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接本 工程管理必备经典例题

更新时间:2023-05-27 20:38: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专接本 工程管理必备经典例题

1.有一分部工程欲组织成等步距成倍节拍流水施工,已知施工段m=6,施工过程n=3,其流水节拍t1=2天、t2=3天、t3=1天, 试确定流水步距B及总工期T,并绘制水平、垂直图表。

解:根据已知条件,求t1、t2、t3最大公约数。 则:K0=1天

设3个施工过程分别为A、B、C,则各施工过程所需专业施工班组的数目为:

投入流水施工的班组数: N=2+3+1=6(组) 该工程流水施工的工期:

T=(N-1)B+mK0=(6-1)×1+6×1=11(d) 水平及垂直图表如下所示:

专接本 工程管理必备经典例题

2.某工程的流水施工参数为:m=6,n=4,Di如下表。试组织流水施工方案。

解:可采用分别流水方式。

确定流水步距:

①KⅠ,Ⅱ: ②KⅡ,Ⅲ:

2,6,9,11,14,18 4,7,9,12,14,17

- - 3,6, 8,10,13,16 2,6, 9,11,14,18

4,5,3, 3, 3, 3,-18 2,3,3, 3, 4, 5,-16

∴ KⅡ,Ⅲ=5(天) ∴ KⅡ,Ⅲ=5(天)

③KⅢ,Ⅳ:

3,6,8,10,13,16

- 3,7,11,13,17,21

3,3,1, -1, 0, -1,

∴ KⅢ,Ⅳ=3(天)

确定工期:

n 1mzh T Kj,j 1 Dizh Z C

j 1i 1

(5 5 3) (3 4 4 2 4 4) 34(天)

绘制水平图表:

专接本 工程管理必备经典例题

3.某基础工程分三段施工,其施工过程及流水节拍为:挖槽—2天,打灰土垫层—1天,砌砖基础—3天,回填土—2天。试绘出其双代号网络图。 解:

【解题注意】对于有多个层段流水施工的网络图,其中间行的节点易由于多进多出而造成逻辑关系错误。因此常需要增加一些虚箭线和节点来断开无逻辑关系工作之间的联系,避免引起错误,如图中③→⑤、⑥→⑨、⑩→○12 。示。

4、按表给出的逻辑关系绘制双代号网络图,并用图上计算法计算各工作的时间参数,找出关键线路(用双箭线标出),说明计算工期。其中时间参数的标注形

专接本 工程管理必备经典例题

解:绘图及计算见图12-11。

答:计算工期为10,关键线路一条,见图12-11中双线所示。

图12-11 据表12-5绘制的网络图及计算结果

【解题步骤与公式】 (1)“最早时间”的计算

计算规则:“顺线累加,逢圈取大” 1)最早开始时间(ES): ESi-j=max{EFh-i }=max{ESh-i+Dh-i } 2)最早完成时间(EF): EFi-j=ESi-j+Di-j (2)“最迟时间”的计算

计算规则:“逆线累减,逢圈取小” 1)最迟完成时间(LF):LFi-j=min{LSj-k} 2)最迟开始时间(LS):LSi-j=LFi-j-Di-j (3)时差的计算

1)总时差(TF):TFi-j =LFi-j-EFi-j=LSi-j- ESi-j 。 2)自由时差(FFi-j):FFi-j= min{ESj-k}-EFi-j 。 【解题注意】

(1)题目无具体要求时,第一项工作的最早开始时间为“0”,最后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等于其最早完成时间。

(2)计算时,为了避免错误,虚工作也应同时计算,否则应跨过虚工作找清楚本工作的紧前工作或紧后工作。 (3)自由时差须用各紧后工作最早开始时间的最小值,减本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

(4)在未给出要求工期或要求工期等于计算工期时,总时差为“0”者,其自由时差必定为“0”。

(5)计算完成后,要答出工期,找出关键线路。

专接本 工程管理必备经典例题

5、某已知网络计划如图12-12所示,试用节点标号法求出工期并找出关键线路。

图12-12 某工程网络图

解:计算结果见图12-13。

18)

(源节点号,标号值)

图12-13 用节点标号法计算工期并找出关键线路

答:工期为18,两条关键线路见图12-13中双线所示。 【解题步骤】

(1)设起点节点的标号值为零,即b1=0。

(2)顺箭线方向逐个计算节点的标号值。

每个节点的标号值,等于以该节点为完成节点的各工作的开始节点标号值与相应工作持续时间之和的最大值,即:bj=max{bi+Di-j}。将标号值的来源节点及标号值标注在节点上方。

b2=b1+D1-2=0+5=5; b3=b1+D1-3=0+2=2;

b4=max{( b2+D2-4) ,( b3+D3-4)}=max{(5+0),(2+3)}=

专接本 工程管理必备经典例题

5;

