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试题集(2)
更新时间:2023-11-11 01:0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Ⅱ)
试题集
第七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社会主义改革是一场新的革命,其性质是( C ) A.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B.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变革
C.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D.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关系表现为 ( D )
A.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D.二者相互依赖,相互配合
3. 经济全球化就是世界各国经济以先进的交通、通讯和共同规则标准为纽带,形成统一的全球性资源流动、配置的(A)
A.世界市场体系 B.国际金融体系 C.国际贸易体系 D.国际分工体系
4. 邓小平多次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必须始终坚持的两条根本原则是( D )
A.不断发展生产,增加社会财富 B.扩大改革开放,增强综合国力
C.实行按劳分配,改善人民生活 D.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实现共同富裕
5. 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是 ( A ) A.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C.在社会稳定中推动改革发展 D.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6. 邓小平指出,一个国家“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这句话强调的是( B ) A.改革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国之路
B.对外开放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 C.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
D.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7.十七大报告提出,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扩大开放领域,优化开放结构,提高开放质量,完善( A )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A.内外联动、互利共赢、安全高效 B.内外互补、互惠互利
1
C.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相适应 D.与国际市场接轨
8.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 A ) A.对外贸易 B.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
C.对外技术交流 D.对外劳务合作
9.我国发展对外贸易的关键是 ( C )
A.吸收外资 B.引进先进技术
C.扩大出口 D.扩大进口 10.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已初步形成( D )
A.全方位、多形式、多渠道的对外开放格局 B.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C.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D.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11、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是( D )
A、互相帮助,互惠互利 B、公平、公正、公开
C、相互平等,合作共事 D、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12、我国现阶段对外技术交流的重点是( C )
A、技术出口 B、技术合作 C、技术引进 D、技术咨询 13、当前,国际间的竞争,实质上是( B )
A、社会制度竞争 B、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C、经济资源竞争 D、劳动力素质竞争 14、对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个全面阐述的是( D )
A. 马克思 B、列宁 C、斯大林 D、毛泽东 15、加入WTO 后,中国将严格遵守国际通行的市场规则,实行公开、透明、平等的贸易和投资政策,进一步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这样做的根本目的是( B )
A、使我国经济尽快与世界经济接轨
B、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C、进一步扩大我国的对外开放,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D、积极利用和参与国际分工,分享新技术革命的成果 16、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A )作为长期的基本国策,在实践中已经取得显著成效
A. 对外开放 B. 节资环保 C.经济体制改革 D.计划生育
17.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在( C )
A.1999年12月 B.2000年12月 C.2001年12月 D.2002年12月 18.中国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这是由( C )
A.改革的性质决定的 B.改革的艰巨性决定的 C.改革的任务决定的 D.改革的长期性决定的 19.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根本动因在于 ( A ) A.争取国际比较利益
B.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客观要求 C.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客观要求
D.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20.温州和福建的鞋业生产型企业,将国内运来的半成品鞋,进行组装和加工,再将成品鞋销往俄罗斯和独联体国家。这反映了( C )
A.生产的全球化 B.资本全球化 C.贸易全球化 D.市场全球化
21.日本生产的SONY,其电子芯片来自美国,外壳来自印度,在新加坡或印度尼西亚组装,然后在日本的神户印上“日本制造”的牌子,远销全球。这反映了(A) A.生产的全球化 B.资本全球化 C.贸易全球化 D.市场全球化
22.经济全球化有利于吸收消化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这主要是通过( B )来实现的
①外资企业的发展 ②工业效益的增长 ③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④对外贸易的增长 A.①② B. ①④ C.③④ D. ②③ 23. 2007年11月23日,正在为总统之梦努力的希拉里?克林顿在博客上写道:“如果我当上总统,我将立即要求独立的第三方检查玩具;增派产品检察官的数量;对儿童产品立法??”。在2008年美国总统选举战打响之初,所有的民主党候选人,都明确地表示了贸易保护主义立场。这警示我国的对外开放要做到(B)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和质量
②促进科技和体制创新,转变贸易增长方式 ③增加高耗能、高排放和资源性产品出口退税 ④发挥比较优势,明确市场选择方向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4. 改革、发展、稳定三者是互相依存和互相促进的,稳定是( A )
A、前提 B、 目的 C、 动力 D、手段
25、在社会主义阶段,解放生产力的正确途径是 (B ) A、革命 B、改革 C、政治运动 D、阶级斗争
26、跨国公司对国际技术贸易的垄断,进一步加剧了发
2
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利益分配上的不公平。要解决这一矛盾(D)
A、必须降低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 B、发展中国家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C、发达国家必须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 D、必须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27.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D )
A、增强大中型国有企业活力 B、完善宏观调控体系
C、改革旧的价格管理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8. “三个有利于”标准具有内在的联系性,其中最基本的是(D )
A、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B、提高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
C、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D、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
29.我国改革的第一步突破口是( A )
A. 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B.建立经济特区
C. 国有企业改革 D.发展私营经济
30.“三个有利于”标准体现了 ( C )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
C.从实际出发与从人民利益出发的统一 D.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统一 31.全面改革中,( B )是重点
A.政治体制改革 B.经济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社会体制改革
32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抓住机遇,发展自己关键是( C )
A.坚持改革开放 B.发展能源和交通 C.发展经济 D.发展科技和教育 33、2009年3月,中国商务部发布公告,正式否决了可口可乐公司对汇源集团的并购案。商务部称,这一否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相关条款作出,旨在防止可口可乐公司对中国饮料市场可能造成的垄断。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在对外开放条件下,一国经济安全需要( C )
①法律保护 ②政策护航 ③企业自觉 ④外企退出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①③
34.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 C ) A.敌我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
C.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C.寻求政府的支持,通过政府谈判解决争间的矛盾 端 D.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D.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扩大产品出口 之间的矛盾 43.党中央做出试办“出口特区”(后改名为经济特区)35. 我国经济、政治和各方面改革的实质是( A ) 的重大决策是在( A )年 A.制度创新 B.技术革新 C.观念更新 A. 1979 B. 1977 C.1978 D.利益分配 D.1980 36.经济全球化是指( D ) 44. 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发展对外经济关A.发达国家控制世界经济的行为 系作为发展本国、本地区经济的基本战略。这样做的根B. 各国经济全球范围内的完全融合 本道理是( A ) C.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A、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对外开放具有客观必D.生产要素、商品与服务跨国界的流动与配置 然性 37.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A ) B、任何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和自力更生都是相互促进A. 靠自己发展 B.靠国际形势的发的 展 C、对外贸易是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是发展对外C.靠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D.靠世界银行的贷经济关系的基础 款 D、二战后,国际分工进一步加强,生产力由一国社会38. 2004年底,我国联想集团成功收购世界电脑业巨头化走向国际化 美国IBM公司的PC(个人电脑)业务部。这表明( B ) 45. 中国的( A )问题是压倒一切的。 A.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工程承包 B.我国企业参A.稳定 B.发展 C.改革 D.与国际合作与竞争 开放 C.我国企业拓宽利用外资的渠道 D.我国的先进46. 邓小平提出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技术进入国际市场 的途径是( C ) 39. 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 A ),开启了中国改革A.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 B.进行社会主义革命 开放的历史新时期 C.进行社会主义改革 D.以阶级斗争为纲,在A. 十一届三中全会 B. 十二届三中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 会 47.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C. 十三大 D.十四大 ( A )的关系极端重要 40. 中国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与标志是( B ) A.稳定 B.开放 A.深圳、珠海 B.上海浦东 C.反腐败 D.加强人民民主专政 C.沿海地区 D.西部地区 48、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 B )和社会可承受的程41.在知识经济时代,要想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度结合起来 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必须( A ) A.开放的速度 B.发展的速度 A、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 C.稳定的程度 D.市场化速度 B、加快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 49. “引进来”是为了“走出去”,要使我国的生产和C、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搞好国家的宏观商品能“走出去”,“引进来”应该( D ) 调控 A、以引进技术为主,引进国际上最新、最先进的技术 D、用先进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B、以引进资金为主,资金的引进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业结构升级换代 展 42. 加入世贸组织(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经受住C、以引进国外的生产企业为主,这样既可以学到技术了考验,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同时倾销和反倾销也成和管理,又可以避免风险 为我国对外贸易的焦点问题之一。2002年,我国近50D、从我国生产和生活实际出发,以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多家球轴生产企业在面对来自美国的反倾销诉讼时,积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为目的 极应诉,并使美方做出该倾销案不成立的结论。在遭遇50. 实行对外开放是( A ) 国外反倾销诉讼时,我国企业首先应该( A ) A.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B.为了引进国外A.勇于应诉,保护自己的正当经济权益 先进技术取代民族经济 B.降低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 C.我国实现现代化之前的重要政策 D.为了引进和
