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

更新时间:2023-08-23 07:2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篇:最新高中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总复习知识点考点总结归纳[范文模版]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1.(09年山东理综·10)下列关于氯的说法正确的是 A.Cl2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化学反应中只能作氧化剂 B.若35 17Cl、37 17若Cl为不同的核素,有不同的化学性质学科 C.实验室制备Cl2,可用排放和食盐水集气法收集 D.1.12LCl2含有1.7NA个质子(N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 答案:C 2.(09年宁夏理综·7)将22.4L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11.2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NO2 B.N2O2 C.N2O D.N2O4 答案:A 3.(09年广东理基·22)下列关于硅单质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硅是构成一些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②水泥、玻璃、水晶饰物都是硅酸盐制品 ③高纯度的硅单质广泛用于制作光导纤维 ④陶瓷是人类应用很早的硅酸盐材料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C 4.(08年海南化学·13)下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B和C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4︰5,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1)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E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5 mL0.10 mol·L—1的E溶液与10 mL0.10 mol·L—1的NaOH溶液混合。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反应后溶液的pH ____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理由是 ;

③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pH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理由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8分)(1)H2+SH2S(写成可逆反应也正确) (2)H2SO3 + 2H2S=3S + 3H2O (3)C+2H2SO4(浓)CO2 ↑+2SO2 ↑+2H2O(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如Cu+ 2H2SO4(浓)CuSO4 +SO2↑+ 2H2O等) (4)①H2SO3 +2OH- = SO32- + 2H2O ②大于 Na2SO3溶液中SO32-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 ③增大 升高温度促进Na2SO3溶液的水解 【知识动脉】 知识框架 1. 氯气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 2.硫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 3.氮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 4.硅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一、氯及化合物 (一)氯气 1.氯 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外电子排布式:

在周期表中位置:

2.氯气性质 (1 )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 与非金属的反应(在氢气中燃烧) 与金属的反应(Fe、Cu) 与水的反应 与碱的反应(NaOH、Ca(OH)2) 与盐的反应(Na2SO3、FeCl2、NaBr) 3.制备及应用 工业制法:(电解饱和食盐水) 实验室制法:(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加热) 【例1】:(1)现有一瓶饱和氯水倒扣于水槽中,当日光照射到盛有氯水的装置时,可观察到平底烧瓶内有气泡产生,放置一段时间后,溶液颜色变浅,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 (请用相关的反应方程式和简要文字说明)。

(2)在氯水中存在多种分子和离子,也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加以确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加入含有NaOH的酚酞试液,红色褪去,说明有H+离子存在 B.加入有色布条后,有色布条褪色,说明有HClO分子存在 C.氯水呈浅黄绿色,且有刺激性气味,说明有C12分子存在 D.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有Cl—离子存在 解析与评价:根据氯水中存在的7种微粒、溶解平衡和化学平衡的角度去分析。要注意到Cl2无漂白性,氯水有漂白性的原因是氯水中存在HClO分子。

(1)氯气溶于水时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光照时2HClO2HCl+O2↑,产生气体,同时使氯气与水反应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消耗Cl2,使溶液颜色变浅。(2)在氯水中加入NaOH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是由于HClO的强氧化性而漂白,可以用下列实验加以验证,在褪色后的溶液中再加入NaOH溶液,发现溶液仍为无色。

答案:(1)氯气溶于水时发生反应Cl2+H2OHCl+HClO,光照时2HClO2HCl+O2↑,产生气体,同时使氯气与水反应的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消耗Cl2,使溶液颜色变浅 (2)、A 【变式训练1】浓H2SO4和KClO3反应生成具有爆炸性的黄绿色气体ClO2,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KClO3+H2SO4==KHSO4+HClO3, 3HClO3==HClO4+H2O+2ClO2,2ClO2==Cl2+2O2 (1)ClO2也能像Cl2一样在强碱(如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2)设计一个实验确定ClO2分解产物中O2与Cl2的体积比为2∶1: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⑴6ClO2+6NaOH==NaCl+5NaClO3+3H2O (2)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一试管气体,倒扣于NaOH溶液中,振荡一会儿,观察试管中所剩气体占试管总体积的分数。

解析:此题是一道信息给予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卤素与碱的反应和实验设计。由于Cl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l2+2NaOH===NaCl+NaClO+H2O,信息提供:“ClO2也像Cl2一样在强碱溶液中反应”, 但在ClO2中,氯元素为+4价,歧化后的价态变化较大。由于Cl2能与碱液反应而O2不能,可用碱液吸收法测定Cl2和O2的体积。

例2.(09年天津理综·9)(18分)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在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方面,天津市位居全国前列。从海水中提取食盐和溴的过程如下:

(1)请列举海水淡化的两种方法:

、 。

(2)将NaCl溶液进行电解,在电解槽中可直接得到的产品有H2、 、 、或H2、 。

(3)步骤Ⅰ中已获得Br2,步骤Ⅱ中又将Br2还原为Br,其目的为 。

(4)步骤Ⅱ用SO2水溶液吸收Br2,吸收率可达95%,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由此反应可知,除环境保护外,在工业生产中应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5)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解从工业溴中提纯溴的方法,查阅了有关资料,Br2的沸点为59℃。微溶于水,有毒性和强腐蚀性。他们参观生产过程后,了如下装置简图:

请你参与分析讨论:

①图中仪器B的名称:

②整套实验装置中仪器连接均不能用橡胶塞和橡胶管,其原因是 。

③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要达到提纯溴的目的,操作中如何控制关键条件:

④C中液体产生颜色为 。为除去该产物中仍残留的少量Cl2,可向其中加入NaBr溶液,充分反应后,再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

答案:(1)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及其其他合理答案中的任意两种 (2)Cl2 NaOH NaClO (3)富集溴元素 (4)Br2+SO2+2H2O=4H+++2 强酸对设备的严重腐蚀 (5)①冷凝管 ②Br2腐蚀橡胶③控制温度计b的温度,并收集59℃的馏分④深红棕色 分液(或蒸馏) (二)氯的化合物(HCl、HClO) 1.盐酸: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具备酸的通性) 能使指示剂变色:

与活泼金属反应:

与碱反应:

与盐反应:

2.次氯酸及次氯酸盐(HClO) 电子式:

性 质:弱酸性(用方程式解释):

不稳定性(用方程式解释):

强氧化性(漂白性):

例3.(08年上海化学·13)已知在热的碱性溶液中,NaClO发生如下反应:3NaClO→2NaCl+NaClO3。在相同条件下NaClO2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其最终产物是( ) A.NaCl、NaClO B.NaCl、NaClO3 C.NaClO、NaClO3 D.NaClO3、NaClO4 【变式训练2】氯胺(NH2Cl)在中性或酸性条件下是一种有效的强力消毒剂,据此判断,氯胺在水溶液中因水解产生的物质是 ( ) A.HClO和HCl B.NH4C1和HCl C.NH4Cl和HClO D.NH4Cl和HClO3 二、硫及化合物 (一)硫 1.硫 原子结构示意图:

核外电子排布式:

在周期表中位置:

2.硫性质 (1 )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 与非金属的反应(在氧气、氢气中燃烧) 与金属的反应(Fe、Cu) 与碱的反应(热NaOH、Ca(OH)2) (二)硫的化合物 1、硫的氧化物(SO2、SO3) SO2的性质:(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与氧气的反应 与水的反应 与H2S的反应 与Cl2和H2O的反应 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漂白性(注意与Cl2漂白性的区别) SO3的性质:(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与水的反应 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2、硫酸 浓硫酸的性质:(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吸水性(实验) 脱水性(实验) 强氧化性(实验)(与C的反应、与Cu的反应) 浓硫酸的制备:三设备:

三阶段:

三原理:

例4: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将甲和乙两种混合气体同时通入过量的丙溶液中,一定能产生沉淀的组合是 序号 甲 乙 丙 ① CO2 SO2 石灰水 ② HCl CO2 石灰水 ③ CO2 SO2 Ba(NO3)2 ④ NO2 SO2 BaCl2 ⑤ CO2 NH3 CaCl2 A.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解析与评价:SO2是酸性氧化性,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SO2有较强的还原性,遇氧化性试剂易被氧化生成。本题若忽略了在酸性条件下离子的氧化性会漏选③,若未注意题干中“一定”两字会多选⑤。对于①,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aCO3和CaSO3沉淀,对于②,同样由于石灰水过量,因此必有CaCO3沉淀生成,对于③,CO2气体与Ba(NO3)2不反应,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后,由于溶液酸性增强,SO2将被离子氧化生成,因此有BaSO4沉淀生成,对于④,NO2和SO2混合后,SO2将被NO2氧化成SO3,通入BaCl2溶液后有BaSO4沉淀生成,对于⑤,当NH3过量时溶液中有CaCO3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CaCl2+H2O=CaCO3↓+2NH4Cl,当NH3不足时,最终无沉淀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2CO2+CaCl2+2H2O=Ca(HCO3)2+2NH4Cl 答案:D 【变式训练3】在①H2S ②SO2 ③CO ④Cl2 ⑤HI ⑥CO2六种气体中,属于酸酐的是_______;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是_______;

通入石蕊试液先变红后褪色的是_______,只变红不褪色的是_______;

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的是_______;