(3)节点标号完成后,终点节点的标号即为计算工期。该网络计划的工

期为18。

(4)从网络计划终点节点开始,逆箭线方向按源节点寻求出关键线路。两条关键线路见图12-13中双线所示。

解: 单代号网络图绘制见图12-14。

图12-14 表12-6中所给条件的单代号网络图

【解题注意】绘图时一定要按照给定的逻辑关系逐步绘制。绘图后,要认真检查紧前工作或紧后工作与所给定的逻辑关系是否相同,有无多余或缺少;检查起点节点和终点节点是否各只有一个,不满足要求时,要设置虚工作,作为该网络图的起点节点(St)和终点节点(Fin);再检查工作名称、持续时间是否正确,节点编号是否从小到大。

7、用图上计算法计算上题的单代号网络图。将各工作的时间参数ES、EF、LS、LF、TF、FF及LAG标注于规定位置处,求出计算工期,并用双线标出关键线路。 解:计算结果见图12-15。

专接本 工程管理必备经典例题

LSi FFi LFi 工期

图12-15 前例单代号网络图的计算结果

答:工期为17,关键线路见图12-15中双线所示。 【解题步骤与公式】

可以按照双代号网络计划的计算顺序和方法,也可按照以下顺序和方法进行计算。

(1)最早时间

1)计算规则:顺线累加,取大。

2)最早开始时间:ESi=max{ESh+Dh}=max{EFh},起点节点ES1 =0。 3)最早完成时间:EFi=ESi+Di 。

最后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即为计算工期,即Tc=EFn。

(2)相邻两项工作之间的时间间隔: LAGi-j=ESj-EFi (3)时差计算

1)工作的总时差TFn=0 , =min{ LAGi-j +TFj} ,逆线计算。 2)工作的自由时差FFi=min{ LAGi-j} (4)最迟时间

1)最迟完成时间LFn=TP(TP为计划工期。当题目未给时,取其等于

计算工期)

LFi=EFi+TFi

2)最迟开始时间LSi=ESi+TFi ,或LSi=LFi-Di (5)找关键线路

逆线寻找LAGi-j均为0的线路。或总时差为“0”的关键工作构成的线

路。

8.某基坑坑底平面尺寸如图1-1所示,坑深5米,四边均按1:0.4的坡度放坡,试计算其土方量。 解: 由题知,该基坑每侧边坡放坡宽度为:

5×0.4=2(m);

(1)基坑底面积为:

图1-1 某基坑坑底平面

专接本 工程管理必备经典例题

F1=30×15—20×5=350(m2)

(2)基坑上口面积为:

F2=(30+2×2)×(15+2×2)—20×5=546(m2)

(3)基坑中截面面积为:

F0=(30+2×1)×(15+2×1)—10×5=444(m2)

(4)基坑开挖土方量为:

V

H(F1 4F0 F2)4 (350 4 444 546)

1781

66(m3)

9.某建筑物有20个规格相同的独立柱。室外地坪设计标高为-0.3m,基底设计标高为-2.4m,自垫层上表面四边放坡,边坡坡度1:0.5。室外地坪以下每个基坑内各部分的尺寸及工程量是:C10混凝土垫层2200×1800×100;每个C25钢筋混凝土基础为1.544m3。土的最初可松性系数KS=1.14,最终可松性系数K`S=1.05。 试求:(1)土方开挖工程量。

(2)应预留多少回填土(以自然状态土体积计)?

(3)如果用斗容量为3.5 m3的汽车运土,需运多少车? 解:(1)垫层:20个×2.2×1.8×0.1=7.92 m3 上口每边放出:(2.4-0.3-0.1)×0.5=2×0.5=1 m 下口面积:2.2×1.8=3.6 m2 上口面积:(2.2+2×1)×(1.8+2×1) =4.2×3.8=15.96 m2 中部面积:(2.2+4.2)/2×(1.8+3.8)/2=3.22.8=8.96 m2 V挖=7.92+20个×(2/6(15.96+4×8.96+3.6))

=7.92+20×(1/3)×55.4=7.92+369.33 =377.25 m3(4分)

(2)V填=377.25-7.92-20(个)×1.544=369.33-30.88=338.45 m3 V留=338.45/1.05=322.33 m3(以自然状态土体积计)(4分) (3)V运= V挖-V留=377.25-322.33

=54.92 m3(以自然状态土体积计)

V运=54.92×1.14=62.61 m3(以松散状态土体积计) N=62.61/3.5≈18车(3分)

10.某场地平整的方格网角点的地面标高如图所示,试用加权平均法计算场地的设计标高(H0)。(本题10分)

专接本 工程管理必备经典例题

H0

H

1

2H2 3H3 4H4

4M

1.