3
发展资本主义
51.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理论基础是( A ) A.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学说 B.社会主义本质学说
C.人类社会矛盾学说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52.我国已经初步形成,逐步推进的开放格局是( A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内地开放
B.沿海开放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沿边开放→内地开放
C.经济特区→沿江沿边开放→沿海开放城市→内地开放
D.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沿边开放→内地开放
53.判断改革是非得失的标准是 ( A )
A.三个有利于 B.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四项基本原则 D.生产力标准 54. 在《春天里的故事》里有这样几句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市,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这位老人(邓小平)1979年画的这个圈是指 ( B ) A.划海南省为经济特区 B.在广东、福建沿海设立经济特区
C.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D.建立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55、“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其原因包括:( C )
①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 ②它们离港、澳、台较近,是著名侨乡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56.“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的“圈”特殊在( B )
A.政治制度不同 B.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不同
C.它与中央关系不同 D.权力大于其他省区 57.改革开放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深圳、珠海、( A )试办特区
A .汕头和厦门 B .汕头和福州 C. 泉州和厦门 D. 泉州和福州 58.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置身事外。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态度是( D ) A、把握机遇,回避挑战
B、面对挑战,我们应视而不见
4
C、与发达国家步调一致,寻求发达国家的援助
D、抓住机遇,积极参与,趋利避害,防范风险,迎接挑战
59. 随着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开放的领域和范围更加扩大,这意味着( C )
A.面临的竞争减少 B.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可以减小
C.贸易摩擦增多 D.经济风险减小
60. 以下哪个判断是错误的,我们的改革( A ) A.是从城市开始的 B.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C.是全面改革 D.是党领导下的改革 61.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A )
A.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62. 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示范作用的是( A )
A.特区外向型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B.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上海浦东的开发与开放 D.沿海城市的开放
63. 我国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 B )
①是解决我国资金短缺的根本性措施 ②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的具体表现
③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发展自己 ④可以保护民族工业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4. 面对世界制造业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我国应持有的正确态度是( D )
①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 ②通过引进外资加大本国制造业的改造力度 ③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 ④让外资参与到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中来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65.下列哪个判断是错误的( B )
A. 经济全球化可以加强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 B.经济全球化可以增加全球经济的稳定性 C.经济全球化使得国际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
D.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可以增强我们应对经济全球化的能力
66. 我国设立经济特区的根本目的是( B ) A.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B.发展社会主义
生产力
C.吸引国外资金 D.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
67. 经济全球化是经济发展的一种客观趋势,是世界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
A、社会生产力的巨大提高和国际分工的发展 B、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 C、越来越多的国家实现对外开放和市场经济 D、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自由化的发展
68. 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 C )
①生产全球化 ②贸易全球化 ③分配全球化 ④资本全球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9.珠三角、长三角和东北老工业基地。随着世界制造业的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这三大基地都跃跃欲试,试图以自己的特色、实力统一江湖来承受世界制造业的转移。从经济角度看,世界制造业的中心逐步向中国转移是由于( D )
①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要求 ②中国几十年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 ③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④中国有众多廉价的劳动力和潜在的巨大市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0. 对“跨国公司”的认识,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C )
A、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拥有主导地位的企业 B、是不同国家和地区合作经营的大企业
C、是在一国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
D、是以各国的共同经营为主的大企业 二、多项选择题 1.“改革是中国的二次革命”这一论断的基本含义是(BCDE)
改革与第一次革命具有相同的内容 B.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C.改革是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根本性变革 D.改革引起社会生活各方面深刻的变化 E.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
2.我们在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时,必须做到(ABCDE)
A.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
B.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度统一起来
C.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三者关系的重要结合
5
点
D.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和发展 E.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3. 30年来的中国改革的基本经验有(ABE ) A.坚持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
B.体制问题上不搞姓“社”和姓“资”的争论 C. 以社会改革为重点与其他改革全面展开 D.大胆地推进突进式改革
E.以农村改革为突破口,摸着石头过河
4.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有(ABCDE)
A.扩大对外贸易
B.开展对外技术交流,引进先进技术 C.加强国际资金往来,积极利用外资 D.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对外承包工程 E.发展国际旅游业
5.我国吸收和利用外资的形式主要有(ABCDE )。 A.外国公司的直接投资 B.外国政府和银行的贷款
C.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D.在国外发行债券 E. 在国外股票市场上市
6.为适应经济全球化的经济形势,我国必须正确定位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DE ) A.政府应进一步放权,增强服务功能,减少对企业的行政干预
B.政府制定政策既要符合WTO规则,又要适合国情,加强对国内市场的培育
C.政府应为最重要的市场主体,既是市场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又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管者 D. 建立起反贸易壁垒的政府反应机制
E. 政府干预的范围应是弥补市场的缺陷和不足,是对市场机制的\拾遗补缺\
7.2008年下半年以来,中国纺织品等劳动密集型商品出口增速呈明显放缓态势,且在总出口额中比重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ABCE )
A.外部市场疲软 B.人民币升值,增大出口产品成本
C. 各国的经济民族主义明显抬头 D.加工贸易和出口退税政策趋向宽松 E. 国内劳动力成本提高
8.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好处有 (ABCDE )
A.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出口和吸引外资 B.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C.有利于继续深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
④ D.②③④ 56、2004年12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2004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国防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这表明(D) A.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B.我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惟一力量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D.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57、根据上题材料,中国维护国家安全的基本目标和任务之一是:坚持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争取较长时期的良好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这体现了(A)