能与溴水反应的是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②⑥ ②④ ④ ①②⑤⑥ ④ ①②⑤ 解析:SO2、CO2分别是H2SO3和H2CO3的酸酐。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而Cl2与水反应产生的HClO既能使品红褪色,又能使石蕊试液先变红色后褪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气体还有H2S、SO2、HI、CO2等酸性气体 与KI作用产生I2的气体是氯气,具有氧化性。能与溴水反应的气体是H2S、SO2、HI等 例5.(09年北京理综·28)(15分) 以黄铁矿为原料生产硫酸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将燃烧黄铁矿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4 +11O2 2Fe2O3+8SO2 (2)接触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依据工艺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选填序号字母) 。

a.为使黄铁矿充分燃烧,需将其粉碎 b.过量空气能提高SO2的转化率 c.使用催化剂能提高SO2的反应速率和转化率 d.沸腾炉排出的矿渣可供炼铁 (4)每160 g SO3气体与H2O化合放出260.6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5)吸收塔排出的尾气先用氨水吸收,再用浓硫酸处理,得到较高浓度的SO2 和铵盐。

① SO2 既可作为生产硫酸的原料循环再利用,也可用于工业制溴过程中吸收潮湿空气中的Br2。SO2 吸收Br2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为测定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将不同质量的铵盐分别加入到50.00 mL相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沸水浴加热至气体全部逸出(此温度下铵盐不分解),该气体经干燥后用浓硫酸吸收完全,测定浓硫酸增加的质量 部分测定结果:

铵盐质量为10.00 g和20.00 g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相同;

铵盐质量为30.00 g时,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0.68 g;

铵盐质量为40.00 g时,浓硫酸的质量不变。

计算:该铵盐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

若铵盐质量为l5.00 g,浓硫酸增加的质量为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解析与答案:(15分)(1)FeS2 (2)2SO2+O22SO3 (3)abd(4)SO3(g)+H2O(l)=H2SO4(l)△H=-130.3kJ·mol-1 (5)①SO2+Br2+2H2O=4H++2Br-+SO42- ②14.56 2.31g 变式训练4、(09年全国理综卷I·27)(15分)浓H2SO4和木炭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H2SO4(浓)+CCO2↑+2H2O+2SO2↑ 请从下图中选用所需仪器(可重复使用)组成一套进行该感应并检验出反应产物的装置。现提供浓H2SO4、木炭和酸性KMnO4溶液,其他、固液试剂自选(连接和固体仪器用的玻璃管、胶管、铁夹、铁架台及加热装置等均略去) 将所选的仪器按连接顺序由上至下依次填入下表,并写出该仪器中应加试剂的名称及其作用。

选用仪器(填字母) 加入试剂 作用 答案:

C B A A A 浓硫硫和木炭 无水硫酸铜 品红 酸性KMnO4 澄清石灰水 产生反应物 检验是否有水 检验SO2 除去SO2 检验CO2的存在 三、氮及其化合物 (一)氮气高考资源网 1.氮气物理性质:

氮气的电子式:________,两个氮原子间通过_______个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并且破坏这种共价键,需要_________,因此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很难和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氮气的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 和H2反应 和O2反应 和Mg反应 [思考题]:

①Mg在空气燃烧,主要固体产物有? ② 相同质量的镁,分别在纯氧中、空气中、纯氮气中燃烧,得到的固体产物质量分别为W1、W2、W3,这三者的大小关系为? 3、氮的固定 将游离态的N2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统称为氮的固定 氮的固定有三种途径:

(1)生物固氮:

(2)自然固氮:

(3)人工固氮:

(二)、氮的化合物 1、氨及铵盐 (1)氨气:分子结构:

电子式 结构式 分子极性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 与酸作用生成铵盐(硫酸、硝酸、盐酸的反应方程式):

与盐溶液 NH3 + H2O + Fe3+ —— NH3 + H2O + Al3+ —— Ag+ + NH3 + H2O —— NH3 + H2O + CO2 + NaCl—— 与非金属的反应(O2、Cl2) 实验室制NH3 1.实验原理(实验室制法):

(溶液还是固体?) 2.实验装置:

,与制取 完全相同。

3.收集:

NH3 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NH3可选用 ___做干燥剂。

4.检验:

小结:①氨水中存在哪些微粒: ②什么能在浓氨水中加入NaOH固体可制取NH3? ③氨水成分与液氨是否相同?给氨水加热,[]、电离度如何变化?若煮沸呢 例6.试回答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 图1 图2 ⑴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要得到干燥的氨气可选用 做干燥剂。

⑵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 。该实验的原理是 。

⑶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 。

解析与评价:本题以氨气的物理性质中极易溶于水为考察背景是常考容易题。(1)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收集时通常采用向下排气方法,干燥氨气宜选用碱石灰;

(2)喷泉实验主要原理是容器的内外产生压强差,1中是通过氨气溶于水使烧瓶内压强减小而出现喷泉;

(3)中要想产生喷泉,可以将烧瓶内的氨气压入烧杯中,先增大烧瓶内压强使氨气与水接触,进而使烧瓶内压强减少而出现喷泉。

答案:(1)向下排气方,碱石灰;

(2)将胶头滴管内的水挤入烧瓶内;

(3)用热毛巾覆于烧瓶顶部。

【变式训练5】下列气体与对应的液体不能进行喷泉实验的是 ( ) A.NH3和水 B.HCl和水 C.Cl2和水 D.CO2和NaOH溶液 【变式训练6】有关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NH3是4核10电子极性分子,三角锥型,具有还原性 B.NH3极易溶于水,可做喷泉实验,氨气易液化,液氨可用作制冷剂 C.氨气是非电解质,氨水是电解质 D.蘸有浓盐酸玻璃棒遇氨气可产生白烟 例7.(09年全国理综Ⅱ·28)(15分)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中加入的物质是 ,其作用是 。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得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得现象是 ,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 ,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 。

解析与评价:本题以氨气的制备,氨气的性质为考察要点,属于中档题。(1)、制备氨气的药品NH4Cl和Ca(OH)2,(2)干燥氨气用碱石灰(或CaO),(3)主要描述固体粉末的颜色变化,方程式见答案。(4)、描述D中的现象重点强调出现无色液体,氨气检验方法。

答 案:(1)固体NH4Cl和Ca(OH)2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2)碱石灰(或CaO) 除去NH3气流中的水汽 (3)黑色粉末部分逐渐变为红色 2NH3+3CuON2+3H2O+3Cu (4)出现无色液体 氨水 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无水硫酸铜变蓝 【变式训练7】(09年上海化学·4)用浓氯化铵溶液处理过的舞台幕布不易着火。其原因是 ①幕布的着火点升高 ②幕布的质量增加 ③氯化铵分解吸收热量,降低了温度 ④氯化铵分解产生的气体隔绝了空气 A.①② B.③④ C.③④ D.②④ 答案:B (2)铵盐高考资源网 物理性质:

[思考]:写出电子式:

NH4Cl (NH4)2S 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 水 解:请写出NH4+在D2O中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与碱反应:铵盐与碱反应离子反应 △ 不稳 定性: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

△ NH4Cl—— NH4HCO3—— 铵根检验:

例8.用加热方法可分离的一组物质是 ( ) A.氯化铵和消石灰 B.碳铵和过氧化钠 C.碘和食盐 D.硝酸铵和硫酸钠 【变式训练8】(05上海)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 A.加入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 C.加入氢氧化钠并加热,产生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 D.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3.氮的氧化物及其性质 ①氮的氧化物的种类 、 、 、 、 、 其中HNO3的酸酐是 、HNO2的酸酐是 ②NO、NO2的性质、制法 物理性质 NO通常为 、 的气体, ,微溶于水。

NO2 、 气味 气体。

化学性质 NO和氧气的反应:

NO2和水反应:

NO2和N2O4的相互转化:

NO2和NaOH溶液反应:

N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______SO2;

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______。

NO、NO2的制取 实验室制取NO的方程式为 ;

用______法收集。

实验室制取NO2的方程式为 ;

用______法收集。

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 计算依据(用方程式表示) 例9.(1)标况下,盛有NO2和N2以1:1混合气体的试管倒扣在水中,充分反应后余气体积占原体积的多少。

(2)将10mLNO和NO2混合气体缓慢通入倒立于水槽中的盛满水的试管中,充分反应后,有5mL剩余气体,求原混合气体NO和NO2的体积比。

解析与评价:(1)、假设试管体积为V,VNO2=0.5V,VN2=0.5V,由于3NO2+H2O=2HNO3+NO,剩余气体总体积为:V剩余=0.5V+1/6V=2/3V。

(2)、剩余气体应为NO,设10ml气体中NO体积为V1, NO2体积为V2,则有V1+V2=10,V1+1/3V2=5,求解得V1=2.5,V2=7.5,V1:V2=1:3. 答 案:(1)2/3V,(2)、V1:V2=1:3.【变式训练9】(1)一定条件下,16mlNO和O2混合充满试管倒扣水中余气为2ml求NO占原气体的多少 (2)将12mlNO2和O2的混合气体通入足量的水中,充分反应后余气2ml(气体均在相同状态下测定)求原各气体的体积 答案:(1)分为两种情况讨论:当2ml为NO时,NO占原气体的5/8, 当2ml为O2时,NO占原气体的1/2. (2)分为两种情况讨论:当2ml为NO时,VNO2=10.8 VO2=1.2 当2ml为O2时, VNO2=8 VO2=4 ③氮的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4.硝酸的性质 (一)物理性质:

(二)化学性质:

●不稳定性:在常温下见光或受热就会分解,硝酸越浓就越 ,反应方程式:

[思考]久置的试剂颜色变化的较多。

①.如:Na2O2 、 、Fe2+ 化合物、AgX、AgNO3等。为什么? ②下列呈现黄色的原因是 ①久置的硝酸常呈黄色,如何去掉浓硝酸的黄色? ②碘化钾溶液和氢碘酸溶液久置均变黄 ③工业盐酸呈现黄色 ④纸张变黄 ⑤硝酸沾在皮肤上,皮肤变黄 ●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 思考、如何只用蓝色石蕊试纸鉴别三瓶失去标签的液体:浓HCl、浓H2SO4、浓HNO3?   ①浓硝酸:现象: 原因  ②浓硫酸:现象: 原因  ③浓盐酸:现象: 原因  [讨论]只用铜丝鉴别三瓶失去标签的液体:浓HCl、浓H2SO4、浓HNO3。

●强氧化性(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Cu+HNO3(浓) ②Cu+HNO3(稀) ③Mg+HNO3(极稀)—Mg(NO3)2+ N2O + H2O(配平,且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Mg+HNO3(极稀)— Mg(NO3)2+ NH4NO3 + H2O(配平,且标明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④Fe+HNO3(稀,过量) ⑤Fe(过量) +HNO3(稀) ⑥C+HNO3(浓) ⑦FeO+HNO3(稀) ⑧Na2SO3+HNO3(稀) ⑨SO2+HNO3(稀) ●与有机物的反应(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①与甲苯硝化反应 ②与丙三醇酯化反应 ③遇某些蛋白质显色反应 思考:现有稀HCl、稀H2SO4、稀HNO3、浓硝酸,请问如何除去附在试管壁上的银? 那么用浓硝酸好?还是稀硝酸好?(从污染和消耗酸的量来考虑) (三)、硝酸的用途 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制炸药、染料、塑料、硝酸盐等。

【规律总结】高考资源网 ①除Pt、Au等少数金属外,其余金属几乎都能与硝酸反应。

②常温下,浓硝酸对铁、铝等金属有钝化作用。故用 运输浓硝酸。

③硝酸与金属反应时,硝酸的还原产物与硝酸的浓度和金属的还原性有关,一般来说,浓硝酸还原为 ,稀硝酸还原为 。

④硝酸与非金属反应时,非金属单质被氧化为相应的 。

⑤王水:

混合后所得溶液,可以溶解所有金属包括Pt、Au 四、无机非金属材料----硅 (一)硅 1.存在:自然界中仅有 态存在,地壳里硅的含量居第 位。

2.晶体结构:晶体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属于 晶体,该晶体中每个硅原子以 键与 个硅原子相连构成一个小正四面体,以此为单元向空间无限延伸构成空间网状结构。由于 ,晶体硅的熔沸点或硬度均低于或小于金刚石。

3.物理性质:

【例10】下列物质:①H3O+②晶体硅 ③金刚石 ④CH4 ⑤NH4+ ⑥CHCl3 ⑦NH3,其中晶 体或分子的空间结构均不属于正四面体的是 ( )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⑥⑦ D.①⑤⑦ 4.化学性质:(完成下列方程式) 常温下(F2、HF和强碱) 加热或高温下(O2、Cl2反应) 5.工业制备:

思考与交流:硅和铝有哪些相同点、不同点? (二)二氧化硅 1.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 在SiO2晶体中一个Si原子跟四个O原子形成 个共价键,即每1个Si原子周围结合 个O原子,同时每个O原子跟 个Si原子相结合。二氧化硅晶体中Si原子与O原子以 的比率组成立体网状结构的原子晶体。晶体中1个Si原子与周围的4个O原子形成 结构 2.物理性质:

3.化学性质:

a.弱氧化性:

b.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c.与酸反应:SiO2+HF--- 4.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硅溶于水显酸性,所以二氧化硅属于酸性氧化物 B.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它不溶于任何酸 C.二氧化碳通入水玻璃可能得到原硅酸 D.因为高温时二氧化硅与碳酸钠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 (三)硅酸、原硅酸 1.硅酸(H2SiO3)、原硅酸(H4SiO4)的性质:

2.硅酸(H2SiO3)的制备:高考资源网 (四)硅酸盐 1.硅酸钠水溶液叫水玻璃。在空气中会变质,反应式为:

2.硅酸盐氧化物表示法:金属氧化物·SiO2·H2O 硅酸钠(Na2SiO3)可表示为:

正长石(KAlSi3O8)可表示为:

高岭石[Al2(Si2O5)(OH)4]可表示为:

3.硅酸盐的用途:

a.土壤保肥 b.硅酸盐产品:

硅酸盐产品 主要原料 设备 反应原理 主要成分 特性 水泥 玻璃 陶瓷 不作要求 不作要求 例12.不能用磨口玻璃瓶贮存的一组物质是 ( ) A.溴水 氯水 碘水 B.氢溴酸 盐酸 氢硫酸 C.浓硫酸 浓硝酸 浓盐酸 D.NaOH溶液 Na2CO3溶液 水玻璃 【高考真题】 .(09年江苏化学·3)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a b c A Al AlCl3 Al(OH)3 B HNO3 NO NO2 C Si SiO2 H2SiO3 D CH2=CH2 CH3CH2OH CH3CHO 答案:B 2.(09年全国理综Ⅱ·6)物质的量之比为2︰5的锌与稀硝酸反应,若硝酸被还原的产物为N2O,反应结束后锌没有剩余,则该反应中被还原的硝酸与未被还原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1︰4 B.1︰5 C.2︰3 D.2︰5 答案:A 3.(09年全国理综Ⅱ·28)(15分) 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加入的物质是 ,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B中加入的物质是 ,其作用是 。

(3)实验时在C中观察到得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实验时在D中观察到得现象是 ,D中收集到的物质是 ,检验该物质的方法和现象是 。

答案:(15分)(1)固体NH4Cl和Ca(OH)2 2NH4Cl+Ca(OH)2CaCl2+2NH3↑+2H2O(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碱石灰(或CaO) 除去NH3气流中的水汽 (3)黑色粉末部分逐渐变为红色 2NH3+3CuON2+3H2O+3Cu (4)出现无色液体 氨水 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 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无水硫酸铜变蓝 4.(09年浙江理综·28)[15分]单晶硅是信息产业中重要的基础材料。通常用炭在高温下还原二氧化硅制得粗硅(含铁、铝、硼、磷等杂质),粗硅与氯气反应生成四氯化硅(反应温度450~500℃),四氯化硅经提纯后用氢气还原可得高纯硅。以下是实验室制备四氯化硅的装置示意图。

相关信息如下:①四氯化硅遇水极易水解;

②硼、铝、铁、磷在高温下均能与氯气直接反应生成相应的氯化物;

③有关物质的物理常数见下表:

物质 SiCl4 BCl3 AlCl3 FeCl3 PCl5 沸点/℃ 57.7 12.8 — 315 — 熔点/℃ -70.0 -107.2 — — — 升华温度/℃ — — 180 300 16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2)装置A中g管的作用是 ;

装置C中的试剂是 ;

装置E中的h瓶需要冷却的理由是 。

(3)装置E中h瓶收集到的粗产物可通过精馏(类似多次蒸馏)得到高纯度四氯化硅,精馏后的残留物中,除铁元素外可能还含有的杂质元素是 (填写元素符号)。

(4)为了分析残留物中铁元素的含量,先将残留物预处理,使铁元素还原成Fe2+,再用KMnO4标准溶液在酸性条件下进行氧化还原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5Fe2++MnO4-+8H+5Fe3++Mn2++4H2O ①滴定前是否要滴加指示剂? (填“是”或“否”),请说明理由 。

②某同学称取5.000g残留物后,经预处理后在容量瓶中配制成100 mL溶液,移取25.00 mL试样溶液,用1.000×10-2 mol/L KMnO4标准溶液滴定。达到滴定终点时,消耗标准溶液20.00 mL,则残留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答案:[15分] (1)MnO2+4H++2Cl―Mn2++Cl2↑+2H2O;

(2)平衡压强,使液体顺利流出并防止漏气;

浓硫酸;

产物SiCl4沸点低,需要冷凝收集;

(3)Al、P、Cl;

(4)①否;

KMnO4溶液的紫红色可指示反应终点;

②4.480%;

【感 悟】非金属相关考察题目广泛,有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推断,工业流程图题,元素化合物综合题,计算题等),从09高考试题看多属于中等难度试题,在做题时必须兼顾知识与技能的统一,灵活使用所学知识,审清题意。

