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课本word 形式

更新时间:2024-03-08 16:14: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 第一章 导论

? ?

道德与伦理的区分

西方文化意义上的道德与伦理

? 道德与伦理常被视为同义词,英语中表示伦理的ethics来自希腊文ethos;表示道德的morality

则来自拉丁文mores,二者在原始语义上都与品格character、习惯habit等相关 在一些哲学家中,道德与伦理常被赋予不同的意义。

康德在其后期伦理学著作《道德形而上学》(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中,他将道德形而上学区分为两部分,其一为权利的学说(the doctrine of right),其二为德性的学说(the doctrine of virtue)。在这里,道德有更大的涵盖性:它将法哲学与伦理学统摄起来。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中,将道德的观点理解为“应然的观点”,道德似乎仅停留在主观的领域而尚未达到现实界,而伦理更多地展开于现实生活,其存在形态包括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他认为,作为具体的存在形态,“伦理的东西不像善那样是抽象的,而是强烈的、现实的。”在黑格尔那里,伦理已超越了主观之域而获得了客观的现实的意义。

当代哲学家如B. 威廉姆斯,以“伦理”表示广义的系统,以“道德”表示狭义的系统。“道德”侧重的是责任、义务,以及如何按一般的原则去做,而“伦理”则更关注品格、德性、幸福,以及如何生活。在这里,道德被理解为伦理的片面化。

也有学者(Lorenzen)认为,“道德”是指一定文化界域内占实际支配地位的现存规范,而“伦理”则是指对这种道德规范的严密方法性思考。

2、中国哲学语境下的“伦理”与“道德”

中国哲学语境下的“伦理”具体含义指人伦之理,对“人伦”的关注始终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特点,早在先秦,孟子已提出了“人伦”的概念,并将理想的人伦具体规定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为序,朋友有信。”

在中国哲学中,“道”与“德”本是二个概念,“道”既指普遍的法则及存在的根据,又被赋予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等意义;“德”有品格、德性等义,又与“得”相通;后者在本体论的层面上意谓由一般的存在根据获得具体的规定,在伦理学上则指普遍的规范在道德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及规范向品格的内化。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作为普遍法则的“道”同时内含着一般的道德理想,“德”则表现为普遍法则与道德理想的体现。

伦理学的含义及其产生、发展的一般概述 ? 伦理学的含义:

伦理学是研究道德现象、揭示道德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是对道德现象进行哲学考察和系统研究的理论体系。

? 伦理学的产生、发展简介:

? 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斯多葛学派、伊壁鸠鲁学派——基督教伦理学

——康德的道义论伦理学——边沁、密尔的功利主义伦理学——元伦理学

苏格拉底 :德性即知识

德性(arete)在希腊语中原指事物的特性、品格、特长、功能,亦即使一事物成为该事物的本性,而人的“德性”就是人之为人的本性,后来便有了伦理上的意义。“善”是自然万物的内在原因和目的,具体到人身上,就是“德性”。

德性是人的本性,由神平均分配给了每一个人,因而人人都具有德性。

但是说人人都有“德性”并非指现实地拥有,而是潜在地拥有。换言之,人并不是生来就符合人的本性,只有在理性指导下认识自己的德性才能使之实现出来,成为现实的和真正的善。所以苏格拉底认为,未经理性审查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一个人只有真正认识了他自己,才能实现自己的本性,完成自己的使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 “德性即知识”论评析

苏格拉底把德性与知识等同起来的观点,奠定了理性主义伦理学的基础。被称为“伦理学的创始人。 亚里士多德:把德性看做知识时,取消了灵魂的非理性部分,因而取消了激情和性格。 康德对认识论问题与伦理学问题的区分。 柏拉图:正义对人来说何以必要?

这句话可转述为:人为什么要道德地行动? 亚里士多德:德性伦理学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 ? ? ? ? ? ? ? ? ? ? ? ? ?

德性是使得一个事物状态好并使得其实现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用在人身上,德性也就是使得一个人好并使得他的实现活动完成得好的品质。

从人的事务上说,德性是使得我们在所有这些事务上做得适度的那种品质。 伊壁鸠鲁学派:快乐主义

快乐是人类行为正当性的衡量标准。 快乐就是身体无痛苦和灵魂无纷扰。

达到快乐生活必须注意培养两种德性:“知足”和“审慎”。 斯多葛派:顺从自然(或本性)而生活 认为哲学中最重要的就是伦理学,他们说,如果把哲学比作一个动物的话,那么逻辑学就是其骨骼与肌腱,自然哲学就是其肉,而伦理哲学则是其灵魂。他们还认为只有伦理学才是哲学之果实。

最重要是提出自然法的思想,在当代它为一些重要的伦理学家如斯特劳斯和罗尔斯等所研究与主张。

? 中国:儒家的孔子——孟子——西汉董仲舒——二程等宋明理学家 四书:《论语》、《大学》、《中庸》、《孟子》 伦理学的分类

在人类思想史上,出现过各种各样的伦理学说,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各种伦理学学说加以分类。 ? 理论伦理学和实践伦理学

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可以把伦理学分为理论伦理学和实践伦理学。 理论伦理学又称道德哲学或道德学,也称为哲学伦理学。

实践伦理学又称经验伦理学,它包括描述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还可称为实践人类学。 ?

德性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元伦理学 ? 德性伦理学

德性伦理学研究的是人的品质的道德性或者说研究的是如何培养人的优良的道德品质。它所解决的是使人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如何成为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人的问题。

? 规范伦理学

它研究的是人的行为的善的问题,或者说研究人的行为如何才能在道德上成为正当的。它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使之成为符合道德要求的行为;对行为的规范而不是对品质的培养与规范。 规范伦理学内部分为目的论伦理学与义务论伦理学。

? 元伦理学

元伦理学是对伦理学自身加以研究的伦理学。它既不涉及对人的品质的规范,也不涉及对人的行为的规范,而仅仅涉及对伦理学自身所使用的范畴和命题的语言学和逻辑学的研究,以及对伦理学自身合理性的确证。

元伦理学的含义:meta-ethics,20世纪西方伦理学中占主导地位的伦理学理论。又叫分析伦理学(analytic ethics)或批判的伦理学、伦理学的认识论、伦理学的逻辑。由英国哲学家摩尔开创。“元伦理学”一词最早由逻辑实证主义者使用,并形成系统的理论。认为限于研究道德规范和行为善恶等具体问题的规范伦理学没有科学意义,主张以逻辑和语言学的方法来分析道德概念、判断的性质和意义。自称是高层次的、不涉及道德现象具体内容的形式研究。 直觉主义元伦理学 :摩尔

摩尔主要是从“善”这个伦理学中的核心概念的分析入手的。他的基本观点是认为“善”是无法界定的,以往各派伦理学对“善”这个概念的界定,实际上都是以他物来界定,如把善说成是快乐,说成是幸福等,他认为这种做法是一种自然主义,是应当反对的。既然善的概念无法界定,那么我们对于善的认知不可能通过概念的分析来达到,只能通过直觉来达到。 新实证主义伦理学 情感主义学派:

? 罗素、维特根斯坦、“维也纳学派”、史蒂文森。 语言分析学派:

? 黑尔

情感主义伦理学的特征

? 认为伦理学既非对道德事实的描述,也非对行为进行规范的学问,而仅仅是研究道德语言和逻辑问

题的学问。

? 认为道德是人的主观情感的表现,道德判断表达的是人的情感。所谓道德评价,不过是社会对事件

的愉快的或悲伤的情绪反应。

? 认为道德判断是情感符号表达,所以它不是科学的判断,而是伪判断。其真实性无法从经验和逻辑

上加以证实,属于这一类的有痛苦的叫喊和婴儿的啼哭,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东西。

?

? ? ?

?

? ?

? ? ? ?

2

? ?

语言分析学派

? 道德语言的用法

黑尔认为,道德判断中最基本的价值词有三个,它们是“善”、“应当”和“正当”。他认为,价值词并非绝对的,它既有道德的用法也有非道德的用法,如“好”(good)这个词,我们既可以说“这是一个好苹果”,也可以说,“这个人是一个好人”。前一个判断中的“好”是价值词的非道德用法,后一个判断中的“好”则是价值词的道德用法。

2、道德判断的根据和标准

黑尔说,道德判断之所以能够被称为真的或假的,是因为它们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说当一个人说某人在这种境遇中做他应做的事情时,知道这种境遇和共同具有这些普遍接受的道德原则的任何人都将认定:如果他做他应该做的,那么他所做的一切就会与别人相一致,于是,他所说的就是真的;如果言说者并没有像他所说的那样去做,那么他就在说假话。

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提出某种道德判断,就不仅是要求别人去做,而且也要求自己去做,如果他自己不如此去做,他所说的就是假的。 ? 应用伦理学

应用伦理学在现在是一门显学,是当前西方伦理学的热门学科。它主要是伦理学理论在实践领域的运用。应用伦理学的范围很广,只要伦理意识渗入的学科都可以形成一门相关学科。 ? 生态伦理学

它分为关于自然生态的伦理学和关于社会生态的伦理学,即环境伦理学和政治生态伦理学。环境伦理学中的核心问题是人类中心主义的争论。而政治生态伦理学涉及的面很广,而政府作用的探讨是其中最主要的问题。

2、生命伦理学或医学伦理学

它核心的理论问题是:生命的本质和死亡的界定,即与生死相关的问题。在其中讨论得最多的是:人类出生的方式,即试管婴儿或克隆人的问题;医疗资源的配置问题,即在医务活动中的正义性问题;死亡的权利与方法的问题,即安乐死的问题;器官移植、买卖问题。 器官买卖问题的争论

赞成允许器官买卖的论证是:身体是我的,而我有权依照我选择的方式来处理我的身体。如果我有权对我的身体或为我的身体做一切事情,同时包括生前和死后,那么,我当然有权把我的身体的部分卖给愿意买它的人。

卖身体器官方式包括:1)在埋葬之前,出售身体的各部分器官,给子女留一笔遗产;2)为了维持生计,卖肾;3)把子宫使用权出让。

反对器官买卖最强有力的论证是:这样的买卖会存在带给穷人无法承受的压力的危险。 3、经济伦理学

经济伦理学(Business Ethics)关注的是宏观层面上对市场经济过程及其相关机构的基本论证,它探讨理应普遍适用的游戏规则。也就是说,市场经济并不简单地将“自由”归结为“放任自流”。市场经济包含着高度复杂、用以规范经济过程的秩序,所以有可能促成自我负责的经济行为。 企业伦理学则探讨微观行为层面上“企业行为的社会责任”。 4、科技伦理学

当前对科学技术的评价形成了两种理论:肯定的理论强调机会,否定的理论强调危险与威胁。

吕贝、布洛赫等人强调了科技赋予人类生活的机会与意义。其一,科学与技术为生活带来了种种益处,工业社会的生活意义体现为自由和自我实现的机会的增加和现代日常文化的繁荣。其二,科学技术的进步压倒一切,即使如科学技术的反对者那样,科学技术是糟糕的事情,但是糟糕的事情能防止更糟糕的事情。离开技术手段的运用,人们既不能克服环境问题,也解决不了人口问题。

尼采、福柯与约纳斯强调了科技的危险与威胁。尼采与福柯从道德的谱系学和知识考古学揭示了科学技术权力所造成的人类中心论的危险。 ? 描述伦理学

含义:依据经验描述的方法,从社会的实际状况对道德进行经验性的描述和再现,也叫记述伦理学。与传统规范伦理学相比,既不研究行为的善恶及标准,也不制定行为准则和规范,而是依据其特有的学科研究方法对道德现象进行经验分析、科学分析。 描述伦理学的类型和理论

? 道德社会学:运用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社会的道德现象的科学。

研究对象是社会的道德事实,根本指导思想是——把道德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构成部分和要素 。 描述伦理学的类型和理论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道德心理学:运用社会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社会道德现象的科学.根本任务是通过研究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社会道德心理发生和运行的过程及一般规律,揭示人的道德品质和习惯、社会舆论和传统文化等形成、发展的心理学规律。 道德心理学 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 道德意识的心理形式。(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 ? 道德行为的心理机制。(欲望——动机——意志——行为——结果。) ? 个体道德心理的发展规律。(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社会成员道德心理状况) ? 社会道德心理的运行规律。(社会习俗、传统风尚、社会舆论、社会文化制度对个体道德心理的

制约和影响。)

个体道德心理的发展规律

道德意识发展原则上在每个人身上都有所体现,不过这里有一个具体化的问题,即这种发展潜力具体能发挥到何种地步,要看一般的社会化条件,例如以往学校教育、职业教育或工作场所中所具备的社会化条件。 道德阶段发展假说首先是由发生心理学家皮亚杰根据儿童道德判断力形成的实证研究提出来的。之后,劳伦斯和科尔贝格又对这种基本假说进行了系统化,并形成一种发展逻辑,分三个阶段,而每个阶段又具有两个发展层次。

第一阶段:习惯养成前阶段

这一阶段对规则的遵守仅仅是出于自我中心动机,只是因为对自身带来身体的或快乐的结果而对“好”与“坏”标准做反应。

1、“惧于惩罚与屈从定向”

个人仅仅因为害怕惩罚或由于对权威的身心屈从而遵守规则。被遵守规则的人类价值根本无关紧要,而避免遭受惩罚才是纯粹目的。 第一阶段:习惯养成前阶段 2、天真的利己主义定向

