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必修二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精选试题及答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26 06:4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A.20年代美国的繁荣 B.美国市场的分期付款

C.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被激化 D.股票投机导致股价大幅度哄抬

2.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下面一则当时美国一对母子的对话反映了哪方面的原因?

“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 A.财富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B.许多部门的生产严重过剩 C.证券市场的资金并没有投入生产领域 D.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

3.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对柯立芝上述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

A.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B.加剧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 C.压制民意,破坏民主制度 D.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 4.1929年经济危机在美国爆发后迅速波及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主要原因是 A.美国支配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来源:Z+xx+k.Com] B.不仅德国,英法战后经济恢复也靠美国扶植

C.美国在一战后掌握了世界领导权 D.美国对外贸易迅速扩大

5.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大部分经济生活包括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6.胡佛在《全国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说:“这简直是法西斯。”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 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 B.规定民主党是美国唯一的合法政党 C.采取政府干预经济手段调整工业 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

7.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口就业。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 )6—10 CDBAC

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C.调整农业结构 D.兴办(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8.“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量 B.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9.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 )

A.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争取工人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攫取更多利润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10.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 )

A.亚当?斯密:“发展经济的最佳办法就是自由放任、听之任之、不加干涉” B.萨伊:“政府直接插手干预私营企业的自由经营是最可怕的事情。”

C.凯恩斯: “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社会来统揽。” D.马尔萨斯:“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11.2008年1月31日 南方报业网—南方周末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民主党总统罗斯福大加干预搞“新政”,把美国从萧条中拖回。但是至今不领情,反而抨击他毁坏自由经济根基的,也大有人在。“抨击他毁坏自由经济根基的”理由可能是( )

A.加强了政府对经济干预 B.规定了最高工作时数和最低工资标准,资本家的利益受到损害

2

C.颁布《工业复兴法》,制定经济计划 D.社会救济,以工代赈 12.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

A.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调控 B.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 C.通过缓解经济危机来缓和社会矛盾 D.改造美国的经济制度

13.20世纪初,占有40%左右的股票才能控制一个公司,但在当今发达国家只要掌握某公司的3%—5%的股票,就能获得对该公司的控制权。对于上述现象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股票呈现出分散化趋势 B.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C.企业的决定权开始掌握在工人手中 D.资本家已无法拥有企业全部的所有权 14.二战后,发达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方式有( )

①实行国有化 ②制定经济计划 ③扩大政府开支 ④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 ⑤政府直接采购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⑤ D.①②③④⑤ 15.下列关于发达国家的福利制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是由国家进行国民收人再分配的一种形式 B.缓解了社会矛盾 C.提高了人民的工作积极性 D.扩大了社会消费

1.在罗斯福新政中,主要用于解决失业问题的措施是( )

A.实行工业复兴法B.规定工资标准 C.调整农业政策 D.兴办公共工程 2.罗斯福新政首先整顿的部门是( ) A.银行、金融 B.工业 C.农业 D.公共工程

3.罗斯福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这道出了新政的实质是( ) A.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巩固资本主义的统治 B.从根本上要消除经济危机

C.要缓和经济危机,缓和社会矛盾 D.为美国夺取世界经济霸权服务 4.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新政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 全面干预经济是新政影响中最为深远的一项 C.新政使美国避免了走上法西斯专政的道路

D.新政的目的是为了阻止日益高涨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5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 ( ) A.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争取工人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攫取更多利润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6.罗斯福新政时最深远的影响是( )

3

A.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B.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C.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使美国社会日益稳定

7.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8. 1945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等政策,目的是为了

A.强化自由放任主义 B.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涉 C.减轻政府财政负担 D.改变资本主义性质

9.1933年罗斯福实行新政后,美国商品获得了更大的海外市场,国内商品价格也有一定提高,债务人特别是农民的债务负担减轻了将近一半。对这些变化起直接作用的新政措施是