A.我国在任何条件下都坚持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B.我国与世界各国的国家利益总是一致的
C.我国是主张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惟一国家 D.我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58、2004年5月11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中方对美国国会通过所谓支持台湾参与世界卫生组织的议案表示强烈不满,并就此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这说明(D)
①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决不容许别国以任何借口侵犯我国主权;②在涉及国家主权、尊严和根本利益的问题上,我国决不屈服于任何外来压力;③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首要目标;④我国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9、第五届亚欧首脑会议2004年10月8日至9日在越南首都河内举行。本届会议通过了由中国和法国共同提出的《亚欧会议文化与文明对话宣言》,强调了不同文化与文明间的对话与合作是增进亚欧各国人民相互理解和容忍的有效途径之一。这里强调了亚欧各国应(B) A.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B.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共同反对恐怖主义 D.共同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60、2004年第6期《时事资料手册》载文指出,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为经济发展创造更有利的国际环境是中国外交的根本。这表明(A)
A.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场 C.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准则
D.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 61、2004年9月1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所谓“支持香港自由”决议案。该决议案罔顾事实,肆意歪曲香港基本法,挑拨香港居民与中央政府和特区政府的关
41
系,粗暴干涉香港事务和中国的内政。对于美国国会众议院的这一错误做法,我们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美国国会众议院的上述行径(B)
①不利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②侵犯了我国的国家利益 ③粗暴践踏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以及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原则 ④严重干涉了中国的内政,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表现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62、胡锦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 B)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A、最广大公民的根本利益 B、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C、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 D、最广大党员的根本利益
63、江泽民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是(C )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始终把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放在首位 C.始终不渝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64、(C)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红线,并在许多重大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A、毛泽东思想 B、四项基本原则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邓小平理论
65、 2000 年 6 月 15 日,朝鲜国家领导人金正日和韩国总统金大中在平壤签署了《共同宣言》,这对增进相互理解,发展南北关系,实现和平统一具有重大意义。此举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欢迎。这表明(C) A、民族团结已成为世界潮流 B、朝鲜半岛统一的道路已经辅平
C、求和平、促发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D、同一民族都应成为一个国家 66、据世界银行统计:中国以外地区贫困人口有增无减,占全球人口 57% 的 63 个最穷国,只获得全球 6% 的收入,人均每天生活费不到 2 美元;仅占世界人口 1/6 的北美、西欧和日本,其收入却占世界收入的 80% ,人均每天生活费达 70 美元。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D)
A、和平与发展是相互影响的
B、中国为促进国际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C、发展中国家基础较差,闭关自守,所以贫困 D、南北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十分严重地存在着 67.1999年3月江泽民在日内瓦裁军谈判大会上的讲话提出( A)
A.新安全观 B.不结盟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独立自主 68、新的安全观的核心是( A) A.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 B.加强军备竞赛 C.维护世界多样性 D.反对恐怖主义 69、1999年3月江泽民在日内瓦裁军谈判大会上的讲话提出的观点不包括的是( A) A、发展经济
B、全球范围内裁军 C、全面禁止核武器问题 D、反对军备竞赛
70、在国际事务中国家利益的核心是(A ) A.国家主权和安全利益 B.经济利益 C.国家之间利益 D.尊重对方利益
71、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是( C ) A.政治民主 B.经济一体化 C.各国文明的多样性 D.优势互补
72.经济全球化本质上是( D ) A.生产全球化 B.贸易全球化 C.资本全球化 D.资源配置全球化
73.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在进入21世纪之后日趋明显,这主要是因为( D) 。 A.联合国地位和作用的加强 B.地区一体化组织的建立 C.主要霸权国家的衰落 D.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74.当代经济生活国际化的主要承担者和体现者是(C ) 。
A.世界贸易组织
B.世界货币基金组织 C.跨国公司 D.主权国家
75、中国外交的尊旨是(A)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独立自主
二、多项选择题
1、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邓小平对国际形势做出的新判断是(ABD) A.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42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代时代的主题 C.建立了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 2、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ABCD ) A.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国与国之间的分歧和争端 B.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C.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E.禁止扩散核武器
3、维护世界和平,处理国家之间的关系,应遵循的原则是(ABCDE)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 E.和平共处
4、在和平发展的大趋势下,当今国际形势的总体特征是( ABD)
A.世界政治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B.经济全球化浪潮汹涌澎拜,科学技术进步异常迅猛 C.恐怖主义已经对全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愈演愈烈
5、中国的和平发展,对国际社会的影响有( ABCDE) A.使世界局势更加稳定,世界和平更有保障 B.给国际社会带来巨大的机遇
C.给世界经济带来繁荣,促进共同发展 D.促进世界文明的和谐发展 E.为世界提供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6、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BCD )
A.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目标 B.独立自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D.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是中国外交工作的基本立足点
7、我国外交政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ABCD )
A.积极促进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实现共同发展的方向发展 B.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D.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8、我国在外交政策上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体现在( ABC)
A.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B.真正不结盟
C.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D.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9、关于反对霸权主义的思想内容主要有(ABC ) A.坚持独立自主,不信邪、不怕压、不怕霸权主义的制裁
B.团结各国人民共同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任何国家干涉别国内政
C.不屈从于任何外来压力,不允许任何人干涉中国内政
D.在国际社会中,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因此可以采取“先发制人”的战略
10、目前有 13 亿人生活在世界最贫穷国家,每天人均收入不足 1 美元, 8 亿人忍受着饥饿, 8000 万人完全不能享受医疗服务,超过 2.6 亿的人不能上学。第三世界国家外债总额达 2.5 亿美元。这说明(ABCD) A、发展问题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之一 B、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自身的发展问题
C、外债问题影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D、必须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11、日本成为经济大国后,极力谋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刚刚跨入新千年,日本国会就酝酿修改现行的“和平宪法”,企图把其中规定禁止本发动战争以及保持陆海空军和其他战争力量的条款钩销,使日本能够对别国宣战,为此特成立了“宪法调查会”进行筹备。日本的这种行为( A D)
A、说明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B、表明军备竞赛已成为国际竞争的重点。
C、暴露了日本图谋取代美国,称霸世界的野心。 D、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 1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思想(AB )
A.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
B.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
C.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已经解决的问题 D.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 13.我国外交工作的主要目标( ABCD ) A.反对霸权主义 B.维护世界和平 C.增进国际合作 D.促进共同发展 14.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政策(ABD)
A、实行对外开放是总结国内外历史经验的必然结果 B、实行对外开放是社会化大生产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C、是20世纪世界上极为引人注目的现象
D、实行对外开放也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15.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决定了中国只能在向世界开
43
放中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对外开放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ABCD)
A、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和发展广泛的对外经济关系,充分利用国外资源和国际市场 B、对外开放可以吸引大量外资
C、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我们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D、对外开放可以更好地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 16.未来国际政治新秩序应当包括以下基本内容(ABCD) A、尊重各国人民决定自己命运的权利