个人遵守规则是为了能够满足自身的需要。这里虽然出现了公平和公正的因素,但只是在交换平等意义上被当作手段使用。

第一阶段的制裁:惩罚(取消物质奖励) 第二阶段:习惯已养成阶段

个人行为对作为秩序载体出现的群体、家庭和国家的规则的遵守,已不再考虑直接的或明显的结果。个的的态度取决于对其具有重要意义的相关群体的忠诚与支持。 第二阶段:习惯已养成阶段

3、人际关系的和谐和“善男善女”取向

好的行为是取悦他人、帮助他人并得到他们认可的行为,对多数人的“自然”行为的立体形象能够适应。行为常常是根据意图来判断的——“他是好意”第一次变得十分重要了。一个人要通过做“好人”来赢得他人的赞赏。

第二阶段:习惯已养成阶段 4、法律与秩序取向

就是服从已有的权威、书面的规则和维护社会秩序。正当的行为就是履行自己的义务,就是表示对权威的尊敬,就是为了履行这种义务去维护社会秩序。 第二阶段的制裁:羞辱(丧失爱情和社会荣誉) 第三阶段:习惯养成后阶段

就是明确表示努力遵守道德价值和原则,而不管这些原则是由哪些群体或个人提出来的,也不管这些原则对自身是否有利。这就第一次表明,必须对实际上被承认的规范与值得承认的规范加以区分。 5、社会契约的律法主义倾向

行为的正当性趋向于根据个人的一般权利以及全社会批判性检验并认可的标准来确定。人们往往明确意识到个人的价值和观点的相对性并相应地强调实现认同的秩序规则。行为的正当性除了通过宪法和民主的方法加以认可外,还有个人的“价值”与“观点”方面的事情。 6、普遍的伦理原则取向

行为的正当性是根据与自我选定的伦理原则和一致的合乎良心的决定来确定的。这些原则又合乎逻辑上的完整性、普遍性和一致性。这些原则是抽象的(如康德的绝对命令),而不是像“十诫”那样的具体道德规范,但其核心必须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正义原则。 第三阶段的制裁:过失感(良心发现) 西方学者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对于马克思理论是否存在伦理学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马克思不存在伦理思想;另一种看法认为,马克思的理论应分为社会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两部分。其中社会理论是一种“价值无涉”的社会学,而社会主义理论则是一种道德哲学。

4

?

? ?

波普尔在《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中指出:马克思的著作不言自明地包含着一种道德理论。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讽刺毕竟是一种道德遣责。这种体系受到遣责是因为其中内在地包含着残酷的不公,这种不公是“形式”上的公正和正义结合在一起的。

他说:虽然《资本论》事实上主要是一篇论述社会伦理学的论文,这些伦理概念从来没有这样表述过。它们只是通过暗示表述出来,但并不因此而缺乏力度,因为这些暗示是很明显的。

马克思的《巴黎手稿》中的思想含有德性伦理的思想。麦金太尔说,伦理学决不是一门纯粹制定规则或标准的学问,相反,它首要任务是告诉人们如何认识自己的生活目的,并为实现一种善生活的内在目的而培植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性。马克思是根据实践概念中“有意识的生命活动”、“自由自觉的活动”来表达它的德性伦理的。马克思认为人的价值实现和完善就是在自由自觉的活动中,而异化劳动却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使类生活异化,“类生活”体现人的善生活的内在目的,异化劳动则是与这种目的背道而驰的。

伍德承认:“不论马克思的辩证法还是人性论都或多或少公开建立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上。”

分析马克思主义卡曼卡认为,马克思并不注重把共产主义描绘成一个富足的社会,他主要是把它描述为人的尊严的社会,在这个社会中,劳动者能得到尊严。

德布拉·萨茨认为:马克思对于历史为什么会产生共产主义所作的解释,需要假定某些价值包括自由价值作为解释性角色。正是因为自由对人类来说是客观的善,历史才以善的方式前进。

? 基督教伦理学

德性伦理学向规范伦理学的转变主要是由基督教伦理学完成的,具体说,主要是由基督教哲学的两个最重要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完成的。

基督教伦理学是神学的一部分,它从基督信仰和人类理性的角度出发去研究人、寻求人生的目的时所遵循的一些原则。显然,基督教伦理学是一种神学伦理学,或者说是一种伦理神学。但是,不可否认,这种“伦理神学中宗教崇拜以外的那些道德义务也有社会和人类基础”。而且,这种伦理思想影响了西方社会一两千年。 一、《圣经》中的伦理思想

道德教化是宗教的一个重要方面,基督教在其教义中包含了大量的道德教化的内容,这首先表现在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之中。《圣经》中的伦理思想有如下几个特点: ? 它是经验形态的。它是通过讲述历史和故事的方式来表达其伦理价值观的。

? 它主要是德性伦理。

也就是说,它仍然是注重人的德性的培养,特别是在《新约全书》中,它基本上是以耶稣基督为人们在道德上效仿的榜样,要求所有的基督徒应当像耶稣基督那样生活,像他那样为人处世。

在德性要求方面,《圣经》中实际上已经提出了神学和宗教德性的要求,那就是“信”、“望”、“爱”这三种神学德性,但是,对这些德性的阐述以及将它们与古希腊的四美德合并为七美德,则是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所为。

第三,开始提出具体的行为规范

这主要表现在《旧约全书》中由上帝向人类昭示的十种戒律中,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基督教的“十诫”之中。 摩西十诫

第一诫:只敬耶和华神,不能在思想上和生活上敬别的神。 第二诫:反对偶像崇拜(包括对金钱、性欲、知识的崇拜),要爱神,否则受罚。 第三诫:不可用神的名义做不诚实的事或行恶(包括发誓、祝福、诅咒) 摩西十诫

第四诫:纪念安息日

《圣经》中说:“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的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做”。“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 摩西十诫

第五诫:孝敬父母。

第六诫:不可杀人(但不禁止战争中杀人和执行死刑)

? ? ?

第二章 历史上的几种伦理学说

? ?

? ?

? ?

? ? ? ? ? ? ? ? ?

? ? ?

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七诫:不可奸淫 第八诫:不可偷盗 第九诫:不做伪证 第十诫:禁贪恋 摩西十诫

“十诫”中的前四条属于神学戒律,它规定了其信徒对待上帝的态度,禁止那些有损于信仰的活动。而后面六诫,则属于一般的世俗伦理戒律,而且是做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也就是说,在基督看来,对上帝的服从不仅表现在前面四条神学戒律之中,而且也表现在后面六条世俗戒律之中。因此,《圣经》中提出的“十诫”既有把神学戒律世俗化,又有把世俗戒律神圣化的特征。 二、奥古斯丁的伦理思想

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是基督教神学和基督教伦理学形成和发展中最重要的两个人。他们的特点在于借助古希腊哲学来完成基督教教义的理论化和系统化,在基督教教义中引进理性的成分,从而开创了基督教的理性神学或自然神学。在伦理学上,则是完成了基督教伦理的世俗化和世俗伦理的宗教化的进程。 理性不会令人“信”上帝,但理智可以给信上帝的人的“信”做出合乎理性的解释与辩护。

? 七美德说

奥古斯丁对古希腊德性伦理学的继承和改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他承认古代的四美德说,承认这四种美德是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为了宗教神学的需要,他把原本的四美德——理智、勇敢、节制和正义——改变为审慎、刚毅、节制、正义并对之作了宗教化的阐释。 七美德说

1、“审慎”:指的是懂得什么东西应该和值得去追求,什么东西不应该和不值得去追求的德。

2、“刚毅”:指的是灵魂的这样一种性情,即我们不惧怕不测之事,不怕失去那些不在我们的权能之下的性情。

3、“节制”:指一种克制和制止对邪恶的东西的渴望的美德。 4、“正义”:指所有的人各得其所应得的情况。 七美德说

其次,他把基督教的基本信条——“信”、“望”、“爱”作为最主要的善和德性加到四美德之上,从而形成了基督教的七美德说。 七美德说

5、“信”指的是对基督教、对耶稣基督的信仰。 路德对“信”的理解:

所谓信上帝,即是过一种上帝希望我们过的那种生活。 相信耶稣为每一个的救赎而死。 “信”会使信徒与基督教联合为一。 七美德说

6、“望”:指对上帝救世,上帝的末日审判,以及来世的升入天堂的企盼。 7、“爱”:最核心的是对上帝的爱,和对邻居的爱。 七恶德

骄傲、贪婪、愤怒、嗜食、放荡、消沉、迟钝。 (二)基督教神学人性论

关于人的本性,奥古斯丁的基本思想是:

? 他认为,由于人本身是神所创造的,因此人性也是神所赐予的。由于神是

全善的,所以他所创造的一切都是好的或善的,因此人的本性也应该是善的,“人性本善”,这是他从本体论或创造的角度得出的结论。

? 基督教神学人性论

2)奥古斯丁又认为,说人性本善,是从人性是上帝的创造物的意义上讲的,而不是就人的具体的道德行为说的。就人的道德活动本身而言,人性应该是中性的,也就是不善不恶的。

3)在奥古斯丁看来,无论是主张性善论,还是主张人性无善无恶论,都只就人性的初始阶段而言的。也就是说,是就亚当、夏娃尚未堕落时说的。但是,自人类始祖的堕落之时起,人性就被败坏了。在这个意义上说,“人性本恶”

(二)基督教神学人性论

4)在基督教看来,由于人类始祖的堕落,其后的人们就成为“可怒之子”。任何人,只要他是通过血缘自然生育时,都将保留其始祖所犯之原罪。而人要想恢复自身的本性,惟一的办法就是用自己的一生去忏悔、去赎罪,而人要想赎罪,除了自身的努力之外,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上帝的神恩。 (二)基督教神学人性论

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奥古斯丁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乃是因为它是上帝所造的,有些人的本性之所以受到谴责,不是因为上帝造得不好,而是因为他们给自己的本性造成了缺点。我们对某些本性的谴责,不是谴责本性自身,而是谴责它之中的缺点。我们对这些缺点的谴责正是对其本性的赞扬,因为这些缺点违背了人的本性。因此我们反对的只是与人的本性相反的人的缺点,而不是人性本身。所以我们应该大胆批判我们自己身上和别人身上的缺点。

(二)基督教神学人性论

奥古斯丁认为,原罪是人的自由意志的第一次运用,是人对神的一种违抗。它的错误之处在于违反了上帝“根据保存原则和禁止扰乱自然秩序的命令所定的法则”。而这种自然秩序主要表现为尊卑有序、上下有序、天主凌驾一切之上这种等级原则。

他认为,原罪使人类受到神的惩罚,对于个人来说,对罪的惩罚就是死亡,对社会而言,就是奴役制度之出现。

(三)善与恶及恶的起源

? 对于善恶问题,他的基本看法是“善恶同体”。

也就是说,善恶同存于一个实体或事物之中,善恶本身不是实体而是属性。他说,被造的万物是善的,但不是全善。这是因为,创造万物的上帝是至善的,而作为受造物的万物不能和上帝一样,因此,虽然它们也是善的,但不能是全善或至善的,否则它们就同上帝平起平座了。

被造物的善是可以增减的,而善的减少也就是恶。在这个意义上,他把恶界定为:“善的缺乏” (二)基督教神学人性论

他还认为,世上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永恒的事物,一类是属世的事物,前者是超时空的,后者是在时空中的。在奥古斯丁看来,善是对永恒的高尚的神圣的事物的追求,恶则是放弃对永恒事物的追求而追求世俗的短暂的事物。 (二)基督教神学人性论 2、恶的起源

奥古斯丁对恶作了分类,一般来说恶有两种:一种是主动作恶;另一种是被动地承受恶。这两种恶在起源上是不同的。

主动作恶的那种恶,其产生的原因不是上帝,因为上帝是全善的,他不会作恶;而被动遭受恶的原因则有可能是上帝,因为这种恶指的是在人们作恶之后对恶的一种惩罚,这种惩罚对于受惩罚者而言,会被看做是一种恶,但是就这种恶是上帝赏善罚恶的产物而言,我们可以说它产生的原因是上帝。从赏善罚恶的意义上看,它实际上不是恶而是善。 (二)基督教神学人性论 3、恶的分类

在《教义手册》中,他把恶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物理的恶”,指的是自然界的恶;第二种是“认识的恶”,指的是人们在认识过程中产生的错误;第三种是“伦理的恶”,即人世间在人类自身中发生的恶。 托马斯·阿奎那的伦理思想

在伦理学上,托马斯进一步完成了基督教伦理学的世俗化和世俗伦理学思想的神圣化。托马斯的伦理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神学大全》中。托马斯的论述可以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讨论德性的问题;第二部分是讨论戒律的问题;第三部分是讨论正义的问题。

? 托马斯的德性论思想

? 关于德性的获得问题

亚里士多德强调德性的获得与人的行为实践紧密相关,认为通过不断地行为,形成习惯,才能获得德性。 托马斯说,就德性的获得方式而言,一种是通过不断行为而获得,它就是获得的德性;另一种是通过灌输而形成,这种灌输的德性的获得要靠神恩,即要由上帝灌输到我们心灵之中。获得的德性是世俗的德性,而灌输的德性则主要是神学的德性。

? 德性获得的必要条件

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具有德性,必须具有这样三个条件:

? 一个人必须是“有所知”地行动。因为一个人在无知的状态中所做的事是他

“偶然为之的事”;一个人在无知的状态中所做的事是无法加以评价的。这也就是提出了关于德性方面的知识的问题,并把这种知识设定为获得德性的必要条件。

? 德性获得的必要条件

2)一个人应当“自愿地行动,也就是说,通过选择那些因其自身是原因的特定的行为”。托马斯认为,这种自愿的行动指的是一种双重的内在活动,即志愿和意向的活动。据此,托马斯强调了自愿或自由在道德活动中的作用。

? 德性获得的必要条件

3)一个人必须“从一个坚定的和不可动摇的原则出发行动”。托马斯认为,道德活动中的自愿和自由不是

7

? ? ?

