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试卷题目2010级第三学期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03 07:1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体育试卷题目2010级第三学期答案

一、填空题 (每空 2分,共 30 分)

1、体育能力是指由各种、 能力 有机组成的综合能力.从认识论的观点看:主要包括对身体各种活动的敏锐观察能力, 迅速反应能力 、 记忆能力 、创造性活动能力、 接受信息 的能力,以及对动作重点难点的判断能力。

2、意志品质指一个人的 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以及勇敢顽强和主动独立等精神,意志品质既是在 克服困难的 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又是在克服困难过程中培养起来的。

3、力量素质是指人的机体或机体的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收缩和舒张)时

4、灵敏素质是指人体在各种突然变化的条件下,能够的能力,是人各种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在运动中的综合表现。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它以强化训练为基本手段,既是以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为目的的教育,又是社会文化活动的组成部分。√

2、影响健康的因素有环境因素、生活方式等因素。√

3、最大吸氧量是反映人体极量强度的摄氧和耗氧能力,是心血管功能的最主要评价指标。√

4、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征,从以下四个方面明显地呈现出来:(一)自我意识方面;(二)情感方面;(三)意志方面;(四)社会适应方面。×

5、健康促进是指一切能使行为和生活条件向着有益于健康改变的教育与环境支持的综合体。√

6、体育能增进健康减少疾病,提高视力。√

7、体育课程是我国高校教学计划中的基本课程之一,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实现高校体育目的的唯一组织形式。×

8、机体无明显疾病,但活动能力下降适应能力出现不同程度减退称“亚健康 ”。×

9、脉搏是反映心血管功能的基本指标之一, 正常成年人得脉搏为60~100次/Min√

10、柔韧素质是人体各肌肉、关节、韧带等组织的伸展活动能力和弹性的总称。√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什么是有氧耐力素质?如何利用持续负荷来提高有氧耐力?

(1)有氧耐力:有氧耐力是指长时间进行有氧供能的工作能力。多采用长跑,长距离游泳等方法。负荷强度为最大负荷强度的75%—85%,心率在140—170次/分。时间最少5分钟,一般在15分钟以上。

体育试卷题目2010级第三学期答案

(2)持续负荷法是发展有氧耐力地主要方法。其特点是负荷量大,没有间歇。持续负荷法根据速度是否变化又分为匀速训练和变

有氧耐力持续负荷法

速训练两种。采用持续负荷法训练时,每次负荷时间不少于30分钟。对又一定训练水平地运动员负荷时间可以达60~120分钟。练习强度可以通过测定心率等方法计算,心率可控制在每分钟150~170次。

采用变速训练时,可在练习过程中逐步提高速度,即从较低地强度提高到中等强度。例如第一个1/3的距离可用较低的速度完成,然后将速度提高到稍低于中等强度的水平,最后1/3距离则用中等强度的速度完成。此外,还可以从中等到次最大不断变换强度。例如,在每1~10分钟的最高强度负荷后,可穿插安排中等强度负荷,以保证机体在下一次提高负荷前稍有调整。采用最大素的负荷时,心率可达到180次/分,恢复阶段讲到140次/分。有节奏的、波浪形变化的强度安排,有助于进行大负荷训练,并能有效提高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在不同情况下的适应能力,从而大大提高有氧耐力水平。

2、什么是终身体育?人体自身发展的三个规律是什么?

(1)终身体育是90年代以来体育的改革和发展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 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终身体育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与国际终身教育思潮密切相关。在国外,早在20世纪60年代,“终身教育”一说,经由继续教育专家朗格朗首次提出,体育作为教育的组成部分随终身教育顺势分娩自不待言。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终身体育”伴随中国改革和发展正式诞生,随时空延伸而拓展。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身体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终身体育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人从生命开始至生命结束中学习与参加身体锻炼,使终身有明确的目的性,使体育成为一生生活中始终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二是在终身体育思想的 指导下,以体育的体系化、整体化为目标,为人在不同时期、不同生活领域中提供参加体育活动机会的实践过程。

(2)人体自身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人的一生一般要经历三个发展时期,即生长发育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由于体育锻炼具有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作用,对人的各个不同时期的身体健康,都具有积极影响。所以,体育锻炼要根据各个不同时期人体发展的特点,提出相应的要求。生长发育时期的要求,是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成熟期的要求,是保持旺盛的精力与充沛的体力;衰退期的要求,是延缓衰退、延长工作年限、延年益寿。

不同的发展阶段锻炼的要求不同,锻炼的内容与方法也相应有所不同。也就是说,人的一生都应当伴随着体育锻炼,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目标和要求,不同的内容与方法。锻炼身体不可能“一次完成”,更不能一劳永逸。

四、论述题 (30 分)

1、什么是社会适应能力?举例说明体育对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1500字左右)

体育试卷题目2010级第三学期答案

(1)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以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 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一般认为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以下一些方面:个人生活自理能力、基本劳动能力、选择并从事某种职业的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用道德规范约束自己的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指社交能力、处事能力、人际关系能力。

同时社会适应能力是反馈一个人综合素质能力高低的间接表现,是人这个个体融入社会,接纳社会能力的表现

体育活动对于提高人的社会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是由体育活动的社会特性所决定的。人在体育活动时,既需要交往与合作,又存在相互竞争的现象。这种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交往、合作和竞争的意识和行为会迁移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去。