【课后练习】 1.下图是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画《啊!地球出汗了》,这幅宣传画所揭示的全球主要环境问题是 A.酸雨 B.臭氧层空洞 C.温室效应 D.光化学烟雾 2.为了探索月球上是否存在生命的痕迹,首先要分析月球岩中是否包藏有碳氢化合物。科学家用氘盐酸即DCl的D2O溶液处理岩石样品,收集放出的气体加以分析,结果只发现有一些气态碳氘化合物。试推断该碳氘化合物是 A.岩石中的碳酸盐与氘盐酸反应的产物 B.岩石中的碳酸氢盐与氘盐酸反应的产物 C.岩石中的碳化物与氘盐酸反应的产物 高考资源网 D.岩石中的碳氢化合物与氘盐酸反应的产物 3.下面对氯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氯气可使湿的红布条褪色,所以氯气具有漂白性 B.氯气没有漂白性,但通入品红溶液中,品红褪色 C.过量的铁在氯气中燃烧可生成氯化亚铁 D.闻其气味时要小心,将集气瓶放在鼻孔下直接闻 4.烧瓶中放入铜片和稀硝酸,用酒精灯加热来制取较纯净的一氧化氮,反应开始后发现烧瓶中充满棕红色气体,这时的操作应是 A.立即接上收集容器,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B.待烧瓶中红棕色消失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C.立即用排水法收集 D.待烧瓶中红棕色气体消失后,用排水法收集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普通玻璃呈淡绿色是由于含Fe2+ B.坩埚、蒸发皿都属于陶瓷制品 C.唐“三彩”是一种玻璃制品 D.高温下硅酸钙比碳酸钙稳定 6.含FeS2A%的黄铁矿W吨,在用接触法硫酸的过程中,损失硫C%,可制得浓度为B%的硫酸为 A.吨 B.吨 C.吨 D.吨 7.下列对溴化钠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是一种可溶于水的晶体,熔点较高 B.跟AgNO3溶液反应将生成白色沉淀 C.跟浓硫酸反应是制取溴化氢气体的常用方法 D.其工业制法之一是将金属钠跟单质溴反应 8.下列各组物质中,每一种物质都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A.AgNO3溶液、CCl4、碘水 B.Na2SO3溶液、FeCl3溶液、H2S溶液 C.FeCl2溶液、KOH溶液、镁粉 D.NaOH溶液、CO气体、氯水 9.O2-由于离子半径较小,且带2个负电荷,在水中会强烈地吸引并结合水中的H+而生成OH-,下列反应中不包含此步变化的是 A.Na2O+H2O=2NaOH B.2Na2O2+2H2O=4NaOH+O2↑ C.12Fe2++3O2+6H2O=8Fe3++4Fe(OH)3↓ D.Ag2O+4NH3·H2O=2[Ag(NH3)2]++2OH-+3H2O 10.向NaBr、NaI、Na2SO3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A.NaCl Na2SO4 B.NaCl NaBr Na2SO4 C.NaCl Na2SO4 I2 D.NaCl NaI Na2SO4 11.次氯酸盐最大的用途是漂白和消毒。这类漂白剂氧化能力是以“有效氯”的含量来标志。“有效氯”的含量定义为:从HI中氧化出相同量的I2所需Cl2的质量与指定化合物的质量之比,常以百分数表示。请问纯LiClO的“有效氯”为 A.121% B.100% C.89% D.21% 12.用浓硫酸吸收SO3可以得到H2SO4?SO3。用mg98%的H2SO4充分吸收SO3后再进行稀释,可得到98%的硫酸的质量为 A.2.42mg B.2.22mg C.2.02mg D.1.98mg 13.下列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A.银氨溶液中加入足量盐酸产生沉淀:

[Ag(NH3)2]+++3H++=AgCl↓+2+H2O B.在亚硫酸钡沉淀中加入稀硝酸后,沉淀不溶解:

3BaSO3+2H++2=3BaSO4↓+2NO↑+H2O C.碳酸钠溶液中通入少量SO2:

2+SO2+H2O=2+ D.氧化铁可溶于氢碘酸:Fe2O3+6H+=2Fe3++3H2O 14.NH3和O2混合气体100mL通过红热的铂丝,充分反应后的混合气体再通过足量水最终收集到10mL残留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体积不可能是(气体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测定) A.12.5mL B.21.5mL C.64.2mL D.70.0mL 15.(1)少量的Mn2+可以催化分解H2O2,其反应的机理可简单解释为:

试写出上述2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对于CO中毒、心肌梗塞、冠心病或小儿肺炎等危重患者都要采用吸氧治疗。普通医务室中没有氧气瓶,但一般都有消毒用的30%的H2O2溶液。同时还有可选用的试剂为:KMnO4、HCl、H2SO4、MnO2、Mg、CuSO4、NaCl、葡萄糖。请写出一种使H2O2中氧完全释放出来的理想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氰(CN)2的结构式为N≡C—C≡N,其化学性质与卤素(X2)很相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CN)2和水反应可生成HCN和HCNO;

(CN)2的氧化性比Br2弱,比I2强。

(1)下列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填选项标号) 。

A.(CN)2和NaOH溶液反应:(CN)2+2NaOH==NaCN+NaCNO+H2O B.MnO2和HCN反应:MnO2+4HCNMn(CN)2+(CN)2↑+2H2O C.向KCN溶液中加入碘水:I2+2KCN==2KI+(CN)2 D.在NaBr和KCN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Cl2:Cl2+2NaBr==2NaCl+Br2 (2)HCN的电子式为 ,按电子云重叠方式分类分子内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

(3)处理含 (其中C为+2价)的工业废水常用氧化,生成的(其中C 为+4价)元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a+b+c=dCNO-+eN2↑+f+b+cH2O 上述化学方程式可能的配平系数有多组,请回答:

①方程式中e : f的值为 (填选项标号)。

A.1 B.1/2 C.2 D.不能确定 ②若d=e=1, 则b= 。

17.试依据下列事实,作出有关的结论。

(1)硅的非金属性特征大于金属特征,而锗的金属特征大于非金属特征,_____。(2)金刚石是电的绝缘体,石墨可以导电,而C60可作为制超导体材料,____________。

(3)在常温下硅的化学性质不活泼,但自然界中却没有单质硅存在,__ _。

(4)硅酸钠溶液中通入CO2气体时,可生成难溶于水的酸—硅酸,_ ___。

(3)碳单质的三种同素异形体:骨架型的金刚石、层型的石墨及球形的球碳分子,试确定那一种物质易在火山喷发口附近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已知A、B、C、D、E为中学化学常见物质,A、B、C、D、E中均含有同一种元素,A、C均为气体,E为液体,下图中箭头上的反应物和反应条件均已略去 (1)当A与E反应生成B和C时,则A、E共同含有乙元素。生成的C气体易液化。常温常压下D是气体,冰水冷却D时变成无色晶体,此无色晶体的化学式是 。根据所学的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判断:在A~E各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与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物质有 (填字母)。D溶于纯净的E时,能按物质的量比1:1化合,生成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写成化合物、复合物或氧化物形式均可)。试描述气体C的物理性质_____________。

(2)当A与E发生化合反应时,能观察到空气中形成大量的白烟,则A、E共同含有甲元素。通过上述描述可知:A的化学式为 ,E的化学式为 。当小心加热A与E化合时的生成物F时,可得到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G(G和CO2具有相同的原子数目和电子数目)和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H,写出F分解生成的G+H的化学方程式 。

19.某课外小组欲通过实验证明方铅矿分解所得白色粉末中含有氧元素,设计以下的实验装置:

在实验或改进实验中,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如下:

PbO+CPb+CO↑,2 PbO+C2Pb+CO2↑, Ca(OH)2+CO2=CaCO3↓+H2O [Cu(NH3)2]Ac+CO+2NH3 [Cu(NH3)4]Ac·CO △H<0。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装置A中不断鼓入氮气的作用是 ,能否用空气代替氮气? ,其理由是 。

(2)在实验过程中,未见B装置中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在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证明氧化铅里含有氧元素的实验事实是 。

(3)若使实验更具有说服力,通过增添设备和药品,设计一个更加严密的改进实验方案是 。

(4)若没有木炭粉和氮气,改用氢气行吗? ,实验的装置和药品又将做怎样的调整?____________。

20.将23.9 g表面已锈蚀成铜绿〔Cu2(OH)2CO3〕的铜片投入120 mL一定浓度的硝酸中,充分反应后,硝酸被还原成NO2和NO,反应后溶液中H+为0.160 mol。往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滤出沉淀,洗涤,干燥后得到29.4 g蓝色固体。求:(1)铜片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

(2)铜片与硝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NO3-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 【参考答案】 1.C 2.C 3.C 4.D 5.C 6.A 7.A 8.C 9.B 10.AB 11.A 12.B 13.D 14.B 15.(1)H2O2 + Mn2+ = MnO2 + 2H+ H2O2 +MnO2 + 2H+ = H2O + Mn2+ +O2↑ (2)5H2O2+2KMnO4+3H2SO4=K2SO4+2MnSO4+8H2O+5O2↑ 16.(1)CD (2) sp 2个σ键和2个π键 (3)①B ②6 17.(1)表明同主族元素性质是递变的。(2)表明C60与石墨具有某种类似的结构。(3)说明在自然条件下,硅不如其化合物稳定。(4)表明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弱。(5)三种物质中金刚石在火山口易被发现,因为该处温度高、压力大,有利于破坏石墨中的化学键,有条件形成金刚石。

18.(1)SO3 A和B H2S2O7或H2SO4·SO3或2SO3·H2O 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有毒 (2)NH3 HNO3 NH4NO3N2O↑+2H2O。

19.(1)N2可将实验装置内的空气排净,并作为动力源将PbO与C反应生成的气体,赶入B、C两个实验装置处。不可用空气体代替N2,空气中的O2可与灼热的炭反应,且空气中还含有CO2、H2O等含氧化合物,均可导致实验失败。

(2) PbO+CPb+CO↑,在装置C处可见一氧化碳燃烧产生的淡蓝色火焰。(3)可在装置B后串联一个内盛[Cu(NH3)2]Ac溶液的洗气装置,吸收一氧化碳,反应完毕,取出吸收液加热解吸,用排水取气法收集放出的气体,通过进一步实验证明该气体是一氧化碳。