A.整顿财政金融 B.调整农业结构 C.复兴工业生产 D.实行社会救济

10.1933年,美国成立农业调查署,购买并屠宰了大量牲畜。这一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A.增加肉类储备应急救济 B.减少农业津贴开支 C.提高并稳定农副产品价格 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

11.20世纪20年代末美国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 )

A.20年代美国的繁荣 B.美国市场的分期付款

C.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基本矛盾被激化 D.股票投机导致股价大幅度哄抬

12.1929年的世界经济大危机是由多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下面一则当时美国一对母子的对话反映了哪方面的原因?( )

“妈妈,为什么不生火?”“因为我们家没有煤了。”“为什么没有煤了呢?”“你爸爸失业了,我们没钱买。”“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呢?”“因为矿上出产的煤太多了。” A.财富集中在少数人身上 B.许多部门的生产严重过剩 C.证券市场的资金并没有投入生产领域 D.美国盛行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

13.1923—1929年在任的美国总统柯立芝说:“既然只有富人才是有价值的,因此政府应该谨防多数人的意见。由于贫穷是罪恶的报应,政府便不应该向高尚的富人征税,以援助卑贱的穷人。由于富人最了解他们的利益所在,政府便不应该干预他们经营的企业。”对柯立芝上述观点的认识,不正确的( ) 11-----15 CBCAC

4

A.维护资产阶级利益 B.加剧贫富分化,激化社会矛盾 C.压制民意,破坏民主制度 D.为经济危机的爆发埋下伏笔

14.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大部分经济生活包括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15.胡佛在《全国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说:“这简直是法西斯。”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剥夺了美国公民的自由民主权利 B.规定民主党是美国唯一的合法政党 C.采取政府干预经济手段调整工业 D.对资本主义企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6.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兴建的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它吸纳了众多的失业人

口就业。这一工程与罗斯福新政的哪项内容有关?( )

A.整顿银行与金融业 B.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结构 D.兴办(社会)救济与公共工程

17.“诚信”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 )

A.奖励农民,压缩农业产量 B.政府对银行存款进行担保 C.兴办公共工程,减少失业 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18.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 )

A.克服经济危机,稳定资本主义制度 B.争取工人支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加重对工人的剥削,攫取更多利润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管理 19.罗斯福新政体现的经济学家的思想是( )

5

C. “要达到充分就业,其唯一办法,乃是把投资这件事情由政府来综揽。” D. “政府颁布济贫法只会使穷人的境况更趋恶化。” 20、美国前总统胡佛在工业复兴法通过之后评论说:“ 这简直是法西斯!”,他的话主要是针对这一法令

A 剥夺了美国公民的权力 B 规定民主党是美国唯一合法政党 C 采取了政府干预经济手段调整工业生产 D 国家对农业进行了调整 21、1933年3月,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储蓄毁于一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 ( ) 21-25:CACAB

A.经济危机来势猛经济危机烈 B.经济危机范围广

C.经济危机给人民带来严重灾难 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22、罗斯福说:“为了永远纠正我们经济体制中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这表明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

A、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B、用提高国家垄断的程度来消除经济危机

C、在保护资本家利益的前提下改善工人和小生产者的状况 D、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整,扩大国营经济成分

23.大前提: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由于生产社会化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矛盾而产 生的。小前提:罗斯福新政将美国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推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结论:罗斯 福新政从根本上消除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个三段论式的推理属于

A.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正确B.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错误 C.大前提正确,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D.大前提错误,小前提错误,结论正确 24、关于下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发达国家的福利政策消除了社会矛盾,提高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B、发达国家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 C、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己成为公民的社会权利 D、图示国家被称为“福利国家”

25、二战后“英国扩大了以社会保险和福利补助为内容的福利制度;法国按家庭津贴原则,国家为有子女的工人和雇员提供补助,还制定了广泛的社会保险立法,使半数以上的人口生活有了保障,使福利开支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6%;联邦德国和意大利也是如此。”这种做法对社会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低收人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 B、增加了政府收入 C、造成国家财政困难 D、扩大了社会消费

1.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下列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11

B.贫富分化严重,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C.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盛行,金融不稳定 D.汽车工业发展迅速,能源紧张

