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十套试卷

更新时间:2024-04-04 00:26: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育学十套试卷

《教育学》模拟试卷(一)(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

1、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而提出的,是英国学者( )。 A:杜威 B:夸美纽斯 C:培根 D:赫尔巴特 2、研究者认为,( )已包含了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学校教育成型的标志。 A:“学” B:“庠” C:“序” D:“瞽宗”

3、按照公认的马丁·特罗教授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高等教育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适龄人口高等教育入学率大约在( )以内的为精英教育阶段。 A:10% B:15% C:25% D:50% 4、关于人的发展的动因的变化,有人主张“内发论”,另一部分人主张“外铄论”。这是关于人的发展的( )的观点。

A:教育学 B:哲学 C:心理学 D:社会学 5、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著作是( )

A:论语 B:学记 C:孟子 D:劝学篇

6、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A:学生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B: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被动的客体; C: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D:教师在教育活动中是不能起到主导作用 7、( )是美国课程学者艾斯纳提出的一种目标取向。

A:生成性目标 B:表现性目标 C:普遍性目标 D:行为性目标 8、《论语》上提出的“举一反三”的教学要求体现了教学的( )。

A:巩固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9、 一个教师在同一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授课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现场教学 B:复式教学 C:分层递进教学 D:走班制教学 10、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间的协调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全面发展又是个性发展的动力,全面发展是在个性发展基础上的选择性发展。

2 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没有地位。 3教学=教+学。

4.学设计的“实质”是对课程的二次开发。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学的问题主题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2.我国学校教育体系改革的基本取向有哪些 3. 简述“三因素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4. 简述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流程。

5. 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经历了哪些历史阶段?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第1页

教育学十套试卷

1. 什么是素质教育?结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谈谈实施素质教育的意义和策略。 2.结合教育实际,谈谈我国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有些教师说他们没有学过教育学,但一样办了几十年教育,教了几十年课,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学生。还有些教师说,孔子没有学过教育学,但并不妨碍他成为万世师表。 你认为上述观点正确吗?运用所学原理进行分析。

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深圳特区投资于人力资本

特区创业之初,深圳主要得益于优惠政策的扶持。随着特区经济的纵深发展,各类人才和技术的稀缺现象日益凸显。特区的决策者们很快意识到,要使深圳保持可持续发展,在建立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框架的基础上,必须加快人才培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1997年,深圳市委二届八次全会提出了加快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特区选择不断加大教育投入的方式推进“科教兴市”战略。自1979年至2001年,深圳特区累计教育投入283.31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投入239.23亿元,年均递增40﹪。1997年至2001年,深圳累计教育投入197.51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投入142.68亿元,是特区建立以来前17年财政性教育投入70.30亿元的两倍。

深圳特区在教育上的高投入孕育了教育和科技的快步发展。截止2002年,深圳已有各级各类学校1117所,是特区建立之初的4倍多;学生64万人,比1980年增加近40万人。近年来的学生数都以10﹪的速度递增。1999年,深圳创建虚拟大学园。截止2002年,驻园院校已达38所,培养各类人才8000多人,在读研究生达到4700多人;成立了29所名校驻深研究院和深圳高新区孵化器有限公司;驻园院校共有200多个项目落户深圳,4项科研成果入驻虚拟大学园孵化器,其中钢骨架塑料复合管、纳米粉末制备技术等一批项目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发明专利。

各类高水平人才和高新技术源源不断地涌入特区建设的各个领域,成为深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九五”期间,深圳综合经济实力已迅速升居于全国大中城市前例。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深圳特区采取“科教兴市”举措的看法。

《教育学》模拟试卷(二)(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

1、教育评价是一种基于事实判断基础上的( )。

A、价值判断 B、事实判断 C、主观判断 D、客观判断 2、“教育即生活”是( )教育的重要思想观点。

A、永恒主义 B、要素主义 C、社会改造主义 D、实用主义

第2页

教育学十套试卷

3、第一部在全国实施的学制是哪一部?( )

A、癸卯学制 B、壬寅学制 C、壬子学制 D、癸丑学制

4、1993年《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到2000年年末,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达到( )。

A:2.5% B:3% C:4% D:5% 5、“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这是强调( )作用的观点。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实践 6、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卢梭、洛克、裴斯泰洛齐、福禄倍尔 B:杜威、洛克

