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砖一瓦讲述原汁原味的关中历史(秋林夜雨 作)

更新时间:2023-09-28 20: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砖一瓦讲述原汁原味的关中历史(1) 作者:秋林夜雨

在中国北方,以古代建筑为特色的旅游景点中,山西的平遥可算是令人遐思不已的佳地。

平遥是一座汉民族传统规划思想和建筑风格建设起来的城市,它不仅代表了中国明清时期的建筑形式,施工方法和用材标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汉民族、中原地域的艺术进步和美学成就。是研究中国明清时期的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军事防御、宗教信仰、传统思想、伦理道德、人类居住形式的典型代表。

多年来我总在想:陕西关中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之一,历史悠久,文化脉源丰富,在陕西关中也应该有像山西平遥式的明清建筑。可人们只是知道,在陕西韩城党家村有一个明清建筑村落,就连不少人都推崇的陕西“韩城老城”,我觉得明清味也不是很足。

究其原由,除了年久失修外,对文物的保护观念太差。陕西关中历史悠久,历史、民俗文物太多,熟视无睹,城市、农村现代化建设一味拆“旧”建“新”。四十几年前,我在西安居住的院子,是一座很不错的明清四合院。可四十年后,我从新疆退休回到西安,街道宽了,高楼起来了,四合院没有了。虽然也建了不少“仿古一条街”,可那全“仿”的不伦不类。

现在为什么又要“仿”呢?因为失去了“旧”,才知道“旧”的珍贵!

明清时期的关中是什么样?明清时期关中的建筑是什么样?到那里能找到关中的历史足迹?用什么给子孙后代展示足以证明我们先人辉煌历史的实景实物呢?

可喜的是,回到西安后,听说有一个叫“王石头”的人。20年间,投资数亿元,

抢救性地收藏和保护民居、石雕、砖雕、木雕、字画、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关中民间文物。

过了几年,又听说南五台山下有座“神秘城堡”。一打听,就是“王石头”用那些民间文物组建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王石头”者王勇超,传统民俗文化抢救保护第一人。二十多年来,他四处抢救濒临灭绝的民间文化遗产,硬是走遍陕西渭北的各个村落,将农民建厕所、修猪圈、甚至是铺路用的古代拴马桩、饮马槽等民间艺术品一件件地购回。他收藏的这些东西,用3列挂25节车厢的火车都拉不完。而且收藏范围涵盖石雕、木雕、砖雕和民俗礼仪、宗教、军事、交通、生产、生活等用品实物3.2万多件套,仅拴马桩就有8200根,号称“地上兵马俑”。更重要的是王勇超还收藏古民居,目前古民居已买下40座院落、300多栋、上千间房屋。

我怀着对这位关心历史,关注关中,为保护关中古民居倾情付出的热心人的钦佩之情,两次前往他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第一次,进门老天就下起不大不小的雨,我在时大时小的雨中转了两个小时,令人震憾,感受颇深,可拍摄的片子效果就很差了。但雨中的片子有另一种情趣,后面我会发上来。

“五一”第二次去,又仔细地观看了一遍,惊愕、感叹、瞩目、赞赏,激动之情难于言表。在“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里, 一砖一瓦都讲述着原汁原味的关中历史,解答了我的上述疑虑,也使我的心理得到些许平衡。

目前,“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对外开放的只是古代民居一条街。它是将散落在关中各地的、具有保护价值的100多所典型民居整体收购,移建到此,实施异地保护并开发利用。这些民居建筑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具有研究价值,其中数量众多、工艺精湛的木雕、砖雕、石雕等还具有极高的审美和观赏价值。

大门内两侧,列队欢迎的是高低错落、人物头像造型各异的拴马桩,就像“兵马

俑”跨过时空,站在门口微笑着欢迎远道而来的宾客。

恢宏的石门上精细的花纹、“地通乾元”四个雕刻的大字,唤醒那些离我们很远又很近的历史记忆。

跨过古老的石门,人们进入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

一条街道,十几座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四合院闯入视线,整个街道讲述着一段关中往事,每院古居藏着一段家族的历史。

一砖一瓦讲述原汁原味的关中历史(2)

现代的人们一边高唱“人民创造历史”的赞歌,一边在不停地毁灭着那些与今天生命延续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历史见证,毁灭着那些民间生活的幸存文化。岁月无情,那些凝结着祖辈智慧的石雕石刻,在风剥雨蚀中惨遭损毁;人事可畏,那些聚集着先人才华的民居老宅,在钢筋水泥进行曲中衰败倒塌…… ——摘自《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宣言》

