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论

更新时间:2023-08-17 22:46:01 阅读量: 资格考试认证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目的

一、对主要哲学流派教育思想的评析

在教育哲学史上,有关教育目的的论述非常之多,主要的哲学流派有:实用主、进步主义、改造主义、要素主义、永恒主义、行为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笔者认真分析了进步主义、改造主义、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对于教育目的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来自己对于教育目的的理解。

1、进步主义教育

进步主义教育思潮一般是指产生于19世纪末并持续到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的一种教育革新思潮,又被称为“进步主义教育运动”。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工业从北部扩展至南部和西部,基本上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使美国由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工业化的完成,使美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西方世界,同时也给美国自身带来了许多复杂的问题。新的经济模式不仅引起生产方式和经济结构的转变,还从根本上改变了美国的社会结构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使美国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不满现状的有识之士强烈呼吁政治经济改革以缓和社会矛盾,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美国的进步主义运动便在这一背景下发生。 进步主义教育者针对当时社会出现的诸多社会问题,包括社会道德、经济、价值观等方面,他们提出了新的适应时代的观念,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推动了美国的社会公平、公正和机会均等,但进步派的民主目标并没有实现, 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 “它所宣称的民主并不存在于现实之中”, “也没有考虑到政治的经济基础”。

2、改造主义教育

改造主义教育思潮则是20世纪30年代从实用主义和进步主义教育中逐渐分离出来的一种新的教育思潮。

在社会改造主义者眼里, 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 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他们反对进步主义强调手段而忽视目的、重视过程而忽视结果的做法。他们认为只有明确的目的才能找到适当的手段。社会改造主义认为, 学生中心课程实质上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而不是“改造”社会。改造主义也强调课程的经验性质, 主张经验是第一位的, 但却坚定地认为, 经验是团体的而非个人的, 所以改造主义格外强调的是团体经验。团体经验实质在于改造社会, 因此, 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 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学生摆脱对社会制度奴役般的服从, 明确社会改革的需要, 形成参加各种社会运动、塑造新的社会秩序与社会文化的能力, 从而成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人。

无论是进步主义还是改造主义,它们都植根于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哲学,尽管改造主义和进步主义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是,其中心都是围绕着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而来。只是进步主义更强调通过个人发展来促进社会发展;而改造主义则是强调通过社会发展来促进个人发展。这是目的和手段的换位。无论是进步主义还是改造主义,都不曾割裂社会同个人的联系,不论是以哪一方为目的,哪一方为手段,社会与个人的不可分割。

3、要素主义

要素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作为实用主义和“进步教育”的对立面出现的,针对当时进步主义教育理论支配下的美国学校教育暴露出的诸多弊端,从多学科视角对教育本质与功能、知识的作用与课程、教师的地位与素质提升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全方位、深刻的反思,提出了一系列对后世产生过深远影响的教育主张。

要素主义又被称为传统主义、保守主义,与进步主义教育对立。要素主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促进社会进化,防止社会退化。强调“种族经验”或“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强调以学科为中心和学习的系统性。教育本质上是社会进化的基本因素,其功能在维护社会的民主

理想、促进社会进步、在社会急剧变动时期稳定社会和提高文化中的共同性因素,即“文化同一”。他们既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同时也强调教育对个人需要的满足。要素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传授人类种族遗传下来的共同经验。学校的使命就是传递这些共同的要素,并使得最有价值的部分能被永久地保存下来。

但是要素主义忽视学生的兴趣和身心的特点以及能力水平,片面强调系统的、学术性的知识学习,所编的教材又脱离学校的实际,因而受到很多人的批评。

4、永恒主义

永恒主义又称为古典主义,是提倡复古的一种教育理论, 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其代表人物有美国的赫钦斯、艾德勒, 英国的利文斯通和马利坦等。

“不变”的理念在永恒主义教育主张中表现得尤为突出,他们宣传持久不变的文化传统,人性、真善美理念的永恒性等观念,永恒主义的基本教育主张有:教育的性质永恒不变;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出人类天性中共同的要素;永恒的古典学科应该在学科课程中占有中心地位;通过教师的教学进行学习。

永恒主义教育家认为理性是人性中共同的最主要的永恒不变特性,因此建立在“人性观”基础上的教育的本质也必然是永恒不变的。虽然不同时代、不同社会的人不同,但人的这种本质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永恒不变的。

永恒主义教育家认为:人类天性中存在共同要素——以理性为特征的人性, 教育的首要目的应该是引出这种要素, 对人施以“人性的教育”,关注那些“属于人之作为人的东西”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发展那些使人同动物区别开来的特征,即人之所以为人的特征,把人培养成人。永恒主义者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培养适应社会生活的人,而是去发现和发掘人的“理性能力”,在此基础上去培养和造就改造社会生活的人。教育 “要培养出能改造现存世界的人,也即是具有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能超越现实世界, 现实社会的人。”他们认为,一个人性得到充分发展的人,面对迅速发展变化的社会,能以不变应万变,进而控制环境, 使环境变得更加人性化。

永恒主义教育对进步教育的批评比要素主义更加激进,但它并没有提出什么新的价值判断标准,特别是其教育的复古态度,遭到了很多人的批判。永恒主义和要素主义都倾向于传统教育,但他们之间也存在分歧,特别是在如何对待西方古典名著和现代技术知识的问题上,双方互有异议。

二、我的教育目的观: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的辩证统一

以上就是笔者在阅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对四个教育流派有关教育目的的论述所作的总结,在仔细拜读以后,自己对教育目的也有了自己的领悟,我认为教育的目的无外乎是其对于个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两个方面,并且教育对个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两方面是辩证统一的,从社会历史的总的进程来看,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是密切联系,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的。 个人的发展与具体的社会现实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很尖锐。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个人与社会才能达到高度统一,教育目的的两种价值取向才能完全一致。

常言道:先成人,后成才。教育的目的首先应该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教育应该首先培养人的道德品质,然后才是教授其文化知识,最后才能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在促进个人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的进步,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对社会进步无疑有推动性的作用,与此同时,社会的进步也能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条件,因此,教育对个人全面发展和社会进步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同时又是辩证统一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p8j.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