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名人典故

更新时间:2024-02-02 00:3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贵阳名人典故篇

1、高廷瑶——清代断案高手 闹市区 铜塑像

乌当区新添寨步行商业街,热闹的德克士前,一尊人物塑像站立在此,正面对着新添大道的车水马龙,背后是安宁祥和的休憩区。

这尊塑像人物身穿清代官服,头戴顶戴花翎,手捋长须,神态安详,浓眉大眼,一脸正气。从人物脚下石墩刻字上可以看出,这尊塑像为高廷瑶。铜像由贵州省雕塑院李钢院长创作,人物生平由著名军旅书法家肖茂光将军书。

从罗登宜《嘉道循吏—— 高廷瑶》一文中,或许能提供答案:“(高)七年(公元1802年),选授安徽庐州通判,调凤阳通判,升凤阳同知、平乐知府。后调广东肇庆、广州府,署肇罗道。”不仅“简历”不错,高廷瑶为官观念先进,重视民众,刚正不阿,安抚苗民起义、以和平方式平息时态;为民请命免除赋税宿州赈灾、安徽休宁县分期遣散棚民数十万等等,都是其为官期间所立功劳。

“简历”漂亮,有自己一套为官为人之道,让高廷瑶成为当时官场有作为的“父母官”,被誉为“嘉、道间循吏冠。”

明察秋毫 判案高手

为官时做实事,不是高廷瑶被后世提起时唯一的关键词,让人对他其人产生兴趣的是:在刑侦技术手段落后的古代,他却是某一程度上的“福尔摩斯”,从细微处洞察事情真相,从常情常理出发还人以清白,以事实为依据是非分明,公正判案,明察秋毫。在高廷瑶留给后世的《宦游纪略》中就记录了不少他曾经办理的案件,时隔两百年,这些案件如今读来,对于侦探小说迷们来说,也是十分精彩的悬疑小说。

道光七年,高廷瑶辞职还乡,筹集资金建立北衙学院,热心地方教育事业;而他《历官信谳录》和《宦游纪略》两本书,不仅记录个人为官所见,对于所反映的清代中后期官场和社会现状,也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在20世纪30年代,高家人不少参加革命或支持革命,在时代变化中继续着新的故事。

2、马士英——“历史欠他个清白”

据历史资料,马士英(约1591~1646),字瑶草,贵州贵阳人,明末凤阳总督;南明弘光朝内阁首辅。“万历四十四年,与怀宁阮大铖同中会试。崇祯三年,迁山西阳和道副使。五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拥立福王朱由崧登基。”

这样一位“简历漂亮”甚至影响了一时历史走向的人物,留下的相关遗迹不多。

据2014年9月5日《贵州政协报》上李峰发表《贵阳马士英及其家族之兴衰》一文中提到,如今(马家留下的遗迹)在贵阳有踪可觅的只有贵阳城内“马家巷”和贵阳城北郊外的白云区“马家寺”。另,也有贵州学者指出,“马士英的花园宅邸,就在现在的马家巷。过去的马家巷是条专门前往马府的死胡同,马家巷也因此而得名。现在的马家巷,马府早已雨打风吹去,巷子被打通,一头连着毓秀路,一头连着黔灵西路。”(出自涂云林《老云岩的老故事 历史长河中的那些牛人》)

积极抗清壮烈殉国

马士英之所以“牛”,不止在于其“简历”漂亮,更在于他所在的时代是个风云变幻以至于真假莫辨的特殊历史时期,这种特殊性,甚至造成了马士英留在历史上的形象完全不一致。

《明史·卷308·马士英传》称其“为人贪鄙无远略,复引用大铖,日事报复,招权罔利,以迄于亡”。孔尚任《桃花扇》中的马士英更是活脱脱奸臣形象。

然而,顾诚《南明史》则评价“马士英固然不是救时之相,但把他列入《明史》奸臣传似乎过重。至于把他同阮大铖挂在一起称之为“阉祸”更是无中生有。”在《南明史》中描写到:清实录记载,顺治三年六月二十日,:浙闽总督张存任疏报:副将张国勋等进剿太湖逆贼,擒获伪大学士马士英、长兴伯吴日生、主事倪曼青。捷闻,令斩士英,其有功将士,所司察叙”。

在目前可查的历史资料中,马士英恪守明臣之职,积极抗清,清方档案证明,马士英曾经多次参加渡钱塘江攻余杭、富阳以及会攻杭州之役(见顾诚《南明史》),后被清军剥皮而死(1646年六月浙东兵败,马士英逃入四明山削发为僧,被俘就义)。对于南明来说,实属壮烈殉国。

“有气节”“更爷们”?