2. 1932年,英国外交大臣奥斯汀·张伯伦在评论国际形势时说:“世界近两年正在倒退。各国相互之间不是更加接近,不是在增进友好的程度,不是在向稳定的和平迈进,而是又采取危及世界和平的猜疑、恐惧和威胁的态度。”与上述评论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

A.美网经济危机波及世界 B.美国推行罗斯福新政 C.一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稳定发展 D.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制造“华北事变” 3. 1933年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这句话说明( )。

A.经济危机来势凶猛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危机蔓延到全世界 D.危机持续时间长

4. 1931年经济学家凯恩斯曾把上街购物的家庭主妇称作爱国者。他说:“现在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勒紧裤带过日子,而是一种发展扩张、积极活跃的精神状态,要多干一些实事,多买一些东西,多制造一些商品。”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的品种 D.提倡超前前费,反对勤俭节约

5.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和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6.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

A.一致提高关税,共渡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7.1932年,美国总统罗斯福说:“我看到这个国家二分之一的人们住无定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什么是衡量进步的标准?那不是看已经拥有很多的人是否能获得更多,而是看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保障!”按照他的这一理念,美国政府所采取的措施有( )。

①限制企业最低工资水平 ②提高农产品价格 ③采取社会保障措施 ④兴办公共工程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8.罗斯福总统当政后,加利福尼亚的打字员在打字机上记下这样一句话:就是罗斯福一把火烧了国会,我们也会大声欢呼:“好哇,火到底点着了!”这表明民众支持罗斯福( )。

A.否定资本主义制度 B.实施彻底的革命计划 C.改革经济制度 D.彻底否定民主秩序

9. 20世纪30年代,美国资本家用小麦和玉米代替煤炭作燃料,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1/4的棉花在即将收获时被铲掉埋在地下。这种现象说明( )。

A.美国经济进入极度繁荣时期

12

B.资本主义生产和市场之间的矛盾极端尖锐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D.美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普遍提高

10.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结构 C.规范企业行为 D.兴办公共工程

11.罗斯福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着更坚强的信抑……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面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挽救了它。”这段话集中体现了( )。

①罗斯福代表了资产阶级利益 ②新政是在维护自由企业制度前提下的改革 ③新政使美国彻底摆脱了经济危机 ④新政的出发点是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2.下图是20世纪30年代世界工业生产指数的折线图,此折线图说明的问题是( )。

世界工业生产指数(不包括苏联在内)

A.1932年的工业产值比1929年下降了36.2亿美元 B.此表证明了苏联这个时期重工业急速发展起来的史实 C.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工业生产不断扩大

D.世界范围的大萧条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各国的工业生产

13.罗斯福新政的某些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有( )。

①强化金融监管力度,防止金融风险 ②重视农业,强本固基 ③建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稳定社会秩序 ④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⑤计划和市场只是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14.二战后初期出生的美国人Tom打算写一本自传,他可能利用的真实素材包括( )。

①年轻时代受到罗斯福总统的接见 ②曾以记者的身份报道过中美建交 ③中年时承受过失业之苦,只能以失业保险金渡日 ④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事业起家,成为美国著名富豪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5.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汲取历史教训,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这一做法的直接影响有( )。

①缓和了社会矛盾 ②有利于实行计划经济 ③使人们的生活得到一定改善 ④使贫富差距不断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

16.下列有关“新经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

B.它是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C.它摆脱了经济周期性波动规律的制约,因而发展前景广阔

D.它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17. 20世纪70年代,美、英等国家逐渐形成了一种“混合经济”的发展模式,其原因是( )。

①凯恩斯主义流行并得到实践 ②西方国家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③经济繁荣发展需要新的动力 ④自由放任盛行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8. 2008年9月中旬以来,随着美国证券巨头雷曼兄弟宣布破产,汽车制造业面临倒闭,全球股市惨跌,次贷危机变成了席卷全球的超级金融风暴。美国国会立即通过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以努力帮助陷入困境中的金融企业。这不禁使人们联想到面对1929年经济大危机,美国实行的罗斯福新政。罗斯福新政与以往的资本主义改革相比,最突出的不同点是( )。