任意的,它表现为对原则的遵循。而且它所遵循的原则具有某种坚定性和不可动摇性。托马斯同时认为,这种坚定性恰恰属于某种习惯,所以一种道德的活动实际上产生于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惯。 ? 由德性伦理学向规范伦理学的转向

托马斯对伦理学的发展的贡献在于他意识到德性伦理学的缺陷,因而强调由人的品性的德性伦理学向人的行为的规范伦理学的转化。

托马斯意识到德性伦理的相对性和内在性的特征或缺陷

? 德性的相对性

他以正义的德性为例说,苏格拉底说正义就是“是谁的东西归谁”,这一原则说起来简单,但是,要做到这一点而不失正义其实是很难的。在某种情况下对此原则的遵循有可能对当事人造成不义的损害。因此,就是对正义德性的实施也必须对之附加许多条件,也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必须是符合“应当的时间”、“应当的情况”,否则就有可能使善德变成恶德。

然而,附加的条件越多,则使德性失效的可能性越大,失效的方式也越多,而德性本身也就越缺乏普遍性的特征。

由于德性本身的相对性,所以德性伦理也就缺少某种确定性。

2、德性的内在性,使行为的道德评价出现困难。

因为一个行为是否从德性出发我们无法从行为本身加以确证。我们所看到的只是外在的行为本身,而一个人的行为并不必然地代表他具有某种德性,而且有某种德性的人的行为也不一定全是这种德性的体现。为此,托马斯研究重点从对人的良好品质的考察转向对行为进行道德考察。

3、把规范伦理和德性伦理结合起来。

托马斯把德性原则与行为原则看成是一个行为原则的两个方面。托马斯说,考察人的行为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人的行为的内在原则;另一方面则是人的行为的外在原则;内在原则是能力和习惯,而外在原则则坚各种戒律的遵守。

4、对伦理规范即戒律作了区分。

他把戒律区分为三种:道德戒律、司法戒律和礼仪戒律。 提出四种法的思想:永恒法、自然法、人法、神学。 基督教伦理思想评判

? 基督教伦理学的属性

早期基督教伦理学是义务论,它强调的是行为的动机和它所遵守的规则。 新教产生后,较强调行为的结果,基督教伦理学就由义务论转变成目的论。

按康德的看法,所有的基督教伦理学都属于目的论伦理学,它把人们的道德活动视为追求某种外在目的的手段,这个外在目的就是为了赎罪和进天堂,而且它是一种他律的伦理学。而任何他律的伦理学都是一种目的论的伦理学。

? 基督教的积极意义

基督教伦理具有一定的教化作用:如教人为善,它把底线道德以神的命令的形式表达出来,起到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它要求人们与苦难作斗争,与各种恶作斗争,这也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此外,它以至善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表现出对人的终极关怀,这也值得肯定。

? 基督教伦理的消极作用

基督教伦理学也是基督教教义的一部分,而宗教本身所具有的消极作用它也都具有。

首先,它是一种超自然主义,这种思想导致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否定,导致某种禁欲主义,与早期希腊人对世界的肯定形成鲜明的对比。

其次,基督教伦理学表现出对理性和知识的蔑视。虽然托马斯所倡导的自然神学容纳了理性的思考,但是,它始终是从属于启示神学的,是低于启示神学的。而且,圣经中对智慧的界定不是对理性的肯定,而是界定为对神的爱。

第三,基督教伦理学还表现出对自然德性的蔑视。它认为与上帝无关的自然德性本身不是德性而是罪恶。 第四,基督教伦理学突出了一处忍让和服从的思想,它认定,服从上帝律法的基督徒只应采取“不抵抗恶”的态度。

尼采对基督教伦理的批判。

尼采对基督教伦学进行过深刻的批判,这种批判主要集中在基督教伦理学所表现出来的奴性之上。

? ? ? ?

? ?

? ? ? ? ? ? ?

?

? ? ?

? ? ? ?

8

? ? ? ?

? ?

他认为,基督教伦理学是一种奴隶的伦理学,是主张忍让,不求进取的伦理。

尼采主张反传统,认为“上帝死了”,一切旧的传统道德都应当抛弃,要重估一切价值,提倡主人道德。 尼采对基督教伦理的批判。

他认为基督教的奴隶的道德带来的是:病弱、怯懦,丧失个性,伪善、守旧、怨恨等;而新的主人的道德则表现出:健全的生命本能、充沛的强力意志,独特的自我意识、真诚的人生态度、蓬勃的创造精神,以及对人类未来的伟大的爱等。

? 康德的义务论伦理学

康德的生平: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结语中说:有两件东西,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位我上者灿烂的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the starry heavens above and the moral law within)

海涅说:“康德这人的表面生活和他那种破坏性的震撼世界的思想是多么惊人的对比”,指出康德这位“庸俗市民阶层”的书生竞敢于把上帝放到理性的天秤盘里去“衡量”,并用理性的武器“袭击了天国”,使上帝“倒在血泊中”的远远超过法国革命领袖罗伯斯庇尔的革命英雄。

黑格尔说:当法国人实际行动的时候,“德国人却很安静地戴着睡帽坐在那里”,“在头脑里面和头脑上面发生各式各样的骚动”,“让思维自由地在内部进行活动”。

马克思则指出:应当“公正地把康德的哲学看成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

? 反对经验论幸福主义

法国唯物主义从感觉论出发,认为所谓善恶好坏,归根到底不过是以感觉为物质基础的快乐或痛苦。去苦求乐,乃人之“本性”,此亦即利益。人所以作恶,是由于恶、坏事对他有利。所以伦理道德应该归结到个人利害上来。

知识背景:休谟的感觉论 休谟《道德原理研究》:“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可能通过理智来解释人的行动的最后目标,我们要把它们完全提交给人的感情和情绪,而无须依赖于任何理性的能力。问一个人为什么进行锻炼,他会回答说因为他希望保持身体健康,假如你再问他为什么希望健康,他可以容易地答道因为疾病是痛苦的。但如果你再探究下去,想找到他为什么厌恶痛苦的理由,那他却不可能给出任何回答。这是一个最终点,不可能再依靠任何别的对象了。有的东西必定是因自身的缘故而被欲望的,因为它与人的感情、情绪是一致的、相符合的。

法国唯物主义的感觉论

霍尔巴赫说:“人从本质上就是自己爱自己,愿意保存自己,设法使自己的生存幸福。所以,利益或对于幸福的欲求就是人的一切行动的唯一动力”,而所谓道德,并不是别的,只是联系在一起的人们的共同利益而已。

爱尔维修说:“利益支配着我们对于各种行为所下的判断,……把它们看成道德的或罪恶的……”。“如果爱美德没有利益可得,那就决没有美德。” 康德批判经验论幸福主义

? 幸福没有客观的标准,不能成为道德的善。

康德指出所谓幸福是没有客观标准的,一个人认为幸福,另一个人可以认为恰恰相反。对幸福的欲求、理解和享受,人各不同,时各不同,可以由种种偶然的经验条件所影响和决定,根本没有也不可能有普遍必然的客观内容和共同标准。

2、道德命令是绝对命令而不是假言命令 绝对命令:the categorical imperative 假言命令:the hypothetical imperative

对康德来说,所谓“绝对的”,就是对所有理性存在物普遍有效;所谓“命令”,就是我们应该去履行道德规则(或作为律令我们必须履行)

二、道德律令根源于实践理性 的“善的意志”

《道德形而上学》“无论在这一世界内或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称作无条件地善的,除了善的意志。” “善的意志”就是人们对于源于纯粹理性的道德律令的绝对顺从。 三、康德的“义务”概念

“义务”就是做所应该做的,就是执行“绝对命令”,一个为了“义务”而行事的意志就是善的意志。但如果只是符合“义务”或与“义务”相一致而行事,则不是。 四、道德律令的三种表达形式

? 普遍的立法形式。

?

? ? ?

? ?

? ?

? ? ?

? ? ? ? ? ? ? ? ? ?

9

? ?

?

? ?

? ? ? ? ? ?

“不论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Act only on that maxim whereby thou canst at the same time will that it should become a universal law. 康德道德法则的三个特征

? 这种道德法则是一种定言命令,它要求人们无条件地遵循它行事。 ? 这种道德法则具有普遍适用性。 ? 这种道德法则具有先天性。 康德道德法则体现的四种行为责任 ? 对自己的完全责任——自杀

? 对自己的不完全责任——人是否可以不去发展自然赋予自己的才智而纵情享乐。 ? 对他人的完全责任——不遵守诺言 ? 对他人的不完全责任——不帮助别人 二、人是目的 “这样行动,无论是对你自己或对别的人,在任何情况下把人当作目的,决不只当作工具。”So act as to treat humanity, whether in thine own person or in that of any other, in every case as and end withal, never as means only.

人作为理性的存在,本身就是目的。

绝对命令所要求的普遍立法,其所以可能,正在于人作为目的是一律平等的,因而才有普遍有效性。 人只对人有道德义务,对动物或对神没有这种义务。

自杀、说谎、不发展自己才智、不去帮助别人,都违背“人是目的”的法则,即把自己(如自杀、自弃)或别人(如说谎、骗人)仅仅当作工具。 人是目的的矛盾

“人是目的”作为两条道德律令存在这样的矛盾:即作为与人无关的纯粹理性的道德律令的本质特征,是要求人必需无条件服从,人在这里可以说是道德律令的“工具”;但道德律令的原则又要求人是目的。 ? 意志自律

每个有理性的存在者的意志当作普遍立法的意志。 意志自律(the autonomy of the will)

意志他律(the heteronomy of the will )是指意志由其他因素决定,这些因素就是康德所谓“实质动机”,即环境、幸福、良心(内在感觉)、神意等等。 道德律令的“自由”内涵

康德指明,道德律令这三条原理是同一的,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指向一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自由”。

? 道德律令作为超感性经验的理性力量,是普遍必然的绝对命令,是自由的。 ? 人是目的不是工具,人作为理性的存在,是自由的。 ? 意志自律是这种自由的直接表现

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和“至善”

道德律令所以是绝对命令,不在于人是理性存在,恰恰在于人是感性生物的存在,需要实践理性来约束自然情欲,这是一方面;但追求幸福即满足自然情欲又是人的“本性”,照顾幸福也是人的一种义务,实践理性并不要求人们抛弃幸福,这是另一方面。这两方面的矛盾和“解决”是《实践理性批判》辩证篇的主要内容。

道德与幸福的二律背反及其解决。

? 道德与幸福的矛盾 ? 道德与幸福的统一

两者既不是先天分析的,也不是后天综合的。 (三)至善:德行与幸福的统一

德行与幸福的关系,不是后天综合的,也不是先天分析的,它们只能是先天综合在“至善”中。

“至善”是德行与幸福的统一,要达到“至善”,首先要达到德行的“最高的善”,即首先要追求道德的完满,但道德是不能完全穷尽的,它必须无止境地向前进展,而个人总是要死的,所以,只有认为人的人格能无止境地延续下去即灵魂不朽,才能达到个人意志与道德律令的完满契合。所以,人的道德行为以意志自由为前提条件,人达到神圣(即道德的完满)以灵魂不朽为前提条件,人获得“至善”则以上帝存在为前提条件。

康德道德哲学评价

? 康德伦理学说的地位

? 康德通过区分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使人类的伦理道德活动与认知理性活动区分开来,并把指导

人类道德活动的实践理性放在了指导人类认知活动的理论理性之上,从而提高了道德活动及道

? ? ? ? ?

? ?

?

? ? ? ?

?

10

德理论的地位。

?

通过强调实践理性的纯粹性和先验性,强调道德法则的普遍必然性,建构起与快乐主义,幸福主义和功利主义不同的义务论的道德体系。

? 康德的伦理学强调了伦理行为的非功利性和自律性特征,以及其以人为目的的正义和平等理论,

维护了人的尊严以及道德的崇高地位。 康德义务论的理论优点

? 义务论把道德活动本身看做是我们行为的目的,肯定了道德活动本身的内在的价值。这是一种

作为目的的价值,而不是作为工具的价值。而目的论的缺点就是它把道德活动作为达到非道德目的或价值的工具,这也就降低了道德活动的作用与崇高地位。 ? ?

义务论在道德评价时注重对行为动机的考察,而不像目的论那样,只关注行为的最终效果,不过问行为的动机,而道德活动的崇高也正在于行为动机的崇高上。 康德义务论的缺点

? 由于对道德法则形式原则的强调,导致康德无法说清义务与人的情感、利益之间的关系。他关

于人的行为不能以情感利益为动机和目的的要求有点过于严格,具有严格主义的倾向,因而在现实生活中难于实行。 ?

?

