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登上地球之巅》学案
更新时间:2024-02-01 15:40: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登上地球之巅读后感推荐度:
- 相关推荐
23、登上地球之巅
课型:自读课。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概括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中国人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过程。 3、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开拓创新精神。 4、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
学习重点: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 学议 自主学习
细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快速默读课文,并找出登山过程的时间、海拔高度。 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本文写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3、登顶过程中对生命构成极大威胁的三大困难是什么? 寒冷、黑夜和缺氧。
4、登山英雄是靠的什么来克服上述困难的? 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5、我们应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学习登山运动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团结合作、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
6、初读课文,尝试给字注音并查字词典更正:
耸立sǒng 砭骨biān 崔巍cuīwēi 匍匐púfú 阴霾.mái 余暇.xiá 细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快速默读课文,并找出登山过程的时间、海拔高度。 2、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本文写了中国人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的壮举, 3、登顶过程中对生命构成极大威胁的三大困难是什么? 寒冷、黑夜和缺氧。
4、登山英雄是靠的什么来克服上述困难的? 靠意志、毅力、团结合作和牺牲精神。 5、我们应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学习登山运动员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气概,团结合作、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 学习小议 精读课文:
(投影)(出示问题组,学生思考并体味)
A、找出文中对环境的描写,并体味这些语言在全文中的作用。 B、文中哪能些部分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C、从哪些地方可以体现语言的生动性?
D、找出文章中人物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从中可以看出登山运动员的一种什么精神?
E、假如你是文中的刘连满,你会怎么办?从他身上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 (以上内容在再次默读后由四人小组讨论,发言时可展开小组竞赛,比比哪个小组回答得好。)
品读课文:师生共绘突击“第二台阶”和刘连满牺牲自己为队友这两幅最感人的画面,引导紧抓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 展导 导入一:
播放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光盘和图片导入新课。 师:珠穆朗玛峰的神奇、美丽是人类的向往,什么时候能登上这珠峰呢?如今中国人把这一幻想变成现实,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不熟之巅,那激动人心的一幕,那成功的喜悦,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依然可以领略,让我们共同欣赏《登上地球之巅》这篇文章。
导入二: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而在1960年,年轻的中国登山运动员,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足迹,去感受他们登顶的气概。 教师指导: 精读课文: A、“朝着云雾茫茫的珠穆朗玛峰巅勇敢地迈进”,“冒着零下30摄氏度的严寒,在陡滑的岩壁上登攀”,??从这些都可以看出登山过程环境恶劣,非常危险,同时更好地体现了登山队员们不畏艰险,勇于和环境作斗争的精神。除尽力渲染恶劣的自然环境外还描写了珠物流妈玛峰的景色。如:“阳光灿烂,珠穆朗玛峰尖锥形的顶峰耸立在蓝天之上,朵朵白云在山岭间缭绕不散”,“夜色浓重,珠穆朗玛峰山岭间朦胧一片,只有顶峰还露出隐约的轮廓。”“夜色更深沉,山上山下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点点星光在空中闪耀”等,这样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二者相结合,起到一张一弛的阅读效果。
B、刚开始的攀登是略写,最后攀登最顶峰是详写,还详写了刘连满同志宁可自己牺牲也要把氧气留给同志的事迹。因为攀登最顶峰最困难,也最危险,通过详写,更能体现队员们的优秀品质。
C、提示从修辞手法、语气等方面进行思考。
D、学生畅所欲言,想像合理即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体会中国人民伟大的、坚强的品质,中国也有高水平的探险家。
E、引导学生展开联想与想像,试想像把自己置身于刘连满的角色,谈心得体会。 品读课文:师生共绘突击“第二台阶”和刘连满牺牲自己为队友这两幅最感人的画面,引导紧抓文中极富表现力的词句,走进人物的精神世界。可尝试如下方法揣摩
词句,比较体味:
1.力求复活形象化的动词,在“活”的表演中直观呈现人物动作。如“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一“插”一“蹬”显示岩壁垂直、光滑之态,可见突击“第二台阶”的难度。 2.删减词句,对比效果:
“??他们穿着特制的镶有钢爪的高山靴也难踩稳”,如删掉“也”,效果怎样?(特制的高山靴在陡滑的山路前无能为力,“也”字有力地体现了登攀艰难的程度。) “登上‘第二台阶’的岩顶后,他们才发觉,由于体力减弱,他们攀登整个‘第二台阶’,共花费了五个多小时??”(如去掉“才”,不足以表现他们以全部精力凝聚于攀登,不足以体现时间是攀登艰难的有力证明。)
“他们的安全,对于他来说是更大的幸福和更大的胜利??”删去“更”比较效果。(队友的安全、自己的生命,孰轻孰重,天平的指针偏向前者,“更”不正是为他人无私奉献自己精神的写照吗?)
