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更新时间:2024-05-26 14:12: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0.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Scandinavia) 瑞典丹麦芬兰挪威冰岛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民族文化、传统和生活习惯等因素,其设计一直以“一枝独秀”的姿态出现。

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形成了设计上以功能为第一要素的功能主义思想,强调从社会民主、使用目的和大众经济水准的角度来改变传统的设计观念。

20—30年代北欧五国逐步形成了既不同于奢华的法国装饰艺术风格,又不同于美国商业味浓厚的流线型风格,同时有别于冷漠理性的德国设计的独特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

其特征是:①注重现代与传统、机械化与手工艺、理性主义与人情味的巧妙结合(三个结合),②风格简朴、典雅、明快,③合理运用自然材料并突出材料自身的特点,④注重形式与功能的统一,⑤既强调产品的高度理性主义的实用性,⑥又在其设计中注入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温情脉脉的情调,开创了一种经典的现代设计风格。取得了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之间的平衡点。

北欧设计集中于陶瓷、玻璃、灯具、家具及室内设计等方面,

比较突出的国家有瑞典、丹麦和芬兰等。

30年代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走向国际的时代。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大工业相结合,民族、地域特色与国际主义相统一在设计上的典范,其独特的设计特征和近乎完美的设计作品,对以后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也给寻求工业设计发展的国家很多启迪。

别具一格的斯堪的纳维亚设计风格早在30年代就逐步形成,并受到世界各国的喜爱和关注。这种风格在四五十年代逐渐成熟,并通过五十年代的一系列国际展览广为传播,成为世界工业设计界耳熟能详的国际品牌。

1954年,美国举办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展览,把它作为“优良设计”的例子介绍给美国设计师和社会各界。

1956—1957年在德国举办了“丹麦的新式样”展览,1960—1961年在美国举办了“丹麦的艺术”展览, 1958年巴黎艺术博览馆举办了名为“斯堪的纳维亚的式样”的展览,向巴黎人民展示了北欧设计的风采。 1961年在伦敦等国际都市举办了“芬兰制”展览等等。通过这一系列国际性展览,向世界各国工业设计界全方位展示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设计的面貌,一股清新的北欧设计旋风刮遍了世界各地,对全球工业设计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一、瑞典的设计

瑞典是北欧最早出现自己的设计运动的国家。1900年即已成立了类似于德意志制造同盟的设计组织——瑞典设计协会,功能与德国工业同盟类似,旨在促进设计界的接触,最终达到提高瑞典产品设计水平的目的。

1

瑞典的陶瓷和玻璃器皿设计以造型简单朴实、功能良好而著称,被称为“瑞典现代风格”,它深深影响了世界各国的餐具设计。

陶瓷公司 古斯塔夫斯伯格(Gustavsberg) 罗斯特朗(Rorstand)玻璃公司奥列弗斯(Orrefors)特点: ①风格简洁朴实 ②使用功能良好 ③便于批量生产

陶瓷设计的代表人物是威廉·盖茨(William Kage 1889—1960),他长期为古斯塔夫斯伯格公司设计陶瓷产品。他于1939年设计的一套餐具,采用白色底色,加上浅灰色的波浪纹装饰,既现代又典雅,是瑞典现代主义非常典型的作品。

瑞典的家具及室内设计既强调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原则,又强调图案装饰性、传统与自然形态的重要性。如家具设计师布鲁诺·马斯逊(Bruno Mathsson)等采用自然材料,如木料、皮革,加上高度重视人体工程学的设计细节,设计的家具方便、安全、舒适,成为瑞典式现代主义家具设计的代表。1935年他设计的一套扶手椅和搁脚板,其自然的材质、弯曲的形式和舒适的功能都隐隐表达出设计师对人的情感的尊重,传统和自然意象的注入是其设计的重要特征。瑞典家具在二战后得到世界承认并广为流行,成为世界最杰出家具设计的同义词。

1939年瑞典产品第一次在纽约世界博览会上展出,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强烈兴趣和关注,意味着瑞典产品设计开始走向世界。

受英国的影响,战后斯堪的纳维亚国家为提高工业设计水平都纷纷成立专门部门,控制产品质量与标准化生产,这成为战后北欧设计飞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早在20世纪初期成立的瑞典工业设计协会已成为官方机构,专门从事工业设计国民教育,解决工业设计师与厂商之间合作与联系的问题。瑞典为了提高消费者对工业设计产品的品位与消费水准,提高设计水平,还出版了设计杂志,成为当时瑞典的流行刊物。 战后瑞典出现了一批以工业技术为背景的设计师群体,他们以设计整体而非个人的方式活跃在工业设计领域。瑞典的家具在战后得到世界承认,不少家具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杰出最优秀的设计,成为欧洲的畅销货。 卡尔·马姆斯登(Carl Malmsten)被公认为瑞典“现代家具之父”,他与另一位瑞典设计大师布鲁诺·马斯逊(Bruno Mathsson)一样,其设计活动全盛期都是从二战期间开始,两人设计概念接近。两人都具有民主化的政治倾向,在产品设计中讲究功能主义,强调设计的人情味,反对过分机械化的风格。这反映了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思想,也使瑞典家具在国际市场上长盛不衰,直到20世纪90年代瑞典家具仍独具魅力。马姆斯登所说的“适度则永存,极端则生厌”反映了瑞典家具设计的理论精髓。