C:杜威、孔德 D:涂尔干、赫尔巴特 7、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的客体是( )。

A:教育目的 B:教育方法 C:教育手段 D:教育内容

8、在我国,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所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是( C ) A:课程标准 B:教科书 C:课程计划 D:教学大纲

9、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行、意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

A:以“知”为开端,知、情、行、意依次进行 B:以“情”为开端,情、知、行、意依次进行

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 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和顺序 10、哪种班级管理策略中,容易导致学生对班主任阴奉阳违、撒谎等现象?( ) A:管理型 B:放任型 C:强制型 D:民主型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

1“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强调的是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师具备所教学科的知识就可保证成为一个好教师。

3. 美国教学研究专家弗兰德斯曾在大量课堂观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三分之二律”,即课堂时间的三分之二用于讲话,讲话时间的三分之二是教师讲话。因此,课堂教学应当主要由教师讲话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4.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主要通过政治课来实施。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如何理解教育的内涵?

2.学校的产生需要怎样的条件? 3.如何认识教育的经济功能。

4. 简述德育中知、情、行、意四要素之间的关系。 5.如何发挥班级组织的功能?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试评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的理解。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第3页

教育学十套试卷

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人才流向富国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潜心发展教育事业,凭借其强大的人力资本先后赶超数个发达国家,雄居世界经济的霸主地位,这已成为有目共睹事实。二战以后,许多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日本的成功经验,最大限度地增加教育投入,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出大批高级人才。这些国家的政府本以为他们培养的人才能够积极投身于本国的经济建设,加速本国的经济发展。孰料,每年都有数千名的专家、工程师、医生、科学家、技术人员移居富国。加纳20世纪80年代培养的医生目前有60%在国外行医。1985-1990年,整个非洲损失的中、高级干部估计有6万人。他们移居的理由是自己国家的工资低,为自己发展提供的机会太少。据统计,1960-1990年,美国和加拿大接受了100多万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专业人员和技术人员。这些人为工业化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1985年,美国工程院校里就有35岁以下的助教估计有一半是外国人。高技术人才外流,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是巨大的损失。美国国会研究部门认为,仅1971-1972年,发展中国家在每一位专业移民身上就损失20000美元的投资,损失总额已达646亿美元。

(选自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58-59页) 结合材料分析:

(1)为什么在日本,大力发展教育能推动经济的飞速发展;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发展教育的成果却不能完全为本国所采用?

(2)结合所学理论谈谈你怎样看待人才培养与人才外流问题。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心灵答卷

有位优秀的班主任,为了培养学生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他在自修课上组织了一次无人监考的英语测验。测验结束后班长向他汇报,说测验情况一切正常。但是,班主任感到这个班的舆论和学生行为规范的水平还不能达到在无人监考下一切正常的程度。后来经了解,这次测验看书的人不少,连班干部也看书了。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教师确定了启发学生自发学生自觉改正错误行为的教育方案。第二天,他在黑板上写了汤姆斯·麦考莱的一句名言:“在真相肯定是永远无人知道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能显示他的品格”。并要求学生把这句名言背下来。同时讲了一个在学生时代作弊过的人三十年后悔恨心情的故事,要求每个学生都写一篇体会,题目是《心灵答卷》。在答卷中,有的学生写到:“作弊发生后,老师没有批评我们,但在背名言时,我的心比挨了打还难受。我将永远记住这次错误,永远记住这句名言的教导。”有的还写道:“教师在与不在一个样,说说容易,做到却不简单。测验时我有一道得10分的题目做不出,分数的诱惑使我一念之差,犯了终身懊悔的错误——偷看了书本。我的英语考卷虽然得了好分数,但在道德答卷中得了零分。”还有学生写道:“本来我不打算看书的,但是看到有的同学看书时,我也跟着看书了,我感到内心有愧。”全班共有22个同学在答卷中承认了测验时翻书的错误。接着班主任又把这些答卷制成了录音带,取名《心声》,让同学们在听录音时再一次接受教育。