B、国家不论大小、强弱、富贫、历史长短,一律平等对待
C、各个国家之间应当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异,友好相处
D、国与国之间发生分歧和出现争端,应当遵照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准则,由当事国各方通过协商和平解决,不得诉诸武力或者以武力相威胁
17、“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进入重大调整时期,具体情况主要表现为(CD)
A、以美、苏为中心的两大国际阵营的形成 B、不稳定因素将一直存在
C、南北矛盾更加突出,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发展,世界和平面临新的威胁
D、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经济要繁荣,生活要提高,已经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18、南北关系解决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全球的安全与稳定。当前,从态势看(BCD)
A、是20世纪世界上极为引人注目的现象
B、从结构看,南北在贫富两个极端上对立更为明显 C、从对话看,南北对话更难开展 D、南北差距整体上在进一步拉大
19、建国初期毛泽东提出的三大外交方针是( AB ) A.“另起炉灶” B.“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
C.“真正的不结盟” D.“一条线” 20、经济全球化的基本特征是 ( ABCD ) A.生产全球化 B.交换全球化 C.分配全球化 D.消费全球化 21、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是( BC )
A.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发展 B.科技革命
C.生产力的发展 D.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
2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指的是(ABCD)
A.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B.互不侵犯
C.互不干涉内政 D.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23.在和平发展的大趋势下,当今国际形势的总体特征
是(AB )
A.世界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B.科学技术进步异常迅猛
C.恐怖主义已经对全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愈演愈烈
24.不是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基础的是(BCD) 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实事求是原则 C、独立自主 D.实力原则
25.胡锦涛强调,做好外交工作,要不断地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ABC ) A.处理同大国之间的关系 B.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 C.处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
D.实现世界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和谐 26.我国外交工作的总体布局是( ABCD) A.大国是关键 B.周边是首要
C.发展中国家是基础 D.多边是舞台
27.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进入新旧格局转变的历史大变动时期。邓小平对中国外交陆续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意见,核心是(ABC ) A.冷静观察,沉着应付 B.韬光养晦 C.有所作为 D.决不当头
28.我国的周边外交政策是( BCD) A.友邻 B.睦邻 C.安邻 D.富邻
29.我国提出和制定“睦邻,安邻,富邻”的周边外交政策的原因是( ACD)
A.这是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一部分 B.国际经济发展的趋势
C.让周边国家富裕起来,互惠互利,进而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D.最终的目的是为我国营造一个适合快速稳定发展的周边国际环境
30.胡锦涛指出,和谐世界应该是( ABCD) A.民主的世界 B.和睦的世界 C.公正的世界 D.包容的世界
31、在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代表我国党和政府提出的我们所主张建立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是(ABCD)
A、各国在政治上相互尊重,共同协商,不应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44
B、在经济上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而不应造成贫富悬殊,在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而不应排斥其他民族的文化
C、通过对话和合作解决争端,而不应诉诸武力或带有武力性质
D、在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树立平等和协作的新安全观
32、我国政府和人民对待恐怖主义的态度有(ABCD) A.坚定不移地谴责和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国际社会应加强对话与磋商,积极合作,共同打击恐怖主义 B.无论恐怖分子发生在何时何地对任何人以何种方式出现,国家社会都应共同努力坚决予以谴责和打击 C.打击恐怖主义应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以及公认的国际法准则,充分发挥联合国与安理会的作用 D.不能将恐怖主义与特定的民族与宗教混为一谈,不能对打击恐怖主义采取双重标准
33、2002年上海合作组织六国元首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地区反恐怖的协定》,共同打击(ABC) A.恐怖主义 B.分裂主义 C.极端主义 D.种族主义
34、我国外交工作的方针是(ABC)
A.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35、中国共产党与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的原则是(ABCD) A、独立自主 B、完全平等 C、互相尊重
D、互不干涉内部事务
36、中国政府提出的和谐世界应该是(ABCD) A、民主的世界,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 B、和睦的世界,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 C、公正的世界,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 D、包容的世界,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
37、关于我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外交关系的主张,正确的是(ABCD)
A、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 B、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 C、积极开展区域合作
D、共同营造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地区环境
C.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 D.避免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
21.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就是指( ABC )
A.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B.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
C.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 D.避免种种损人利己的行为
22.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就是指( BCD )
A.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B.要认识到我们现代化建设的路还很长,任务还很艰巨
C.必须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D.形成“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社会风尚
23.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建立相应的践行机制,主要包括要建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 ABCD )
A.教育机制 B.修养机制 C.示范机制 D.评价机制 E、监督机制
2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 ABCDE )。
A、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B、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C、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D、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E、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5、培养“四有”的社会主义公民,其“四有”包括 ( ABCE ) A、有理想 B、有道德 C、有文化 D、有学历 E、有纪律
26、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 ACDE ) A、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创造崭新文化 C、支持健康有益文化 D、努力改造落后文化 E、坚决抵制腐朽文化
27、无论是对待民族文化还是外国文化,我们要坚持的方针是( ABCD )
A、取其精华 B、去其槽粕 C、洋为中用 D、古为今用 E、开拓创新 28、教育 ( ABD )
A、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B、在现代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
C、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 D、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E、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26
29、要认真贯彻党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在全社会倡导包括如下内容的基本道德规范 ( ABCDE )
A、爱国守法 B、明礼诚信 C、团结友善 D、勤俭自强 E、敬业奉献
3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主要表现是(ABD )
A.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B.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普及高中教育 D.高等教育规模显著扩大
3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下保证( ABE )
A、为实现一个伟大的目标而形成共同理想和道德原则 B、为现代化建设指明正确的方向和创造良好稳定的社会环境
C、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物质保证 D、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政治保证
E、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大量的人才和科技成果、智力支持
第十一章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单项选择题
1.19世纪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发表过《全世界和谐》一文,最早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马克思批判吸收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的有益思想,提出的未来和谐社会模式的具体设想是( B )
A.自由平等的生产者联合体 B.自由人联合体 C.重建个人所有制 D.共产主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
2.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着眼点是( B )
A.解决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问题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解决新世纪、新阶段的不和谐问题
D.解决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问题
3.十六届六中全会对中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定位是(D)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和谐社会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始阶段的和谐社会
D.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须与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
4.科学发展观的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题是(B)
A.科学发展 B.以人为本 C.和平正义 D.改善民生
5.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价值目标或核心价值是
( C )
A.民主法治 B.自由民主 C.公平正义 D.社会稳定
