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育实验工作计划

更新时间:2024-06-25 23:3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教育实验工作计划

为规范全乡新教育实验工作,做好新教育实验与日常工作的结合文章,让新教育实验尽快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融为一体,根据我校实际,制订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努力饯行新教育实验的“十大行动”,找准实验与学校工作的结合点,开发学校卓越课程,带动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营造书香校园。创设浓郁的阅读氛围,整合丰富的阅读资源,开展多彩的读书活动,让阅读成为最日常的生活方式,进而推动书香社会的形成。

2.师生共写随笔。通过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教育、学习生活。

3.推进每月一事。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实现新教育与德育的有效整合。

三、工作措施

(一)深化“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研究。

为了稳妥有效的推进我校新教育实验工作,使“营造书香校园”和“师生共写随笔”两大行动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显著成效,将启动“共读共写,共同生活” 研究项目,改变学生生存状态和教师行走方式。

第一部分 关于共读

1.加强图书建设,丰富阅读资源

关于教师:每两个月必须读一本书,本学期,全县中小学教师要读完两本书:《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新教育》(朱永新),下学期读完《陶行知教育名篇》和《爱心与教育》(李镇西),各教师自主选择两本(已经读过上述指定书目的学校,可以自由选择阅读其他图书)。另外,所有语文教师都要提前通读学生的读物。

关于学生:学生根据教育局规定的必读书目和推荐书目自购图书或开展图书漂流,学校开放图书室与阅览室,供学生阅读。

2.合理计划安排,保证读书时间

关于教师:要善于利用时间,见缝插针,或用晨诵和午读的时间与学生共读,或用其他时间,

保证阅读时间。

关于学生:学校要加强课程管理,执行课程计划,要把学生阅读时间排入课表。重点要做到两个落实:第一,落实晨诵和午读时间。晨诵不少于20分钟,每天读书不少于1小时。第二,落实每周一节阅读课。第三,充分利用课外空闲时间。要严格控制作业量,杜绝挤占学生自由阅读时间。

3.优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

(1)积极开展“毛虫与蝴蝶”项目研究。老师要认真用好新教育实验《儿童阶梯阅读丛书导读手册》,要根据年级段制定阅读目标,采用不同的指导方法。重在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要讲究阅读效率和阅读效果。

(2)开展共读活动。共读一本书,就是创造并拥有共同的语言与密码。通过开展学校领导和教师共读、师生共读、生生共读、亲子共读等多种方法,共写心灵真诚的话语,实现师生之间、亲子之间、同学之间乃自老师和家长之间真正的共同生活。①领导和教师共读。领导带头,和教师一起读完前面指定的4本书读书。努力唤起全体师生的读书意识,让读书成为时尚,使校园里少一些浮躁喧嚣,多一些笔墨书香,让学校充满思想的活力,充满知识的动力,充满文化的魅力。②师生共读。优化阅读氛围,营造书香校园,建设一支热爱读书、酷爱学习、善于写作的教师队伍。每个教师人人都要做学生读书写作的指导者,各科教师都能结合自己所教学科教学指导学生和自己一起共读一本书,同写一篇文章,坚持“读好书,好读书”、“好写作,写好作”。③亲子共读。要积极倡导亲子共读共写,内容包括父母与孩子一起读书、与孩子交流读书心得、与孩子一起练习写作等活动。每学期召开一次以“读书与孩子成长”为主题的家长会,倡导“亲子共读一本好书”的活动,并组织培训和现场指导活动。有条件的家长要坚持与孩子一起读书,一起交流探讨读书收获,一起动笔写作。一般家庭的家长也要积极创造共读条件,起码要和孩子共读2本书。

(3)构建阅读指导课模式。教师要不断探索课外阅读指导的方法,逐步形成课外阅读指导的基本课型。要根据年级、阅读材料、阅读要求等采用不同的课型指导阅读。比如:以教给阅读方法为主的阅读指导课,以推荐读物为主的读物推荐课,以引导学生欣赏阅读材料为主的阅读欣赏课,以汇报阅读感受为主的阅读汇报课等。

(4)改革课堂阅读教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提倡“以一带一”,即学习一篇课文,补充一篇与此类似的课文,既可以扩大阅读量,又可以作为阅读训练的材料。

(5)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下半年举办第五届“读书节”系列活动,有计划地举办读书故事会、佳作欣赏会、人物评论会、读书看报心得交流会、优秀诗文朗诵赛、读书辩论赛、读书笔记展评等课外阅读活动,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快乐和幸福。

