力 46 运河吨通常( )船舶吨位证书中的登记吨。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以上均可能

47 对于普通船舶,通常按( )计收运河通行费。 A.净吨 B.总吨 C.运河净吨 D.运河总吨

48 通常以( )为指标统计船舶建造能力。 A.净吨 B.总吨 C.运河净吨 D.运河总吨

49 货舱内所能容纳无包装的小块状、颗粒状、粉末状的货物的最大体积称为(A.干货舱散装容积 B.干货舱包装容积 C.液货舱容积 D.液舱柜容积

50 按吨位征收的营运性费用系指( )。 A.运费 B.租金

C.海事赔偿费用 D.港口各种使费

51 一般杂货船的舱容系数为( )。

A.2.8~3.2m3

/t

B.2.0~2.5m3

/t

C.1.5~2.1m3

/t

D.0.8~1.4m3

/t

52 表示船舶总吨的符号是( )。

。 ) A.NT B.GT C.DW D.GM

53 船舶总吨GT的大小由其( )决定。 A.围蔽处所容积 B.载重量吨 C.液舱容积 D.货舱容积

54 船舶净吨NT的大小由( )决定。 A.重量吨

B.封闭处所载货容积 C.封闭处所容积 D.液舱容积

55 船舶净吨NT( )。 A.随排水量的增大而增大 B.随排水量的增大而减小

C.随排水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不定 D.与排水量无关

56 船舶净吨NT与( )有关。

A.封闭货物处所容积、型吃水、型深及旅客数量 B.封闭货物处所容积、型吃水、型深 C.封闭货物处所容积、型吃水 D.封闭货物处所容积

57 船舶总吨GT的大小( )。 A.与排水量成正比 B.与排水量成反比

C.与排水量的关系不能确定 D.与排水量无关

58 船舶的巴拿马运河吨或苏伊士运河吨( )。 A.与船舶排水量成正比 B.与船舶排水量成反比 C.与排水量的关系不能确定 D.与排水量无关 59 运河吨( )。

A.在建造时由设计者确定 B.可由各航运国家的当局丈量 C.一定由运河当局丈量

D.可由运河当局授权的船级社丈量

60( )常用来作为计算各种与营运效益有关的港口使费或税金的基准。 A.净吨 B.总吨 C.运河吨 D.净载重量

61 由舱容系数的定义可知,舱容系数较小的船舶,适合装运( )货。 A.轻 B.中等 C.重 D.散粮

62 通常情况下,杂货船的包装舱容( )散装舱容。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

63 船舶的舱容系数是指船舶的( )。

A.货舱舱容与船舶净载重量之比 B.货舱舱容与实际装货重量之比 C.散货舱容与排水量之比 D.包装舱容与总载重量之比

64 以下关于我国远洋船舶净吨的定义,说法正确的是( )。 A.船舶丈量所得的货舱总容积 B.船舶除了载运客货以外的容积

C.按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规定丈量确定的船舶有效容积 D.按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规定丈量确定的船舶总容积 65 以下关于我国远洋船舶总吨的定义,说法正确的是( )。

A.按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规定丈量确定的船舶有效容积 B.按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核定的船舶货舱总容积

C.按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规定丈量确定的船舶总容积

3

D.按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核定的总容积除以2.83m所得的数值 66 世界上造船业和航运业表示船舶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 A.船舶满载排水量 B.船舶总吨GT C.船舶总载重量DW D.船舶净吨NT

67 衡量船舶容积性能的指标有( )。 A.登记吨 B.舱容系数 C.舱柜容积 D.A、B、C均是

68 船舶的登记吨是指船舶根据《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各项规定( )的专用吨位。 A.以吃水为丈量单位 B.以重量为丈量单位 C.以容积为丈量单位 D.B或C

69 船舶规范和国际公约中常用( )来划分船舶等级及作为技术管理和设备要求的基准。 A.船舶尺度 B.船舶总载重量 C.船舶排水量 D.船舶总吨

70( )常用来作为计算各种港口使费或税金的基准。 A.净吨 B.总吨 C.运河吨 D.净载重量

71 由舱容系数的定义可知,舱容系数较大的船舶,适合装运( )货。 A.轻 B.重 C.袋装 D.中等

72 一般货船,总吨GT比净吨NT( )。 A.大 B.相等 C.小

D.关系不定

73 以下有关运河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作为船舶交纳港务费的基准

B.向运河管理当局交纳运河通航费的基准 C.作为船舶交纳引航费的基准 D.A、C均是

74 杂货船的舱容系数是指( )。

A.包装舱容与净载重量之比 B.散装舱容与总吨之比 C.包装舱容与总载重量之比 D.货舱舱容与船舶净载重量之比

75 有关船舶总吨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有时也据以计算某些港口使费 B.交纳引航费的基准

C.作为确定海损最高赔偿额的基准 D.A、C均对

76 船舶登记、检验和丈量的收费基准是根据船舶的( )来确定的。 A.总吨 B.净吨 C.总载重量 D.A或B

77 根据《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有关船舶净吨的说法正确的是:净吨是( )对应的吨位。 A.指货舱及压载舱的容积 B.所有围蔽空间的容积 C.指除了载客货以外的容积 D.指船上作为营运性处所的容积 78 船舶登记吨是( )。 A.容积吨 B.重量吨

C.液舱柜容积吨 D.货舱容积吨

79 船舶净吨的大小除了与其载货处所总容积有关外,还与( )有关。 A.型深 B.型吃水 C.船体形状 D.A、B均是

80 登记在船舶吨位证书上,表明船舶规模大小的尺度是( )。 A.全部尺度 B.计算尺度 C.登记尺度 D.最大尺度

81 以下( )属于船舶的登记吨。

①总吨GT;②净吨NT;③运河吨;④载重吨。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D D D A C C B D B D C D D C B D B C A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C C A D A C A C D D A A B A D C B D B B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D B D A B A C B A D C B A B C A C C D A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C B A C C B D C D A A A D A D A D A D C 81 B 第四节 船舶静水力资料 41