A.调整农村产业结构 B.彻底否认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C.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D.国家干预经济

19.福利制度被称为“社会减震器”,主要是因为它( )。

A.彻底消灭了贫困和两极分化 B.扩大了消费市场,缓和了供求矛盾

C.提高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了经济发展 D.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20.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1、以下哪种矛盾直接引发了1929年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A、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 B、大生产与私有制之间的矛盾 C、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D、大资本家与小投资者之间的矛盾 2、1933年3月,罗斯福发表就职演说:“叹交换手段难逃长河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败

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储蓄毁于一旦。”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

A、经济危机来势猛烈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 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3、20世纪20年代美国,财富过度集中所带来的直接后果是

A 阶级矛盾尖锐 B 市场萎缩 C 生产相对过剩 D 经济危机爆发

4、1929年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了资本主义世界。其主要原因是 ①资本主义基

本矛盾相同 ②美国是世界上头号经济大国 ③股票投机蔓延世界 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经形成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爆发的初期,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危机的措施,其相同点有

①实行自由放任政策 ②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③加紧争夺世界市场 ④掠夺殖民地

14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美国20世纪20年代流行一种说法:“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这种分期付款方式①

表明美国物价很低 ②说明当时盛行分期付款 ③反映了美国经济的繁荣 ④加速了经济危机的到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资本家大量销毁商品的目的是

A、减少产品,刺激消费 B、维持利润,稳定商品价格 C、扩大再生产 D、销毁过期商品,减少库存

8、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产生的影响有①加深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社会危机 ②加剧了

世界局势的紧张 ③使资本主义世界贸易额减少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9、经济大危机的初期,美国政府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根据这一政策,请判断当时的美国政府与经济之间的关系

A.政府对经济彻底放任自流 B.政府操纵经济发展的“方向盘” C.政府严格干预经济发展 D.政府扮演经济的“守夜人” 10、20世纪20年代造成美国市场虚假繁荣的主要原因是

A.分期付款盛行 B.股市投机行为的出现 C.生产过剩导致商品价格过低 D.美国经济的持续繁荣

11、1929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对经济发展造成了空前的破坏,这一现象反映出的实质问题是

A.一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出现新的不平衡 B.垄断组织已经不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 C.自由主义经济政策与经济发展形成了尖锐矛盾 D.资本主义制度已经丧失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12、罗斯福政府实行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是适应了

A、遏制社会主义力量在美国壮大的要求 B、维护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需求 C、资本主义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需求 D、解决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的需求

13、美国罗斯福新政中,调节农业生产。要求农民减少农产品产量,政府以优惠贷款补贴农民

的损失,其主要目的在于

A、政府操纵农产品市场,进行统一管理 B、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C、.政府乘机剥削农民,从中获利 D、减少农业投入,大力发展工业 14、罗斯福新政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 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 C 劳动人民的积极支持 D 凯恩斯理论的影响

15、20世纪30年代,美国罗斯福政府推行新政,其经济政策的中心目的是

A.提高储蓄利率,吸纳民间资金 B.限制进口,实行进口替代工业政策 C.实行计划经济 D.扩大内需,剌激生产 16、美国最终以民主方式渡过经济危机的主要客观原因是

A.凭借自身强大的经济实力 B.坚持放任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 C.依靠较完善的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罗斯福成功运用了国家干预政策 17、从经济学上看,凯恩斯的“消费爱国论”

A.没有看到\过剩危机\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 B.表明消费是生产的动力

C.没有看到消费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的产品

D.提倡超前消费,反对勤俭

15

18、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

A.根除经济危机和恢复经济的措施 B.国家全面干预经济的手段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调整 D.资产阶级政府权力的空前加强 19、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工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权组织起来,可选派代表与雇主进

行谈判,签订‘集体合同';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种工会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这一法令说明了