马士英之死,被当时他的政治对头东林党讽为“生怀瑶死怀草”,并在该党降清人士主导修撰的《明史》和其他野史中将马士英形象“抹黑”。然而,在咨询丰富的今天,不少网友也在各类贴吧中为其“喊冤”,甚至不少网贴以“痛惜”“历史阴谋”等为题,来分析曾经马士英为何“被黑”。

“马士英遍历封疆,对实务颇有才干。虽然不是什么奇才,但在明末士大夫们普遍无能的情况下,还是相当优异的。事实上,正是因为马士英的合格尽职,所以江南一直是未受农民起义军威胁过的世外桃源。”“他就算不是好人,也比批评他的人更爷们。”“与钱谦益等降清的东林党人相比,马士英至少还保存了一点基本的气节。”(涂云林语)在这些网贴中常见这样的评价。

而对马士英的另一评价,因时代更近也更具有参考价值。南明弘光两朝李清曾有《三垣笔记》卷下《弘光》,其中说:马辅士英初亦有意为君子,实廷臣激之走险。当其出刘入阮时,赋诗曰:“苏蕙才名千古绝,阳台歌舞世无多。若使同房不相妒,也应快杀窦连波。”以此诗喻明当时马士英处在重大选择时的无奈心态。

时间难以倒流,真相是否就弥散在历史中。关于马士英,贵阳人鲜有知晓,只有马家巷依然寂静自处。

历史典故、传说故事

1、“贵阳”名称由来

元、明两朝,贵阳称为贵州。这是古代治城最通常的命名。明成化初年,史料中开始出现“贵阳”的记载,但直到隆庆三年(1569年)三月丁未,程番府迁入贵州城的第二年,才正式更名贵阳。古代以阳、阴为地名者甚多,如江阴、洛阳等,不胜枚举。因(贵州)治城在贵山之阳而得名的说法是最可靠的。

2、贵阳的简称“筑”

最普通的说法,是因贵阳地区盛产竹子盛产竹得名。近代史家柴晓莲先生认为,贵筑县原称“贵竹”,“贵

筑”是由“贵竹”演变而来。明朝时,地方志中还有关于贵州产竹的记载。至清末、民国初年,文人还有以“贵竹”人自称者。王阳明有“贵竹路从峰顶入,夜郎人自日边来”的诗句。

3、贵阳的“关”

贵阳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明代,为了防范土著民族动乱及屯垦兵民潜逃回乡,在贵阳周边多设有关

隘。贵阳现有关隘遗址共15处,它们是:

(1)新添关,在今油榨街附近;

(2)图云关,在今油榨街东端森林公园内,原为通黔南、黔东南必经之路; (3)鸦关(又称老鸦关),在今贵阳市北面黔灵镇境内,可通四川; (4)凤凰关(又名大鹏关、大关)在今野鸭乡大关村境内; (5)蔡家关(响水关)在今贵州工学院校园内; (6)打铁关,在今花区黔陶乡打铁寨村;

(7)白沙关,为古代通修文的要道,在今白云区艳山红乡刘庄村; (8)百达关,在今野鸭乡龙泉村附近; (9)鹿冲关,在今大营坡万江小区境内;

(10)汤粑关,在今南明区云关乡境内,可通黔东南黄平县; (11)土地关;

(12)小土地关,均在今后巢乡境内; (13)北关,在今市中心黔灵西路,是征税关;

(14)南关,在今南明区新华路南明区医院处,是征税关。

4、息烽:崇祯皇帝御赐县名

息烽县人类活动历史悠久,秦朝时属新象郡且兰县,隋时属牂牁郡牂牁县。因地处黔中要塞,历来为

兵家必争,战火不断。公元1630年,明朝廷派兵平息水西,驻兵县境,筑坚城一座,崇祯皇帝赐名\息烽\,寓\平息烽火\之意。公元1914年,息烽正式建县。

息烽县地处贵州省城贵阳市北郊,与历史名城遵义接壤,区位优越,资源丰富,交通便利,山川秀美,历史积淀深厚,人文风情浓郁,集现代工业、城郊型农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旅游观光风景名胜、休闲疗养胜地于一体。现有人口25.48万,下辖4镇6乡,161个行政村,9个居民委员会。