1 在使用静水力曲线图查取( )曲线时,其计量长度应自船中处量起。 A.重心距船中距离xg B.漂心距船中距离xf

C.浮心距基线高度zb D.水线面面积系数CW

2 在对某杂货船的舱底、甲板及舱盖结构加强改造后成为集装箱船,原有船舶资料中( )可以继续使用。 A.稳性报告书 B.静水力性能资料 C.总纵强度资料 D.局部强度资料

3 在静水力曲线图中,船舶的排水量曲线呈( )形。 A.略微上凸 B.略微下凹 C.直线

D.不规则曲线

4 船壳系数k通常( )。

A.随船舶排水量的增大而减小 B.随船舶排水量的增大而增大 C.与船舶排水量大小无关

D.与船舶排水量大小的关系不能确定

5 若某船缺少静水力性能资料,可用( )的其他船静水力性能资料作参考。 A.总吨位及满载排水量一致 B.主尺度及限定航区相同 C.净吨位及满载排水量一致 D.主尺度及船体形状相同

6 由船舶的静水力曲线图可知,船舶排水量或排水体积的变化规律是( )。 A.随吃水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B.吃水较小时随吃水的增加较快,吃水较大时随吃水的增加较慢 C.吃水较小时随吃水的增加较慢,吃水较大时随吃水的增加较快 D.随吃水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在减小 7 根据船舶( )查取静水力曲线图。 A.平均型吃水 B.平均实际吃水 C.空载吃水 D.满载吃水

8 船舶每厘米纵倾力矩MTC( )。 A.随吃水的增加而减小 B.随吃水的增加而增大 C.与吃水大小无关

D.与吃水的关系不能确定

9 船舶静水力曲线图的垂向坐标表示船舶的( )。 A.船舶平均型吃水 B.船舶平均实际吃水 C.复原力臂 D.满载吃水

10 表征船舶在静止正浮状态下其平均吃水与船舶若干性能参数的一组关系曲线称为( )。 A.静水力特性参数表 B.静稳性曲线图 C.静水力曲线图 D.动稳性曲线图

11 静水力曲线图中,关于浮心的曲线一般包括( )曲线。 A.浮心距船中 B.浮心距基线 C.浮心距船首 D.A、B都对

12 按我国习惯,在使用静水力曲线图查取漂心距船中距离

xf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漂心F在船中前或船中后,B.漂心F在船中前或船中后,C.漂心F在船中后,D.漂心F在船中后,

xfxf均为负值 均为正值

xfxf为负值;反之为正值 为正值;在船中前为负值

13 按我国习惯,在使用静水力曲线图查取浮心距船中距离A.浮心B在船中前或船中后,B.浮心B在船中前或船中后,C.浮心B在船中后,

xb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xb均为负值 xb均为正值

xb为负值;反之为正值 xD.浮心B在船中后,b为正值;在船中前为负值

14 船舶的静水力曲线图是表示船舶正浮状态下的( )与吃水的关系曲线的总称。 A.船型系数 B.静稳性要素

C.浮性要素、初稳性要素 D.A+C

15 我国的规定,在使用静水力曲线图查取( )曲线时,其计量长度应自船中处量起。 A.方形系数Cb

B.浮心距船中距离Xb C.漂心距基线高度 D.横稳心M距船中距离

16 船舶的每厘米吃水吨数TPC是指船舶的( )。 A.吃水变化1cm时所需要的纵倾力矩值 B.吃水变化1cm时所需要加减货物的吨数 C.吃水差变化1cm时所需要的纵倾力矩值 D.吃水差变化1cm时所需要加减货物的吨数 17 船舶的每厘米纵倾力矩MTC是指船舶( )。 A.吃水差变化1cm时所需要的纵倾力矩值 B.吃水变化1cm时所需要加减货物的吨数 C.吃水变化1cm时所需要的纵倾力矩值 D.吃水差变化1cm时所需要加减货物的吨数

18 以下( )曲线可以很容易地在船舶的静水力曲线图中查到。 A.沿船长方向的浮力分布曲线及重量分布曲线 B.甲板浸水角、极限静倾角及初稳性高度 C.横摇角、受风面积及进水角曲线

D.漂心距船中距离曲线、厘米纵倾力矩及横稳心距基线高度曲线 19 船舶静水力曲线图是表示船舶在静止、正浮状态下其( )。 A.船体受力情况的曲线

B.吃水与各特性参数的关系曲线 C.吃水与载荷弯矩的关系曲线

D.静稳性力臂与船舶横倾角的关系曲线 20 在静水力曲线图中,( )互为正比。 A.淡水排水量曲线和海水排水量曲线 B.水线面面积曲线和厘米吃水吨数曲线 C.海水排水量曲线和海水型排水体积曲线 D.A和B

21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计算不同吃水时的船舶装货重量,船舶可供查取的资料是( )。 ①船舶载重表尺;②船舶静水力曲线图;③船舶强度曲线图;④船舶静水力特性参数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3

22 某轮的船壳系数k=1.006,在某一吃水时其总排水体积V=12500m,则其型排水体积为( )m。 A.12425 B.12450 C.12500 D.12575

23 某轮装货前测得平均吃水为6.12m,TPC = 20t/cm。5h后测得平均吃水为6.98m,TPC = 21.8t/cm,若假定该段时间内船上油水等重量不变,则装货量估计为( )t。 A.1797 B.1720 C.1874 D.1726

24 已知某船卸货前平均吃水为11.62m,每厘米吃水吨数27.5t/cm,卸货重量为898t,则该轮新的平均吃水为( )m。

A.11.29 B.13.95 C.15.11 D.12.79

25 某轮在始发港开航时吃水d=10.00m,TPC=20.0t/cm,途中耗油水300t,中途港卸货1000t后又加装货物500.0t,其他因素不计,问该轮从中途港开出后吃水( )m。 A.9.60 B.9.90 C.10.10 D.10.40

26 某杂货船在某一装载状态下的平均吃水为5.00m(TPC=24.0t/cm),因装货,平均吃水增为5.60m(TPC=25.0t/cm),则装货量为( )t。 A.2000.0 B.1500.0 C.1470.0 D.1440.0

27 某轮平均吃水为4.7m(TPC=8.5t/cm),因卸货平均吃水变为4.2m(TPC=7.9t/cm),则卸货量为( )t。 A.735 B.624 C.569 D.410