瑞典在工业产品设计方面也闯出了一番天地,令世界同行刮目相看。瑟克斯顿·沙逊(Sixton Sason)是瑞典另一位杰出的工业设计师,也是一个设计多面手,他曾为相斯奎纳公司设计家用设备及电动工具,为Electrolux公司设计真空吸尘器,他同时还是哈斯照相机公司的设计顾问。他1950年设计的沙巴92型小

2

汽车,科学运用空气动力学的原理,流畅的外部造型与合理的内部设计相结合,一经推出即大获成功,该车型连续生产达30年之久。

1953年乔·威斯加德(Jan Wilsgaard)为瑞典著名的沃尔沃汽车公司(Volvo)设计的“亚马逊”型小汽车(Volov Amazon),外型简洁大方,式样朴素而富有人情味,合乎追求和平静的北欧人心理,因之连续生产了18年,成为北欧优秀汽车设计的代表。

二、丹麦的设计

丹麦较瑞典略晚进入现代主义,但在二次大战后很快迎头赶上。

丹麦的玻璃制品和陶瓷制品设计兼具现代简单明快和传统恬静朴素的特征,是现代功能主义与传统风格的巧妙结合,在20世纪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平。

丹麦的家具设计大量采用榉木、柚木等天然材料,重视参考传统家具式样,同时具备机械化大批量生产的特点,表现出典雅、轻巧、自然而现代的特点,其代表人物有卡尔·克来恩(Kaarre klint)等人。克莱恩设计的椅子注重功能的实用性和艺术的审美性,特别强调采用不上漆色的木材自然本色和皮革及素色织物相结合,创造了一种自然而亲切的设计语汇,形成了北欧家具风格的典型特征,对丹麦恬静而富有韵味的家具设计产生了重大影响。 优点:

①强烈的自然感 ②具有传统的美感 ③体现手工艺风格 ④具有现代精神 ⑤简洁轻巧便利 ⑥成本低廉 特点:

①具有多方面适应性的设计 ②为不同层次消费者的设计

丹麦的灯具设计具有很高的世界声誉,以科学安排光线分布及讲究与室内建筑的融合而著称。

丹麦20—30年代最著名的灯具设计师保罗·海宁森(Poul Henningsen 1894—1967),他认为照明灯具应当遮住直接从光源发射的强光,遮盖面积要相对大一些,以创造出一种美丽而柔和的阴影效果,还应利用一些相对向下的光线分布,产生一种闭合建筑空间的作用。灯具设计与室内设计相结合,反映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1925年他设计的PH灯具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一举成功,获博览会金奖,标志着北欧现代设计的国际地位得到公认。PH灯具根据室内采光的要求和设想,从照明的科学原理出发来确定其造型,重叠式灯罩既形成了反射面,又增加了光线的层次,并且形成优美独特的外形轮廓,照明效果柔和、均匀、无

3

炫光刺激,又增加了光线的层次,并且形成优美独特的外形轮廓,照明效果柔和、均匀、无炫光刺激,光色适宜,具有极好的功能效果。由于该灯具具有极高的设计价值,至今仍在生产和销售,成为北欧灯具设计的典范之作。

丹麦设计被称为“没有时间限制的风格”。

战后丹麦的设计发展也受到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丹麦在德军战领期间,曾出现了一股重新恢复手工制造家具的手工艺复旧风,战后丹麦政府为了有效控制住向手工艺的极端发展,对工业设计与家具设计订立了严格的标准,促进了手工艺与现代生产的有机结合。

战后丹麦成立了一个专门部门——丹麦家具生产者质量管理委员会,来管理丹麦家具的产品质量并订立标准,对新产品进行抽样质量检验。与此同时,丹麦还成立了丹麦手工业与工业设计协会(Society of Arts and crafts and Industrial Design),该协会的测试中心对所有丹麦的工业产品进行严格的破坏性质量检测,以保证丹麦所有产品的质量,从而在国际上树立起“优质产品”的形象。这一作法对发展中国家工业设计的发展很有启发。

50年代丹麦的设计界人才辈出,涌现了许多大师级人物,形成了阵营强大的“丹麦现代设计群”,对丹麦工业设计发展作出了引人注目的成就。早在30年代即已声名显赫的设计大师海宁森在战后推出了新的PH灯具系列,如他设计的PH—S形吊灯和PH洋蓟吊灯都取得了很大成功,成为世界灯具设计的典范,至今仍在市场上畅销。