A.垄断资产阶级试图加强对工人的剥削 B.保障就业刺激消费是新政的重要内容 C.经济危机迫使美国放弃自由企业制度 D.社会主义运动在危机期间发展起来了 20、罗斯福新政中直接有利于扩大内需的是

A.整顿财政金融体系 B.通过工业复兴法 C.调整农业的政策 D.推行“以工代赈” 21、罗斯福新政实施最深远的影响是

A.促使美国经济复苏 B.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C.缓解了社会的各种矛盾 D.使美国社会日益稳定 22、罗斯福新政的推行所产生的影响有 ①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危机 ②克服了资本主义的基本

矛盾 ③遏止了法西斯势力的嚣张 ④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A、①②③ B、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3、下列关于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罗斯福新政是在美国举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中出现的 B、罗斯福在竞选时就提出了一整套“新政”的具体方案 C、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 D、实施救济贯穿于罗斯福新政的全过程 24、国家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发展会产生重要影响。罗斯福新政中曾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

策,其主要作用是

A、有利于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 B、增强人民的实际收入.缓解危机

C、.稳定农产品价格,改善农业生产环境 D、缓解银行压力,稳定金融体系

25、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局面。对“滞胀”的准确解释是

A 通货膨胀严重,生产停滞不前 B 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交织出现 C 生产徘徊不前,通货膨胀严重 D 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时有发生 26、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最重要的变化是

A 福利国家得到发展 B 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D “新经济”的出现和发展 27、西欧国家二战后大力推行社会福利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 B.提高劳动积极性,剌激经济发展 C.实行社会保险制度,巩固社会秩序 D.实行民主社会主义,缓和阶级矛盾 28、下列各项不属于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的是

A、.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B、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C、“福利国家”制度日渐完备 D、普遍进入知识经济阶段

2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出现一些新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变化是

A.普遍的社会福利政策 B.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C.\新经济\的出现 D.国家对经济干预的加强 30、二战后的“新经济”是以下列哪一因素为主导的?

16

A、原子能 B、经济全球化 C、知识经济 D、信息技术 31、二战后第三产业繁荣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A.拓展了经济活动区域,增加了就业 B.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C.根除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D.提高了经济竞争力

1.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繁荣”背后,隐藏着严重的危机。下列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

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B.贫富分化严重,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里 C.分期付款和银行贷款盛行,金融不稳定 D.汽车工业发展迅速,能源紧张 2.1929~1933年经济危机时期的美国,可能会遇到的情况不包括( ) A.银行倒闭,企业破产 B.市场萧条,生产下降

C.失业增多,生活水平下降 D.农产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

3.历史照片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呈现历史的真实。下图中不能反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情况的是( )c

4.在各国应对危机的措施中,哪项措施加剧了彼此间的矛盾( ) A.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争夺世界霸权

C.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 D.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

5.1934年的世界贸易额降到1929年的34%,1939年也仅恢复到50%。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本主义各国为应对经济危机而进行贸易战 B.世界战争环境下没有进行贸易的条件 C.各国的法西斯势力上台执政 D.各国政坛丑闻层出不穷,政府信誉扫地 胡佛反危机措施失败后,临危受命的罗斯福上台伊始,立即实行“新政”。据此回答6~9题。

6.美国的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经济的衰退,进而引起全球经济危机。这不禁让人想起1929年的大危机。当时美国为应对这场经济危机,曾专门成立了“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公民存款实行政府保险。当时美国采取这项措施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就业 B.恢复银行信用 C.防止盲目竞争 D.刺激出口 7.有俄罗斯学者指出:“美国思想体系的传统任何时候都不会转变为僵死的教条,而是在每一新的历史阶段为回答时代的而获得新生。”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回答时代的呼唤而获得新生”的举措是( )

A.实行自由放任政策B.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D.积极发展知识经济 8.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刺激消费需求 ④抑制物价上涨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9.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紧急救济法令》,到1936年止,美国政府大约支出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又通过《社会保障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

17

保险制度。材料说明罗斯福政府为克服危机而力图( )