康德希望通过道德法则的先天性来说明它的普遍性和必然性,但是,这种先天性是无法证明的,因而缺乏理论的确证。

? 康德未能处理好道德法则的绝对性与相对性,把对道德法则的遵守绝对化,因而忽视了社会生

活中情景对道德法则的影响,以及人们在遵守道德法则时应有的灵活性。

功利主义与目的论伦理学

目的论主张的是对道德之外的目的之追求,它的特点在于把德性看做是一种工具,看做是谋取功利或幸福的一种工具。

历史上的目的论伦理学比较集中地体现在快乐主义、幸福主义和功利主义这几种伦理学学说中。 “功利主义”这个词有广义的理解与狭义的理解。从广义上讲,凡是追求利益的伦理学都可称之为功利主义的伦理学,所以,快乐主义、幸福主义都可以称为功利主义的伦理学。

从狭义上看,功利主义特指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以边沁和密尔为代表的一种伦理学说。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又译为“功用主义”、也为译作“乐利主义”(梁启超)、“效用主义”,这是为了回避“利”这一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具有的贬义或负面的道德价值。其实,在西方功利主义是赋予“利”以正面的道德价值。

? 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

严格意义上的功利主义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是边沁和密尔。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伦理学家虽然也提到功利这个概念,但是他们没有把功利的获得作为一种道德原则看待,更没有把它作为一种学说而提出来。

? 快乐主义是功利主义的基础

1、“趋乐避苦”是伦理学的人性基础。

边沁认为,苦乐是道德上是非或善恶的评判标准,快乐就是善,痛苦就是恶。

2、把快乐幸福的产生和痛苦的防止归结为功利,并对功利这个概念加以界定。他说:“功利,是指任何客体的这么一种性质:由此,它倾向于给利益有关者带来实惠、好处、快乐、利益或幸福,或者倾向于防止利益有关者遭受损害、痛苦、祸患或不幸。”

? 关于行为的道德评价

? 凡是快乐的量超过痛苦的量的行为就是善行,凡是痛苦的量超过快乐的量的行为就

是恶行。

? 如果一种行为快乐超过痛苦的余额,大于另一行为快乐超过痛苦的余额,它就比另

一行为更善。

? 在一切可能的行为中,包含的快乐超过痛苦的盈余最大的那种行为,就是最大的善。

(二)功利主义的原则:边沁的定义 最大幸福原则:最大多数人幸福的原则。

幸福主义伦理学是使每个人谋取自身幸福的学说。 功利主义是为了追求大多数人或全体人的幸福。

最大多数人的社会是一个虚构的团体,其基础就在于个人,所以最大数人的幸福就在于最大多数个人的幸

? ? ? ? ? ?

?

? ? ?

? ? ? ? ?

11

? ? ? ? ? ?

福。

? 功利的具体计算

边沁主张直接运用功利主义的原则来指导和评判人们的行为的善恶。具体说就是:行为引起的快乐减去其带来的痛苦的余额为正时就是善;为负时,行为的性质就是恶。 快乐量的计算

? 快乐只有量的区别而无质的区别。

影响快乐量的因素:第一,快乐的强度;第二,快乐的持续性;第三,快乐的确定性;第四,快乐的影响力。

2、最大的快乐或最大幸福的特征:第一、“增殖性”;第二、纯粹性;第三、广延性。 (4)道德行为的发生论研究

边沁研究了一个行为的形成本身应具有的六大要素,它们分别是:所采取的行动本身;采取行动时所处的环境;可能与之相伴随的行为的意图;可能与之相伴随的知觉、不觉或错觉;引起该行动的一项或多项动机;它所表明的一般意向。

边沁对“意向”与动机作出区分

意向是人们行动所欲达到的目的,而动机则是一种未确定的心理状态。 意向完全以客观效果作为行为好坏的标准,而动机则与道德价值无关。

人的行为动机一般来说是趋乐避苦,这是人的本性所引发人的行为;但一个行为的好坏,则要看其意向,即他所要达到的目的,意向不可能看见,因而它只能由行为结果来判定。 ? 道德制裁理论

边沁认为,功利主义原则的实行,要靠“理性”和“法律”。但他又认为,理性只是一般地作为行为的指导,而法律不仅使一般道德规则固定化,同时还可以通过它来实施某种惩罚或制裁,以维护道德与法律的权威性。

边沁提出制裁的度的问题,他认为惩罚的目的在于防止犯罪,消除犯罪,因此惩罚所带来的痛苦应大于犯罪所带来的快乐。

二、密尔的功利主义学说 约翰·密尔(John Stuart Mill),又译作穆勒,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主要代表作有《逻辑学体系》、《论自由》(严复:《群己权界论》) 密尔对功利主义的修正和改进

? 对功利主义的理解,由一种积极的理解转向某种消极的理解。 ? 对边沁的“快乐”概念作了区分。

? 由边沁的行为功利主义开始转向规则的功利主义。 ? 提出关于规范伦理与德性伦理之间的关系问题。

? 对“快乐”和“功用”的理解

? 功利主义原则主要是对痛苦的免除。

人们一般认为功利主义就是对快乐的无限追求。密尔认为,这种理解是错误的,这是一种积极的理解,应该对功利主义作消极的理解。

功利主义不仅仅表现为对快乐的追求,而且还表现为对痛苦的免除,而且在某种意义上更多的是对痛苦的免除。

? 功利主义原则主要是避免痛苦; ? 快乐是一种偶得的东西;

? 烈士牺牲自己的幸福也是在追求幸福 ? 超然也是一种福

? 消极意义上的功利主义要求不高

对人们来说,最可羡慕的生活应当是一种具有中等分量的道德和理智的资格的生活。

? 对快乐的区分

快乐分为感官的快乐和理智或精神的快乐。

精神的快乐包括情感的快乐、想像的快乐以及道德情操的快乐。

精神的快乐要高于肉体的快乐或感官的快乐,因为这种快乐更永久、更稳定、更惬意、更高贵。

? 精神快乐高于肉体快乐

凡是经验过这两种快乐的人都会知道,精神的快乐胜过肉体的快乐。或者起码大多数人会得出这种结论。 追求精神快乐的人是心地明白、受过教育、有情感和良心的人的行为,相反,追求肉体快乐的人是低等的、没有受过教育、没有情感和良心的人的行为。

? ? ? ?

?

? ? ? ?

? ?

? ? ? ? ? ?

12

? ?

? ? ? ? ? ? ? ? ? ?

凡是高贵的人都不会去追求下等的生活,因为他们是高傲的,是爱自由、爱个人的人,是有自尊心的人。 追求精神的快乐较难,但是人们还是去追求它,因为“做一个不满足的人比做一个满足的猪好,做一个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做一个傻子好。”

? 对功利的理解

功利主义用来作为行为标准的幸福不是行为者一人的幸福,而是一切与这行为有关的人的幸福。 功利主义是为了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整体的利益是虚幻的东西,只有个人的利益才是实在的。 个体主义的哲学本体论与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原则的矛盾。 (二)由行为功利主义向规则功利义的转向

行为功利主义是直接用功利主义的总原则去指导和评价人的行为的道德学说

规则功利主义是承认在功利主义的总原则下还有次一级的原则,我们的行为更多地是受次级原则来指导的。

密尔对功利计算难题的辩护

密尔认为,功利的计算早就在人类的活动中进行了。

他人早已进行过这种计算,也就是说,人们在经验中早已对各种行为之结果有了认知,并且以这种认知为根据形成了某些信念或信仰,这些信念或信仰就构成一些道德规则或规律。它们就是一些次级原理,或中间原理。

密尔认为,人们一般借助中间原理行事,但是,这些中间原理也可能出现冲突,它表现为中间原理之间的相互背反,只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需要回到第一原理中去,也只有依靠第一原理这个终极原理,才有可能解决伦理冲突。 (三)德性与幸福的关系

密尔对德性与幸福的关系,基本立场就是康德所说的伊壁鸠鲁的立场,即幸福是人们追求的终极目的,而德性只不过是人们达到幸福的工具而已。 ? 德性是幸福的工具

密尔认为,德性不是人们的自然目的,而是达到目的的工具,为了达到目的(幸福),人们就要借助于德性,时间长了,人们形成习惯,也就把德性本身变成目的的一部分。

虽然从幸福中我们不能分析出德性来,但是,由于习惯的结果,德性被包含在幸福之中,成为了它的一部分。

2、德性不是行为的动机

密尔说,之所以说德性不是目的而是工具,在于人们不会仅仅为了德性而去行动,人们总是为了德性之外的目的而行动。

德性本身是不可欲的,只有它与幸福相关联时,它才是可欲的。 只有欲望才能成为行为的动机。 (四)道德评价的功利主义标准

密尔认为,只能以行为的后果,即它是否带来快乐与痛苦作为评判行为善恶的标准。

他认为康德在论证为什么不能违背道德法则时,也存在着最后还是不得不求助于行为后果的状况。康德不能完全回避目的论的指责。 德性与善恶无关

密尔强调,当我们进行道德评价时,我们不是评价一个人的品性或德性,而是评价他的行为。德性与行为的善恶并无必然的联系。

德性就其本身而言,并不是可欲的东西,而仅仅是达到可欲的东西(幸福)的工具,因此,它不能成为对行为进行道德评价的标准。

? 对边沁道德制裁理论的修正

? 强调内心制裁。内心的制裁就是良心制裁。

? 认为良心是一种社会感情,它是在做出违反义务的行为后,由感情转化而成的一种悔恨的特殊

感情。

? 良心是经验的,而非先天的。 ? 关于功利与正义

密尔认为,思想史中的一切时代,使人不容易接受功用或幸福为是非标准这个学说的最大阻碍之一,就是由公道观念而来的。

他认为,公道是否能够作为行为的最后标准,首先要弄清公道或不公道的特性。 ? 公道的形式

? 法律的公道:尊重任何人的法定权利是公道的,侵害这种权利是不公道的。 ? 道德的公道:就是尊重人们在道德上的权利。将任何人按道德上的权利应

?

? ?

? ? ? ? ? ? ? ? ? ? ? ?

? ?

13

?

?

公道的形式

? ?

得的东西夺去或扣留着不给他,是不公道的。

应得的公道:人们公认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东西(或利或害)为公道;也公认每个人得到他不应得的福利或遭受他不应得的祸害为不公道。 守信的公道:失信于人,破坏所认可的契约是不公道的,因而,诚信守约是公道的。

平等的公道:不在不应有私恩偏爱的事情上抹杀别人,专给一个人好处。在人们眼中,平等是公道的精义。

? ? ? ? ? ?

? ? ?

? ? ? ? ? ? ? ? ? ?

? 公道与仁慈的区别

公道是人们最基本的道德义务,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完全强制的义务,这种义务对人们的要求不是一般的“应该”,而是“一定要”,它是具有对应的权利的义务。

仁慈是不完全强制的义务,是一种没有对应权利的义务。

? 关于道德感

道德感是一种伴随公道观念而起的感情。

公道感或正义感包含两个要素:一是要处罚施行侵害行为的人;二是知道或相信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确定的人受侵害。

人们之所以主张对侵害者加以处罚,主要是出于自卫的冲动和同情的情感。

公道感就其具有处罚的欲望而言来自于人的报复心。报复心没有道德意义,因为它不过问是否应当报复,自然的报复情感只有在社会情感的道德化之后才具有道德性。

? 公道的冲突与解决途径

人们对公道的理解存在着冲突,这些冲突只有诉诸功利主义的总原则才有可能解决。 ? 关于自由的理论 《论自由》(《群己权界论》)强调个人生活方式的自由,个人在不影响到他人情况下,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我们应该划清个人权利与公权力之间的界限,反对公权力对私人领域的扩张。 密尔的自由原则

? 个人行为中只要不涉及他人的利害,个人就有完全的行动自由,社会和他人不得妨碍其自由。 ? 只有当个人的行为危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时,个人才应当接受他人的谴责或社会的处罚。 倡导个性自由

个人在某些方面的缺陷,如鲁莽、刚愎自用、自高自大、不刻苦以及某些被人们视为怪僻的嗜好,不应当受到谴责或制裁,而应当帮助他改进和完善其品性。

他认为,一个人的欲望和冲动是他自己的,就是有个性;一个人的冲动不仅是他自己的,而且是非常强烈的。

三、对功利主义的评判

批判的声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是来自于康德义务论的批判;其次是来自元伦理学开创者摩尔的批判;再次是来自于罗尔斯的批评。 功利主义:善优先于正义

根据功利主义的原则,对幸福、功利或善的追求是第一位的,因此,根据这一原则,为了获得较大的善就有可能舍弃正义,牺牲一部分或少数人的正当权利。(所谓“公平与效率的矛盾”) 罗尔斯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功利主义并不在人与人之间做出严格的区分,它考虑的是是否最大多数人得到最大的利益与幸福;至于在这些人之中,这些利益是如何分配的,谁得到的多,谁得到的少,则不在考虑之列。

三种分配总额加起来都是12,然而三种分配却不同,第一种分配D1分配差别最悬殊,第三种分配D3分配完全平等,第三种分配D2分配介于其间。而按照功利原则推理,则只要12是能达到的最大利益额,那么三种利益分配形式就都是可允许的。这是功利主义经常受到攻击的一点。罗尔斯重申这一指责。 罗尔斯认为,功利主义至少可能带来两个严重后果:

? 它可能允许以社会整体或多数人利益的名义去侵犯少数人的自由权利; ? 它可能允许一种经济利益分配上的严重差别,造成贫富悬殊。

最高程度的最低额规则(maximin rule) 当我们面临选择时,通常有三种情况:

? 在确定的情况下的选择(choice under certainty) ? 在冒险的情况下的选择(choice under risk) ? 在不确定的情况下的选择。

?

? ?

14

?

? ?