请评价材料中该班主任的做法。并围绕上述主题,设计一次班会活动方案。

第4页

教育学十套试卷

《教育学》模拟试卷(三)(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学校教育产生于(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从影响形式看,( )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具有间接性和隐蔽性特点。 A:政治 B:经济 C:人口 D:文化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 )作用。

A:决定 B:控制 C:主导 D:制约 4、“教育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卢梭 D:斯宾塞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

A:教学工作 B:班主任工作 C:德育工作 D:教书育人 6、解放初期,在我国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苏联的教育学教材是( )。 A:凯洛夫的《教育学》 B:冈察洛夫的《教育学》 C:巴拉诺夫的《教育学》 D:巴班斯基的《教育学》

7、目前我国三级课程管理制度中的三级课程是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 ) A:学科课程 B:学校课程 C:分科课程 D:必修课程 8、“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 )。 A:《学记》 B:《论语》 C:《尚书》 D:《孟子》

9、在我国学校教育工作中,学校德育不仅表达的是与智育、体育、美育并列的德育活动,更重要的表达的是与学校教学工作并称的教育,即学校的( )工作。 A:政治思想和观点教育 B: 政治思想品德教育 C: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教育 D:品德教育

10、以无序、随意、放纵为特征的班级管理策略属于( )。 A:管理型 B:放任型 C:强制型 D:民主型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

1 根据我国的教育实际,我国的教育学者对五段教学法又进行了完善和发展,把五段划分为七段,即组织教学、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讲授新课、组织练习、检查总结、布置作业。 2.教学中学生知识的来源是间接经验。 3.成性目标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结果。

4.马戏团中的狗,在训兽员的精心培养教育下,智力得到发展,学会了十以内的加减法。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简述教学原则制定的依据 2. 简述我国课程改革的走向。 3.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4. 简要评述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5. 简述教学设计的实践依据有哪些。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论述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5页

教育学十套试卷

2、联系实际,谈谈班主任的班集体工作策略。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材料1: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我国民办学校的发展情况

我国民办幼儿园从1996年的24466所上升到2001年的44526所,增长了82%。2000-2001年度,即使在全国各种体制幼儿园总数锐减(从175836所下降至111703所,下降了36.5%)的情况下,民办幼儿园数仍增加了209所,占全部幼儿园总数的39.9%。 我国民办小学从1996年的1476所增加到2001年的3764所,增加了1.6倍。其中完全中学增幅最大,达3.6倍。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全国各种办学体制的普通中学学校数只增加了465所,而民办普通中学就增加了2279所,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时期有相当多的公办中学进行了合并或专制。到2001年止,民办普通中学占全部普通中学的4.68%。民办普通初中在校生数由1996年的292282人上升到2001年的745146人,增加了7.08倍。同期全国各种普通中学在校生总数增加36.52%,民办中学在校生占全部中学在校生数的百分比由1996年的0.67%上升到2001年的2.97%。民办职业中学数从1996年的568所上升到2001年的1040所,增长了83.1%,所以比例由1996nia的5.65%上升到2001年的13.33%。在校生数由1996年的129463上升到2001年的377264人,增长了191.41%。占同级学校的比例由1996年的2.74%上升到2001年的8.09%。

2001年,全国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共有1202所,注册学生113万人,其中:进行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的机构共有436所,在小学学生321093人;具有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民办高校共有89所(其中有在校生的85所),在校生140359人,分别比1996年增加了4.6倍和10.7倍。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民办教育的认识与思考。

材料2: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别了成绩册,迎来“成长册”

从今年新学年起,上海普陀区全区小学取消了传统的学生成绩册,以新颖的“成长册”来记录学生各方面的发展状况。成长册以学生自我评价为主,共有“我的介绍”、“我的学习”、“我的进步”、“我的活动”和“我的建议”5个部分。在一年级成长册中,仅“我的介绍”栏目,就有“我的照片”、“我在幼儿园学会了××”“我想和××交朋友”等,受到学生欢迎。在三年级的成长册“我的学习”栏目中,则设置了“老师对我说……”“父母对我说……”“同学对我说……”等填空栏,使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老师更好地了解学生。

成长册中各门学科评价是分层次进行的。如五年级成长册中英语成绩分为“基础知识”、“说话”、“听力”3个部分。主要学科成绩登记栏后,还附有“教师的话”、让学生知道自己在学科的哪方面好,哪方面较弱。