6.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是( A ) A.安定有序 B.社会安定 C.发展有序 D.秩序良好
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A )
A.以人为本 B.共同富裕 C.民主法治 D.公平正义
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方针是( A )
A.科学发展 B.诚心友爱 C.充满活力 D.民主法治
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动力是( D )
A.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B.社会安定 C.民主法治 D.改革开放
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是( A )
A.民主法治 B.公平正义 C.经济发展 D.社会稳定
11.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是( B ) A.经济发展 B.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C.共同富裕 D.增强社会活力
1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核心和依靠力量是( B )
A.党的领导 B.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 C.各族人民 D.各阶层民众
13.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议》的是( D )
A.十五届五中全会 B.十五届六中全会 C.十六届五中全会 D.十六届六中全会
1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为了巩固党执政的( D ) A.物质基础 B.政治基础 C.思想基础 D.社会基础
15.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 B )的社会
A.共同建设、共同发展 B.共同建设、共同享有
C.共同发展、共同享有 D.共同创造、共同发展
1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于( C ) A.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B.建设和谐文化
C.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 D.激发社会活力,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1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D )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27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18.下面不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平正义含义的是( D )
A.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 B.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 C.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D.社会主义法制得到健全
19.下面不属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含义是( C )
A.生产发展 B.生活富裕 C.消除自然灾害 D.生态良好
2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安定有序”,这是因为( A ) A.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B.社会稳定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C.维护稳定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D.稳定是我们的中心工作
21、2006年胡锦涛、温家宝等中央领导强调,进一步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中央坚持以深化改革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我国要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这是因为( D )
①改革是推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②改革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③只有改革,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不断完善和发展④改革是立国之本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②③
22、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到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这样做( A )
A.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B.是最终达到同步富裕的需要 C.是消灭城乡差别的需要
D.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23.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必须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为社会和谐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同时更加注重发展社会事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下面对发展问题理解正确的是( A )
A.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B.发展就是搞好经济
C.发展是指先搞好经济,再进行其他各方面的建设 D.发展是改革的动力
24.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本保证。这说明
( C )
A.公平总是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
B.公平总是相对的,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公平
C.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一个要求,它需要制度保证 D.制度的正义性在于,它的程序和规则是为了少数人制定的
25.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在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为此共产党必须( D )
①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②加强执政能力建设③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6.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更加完备,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为此必须( C )
①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②使各级政府和执法部门依法办事③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④提高广大人民的法律意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27.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的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下列做法与建设和谐社会目标相一致的是( D ) ①围湖造田、伐林造地发展粮食生产②协调和促进东西部经济的共同发展③解决进城务工农民子女的就学问题④完善农村村务公开、民主决策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起抓,因为( D )
①三者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相互促进②经济建设是政治、文化建设的基础③政治建设为经济、文化建设提供物质基础④文化建设为经济、政治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9.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认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B )
①是当前我国一切工作的中心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③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④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0.2006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城乡居民收入有了较大
28
幅度的增长,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但也应该看到,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扩大,一些行业收入水平过高,分配秩序还没有完全理顺等。遏制和逐步缩小收入差距( B ) A.可以实现同步富裕
B.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C.不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D.会抑制先富者的劳动积极性 31.“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构建和谐社会,其关键是各级领导要学会在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C )
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
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
C.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D.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
32.根据新世纪新阶段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上述材料体现的哲学道理主要是( A )
A.物质和意识辩证的统一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 B.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
C.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 D.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33.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改革开放先行地区的广东来说,更具紧迫性。这是因为( C )
A.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B.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C.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D.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3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经济学依据是( A )
①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 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③劳动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劳动生产率水平 ④劳动者创造了价值规律并利用价值规律为人类服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5.我国历史上曾经产生过不少有关和谐的思想,“和为贵”是哪位思想家提出的( A )
A、孔子 B、墨子 C、孟子 D、庄子 3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无幼以及人之幼”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提出的( D )
A、孔子 B、老子 C、庄子 D、
孟子
37.“兼相爱”、“爱无差”是我国古代哪位思想家提出的( A ) A、墨子 B、孔子 C、庄子 D、老子
38.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点是( D )
A.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B.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 C.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D.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9.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着力点是( C )
A.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B.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C.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
D.加强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 40、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有( D )
①民主法治、②公平正义、③诚信友爱、④充满活力、⑤安定有序、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A、①④⑤⑥ B、①②③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41、中国要全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以( B )为指导
