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中小组活动有效性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更新时间:2023-10-07 18:52: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英语教学中小组活动有效性策略的实践与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一、 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

合作学习是国际上最流行的教学策略之一,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是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了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认为学生学习方式的革新是当前在学校课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点,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和课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学生通过分工合作共同达成学习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完成指派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强调积极的相互支持与配合,强调发挥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学习,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促进学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与交往。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只有小组取得了成功,个人才能成功。合作学习特别强调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和书本为中心的局面,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发展。另外,有助于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这一单一、刻板的教学方式,改变英语教学中长期存在着“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多元的信息交流方式,从而真正推动每个学生进步。因此,努力改革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在英语教学中,尝试着将小组合作学习引进课堂,改变以往的师生关系,更新讲课模式,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激励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协作能力,实现课堂教学交际化,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二、国内同类课题的研究状况

小组合作活动(又称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它的产生除了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之外,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基本做法是将全班学生依其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乃至社会家庭背景等方面的差异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组3-6人),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

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相互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关于小组合作学习被很多学者认为是一种适应各种学习风格,并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最流行也最有效的方法。早在1979年,美国的教育学家约瀚逊就论述了这种方法的种种好处。他这样写道:小组合作学习比起班级竞争学习或个体学习来,更能有效地掌握、保持和迁移概念、定律和原则??合作的集体成员可以逐渐形成更高超的概念学习策略,更有效的探寻和利用他人的信息,更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复现或用自己的话阐述正在学习的材料,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材料??学生越是具有合作的态度和经验,他们就越是能积极主动、持之以恒地追求明确的学习目标,越是相信学业成败是靠自己的努力,越是希望成为优秀的学生和获得优异的成绩,越是认为学习新知识是有重要意义的??与只有班集体竞争学习或个体学习经验的学生相比,有合作学习经验的学生更信任自己的教师,更容易把教师当作激励者而接纳教师,无论从学习上还是私人感情上都是如此。

小组合作活动得到了许多国家教育工作者的认同。80年代以来,它也成为了我国教学理论和实践领域所研究的对象。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课堂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堂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标准》提出的小学英语课程的任务是这样阐述的: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学校改革课堂教学,也对小组合作活动进行了应用与研究。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都验证了小组合作活动作为课堂教学常规组织形式在提高学习效果方面的有效性。小组合作活动已成为提高教学效率的新策略。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通过该课题的研究,旨在能使小学英语对话教学找到高效的操练模式,切实开展小组合作活动,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来,通过小组合作活动,使每个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都能得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同时,以这样的学习形式为载体,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参与意识,

发挥潜能;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为他们以后进入社会,成为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型人才打下扎实基础。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合作学习的时机

小组合作学习时机选择的适当与否对合作学习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较简单的认知学习任务,只需要个人独立自学或开展全班教学即可,而较复杂综合的学习任务,则可采用不同的合作学习方式。采用合作学习的时一般为:

1.个人信息有限时

在英语学习中,搜集信息与资料是常有的事,虽然学生会使用相关工具,也知道通过什么途经去获得信息,但有时仅靠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这个时候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能提高收集、处理信息的效率,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的精神。

2.理解重点和难点时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应精心安排,把学习重点和难点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学生在认知活动中理解新知识有困难的时候,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以讨论的形式让每个成员发挥各自的主体性,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攻克教与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左焕琪,2002)\比如,在学习一段电话对话之后,不要求学生机械地背诵对话,而是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新编对话内容完成打电话的任务\教师在教学重点和难点的时候,应相信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所能发挥出来的主动性,培养学生探索知识!发现问题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挖掘教材进行拓展性活动时

新教材的编写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创造性,适当地调整和拓展教材内容是再创造的生长点,能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而具有针对性。此时进行合作学习,有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的热情。

4.对开放性问题存在不同见解时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开放性问题进入课堂教学。对于开放性问题,如果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能活跃学生的思维,还能为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做到各尽所能!取长补短。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表述自己的观点和解题策略,倾听同伴的意见,并从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

开放性问题的解题策略不唯一,而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又毕竟有限,很难多角度地去思考,需群策群力才能展示各种策略和结

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较大的意见分歧,此时的认知冲突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源泉,也是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重要动力。如果此时采用合作学习,可以形成较浓厚的研究氛围,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质疑,不同的观点可以辩论。在这种思想的交锋、智慧的碰撞中,学生思维的敏捷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都将得到相应的提高,并且养成虚心接受他人意见的良好习惯。