A.将临时救济与制度保障相结合 B.将紧急救济与促进就业相结合 C.将促进生产与刺激消费相结合 D.将以工代赈与维护稳定相结合

10.罗斯福总统当政后,加利福尼亚的打字员在打字机上记下这样一句话:就是罗斯福一把火烧了国会,我们也会大声欢呼:“好哇,火到底点着了!”这表明民众支持罗斯福( ) A.否定资本主义制度 B.实施彻底的革命计划 C.改革经济制度 D.彻底否定民主秩序

11.早在1933年底,经济形势刚有好转的时候,就已有人怀念自由市场经济,一位国会议员甚至在纪念林肯诞辰的演说中说:“我已经看到一位独裁者正在成长,他已使希特勒、斯大林、墨索里尼十分妒忌,私营企业的独立性已成往事,个人自由不过是记忆而已。”这位国会议员的目的是( )

A.讽刺希特勒、墨索里尼独裁 B.肯定罗斯福新政挽救了美国经济 C.借纪念林肯诞辰之机讽刺挖苦罗斯福 D.批评罗斯福扩大了联邦政府的权力 12.罗斯福新政的某些内容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启示有( ) ①强化金融监管力度,防止金融风险 ②重视农业,强本固基 ③建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稳定社会秩序 ④健全法律法规,保证各项改革的顺利进行

⑤计划和市场只是手段,不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本质区别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13.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14.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反映了( ) 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

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逐渐消失 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 15. 20世纪70年代,美英等国家逐渐形成了一种“混合经济”的发展模式,其原因是( ) ①凯恩斯主义流行并得到实践 ②西方国家经济进入“滞胀”阶段 ③经济繁荣发展需要新的动力 ④自由放任盛行 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

1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原因不包括( )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B.有利于开拓国际市场 C.消除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

17.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②福利国家得到发展,政府公共开支逐年增加 ③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④“新经济”的出现打破了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循环的规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18.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不同程度地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主要影响是( )

A.强化了国家机器 B.阶级矛盾基本消除 C.促进了社会和谐 D.消除了社会不公现象 19.下面为美国1970~1979年就业人口结构表。对此理解错误的是( )

18

A.第三产业在战后蓬勃兴起 B.第三产业就业人数超过了第一、第二产业 C.是新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D.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产业结构

20.如果说美国的政府干预是摆脱1929年经济危机的良方,那么美国能够保持20世纪90年代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主要方法是 ( )

A.继续政府干预 B.寻找新的海外市场 C.吸引投资 D.寻找提高生产力的知识力量 21.1922~1929年美国经济持续繁荣,维持这种繁荣的支柱产业有( ) ①汽车工业 ②电器业 ③建筑业 ④纺织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2.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 A.股票投机过热 B.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激化 C.分期付款和信贷危机 D.劳动人民相对贫困 23.1929年开始的经济危机首先表现为( )

A.金融危机 B.通货膨胀 C.产品过剩 D.市场萧条

24.1929年10月24日,美国爆发了资本主义历史上极其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一周之内,美国人在证券交易所内失去的财富达100亿美元,农场主为了销毁“过剩”的产品,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美国( )

A.经济危机来势猛烈 B.经济危机范围广,破坏性强 C.经济危机给人们带来深重灾难 D.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

25.右图是1935年一个描述工会罢工者与试图穿越工厂警戒线的无赖打斗在一起的镜头。一个罢工者打着“法西斯主义”的标语,几名昏迷的男子躺在地上。这反映经济危机( )

A.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B.关税壁垒严重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动荡 D.加深了资本主义国家与殖民地之间的矛盾 1.2009年2月,美国总统奥巴马针对日益严重的国内经济危机,签署了经济刺

激计划。在70多年前,美国曾施行了类似的政策,史称 A.马歇尔计划 B.布什计划 C.里根计划 D.罗斯福新政 2. 1930年,美国通过法案提高进口关税。这一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各国纷纷调高关税。这