28 某轮在始发港开航时吃水d=9.00m,TPC=20.0t/cm,途中消耗油水200.0t,则到港时的吃水为( )m。 A.8.90 B.9.00 C.9.10 D.9.50

29 某杂货船在某一装载状态下的平均吃水为7.00m(TPC=24.0t/cm),因装货平均吃水增为7.60m(TPC=25.0t/cm),则装货量为( )t。 A.2000.0 B.1500.0 C.1470.0 D.1440.0

30 静水力曲线图中,由型排水体积计算船舶排水量时,应进行( )修正。 A.漂心 B.首尾垂线 C.纵倾 D.船壳系数

31 某船排水量为5000t,则下列可利用TPC计算平均吃水改变量的是( )。 A.加载750 t货物 B.减载460 t货物

C.减载650 t货物 D.以上均可

32 船壳系数是( )。因此,其值( )。 A.型排水体积与实际排水体积之比 ;大于1 B.实际排水体积与型排水体积之比 ;大于1 C.型排水体积与实际排水体积之比 ;小于1 D.实际排水体积与型排水体积之比 ;小于1 33 通常根据船舶( )查取静水力参数表。 A.平均型吃水 B.平均实际吃水 C.空载吃水 D.满载吃水

34 根据船舶( )查取载重表。 A.平均型吃水 B.平均实际吃水 C.空载吃水 D.满载吃水

35 以数值表的形式给出船舶浮性要素、初稳性要素与吃水的关系图表称为( )。 A.载重表

B.静稳性曲线图 C.静水力曲线图 D.静水力参数表

36 船舶的载重表是表示船舶正浮状态下的( )与吃水的关系曲线的总称。 A.浮性要素 B.静稳性要素

C.浮性要素、初稳性要素 D.A+C

37 表征船舶在静止正浮状态下其平均吃水与浮性和稳性参数随吃水变化的关系图表称为( )。 A.载重表尺 B.静稳性曲线图 C.静水力曲线图 D.动稳性曲线图

38 船舶浮心距基线高度( )。 A.随吃水的增加而线性增加

B.吃水较小时随吃水的增加较快,吃水较大时随吃水的增加较慢 C.吃水较小时随吃水的增加较慢,吃水较大时随吃水的增加较快 D.随吃水的增加而增加,但增加的幅度在增大

39 每厘米纵倾力矩MTC的用途主要是供计算及调整船舶的( )。 A.平均吃水 B.局部强度 C.吃水差 D.静稳性力臂

3

40 某轮的船壳系数k=1.006,在某一吃水时其型排水体积V=12500m,则其水下外板及附体的排水体积为( )3

m。 A.75 B.90 C.108 D.12575

41 某轮排水量为19000t,TPC为24t/cm,到港时船舶平均吃水减小0.2m,则到港时排水量( )t。 A.18520 B.16600 C.15200 D.1180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21 C 41 A B 22 A A 23 A A 24 A D 25 A C 26 C A 27 D B 28 A A 29 C C 30 D D 31 B C 32 B C 33 A D 34 B B 35 D B 36 C A 37 A D 38 B B 39 C D 40 A 第五节 船舶载重线标志 93

1 普通货船的载重线标志中,勘绘在船中两舷,表示干舷甲板位置的水平线段称为( )。 A.分舱标志线 B.干舷线 C.甲板线 D.安全线

2 船舶储备浮力的大小是根据( )来确定的。

①船舶的结构;②船舶的用途;③船舶的航行时间;④船舶的航行区域。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 国际航行船舶载重线标志中的夏季载重线是以标有( )的水平线段表示的。 A.F B.X C.S D.T

4 船长( )者可免绘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 A.小于60m B.大于60m C.小于100m D.大于100m

5 船长( )者应标绘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 A.小于100m B.大于100m C.等于100m D.A+C

6 我国国际航行船舶载重线标志中冬季载重线是以标有( )的水平线段表示的。 A.D B.F C.W D.Q

7 根据载重线公约的规定,普通干散货船的北大西洋冬季干舷较冬季干舷( )。 A.小 50mm B.大50mm

C.小冬季吃水的1/48 D.大冬季吃水的1/48

8 载重线标志中各条载重线的( )为船舶在不同航区和季节中所允许的最大装载吃水的限定线。 A.下边缘 B.上边缘 C.线中央 D.下2/3处

9 普通干散货船的热带载重线用英文字母( )表示。 A.F B.LT C.T D.R

10 我国沿海航行船舶载重线标志中,夏季淡水载重线是以标有( )的水平线段表示的。 A.F

B.Q C.MQ D.S

11 船舶勘绘载重线标志的目的是( )。

①最大限度地利用船舶的装载能力;②保证船舶的航行安全;③保证船舶走经济航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12 普通货船的载重线标志中,夏季载重线的( )通过载重线圈圆环的中心。 A.线中央 B.上边缘 C.下边缘 D.以上均不是

13 各类船舶勘划载重线标志的目的是规定在各种不同条件下航行时船舶的(A.最小干舷及最小吃水 B.最小干舷及最大吃水 C.最大干舷及最小吃水 D.最大干舷及最大吃水

14 根据规定,普通货船的夏季淡水干舷等于( )。 A.夏季海水干舷-夏季吃水的1/36 B.热带海水干舷-热带吃水的1/36 C.夏季海水干舷-夏季吃水的1/48 D.热带海水干舷-热带吃水的1/48

15 根据规定,散装液体货船的热带干舷等于( )。 A.夏季海水干舷-夏季吃水的1/48 B.夏季海水干舷+夏季吃水的1/48 C.夏季海水干舷-夏季吃水的1/36 D.夏季海水干舷+夏季吃水的1/36

16 根据规定,散装液体货船的热带干舷等于( )。 A.夏季海水干舷-夏季吃水的1/48 B.夏季海水干舷+夏季吃水的1/48 C.夏季海水干舷-夏季吃水的1/36 D.夏季海水干舷+夏季吃水的1/36 17 杂货船的热带淡水干舷等于( )。 A.热带海水干舷-ΔS/40TPC