另外,成长册还记录了学生的点滴闪光之处。学生可把发表过的作品名称写在“我的进步”栏目中;把自己做的好人好事写在“点点闪光”中。学生还可以自由添加能反映自己心声的内容。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种评价方式的认识,用所学的知识对这种评价方式进行评价。

第6页

教育学十套试卷

《教育学》模拟试卷(四)(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 )是针对单一个体在某种情境下的特殊事件,广泛系统地收集有关资料,从而进行

系统的分析、解释、推理的过程。

A:应用研究 B:个案研究 C:行动研究 D:质的研究 2、我国1995年颁布的一项重要教育法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3、普通中小学的教育性质是( )。

A:义务教育 B:基础教育 C:初等教育 D:普及教育 4、决定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方向的是:( )

A: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B: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C: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 D:教与学的基本规律

5、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 )。

A、关键期 B、最近发展区 C、年龄特征 D、“U”型区 6、“生活即教育”命题的提出者是著名教育家( )

A: 叶圣陶 B: 杜威 C: 赫尔巴特 D: 陶行知 7、课程的形态主要有课程计划、( )和教科书。

A: 课程标准 B:教案 C:课程学习指导用书 D:课程参考资料 8、“教学具有教育性”这一命题最早是由( )提出。

A: 杜威 B: 赫尔巴特 C:陶行知 D:斯宾塞 9、:编写学习目标常用ABCD法,这种方法包含的四个要素是( ) 。 A:教师、学习者、行为、程度 B:教师、学习者、条件、程度 C:学习者、条件、行为、程度 D:学习者、行为、环境、程度

10、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是( )。 A:指导自我修养法 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 D:情感陶冶法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

1.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

2.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核心环节。 3. 教学方法就是指教学行为。

4.集体建设与班主任密切相关,和其他教师没有关系。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教育目的的实践功能有哪些? 2.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3. 简述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 4.简述启发式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5. 简述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的特点。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在教育与发展的关系问题上,一方面教育学中有一条“量力性原则”或“可接受性原则”,指的是教育的内容、方法、进度等要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适合受教育者的心理发展,

第7页

教育学十套试卷

使受教育者能够掌握教师所教的知识技能等,另一方面我们又常说要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握教育之于发展的适应性与超越性的关系?

2、结合新课程实施谈谈班级活动管理的意义,尝试围绕某一主题,为某一班级设计一个有趣的班级活动方案。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材料1:阅读《动物学校》这个故事,回答相关问题。

动物学校要招生啦!动物园的动物们奔走相告,踊跃报名。泥鳅、松鼠、老鹰‥‥‥有幸成为首期学员。学校开设了游泳、跳跃、跑步、飞行等课程。

开学第一天的第一堂是游泳课。松鼠、老鹰首先遭遇尴尬,由于他们是“旱鸭子”,迟迟不敢下水,遭到了老师的训斥和嘲笑。而泥鳅却在这堂课上出尽了风头,他以舒展自如的泳姿得到了老师的赞赏和同学们的喝彩。但接下来的课程训练却让松鼠、老鹰扬眉吐气,跳跃是松鼠的强项,飞行是老鹰的看家本领,跑步项目对他俩来说更不成问题。但这些训练却让泥鳅吃尽了苦头,尤其是跳跃和飞行,是他的弱势项目。为了提高成绩,他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个项目上。一学期过去了,泥鳅被摔得伤痕累累,苦不堪言,虽然期间他想放弃这两个项目的训练,在游泳这个优势项目上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碍于校方的规定和校长、教练的威严,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期末的成绩汇报课上,泥鳅训练刻苦,跳跃、跑步虽有所长进,但也只得了“C”等,飞行项目最终没有学会。原本的优势项目——游泳,因为长期没有训练,泳技大不如前,由期初的“A”等降到现在的“B”等。老鹰在飞行项目上以绝对优势得到了“A”等,但在跳跃与跑步项目上只得到了“B”等,游泳不及格。松鼠在飞行项目上得到了“B”等,跑步得“C”等,游泳没有通过,在跳跃项目上破动物界的最高纪录,但也只得到“B”等,因为他是在树顶上起跳,而没有按照学校规定在地上起跳的要求。