不确定情况下的选择是,我们并不完全知道当自己作出选择之后会有多少种可能的后果,同时我们更无法计算每种后果出现的或然率。罗尔斯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最高程度的最低额规则是最好的选择规则。这个规则指出,当我们面临选择时,最合理的选择是:这个选择的最坏的后果比别的选择的最坏的后果要好(即选那个能在最坏的情况出现时给我们最多好处的方案)。 最高程度的最低额规则的决择

如果我们选择D1,最坏的境况出现时,我们可能损失700元,而最好的境况出现时,我们可以得1200元。其余以此类推。最高程度的最低额的规则告诉我们当面临这个选择境况时,我们应该选D3,因为选D3的话,即使是最坏的情况出现。我们还能赚取500元,显然在最好的境况出现时,我们也只能赚800元。

波普尔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从伦理学的观点来看,在苦难与幸福,或痛苦与快乐之间并不存在着对称关系。人类的苦难提出了一种直接的道德诉求,即获得帮助的诉求,而无论如何不存在增进的类似要求。

对功利主义的口号“最大化快乐”的进一步的批评是,它在原则上假定了一种连续的快乐——痛苦标度。这种标度允许我们把痛苦的程度作为负的快乐的程度。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

? 中国传统伦理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传统伦理主要是指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关于如何为人处世的道德,具体说,它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实践中逐渐凝聚起来的道德心理、道德观念、道德准则、人生理想、道德思考和道德学说或伦理学说的总和。

早在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027年的殷商时代,就有了德、礼、孝等道德观念。西周时期,以周公为代表,提出了“孝”、“字”(爱)、“友”、“恭”、“信”、“惠”等道德规范以及“敬德保民”的“德治”思想的雏形。 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大致经历四个阶段

? 春秋战国时期的伦理学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伦理思想领域学派林立,主要有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四大派别。

春秋时代的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儒家的创始人。在孔子之后,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年)进一步完善了孔子的思想,形成了儒家伦理思想体系。

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仁”。在孔子看来,“仁”具有“全德”之称,包含诸德,传统的孝悌、忠信、智勇等都被纳入“仁”的范畴。

“仁”的基本内容有三个方面: 第一,“仁者,爱人”。

第二,忠恕。“忠”就是帮助别人,即“与人忠”;“恕”是推己及人。

第三,“克己复礼”。爱人不能违反“礼”的规定,而要按贵贱等级差别去爱人,不能不分等级一视同仁。 在孔子“仁爱”思想基础上,孟子具体提出了“仁义礼智”、“孝悌忠信”八个道德规范。他认为,这些德目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不学而能的良能,不虑而知的良知;人人都应做到,也能够做到。

在利与义的关系上,孔子、孟子倾向于重义轻利,强调封建道德,忽视物质利益,但也认为应该“见利思义”、“见利得义”。

在道德教育上,孔子提出“德政”、“善政”。儒家非常重视道德修养,主张一个人要有所作为、肩负大任,必须经历艰苦磨练,具有高尚的情操,不断内省、修己、自诉。 孔孟的道德学说

? 孔孟学说的特征

儒本来是一种职业,所谓儒者,就是以相礼教书为职业的人。他们正如向秀、郭象所说:只能明“古之人”之迹,而不能明其“所以迹”。 儒家与儒者的不同

儒者是社会中的教书先生,礼乐专家。这是孔子孟子以前,原来就有的。儒家是孔子所创立的一个学派。 孔子说,他“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一般儒者本来都是如此。不过孔子虽然这样说,他自己实际上是“以述而作”。因其以述而作,所以他不是儒者,而是儒家的创立人。

儒家是以“说仁义”见称于世的。在中国旧日言语中,仁义二字若分开使用,则各有其意义,若联用,则其意义就是现在所谓道德。

儒家讲道德,并不是只宣传些道德的规律,或道德格言,叫人只死守死记。 2、仁、义、礼、智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 ? ? ? ? ? ? ? ? ? ? ? ? ? ? ? ?

儒家所讲仁、义、礼、智。后人以仁、义、礼、智、信,为五常。

孟子讲“四端”则只说到仁义礼智。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从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 1)“义”

孟子说:“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义是道德方面的应该。 无条件的应该,就是所谓“当然而然,无所为而然”(陈淳语)。义是道德行为之所以为道德行为之要素。 一个人无条件地做他应该做的事,其行为是“无所为而然”。一个人以做某种事为手段,以求达到其自己的某种目的,其行为是“有所为而然”。 “义利之辨”

“有所为而然”的行为是求利,“无所为而然”的行为是行义。这种分别,就是儒家所谓“义利之辨” 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孟子说:“鸡鸣而起,孳孳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孳孳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孟子·尽心上》) 董仲舒说:“正其谊(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一个人若是为他自己的利益,他的行为不可能是道德行为。

不是道德行为的行为,也不一定就是不道德的行为。它可以是非道德的行为,即与道德范畴完全无关涉。(注意“不”与“非”的不同,参考“白马非马”之辨)

儒家所谓义,有时也指在某种情形下办某种事的在道德方面最好的办法。《中庸》说:“义者,宜也。” 儒家所谓义又似乎是儒家所说的“中”。办一件事,将其办到恰到好处,就是中。不过义与“中”也有不同。 有人说:儒家主张义利之辨,但他们也常自陷于矛盾。

如《论语》云:“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乎!?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论语·子路》)孔子也注意到了人民的富庶。人民的富庶,岂不不人民的利?又如《孟子》云:“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曰:?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孟子不以梁惠王言利为然。但他自己却向梁惠王提出一现代人所谓经济计划,欲使人可以“衣帛食肉”、“养生送死无憾”。孟子岂不亦是言利。

所谓利,如是社会的公利,他人的利,则此利与义不但不冲突,而且就是义的内容。

儒家严义利之辨,而有时又以为义利有密切的关系,如《易传·乾·文言》云:“利者,义之和也。”其理由即在于此。

程伊川云:“义与利,只是个公与私也。”(《遗书》卷十七) 求私利,求自己的利,是求利;求公利,求别人的利,是行义。 2)“仁”与“忠”、“恕”

“公而以人体之谓仁”。“体”是体贴之体,“人”就是人的心,就是人的恻隐之心,即同情心。

以恻隐之心行义谓之仁。所以说“仁,人心也”,“仁者,人也”。孟子亦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孟子·公孙丑上》) 仁人必善体贴别人。因己之所欲体贴别人,知别人之所欲;因己之所不欲体贴别人,知别人之所不欲。 因己之所欲,知别人之所欲,所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此即所谓“忠”。 因己之所不欲,知别人之所不欲,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此即所谓“恕”。 合忠与恕,谓之忠恕之道。朱子《论语注》说:“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忠”是就推己及人的积极方面说,“恕”是就推己及人的消极方面说。 3)礼

礼是人所规定的行为规范,拟以代表义者。

《礼记·曲礼》说:“夫礼,自卑而尊人,先彼后己。” 儒家常以中说礼。《礼记·仲尼燕居》说:“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 4)智

智是人对于仁义礼的了解。

无了解的人,只顺性而行,或顺习而行,他的行为虽可合乎道德,但只是合乎道德的行为,不是道德行为。 人欲求高的境界,必须靠智。孔子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论语·卫灵公》) 5)仁义礼智不是同一层次

? ? ? ? ? ? ? ? ? ? ? ? ? ? ? ? ? ? ? ? ?

1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孟子说:“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孟子·离娄上》) 3、儒家的境界

孔子的“从心所欲不逾矩”,孟子的“养浩然之气”可体现儒家的境界。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这是孔子自叙其一生的境界的变化。

“志于学”之学,并不是普通所谓学。此所谓志于学,就是有志于学道。

“三十而立”。孔子说:“立于礼。”(《论语·泰伯》)又说:“不知礼,无以立也。”(《论语·尧曰》) “四十而不惑”。孔子说“智者不惑”(《论语·宪问》)。有完全的了解所以不惑。不惑的智者才可以有真正的仁的行为,及义的行为,其境界才可以是道德境界。

“五十而知天命”。

仁义礼都是社会方面的事。所谓天命,可解释为人所遭遇的宇宙间的事迹,在人力极限之外,为人力所无可奈何者。

“六十而耳顺”。 “耳”即“而已”,犹“诸”即“之乎”或“之于”。此句蒙上文而言,顺是顺天命,顺天命。 “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在天地境界中的人做道德的事,不必是出于有意的选择,亦不必需要努力。 道家的伦理思想

道家的伦理思想以老子(生卒年月不详,约与孔子同时代)和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年)为代表。 道家对道德采取怀疑和否定的态度,认为道德对国家和社会生活百害而无一利,只有废除道德,社会生活才会恢复正常。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孟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儒家“仁义”的内容,都是“利他”,而杨朱则提倡“为我”,孟子说:“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不为也。” 杨朱作为早期道家代表,主张“轻物重生”,认为,人重生,须不自伤,并不使他人他物伤子。如何不使他人他物伤子,杨朱等人提倡“避世”、“避名”、“避刑”。这种趋利避害,其境界只是功利境界。

庄子的天地境界则提倡“同人我,齐生死”,不以利害为利害,于是利害乃真不能伤。认为人世间无论如何巧于趋避,总不能保证其可以完全地“免乎累”。 墨家的伦理思想

墨家的伦理思想以墨子(约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为代表。 墨家主张义利并重,强调义利合一。

主张以对人民物质生活是否有利作为判断道德善恶的标准。

把“兼相爱、交相利”作为道德生活的基本原则,提出义利合一、志工合一的功利主义思想。

对于儒家的中心思想“仁”、“义”,墨家并没有批评,他们对儒家的批评,主要有三点:第一,儒家言行不符,他们虽讲仁义,但未必能实行仁义;第二,儒家虽讲仁义,但不知如何行仁义;第三,儒家虽讲仁义,但未知仁义的内容或仁义的用处。

这三点批评不是说,儒家讲仁义是错的,儒家不应该讲仁义,或儒家讲的不是仁义。墨家也讲仁义。 墨家也讲仁义。

墨家所谓“兼相爱”,就是行仁的方法,亦可以说,就是仁的内容,墨家所谓“交相利”,就是行义的方法,亦可以说就是义的内容。

墨家主张爱无差等,儒家主张爱有差等。 法家的伦理思想

法家是新的封建等级制度的维护者,有前期和后期之分 。 前期法家又可分为以商鞅为代表的任力不任德、贵法不贵义的秦国法家和以慎道、管子为代表的礼法工举、德力合行的齐国法家。

后期法家的代表人物为韩非,他是先秦法家的集大成者,尖锐地抨击孔墨两家的道德学说,全面地阐述了人性的险恶、自私和利己主义道德观。 (二)秦汉隋唐时期的伦理思想

秦汉隋唐时期是封建伦理宗教化时期。

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观点,

继承了儒家重视道德教化的传统,改造了墨家天志天命的思想,利用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以天人感应和

? ? ? ? ? ? ? ? ? ? ? ?

17

? ? ? ? ? ? ? ? ? ? ? ? ?

“性——品”说为其理论基础,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维护宗法等级秩序的伦理思想体系。 关于“学”与“术”

? 中国的“学”与“术”不同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从孔子之后,后世儒家,喜欢讲学。孟子:三代就有了学校,荀子还做过一篇《劝学》,道家《老子》也提到“教父”、“学父”,它们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师父。

总体上,“学”与我们现在讲的“学习”有一点相同,它要求我们悟出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这就是“学”的本义。 2、术

庄子《天下篇》认为“术”是行道的手段。

法家韩非子说申不害(申公豹)讲“术”是指君主怎样控制下面,这与后来的人讲“术”不点接近。 九流中的“纵横家”张仪的老师鬼谷子讲很多的术,对现在的政客很有用,“术”就是搞阴谋诡计。 兵家非要讲“术”不可,兵家若不讲术,就得吃亏。

古代几乎各家都讲术,但讲术较少的是儒家。

汉武帝时代所谓的儒家,他们主要讲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在位50多年间,问过学只有两次,大量时间讲术。所以,司马迁总结时,认为很多人受到重视,就是他们精于“术”。 汉代这套术发展下去,儒学变成经学,儒术变成经术,经学就是古代的一种统治学说。 3、学向术的转变

学在秦时遭厄运,秦始皇之时有焚书、焚书令,禁止民间读书,要求以吏为师,在教育制度上复古。“有志于学,就是十五岁学习做官”,古代学在官府,秦始皇以吏为师实行时间不长,但是以后的君主就很重视教育的控制权。教育从公元1世纪就与官僚结下不解之缘,学与术也就开始联系起来。

术在后来的形势中发生了变化,以术取胜变得越来越重要,历史上精力放在力气上并用它来竞争的最大失败者是项羽。

从刘邦开始,所谓儒术,有一点很明显,在应用到政治上,就是要达到目的,不惜一切手段。 东汉到隋唐时期伦理思想

魏晋玄学否认儒家的“仁爱”观点。认为用仁义来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切实际的,他们主张纵情怡乐,享受人生的伦理目标,从而走向了极端的利己主义和纵欲主义。

佛教思想从分析人生出发,对人的欲望、情感和心理等作了深入的探讨,它宣称人生皆苦,灵魂轮回因果报应的观点以及出世而进入“涅槃”作为人生理想归宿,以禁欲主义作为达到理想目的的唯一有效方法。 (三)宋元明时期的伦理学

宋明理学适应封建社会后期的需要,继承孔孟传统,广泛吸收玄学、佛学伦理的思想成果,构成了一个宠大的伦理思想体系

宋明理学发端于邵康节、周敦颐、张横渠,形成于二程(程颐、程颢),完成于朱熹。在理学内部存在着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之争。 周敦颐的“太极”说

周敦颐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在当时儒、佛、道合流的形势下,从对于《老子》的“无极”、《易传》的“太极”、《中庸》的“诚”以及五行阴阳说等思想资料进行熔铸改造,为宋以后的道学家提供了“无极”、“太极”等本体论范畴和模式。 “无极而太极”的本体论

“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万一各正,小大有定。”(《通书·理性命》) 程朱理学以儒家正统自居,提出“天人合一”的本体论和变化气质的修养论,严德功之分,理欲之辩。 陆王心学不同意程朱将“理”视为宇宙和道德的本体,他们认为只有“心”才是宇宙的本源,陆九渊指出:“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人心不但是道德观念的来源,而且是分别是非善恶的能力,道德修养就是一个发明本心、洗心涤妄的过程。王阳明认为,人心中的良知不仅有着化生万物的妙用,而且也是道德观念的来源、道德规范的基础和道德判断的标准。 (四)明末清中的伦理学思想

明末清中是中国封建伦理学走向衰落的时期。整个历史时期充斥着对宋明理学的怀疑、挑战和批判。 李贽首先向宋明理学发难,他指出:“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的观点。

黄宗羲更是提出“务得于己,不求合于人”的人生态度,强调理性和个性解放。

明清之际的思想家顾炎武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道德观,严格区分了“保国”和“保天下”这两个道德范畴,并提倡拔乱反正,移风易俗,变革风俗和传统。

王夫之指出:“天理寓于人性欲之中,人欲之大公,即天理之至正”,“人欲之各得,即天理之大同”的理欲

? ? ? ? ? ? ? ? ? ?