B.热带海水干舷-夏季吃水的1/48 C.热带海水干舷-热带吃水的1/48 D.A或B

18 杂货船的夏季淡水干舷等于( )。 A.夏季海水干舷减去夏季吃水的1/48 B.夏季海水干舷加上夏季吃水的1/36 C.夏季海水干舷减去ΔS/40TPC D.A或C

19 木材船的冬季木材干舷等于夏季木材干舷加上( )吃水的1/36。 A.夏季吃水 B.冬季吃水 C.夏季木材吃水 D.冬季木材吃水

20 木材船的热带木材干舷等于夏季木材干舷减去( )吃水的1/48。 A.夏季吃水 B.热带吃水 C.夏季木材吃水 D.热带木材吃水

21 一般来讲,木材船的夏季木材载重线( )其他船舶的夏季载重线。

。 )A.稍低于 B.稍高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

22 下述( )是错误的。 A.冬季干舷大于冬季木材干舷

B.夏季木材干舷与冬季木材干舷相差1/36夏季木材吃水 C.夏季干舷大于夏季木材干舷

D.北大西洋冬季干舷大于北大西洋冬季木材干舷

23 我国沿海航行船舶载重线标志中,热带淡水载重线是以标有( )的水平线段表示的。 A.RQ B.MR C.R D.TF

24 船舶干舷是根据( )勘定的。 A.建造规范 B.稳性规范 C.载重线公约 D.避碰规则

25 船舶的储备浮力是指( )。 A.水密空间的大小 B.保留的排水体积

C.所保留的干舷高度值

D.水线以上船体水密空间所提供的浮力

26 船舶设计干舷是指在船中处,由干舷甲板上边缘向下量至有关载重线( )的垂直距离。 A.下边缘 B.任意处 C.上边缘 D.以上均可

27 船舶干舷越大,表示船舶的( )越大。 A.纵强度 B.设计吃水 C.吃水差 D.储备浮力

28 同一船舶装货越多,其干舷越( ),储备浮力就越( )。 A.小;小 B.小;大 C.大;小 D.大;大

29 根据经验,海船的储备浮力约为其满载排水量的( )。 A.15%~20% B.20%~30% C.25%~40% D.40%~60%

30 根据经验,河船的储备浮力约为其满载排水量的( )。 A.10%~15% B.20%~30% C.25%~40% D.40%~60%

31 当根据《国际载重线公约》及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规定核算的船舶最小干舷与强度、稳性、抗沉性等要求所决定的干舷不一致时,应( )。 A.取其中最大者 B.取其中最小者 C.以抗沉性为准 D.以强度为准

32 船舶干舷的计算公式为:F=D-d-δ,其中δ是指( )。 A.船舶平板龙骨的厚度 B.船舶干舷甲板的厚度 C.船舶横梁的厚度 D.船舶吃水的修正量

33 设船舶的设计满载吃水为dS,实际吃水为d,型深为D,干舷甲板厚度为δ,则船舶的设计干舷高度F为( )。 A.F=D-dS B.F=D-dS+δ C.F=D-d D.F=D-d+δ

34 载重线圈中的横线与( )的高度一致。 A.夏季载重线 B.冬季载重线 C.热带载重线 D.淡水载重线

35 储备浮力的大小常以( )。 A.满载排水量的百分数表示 B.空船排水量的百分数表示 C.空载排水量的百分数表示 D.排水体积的百分数表示

36 一般来讲,木材船的北大西洋冬季木材吃水( )其他船舶的北大西洋冬季吃水。 A.稍大于 B.等于 C.稍小于 D.不能确定

3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集装箱船的干舷比木材船大 B.客船的干舷与货船的干舷相等

C.同级别的油船的干舷比普通货船的干舷小 D.以上均不对

38 为了保障船舶航行安全和最大限度地利用载货能力,因此,( )勘定船舶干舷。 A.船厂可根据船舶的修理情况 B.船东可根据船舶的使用年限情况 C.船长可根据船舶的装载能力情况 D.A、B、C均不可

39 散装液体货船及其他货船的载重线标志的组成,包括( )。

①各条载重线;②载重线圈和水平线段;③船级社名称缩写;④甲板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0 我国国际航行船舶热带淡水干舷用( )来表示。 A.S B.T C.TF D.WNA

41 某船长为130m的国际航行干货船应标绘的载重线共有( )。 A.6条 B.5条 C.4条 D.3条

42 某船长为100m的国际航行液货船应标绘的载重线共有( )。 A.3条 B.4条 C.5条

D.6条

43 根据载重线公约的规定,夏季干舷等于夏季载重线( )。 A.上边缘至甲板线上边缘的垂直距离 B.下边缘至甲板线上边缘的垂直距离 C.下边缘至甲板线上边缘的垂直距离 D.上边缘至干舷甲板下边缘的垂直距离

44 国际航行船舶的载重线标志中,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是以标有( )的水平线段表示的。 A.DBD B.WNA C.BDD D.TF

45 一般来说,干散货船的干舷比同级别木材专用船的干舷( )。 A.小 B.相等 C.大

D.无法比较

46 F表示干舷,d表示型吃水,D表示型深,则它们之间的近似表达式是( )。A.D=F-d B.d=F-D C.F=d-D D.F=D-d

47 根据国际载重线公约的规定,以下( )海区属于夏季区带。 A.一年内蒲氏风级8级或8级以上风力不超过1%的海区 B.一年内蒲氏风级8级或8级以上风力不超过5%的海区 C.一年内蒲氏风级8级或8级以上风力不超过8%的海区 D.一年内蒲氏风级8级或8级以上风力不超过10%的海区

48 按照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某国际航行船舶在广州黄埔港装货时应采用(A.热带载重线 B.夏季载重线 C.热带淡水载重线 D.A、B、C均有可能