反映了经济危机爆发后,西方国家 1-5 DBACB. A.一致提高关税,共度难关 B.设置关税壁垒,转嫁危机 C.整顿金融体系,扩大内需 D.实行国家干预,限制出口

3.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

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4.罗斯福担任总统之前,美国出版的一本书提议政府增加开支,甚至不惜造成财政赤字,以便舒缓经济衰退。罗斯福读后批注:“哪有此等到好事——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这

19

表明( )

A.罗斯福始终都是信奉新政理念的政治家。B.罗斯福上台之前美国尚未出现经济衰退。 C.罗斯福新政的理念在罗斯福担任总统前已经萌生。 D.罗斯福在美国率先提出了政府干预经济的主张。

5.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 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 ②增加就业机会 ③刺激消费需求 ④抑制物价上涨

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图7改变自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德国开始步入欧洲强国之列

B.经济危机使英国丧失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C.苏联成功度过经济危机实现了工业化 D.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仍占据着关键地位

7.某西方大国曾采取以下措施处理经济问题:把40%的国有企业出售给私人,削减住房、医疗、失业等各种社会福利开支,减少税收,提高利率。这是为了 A.促进工业革命后经济的发展 B.克服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 C.解决二战后初期的经济困难 D.缓解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滞胀 8.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9.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体现在 A.西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B.西方国家废除了垄断组织

C.经济危机在西方国家已经消失 D.西方国家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10. “大萧条”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工业国都采取了一系列增加就业的措施,其中美国实行

的主要措施是 A.兴办公共工程 B.发展军事工业 C.调整农业生产 D.加紧殖民掠夺

11.罗斯福说,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具有深远意义”的法规。实施该法的主要 目的

A.实现经济复兴 B.增加就业机会 C.国家干预经济 D.防止盲目竞争12.罗斯福新政通过立法规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的目的是 A. B. C. D.

13. 1933年的某一天,美国纽约股票交易又重新响起了电锣声,道琼斯的投票行情发报机

传出了这样一句话:“幸福的日子又来到了。”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美国政府 A.调节农业生产 B.调整工业生产 C.整顿财政金融 D.实行以工代赈 14.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确认,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罗斯福新政直接有利于防止上述情景出现的有

①整顿银行、统制货币、改革银行体系 ②保障工人的一些基本权利 ③减少耕地面积和农产品产量 ④实施《社会保障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5.央视《大国崛起》中说道:“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在不同的时期,只有那些根据自己的国情和时代的需要做出了正确战略判断的国家,才能获得历史的青睐。”体制的创新是大国崛起的重要因素,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对资本主义经

济制度的创新和发展,其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

20

①由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决定的 ②由美国国情决定的 ③强大的经济实力和民主传统 ④借鉴了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成功的经验 ⑤罗斯福个人的素质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16.凯恩斯说:“似乎没有强烈理由要实行国家资本主义把社会上大部分经济生活包罗在政府权限之内”。对以上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主张国家干预经济,但也不完全排斥经济自由 B.强制推行国家资本主义 C.反对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D.主张完全的经济自由政策 17. 20世纪30年代,美国成立了著名的田纳西流域管理署,负责对田纳西河进行综合治理,这是当时美国兴办的最大的工程,包括建立水电站、提供廉价电力、生产化肥、植树造

林,以及控制洪水泛滥、防止水土流失等。美国政府建立这一工程的直接目的在于 A.拉动就业以缓和社会矛盾 B.发展农业以摆脱经济危机 C.兴修水利以防止水土流失 D.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18.恩格斯说:“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

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这段话表明恩格斯认为19

世纪晚期出现的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的本质正在转变 B.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全面实施计划经济 C.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适应生产力发展 D.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发生变化

19. 图6、7、8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

状况的是

A.生产严重过剩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图 图7 图8

20. 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的出现是一种社会进步,这主要是指 ( A.它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 B.它缓和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C.它使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D.它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21.斯塔里夫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西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 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 22. 如图所示的曲线反应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A.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C.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23.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道:“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惟一最后手段——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就像真正有外 敌入侵时一样,把那种大权授予我。”这主要说明 A.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 B.罗斯福崇尚计划经济