? ? ? ?

? ? ? ? ? ?

18

? ? ? ? ? ? ? ? ? ? ? ? ? ?

合一说,并强调“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提倡以身任天下的人生观。

戴震进一步批判了宋明理学,深刻揭示了其“以理杀人”的本质,主张一种“归于自然,适完其自然”的道德观。

二、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特点及其对现代生活的积极意义

? 重视整体精神,强调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而奋斗的爱国主义思想。 源远流长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可以称之为“公忠”的道德精神。 从《诗经》提出的“夙夜在公”,《书经·周官》提出的“以公灭私,民其允怀”,直到王夫之的“以身任天下”,孙中山的“天下为公”、“替众人服务”,都奔涌着“国而忘家,公而忘私”,为国家、为民族献身的精神。 第二,推崇仁爱原则,强调建立“厚德载物”的和谐人际关系。

孔子说,仁者“爱人”,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做到“仁”,就应当做到“恭”、“宽”、“信”、“敏”、“惠”。

中国传统的“仁爱”思想,即是要求人们替别人着想,同情人,敬重人,相信人,关心人,帮助人,待人以诚,施人以惠。

第三,提倡人伦价值,强调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等美德。

《尚书》提出“五教”,即“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孟子提出“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礼记·礼运》主张“十义”,即“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贞、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儒家特别重视家庭伦理关系的和谐有序。对长辈的“孝”即尊敬、善待,对下辈的“悌”即关心、爱护,被认为是一切道德的根本。

第四,追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

主张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情况下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和爱国爱民、无私奉献、舍生取义的“君子”作为一切有道德进取心的人们心目中的理想道德人格。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中西伦理思想的比较

? 政治伦理与宗教伦理

认定哲学家为帝王之师或民众之师则是中西共同的倾向 ,无论是孔子,还是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他们都希望寻求一个权力与德性相结合的统治者。

西方中世纪以后,伦理与宗教的关系就变得密切 。

在中国,与世俗的政治统治相比,宗教的影响要小得多。 二、家族本位与个人本位

中国社会长期以来是以家族为社会的基本单位的,家族成为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单元。

西方社会自梭伦改革起就力图打破家族血缘关系,强调地域关系,特别是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人权的追求和经济上的自由竞争,进一步突出了个人的主体地位。 三、义务平等与权利平等

中国人强调义务平等,西方人强调权利平等。 尚义务者以他人为本,尚权利者以自我为本 四、重私德与重公德

中国伦理注重私德,注重个人的修身养性 ,强调伦理责任自近及远,起于近亲。

西方强调个人主义,但是他们认为个人的人格尊严体现在公德之中,体现于社会性的尊崇之中。 五、尚敬与尚爱

在家庭中,中国人强调对父母的尊敬,讲究各种规矩和忌讳,讲究尊卑有序。 西方家庭则强调爱,讲父母之间的爱,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爱,爱不离口。 六、重德性与重规范

我国伦理思想处于伦理学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在许多方面和西方伦理学的早期很相像,所以,这种伦理还处在重德性的阶段,以德性伦理学为其特征。

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之后,特别是自中世纪之后,主要表现为规范伦理学,对德性的培养不太重视 。 ?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道德是一种历史变化着的社会现象,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道德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地回答了伦理学应该如何研究道德的问题,因而也就科学地解决了伦理学的对象问题。

? ? ? ? ? ? ? ? ? ? ? ? ? ? ? ? ? ? ? ?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形成及其意义

? ?

19

? ? ? ? ? ? ? ? ? ? ? ? ? ? ?

? 它是全面地研究道德现象的。

伦理学是一门科学,它当然也是研究某种特殊的矛盾或某个基本问题的。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伦理学之所以在伦理学的对象问题上,不能作出科学的规定,就在于它们不能科学地揭示出伦理学研究的这种特殊矛盾或基本问题。只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它认为,伦理学所研究的特殊矛盾,是道德和利益的关系问题,这也就是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这个问题包括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两个层次:一是经济利益和道德的关系问题;二是道德如何调整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揭示,为伦理学研究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第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立足于人类道德发展的最高形态,即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上,来全面地研究道德现象的。

共产主义道德是人类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它同以往各种类型的道德有着必然的历史联系。 只有把主要精力集中于对共产主义道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才能为揭示整个道德的秘密和道德历史发展的规律提供可靠的前提和条件,也才能建立与当代社会和科学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科学的道德理论。 第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对道德现象进行理论的研究的,它要揭示道德的哲学实质。

它不是简单地去记述道德现象,不是从某一特殊方面去研究道德现象的某种特殊规律,也不是仅仅揭示道德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的某种局部联系,而是要揭示出道德的本质及其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所谓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关于道德的本质、作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特别是关于共产主义道德的作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大体包括以下三个部分:基本理论部分;道德规范部分 ;道德实践活动部分 。 二、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产生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马克思主义的创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形成。 在长期的大工业生产的磨练中,在反对资本统治的斗争实践中,无产阶级逐步抛弃了对财产私人占有权的追求,摆脱了小生产的狭隘性、自发性的影响,养成了团结互助、大公无私、敢于斗争、遵守纪律、热爱集体、愿意为公共事业献身等许多高尚品德。这

马克思和恩格斯适应无产阶级斗争的需要,在积极参加和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非常重视研究无产阶级的道德面貌。他们同工人交朋友,在工人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对无产阶级在反对资本统治的斗争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精神和优秀品德,进行科学研究和理论概括,用以教育无产阶级,这就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论。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也是人类伦理思想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中,伦理思想就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德国古典哲学

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 英国古典经济学家

《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反杜林论》等名作,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的基本理论 。

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发展中,拉法格、梅林、考茨基、普列汉诺夫等早期马克思主义者,都作过有益的工作。

列宁、斯大林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保尔柯察金的名言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奥斯特洛夫斯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 “共产主义道德”的概念 (列宁)

“我们的道德完全服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我们的道德是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中引伸出来的。”

“道德是为破坏剥削者的旧社会,把全体劳动者团结到创立共产主义者新社会的无产阶级周围服务的。” “共产主义的道德就是为了把劳动者团结起来反对一切剥削和一切私有制服务的道德。”

毛泽东同志在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伟大事业中,科学地论述了共产主义道德的原则、规

?

? ? ? ? ? ? ? ? ?

? ? ? ? ?

20

? ? ? ? ? ?

范及其社会作用,人性论、功利主义、动机和效果,道德遗产的批判和继承等一系列重大的伦理学问题。 周恩来同志的《我的修养要则》、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等著作,也都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宝库。

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产生是伦理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人类伦理思想曾经有过两次大的变革。

第一次是十七、十八世纪资产阶级伦理思想的产生及其对封建宗教伦理思想的斗争。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产生,是伦理思想史上的又一次大变革,它使伦理学变成了真正的科学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伦理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 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指导伦理学研究的哲学世界观基础,第一次把伦理学奠定在辩证

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上。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从根本上改变了伦理学的阶级性质和服务方向,把伦理学变成了

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争取解放斗争的强大思想武器。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的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也是受统治阶级支配的。” 第三,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 在以往的伦理学中,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完全被颠倒了。

卢梭以感情(怜悯心)来为道德奠基,但他未能把道德从自怜自爱的基本视野中抽出来,从而无法摆脱道德动因的暧昧特点,不能确保其道义性;反过来,康德将道德奠基在理性的基础上,确保了其道义性,但是,他无法说明道德是如何调动我们。 四、道德遗产的批判与继承

第四章 道德的起源、功能和相对独立性

? 道德的起源

? 道德与人的存在

人是关系中的存在,决定了伦理的必要性。

人本质上是一种关系中的存在,马克思和恩格斯 :“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

孔子已指出:“鸟兽不可与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论语·微子》)对孔子来说,与他人共在,并由此建立彼此之间的社会关系,是人的一种基本存在境遇 。

布伯(M.Buber)在著名的《我与你》一书中,区分了我——你(I-Thou)和我——它(I-It)两种不同的关系。

列维纳斯(E.Levinas)将我与他人(others)的关系视为存在的一个本质的方面。

作为对人我关系的形而上解释,布伯所说的我——你关系和列维纳斯所谓我与他者的关系,似乎仍带有某种思辨和抽象的特点。

对人的存在及作为存在形态的关系的真实理解,在于回到历史本身。 道德是人存在的方式,为人自身的存在提供了某种担保。

? 在生命本身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形成 了以广义的(最初往往比较松散的)配偶、亲子等关系为

形式的原初人伦。 从这种最原始的、奠基于自然血缘之上的人伦中,逐渐衍生了宽泛意义上的家庭关系; 家庭关系的进一步展开,则是家族及或近或疏的亲属网络(kinship); 与家庭关系相关的尚有邻里间的交往,等等 。

邻里与家庭、家族、亲属等等相互交融,又构成了生活世界的一个重要方面

儒家似乎已对上述关系有所意识。它对家庭人伦的强调、以亲子、长幼等家庭关系为孝悌的出发点、并进而将孝悌理解为仁道这一普遍价值伦理原则的根据等等,已涉及到家庭关系在人的存在过程中的独特地位 。

2、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存在的社会本体

生命的生产与再生产还往往交错着血缘等生物性规定及自然因素 ,作为人存在的根据,它总是与自然过程难以完全割断联系。

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显然更多地表现出社会性的特点,这种生产固然离不开生命的生产与再生产,但它同时又构成了人的生命生产与再生产的历史前提:正是这种前提,使人的生命生产区别于动物的繁衍。

?

? ? ?

?

? ? ? ? ? ? ? ?

? ? ? ? ?

? ? ?

2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作为人存在的社会本体,物质资料的生产或广义的劳动过程以分工为其内容的规定。

尽管劳动分工在形式上有简单、复杂等等差别,但从社会学上看却存在着共同的特征,即它蕴含着社会成员之间的某种分化。

分工又使社会成员之间形成了不同形式的联系。首先是一定劳动组织中劳动者之间相互协作这样较为直接的联系。

3、道德构成了社会秩序与个体整合所以可能的必要担保。

如果说,作为生命生产与再生产基本形式的家庭关系构成了生活世界中多重社会关联的出发点,那么,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借以展开的劳动分工,则孕育了更广泛的经济、政治、社会联系。 如何赋予本体论意义上的社会关系以合理的形式? 正是在这里,道德显示了其存在的历史理由。 4、生产导致了存在本身的分化

生命的生产将人定位在某种存在状态中 。

物质资料的生产使人成为分工系统中彼此相异的特定一员。

在涂尔干(Durkheim)看来,“较之劳动分工对道德所产生的影响,分工的经济作用是微不足道的。” 二、道德起源论

? 神启论

“神启论”是伦理学史上最早提出的一种道德起源论,其基本主张就是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帝的启示或“天”的旨意,认为道德依据是上帝或“天”的意志创造的。

它并没有真正地揭示出道德起源的现实的客观基础,而将道德起源归结为一种宗教神秘主义,同时由于其将道德视为一次性形成之物,因此又具有了一定的形而上学的特征。 (二)天赋论

它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天性或自然本性,道德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 孟子说:“仁义礼智根源于心,”“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也持有这样的观点。 (三)社会本能论

这种观点认为,人类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均起源于动物的社会本能。 以进化论而著称的达尔文为代表的伦理学家一般都持有这种观点。

(四)情感论

道德起源于人类所固有的情感之中。

休谟认为,道德是“人们具有的一种感到赞同或者不赞同的情感倾向”和“沉思人类的幸福或不幸时就激起人们的这种赞同或者不赞同的情感倾向”。

亚当·斯密也认为,人类具有天然的同情本性,这是道德起源的情感基础。 卢梭也认为,道德就是人类“同情心”的产物。 (五)社会生成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它根源于人类社会的物质生产过程中,是各种物质利益的反映。 三、道德起源的社会历史条件

道德是社会生活内部矛盾发展的产物。也就是说,社会的产生以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出现,是道德起源的基本条件。 ? 道德产生的自然前提

人类个体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形式,它为道德的产生奠定坚实的生物学基础。

人类又是一个有理性的种群 ,理性心理过程为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奠定了理性基础。 2、社会分工是道德产生的社会前提

人类个体必须要通过集群活动的方式,在充分协作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

原始人之间出于本能而展开的合作互助关系,逐渐地转化为人类社会的生产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 3、利益冲突是道德的产生的现实前提

物质生产与分配是原始人类种群内部冲突的核心。

为了维护人类个体和整体的发展,人们必须要保持种群的和谐发展,这就客观地要求人类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约定,来维护不同个体之间物质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四、人的需要与道德起源

? 道德根源于人类个体与群体生存和繁衍的需要 。

在人们群居(社会)生活方式下,合作分工与食物分配等社会行为的出现,是早期人类解决自我生存问题的直接的产物,而这些社会行为必然要求人们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以增强本群体、氏族或部落的

? ? ? ? ? ? ? ? ? ?