近年来,山西的银号、商人大院,安徽徽商大院,扬州盐商大宅等等,都成为旅游热点,这些精美的明清建筑,不仅给历史上的晋商和徽商增加了几分“色彩”,还为两省的旅游经济带来了更大的效益。

陕西古民居,自有特色,虽然不象上述大院规矩很多,但粗犷豪放,沉稳大气。可是,在持续的城市、乡村改造中,一些富有特色的古民居荡然消失,精美的砖石雕刻化为瓦砾。然而在西安隋唐佛教圣地南五台山下,占地500亩的“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中,却通过异地迁移,原汁原味地把40座渭北古民居复原过来,一座座堪与“晋居”、“徽居”相媲美,甚至比之更雄浑豪华精美,更有研究价值的明清建筑,组合为乡风浓郁的明清街区,成为陕西古民居的珍贵标本。

西安是个一砖一瓦都倾吐着历史的城市。自1985年起,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筹建者王勇超倾尽财力,组织30人,兵分六路,先后去了澄城、合阳、大荔、蒲城、黄龙等渭北8县,走村串乡,对存在的明清古民居进行地毯式普查,登记造册。斥巨资将渭北明清遗留下来的40院民居,砖瓦木料编上号,整体迁移到博物院,一砖一瓦、一门一窗都保持原样。当年报纸上有一篇长文曾介绍此举,标题是:《500亩地装一个人的藏品》。

一条石板老街,拴马桩如密林一般整齐有序地排列,街道两侧分布着一幢幢明清时代的古宅,高大的门楼和院墙,石刻的门框对联,砖雕的龙门对,都昭示着古民居的历史沧桑。

以前只知道“门当户对”是指结婚双方的条件要匹配,并不了解其出处。在这里可以看到真正的“门当”与“户对”。

每家门楣上都有与地面平行、与门楣垂直的圆柱形木雕,叫“门当”。根据门脸大小取双数,有的两个,有的四个,意在祈求人气旺盛、香火永续。而“户对”是指宅门前左右相对而置的一对石墩或石鼓,它是主人家身份地位和家境的象征。旧时谁家有到了谈婚论嫁年龄的子女,都会到相中的对方家偷偷观察,从“户对”上雕刻的纹饰,就能了解对方家所从事的行当。由此“门当户对”被演化成男女婚配的条件并延续至今。

在陕西的很多老宅子上,经常会看到“光裕”这个词,什么意思呢?光裕应该是源于“光前裕后”, 宋?王应麟《三字经》:“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光前:光大前业;裕后:遗惠后代。为祖先增光,为后代造福,形容功业伟大。

这些层层叠叠的深宅大院,大多是明清时期修建,有的保存还算完整,有的已经残缺不全。然而,历史风尘的侵蚀难以掩盖当年的华美,新旧朝代的交替,埋没不了关中人民智慧的光芒。那精美的照壁、屋檐,欲飞的屋角与错落的马头

墙,那古色古香、斑驳不清的雕梁画栋,都细致地镌刻着关中人民对美的追求。屋前及周围从渭北高原移植过来的千年、百年古树,也已发出绿芽??让人流连忘返。

一个时代或一代人离去,都把自己最伟大的创造——建筑留在世上。传统民居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更是一部历史的教课书,一种深厚的历史韵符,一种悠远的美,一种历尽沧桑而依然存在的文化精神。从民居文化中可领略建筑文化最具哲理性的艺术瑰宝,越是年深日久,越会放射出灿烂光华。

一砖一瓦讲述原汁原味的关中历史(3)

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倡导者冯骥才先生曾经说:“江浙一带大部分沿海地区的村落建筑以及格局已经改了三四遍了:先盖个香港式的建筑,又改成美国式的,又拆了改成西班牙式的??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把自己本民族风格的村落拆了以后按外国形式盖的”。他强调说:“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文化的DNA ”。

关中民居的“DNA”是什么?

有人说,陕西“十大怪”中说的“房子一边盖”,就是关中建筑最典型的特征。我认为,这只是关中民居“DNA”中的一个位点。此外,还有门楼、照壁、院落、屋脊、檐部、壁面、马头墙等关中民居重点装饰的部位,都很有特色。

今天专说“马头墙”。

一说到马头墙,人们就会想到“青砖小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徽派建筑风格。其实“马头墙”并非专属徽派建筑的标志,它是我国汉族的一种山墙建筑形式,在不同的地区“马头墙”可以有不同的样式和装饰。可以说,高高耸立、错落有致的马头墙是中国汉族明清建筑的重要特征之一。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oj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