5、修文的由来

修文县城起初叫龙场。龙场在明初属水西辖地。明洪武十九年(公元1386年),贵州宣慰使奢香夫

人承诏广开九驿,龙场为首驿。崇祯九年(公元1628年)建龙场大城一座,奉明廷旨题名敷勇,三年建敷勇卫,始为卫城。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裁敷勇卫改修文县,改卫城为县城,龙场属至孝里一甲,民国4年(公元1915年)为中南区一保,21年置龙冈、阳明二镇。27年为龙场联保,30年建龙场镇,1953年改龙场镇为城关镇,1999年复改为龙场镇。

修文地名始于何时?明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朱燮元征服水西安位后,奏请明廷于龙场设敷勇卫,卫领修文(扎佐)、濯灵(六广)、息烽、于襄(九庄)4个御千户所,这才有“修文”地名的出现。它比扎佐、六广的名称还要晚。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改敷勇卫设修文县,改卫城为县城,下裁4所,设至孝里(治县城)、崇义里(治扎佐)、信顺里(治六广)、仁和里(治息烽)。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析修文县为修文、息烽两县。修文县的名称自建县延续至今,已逾三百年了。故民国《修文县志》

说:“修文本乎敷勇, 敷勇衍乎龙场,龙场之阐乎人文也。”

命名“修文”的原因其说有二:一是龙场本明正德年间大理学家王阳明谪地,他在此悟“络物致知”之旨,立“知行合一”之说,设龙冈书院讲学,教化大行于贵州。二是元、明之际,龙场乃朝廷边徼之地,世居苗、彝民族,他们叛服不定,朝廷累次派兵征计,于是战乱频仍,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极大危害。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贵州宣慰使安位叛,朱燮元派兵征剿,崇祯三年安位乞降,遂设卫建所,始有修文、息烽之名。取偃息武备,修明文教即“偃武修文”之意。此语出自《尚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其它如县城之北门桥,又名洗戈桥,察院坡又名太平屯,均与战乱修文平有关,从而反映了人民厌恶战争,渴望文治的良好愿望。

6、孙尧姑求学

民国初年,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在全国享有崇高声誉,但录取条件非常严格,贵州长达数年无人考取该校。1921年秋,贵阳籍女学生孙尧姑以自学完成学业,被该校录取,为贵州实现了零的突破。这是贵州省一件大事,省长公署下文通令全省知晓,并发给护照,赠送路费,市民颇觉荣耀。孙尧姑从北师毕业后,在北京中小学兼课。抗日战争爆发时回贵阳,任女中国文(语文)教师。解放后在贵阳市第一中学任教,20世纪70年代逝世。 编辑本段 贵阳八景

贵阳历史上有“八景”、“十景”两种不同的说法,《鸿雪因缘图志》定为八景。它们是:

(1)黔灵验泉; (2)甲秀赏秋; (3)翠屏放牛; (4)水口观灯; (5)黔疆阅武; (6)狮岩趺坐; (7)扶风春饯; (8)图云卧辙。

今(3)、(5)、(6)、(8)遗迹已不存。

7、圣泉与贵阳八景

圣泉,是“贵阳八景”之一,名为“黔灵验泉”。位于贵阳西北面,黔灵镇三桥村下五里村民组,是贵阳现存最早的古迹之一。明守将镇远侯顾成,曾建一亭,以石为池,池中设石鼓,测量水量变化。此泉当时可灌溉田土数百亩。

圣泉的特点是:

(1)一天之内涨缩百次以上;

(2)水质甘甜,有医疗风湿、黑发、美容等功效。

8、九眼照沙洲

400多年前,甲秀楼在南明河上初建成时,连接甲秀楼和两岸的浮玉桥有九孔,桥西侧的沙洲叫芳杜洲,洲上花木缤纷。雨过天青时,桥孔日月之光闪烁,与沙洲相映成趣,名“九眼照沙洲”。

9、宋大马刀

“宋大马刀”,真名宋醒,湖南宁乡人。粗通文墨,精技击。毛光翔主政时,任毛部二十五军旅长。因

其作战时手挥马刀,冲锋在前,故有“宋大马刀”之号。1930年,毛光翔任命他为贵阳城防司令后,他做了两件大事,一是枪毙了骚扰女学生的流氓宋富元;二是在大十字闹市区亲手诱杀两名惯匪。从此“宋大马刀”之名无人不晓,贵阳社会治安得到改善。宋醒事母至孝,甚得群众赞誉。大方县彝族进步土司杨伯瑶(解放后任贵州省政法委委员)曾送他“母严子孝”匾,以示敬意。