5.复习和整理知识体系时

当学生对某一阶段所学的知识有一定的理解,但又缺乏完整的认识时,如果仅依靠教师在课堂上讲解,不可能解决每个学生的具体问题。在复习整理知识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让学生分组归纳总结某一语言结构的功能或用法,充分调动学生联系新旧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从而加深和巩固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

6.展示自我时

新课程要求所有的学生参与所有的学习活动过程,学生也有表现自我的强烈欲望。然而,由于课时和班级人数的限制,不可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表现自己。在这种情形下,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来,满足他们表现自我的愿望,同时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7.进行集体创作时

语言的学习不仅在于语言知识的记忆,更在于语言的运用,并通过语言的交流和思想的沟通不断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王仁才,1996)。由于学生个人认识问题的局限性,单靠一个人创作往往不全面,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组内成员充分发表意见,通过有意义的协商和共享,相互补充。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从同伴那里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其他途径,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既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也提高了学生的发散型思维能力。

(二)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

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选择不同的合作学习模式。 1.复述——陈述式

要求小组每个成员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陈述个人观点。每个学生在发言前,需先变化语言表达方式,复述前者的表达,然后完成相关表格。

2.个人成果综合式

小组成员根据教师的要求事先准备一些材料,并在课堂上进行组内交流,经归纳整理后,以小组汇报的形式与全班共同分享。

3.小组讨论式

各小组根据教师给出的话题或问题展开讨论,每个组员自由发表意见,经记录员记录整理后,由报告员向全班汇报。 4.角色表演式

小组成员运用新、旧语言知识,就某一话题发挥想象,通过情境创设自编对话,进行角色扮演。

5.探索式

教师先提供给各小组一些词汇、短语或图片,让学生据此做出反应,在交流反馈后,再组织学习新的语言材料。

6.概念图表式

小组通过填图表的形式,对所学材料进行复习归纳,以帮助记忆。

(三)合作学习的组织模式

1.合作学习的管理体制

(1)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将全班学生按照性别学习成绩、能力、兴趣爱好等各方面的差异, 且具有互补性, 并根据学习表现和能力给每个组员编上号即①、②、③、④。①号最好,依此类推。学习小组的座次一般是前后两排为一组,教师可以给每个学习小组起个名字,如Victory, Success,Smith等。合作学习小组个体是由不同水平学生组成的,而全班各小组之间的整体水平基本相同, 便于各小组公平竞争。

(2)建立管理体制 a设专家组。将4人学习小组的成员进行分工组成4个专家组,分别管理作业、应用、句型、词汇四个专项。作业专家组:由每组的1号学生组成。分管各个学习小组的作业、自测题的批改及学习行为的监督和检查。应用专家组:由每组的2号学生组成。主要负责各小组的对话、短剧表演及口头作文、演讲等方面交际应用的练习。句型专家组:由每组的3号学生组成。主要负责各小组成员的重点句型、句子及课文的掌握、记忆。词汇专家组:由每组的4号学生组成。主要负责各小组成员的单词、短语的掌握情况。

b设教师助理。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管理能力选出五名最好的学生担任教师助理, 协助教师工作,直接管理学生的课外学习,有四人分管4个专家组, 一人负责记录、计算、公布各小组的考核成绩。

c设小组长。每组的1号学生担任该组的组长,负责管理本组的全面学习情况。

(3)教师、教师助理、专家组和小组长的关系是:教师( 教学、指导学生学习、抽查学生学习情况)—教师助理( 协助教

师工作,监督检查各专家组, 及时向教师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专家组及时检查落实分管的工作)—小组长全面负责本组的学习情况) 。

2、制定合作学习的活动规规则、评价内容及标准 (1). 活动规则

a小组在进行合作学习活动时, 1号主要帮助4号, 2号, 3号互帮互学。

b每个学生都有责任帮助同组组员学会教学内容。

c小组成员要精诚团结, 互相帮助, 共同争取好成绩。 d只有小组所有成员都掌握了学习材料才能算完成了学习任务。

e不准嘲笑、挖苦、埋怨同组组员。

(2)评价内容及标准。评价分奖励和扣分两方面, 以奖励为主。

A奖励方面

a课堂上积极回答教师的提问, 1号回答得1分, 2号回答得2分, 3号回答3分, 4号回答得4分。

b短剧表演或随堂演讲( 口头作文) 按等次奖1- 4分。 c各项作业书写认真, 无错误得4分。

d独立测验, 每次测试(100分) 优秀(90分以上) 得4分, 良好(80- 89分) 得3分, 中等(70- 79分)得2分, 及格(60- 69分) 得1分, 较差(60分以下) 不得分。