(4)可用H2代替N2和木炭,PbO+H2Pb+H2O,用无水CuSO4吸收生成的水,证明氧化铅中含有氧元素。装置B应改用内盛CuSO4白色粉末的干燥管。

20.(1)53.6% (2)6.33 mol·L-1 www.ks5u.com w.w.w.k.s.5.u.c.o.m www.ks5u.com

第二篇:2018—2018学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

2018—2018学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知识点

化学中存在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两种变化形式。精品小编准备了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

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 对比 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 == SiF4 +2H2O

SiO2+CaO ===(高温) CaSiO3

SiO2+2NaOH == 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 == 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 、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 :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 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四、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高一化学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第三篇:初三化学总复习总结归纳 小知识点

初三化学规律总结(总复习)

一、 常见物质的颜色:

(1)黑:CuO、Fe3O

4、MnO

2、C、铁粉

(2)白----氧化物 2O

5、MgO、CaO、Al2O3

单质P白磷

碱:NaOH、KOH、Ba(OH)

2、Ca(OH) 2------可溶性碱

Mg(OH)

2、------不溶性碱

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酸—AgCl、BaSO4

不溶于水,溶于酸----CaCO

3、BaCO3

(3)黄:S(固体单质) ) 、FeCl3 溶液、Fe2 (SO4) 3 溶液

(4)红:Cu-----紫红 红 Fe2O

3、Fe(OH) 3------红褐 红磷-----暗红

(5)蓝:Cu(OH) 2(固体) 蓝 、CuSO4·5H2O(晶体) 、CuSO4(溶液)、CuCl2 (溶液) 、液 O2

(7)紫黑:KMnO4 紫黑: 紫黑

(8)浅绿 浅绿:FeCl2(溶液) 、FeSO4(溶液) 浅绿

二、 燃烧反应中火焰颜色或特殊现象:

1、火焰颜色

(1)蓝色:CO 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 淡蓝色:H

2、S、CH4 在空气中燃烧

(3)蓝紫色:S 在氧气中燃烧

(4)黄色:P 在氧气中燃烧

2、发白光:

(1)Mg 在空气中燃烧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3、火星四射:Fe 丝在氧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

4、冒白烟 冒白烟:磷在空气中燃烧 冒白烟

三、初中化学中具有还原性、可燃性的物质:

(1)单质:H

2、C

(2)化合物:CO

四、初中化学之最: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 N2 气,占空气总体积的 78%

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N,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O,地壳 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3、最轻的气体是:H2 气

4、点燃时对大气污染最少、最好的新型燃料是 H2

5、天然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

6、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无中子、最简单的原子是 H

7、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 2 分子。

8、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CH4

9、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最活泼的金属是钾,最不活泼的金属是金。

10、氮肥中含氮量最高的是尿素

五、初中化学中具有唯一性的物质:

1、于人体内血红蛋白结合,且有毒的气体是 CO

2、能与盐酸反应产生无色、 无味的气体, 且通入澄清石灰水 后变浑浊的唯有含 CO32-的物质

3、能遇 Ba2+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唯有 溶液中含 SO42

4、 能遇 Ag+生成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唯有 溶液中含 Cl

六、物质的用途

1、能支持燃烧的物质是:O2,可用于炼钢的物质是 O2

2、用于冶炼金属的是 H

2、C、CO

3、可用于人工降雨、也可做致冷剂的是 CO2

4、用做探空气球的 H2

5、可用于切割玻璃的金刚石

6、能吸附有色气体的木炭、活性炭

7、做干电池的电极、能导电的非金属石墨 3

8、用于检验水的存在的物质硫酸铜 CuSO4

9、可用作干燥剂的浓硫酸、氢氧化钠固体、生石灰、铁粉

10、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澄清石灰水

11、具有挥发性的酸浓盐酸、浓硝酸

12、用于除铁锈的物质是稀硫酸、稀盐酸

13、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熟石灰

14、可用作装饰材料的是大理石

15、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熟石灰、硫酸铜

16、工业酒精中的有毒物质是甲醇

七、其它需记住的知识:

1、决定元素或原子种类的是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2、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

3、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是分子

4、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5、 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由新物质生成

6、 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发生变化的是:元素种类、原子数目、物质的总质量

7、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原子序数

8、 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总数决定微粒电性: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 4 -----原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阳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阴离子

9、 溶液的特点:均

一、稳定的混合物

10、有关溶液的说法:

(1)同一物质(固体)在相同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 溶液浓

(2) 同温度下,同溶质的饱和溶液浓度相同

(3) 大多数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食盐的溶解度随 温度的变化不大,熟石灰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 温度不变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5) 饱和溶液不一定都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都是稀溶液

11、配制一定质量、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12、分离可溶物中混有的不溶物用过滤法,步骤是:溶解、过滤、 蒸发、结晶

13、结晶的方法有蒸发溶剂法和冷却热饱和溶液法。分别适用于溶 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和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

14、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二氧化硫、氨气

16、主要大气污染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

17、物质燃烧的条件是(1)可燃物与氧气接触(2)使可燃物的温 度达到或超过着火点

18、二氧化碳能灭火的原因(1)二氧化碳比空气重(2)二氧化碳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19、氢氧化钠固体必须密封保存的原因: (1)NaOH 能吸收空气中的 水分(2)能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

20、铁生锈的条件是:在潮湿的空气中

21、生铁和钢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

22、碳酸钠俗称“纯碱”的原因是:其水溶液显碱性

八、常见物质的俗称或主要成分:

化学名称 硫 固体二氧 化碳

氢氧化钙 熟石灰、 Ca(OH)2 消石灰 氧化钙CaO

氢氧化钠 生石灰火碱、 烧 碱、 苛性 钠NaOH 乙醇 甲烷 酒精 天然气、 沼气 C2H5OH CH4 乙酸 俗名 硫磺 干冰 化学式 S CO2 化学名称 氯化钠 碳酸钙 俗名 食盐 石灰石、 大理石 醋酸 CH3COOH 化学式 NaCl CaCO3 6 常见的原子团(离子符号、化合价)

九、 常见的原子团(离子符号、化合价)

名称离子符号化合价

铵根NH4++1

氢氧根OH1-

硝酸根NO3-1

硫酸根SO42-2

碳酸根CO32-

2十、常见的十对离子: 作用——使复分解反应具备了生成条件)

1、Ag+—Cl-→AgCl↓ 白色 (不溶于水和酸)

2、Ba2+—SO42-→BaSO4↓白色 (不溶于水和酸)

3、Mg2+—OH-→Mg(OH)2↓白色

4、Ca2+—CO32-→CaCO3↓白色

5、Ba2+—CO32-→BaCO3↓白色

6、Cu2+—OH-→Cu(OH)2↓蓝色

7、Fe3+—OH+→Fe(OH)3↓红褐色

8、H+—CO32-→H2O+CO2↑

9、H+—OH-→H2O

10、NH4+—OH-→H2O+ NH3↑

第四篇: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

策划:群组织

1.氢离子的氧化性属于酸的通性,即任何可溶性酸均有氧化性。

2.不是所有的物质都有化学键结合。如:稀有气体。

3.不是所有的正四面体结构的物质键角为109。28, 如:白磷。

5.电解质溶液导电,电解抛光,等都是化学变化。

6.常见气体溶解度大小:NH3.>HCL>SO2>H2S>CL2>CO2

7.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且等电子数,分子的极性越强,熔点沸点越高。如:CO>N2

8.有单质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为氧化还原反应。如:氧气与臭氧的转化。

9.氟元素既有氧化性也有还原性。 F-是F元素能失去电子具有还原性。

10.HCL ,SO3,NH3的水溶液可以导电,但是非电解质。

11.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使离子化合物。如:NH4CL。

12.ALCL3是共价化合物,熔化不能导电。

13.常见的阴离子在水溶液中的失去电子顺序:

F-

14.金属从盐溶液中置换出单质,这个单质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

如:Fe+CuSO4=, Fe+KHSO4=

15.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碱性氧化物,如锰的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性氧化物,如NO等

16.CL2 ,SO2,NA2O2都有漂白作用,但与石蕊反应现象不同:

SO2使溶液变红,CL2则先红后褪色,Na2O2则先蓝后褪色。

17.氮气分子的键能是所有双原子分子键能中最大的。

18.发烟硝酸和发烟硫酸的“发烟”原理是不相同的。

发烟硝酸发出的"烟"是HNO3与水蒸气形成的酸雾

发烟硫酸的"烟"是SO3

19.镁和强酸的铵盐溶液反应得到氨气和氢气。

20.在金属铝的冶炼中,冰晶石起溶剂作用,要不断补充碳块和氯化铝。

21.液氨,乙二醇,丙三醇可作制冷剂。光纤的主要原料为SiO2。

22.常温下,将铁,铝,铬等金属投入浓硝酸中,发生了化学反应,钝化。

23.钻石不是最坚硬的物质,C3N4的硬度比钻石还大。

24.在相同的条件下,同一弱电解质,溶液越稀,电离度越大,溶液中离子浓度未必增大,溶液的导电性未必增大。

25.浓稀的硝酸都具有氧化性,但NO3-不一定有氧化性。如:Fe(过量)+ Fe(NO3)3

26.纯白磷是无色透明晶体,遇光逐渐变为黄色。白磷也叫黄磷。

27.一般情况下,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但在常温下,铁遇浓硝酸会钝化,反应不如稀硝酸快。

28.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为酸酐。如:NO2

29.能和碱反应生成盐的不一定为酸酐。如:CO+NaOH (=HCOONa)(高温,高压)

30.少数的盐是弱电解质。如:Pb(AC)2,HgCL2

31.弱酸可以制备强酸。如:H2S+Cu(NO4)2

32.铅的稳定价态是+2价,其他碳族元素为+4价,铅的金属活动性比锡弱。(反常)

33.无机物也具有同分异构现象。如:一些配合物。

34.Na3ALF6不是复盐。

35.判断酸碱性强弱的经验公式:(好象符合有氧的情况)

m=A(主族)+x(化合价)-n(周期数)

m越大,酸性越强;m越小,碱性越强。

m>7强酸,m=7中强酸,m=4~6弱酸

m=2~3两性,m=1弱酸,m=0中强碱,m<0强碱

36.条件相同时,物质的沸点不一定高于熔点。如:乙炔。

37.有机物不一定能燃烧。如:聚四氟乙烯。

38.有机物可以是难溶解于有机物,而易溶解于水。如:苯磺酸。

39. 量筒没有零刻度线

40. 硅烷(SiH4)中的H是-1价,CH4中的H显+1价. Si的电负性比H小.