4.强化考核评比,促进共同发展。

(1)开展书香班级、书香个人创建活动。以创带评,实施奖励和处罚。

(2)将课外阅读纳入语文学科评价。在语文考试试卷中,课外阅读内容所占比例低年级10-15

﹪、中高年级不低于20﹪,内容主要包括课程标准推荐的古诗词、教材推荐的课外阅读内容,教育局振兴阅读行动推荐的必读篇目以及一定比例的学校推荐阅读书目及报刊内容等。

第二部分 关于共写

1.教师方面:教师通过日记、教育故事、教育案例分析等形式,记录、反思师生的日常教育、学习生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的自主成长。研究日常教育叙事与教师专业发展成长的关系;研究如何对典型教育案例进行多角度的理解和解释;日渐积累成典型教育案例库。鼓励教师建立个人教育博客,五月份开展“2013年我最满意的教育随笔”征文。要求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骨干教师,每年阅读图书不少于8本,阅读专业期刊2种以上,读书笔记2.5万字,每年发表1篇读书类文章;其他教师每人每年读书不少于6本,阅读专业期刊1种以上,读书笔记2万字。各校要按照不同群体,组成阅读团队,提出目标要求,分类制定计划。

2.学生方面:新教育实验认为:随笔不是作文,它不要求过分地追求文学的经典与完美,它需要教师与学生心连心的沟通。新教育把“师生共写随笔”称之为“暮省”,“暮省,指的是学生随笔、日记,以及师生通过日记、书信等手段,相互编织有意义的生活。暮省不仅仅能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而且通过“师生共写”,教师润物细无声地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从而使师生的精神同生共长。为此,我们提出,从一年级下学期开始,所有学生都要坚持写日记,日记不是作文,不拘形式,不在乎长短,关键要能表达自己的真实生活、真实情感、真实思想。

3.工作措施。根据新教育实验的理念,结合我校情况,为了把“共写”落到实处,我们采取把共读随笔和学科作文有机结合的方法,主要采取以下措施:

(1)强化训练。①提早起步。一年级下学期开始写话,要有写话本。造句、听写、抄写等形式的练习篇目每学期不得超过4篇。②强化训练。课内作文:低年级每学期写话不少于10篇;高年级大小作隔周进行,每学期总量不少于20次篇。大小作都要在课内完成 。课外作文。一年级下学期课外随笔每学期不少于10篇,二年级每学期不少于15篇,三、四年级每学期不少于30篇,五、六年级每学期不少于40篇。

(2)科学指导。①准确领会苏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作文训练思想。首先强调“低定位”。要求不能太高;作文教材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要重视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放胆作文,写自己的事,写喜欢的事,写自己想说的话;要求学生把话说明白,把句子写通顺,把字写工整。其次,注意“读写结合”。充分解读教材“长短结合”、“大小结合”的编写策略。“长线”贯穿始终,“短线”相机渗透;既有专项的习作训练(大作文),也有随课文安排的“小练笔”(小作文)。大作文自成系列,小练笔机动灵活,从而构成整套教材的作文体系。第三,提出“从模仿起步”。 实践证明,从模仿起步能在理解与表达、学习与运用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从而大大降低起步作文的难度。儿童作文,须要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

(3)强化考核。开展书香班级创建活动。以创带评,实施奖励和处罚。组织 “博览之星”、“诵读大王”评比。各对学生实行课外阅读“学分制”评估,学分达到一定分值的可以申报不同级别的称号,定期对个人申报的学生组织评定,发给 “博览之星”、“诵读大王”等证

书,激发学生读书热情,提升学生读书质量。

(二) 推进每月一事,实现与德育的有效整合。

1.每月一事主题活动要与学校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融为一体,做到“五个结合”,关注“四个层面”。五个结合, 即:与校风和学风教师相结合;与高效课堂建设相结合,与“晨诵午读相暮省”读书活动相结合,与学生法制安全教育相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四个层面,即:关注学生、班主任、学校和家长这四个层面。因为开展“每月一事”,学生是主体,学校是基础,班主任是关键,家长是保障。

以“每月一事”为载体,着力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深入开展;以“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好习惯”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开展养成教育;以“环境美、语言美、行为美”为切入点,着力把德育真正融入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细节之中。

2.工作步骤

第一步:宣传发动。学校利用周一国旗下演讲,宣读主题教育倡议书,小广播站等形式渲染活动气氛,宣传发动。

第二步:收集资料。根据每月一事主题活动内容,联系学生实际情况,开展活动,收集有关资料,并上传新教育在线主题帖。

第三步:实践活动。在学校统一安排和要求下,组织本班学生亲身体验一系列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某方面的才艺,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传统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使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养成良好习惯,终生受益。

第四步:总结展示。要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多种形式,展示原始资料,各班级可采用召开主题班会,主题演讲,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活动收获等形式,展示主题教育成果。学校以平时检查及总结展示为依据进行量化考评,记入学年总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nw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