22

力量,通过维护正常的生活秩序以使人们获得对自己生存更加有利的生存环境。 ? ? ? ? ? ? ?

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共同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体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 (二)道德根源于人们相互协调关系、求得共同发展的需要 。

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日益频繁,也日益复杂化,并出现了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以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矛盾,由此便产生了协调相互间的关系,确立一定的行为规范以解决利益冲突,求得共同发展的需要。 (三)道德根源于人类自我肯定、完善和发展的需要。 道德是人自我肯定、完善和发展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

道德作为人类实践——精神地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人实现自身价值的一种重要手段。

就人的内在方面来说,还是就人的活动方面和外在的社会关系方面来说,都需要道德的支持及其作用的发挥。

? 道德的功能

? 道德的命令功能

? 原始人对于人类自身命运的本能的内心恐惧体验,“不得不”做出相应的行为,这是人类道

德命令的最原始的形式。 ——道德他律

康德所强调的绝对命令,其实质在于肯定道德法则的普遍性,以唤起人们对道德法则的敬畏和自觉遵从。 ——道德自律

道德命令是由人类所特有的良心与义务这种心理机制来维持的 。 良心要求人们行善疾恶 。

义务要求人们诚实,履行自己的责任,保持自己的荣誉和尊严。

道德命令不同于政治命令和军事命令的是——道德命令不具有外在强制性,它具有内在自觉性。 二、道德的规约功能

道德是一种调整个人利益与社会集体利益的行为规范。 道德的规约功能不同于法律和宗教的制裁功能。

道德的规范约束功能是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等手段实现的,是通过人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自觉自愿的自我制裁而实现的。 三、道德的教育功能

道德能够通过舆论、习惯、评价、激励特别是良心等方式,教育人们、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意识、品质和行为,从而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和道德水准 道德评价、道德榜样、道德理想等都是道德教育的方式 道德教育不同于道德说教 道德教育与道德说教的区别

道德教育强调把对人的严格要求和对人的个性、愿望的尊重相结合,调动个人作为道德教育过程参与者的积极性,激发人改变和完善自己、改变和完善社会的热情,以唤起人们自我教育的欲求。

道德说教却是把人截然二分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 ,完全漠视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道德说教具有欺骗性、虚伪性和道德上的不平等性 。 四、道德的认识功能

道德教导人们认识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应负的责任和应尽的义务,教导人们正确认识社会道德生活的规律和原则,从而正确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生活道路。 道德的认识功能主要是通过道德意识和道德判断来实现的 五、道德的调节功能

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具有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和实际活动,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的能力。

调节功能是道德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它通过评价、命令、教育、指导、示范、激励、沟通等方式得以实现 。 道德调节具有规劝和引导的特点 。 六、道德的激励功能

道德能够激励人们通过对“应有”的追求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人们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使社会关系更加融洽。

道德激励功能的实现途径有两种:一是由社会掌握运用,作用于被激励对象;另一是由被激励对象自身掌握运用,进行自我激励。

? 道德的相对独立性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3

? ?

? 道德是人类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

“人对世界的把握”——指人对世界的一种主体性关系

? 道德以实践——精神的方式把握世界

实践——精神的方式是说,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而且是一种精神化了的行为实践,是一种以指导行为为目的、以形成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

?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和行为规范 ? 道德是一种精神化了的行为实践

道德必须付诸于实践,“口头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不是真正的道德。这种实践是一定精神的体现,如助人为乐的精神就体现在帮助别人排忧解难的实践活动中。

? 道德是一种精神

我们学习雷锋的助人为乐的精神,学习焦玉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等,并非一定是照搬照抄他们的事迹,而是学习他们的精神

道德把握的是人同现实世界之间的一种价值联系 。道德不仅建立了人和现实世界的价值联系,而且还实现着这种价值。

(二)道德以评价——命令的方式把握世界

道德评价转化为内心的道德命令(义务、良心、责任感等),驱使人们按照一定的道德准则行动,趋善避恶,创造良好的社会关系并完善自身人格。

道德评价使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准则享有权威,深入人心,成为人们自觉遵守的道德立法。这种道德立法就成为人们选择行动的命令。

(三)道德以利益——道义的方式把握世界

道德的基础是利益,其核心内容就是调整利益关系。人们的道德情感、道德观念、道德心理、道德立场事实上都是由利益决定的。

利益调整的需要产生了道义,道义是调整利益或均衡利益的工具,它既体现着人们对利益的看法和态度,又综合着人们平衡利益的要求与信念,本质上展现着对社会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的认同与维护 。 二、道德作为一种广泛的社会现象的特殊性

? 道德是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

道德的客观性是指:道德受客观的社会关系的制约,体现着社会共同体的利益

道德的主观性是指:道德始终同个人的道德意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念及道德理想等密切相关,反映着人们对道德的认识、感受、体会与偏好。

客观的外在的社会道德,只有内化和体现为个人道德才能实现其功能,(客体主体化);主观性的个人道德只有外化和提升为社会的道德才能获得现实的生命。(主体客体化) 知行合一:知即是行,行即是知。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致良知”就是把“自然明觉”之理化为“真诚恻怛”之情,然后付诸“真切笃实”之行,就能做到“知行合一”。 故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亲,便是孝;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从兄,便是弟;致此良知之真诚恻怛以事君,便是忠;只是一个良知,一个真诚恻怛。 个人道德与社会道德(本性之善与人为之善) 个人道德:(本性之善)是先天的、普遍的、本能的、不可传授的、非对象的、自然的。除了孟子所说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之外,还有苏格拉底的良知,亚里士多德的友爱,休谟的仁爱与责任,斯密的同情,以及卢梭的四种内在品质(基于自爱的作为保存、同情、趋向完善的能力和自由行动的能力)等等。

社会道德:(人为之善)是后天的,约定的、有效用的、可传授的、合理的(理性的)、文化的等等。如正义、平等、忠诚、孝悌、贞洁等等 (二)道德是他律性与自律性的统一

道德的他律性是指道德不以个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具有对个人之行为的约束与限定。

道德的自律性是指道德的主体能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同个人的内心信念、主体自觉结合起来,自己为自己确立行为的准则并能自主自愿地遵从,他们履行道德义务不是迫不得已,而是出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内在愿望。

(三)道德是阶级性与全民性的统一

道德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里,道德被一定的阶级利益所决定,同时又为一定的阶级利益服务。 道德的全民性是指不同阶级之间的道德具有共通或相一致的地方,因而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同奉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4

? ? ? ? ? ?

(四)道德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道德的现实性是指道德根源于现实,受现实社会关系的制约并适应着 现实社会的实际需要,同人的世俗生活密不可分。

道德的理想性是指道德虽然源于现实,但更指向理想,“是什么”指向“应当是什么”。 (五)道德是协调性与进取性的统一

道德的协调性是指道德通过评价等方式来指导和纠正人们的行为,以协调人们之间的关系。

道德的进取性是指道德激励人们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使人和社会不断进步、文明、日趋理想和完善。

? 第五章 道德和社会生活

? ? ? ?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道德与社会物质生活诸因素的关系,以及道德对社会物质生活诸因素的影响; 了解道德与社会的精神生活的关系,掌握道德与政治、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了解道德与文化的关系,理解何谓道德文化。要求能够应运所学知识对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现象进行理论分析。

? 道德与社会的物质生活

? 消费水平与道德

管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王充——“为善恶之行,在于岁之饥穰;礼义之行,在谷足也。” 费尔巴哈——“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生活的基础也就是道德的基础。” “为富不仁”——“贫而有道”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消费水平与道德是有联系的,因为社会的消费水平是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结果性因素。就总体上而言,富裕对道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但在具体问题上,也不乏贫而有道的现象。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不同意把贫穷与道德或富裕与道德简单地等同起来,主张对之进行历史的阶级的分析。 消费水平对道德的影响 ? 消费欲望; ? 消费心理;

? 消费需求的张力和限度; ? 个人消费与社会消费的关系 二、经济关系决定道德

? 经济关系的性质决定道德的类型:

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意识形态)——道德 生产资料归谁所有——经济关系的性质——道德的类型 原始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原始共产主义道德; 生产资料私有制——阶级对立道德; 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道德;

? 道德的内容是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经济关系的首要表现是利益,而道德的内容实质就是不同利益关系的调整问题,涉及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等。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产生就是为了解决这些利益矛盾 。

? 经济关系的变化必然引起道德的变化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道德体系、原则、规范的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道德观念、道德意识的变化 。 三、科学技术革命对道德的影响

? 积极影响:

? 科学技术是人们达到道德进步的有利武器

愚昧状态下的种种不道德行为在科学技术日益发达的条件下受到遏制。

? 科学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人的崇高的道德精神

科学的发展,科学新理论的提出,往往能从根本上改变人们传统的思想方法,从而引起人们道德观念的进步。

? 科学技术对于个人优秀道德品质的形成,也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人们的智慧可以参与高尚道德的形成。科学知识有利于陶冶人的品性,消除各种盲目迷信的东西对人们心灵的毒害,提高人们的道德认识,增强行为选择的自觉性。

? ? ? ? ?

?

? ? ? ? ? ? ?

? ? ?

? ? ?

25

? ? ? ? ? ? ? ? ? ? ? ? ? ? ? ? ?

? 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伦理学的发展

当代各种应用伦理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网络技术的应用带来网络伦理学的发展,医疗技术的发展带来生命伦理学的发展等。 (二)消极影响

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的一些不道德问题的出现: *网络道德问题、网络犯罪; *生殖道德问题; *军事道德问题;

四、商品经济发展与道德进步

人类经济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

*自然经济:不是为了交换,而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如氏族、封建庄园)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即自给自足的经济。

*商品经济:自然经济的对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活动都必须借助于商品货币关系来进行的经济形式。

商品经济的特点

*直接目的是为了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即买是为了卖; *必须在交换过程中通过私人劳动的转移来实现产品的价值; *商品生产者的目的是获取特殊的经济利益。

——必然导致竞争、开放、自由、等价交换等要求。

? 商品经济对伦理道德的促进作用:

商品经济促进人性的丰富和发展;

人性的丰富和发展程度取决于他所进行的交往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交往突破了家族范围而深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适应人们生活需要的各种道德要求,人的个性得以丰富和发展。

商品经济促进人的自主意识、独立人格的形成;

商品交换强化人的平等、自由、公正观念,推动人的主体作用的增强; 等价交换——自由买卖——公平竞争

商品生产的目的促进人的效益观念和时间观念的增强,拓展人的道德品质的新领域; (二)商品经济对道德的负面影响 ? 为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

? 为了利益进行不正当竞争;虚假广告; ? 人格商品化;

五、道德对社会物质生活诸因素的影响

?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影响——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反作用

道德通过社会的舆论力量和精神力量为产生和形成它的经济关系服务,如市场经济条件下,鼓励人们积极追求合法利益,活跃市场经济。 (二)道德对商品经济的制约

——伦理观念、道德规范直接或间接制约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儒家重义轻利的观念制约着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道家“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观念制约商品经济的发展; *西方基督教新教伦理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 (三)道德对科学技术的反作用:

? 道德通过一系列调节和反映功能,干预科技发展的目的和手段,促使科学技术能朝着符合全人类生

存和根本利益、造福于子孙后代的方向发展。

? 道德通过对价值目标和价值层次模型的制定,影响着科技项目的确立和选择,制约着科学技术的发

展。

? 道德影响科技工作者的义务和良心,并激励和抑制某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四)道德对生活方式的影响

生活方式是人们的一种存在和生活样式,它揭示出一定社会里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态度怎样,即人们以什么样的形式来表现自己的生活活动。 ? 积极的道德 ? 消极的道德

第三节 道德与社会的精神生活

? 道德与政治

? ? ? ? ?

? ? ? ? ? ? ? ?

? ?

?