41.有机物里叫"酸"的不一定是有机酸,如:石炭酸.

42.分子中有双键的有机物不一定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如:乙酸.

43.羧酸和碱不一定发生中和反应.如: HCOOH+Cu(OH)2 == (加热)

44.离子晶体的熔点不一定低于原子晶体.如:MgO >SiO2

45.歧化反应

非金属单质和化合物发生歧化反应,生成非金属的负价的元素化合物

和最低稳定正化合价的化合物.

46.实验中胶头滴管要伸入液面下的有制取Fe(OH)2, 温度计要伸入液面下的有乙醇的催化氧化.还有一个是以乙醇制取乙烯. 不能伸到液面下的有石油的分馏.

47.C7H8O的同分异构体有5种,3种酚,1种醇,1种醚。(记住这个结论对做选择题有帮助)

48.一般情况下,酸与酸,碱与碱之间不发生反应,

但也有例外如:氧化性酸和还原性酸(HNO4+H2S)等; AgOH+NH4.OH等

49.一般情况下,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H后面的元素不能和酸反应发出氢气;

但也有例外如:Cu+H2S==CuS(沉淀)+H2(气体)等~

50.相同条件下通常碳酸盐的溶解度小于相应的碳酸氢盐溶解度; 但也有例外如:Na2CO3>NaHCO3,

另外,Na2CO3+HCl为放热反应;NaHCO3+HCL为吸热反应

51. 弱酸能制强酸

在复分解反应的规律中,一般只能由强酸制弱酸。但向 溶液中滴加氢硫酸可制盐酸: ,此反应为弱酸制强酸的反常规情况。其原因为 难溶于强酸中。同理用 与 反应可制 ,因为 常温下难与 反应。

52. 还原性弱的物质可制还原性强的物质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比较的基本规律如下: 氧化性强弱为: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强弱为:还原剂>还原产物

但工业制硅反应中: 还原性弱的碳能制还原性强的硅,原因是上述规则只适用于溶液中,而此反应为高温下的气相反应。又如钾的还原性比钠强,但工业上可用 制K: ,原因是K的沸点比Na低,有利于K的分离使反应向正方向进行。

53. 氢后面的金属也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

一般只有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或水中的氢。但Cu和Ag能发生如下反应: 原因是 和 溶解度极小,有利于化学反应向正方向移动。

54. 锡铅活动性反常

根据元素周期律知识可知:同主族元素的金属性从上至下逐渐增强,即 。但金属活动顺序表中 。原因是比较的条件不同,前者指气态原子失电子时铅比锡容易,而后者则是指在溶液中单质锡比单质铅失电子容易。

55. 溶液中活泼金属单质不能置换不活泼金属

一般情况下,在溶液中活泼金属单质能置换不活泼金属。但Na、K等非常活泼的金属却不能把相对不活泼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如K和CuSO4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Cu,原因为:

56. 原子活泼,其单质不活泼 一般情况为原子越活泼,其单质也越活泼。但对于少数非金属原子及其单质活泼性则表现出不匹配的关系。如非金属性 ,但 分子比 分子稳定,N的非金属性比P强,但N2比磷单质稳定得多,N2甚至可代替稀有气体作用,原因是单质分子中化学键结合程度影响分子的性质。 57. Hg、Ag与O

2、S反应反常

一般为氧化性或还原性越强,反应越强烈,条件越容易。例如:O

2、S分别与金属反应时,一般O2更容易些。但它们与Hg、Ag反应时出现反常,且硫在常温下就能发生如下反应:

58. 卤素及其化合物有关特性 卤素单质与水反应通式为: ,而F2与水的反应放出O2, 难溶于水且有感光性,而AgF溶于水无感光性, 易溶于水,而 难溶于水,F没有正价而不能形成含氧酸。

59. 硅的反常性质 硅在常温下很稳定,但自然界中没有游离态的硅而只有化合态,原因是硅以化合态存在更稳定。一般只有氢前面活泼金属才能置换酸或水中的氢。而非金属硅却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H2。原因是硅表现出一定的金属性,在碱作用下还原水电离的H+而生成H2。

60. 铁、铝与浓硫酸、浓硝酸发生钝化 常温下,铁、铝分别与稀硫酸和稀硝酸反应,而浓硫酸或浓硝酸却能使铁铝钝化,原因是浓硫酸、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使它们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61. 酸性氧化物与酸反应

一般情况下,酸性氧化物不与酸反应,但下面反应却反常:

前者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后者是生成气体 ,有利于反应进行。

62. 酸可与酸反应

一般情况下,酸不与酸反应,但氧化性酸与还原性酸能反应。例如:硝酸、浓硫酸可与氢碘酸、氢溴酸及氢硫酸等反应。

63. 碱可与碱反应 一般情况下,碱与碱不反应,但络合能力较强的一些难溶性碱却可能溶解在弱碱氨水中。如 溶于氨水生成 溶于氨水生成 。

64. 改变气体压强平衡不移动

对于反应体系中有气体参与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平衡移动应符合勒夏特列原理。例如对于气体系数不相等的反应, 反应达到平衡后,在恒温恒容下,充入稀有气体时,压强增大,但平衡不移动,因为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 的平衡浓度并没有改变。

65. 强碱弱酸盐溶液显酸性

盐类水解后溶液的酸碱性判断方法为:谁弱谁水解,谁强显谁性,强碱弱酸盐水解后一般显碱性。但 和 溶液却显酸性,原因是 和 的电离程度大于它们的水解程度。

66. 原电池电极反常

原电池中,一般负极为相对活泼金属。但Mg、Al电极与NaOH溶液组成的原电池中,负极应为Al而不是Mg,因为Mg与NaOH不反应。 其负极电极反应为: 67. 有机物中不饱和键难加成

有机物中若含有不饱和键,如 时,可以发生加成反应,但酯类或羧酸中, 一般很稳定而难加成。

68. 稀有气体也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稀有气体结构稳定,性质极不活泼,但在特殊条件下也能发生化学反应,目前世界上已合成多种含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合物。如 、 等。

69. 物质的物理性质反常 (1)物质熔点反常

VA主族的元素中,从上至下,单质的熔点有升高的趋势,但铋的熔点比锑低; IVA主族的元素中,锡铅的熔点反常;

过渡元素金属单质通常熔点较高,而Hg在常温下是液态,是所有金属中熔点最低的。

(2)沸点反常

常见的沸点反常有如下两种情况:

①IVA主族元素中,硅、锗沸点反常;VA主族元素中,锑、铋沸点反常。 ②氢化物沸点反常,对于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但在同系列氢化物中HF、H2O、NH3沸点反常,原因是它们易形成氢键。 (3)密度反常

碱金属单质从上至下密度有增大的趋势,但钠钾反常;碳族元素单质中,金刚石和晶体硅密度反常。 (4)导电性反常

一般非金属导电性差,但石墨是良导体,C60可做超导材料。 (5)物质溶解度有反常

相同温度下,一般正盐的溶解度小于其对应的酸式盐。但 溶解度大于 。如向饱和的 溶液中通入 ,其离子方程式应为:

若温度改变时,溶解度一般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70. 化学实验中反常规情况

使用指示剂时,应将指示剂配成溶液,但使用pH试纸则不能用水润湿,因为润湿过程会稀释溶液,影响溶液pH值的测定。胶头滴管操作应将它垂直于试管口上方 1~2cm处,否则容易弄脏滴管而污染试剂。但向 溶液中滴加 溶液时,应将滴管伸入液面以下,防止带入 而使生成的氧化成。使用温度计时,温度计一般应插入液面以下,但蒸馏时,温度计不插入液面下而应在支管口附近,以便测量馏分温度。

第五篇:最新高中高考物理热学知识点考点总复习总结归纳整理

《热学》

一、知识网络

分子直径数量级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阿伏加德罗常数

油膜法测分子直径

分子动理论

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扩散现象

布朗运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分子力的F-r曲线

分子的动能;与物体动能的区别

物体的内能

分子的势能;分子力做功与分子势能变化的关系;EP-r曲线

物体的内能;影响因素;与机械能的区别

单晶体——各向异性(热、光、电等)

固体

晶体

多晶体——各向同性(热、光、电等)

有固定的熔、沸点

非晶体——各向同性(热、光、电等)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液体

热力

浸润与不浸润现象——毛细现象——举例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液晶

体积V

气体体积与气体分子体积的关系

气体

温度T(或t)

热力学温标

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压强的微观解释

压强P

影响压强的因素

求气体压强的方法

热力学定律

改变内能的物理过程

做功

——内能与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物体间(物体各部分间)内能的转移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转化与守恒

能量守恒定律

热力学第二定律(两种表述)——熵——熵增加原理

能源与环境

常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

新能源.风能、水能、太阳能、核能、地热能、海洋能等

二、考点解析

考点64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

阿伏罗德罗常数       要求:Ⅰ

阿伏加德罗常数(NA=6.02×1023mol-1)是联系微观量与宏观量的桥梁。

设分子体积V0、分子直径d、分子质量m;宏观量为.物质体积V、摩尔体积V1、物质质量M、摩尔质量μ、物质密度ρ。

(1)分子质量:

(2)分子体积:

(对气体,V0应为气体分子占据的空间大小)

(3)分子直径:球体模型.

