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解三角形章节总结与题型

更新时间:2023-05-23 13:4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必修五解三角形章节总结与题型

章末整合提升

知识梳理

abc

1.正弦定理:sinA=sinB=sinC=2R,其中R是三角形外接圆半径.

b2 c2 a2

222222

2bc. 2.余弦定理:a=b+c-2bccosA,b=a+c-2accosB,cosA=

111a b c

S(S a)(S b)(S c)23.S△ABC=2absinC=2bcsinA=2acsinB,S△==Sr(S=,r为abc

内切圆半径)=4R(R为外接圆半径).

4.在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反之亦然.

5.射影定理:a=bcosC+ccosB,b=acosC+ccosA,c=acosB+bcosA. 6.三角形内角的诱导公式

CCA BA B

(1)sin(A+B)=sinC,cos(A+B)=-cosC,tanC=-tan(A+B),cos2=sin2,sin2=cos2

在△ABC中,熟记并会证明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2)A、B、C成等差数列的充要条件是B=60°;

必修五解三角形章节总结与题型

(3)△ABC是正三角形的充要条件是A、B、C成等差数列且a、b、c成等比数列. 7.解三角形常见的四种类型

abc

(1)已知两角A、B与一边a,由A+B+C=180°及sinA=sinB=sinC,可求出角C,再求b、

c.

(2)已知两边b、c与其夹角A,由a=b+c-2bccosA,求出a,再由余弦定理,求出角B、C. (3)已知三边a、b、c,由余弦定理可求出角A、B、C.

2

2

2

ab

(4)已知两边a、b及其中一边的对角A,由正弦定理sinA=sinB,求出另一边b的对角B,acab

由C=π-(A+B),求出c,再由sinA=sinC求出C,而通过sinA=sinB求B时,可能出一

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其判断方法,如下表:

9.三角形的分类或形状判断的思路,主要从边或角两方面入手.

专题一: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1.正弦定理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应用:(1)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个角与一边,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计算出三角形的第三个角,由正弦定理可以计算出三角形的另两边;(2)已知三角形的任意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应用正弦定理,可以计算出另一边的对角的正弦值,进而确定这个角和三角形其他的边和角.

2.余弦定理有两方面的应用:(1)已知三角形的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可以由余弦定理求出第三边,进而求出其他两角;(2)已知三角形的三边,利用余弦定理求出一个角,进而求出其他两角.

例1.在 ABC中,已知a

,c,B 60

,求b及A;

222b a c 2accosB 解析:(1)∵

=2 2 2 COS450

必修五解三角形章节总结与题型

2

12 1)=8=

∴b 求

A可以利用余弦定理,也可以利用正弦定理:

b2 c2 a22221

, 解法一:∵

cosA ∴

A 600.

a0

A sinBsin45,

解法二:∵

sin2.4

1.4 3.8,∴a<

<2 1.8 3.6,

c,即00<A<900,

A 60. ∴

针对练习: 1.(2010

上海文数)18.若△

ABC

的三个内角满足

sinA:sinB:sinC 5:11:13,则△ABC

(A)一定是锐角三角形. (B)一定是直角三角形.

(C)一定是钝角三角形. (D)可能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钝角三角形. 解析:由

sinA:sinB:sinC 5:11:13及正弦定理得a:b:c=5:11:13

52 112 132

0,所以角C为钝角 由余弦定理得cosc

2 5 11

2.(2010湖南文数)7.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若∠C=120°,

c=

a,则

A.a>b B.a<b

C. a=b D.a与b的大小关系不能确定

必修五解三角形章节总结与题型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余弦定理,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不等式的性质,比较法,属中档题 例2..(2009北京理) 在 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B

3

4

cosA ,b (Ⅰ)求sinC的值;(Ⅱ)求 ABC的面积.

5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形中的三角函数变换及求值、诱导公式、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等基础知识,主要考查基本运算能力. 解(Ⅰ)∵A、B、C为△ABC的内角,且B ∴C

3

,cosA

4, 5

2 3 A,sinA ,

35

∴sinC sin

1 2

. A A sinA

32

3,sinC 5

(Ⅱ)由(Ⅰ)知sinA

又∵B

,b ABC中,由正弦定理,得

3

bsinA6

. ∴a

sinB5

∴△ABC

的面积S 针对练习:

3.设△ABC的内角A、B、C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b、c,且acosB=3,bsinA=4. (1)求边长a;

(2)若△ABC的面积S=10,求△ABC的周长l. 解:(1)将acosB=3与bsinA=4两式相除,得

1163 36 absinC . 2251050

必修五解三角形章节总结与题型

3acosBacosBbcosB1==·=·=. 4bsinA

sinAbsinBbtanB又由acosB=3知cosB>0,

34

∴cosB=,sinB=,即a=5.