49 在载重线海图中的区带内航行的船舶,不可能采用的载重线是( )。 A.热带载重线 B.夏季载重线 C.冬季载重线 D.以上均有可能

50《载重线海图》对船舶装载水尺的限制与( )无关。 A.总吨 B.开航日期 C.船舶尺度 D.航经海域

51 每年一月我国远洋船舶在我国港口装货时允许使用( )载重线。 A.夏季 B.冬季 C.热带

D.A、C均有可能

52 我国沿海航行船舶一月份允许使用( )载重线。 A.夏季 B.热带 C.冬季

D.北大西洋冬季

53 根据国际载重线公约的规定,我国香港以北的沿海属于( )。 A.冬季季节区域 B.热带季节区域 C.夏季区带

。 )D.热带区带

54 根据国际载重线公约的规定,我国香港以南的沿海属于( )。 A.热带季节区域 B.冬季季节区域 C.夏季区带 D.热带区带

55 按照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某缔约国船舶在大连港装货时应采用( )。 A.夏季载重线 B.冬季载重线 C.热带载重线 D.A或C

56 按照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某缔约国船舶在广州黄埔港装货时应采用( )。 A.热带载重线 B.夏季载重线 C.热带淡水载重线 D.A,B,C均有可能

57 一般来讲,杂货船的热带载重线( )同级别木材船的热带木材载重线。 A.稍高于 B.稍低于 C.等于 D.不能确定

58 某远洋船某航次航经海区属于冬季季节区带,则该轮可采用( )。 A.冬季载重线 B.夏季载重线 C.热带载重线 D.A或B

59《载重线海图》中区带是指该海区一年内各季风浪情况( )。 A.变化不大 B.变化较大 C.没有变化 D.变化没有规律

60 根据国际载重线公约及我国《船舶与海上设施法定检验规则》的规定,以下( )海区属于热带区带。 A.一年内蒲氏风级8级或8级以上风力不超过1%的 B.一年内蒲氏风级8级或8级以上风力不超过5%的

C.10年内任一单独日历月份在5°平方区域内热带风暴不多于一次 D.A+C

61《载重线海图》中的季节( )。 A.与四季一样 B.与四季不一样 C.每年不同 D.每年修改

62《载重线海图》中区带和季节区域的区别在于( )。 A.区带较大 B.区带较小

C.二者中风浪频率和大小不同 D.没有明确的区别

63 载重线公约要求( )。

A.船舶在始发港应满足所适用的载重线 B.船舶在目的港应满足所适用的载重线 C.船舶在中途港应满足所适用的载重线

D.船舶在整个航程都应满足所适用的载重线

64 我国国际航行船舶在我国沿海海域航行时,其海区及季节期划分以( )恒向线为准。 A.香港至汕头 B.汕头至苏阿尔 C.香港至苏阿尔

D.上海至苏阿尔

65 我国在承认1966年国际载重线公约的附则时,声明有保留,我国认为沿海区域应为( )。 A.夏季区带 B.热带区带 C.冬季季节区域 D.季节热带区域

66 国内航行船舶无需勘绘( )。 A.夏季载重线 B.冬季载重线 C.热带淡水载重线 D.夏季淡水载重线 67 由于( ),国内航行船舶载重线标志中无冬季载重线。 A.冬季风浪较小 B.南方冬季气温较高 C.冬季沿海海域不结冰

D.我国沿海海域属热带季节区域

68 航行船舶在我国沿海海域航行时,其海区及季节期划分以( )为界划分的。 A.香港 B.汕头 C.苏阿尔 D.上海

69《载重线海图》中的区带或区域是指其间风浪( )。 A.较小 B.较大

C.在指定期间不发生变化 D.在一确定的频率之内

70 在国际航行木材船载重线标志中勘绘于垂直线的船尾方向缀以“L”的载重线有(A.夏季木材淡水载重线 B.冬季北大西洋木材载重线 C.冬季木材载重线 D.B和C

71 对于国内航行船舶,在我国沿海海域海区的划分以汕头为界划分成( )。 A.夏季区带和热带季节区域 B.夏季区带和夏季区带

C.热带季节区域和热带季节区域 D.冬季季节区域和热带季节区域

72 同一远洋客货轮,载客时允许使用的载重线较非载客时( )。 A.要高 B.要低 C.相等 D.无法定

73 我国国内航行木材船热带载重线按规定表示为( )。 A.LR B.LT C.MBDD D.MR

74 我国国内航行木材船热带淡水载重线按规定表示为( )。 A.LTF B.MRQ C.MBDD D.LRQ

75 我国国际航行木材船夏季载重线按规定表示为( )。 A.MS B.LS C.LX

。 )D.MX

76 我国国际航行木材船夏季淡水载重线按规定表示为( )。 A.LF B.MQ C.MF D.LQ

77 我国国际航行木材船热带淡水载重线按规定表示为( )。 A.TF B.LTF C.MRQ D.MTF

78 我国国际航行木材船热带载重线按规定表示为( )。 A.LR B.MR C.LT D.MT

79 我国国际航行木材船冬季载重线按规定表示为( )。 A.LW B.MD C.LD D.MW

80 在载重线海图中的热带季节区域内航行的船舶,不可能采用的载重线是( )。 A.热带载重线 B.夏季载重线 C.冬季载重线

D.以上均有可能采用

81 根据国际规范的规定,当船舶( )才可以勘绘木材船载重线标志。

①在甲板上装运木材时;②在舱内装运木材时;③其结构和设备满足相应规定时;④木材装载满足相应要求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2《载重线海图》中的海区和季节期是根据( )划分的。 A.水温 B.气温 C.季节