(固体、液体一般用此模型)立方体模型.

(气体一般用此模型)(对气体,d应理解为相邻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4)分子的数量:固体、液体分子可估算分子质量、大小(认为分子一个挨一个紧密排列);气体分子不可估算大小,只能估算气体分子所占空间、分子质量。

考点65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探究)         要求:Ⅰ

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有下列操作步骤,请补充实验步骤C的内容及实验步骤E中的计算式:

A.用滴管将浓度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逐滴滴入量筒中,记下滴入1mL

的油酸酒精溶液的滴数N;

B.将痱子粉末均匀地撒在浅盘内的水面上,用滴管吸取浓度为0.05%的油酸酒精溶液,逐滴向水面上滴入,直到油酸薄膜表面足够大,且不与器壁接触为止,记下滴入的滴数n;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将画有油酸薄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坐标纸上,以坐标纸上边长1cm的正方形为单位,计算出轮廓内正方形的个数m(超过半格算一格,小于半格不算)

E.用上述测量的物理量可以估算出单个油酸分子的直径

d

=

_______________

cm.

考点66

分子热运动

布朗运动       要求:Ⅰ

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彼此进入对方(分子热运动)。温度越高,扩散越快。

扩散现象说明:组成物体的分子总是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有间隙

2)布朗运动: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微粒的无规则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布朗运动发生的原因是受到包围微粒的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地撞击的不平衡性造成的.因而布朗运动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布朗运动不是固体微粒中分子的无规则运动.(2)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3)课本中所示的布朗运动路线,不是固体微粒运动的轨迹.(4)微粒越小,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

3)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直接证明;布朗运动间接证明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考点67

分子间的作用力         要求:Ⅰ

1)分子间引力和斥力一定同时存在,且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但斥力变化快。

2)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注意:这是指

r从小于r0开始到增大到无穷大)。

3)分子力的表现及变化,对于曲线注意两个距离,即r0(10-10m)与10r0。①当分子间距离为r0(约为10-10m)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②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间距离由r0增大时,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③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由r0减小时,分子力不断增大

考点68

温度和内能          要求:Ⅰ

温度和温标:1)温度:反映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一个宏观统计概念),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任何同温度的物体,其分子平均动能相同。

2)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为:T=t+273.15(K)

说明:①两种温度数值不同,但改变1

K和1℃的温度差相同。②0K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无限接近,但不可能达到。③这两种温度每一单位大小相同,只是计算的起点不同。摄氏温度把1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热力学温度把1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273K(即把-273℃规定为0K)。.

内能:1)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是状态量.

改变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它们是等效的.三者的关系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得到

ΔU=W+Q.

2)决定分子势能的因素:宏观)分势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微观)子势能跟分子间距离r有关。

3)固体、液体的内能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分子数)、物体的温度(平均动能)和物体的体积(分子势能)都有关

气体:一般情况下,气体分子间距离较大,不考虑气体分子势能的变化(即不考虑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4)一个具有机械能的物体,同时也具有内能;一个具有内能的物体不一定具有机械能。

5)理想气体的内能:理想气体是一种理想化模型,理想气体分子间距很大,不存在分子势能,所以理想气体的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1)理想气体与外界做功与否,看体积,体积增大,对外做了功(外界是真空则气体对外不做功),体积减小,则外界对气体做了功。

(2)理想气体内能变化情况看温度。

(3)理想气体吸不吸热,则由做功情况和内能变化情况共同判断。(即从热力学第一定律判断)

6)关于分子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理解时要注意.

x

0

EP

r0

(1)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标志,温度相同时任何物体的分

子平均动能相等,但平均速率一般不等(分子质量不同).

(2)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

(3)分子势能为零一共有两处,一处在无穷远处,另一处小于r0

分子力为零时分子势能最小,而不是零。

(4)理想气体分子间作用力为零,分子势能为零,只有分子动能。

考点69

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的微观结构          要求:Ⅰ

固体

多晶体

如金属

1、有确定几何形状

2、制作晶体管、集成电路

3、各向异性

晶体

1、无确定几何形状

2、各向同性

非晶体液化过程中温度会不断改变,而不同温度下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所以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化热

有确定熔点

熔解和凝固时放出的热量相等

非晶体

单晶体

1、无确定几何形状

2、无确定熔点

3、各向同性

考点70

液体的表面张力现象

要求:Ⅰ

1)表面张力:表面层分子比较稀疏,r>r0在液体内部分子间的距离在r0左右,分子力几乎为零。液体的表面层由于与空气接触,所以表面层里分子的分布比较稀疏、分子间呈引力作用,在这个力作用下,液体表面有收缩到最小的趋势,这个力就是表面张力。

2)浸润和不浸润现象:

3)毛细现象: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称为毛细现象。

考点71

液晶          要求:Ⅰ

1)液晶具有流动性、光学性质各向异性.

2)不是所有物质都具有液晶态,通常棒状分子、碟状分子和平板状分子的物质容易具有液晶态。天然存在的液晶不多,多数液晶为人工合成.

3)向液晶参入少量多色性染料,染料分子会和液晶分子结合而定向排列,从而表现出光学各向异性。当液晶中电场强度不同时,它对不同颜色的光的吸收强度也不一样,这样就能显示各种颜色.

4)在多种人体结构中都发现了液晶结构.

考点72

气体实验定律

理想气体   要求:Ⅰ

1)探究一定质量理想气体压强p、体积V、温度T之间关系,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T1<T2

p

V

T1

T2

O

V1<V2

p

T

V1

V2

O

p1<p2

V

T

p1

p2

O

2)三种变化:

玻意耳定律:PV=C

查理定律:

P

/

T=C

盖—吕萨克定律:V/

T=C

等温变化图线

等容变化图线

等压变化图线

提示:①等温变化中的图线为双曲线的一支,等容(压)变化中的图线均为过原点的直线(之所以原点附近为虚线,表示温度太低了,规律不再满足);②图中双线表示同一气体不同状态下的图线,虚线表示判断状态关系的两种方法;③对等容(压)变化,如果横轴物理量是摄氏温度t,则交点坐标为-273.15

3)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由于不考虑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理想气体的内能仅由温度和分子总数决定

,与气体的体积无关。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有(或)

4)气体压强微观解释:由大量气体分子频繁撞击器壁而产生的,与温度和体积有关。

(1)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从宏观上看由气体的温度决定

(2)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分子密集程度),从宏观上看由气体的体积决定

考点73

饱和汽和饱和汽压    要求:Ⅰ说明:相对湿度的计算不做要求

1)汽化

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才会发生,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做沸点,沸点与温度有关,大气压增大时沸点升高

2)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在密闭容器中的液面上同时进行着两种相反的过程:一方面分子从液面飞出来;另一方面由于液面上的汽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有的汽分子撞到液面上又会回到液体中去。随着液体的不断蒸发,液面上汽的密度不断增大,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也逐渐增多。最后,当汽的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就会达到这样的状态:在单位时间内回到液体中的分子数等于从液面飞出去的分子数,这时汽的密度不再增大,液体也不再减少,液体和汽之间达到了平衡状态,这种平衡叫做动态平衡。我们把跟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汽叫做饱和汽,把没有达到饱和状态的汽叫做未饱和汽。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汽的压强一定,叫做饱和汽压。未饱和汽的压强小于饱和汽压。

饱和汽压:(1)饱和汽压只是指空气中这种液体蒸汽的分气压,与其他气体的压强无关。(2)饱和汽压与温度和物质种类有关。在同一温度下,不同液体的饱和气压一般不同,挥发性大的液体饱和气压大;同一种液体的饱和气压随温度的升高而迅速增大。(3)将不饱和汽变为饱和汽的方法:①降低温度②减小液面上方的体积③等待(最终此种液体的蒸气必然处于饱和状态)

3)空气的湿度

(1)空气的绝对湿度:用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压强来表示的湿度叫做空气的绝对湿度。

(2)空气的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更能够描述空气的潮湿程度,影响蒸发快慢以及影响人们对干爽与潮湿感受。