10、只坐十八天

贵州境内军阀混战时期,有个叫李晓炎的贞丰人,是行伍出身。民国18年(1929年),他率部与周

西成作战,结果,5月26日周西成战死于镇宁鸡公坡。李晓炎于6月19日就任贵州省主席,因无力支撑政局,在同年7月5日退出贵阳城,实际当政仅18天。贵阳市民编歌词 “民国十八年,汉版十八圈,主席十八子,只坐十八天”讽刺此事。

11、黑羊箐的传说

以“黑羊箐”称今贵阳地,是在五代至北宋时期(907年~960年)。五代时,彝族水西安氏的远祖乌蛮

攻入矩州(今贵阳城),改矩州为“黑羊箐”。民间传说认为黑羊箐的中心在今大十字一带。在正新街南侧有一条小巷,叫“黑羊井”巷,至今尚存,但井已于上世纪80年代末被新建筑物覆盖。称为“箐”的地方,一般是竹林茂密之处,而称为“黑羊”则有两种可能。一是彝族崇尚黑色,二是据《贵阳市志·地理志》载,今贵阳地区过去盛产野山羊,有青羊、岩羊等不同亚种。毛色多为深褐色,头、背、足有黑斑块或条纹,故也称黑羊。少数民族通常喜以动物、植物、日常用具为地方命名。

12、藏甲岩的传说

贵阳城西南,贯城河与南明河交汇处的六洞桥左岸土坡上,原有一寺,名永祥寺。寺下有鬼王洞,传

说蜀汉有个叫王志的人,相貌丑陋而武功过人,军队中称他为“鬼头”。随诸葛亮南征,曾在这里驻军。他把自己的甲胄藏在洞中,使百蛮敬畏,日久,遂有“藏甲遗踪”的说法,为贵阳十景之一。

13、枸酱的故事

《史记·西南夷列传》载,汉使见夜郎王时,夜郎王以一种称为“枸酱”的食品招待他。汉使认为是美味。

夜郎王告诉他是从“蜀”地进来的。枸酱究竟是何物?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用拐枣(俗名“鸡爪”,一种乔木的果实,含糖量极高,以其果形曲折如鸡爪而得名,可入药)加工而成的果酱;二是一种优质的米酒。这两种说法中,第一种比较合理。据说,当时蜀地统治者禁止出口枸酱,夜郎人能品尝到枸酱是很难得的。现在贵州境内原为蜀地产的名优酒类,誉满全国甚至世界,枸酱为美酒的猜测,也有道理。

14、竹王的传说

据《后汉书》载,有一夜郎女子在溪边洗衣,忽然三节大竹筒漂于脚边,取而剖之,内有一婴儿。女子带婴儿带回家抚养,成人后孔武有力,自立为夜郎侯。本地少数民族认为他非血气所生,极为景仰,他死后,要求汉朝为之立后。

太守吴霸上报汉武帝,封他的第三个儿子为侯。夜郎县曾建“竹王三郎”祠。

人文历史

1、勇烈路

勇烈路,从清光绪年间至1981年叫王家巷。明代至民初,民间还有一个更早的的习惯地名叫“谯楼边”或“钟鼓楼”。

其亮点之一,是贵阳最早的地标性建筑——谯楼,又叫钟鼓楼就建在这里,比文昌阁和甲秀楼这两座近代的贵阳地标性建筑要早两三百年。

有史料记说,“钟鼓楼为贵阳旧时用以报时鸣钟鼓之所或观察敌情的瞭望哨,其址在王家巷口。”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宫室》载:“谯楼,在治城内宣化坊北。即元故城北之址。本朝拓城而。成化间太监郑忠重建。高五十尺,周五步。复出闾阎,俯瞰一郡。上置漏壶,钟鼓以节晨昏。”就是说站在谯楼上,可以“贵阳全城一望收”,“钟鼓齐鸣全城闻”。

亮点之二,是这里出了一个全国闻名的维新派人物李端棻。李端棻(1833——1907年),字芯园,世居勇烈路,他29岁中进士,入翰林,官至礼部尚书(相当今教育部长)。清朝后期,官场腐败,又闭关锁国,自甲午战败,每况愈下,国弱受欺。有识之士力主改革维新。李端棻慧眼识才,力推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具有民主,改革意识的知识分子给光绪皇帝,开始了试图强国的维新运动。