e在各项英语活动中表现出色, 成绩优秀奖励4分。 f能够积极动脑提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并得到教师的肯定奖励4分。

g提高奖, 测试中以上次等次为基数, 每提高一个等次奖励2分。

B扣分方面

a组内成员完不成各项作业扣1分/ 人(次) b课堂及自习不遵守纪律扣1分/人(次)

c不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其他活动任务扣分/人( 次) d不遵守小组活动规则扣1分/人(次) e测试作弊、抄袭别人作业2分/人(次) 3合作学习的运作机制与方式 合作教学在运作机制上强调合作、竞争和个体行为的兼容并存, 它不否定竞争与个体活动的价值,相反它更鼓励竞争,并将之纳入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这种竞争不是那种“物况天择”适

者生存的竞争,而是以小组内各成员的密切合作为坚强后盾的竞争。在合作教学过程中, 主要分为师师合作、师生合作和生生合作, 而以后两种合作为主。

(1)师师合作。这主要体现在任课教师与同科教师间、同年级教师间、班主任之间的合作。在集体备课、统研教材、划分合作学习小组、管理学生、后进生转化、班级考核等方面一起出主意、想办法,互相帮助, 共同把学生工作做好。

(2)师生合作。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课内师生合作, 一是课外师生合作。

A课内师生合作,这是师生合作的主体,主要是课堂上的合作教学活动。基本流程是:

合作设计—能力形成训练 —集体呈现—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独立测验—评价

a合作设计,即备课。确定教学目标,教材的处理方法,教学过程,练习题及所用教具等。 b能力形成训练,这是每堂课必做的练习,以训练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主要以表演短剧和口头演讲、作文为主。(5-8分钟)

c集体呈现,即授课过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呈现给学生并进行讲解。(15- 20分钟)

d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习词汇、操练对话、模范表演、课堂回答、掌握新知识。课堂回答分为必答和抢答。(10-15分钟) e独立测试,完成教师设计的形成性测试题。(5- 10分钟) f评价,根据评价标准和课堂表现计算各个小组的得分, 授予流动红旗。

B.课外师生合作。主要表现在对学生的课外辅导方面。如指导兴趣小组活动, 辅导后进生, 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调查反馈等。 (3)生生合作。也主要分为两种,一是课内合作,一是课外合作。

A.课内生生合作。主要以小组为单位操练所学知识, 回答或抢答教师的问题, 帮助组内成员掌握新学知识, 完成教师设计的练习,使本级在课堂上能够得到好成绩。

B课外生生合作。仍以学习小组为单位, 在专家组成员和教师助理的指导、帮助和管理下进行复习、巩固,及时掌握所学知识。各教师助理首先以身作则, 掌握学习内容, 然后各负其责, 督促检查各个专家组的工作, 并记录各小组的成绩,填写成绩单,由负责评价的教师助理及时汇总各组的加减分情况, 在

当日内公布。各专家组成员也要以身作则, 掌握学习内容,然后检查组内其他成员的学习帮助他们过关、达标。

4评价结果的处理

所有的努力都要有个结果, 对评价结果的处理则关系到这一模式能否顺利地实施。

(1)将每天各组课内和课外的检查成绩相加即每日的成绩, 并公布于教室内。将一周内五天的成绩取平均值即得则得一周的成绩,并进行排名。一个月内四个周的成绩相加取平均则得月成绩,将每个月的成绩相加取平均值即得一个学期的成绩, 并进行排名。

(2)设立流动红旗, 每周一举行授旗仪式, 将流动红旗每周成绩最好的小组。每月评选一次优胜小组,并进行奖励。并设学习飞速奖奖给进步速度最快的同学。期末评选英语能手或标兵若干名,并进行奖励。

(3)将该成绩纳入班级考核, 作为班级期末评优树先的重要参考依据。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措施

1、调查对话教学的现状,建立有效的小组活动模式。 2、积极评价,提高对话教学的有效性。 3、经常性进行学生对话小组活动展示,增强其自信心与成就感。

4、教师之间经常进行对话教学的经验交流,学习优秀教学理念

5、适当向课外延伸,让学生自编情景剧。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属应用实践型课题,所用的研究方法为:文献法,调查

法,统计法,对比法。 七、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

课题研究拟初步分为五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 撰写开题论证报告。

第二阶段: 进行实验前期调查,摸清学生学情,拟订实验班级为初一年级的1班,2班为对照班级。

第三阶段: 收集相关数据和前沿研究成果 第四阶段: 进行分头实施;课题组成员及时收集资料,教学反思。

第五阶段: 撰写结题报告 八、课题研究分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o3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