C.美国受危机打击特别沉重 D.罗斯福反危机的思路是加强政权的经济职能 24.罗斯福曾打比喻说:“1933年夏天,有位头戴丝绸帽子的老绅士在防波堤边上失足落水,他不会游泳。一位朋友跑下防波堤,跳进水里,把他救上来,但丝绸帽子被浪冲走了。老绅士苏醒过来后,千恩万谢,夸奖他的朋友救了他的命。但是,三年后的今天,老绅士却因丢了帽子而斥责他的朋友。”对这段话的准确理解是 A.新政遭到资产阶级的激烈反对 B.新政损害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21

C.新政牺牲了资产阶级的部分利益 D.新政加剧了美国社会的矛盾

25.“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是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

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他的理论提出及被认可的背景不包括 A.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实行国家大力干预经济的政策 B.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出现滞胀状态 C.美国经济受到来自西欧、日本的挑战 D.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经济取得一定效果 26.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1931年,世界各地所有的人都在认真思考并坦率地议论着西方的社会制度也许会失败和不再起作用的可能性。”这种思考和议论主要是基 A.经济危机的影响 B.对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怀疑 C.苏联实力壮大带来的威胁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过度发展

27.1931年初,苏联接受外国技术援助的项目已达124项,大部分是美、德两国提供的。同年,苏联向外国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设备总出口量的1/3。当时苏联大量得到西方

设备的有利外部条件是 A.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B.西方放弃了对社会主义的敌视政策 C.苏联制定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 D.西方国家普遍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28.二战后,发达国家普遍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其措施不包括 A.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 B.实行“人民资本主义”和进行“经营者革命” C.直接采购和利用税收等政策调节社会生产 D.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29.一项对西方七大工业国就业结构演变的研究发现,这些国家近几十年来出现了一些共同的变化:农业就业人数大幅度下降;传统制造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生产服务和社会服

务兴起……管理、专业和技术性的工作快速增加。上述变化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互联网的诞生 B.城市化进程加快 C.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D.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3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表2为日本不同

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表2

所有者 年份 1950年 1960年 1969年 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 3.2 0.2 0.3 金融机关 12.6 23.1 32.2 其他国内法人 11 17.8 21.3 外国法人 0 1.1 3.2 个人 61.3 46.3 40.1 其他 11.9 11.5 2.9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31.卡顿在《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说:“大量美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为垄断主义企业,并在萧条开始以后一个时期能人为地维持高价格。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轨,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这种情形,也加深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收人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之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度的健康。不过,使金融机构失常并引起连锁性解体反应的,还是酿成1929年10月证券市场崩溃的股票价格涨风”。根据上述材料,导致1929~1 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有 ①垄断企业维持高价 ②收入分配不均 ③证券市场投机盛行 ④经济运行失调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32.1991年后的十年,美国经济出现了罕见的持续增长,出现这一局面的关键因素是美国

22

政府:

A.推行大规模的经济刺激计划 B.大规模兴办公共工程 C.减少政府干预,减少政府开支 D.宏观调控,微观自主

33.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关乎贫民生活从而达到缓和矛盾的具体措施是 ①整顿金融业 ③工业复兴法 ③调节农照生产 ④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 D.①④

34.某同学搜集到一张上世纪30年代美国总统罗斯福会见工厂主的照片,你认为当时双方的话题主要涉及 A.扩大农业生产。为工监提供原料 B.调整工业生产,复兴全国王业 C.恢复自出放任,提高工厂主积极性 D.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知识经济 35.撒切尔夫人步入政坛时,“英国病”(在20世纪中期以后,英国经济出现了滞涨状态,而且这种状态持续了近三十年,被一些经济学家戏称为“英国病”。)这一沉疴正在日益严重地缠绕英国。她抱着振兴英国的决心走进了唐宁街10号。为治愈“英国病”,她为英国开出的处方是

A.加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B.积极推行非国有化政策 C.实行充分就业的政策 D.强化对海外领地的控制

2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o9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