虽然在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打压下“胎死腹中”,只留下了一个“百日维新梦”。但开启了中国用改革之路强国富民之先河。李端棻是这一维新运动的重要推手。维新运动的领军人之一的梁启超曾赞说:“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一人而已”。指的就是李端棻。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五日,他向光绪帝上疏,《请推广学校析》力主在全国进行重大教育改革,普遍设立新式学堂,并首先在北平建京师大学堂,即今天北京大学的前身。在全国学堂开设外文、算术、天文、地理、理化,外国历史等课程。因维新运动失败,李端棻被慈禧太后革职流放新疆。光绪二十七年被赦。回到贵阳后,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联合社会名流于德楷、唐尔镛、任可澄、华之鸿等将贵阳府中学堂改建为贵阳中学堂,后又改称通省公立学堂,即今有名的贵阳一中。1907年11月17日在贵阳家中逝世。埋在永乐乡水塘村。其墓为贵阳市文物保护单位。

亮点之三,清末民初,贵阳第一家也是全国有影响的文通书局设在这里。由贵阳清民时期的三大旺族之一的华之鸿、华文渠,“因思贵州交通阻塞,新知识传播到黔,旷日持久??若欲传播新知识,端赖书籍,莫若创办一所规模较大之书局。”而于王家巷创办的文通书局,不仅与昔日的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世界书局、三屋书店等齐名,聚集了当时全国知名的学者、大学教授如谢六逸等112位文化名人组成编审

委员会。其刊物《文讯》还吸引了文化名人郭沫若、茅盾、叶圣陶、朱自清、冯雪峰等40多位文学巨匠的作品在《文讯》上发表。

亮点之四,是贵阳改革开放之初,人们对发展市场经济姓“资”还是姓“社”争论不休。当云岩区委、区政府决定在王家巷组建一个完全由个体经营的小百货市场。人们对过去批“走资本主义道路”心有余悸,许多人裹足不前。有余万英等6户“敢吃螃蟹”的个体户大胆入驻设摊,慢慢增加至24户。但多数人仍观望。1981年7月中旬的一天,时任贵州省长的苏刚来到王家巷小百货市场视察。鼓励余万英等说:“你们不要有什么顾虑,搞好经营,活跃市场,为城市人民生活服务。”给广大个体户吃了一颗定心丸。随后,贵阳的“自由市场”遍地开花。王家巷小百货市场成了一匹黑马,起到了发展市场经济的带头羊作用。在贵阳发展民营经济的历史上落下了光辉的一笔。周诗若

2、“九子十状元”地名的由来

传说明代贵阳一书香大户人家,家中养育有九个儿子,一个女儿。其男主人对子女管教严格,子女们个个勤奋好学。男主人不久因积劳成疾去世,去世后,女主人请了当时贵阳一有名的阴阳先生选一块风水宝地安葬丈夫,阴阳先生就在今图云关森林公园右侧一名叫大岩头山半山一突出地块相中了一块墓地。据木头寨的一些老人回忆,此男主人坟墓背靠大岩头山峰,前面视野开阔,一望无际。两边的山沟流淌着溪水,两股溪水流向龙洞堡的龙洞河中。坟墓由青石块砌成,墓前两侧还竖有两根石华表,很是雄伟。男主人安葬后,家中九个儿子,一个女婿先后学有成效,捷报频传,个个先后均考中了状元。子女们成器的消息不径而飞传遍贵阳。筑城许多人都认为一家十人考中状元,是男主人安葬的风水宝地护佑了子女们。于是贵阳许多人家的老人去世,都托阴阳先生到图云关大岩头山半山处寻找风水宝地,因大岩头山半山处没有名字,人们都对阴阳先生说:“就在那家九个儿子,一个女婿都出状元的主人的地方找一墓地”。久而久之,人们就把这个地方称之为“九子十状元”了。由于在这地方安葬的人逐渐增多,成为贵阳百姓认可的墓葬区,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贵阳市政府就将“九子十状元”这一地块列为当时近郊的贵阳墓葬区之一。解放后,“九子十状元”这一老地名除油榨街、图云关、木头寨一带的老人还知道一二外,它早已从贵阳人的印象中消失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of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