汉斯·华格纳(Hans Wegner 1914— )是确立战后丹麦设计国际影响的重要人物之一,他设计的椅子,椅背大多采用一排扇状的细杆组成,扶手部分自然弯曲,细部考虑得十分周到,在体量和视觉上都显得轻快优雅,其使用的自然材质和高雅的格调体现了一代大师的极高造诣,很多成为传世佳作。他1944年设计的“中国椅子”,具有典型的明式家具风格,艺术品位极高,是西方设计师模仿中国家具设计最杰出的例子之一。

伯格·摩根森(B rge Mogensen)则是丹麦50年代后期非常有影响的新潮派设计师之一,在家具与室内设计方面追求非正规化的、多变与特殊的形式,与美国设计师依姆斯等人的设计不谋而合。摩根森对于室内设计的标准化最为关心,强调按照模数从事设计。1954年他展出了一套按模数标准设计出来的现代室内组合,表现出摩根森在设计上严格的科学性,其设计更具机械化批量生产的特征。

阿勒·雅各布森(Aine Jacobsen 1902—1971)是丹麦战后又一位具有国际影响的设计大师,他那独具匠心的金属餐具、卫生洁具和家具设计,具有典型的功能主义和现代设计美学巧妙结合的特征,成为现代设计的经典之作。50年代初期他设计了钢管脚的胶合板椅子,按人体工学以热压方法加工而成,具有曲面形式美的特征。1958年他为弗里兹·汉森公司设计的“天鹅型”椅和“蛋型”椅,运用热压胶合板整体成型,金属支架配以用皮革包裹的大曲面,具有极高的现代美学价值。这两种新式座椅受到世界各地消费者尤其是青年人的喜爱与欢迎,并直接引发了60年代新风格的出现。

4

三、芬兰的设计

芬兰的现代主义设计起步较晚,直至1917年芬兰独立之后才开始有所发展。

20—30年代芬兰最有影响的设计界人物是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1898—1976),他通过其建筑、家具等设计成为北欧最有影响的现代主义大师。1931年他成功地采用热压成型的曲木工艺设计的扶手椅,轻巧、舒适,形式优美而结构合理,是斯堪的纳维亚风格设计的最经典作品。1936年阿尔瓦·阿尔托设计的木茶几,延续了芬兰传统的家具材料和造型形式,并独出心裁地将茶几一头设计成双轮式样,既可固定,又便于推动,于设计中融入了人文关怀和时代特征,成为芬兰家具设计的杰作。他在1937年设计的玻璃花瓶,采用了多层次的有机造型,如同蜿蜒而出的芬兰湖泊,波光荡漾,极富温馨浪漫的艺术魅力,自然而亲切。阿尔瓦·阿尔托还是新建筑运动的大师级人物,其建筑设计在国际建筑史上别具一格,具有极高的艺术水平。他的设计对英、美等国产生了较大影响。

30年代是斯堪的纳维亚设计走向国际的时代,斯堪的纳维亚风格是传统手工艺与现代大工业相结合,民族、地域特色与国际主义相统一在设计上的典范,其独特的设计特征和近乎完美的设计作品,对以后国际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了很大影响,也给寻求工业设计发展的国家很多启迪。

尽管芬兰在战时遭到很大破坏,但战后芬兰迅速在工业设计上重新起步,功能主义的原则与严格控制的设计风格上的典雅与人情味,很快使其成为世界工业设计的重要国家。

战后芬兰成立了一系列与工业设计有关的机构,有政府的,也有民间的,如芬兰工业设计师协会、芬兰对外贸易协会、芬兰手工艺与设计协会等,这些机构从组织宣传、质检、标准化等方面对芬兰工业设计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1951年和1954年的米兰三年展上,芬兰设计终于崭露头角,受到世界关注。由依塔拉(Ittala)玻璃制品公司展出的大量玻璃器皿,得到人们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赞扬,从而奠定了芬兰设计的国际地位,代表人物是塔比奥·维尔卡拉(Tapio Wirkkala1915—1985)。在阿拉比亚(Arabia)陶瓷公司主持设计的芬兰设计师凯·弗兰克(Kay Franck)主张朴素而民主化的设计方向,50年代他设计的被称为“基塔”的系列陶瓷餐具以朴素大方而著称,成为芬兰现代设计的经典作品,至今仍在生产销售。 战后芬兰的家具也得到世界公认,跻身于世界优秀家具之列。其代表人物是伊马利·塔皮奥瓦拉(Ilmari Tapiovaara)与安蒂·鲁梅斯涅米(Antti Nurmesniemi),他们是芬兰50年代最重要的两位设计大师。他们在设计中把现代主义原则与传统风格相结合,以机械化生产制造新一代家具,其设计的家具得到国际的承认和推崇。鲁梅斯涅米1960年设计的一种公共场合用的椅子获得这一年米兰工业设计大展的金奖,而塔皮奥瓦拉设计的“卢基一型”(Lukki 1)可堆放椅子被意大利奥利维蒂公司看中,作为该公司在赫尔辛基展示间的座椅,显示了芬兰家具设计在世界工业设计界的优势地位。 特点:

①具有良好的功能性 ②具有简洁的造型

5

③具有传统的美感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or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