“他用双手插进岩缝,脚尖蹬着岩面,使出全身力量一寸一寸地上升”。(删掉“一寸一寸”,不能突出上升速度的缓慢。)
“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为何不直接说“时间在过去”?(四肢愈来愈麻木,心脏因缺氧跳动愈加急促,这样的状况,一分一秒多么难熬!而此时的刘连满活着的愿望如此强烈,在分分秒秒中其内心经历了何等复杂的斗争!)
3.改换词句,参照原文,反复品味。如“??而用在攀登这最后三米岩壁的时间,却长达三个小时”,将“三米”改为“几米”,“三个”改为“几个”如何?(用确数而不用约数,确切体现距离与时间的强烈反差,表明这是一段特殊的行程。) 练结
练习 拓展阅读阅读下文,完成1-4题。(训练点:抓住关键句来回答问题) 自强不息,迈出“壮行中华”第一步
①余纯顺生于1951年12月5日。他同所有的“老三届”一样,经受了无数的风雨坎坷。他曾在安huī军kěn农场干了10年,1979年返城后当过临时工,后来顶替父亲进厂工作。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自学考试的招生启shì,第二天就去报名,决心要把以前失去的受教育的机会夺回来。他自强不息,利用业余时间拼命苦学,硬是自修完初中到大学中文系的全部课程,以优异成绩获得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四个毕业证书。
②余纯顺从小就崇敬张骞等中国古代的探险家。他常常坐在山顶上忘我地遐.想,感到远天的底下有许多他迟早要去的地方。1985年,尧茂书只身漂流长江,不幸翻船落水遇难的故事鼓励了许多热血青年,曾掀起了一股连续数年的漂流长.江、黄河的热潮,还有人骑自行车或摩托车环行中国。住在长江之尾的余纯顺,他的心也被尧茂书打动了,他很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但他不想重复前人的行动。
③一天,他偶然从杂志上看到一位美国人为了一扫当时流行于欧美的颓废的.嬉皮士风气,孤身徒步走过美国西海岸的事迹,他受到启发。他想,我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一个徒步环行中国的人呢?他想给处在改革开放中的中华民族多注入一些阳刚之气,展示中国人生命价值的崇高与博大。他想以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大家,社会不但需要政治家、企业家,还需要奋发向上的、勇敢的探险家,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渴望创一番事业的念头,使他果敢地迈出了“壮行中华”的第一步。
1.依照拼音写出汉字。
安huī(.徽 ) 军kěn(垦 ) 启shì( 事 ) 2.给加点的字注音。 遐想(xiá ) 掀起(xiān ) 颓废(tuí ) 3.文段①讲述余纯顺的经历有何作用? 在于突出他自强不息的个性
4.什么原因使余纯顺迈出了“壮行中华”第一步?
他想给处在改革开放中的中华民族多注入一些阳刚之气,展示中国人生命价值的崇高与博大。他想以自己的行为来告诉大家,社会不但需要政治家、企业家,还
需要奋发向上的、勇敢的探险家,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渴望创一番事业的念头,使他果敢地迈出了“壮行中华”的第一步。 课堂小结
“无限风光在险峰”,正是因为有了英雄们的挑战地球之巅的壮举,珠峰,一个令万千人顶礼膜拜的圣地,一个令旅游者心驰神往的盛境,才香世人展示了她的神秘与伟岸。重温往事,我们更有理由相信人类征服自然的脚步走得更稳健、更远。
教学反思:
正在阅读:
23《登上地球之巅》学案02-01
输、配电线路安全运行考核办法实用版04-29
难忘的野餐作文600字06-14
我的设计师梦作文600字06-17
今麦郎实习报告05-17
珍惜眼前人作文500字02-05
新街中学争做“敬廉崇洁好学生”方案07-01
人音版二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 精华版01-17
第10章 中小企业采购仓储管理制度与表格05-25
真相的感动作文600字06-24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登上
- 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