(一)体育活动有助于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指在社会活动中人与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的联系过程。体育锻炼能增加人与人接触和交往的机会。通过参与体育活动,可以忘却烦恼和痛苦,消除孤独感,并逐渐形成与人交往的意识和习惯。有研究表明,外向性格者比内向性格者的社会交往需要更强烈,这种社交需要通过跳舞、打球等集体性的体育活动可得到满足。性格内向者更应该参与集体性的体育活动,使个性逐步得到改变。

研究表明,个体坚持体育锻炼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与他人交往或参与群体活动。布拉尼(Brawley)认为个体参与群体活动可增加群体认同感、社会强化、刺激性及参与活动的机会。参与体育活动者要比中途退出者更能与他人形成亲密的关系。

女性坚持体育锻炼似乎更与体育活动的社会特性有关。美国有一项研究显示,62%的女性喜欢与朋友一起进行锻炼,而男性只有26%。25%的女性和18%的男性认为,与同伴一起练习是自己坚持体育锻炼重要原因之一。斯蒂芬(Stephens)等人研究指出,在他们所调查的加拿大被试中,18%的女性和12%的男性认为,不与他人一起练习就会阻碍自己继续参加活动。此外,35%的女性和24%的男性将社会交往看成是坚持体育锻炼的重要原因。

一些研究认为,青少年参与运动的程度与家庭成员、好朋友的参与运动程度紧密相关;好朋友的参与运动程度比家庭成员的参与程度更能影响青少年参与运动的程度;对个体参与运动程度而言,同性别家庭成员的参与运动程度要比异性成员参与运动程度影响大;家庭、好朋友喜欢体育锻炼的青少年更易形成朋友支持网络,并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体育试卷题目2010级第三学期答案

由此可见,体育锻炼不仅能促进人的社会交往活动,而且体育活动的社会交往特性又会吸引人参与和坚持体育锻炼。

(二)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合作精神

合作是建立在团体成员对团体目标的认识相同的基础上。在合作的社会情景中,个人所得有助于团体所得。合作的优越性体现在个人与他人一起工作时所获得的社会效益,如增加交流、相互信任等。在一些相互依赖性的任务(如篮球运动等)中,合作会使活动变得更为有效,因为团体要获得成功,团体成员就必须相互协作、共同努力。

现代社会需要具有合作精神,一个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和成就,就需要与他人合作,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孤军奋战,难成大业。

合作能力既是体育活动参与者必备的素质,也是通过体育活动需要发展的一种能力。从事体育活动,特别是从事集体性的体育活动,需要个体与他人通力合作,这不但使集体的目标得以实现,而且个人的作用也能充分地发挥。

经常性地参与体育活动,特别是参与集体性的体育活动,有助于个体加强合作意识,有助于个体培养团队精神。

(三)体育锻炼有助于形成竞争意识

竞争与合作相对立,指为了自己的利益和需要而同他人争胜的行为。在竞争的社会情景中,一方的得益会引起另一方利益的损失,而且个人对个体目标的追求程度高于对集体目标的追求程度。一般而言,在独立性的任务中,竞争有优越性,因为在这样的任务中,对成员间相互协作的要求不是很高,个体的活动目标不是击败他人,而是指向任务的成功。

现代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努力培养竞争意识和能力有助于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后能很好地适应社会。

竞争是体育运动的主要特性之一。在体育运动过程中,时时处处都充斥着竞争,既有对自己运动能力的挑战,也有与他人的争胜;既有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有团体与团体之间的竞争。

体育试卷题目2010级第三学期答案

需注意的是,在运动中与他人竞争时,要有良好的体育道德,争胜主要是靠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通过不择手段地伤害他人来达到。要通过竞争来培养自己积极进取、顽强拼搏的精神。 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通过多种手段获得发展,但体育课程学习是其中最重要的途径之

一。这是因为大多数体育项目只能在“社会”环境即与他人发生联系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在体育活动环境中,学生可以以更直接、生动和集中的方式接触、体验近似于社会上所能遭遇到的各种情景,例如竞争、冲突、分享、合作、共处、避让、包容、突变、角色和角色转换、赞扬、批评、成功、失败、规范、处罚从而不断增强自我调控的意识和能力。二、社会适应领域学习的主要内容社会适应学习领域的学习过程也就是学生在体育课学习中了解并获得如何使自己与他人、群体及社会保持和谐关系的知识和能力的过程,即通过体育课程的教学促进学生不断完成社会化的过程。

根据学生社会化发展的特点,本领域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学习内容:即与他人和社会共处、终身学习以及探索创新能力。体育课程对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1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有助于消除孤独感和自卑感,使学生感到集体的温暖,与集体融为一体,自觉以集体的规范约束自己。只有在与同龄人相处的过程中,特别是在经常发生各种矛盾和冲突的体育活动中,学生才能真正学会如何面对社会,逐渐形成理解他人、关心他人、乐于帮助他人和接受他人帮助的态度,正确地对待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体验尊重和被尊重的感受;另外,与他人和集体和谐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还需要具有心理相容的品质。由于体育活动主要是在开放的时空中进行的,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之间的关系始终处于动态组合的状态中,这使学生相互之间增加了交往和了解的机会;体育课程学习区别于其他许多课程学习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体育课程学习的集体性。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os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