551

(2)由S=acsinB,得c=5.

2

a2+c2-b2

由cosB=,解得b=2 5.

2ac

∴l=a+b+c=10+2 5.

理解并掌握正弦定理与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结合.要掌握面积与角或

边的转换方法.

4.(2010天津理数)(7)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

a2 b2 ,sinC B,则A=

(A)30 (B)60 (C)120 (D)150

00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正弦定理与余弦定理的基本应用,属于中等题。 由由正弦定理得

c c , 2R2R

b2+c2-a2 c2 所以cosA==,所以A=300

2bc2bc2bc2

【温馨提示】解三角形的基本思路是利用正弦、余弦定理将边化为角运算或将角

化为边运算。

5.(2010年天津)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a2-b2=bc,sinC=2 3sinB,则A=( )

A.30° B.60° C.120° D.150°

专题二:正、余弦定理、三角函数与向量的综合应用 例3.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 k(k R). (Ⅰ)判断△ABC的形状; (Ⅱ)若c

2,求k的值.

解:(I) cbcosA, cacosB

又 bccosA accosB

sinBcosA sinAcosB

必修五解三角形章节总结与题型

即sinAcosB sinBcosA 0 sin(A B) 0

A B

A B

ABC为等腰三角形. (II) 由(I)知a b

b2 c2 a2c2

bccosA bc c 2 k 1

2bc2

针对练习:

15

6.(2009岳阳一中第四次月考).已知△ABC中,AB a,AC b,a b 0,S ABC ,

4

a 3,b 5,则 BAC ( )

A.. 30 B . 150 C.150 D. 30或150 答案 C

7.(2009浙江理)(本题满分14分)在 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满

0 0

A 足cos ,AB AC 3.

2(I)求 ABC的面积; (II)若b c 6,求a的值.

34A2A 1 ,sinA ,又由AB AC 3 解 (1)

因为cos , cosA 2cos

25525

得bccosA 3, bc 5, S ABC

1

bcsinA 2 2

(2)对于bc 5,又b c 6, b 5,c 1或b 1,c 5,由余弦定理得

a2 b2 c2 2bccosA

20, a

8.设△ABC的三个内角分别为A、B、C,向量m=3sinA,sinB),n=(cosB3cosA),若m·n =1+cos(A+B),则C=( )

ππ2π5πA. B. C. D.63369.(2010年辽宁)在△ABC中,a、b、c分别为内角A、B、C的对边,且2asinA=(2a+c)sinB+(2c+b)sinC.

(1)求A的大小;

(2)求sinB+sinC的最大值. 专题三:三角形面积

例3.在 ABC中,sinA cosA

,AC 2,AB2

3,求tanA的

必修五解三角形章节总结与题型

值和 ABC的面积。

解法一:先解三角方程,求出角A的值。

sinA cosA 2cos(A 45 )

2,2

1

cos(A 45) .

2

又0

A 180 , A 45 60 ,A 105.

tanA tan(45 60 )

2sinA sin105 sin(45 60 ) sin45 cos60 cos45 sin60

S ABC

2 6

.4

112 63 AC ABsinA 2 3 (2 6)。 2244

解法二:由

sinA cosA计算它的对偶关系式sinA cosA的值。

2

sinA cosA ①

2

(sinA cosA)2

12

1

2sinAcosA

2

0 A 180 , sinA 0,cosA 0.

1

另解(sin2A )

2

3

(sinA cosA) 1 2sinAcosA ,

2

2

6

sinA cosA ②

2

必修五解三角形章节总结与题型

① + ② 得

sinA

cosA

2 6

4

2 64

① - ② 得

从而

tanA

sinA4

2

cosA4以下解法略去。

点评:本小题主要考查三角恒等变形、三角形面积公式等基本知识,着重数学考查运算能力,是一道三角的基础试题。两种解法比较起来,你认为哪一种解法比较简单呢?

10. (2010年安徽)△ABC的面积是30,内角A、B、C所对边长分别为a、b、c,cosA12=. 13

→→(1)求AB·AC;

(2)若c-b=1,求a的值.