D.风浪频率和大小

83 船舶的载重线标志通常标绘于( )。 A.船首两舷 B.船尾两舷 C.船中两舷

D.船舶设计水线上

84 船舶160m的国际航行杂货船载重线标志上的最低一条载重线是( )。 A.热带淡水载重线 B.冬季载重线

C.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 D.B或C

85 船长100m的国际航行集装箱船载重线标志上的最低一条载重线是( )。 A.热带淡水载重线 B.冬季载重线

C.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 D.B或C

86 某无限航区船舶船长为120m,则其勘绘于船尾方向的载重线包括( )。 A.冬季载重线 B.热带载重线

C.热带淡水载重线

D.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

87 国际航行杂货船载重线标志上的最低一条载重线是( )。 A.热带淡水载重线 B.冬季载重线

C.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 D.B或C

88 国际航行油船载重线标志上的最高一条载重线是( )。 A.热带载重线 B.夏季载重线 C.热带淡水载重线 D.冬季载重线

89 在区带内航行的船舶,根据航区的不同,终年允许使用( )。 A.热带载重线 B.夏季载重线 C.冬季载重线 D.A、B均有可能

90《载重线海图》中季节区带(或区域)是指该海区一年内各季风浪情况( )。 A.变化不大 B.变化较大 C.没有变化 D.变化没有规律

91 在季节区域内航行的船舶根据季节期的不同,可以使用( )。 A.热带载重线 B.夏季载重线 C.冬季载重线 D.以上均有可能

92 一般来讲,木材船的木材夏季淡水吃水( )其他船舶的夏季淡水吃水。 A.等于 B.稍小于 C.稍大于 D.不能确定

93 我国国际航行木材船北大西洋冬季载重线按规定表示为( )。 A.LBDD B.MWNA C.MBDD D.LWNA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C D C D D C B B C B A B B C A D D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B D A C D C D A C A A B B A A B C D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B D A B C D D D C A D A C A A D B D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B C D C D B D B D D C B D B B A B C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C D C B C C D C D B D C D 第六节 货物分类和性质 27

1 货物的热变性与( )有关。 A.含水量 B.熔点 C.外界温度 D.以上都是

2 将海运货物分成杂货、固体散货、液体散货、集装化货物分类方法是按( )划分的 。

19 C 39 D 59 A 79 A 20 C 40 C 60 D 80 C

A.货物形态和运输方式 B.货物特性和运输要求 C.货物重量 D.运抵方式

3 按货物形态和运输方式可将海运货物分成( )。

Ⅰ杂货;Ⅱ固体散货;Ⅲ液体散货;Ⅳ冷藏货物;Ⅴ集装化货物。 A.Ⅰ,Ⅱ,Ⅲ,Ⅳ B.Ⅱ,Ⅲ,Ⅳ,Ⅴ C.Ⅰ,Ⅱ,Ⅲ,Ⅴ

D.Ⅰ,Ⅱ,Ⅲ,Ⅳ,Ⅴ

4( )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即光子流。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中子流

5 放射性物质能放射以下( )射线。

①中子流;②α射线;③β射线;④γ射线;⑤丙种射线。 A.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6 内辐射进入人体内对人体造成危害的主要途径是( )。

①放射源由消化道进入;②放射源由呼吸道进入;③放射源由皮肤进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7 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或粒子中,最容易被氢原子或碳氢化合物吸收的是( )。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快中子射线

8 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或粒子中,不能产生电离作用的是( )。

①α射线;②β射线;③γ射线;④快中子射线;⑤丙种射线;⑥中子流。 A.①②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 D.③④⑥

9 放射性物质危及人体的途径有( )。 A.外照射 B.内照射 C.外辐射 D.以上都是

10 射程短,穿透力弱的射线是( )。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快中子射线

11 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根据其穿透力的大小依次为( )。 A.γ<β<α B.β<α<γ C.α<γ<β D.α<β<γ

12 放射性物质放出的射线或粒子中,难以被任何物质或材料完全吸收的是( )。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快中子射线

13 海运货物在配积载时一般应按( )将其分类。 A.货物包装

B.货物特性和运输要求 C.货物重量 D.货物体积

14 下列( )不属于货物的物理特性。 A.挥发性 B.热变性 C.腐蚀性

D.吸湿和散湿性

15 为使货物安全运输,应控制有关因素,使其处于( )中。 A.微弱的缺氧呼吸 B.微弱的有氧呼吸 C.旺盛的缺氧呼吸 D.旺盛的有氧呼吸

16 货物损耗、发脆、开裂等是由于货物的( )造成的。 A.散湿 B.腐蚀 C.热变 D.挥发

17 腐蚀性属于货物的( )。 A.物理特性 B.化学特性 C.机械特性 D.以上都不是

18 橡胶的老化是由于货物的( )引起的。 A.物理特性 B.化学特性 C.机械特性 D.生物特性

19 茶叶的陈化是由于货物的( )引起的。 A.物理特性 B.化学特性 C.机械特性 D.生物特性

20 金属锈蚀是由于货物的( )引起的。 A.腐蚀性 B.热变性 C.挥发性 D.氧化性

21 液体货物挥发可能造成货物( )。 A.质量下降 B.数量减少 C.包装损坏 D.以上都是

22 以下( )不属于货物的化学性质。 A.自燃性 B.锈蚀性 C.腐败性 D.腐蚀性

23 影响货物机械性质的因素主要有( )。 A.包装的材料和形式 B.货物本身的结构 C.外界压力的大小

D.A+B

24 通常用( )来表示货物的机械性质。 A.货物耐压强度 B.允许冲击加速度 C.货物的包装方式 D.A、B均是

25 货物的耐压强度属于货物的( )。 A.物理特性 B.化学特性 C.机械特性 D.以上都不是

26 货物的有氧呼吸属于货物的( )。 A.物理特性 B.化学特性 C.机械特性 D.生物特性

27 下列( )属于货物的物理特性。 A.氧化性 B.易燃性 C.放射性 D.腐蚀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D A C C D D D C D A D C B 21 22 23 24 25 26 27 D C D D C D C 第七节 货物包装与标志 33

1 远洋运输中,装货清单上Brl缩写符号表示( )包装形式。 A.琵琶桶装 B.机包装 C.坛装 D.卷

2 远洋运输中,装货清单上drms缩写符号表示( )包装形式。 A.铁桶装 B.麻袋装 C.鼓形桶装 D.明格箱装

3 远洋运输中,装货清单上Ctn缩写符号表示( )包装形式。 A.钢瓶装 B.牛皮纸袋装 C.纸板箱装 D.琵琶桶装

4 远洋运输中,装货清单上缩写符号Sht表示( )。 A.块 B.张 C.个 D.对

5 装货清单上,“BKT”所表示的包装形式为( )。 A.箱装 B.篓或筐装 C.袋装 D.坛装

6 远洋运输中,装货清单上缩写符号Bdl表示下( )包装形式。 A.箱装

14 C 15 B 16 A 17 B 18 B 19 B 20 D B.袋装 C.桶装 D.捆或扎

7 下列( )不是包装的作用。 A.保护货物质量不变和数量完整 B.便于货物的衬垫、隔票

C.防止危险扩散,保护财产及环境的安全 D.便于货物的搬运、堆码、装卸及理货

8 远洋运输中,装货清单上缩写符号Cn表示( )包装形式。 A.箱装 B.袋装 C.桶装 D.包或捆

9 如果货物的标志不当或不清,则( )。

A.承运人对由此引起的混票、毁坏、错交等损失不负责任 B.承运人对由此引起的混票、毁坏、错交等损失负责任

C.承运人对由此引起的混票、毁坏、错交等损失所负的责任由运输合同确定 D.承运人对由此引起的混票、毁坏、错交等损失所负的责任托运国法律确定 10 远洋运输中,装货清单上Crt缩写符号表示( )包装形式。 A.桶装 B.藤筐瓶装 C.亮格箱装 D.捆、扎