=

(23 24.5 24.9 24.5 22.1) 2(23.5 24.1 24.2 23.2 22.5 22.7) 3 24.6 4(23 24)

4 7

=23.61(m)

11.基坑底宽1.8m,深3m,地下水位距地面1.2m,土方边坡1:0.5, 采用轻型井点降水。

试确定: 平面布置类型;

井点管最小埋深及要求的降水深度;

当采用6m长井点管时,其实际埋深及降水深度。

【解】

专接本 工程管理必备经典例题

12.某混凝土设备基础:长×宽×厚=15m×4m×3m,要求整体连续浇筑,拟采取全面水平分层浇筑方案。现有三台搅拌机,每台生产率为6m3/h,若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为3h,运输时间为0.5h,每层浇筑厚度为50cm,试确定: (1)此方案是否可行;

(2)确定搅拌机最少应设几台;

(3)该设备基础浇筑的可能最短时间与允许的最长时间。

解:

(1)混凝土浇筑方案

F H

浇筑强度:Q=T

15 4 0.530

=3 0.5=2.5=12(m3/h)<(3×6)(m3/h),

可行。

(2)确定搅拌机最少数量

12÷6=2(台)

(3)浇筑的时间

1) 可能的最短时间:T1=15×4×3/(6×3)=10(h) 2) 允许的最长时间:T2=15×4×3/12=15(h)

13.今有三组混凝土试块,其强度分别为:17.6MPa、20.1MPa、22.9MPa;16.5MPa、20MPa、25.6MPa;17.6MPa、20.2MPa、24.8MPa。试求各组试块的强

专接本 工程管理必备经典例题

度代表值。

解:

第一组:

20.1 17.6

100%

20.1强度差值 =12.4%<15%

22.9 20.1

100%

20.1=13.9%<15%

均小于15%,该组代表值取其平均值,即:

17.6 20.1 22.9

3=20.2(Mpa)

第二组:

20 16.5

100%

强度差值 20=17.5%>15%

25.6 20

100%20 =28%>15%

均大于15%,该组作废。

第三组:

20.2 17.6

100%

强度差值 20.2=12.87%<15%

24.8 20.2

100%

20.2 =22.77%>15%

其中一个大于15%,该组代表值取中间值,即20.2Mpa。

14.某设备基础长16m、宽8m、深3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混凝土由搅拌站用汽车运至现场,运输时间为0.6h(包括装、运、卸的时间),混凝土初凝时间为1.9h,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混凝土每层浇筑厚度为0.3m。已知混凝土搅拌站备有若干台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并配有足够数量的运输车辆。(1)试问大体

专接本 工程管理必备经典例题

积混凝土的浇筑方案有哪几种?该基础是否可以采用全面分层浇筑方案?为什么?(2)若可以采用全面分层浇筑方案,试求每小时混凝土浇筑量和浇完所需时间。

解:(1)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方案,一般分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三种。全面分层适用于平面尺寸不大的结构,所以该基础可以采用全面分层浇筑方案。 (3分)

(2)基础体积:16×8×3=384m3;基础面积:16×8=128m2;浇筑厚度:0.3m;混凝土初凝时间:1.9h;混凝土运输时间:0.6h;

混凝土每小时浇筑量为:(0.3×128)/(1.9-0.6)=29.54(m3/h); (4分)

浇完该设备所需时间为: 384/29.54=13(h)。 (3分)

15.现有一批采用先张法制作的预应力大型屋面板,预应力筋为直径14mm冷拉HRB400钢筋,已知预应力筋的屈服强度标准值fpyk=500N/mm2。

试求:(1)预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σcon;

(2)确定张拉程序并计算单根预应力筋的张拉力 【解】(1)先张法冷拉预应力钢筋的控制应力σcon=0.9fpyk=0.9×500=450(N/mm2)

(2)钢筋张拉程序为:0→1.03σcon

钢筋截面积Ar=(π×142)/4=153.94(mm2)

则张拉力N=1.03σconAr=1.03×450×153.94=71.35(kN)

16、某预应力混凝土屋架长24m,孔道长23800mm。直径为25mm的冷拉III级钢筋,制作时采用应力控制法,实测冷拉率为4.2%,冷拉弹性回缩率为0.4%。(1)两端采用螺丝端杆锚具。求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2)一端用螺丝端杆锚具,另一端用帮条锚具。求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l0取30mm;螺杆长l1取320mm;螺杆外露长l2取120mm;帮条锚具长l3=80mm,现场钢筋长7m左右。) 解(1)

专接本 工程管理必备经典例题

(5分)

L

l l2 l1 l323.8 0.12 0.32 0.08

nl0 4 0.03 22.01(m)

1 1 0.042 0.004

(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qa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