A、党的基本路线 B、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C、宪法 D、初级阶段的理论 4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这个飞跃是我们党对(A )问题的新的探索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改革开放
C、对外开放 D、小康社会
43、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全新的理念和机制,但最核心的就是( A )
A、以人为本 B、解决三农问题 C、科学发展 D、和平与发展
44、构建和谐社会的前题是( C )
A、改革 B、发展 C、稳定 D、依法办事
4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 C )
A、科学发展 B、共同富裕 C、社会和谐 D、国家富强
46、社会要和谐,根本地要取决于两条,其中之一就是
29
要把“蛋糕分好”,意指( C ) A、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B、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C、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D、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 4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是( D ) A、科学发展 B、改革开放 C、以人为本 D、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
48、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着力解决行政区和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问题,其关键 在于( C )
A、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B、推行财政体制改革
C、打破行政区的垄断和封锁 D、加快市场制度建设
49、深入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 A )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B、《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C、党的十七大报告
D、《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决定》
50、公共服务的提供的特点是( B )
A、有差别 B、无差别 C、有偿性 D、无偿性
51、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途径是( A )
A、创新 B、发展 C、改革 D、弘扬 52、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战略途径是( D ) A、城市社区居民自治 B、加快城市社区建设
C、开发城市社区整体服务功能 D、发挥和释放社区发展潜能
53、和谐社会建设的动力是( C )
A、尊重劳动 B、尊重知识 C、尊重知识和人才 D、尊重人才
54、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和平统一,必须以和平发展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题,要紧紧依靠( B ) A、大陆同胞 B、广大台湾人民 C、华侨 D、世界各地的中国人
55、目前,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1000美元,正在向人均3000美元的新目标跨越。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如果政策把握得当,就能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反之,就会出现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导致各种社会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加剧,经济社会发展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据此回答(1)~(2)题 (1). 上述材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B )
A.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质变 B.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C.矛盾双方相互依赖,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D.办事情必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
(2). 从经济学角度看,在我国人均GDP不断增长的关键时期,政府应该 ( C )
①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 ② 充分发挥社会管理的职能 ③ 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④改善就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制度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5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据此回答(1)~(3)题 (1).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属于我国的 ( A )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防御职能 (2).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复杂的矛盾。要解决这些矛盾,就道德而言,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正确做法应该是( C )
A.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放在同等的地位来看待 B.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追求利益最大化 C.坚持集体主义,顾全大局
D.任何时候都要牺牲个人利益以保护集体利益 (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这意味着( D )
①把新的社会阶层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但无必要将其吸收到党内
②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广泛的力量支持
③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力量已不再是包括知识分子在内的工人阶级和广大农民 ④新的社会阶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也是我们党执政必须团结和依靠的重要力量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57. 建立起一个与时俱进的社会公共管理体制,迫切要求政府转变职能。由此可见 ( D ) A.应逐步淡化政府的社会管理职能
B.政府不应把社会管理事务推给市场和社会中介组织 C.公民对一切社会事务享有完全自治的权利,政府不得用行政手段去干预
D.政府应该由社会的直接“管理者”逐步转向社会治理的“主导者”
58、推进社会公平,当前重点是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据此回答(1)~(2)题。 (1).对于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0
( D )
A.公平第一,效率第二 B.公平与效率同等重要 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 D.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2). 《论语》云:“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的合理性给我们的启示是 ( B )
A.必须发展社会生产力,使社会产品极大丰富 B.必须高度重视生活消费品的分配问题 C.必须努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D.必须严格防止劳动者出现收入差距 59.近年来,河南省鹤壁市在全市877个行政村推行“村情民意恳谈会”制度,让党员干部走进村庄户院,与群众面对面进行恳谈,摸清群众的脉搏。这一做法( C ) ①有利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②能够彻底消除各种经济社会矛盾,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
③有助于干部掌握真实情况,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④充分发挥了党领导和组织农村经济建设的职能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60、崇尚和谐,企盼稳定,追求政通人和、安居乐业的平安社会,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此回答(1)~(3)题。
(1).下列观点与墨家思想相符合的是 ( A )
A.爱人爱己,崇尚和平 B.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清心寡欲,顺应自然 D. 善用权术,建立威权
(2).“乐者,天地之和也??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礼记?乐记》这段论述给我们的启示是( D )
A.中华文化能够走向世界,提高国际影响力 B.文化发展应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C.文化可以化解一切利益矛盾,从而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
D.发展先进文化,可以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从认识论角度看,我们之所以要发展先进文化,是因为 ( C ) A.实践决定认识
B.正确的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C.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
61、儒家“亚圣”孟子主张“尊贤使能”,即对待“贤者”,要给予崇高的地位,提供优厚的待遇,让他们以其无与伦比的道德魅力感化民众,从而体现国家政治的正确导向,是谓“贤者在位”。对待“能者”,则要充分发挥其办事能力强、应变功夫深的特殊优势,让他们
A、生存权 B、自由权 C、平等权
D、发展权 E、参政权
第十章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单项选择题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 )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 C )
A.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 B.发展科学和教育
C.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推进文化体制改革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是( A )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是( B ) A.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B.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C.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
D.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5.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你认为民族文化的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应当是( D )
A.思想道德
B.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 C.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D.民族精神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是( C )
A.共产主义的理想 B.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D.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 C ) A.实事求是 B.以人为本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 D ) A.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 B.公
21
平与正义
C.自由、民主、人权 D.社会主义荣辱观
9.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就是指( D )
A.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个人行为的基本准则
B.要将诚实守信作为企业、事业单位乃至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
C.对假冒伪劣、不讲信誉等行为予以严厉谴责 D.要增强法律意识,自觉维护法律尊严 10.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原则是( B )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共产主义 D.人本主义
11.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D )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为人民服务
1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是( B ) A、坚持用科学理论教育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
B、培育“四有”新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13、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综合国力的( D ) A、重要内容 B、重要部分 C、重要基础 D、重要标志