12

思维突破:(1)根据同角三角函数关系,由cosA=得sinA的值,再根据△ABC面积公

13

→→

式得bc=156;直接求数量积AB·AC.(2)由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代入已知条件c-b=1及bc=156,求a的值.

12

解:由cosA=,

13

25

得sinA=1- 13=13. 1

又sinA=30,∴bc=156. 2

12→→

(1)AB·AC=bccosA=156144.

13

(2)a2=b2+c2-2bccosA=(c-b)2+2bc(1-cosA)

1-12=25. =1+2·156· 13∴a=5. 11.(2009湖南卷文)在锐角 ABC中,

BC 1,B 2A,则

AC

的值等cosA

于 , 解析 设

AC的取值范围为.

A , B 2 由正弦定理得.

ACBCACAC , 1 2.

sin2 sin 2cos cos

必修五解三角形章节总结与题型

由锐角 ABC得0

2 90 0 45 ,

0 180 3 90 30 60又,故

30 45 cos ,

22

AC 2cos

12.(2009四川卷文)在 ABC中,A、B为锐角,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

且sinA

B

(I)求A B的值; (II

)若a b

1,求a、b、c的值。

B

解(I)∵A、

B为锐角,sinA

cosA

B

5105102

cos(A B) cosAcosB sinAsinB

∵ 0 A B ∴ A B

4

(II)由(I)知C 由

3 ,∴

sinC 42

abc

sinAsinBsinC

,即a ,c

又∵

a b ∴

1 1 ∴ b 1

b

a ,c

必修五解三角形章节总结与题型

点评:三角函数有着广泛的应用,本题就是一个典型的范例。通过引入角度,将图形的语言转化为三角的符号语言,再通过局部的换元,又将问题转化为我们熟知的函数f(t) t

4,这些解题思维的拐点,你能否很快的想到呢? t

专题三: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在实际生产生活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常见题有距离问题、高度问题、角度问题以及求平面图形的面积问题等.解决这类问题时,首先要认真分析题意,找出各量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画出示意图,将要求的问题抽象为三角形模型,然后利用正、余弦定理求解,最后将结果还原为实际问题.

抽象推理还原

实际问题――→解三角形问题――→三角形问题的解――→实际问题的解 概括演算说明例4:(2009辽宁卷理)如图,A,B,C,D都在同一个与水平面垂直的平面内,B,D为两岛上

的两座灯塔的塔顶。测量船于水面A处测得B点和D点的仰角分别为75,30,于水面C处测得B点和D点的仰角均为60,AC=0.1km。试探究图中B,D间距离与另外哪两点间距离相等,然后求B,D

的距离(计算结果精确到0.01km

1.414,

2.449)

解:在△ABC中,∠DAC=30°, ∠ADC=60°-∠DAC=30, 所以CD=AC=0.1 又∠BCD=180°-60°-60°=60°, 故CB是△CAD底边AD的中垂线,所以BD=BA,

ABAC

在△ABC中,sin BCAsin ABC, ACsin60 32 6

,

即AB=sin15 20

必修五解三角形章节总结与题型

因此,BD=

32 6

0.33km。 20

故B,D的距离约为0.33km。 。

点评:解三角形等内容提到高中来学习,又近年加强数形结合思想的考查和对三角变换要求的降低,对三角的综合考查将向三角形中问题伸展,但也不可太难,只要掌握基本知识、概念,深刻理解其中基本的数量关系即可过关。

13.如图3,位于A处的信息中心获悉:在其正东方向相距40海里的B处有一艘渔船遇险,在原地等待营救.信息中心立即把消息告知在其南偏西30°、相距20海里的C处的乙船,现乙船朝北偏东θ的方向沿直线CB前往B处救援,求cosθ的值.

图3

一、本章思维总结

1.解斜三角形的常规思维方法是:

(1)已知两角和一边(如A、B、C),由A+B+C = π求C,由正弦定理求a、b; (2)已知两边和夹角(如a、b、c),应用余弦定理求c边;再应用正弦定理先求较短边所对的角,然后利用A+B+C = π,求另一角;

(3)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如a、b、A),应用正弦定理求B,由A+B+C = π求C,再由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c边,要注意解可能有多种情况;

(4)已知三边a、b、c,应余弦定理求A、B,再由A+B+C = π,求角C。 2.三角学中的射影定理:在△ABC 中,b3.两内角与其正弦值:在△ABC 中,

a cosC c cosA,

A B sinA sinB,

4.解三角形问题可能出现一解、两解或无解的情况,这时应结合“三角形中大边对大角定理及几何作图来帮助理解”。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od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