26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道德决定政治论:

*孔子:“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孔子:“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孟子:“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兴废存亡者亦然”

*圣西门:“人们把舆论称为世界的主宰,这是十分正确的。它是一个伟大的道德力量,只要它能够明显地表现出来,就必然要压倒人间的其他一切力量。”

*杜威:“道德力量乃是一切人类社会兴亡的最后决定因素” ? 政治决定道德论: *马基雅维利:政治高于道德

*孟德威尔:道德起源于政治;“私恶即公利” ?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观点 ? 道德与政治的区别:

? 它们对经济关系的作用方式不同: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最直接最集中地反映着各阶级的经济利益。政治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干预是强制性的,总是直接运用国家机器或以国家机器为后盾。

*道德对经济关系的干预不是直接的,而是要经过许多中间环节,凭借舆论、教育和示范,诉诸人们的良心和觉悟,不具有强制性。

(2)它们反映社会存在的内容不同

*政治是各阶级为争夺统治权而进行的斗争,社会各阶级、阶层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是政治研究的中心问题(国体、政体、执政党、参政党、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制度)

*道德反映的是个人、家庭、阶层、阶级和各社会群体的关系,其反映的中心问题是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

(3)它们历史发展的过程和前途不同

*政治只存在于阶级社会,随之产生随之消亡 *道德存在与任何社会,与人类社会共存亡 2、道德与政治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 政治制度与道德类型相互促进; ? 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相互影响;

*西方思想史上,正义的伦理道德思想贯穿着整个古代希腊政治思想发展的始终,并且影响到现在; *中国的政治和道德出来都是相互渗透的; (3)个人政治觉悟与道德品质相辅相成; “政者,正也。子率以正,孰敢不正?” 二、道德与法律

? 区别:

两者产生的时间和历史条件不同:

*法律是一切阶级社会所特有的现象,是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法律; *道德则贯穿人类社会始终,既有统治阶级的道德也有劳动人民的道德;

两者表现的具体形式不同:

*法律有具体、规范的表现形式,法律规范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或认可,一般有各种正式的文字记载,通常的表达方式是成文的。法律的制定颁布和修改废止都要通过一定的法定程序。 *道德一般没有特定的表现形式。 两者的实现方式和约束力不同: *法律的实施具有国家强制性;

*道德的实施依靠内心的自觉、个人的自律、习俗、社会舆论等; 两者作用的范围和调整的对象不同

*道德作用和调整的范围很广,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的一切活动领域

*违法的行为一定是不道德的行为,不道德的行为不一定都是违法的行为 两者的社会要求不同

*道德对人们的行为要求比法律高得多,在一定意义上说,道德的社会价值比法律大得多。人人有德,社会不但秩序井然而且和谐温馨,人人守法只是社会秩序安定。有道德的行为不违反法律,而守法的行为不一定是道德的行为。 (二)联系:

? 两者在起源和发展上有某些共同点——均起源于风俗习惯;

? 两者在内容上相互包含——我国“爱国主义”既是法律要求也是道德要求;

?

27

? ? ? ? ?

? ? ? ? ? ? ? ? ? ? ? ? ? ?

? 两者在社会作用上相互凭借——都是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秩序的手段; 道德为法律规范及其实施进行辩护,法律维护道德、推行道德规范。 道德用于防范未然,法律用来惩罚、制裁已然。 三、道德与文艺——善与美的关系

? 区别:

研究的范围广狭不同:

文艺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研究人们的道德关系、经济关系、政治关系、法律关系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如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曹雪芹的《红楼梦》,在这些文学作品中涉及了各种各样的人们之间的关系。

反映社会生活的方式不同

道德是以概念、原则和规范来反映社会现实,揭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文艺则是通过各种艺术手段,塑造不同的形象来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如喜剧、悲剧、相声、小品、音乐、舞蹈、美术等等。 指导人们生活的手段不同:

道德以理服人,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内心信念等手段使人们接受道德的原则、规范,变成自觉的约束力,以指导人们的行动;

文艺以情感人,通过直观的场景、美丑形象的塑造、气氛的陶冶来感染人,从而发挥它的教育作用。 (二)联系:

? 文艺以道德为重要内容,道德以文艺为重要传播手段: 文艺作品的主要内容是反映人们的道德关系 。 道德的传播需要借助文艺为载体、为手段。

2、道德影响文艺的社会价值,文艺影响社会的道德风尚: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纯正无邪)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打击色情文化 三、道德与宗教

在社会意识中,道德与宗教之间的关系具有特殊性,无论思想家们如何认识道德与宗教的关系,但事实上确实有人将这两者联系在一起。在西方中世纪时,基督教伦理学更是将宗教和道德合为一体。在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看来,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是人们无力反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二者有区别也有联系。

? 区别

反映生活的方式不同——超然与必然:

宗教总是把现实的客观必然性以歪曲的形式,转换成超人类、超尘世的虚幻的力量;

道德反映历史的必然性和现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赋予必然以正当和善的意义,以此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调节生活的力量不同——神威与人道

各种宗教都是借助于某种神秘力量{如神、鬼、上帝、真主等},来“启迪”劝告或威胁人们,屈从于现实的某种社会秩序,安守于某种生活境遇;

道德则是依靠符合现实人道的方式对人们进行勉励、规劝或激发,引导人们遵守某种秩序,进入某种生活境界。

铸造灵魂的手段不同——他律与自律

宗教是一种精神压迫的方式,它借人们畏神宗教的心理,进行一种神秘的强制;

道德则是人们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实现自我的社会工具,它遵从人们的内心信念,主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正如马克思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而宗教的基础则是人类精神的他律。 对于自我的态度不同——自卑与自尊:

一切宗教都是贬斥和否定自我的。如基督教要求它的信徒要爱一切人,主张逆来顺受,寄希望于上帝的宽恕,一切都寄托在来世。

道德尤其是无产阶级道德则以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为最高的善。 (二)联系:——道德宗教化:

? ? ? ? ? ? ? ? ? ? ? ? ?

? 第六章 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

?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

? 忠于共产主义事业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基本点(P159)

? 忠于共产主义事业——核心要求(P159)

? 社会整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根本出发点(P159)

28

? ? ?

? ? ? ? ? ? ? ? ? ? ? ? ? ? ?

? 个人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结合——最起码的要求(P160)

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是分工的产物。

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在私有制条件下不可能解决。

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矛盾在社会主义社会也存在,但是它具备了实现二者相结合的社会基础。

? 当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出现矛盾时,个人利益服从于社会利益——归宿(P161)

? 集体主义原则确立的依据

个人与集体的辩证关系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个人总是集体中的个人,集体总是由个人组成的集体。

? 个人的集体性质。

在强调个人的集体性质时,除了强调个人的社会历史本质之外,在道德领域,关键是要强调个人客观上必须担负的社会责任,强调个人的这种集体使命感。

第二,集体的个人性质。

强调集体的个人性质,也不只是简单地强调集体的个人构成因素,在道德领域,更重要的是强调个人的道德活力、道德主动性和道德首创精神。

如同失去了集体的个人是抽象的、孤独的、离群索居的和无道德生命力的个人一样,没有个人的集体,或者没有个人道德个性的集体,也必将是空洞的和死气沉沉的。 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在人类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集体主义的精神和人类社会一样古老。

私有制社会,具体的集体主义已演变成为阶级主义。在剥削阶级那里所表现出来的集体主义也是一种虚幻的集体主义。

无产阶级的政治革命,成为无产阶级集体主义原则产生的深刻根源。 三、正确贯彻共产主义道德原则

? 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不同的要求

在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道德只能在社会先进分子中贯彻。 在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道德可以在多数人中提倡。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共产主义道德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的心理和习惯。

? 对同一时代处于不同状况的社会成员有不同的要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道德层次,大体上可分为四种类型: ? 大公无私的道德境界。(纯粹利他) ? 先公后私的道德境界。(利他又利己) ? 谋取个人正当利益的道德境界。(利己不损人) ? 自私自利的道德层次。(损人利己)

? 批判各种形式的利己主义

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同历史上各种道德类型的基本原则有着本质的区别,尤其是同利己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 利己主义的历史演变和主要形式

“利己主义”是一个历史范畴。

? 利己主义历史演变

剥削阶级道德的基本原则都是利己主义的。

? 小生产者道德包含着自发的利己主义倾向。

? 资产阶级以前的剥削阶级道德原则的利己主义原则不明确。 资产阶级道德的利己主义原则具有完整的形态。 极端的个人主义——合理利己主义——新个人主义 (二)利己主义的表现形式 ? 极端利己主义 ? 集团利己主义 ? 合理利己主义

? 绝对平均主义的利己主义

二、利己主义和集体主义的根本对立

? 利己主义和集体主义的前提和出发点是根本对立的

利己主义的前提是“人性恶”

共产主义道德原则的前提是“人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 判断道德价值的尺度的对立

利己主义把个人利益作为行为价值的尺度。

共产主义道德原则强调道德价值必须以他人和社会整体的贡献为尺度。

? ? ?

? ? ?

? ? ? ? ?

29

? ? ? ?

?

?

? 道德原则的最终归宿不同

三、社会主义时期必须批判利己主义

? 社会主义条件下利己主义的表现及其危害。

个人主义的表现及其危害 小团体主义的表现及其危害 无政府主义的表现及其危害

? 批判利己主义的正确途径。

? 全心全意为人民作为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客观依据

在共产主义事业发展的全过程中,人们对待和处理个人和人民的关系,都应当遵循“全心全意为人民”的道德准则。

? 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人民是一个历史范畴。

第七章 共产主义道德规范

? 全心全意为人民 (二)只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真正代表社会的整体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不仅直接体现共产主义道德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实质,而且是保障共产主义道德强大生命力的基础和泉源。

? 全心全意为人民,是共产主义者根本的人格特征和最重要的成长基础。 二、全心全意为人民的基本要求

?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 一切向人民负责。 ?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 ? 关心、爱护和帮助同志。

? 同危害人民的一切阶级敌人、坏人坏事和错误倾向作坚决斗争。

? 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 劳动态度作为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客观依据。

? 劳动态度具有道德意义。

劳动本身没有道德意义,劳动态度具有道德意义。

? 在公有制社会里,劳动态度具有特殊的道德价值。

共产主义社会,劳动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二、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基本要求

? 自愿地为公共利益劳动。 ? 不计定额地从事劳动。 ? 不计报酬地从事劳动。

三、共产主义劳动态度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实现问题

? 社会主义时期,不可能也不应当普遍地推广共产主义劳动。 ?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可能生长和应当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生长和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的客观条件。 先进分子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教育和影响了广大群众。 要从社会主义社会的实际出发,倡导共产主义劳动态度。

? 爱护公共财物

? 爱护公共财物作为共产主义道德规范的客观依据。

? 公有制经济关系的客观要求。 ? 维护社会整体利益的重要内容。

? 个人对社会的道德责任感的重要体现。

? 爱护公共财物的基本要求

? 关心公共财物比关心个人财物要重。 ? 要公私分明。 ? 要勤俭节约

? 要合理开发和利用社会和集体的自然资源。 ? 要同一切损害公共财物的行为作斗争

? 热爱科学,坚持真理

科学和真理本身不具有道德意义,但人们对科学和真理的态度,则具有道德意义。

? 热爱科学、坚持真理作为道德规范的客观依据。

? ?

?

? ? ?

?

? ? ?

?

30

? ? ?

科学真理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斗争是长期存在的。 掌握真理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方面。

?

热爱科学、坚持真理的基本要求。P201

? ? ? ? ?

? 爱国主义

? 爱国主义是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思想感情

民族和国家的关联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有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以及表现为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祖国是一个或若干个这样的民族长期共同生活的地域。

列宁:“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

人们从他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接受祖国的文化熏陶,并在他的生活历程中,渐渐地了解、熟悉着祖国的地理环境,并不断地受惠于祖国的物质资源,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祖国的爱恋之情,随着人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感情的积累,并通过演化、提炼、升华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对民族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

爱国主义是一种强有力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有着深刻的个体发生原因,但在祖国或民族的社会共同体中,爱国主义的情感决不是仅仅发生于某一个体身上,这种情感是一种普遍的情感。换言之,作为一种民族的精神,爱国主义有着普遍的、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精神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特别是在维护国家、民族利益,抵御外来侵略中,爱国主义的精神所产生的巨大人用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

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事业的历史也是一部爱国主义斗争史。 爱国主义是调整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是最基本的道德关系之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孰先孰后,孰轻孰重则道德建设无法回避的问题。爱国主义道德规范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建立在科学认识个人与国家的道德关系的基础之上的。

? 爱国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 热爱祖国的山河。

? 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民。 ? 热爱自己的国家。

?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 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 要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树立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 ? 自觉维护祖国的稳定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 自觉维护祖国的独立、完整、统一和尊严。 ? 自觉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奋发进取。

? ?

?

? ? ?

31

? ? ?

科学真理是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 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和斗争是长期存在的。 掌握真理是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方面。

?

热爱科学、坚持真理的基本要求。P201

? ? ? ? ?

? 爱国主义

? 爱国主义是基本道德规范。 爱国主义是一种深厚的思想感情

民族和国家的关联是现代社会的产物。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种有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以及表现为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 祖国是一个或若干个这样的民族长期共同生活的地域。

列宁:“爱国主义是由于千百年来各自的祖国彼此隔离而形成的一种极其深厚的感情。”

人们从他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接受祖国的文化熏陶,并在他的生活历程中,渐渐地了解、熟悉着祖国的地理环境,并不断地受惠于祖国的物质资源,久而久之,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对祖国的爱恋之情,随着人们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于斯、长于斯的感情的积累,并通过演化、提炼、升华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对民族对祖国真挚而深厚的爱。

爱国主义是一种强有力的民族精神

爱国主义有着深刻的个体发生原因,但在祖国或民族的社会共同体中,爱国主义的情感决不是仅仅发生于某一个体身上,这种情感是一种普遍的情感。换言之,作为一种民族的精神,爱国主义有着普遍的、深厚的社会心理基础。

爱国主义作为一种民族精神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凝聚力,成为中华民族几千年以来生生不息的精神支柱。特别是在维护国家、民族利益,抵御外来侵略中,爱国主义的精神所产生的巨大人用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代替的。

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独立解放事业的历史也是一部爱国主义斗争史。 爱国主义是调整个人与国家、民族关系的道德规范 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个人与国家、集体的关系是最基本的道德关系之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孰先孰后,孰轻孰重则道德建设无法回避的问题。爱国主义道德规范强调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是建立在科学认识个人与国家的道德关系的基础之上的。

? 爱国主义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 热爱祖国的山河。

? 热爱祖国的历史、文化和人民。 ? 热爱自己的国家。

? 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 要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 要关心祖国的前途和命运,树立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 ? 自觉维护祖国的稳定统一和民族的团结。 ? 自觉维护祖国的独立、完整、统一和尊严。 ? 自觉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奋发进取。

? ?

?

? ? ?

3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q6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