11 远洋运输中,装货清单上Bx 缩写符号表示( )包装形式。 A.罐装

B.聚乙烯袋装 C.木箱装 D.柳筐瓶装

12 远洋运输中,装货清单上缩写符号Bg表示( )包装形式。 A.包装 B.卷 C.听装 D.袋装

13 远洋运输中,装货清单上Bl缩写符号表示( )包装形式。 A.布包装 B.包或捆 C.罐头桶装 D.钢瓶装

14 按( )将包装分为外包装、内包装。 A.包装形式 B.包装规格 C.包装作用 D.包装材料

15 货物包装中能够起防潮、防震、防异味污染、防气味散失等作用的是( )。 A.外包装 B.内包装 C.单一包装 D.复合包装

16 远洋运输中,装货清单上缩写符号Botl表示( )包装形式。 A.箱装 B.袋装 C.桶装 D.瓶装

17 下列( )属于货物副标志的内容。 A.信用证编号

B.货物品名 C.贸易合同编号 D.收货人名称

18 件号标志No.81/120表示( )。

A.该件货物共120件,该件货物为第39件 B.该件货物共120件,该件货物为第81件 C.该件货物共201件,该件货物为第120件 D.该件货物为自81至120一组货物的某一件 19 件号标志No.3/18-5表示( )。

A.该件货物为共18件中的第三件,应装载在第二舱 B.该件货物共18套,此为第三件

C.该件货物为第5批、共18件中的第三件 D.该件货物为第8套、共三件中的第五件 20 件号标志SET②-3/8表示( )。

A.该件货物为共八件中的第三件,应装载在第二舱 B.该件货物共八套,此为第②-3件

C.该件货物为第二套、共八件中的第三件 D.该件货物为第八套、共三件中的第二件 21 下列( )属于副标志内容。

①货物学名;②发货港、卸货港;③货物尺寸、编号;④货物重量⑤货物规格。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2 在国际贸易中的图案标记表示( )。 A.重心点 B.小心装卸 C.必须竖放 D.防潮

23 海运货物的副标志是用作主标志的补充,其主要作用是区分同一大批货物中的(A.不同的几个小批 B.不同包装 C.不同品质等级 D.A、C

24 在装货单、提单、舱单上需要全部记录的标志是( )。 A.主标志 B.副标志 C.注意标志 D.指示标志

25 注明货物的发货港、卸货港、货物重量等的标志是货物的( )。 A.主标志 B.副标志 C.注意标志 D.指示标志

26 远洋货物的港埠标志( )。 A.不能使用简称,代号或缩写 B.可以使用简称或缩写文字

C.必须用文字直接写出货物到达港口的全名 D.A,C均对

27 海运货物的副标志是货物主标志的补充,其内容包括( )。 A.收货人 B.发货符号 C.信用证编号 D.发货港

)货物。

28 货物标志的主要作用是( )。

①便于运输;②便于识别;③启示工作人员正确操作;④方便配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9 运输标志是为方便货物收发、交接和运输而制作的标志,可分为( )。 A.主标志和运输标志 B.主标志和副标志 C.主标志和指示标志 D.副标志和指示标志

30 为方便货物收发、交接和运输而制作的标志称为( )。 A.运输标志 B.主标志 C.注意标志 D.以上均是

31 远洋货物的标志是由( )涂刷或粘贴在货件两端的文字、代号和图案。 A.收货人 B.发货人 C.船员 D.以上均可

32 远洋运输中,货物主标志的内容包括贸易合同编号、信用证编号和( )。 A.件号标志 B.目的地的全称 C.收货人的名称 D.卸货港的名称

33 海运货物的主标志内容有( )。

①贸易合同编号;②卸货港;③货物品名;④订单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A A C B B D B C A C C D B C B D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A A D A B D D A B A B C D 第八节 货物数量 22

1 按照国际惯例,当货物的积载因数小于( )时,该货物为计重货物。

3

A.1.1328m/t

3

B.1.0m/t

3

C.40ft D.A或C

2 自然减量的数值不考虑( )影响。 A.航行及装卸过程中的温湿度、风雨等 B.货舱位置及大小

C.装卸方法、装卸工具、操作次数等

D.计量方法及工具、计量人员的技术水平等

3 海上货物运输中,货物的交接、装运常以( )作为货物的一种计量单位。 A.容积吨 B.重量吨

C.容积吨或重量吨

D.既非容积吨又非重量吨

4 按照海运惯例,货件的丈量通常是按货件的( )体积进行计算并适当扣减。

17 B 18 D 19 C 20 C A.最小方形

B.最大外形的矩形 C.圆形 D.实际

5 承运人应保证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完整,对于包装件杂货,承运人应对货物的( )负责。 A.重量 B.体积

C.包数或件数 D.以上都对

6 承运人应保证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完整,对于木材,承运人应对货物的( )负责。 A.重量 B.体积

C.包数或件数 D.以上都对

7 承运人应保证运输过程中货物的完整,因此承运人应对所运输货物的( )负责。 A.重量或体积 B.包数或件数 C.货物的标志 D.A或B

3

8 某件杂货不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S.F=1.2m/t,按海运惯例,该货应为( )。 A.容积货物 B.计重货物