14、党的十六大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 B )明显提高作为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而提出
A、精神素质 B、健康素质 C、品德修养 D、创新意识
15、( B )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A、文化 B、教育 C、哲学 D、管理
16、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教育和科学事业,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是我们坚定不移的 ( D )
A、基本制度 B、指导纲领 C、发展战略 D、方针
17、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增强我国综合力和国际竞争力的 ( D )
A、基础 B、根本要求 C、前提 D、决定性因素
18、思想道德建设决定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 ( A )
A、中心环节 B、根本要求 C、特定内涵 D、根本任务
19、把培养( A )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
A、“四有”公民 B、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C、“四化”干部 D、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20、坚持文化建设正确的指导思想,明确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发展、繁荣 ( B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要求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保证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根本动力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和经济的根本动力
2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指导思想,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是要坚持 ( D ) A、科学技术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B、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C、先进世界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D、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2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 B )
A、民主法制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3、在当代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就是建设( A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融入西方文明的文化
C、民族的文化 D、面向现代化的文化 2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 C )
A、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结合起来 B、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
C、发展民族文化统一起来 D、吸收西方文化结合起来
2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提出:“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 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里的“文明”是指( D )
A、物质文明 B、现代文明 C、古代文明 D、精神文明
26、 在邓小平提出的一系列“两手抓”的战略中,核心和根本是处理好( A )
A、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B、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经济建设和民主建设的关系 D、改革开放和惩治腐败的关系
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A )是一致的
A.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B.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C.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D.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2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思想
22
道德建设和(C )
A.和谐文化建设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发展教育和科学 D.传统文化建设 29、在现阶段,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C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B.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实现共产主义 30、2006年3月,胡锦涛指出要教育广大干部特别是青少年树立以(A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A.八荣八耻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31、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C )的基础
A.和谐文化建设 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32. 邓小平在1986年曾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不错,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这段话强调了( C )
A.精神文明建设的特殊性 B.腐败问题的严重性 C.两个文明一起抓的必要性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
3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 ( C ) A、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B、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C、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D、发扬顾全大局、诚信友爱、扶贫济困的精神 3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 C ) A.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 B.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C.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35.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根本的是 ( B ) A.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B.坚持先进世界观在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 C.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D.反映和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36. 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是( C ) A.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
B.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C.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37.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和灵魂是 ( C ) A.发展社会主义教育事业 B.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C.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D.发展社会主义科学事业
38. 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其核心是( A )
A. 爱国主义 B. 团结统一 C. 勤劳勇敢 D. 自强不息
3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适应我国社会思想道德建设的新形势,向全党提出的重要任务是( B )
A.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 B.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C.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 D.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
40. 为了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要弘扬的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A )
A.改革创新 B.为人民服务 C.诚实守信 D.爱国主义
4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创新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文化创新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在各项创新中处于先导地位的是 ( D ) A.科技创新 B.制度创新 C.文化创新 D.理论创新
4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国家之间的竞争更多的将是科技力量的竞争,归根到底是 ( B ) A、经济实力的竞争 B、人才的竞争 C、军事实力的竞争 D、政治实力的竞争 43.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 )
A.为人民服务 B.集体主义 C.诚实可信 D.爱国主义
44. “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这段话揭示了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和精神支柱是( B )
A.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发展方向
B.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建设要解决的问题和根本 C.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 D.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4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能够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的品德是( D )
A.信义 B.忠义 C.重义 D.诚信 46.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D )
23
A.爱国主义 B.集体主义 C.社会主义 D.为人民服务
47、发展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A )
A、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B、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 D、培养四有新人
48、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们是( C )
A、思想道德建设和远大理想建设 B、科学文化建设和社会风貌建设 C、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D、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和吸收各国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
49.《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是( C )
A.热爱祖国、遵纪守法、举止文明、爱岗敬业、勤俭节约
B.爱国守法、维护安定、诚实守信、热心公益、自强不息
C.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D.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忠实于党、宽厚待人、严于律已
50、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基础工程是( C )
A、理想教育 B、道德教育 C、发展教育事业 D、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51、以德治国的首要原则是( D ) A、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B、坚持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 C、坚持集体主义原则
D、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围绕、服从和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中心任务
52、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科学和文化艺术事业的基本方针是( B )
A、政治第一,艺术第二 B、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C、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D、弘扬主旋律,提出多样化