4)汽化热:液体汽化时体积会增大很多,分子吸收的能量不只是用于挣脱其他分子的束缚,还用于体积膨胀时克服外界气压做功,所以汽化热还与外界气体的压强有关。

考点74

做功和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

要求:Ⅰ

1)绝热过程:系统只通过做功而与外界交换能量,它不从外界吸热,也不向外界放热

2)热传递: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3)热量和内能:⑴不能说物体具有多少热量,只能说物体吸收或放出了多少热量,热量是过程量,对应一个过程。离开了热传递,无法谈热量。不能说“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⑵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做功是内能与其他形式的能发生转化;热传递是不同物体(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内能的转移,它们改变内能的效果是相同的。

考点75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要求:I

1)热力学第一定律:

(1)内容:一个热力学系统的内能增量等于外界向它传递的热量与外界对它所做的功的和。

(2)数学表达式为:ΔU=W+Q

绝热:Q=0;等温:ΔU=0,如果是气体向真空扩散,W=0

(3)符号法则:

做功W

热量Q

内能的改变ΔU

取正值“+”

外界对系统做功

系统从外界吸收热量

系统的内能增加

取负值“-”

系统对外界做功

系统向外界放出热量

系统的内能减少

2)能量守恒定律:

(1)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2)第一类永动机:不消耗任何能量,却可以源源不断地对外做功,人们把这种不消耗能量的永动机叫第一类永动机。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任何一部机器,只能使能量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不能无中生有地制造能量,因此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考点76

热力学第二定律

要求:Ⅰ

1)学第二定律的两种表述:①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②不可能从单一热库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成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2热机:①热机是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其原理是热机从热源吸收热量Q1,推动活塞做功W,然后向冷凝器释放热量Q2。②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Q1=W+Q2

。们把热机做的功和它从热源吸收的热量的比值叫做热机效率,用η表示,即η=

W

/

Q1

。热机效率不可能达到100%

3)第二类永动机:①设想:只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热机。

②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表示尽管机械能可以全部转化为内能,但内能却不能全部转化成机械能而不引起其他变化;机械能和内能的转化过程具有方向性。

考点77

能源与环境

能源的开发和应用

要求:Ⅰ

能量耗散:各种形式的能量向内能转化,无序程度较小的状态向无序程度较大的状态转化。

能量耗散虽然不会使能的总量不会减少,却会导致能的品质降低,它实际上将能量从可用的形式降级为不大可用的形式,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储存着高品质的能量,在利用它们的时候,高品质的能量释放出来并最终转化为低品质的内能。故能量虽然不会减少但能源会越来越少,所以要节约能源。

三种常规能源是:煤、石油、天然气。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新能源主要指太阳能、生物能、风能、水能等。这些能源一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二是不会污染环境等等。

检测题

1、(2012新课标)

关于热力学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____

A.为了增加物体的内能,必须对物体做功或向它传递热量

B.对某物体做功,必定会使该物体的内能增加

C.可以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功

D.不可能使热量从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

E.功转变为热的实际宏观过程是不可逆过程

2、(2012

大纲卷)下列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液体温度越高,悬浮粒子越小,布朗运动越剧

C.布朗运动是由于液体各个部分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

D.布朗运动是由液体分子从各个方向对悬浮粒子撞击作用的不平衡引起的

3、(2012

广东)草叶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水珠

,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

A

引力消失

,斥力增大

B

斥力消失,引力增大

C

引力、斥力都减小

D

引力、斥力都增大

4、(2012

福建)(1)关于热力学定律和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一定量气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大

B.不可能使热量由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

C.若两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增大

D.若两分子间距离减小,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都增大

5、(2012

福建)(2)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中储有1.0atm的空气6.0L,现再充入1.0

atm的空气9.0L。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则充气后储气罐中气体压强为(

)。

A.2.5

atm

B.2.0

atm

C.1.5

atm

D.1.0

atm

6、(2012

江苏)下列现象中,说明液体存在表面张力的有____________

A.水黾可以停在水面上

B.叶面上的露珠呈球形

C.滴入水中的红墨水很快散开

D.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做无规则运动

7、(2012

江苏)(1)密闭在钢瓶中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压强增大,从分子动理论的角度分析,这是由于分子热运动的

_______增大了,该气体在温度为T1、T2时的分子速率分布图像如题12A-1图所示,则T1_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T2

(2)如图12A-2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经等压过程到状态B,此过程中,气体压强P=1.0×105Pa,吸收的热量Q=7.0×102J,求此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量。

8、(2012四川).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物体内每个分子的动能越大

B.分子间引力总是随着分子间距离减小而减小

C.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D.只有外界对物体做功才能增加物体的内能

9、(2012海南)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曲线与r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在r>r0阶段,F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在r

C.在r=r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

D.在r=r0时,分子势能为零

E.分子动能和势能之和在整个过程中不变

10、(2013·西安模拟)一定质量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升高,压强增大的原因是(  )

A.温度升高后,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变大

B.温度升高后,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变大

C.温度升高后,分子撞击器壁的平均作用力增大

D.温度升高后,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多,撞击到单位面积器壁上的分子数增多了

11.(2013·抚顺模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运动,它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叶面上的小露珠呈球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C.液晶显示器是利用了液晶对光具有各向异性的特点

D.当两分子间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间距r0

时,分子间的距离越大,分子势能越小

12.(2013·烟台模拟)如图,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AB、BC、CA三个变化过程,则:符合查理定律的变化过程是________;C→A过程中气体__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_______(选填“外界对气体”或“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的内能__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3、(2007山东)36.(8分)某压力锅的结构如图所示。盖好密封锅盖,将压力阀套在出气孔上,给压力锅加热,当锅内气体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气体就把压力阀顶起。假定在压力阀被顶起时,停止加热。(1)若此时锅内气体的体积为V,摩尔体积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写出锅内气体分子数的估算表达式。

(2)假定在一次放气过程中,锅内气体对压力阀及外界做功1

J,并向外界释放了2

J的热量。锅内原有气体的内能如何变化?变化了多少?

(3)已知大气压强P随海拔高度H的变化满足P=(1-αH),其中常数α>0。结合气体定律定性分析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使用压力锅,当压力阀被顶起时锅内气体温度有何不同。

14、(2008山东)喷雾器内有lOL水,上部封闭有latm的空气2L。关闭喷雾阀门,用打气筒向喷雾器内再充入1

atm的空气3L(设外界环境温度一定,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

(1)当水面上方气体温度与外界温度相等时.求气体压强,并从微观上解释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

(2)打开喷雾阀门,喷雾过程中封闭气体可以看成等温膨胀,此过程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简要说明理由。

15、(2009山东)36.(8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状态B变为状态C,其中AB过程为等压变化,BC过程为等容变化。已知VA=0.3m3,TA=TC=300K,TB=400K。

(1)求气体在状态B时的体积。

(2)说明BC过程压强变化的微观原因

(3)设AB过程气体吸收热量为Q1,BC过程气体放出热量为Q2,比较Q1、Q2的大小并说明原因。

16、(2010山东)36.(8分)

一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底面及侧面为隔热材料,顶面为透明玻璃板,集热器容积为V0,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0。经过太阳暴晒,气体温度由T0=300K升至T1=350K。

(1)

求此时气体的压强。

(2)

保持T1=350K不变,缓慢抽出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再变回到p0。求集热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判断在抽气过程中剩余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并简述原因。

O

A

B

C

D

软胶管

17、(2011山东)

(8分)⑴人类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是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的过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的分子势能与体积有关

b.晶体的物理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c.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增大

d.露珠呈球状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⑵气体温度计结构如图所示。玻璃测温泡A内充有理想气体,通过细玻璃管B和水银压强计相连。开始时A处于冰水混合物中,左管C中水银面在O点处,右管D中水银面高出O点h1=14cm。后将A放入待测恒温槽中,上下移动D,使C中水银面仍在O点处,测得D中水银面高出O点h2=44cm。(已知外界大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相当于76cmHg)①求恒温槽的温度。②此过程A内气体内能

(填“增大”或“减小”),气体不对外做功,气体将

(填“吸热”或“放热”)。

18、(2012山东)36.(8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c.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引力增大,分子间斥力减小

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减小

(2)如图所示,粗细均匀、导热良好、装有适量水银的U型管竖直放置,右端与大气相通,左端封闭气柱长(可视为理想气体),两管中水银面等高。先将右端与一低压舱(未画出)接通,稳定后右管水银面高出左管水银面(环境温度不变,大气压强)

求稳定后低压舱内的压强(用“cmHg”做单位)

此过程中左管内的气体对外界

(填“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气体将

(填“吸热”或放热“)。

19.(2013·潍坊模拟)(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C的冰与0°C的水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

分子间作用力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D.

随着制冷技术的不断提高,绝对零度一定能在实验室中达到

(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p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图

象如图所示,气体在状态A时的体积V。=

2m3,线段AB与p轴

平行.

①求气体在状态B时的体积;

②气体从状态A变化到状态B过程中,对外界做功30J,问

该过程中气体吸热还是放热?热量为多少?

20.(2013·日照模拟)

在某高速公路发生一起车祸,车祸系轮胎爆胎所致。已知汽车行驶前轮胎内气体压强为2.5atm,温度为27℃,爆胎时胎内气体的温度为87℃,轮胎中的空气可看作理想气体。

(1)求爆胎时轮胎内气体的压强;

(2)从微观上解释爆胎前胎内气体压强变化的原因;

(3)爆胎后气体迅速外泄,来不及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判断此过程胎内原有气体内能

如何变化?简要说明理由。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p0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