C.容积货物或计重货物 D.以上均可

9 远洋运价表中用“W/M”标记的货物表示( )。 A.按重量吨计算运费 B.按容积吨计算运费

C.重量吨和容积吨中按高者计算运费 D.以上都不对

10 海运中包装货物的重量系指其( )。 A.总重量 B.包装重量 C.净重量 D.实际重量

11 容积吨是为( )而引入的。 A.合理计算容积货物的运费 B.合理计算重量货物的运费 C.合理计算货物的体积 D.合理计算货物的重量

12 下列不是产生货物自然减量原因的是( )。 A.货物自身性质 B.不可抗力 C.自然条件 D.运输技术条件

3

13 按照国际惯例,当单位重量的体积等于1.1328m/t时,该货物为( )。 A.计重货物 B.容积货物

C.另行规定计算方法 D.A、B均可能

14 按照国际航运惯例,1尺码吨(容积吨)等于( )。

3

A.40ft

3

B.1.1328m/t

3

C.1 m

D.A、B都对

15 海运货物在运输途中因其本身的理化性质、自然条件或运输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产生的货物重量的不可

避免的减少量称为( )。 A.散失 B.货差 C.自然损耗 D.短缺

16 导致货物自然损耗的原因是( )。

①货物干耗;②货物保管照料不良③货物挥发和渗漏④货物散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7 海运货物在运输途中因其本身的理化性质等原因所产生的货物重量的不可避免的减少量占原来运输货物总重量的百分比称为( )。 A.自然损耗 B.自然损耗率 C.亏舱率 D.亏舱

18 某运干矿粉的散货船其自然减量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与挥发 B.飞扬与撒落 C.溢渗与漏失 D.以上都是

19 以下( )不是自然损耗的产生原因。 A.货物自身性质 B.自然灾害 C.自然条件 D.运输技术条件

20 影响自然损耗率的因素有( )。 A.货物种类与包装形式 B.装卸方式与次数

C.气候条件与航程长短 D.以上都是

21 某杂货船在其深舱内装载一批散装矿物油,运抵目的港时算得其自然损耗率为0.15%,造成的原因可能是( )。

A.干耗和挥发 B.渗透和沾染 C.飞扬和散失 D.A、B均是

22 货物计量时,所谓的“尺码吨”是指( )。 A.按货物重量计算运费是所使用的单位 B.按量尺体积计算运费时单位

C.按货物重量或体积计算运费时所使用的单位 D.以上都不对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B B B C B D A C A A B D D C B B B B D 21 22 D B 第九节 货物亏舱和积载因数 19

1 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是指每一吨货物所占的( )。 A.货舱容积 B.量尺体积 C.实际体积 D.以上都不对

2 所谓亏舱是指装货时( )。 A.满载而不满舱的空间

B.无法被货物充分利用的空间 C.装载选港货的空间

D.散装舱容与包装舱容的差值

3 影响货物亏舱率大小的因素有( )。

①货物的种类;②包装形式;③堆装方式及质量;④货物装舱部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 下列( )不是亏舱的原因。 A.货物与货物之间存在间隙 B.货物与舱壁、横梁等存在间隙 C.衬垫及通风道

D.装载重货造成满载不满舱

5 货物亏舱的大小一般与( )无关。 A.货舱形状及舱内结构、舱内设备布置

B.货物性质、包件大小与形状、货物之间的镶嵌性 C.适用的法律、公约及所订立的运输合同 D.配载技术、货物堆码技术、装货管理水平 6 船舶装运亏舱率大的货物则( )。 A.舱位利用率高 B.该航次装货数量多 C.航次净载重量大 D.航次亏舱大

7 装于某一船上的同一种包装货物,其亏舱率( )。 A.相同

B.装于首尾部舱室的大 C.装于中部舱室的大 D.装于首尾部舱室的小

8 货物的积载因数越大,说明( )。 A.每吨货物所需容积越大

B.单位容积所能装载的货物越多 C.船舶利用率越高

D.每吨货物所需容积越小

9 货物的亏舱率是指亏舱舱容与( )的比值。 A.货物量尺体积 B.装货舱容 C.货物实际体积 D.全船总舱容

10 不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是指每一吨货物所具有的( )。 A.货舱容积 B.量尺体积 C.实际体积 D.以上都对

33

11 某种货物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为2.0m/t,不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为1.80 m/t,则其亏舱率为( )。 A.8% B.10% C.12% D.14%

33

12 某票货物重量为1500t,量尺体积为1050m,亏舱系数Cbs=12%,则该货物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为( )m/t。 A.0.795 B.0.700 C.0.840

D.0.954

33

13 某货舱装满时,货物体积为4828m,所占货舱舱容为4956m,则亏舱率为( )%。 A.2.4 B.2.8 C.2.7 D.2.6

33/

14 某票包装货物不包括亏舱积载因数S.F=1.8 m/t,亏舱率Cbs=10%,则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为( ) mt。 A.2.0 B.2.1 C.1.8 D.3.2

33

15 某票货物包括积载因数S.F=1.5m/t,亏舱率Cbs=10%,则不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为( )m/t。 A.1.80 B.2.10 C.1.35 D.1.65

3

16 某票货物重量为1500t,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S.F=0.795 m/t,亏舱系数为Cbs=12%,则该货物的量尺体积为

3

( )m。 A.800 B.980 C.1050 D.1200

3

17 某票货物重量为1500t,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S.F=0.795 m/t,亏舱系数Cbs=12%,则该货物不包括亏舱的积

3

载因数为( )m/t。 A.0.8 B.0.56 C.0.7 D.0.65

18 一般来说,货物不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 )包括亏舱的积载因数。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确定

19 货物积载因数是指每吨货物( )。 A.量尺体积 B.所占舱容 C.体积利用率 D.A或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A B D D C D B A B B B A D A C C C B D 第二章 船舶载货能力 76

第一节 船舶载货能力及其核算 10

1 对于甲板木材货船,核算船舶载货能力的主要目的是( )。 A.确定航次货物最大装载重量 B.确定航次货物最大装载体积 C.确定航次货物最大装载件数 D.以上均是

2 对于装载高密度矿石的散货船,核算船舶载货能力的主要目的是( )。 A.确定航次货物最大装载重量 B.确定航次货物最大装载体积 C.确定航次货物最大装载件数 D.以上均是

3 核算船舶载货能力的目的是(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q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