53、社会主义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 B ) A、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
B、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
C、科教兴国战略问题 D、可持续发展战略问题
54、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或核心是( A )
A、为人民服务 B、诚实守信 C、爱国主义 D、团结互助
55.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B )
A.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B.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C.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D.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56.法治和德治的关系是(C )
A.互为目的,互为手段 B.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标
C.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D.前者是内容,后者是形式
57.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主导作用,居于决定性的支配地位的是( A )
A.思想道德建设 B.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C.思想建设 D.道德建设
58.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的方向是( C ) A.为党的工作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B.为社会稳定服务,为经济发展服务 C.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D.为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59.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B )
A.文化教育工作 B.思想政治工作 C.改革开放 D.经济建设工作
6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C )
A、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B、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C、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 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61.理想是有层次的,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最高理想是( B )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 C、现代化 D、大同社会
62.文化建设的根本问题是(D)
A.为什么人的问题 B.代表谁的利益的问题
C.对生产力发展起什么作用的问题 D.以什么为指导,为什么人的问题
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A )的重要标志
A、综合国力 B、发展生产力 C、解放生产力 D、保护生产力 64.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推进( A ) A、文化创新 B、科技创新 C、理论创新 D、制度创新
65.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 C )为
24
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A、民族主义 B、社会主义 C、爱国主义 D、马克思主义
66.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 A )
A、精神动力问题 B、物质基础问题 C、法治建设问题 D、和谐社会问题
6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 B ) A、组织保证 B、思想保证 C、法治保证 D、政治保证
68.时代精神的核心是( B )
A.集体主义 B.改革创新 C.共产主义 D.与时俱进
69.党的十五大指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B)
A.重要形式 B.重要标志 C.重要基础 D.重要来源
二、多项选择题
1、2008年发生了汶川大地震,中国政府做了各种努力,84017人被抢救出来,140万被解救,430万被救治,1万伤员转到20个城市地区,被375所医院及时救治,这个事实表现了(ABCD )
A.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性质 B.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 C.党和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显著成效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 ABCD ) A.坚持用邓小平理想教育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 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 )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4.中华民族精神的内容是(ABCD )
A.爱国主义 B.团结统一 C.爱好和平 D.勤劳勇敢 E、贪图享受
5.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包括( ABC )
A.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和艰苦创业精神
B.开展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
C.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D.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6.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是( ABC ) A.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B.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起巨大的反作用
C.物质文明是基础,对精神文明起最终的决定作用 D.精神文明是基础,对物质文明起最终的决定作用 7、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包括( ABCDE )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B.勤劳勇敢 C.爱好和平
D.自强不息 E.团结统一
8.党的十七大强调了文化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特殊作用,主要是指(ABCD)
A.文化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灵魂 B.文化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 C.文化构成社会的人文环境
D.文化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重要生产力
9.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就是( ABCD )
A.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大力发展先进文化 B.要用“三个代表”来衡量和检验文化工作的成果 C.要把“三个代表”贯彻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
D.要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进文化创新
10.胡锦涛提出文化建设要坚持“三贴近”的方针是指( ABC )
A.贴近时代 B.贴近群众 C.贴近生活 D.贴近实际
11.建设和谐文化主要包括( ABCD )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C.倡导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
D.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道德基础
12.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正确处理的主要关系有( ABC )
A.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多样化发展、思想多样性的关系
B.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精神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关系
C.爱国主义与社会主义的关系 D.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关系
13.构建核心价值体系最重要的是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多样性和社会多样化发展的关系,就是要( ABCD )
25
A.尊重多样性 B.承认差异性
C.思想多样性要以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 D.核心价值体系尽可能以广泛共识为基础
14.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ABCD )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A.团结统一 B.爱好和平 C.勤劳勇敢 D.自强不息
15.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措施是( ABCD )
A.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B.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C.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6.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是指(AB )
A.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 B.以损害祖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为最大耻辱 C.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 D.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17.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就是指( AB )
A.每个公民不论职务高低、能力大小,都要在不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
B.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 C.在全社会形成爱劳动的良好风气
D.以建设祖国、保卫祖国、富强祖国为最大光荣 18.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就是指( AB )
A.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C.要高度警惕可能出现的种种背离人民利益的倾向 D.通过不同形式为人民服务
19.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就是指( AB )
A.在各行各业包括新兴行业中培养爱劳动的思想 B.使爱劳动的思想成为衡量公民道德品质的价值尺度 C.在全社会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
D.必须在新时期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20.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就是指( BD )
A.必须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B.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正在阅读:
毛概试题集(2)11-11
声卡驱动正常但是没有声音怎么办?02-09
物化典型例题解答11-16
会议通知范文02-23
【优秀文档推荐下载】气道高反应性04-27
金软家电售后服务系统使用说明书05-15
2014-2019年醋酯纤维行业运行态势及投资前景研究报告07-28
露天大阳台作文600字07-09
基层公安民警身心健康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16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试题集
- 毛概
-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第五章练习题
- 2017年六盘水市中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 2016-2017学年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
- 国家中级保健按摩师基础知识及套路
- 做最高效的中层的感想
- 2017-2018人教版版九年级下册数学第29章视图与投影单元试卷
- 2018年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导学案
- 00088基础英语 全国13年10月自考 试题
- 重庆市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文件归档内容一览表 - 图文
- 2018年6月移动家客L1考试真题1
- 学校与各科室签订的目标责任书
- 甘肃金塔县概况标签
- 环境优美乡镇实施方案
- 2015秋季期末餐饮服务与管理考试试题及答案
- 三年级数学上册1.4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同步练习 苏教版 含答案
- 国家开放大学2017开放英语1
- 口腔疾病概要单元试题(带答案)
- 第二章 中医学的哲学基础
- 在哺乳动物线粒体中DNA甲基化转移酶1,胞嘧啶甲基化,和胞嘧啶羟甲基化
- 2015版中国药典制剂通则-片剂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