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驼镇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经验材料

更新时间:2023-10-27 17: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发挥优势 奋力进取

努力推进镇域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2011年12月5日)

白驼镇位于清水县北部,距县城22公里,地理位臵优越,交通便利,清秦公路穿境而过,东接黄门乡,北靠松树乡,西接王河乡,南临红堡镇,镇域总面积129.2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71108亩。全镇辖19个行政村,77个自然村。共有农户3666户17838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897人。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镇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建设全县经济强镇的奋斗目标,坚持抓项目,强基础,调结构,促增收,抓招商,活流通,抓民生,促和谐。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市场建设功能逐步到位,特色产业有了新突破,群众生产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实现了经济稳步增长和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截止目前,全镇完成地区生产总值 15500万元,是2005年底的2.4倍,年均增长10.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9500万元,是2005年底的10倍,年均增长60.2%;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00万元,是2005年底

1

的5.6 倍,年均增长18.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2942元,2005年底的1.9倍,年均增长8.0%。人均产粮达680.6公斤,年均增长7.8%。

一、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因地制宜抓产业,促农增收强基础

白驼镇地域广阔,耕地面积较大,土壤肥沃,气候湿润,有很好的资源优势。我们始终坚持发展农业的中心不动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农业产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发展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夯实经济发展基础。一是坚持优化产业结构,突出发展特色优势农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对于提高镇域经济的经济实力和档次、转变镇域经济的经济增长方式、形成稳定的财政收入来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思路决定出路,没有思路,就没有发展。面对我镇经济发展缓慢,种植结构单一,粮食产量低,群众增收难的问题,我们立足镇域经济实际,认真调研分析,因地制宜,发挥优势,采取多种方式,打造镇域经济发展的特色。按照 “压粮扩经、压夏扩秋”的思路,制措施,强制度,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支柱产业,实现了粮食增产增收、果业提质增效、畜牧产业壮大、蔬菜基地不断拓展、劳务经济倍增、经济总量稳步提升。一批农业农村示范基地基本形成,林果业面积不断加大,累计栽植核桃面积达21480亩,预计直接经济效益达5000多万元。蔬菜发展达到8400亩,累计实现经济收入达1680万元,

2

全镇畜饲养量达158850(头、匹、只),年均出栏畜禽8000多头,年收入达4000多万元,至现在,全镇玉米全膜化,经济作物面积加大,粮食总产量由2005年9820吨提高到2011年11872.24吨。二是着力创建农业示范点,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始终坚持把示范点建设作为推广农业技术、示范引导和辐射带动农业发展的主要途径,因地制宜,创新模式,大力兴办农业示范点,近年来,累计创办千亩以上核桃园套种马铃薯示范5个,创办千亩以上全膜覆盖示范点6个,创办高标准设施蔬菜基地1个,创办1000亩以上核桃基地5个,极大地起到了示范引导作用。三是坚持有序劳务输转,有效拓宽经济份额。白驼镇农村富余劳动力达5000多人,为充分开发利用丰富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发展地方经济,我镇始终坚持“政府推动、政策促动、市场拉动、宣传发动、培训带动、有序流动”的工作思路,坚持把劳务业作为提速发展镇域经济的快车道,大力发展劳务产业。一是建立长效机制,广泛宣传,营造浓厚氛围。把宣传引导作为劳务输出的先导工程,始终贯穿于劳务输出之中。二是狠抓培训,打造劳务品牌。按照“先培训,后输出,不培训,不输出”的要求,实行“政府买单、学校接单、企业订单、培训免单”的“四单”模式,积极开展输出前培训。累计培养劳务经纪人60人,培训务工人员150000人(次)。三是搭建平台,加大输出力度。按照“联合企业、外输内补、协调各方、促进就业”的思路,积极组织劳务输出。

3

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战略,春节等民工返乡和求职的高峰期,举办劳务洽谈会,吸引外地的用工企业来我镇考察、交流,开展招聘活动,洽谈劳务事宜。四是依托产业发展本地转移。随着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创造了一大批的就业岗位。几年来,我就地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累计1000多人。在输出过程中,坚持组织输出与多元输出相结合,实现了由盲目自发型向政府定向型转变,由零星松散型向有序化、规模化输出转变。年均输转富余劳动力4200人(次)以上,累计实现劳务收入7650万元,全镇贫困人口由2005年6545人减少到2011年3775人,贫困面由38.5%下降到21.7 %。五积极实施“回归工程”,鼓励、支持和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建立起劳务输出与返乡创业的良性互动机制。几年来,一大批外出务工人员完成了从“挣钱填肚子”到“攒钱盖房子”再到“筹资办厂子”的嬗变,全镇有近30多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兴办各种经济实体20家,产生了“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输出打工者、引回创业者”的社会效应。 (二)突出重点抓建设,着力改善发展条件

一是切实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我镇始终把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为突破口,狠抓农村道路建设,全镇通乡道路网络基本形成,以白驼为枢纽,通往县城、毗邻乡镇的通达通畅工程全面贯通;小巷道硬化工作稳步推进,高

4

峰、芦花、姚黄、鲁家、林屲、童堡、万安(窑门)六村实现道路水泥化;二是狠抓新农村建设。推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关键。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农村容村貌的改观,农业设施条件的改善,农业科技产品及农业机械的使用,农民生活水平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等都对推动镇域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我镇坚持创造发展条件,把城乡一体化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按照新农村建设的“二十字”方针,统筹兼顾,以加快城乡协调发展、促进镇村文明、缩小城乡差距为目标,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镇村环境整治三个重点,科学规划,强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几年来,累计搬迁新建村庄3个,依托项目实施农村居民住房建设802 户(其中灾后重建426户,危旧房改造476户)。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了16村3186户15150 人的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农村能源、水利水保、农田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建成优质梯田16000 亩,建成沼气610户,生猪交易市场初具规模,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个,极大地改善了发展条件。

(三)全力以赴争项目,破解发展资金难题

镇域经济要发展,项目建设是基础,招商引资是关键。只有积极争取项目,实施一批项目,镇域经济发展才有后劲。我镇始终把项目建设放在发展的首要位臵来抓,一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坚持项目带动发展的思路,积极协调联系省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pl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