1.请你就该校的课程设置作一评析。

2.请你就该校的课程评价作一评析。

材料2:阅读下面一段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1、材料题一:

有关专家预计,在21世纪的头10年里,中国不同学龄阶段人口的增长将分别达到高峰期。这一趋势势必将对中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对高中及高中后教育结构体系产生巨大影响。

据了解,目前,中国小学学龄人口的高峰期已过,去年12—14岁的初中段学龄人口升至最高峰。随着高峰的后延,中国教育体系正面临着学龄人口数量波动的挑战:15—17岁的高中段学龄人口到2004年至最高峰,约7500万人;18—22岁的大学学龄人口到2008年达到最高峰,为1.2亿。

应对人口高峰波动压力挑战,首当其冲的是高中阶段教育。就目前而言,中国高中阶段资源却显得相对匮乏和不平衡。据介绍,目前中国高中段教育的培养能力,相当于初中的40%,而同时从今年起初中毕业生开始超过2000万人,到2004年达最高峰2100多万人,依照2005年高中段毛入学率达60%左右的要求,届时在校生将从2001年的2600

第8页

教育学十套试卷

多万人达到4600万人左右,增长幅度巨大。因此,努力扩大高中段教育规模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之一。

此外,由于初中毕业生基数很大,预计到2010年,全国未能升学而就业的初中毕业生,每年将保持在500万—1000万左右,再加上每年还有1000万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向城镇二、三产业转移。

对此,专家强调在扩大正规学历教育机会的同时,应广泛进行初中后非正规教育和非学历培训,使适龄青少年、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更多的学习和就业培训机会,应当作为21世纪初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战略对策。

阅读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未来教育体系变革的看法。

《教育学》模拟试卷(五)(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运用座右铭属于哪种德育途径?( )

A:自我修养法 B:情感陶冶法 C:榜样示范法 D:品德评价法

2、研究者实践建立假设并确定具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变量,然后使用某些经过检测的工具对这些变量进行测量和分析,从而验证预定假设的研究活动,这是( )。 A:应用研究 B:量的研究 C:行动研究 D:质的研究

3、为适应科学知识的加速增长和人的持续发展要求而逐渐形成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称为( )

A:终身教育 B:普通教育 C:职业教育 D:义务教育

4、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 B:孔子 C:荀子 D:老子 5、“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句话强调的是( )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 B:教育 C:环境 D:社会实践 6、我国教育目的的最基本要求是( )

A:坚持强调全面发展人才的培养 B: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C: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D: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7、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水平,从各门科学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这种课程是指(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必修课程

8、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任务,遵循教学过程的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这里描述的是( )的定义。

A: 教学方法 B: 教学规范 C: 教学组织 D:教学原则 9、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 ) 。

A: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传播理论、一般系统理论 B:一般系统理论、控制理论、信息理论、现代教学理论 C:一般系统理论、传播理论、现代教学理论、控制理论 D:现代教学理论、学习理论、“经验之塔”理论、一般系统理论 10、对学生的发展最有利的师生关系模式是( )_。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第9页

教育学十套试卷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

1.大教学小课程观是指从教学论的立场出发,将课程视为教学内容,把课程理论当作教学理论的一部分。

2 在现代社会,教师课堂教学可以不再用到板书,而直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3.我国教育投资这些年都得到较大幅度的增长,已经达到4%的既定目标。

4、调查法由于调查者与被问者之间直接交流,调查者可以就某方面的问题反复说明,不断深入从而获得较为全面、深入的评价信息,从而保证评价的全面性与准确性。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简要评述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2. 简述自主型教学方法的特点。

3. 贯彻“长善救失”原则,对教育者有哪些要求? 4.简述班级组织的特点。 5.简述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试比较教育的经济功能与政治功能的区别与联系。 2、试述个体发展阶段性的教育意义。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材料1: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联系实际,结合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的知识进行分析。 2001年启动的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次自上而下的大规模的课程改革。一方面,以政府的名义颁布的一系列课程文件和文献都是面向基础教育各阶段的全国的中小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可是,由于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各地区间的教育发展水平严重失衡,加之城乡之间的巨大差别,一个改革方案难以适应所有地区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使是同一个地区,同一座城市,不同学校之间仍然有很大差异。在北京、上海这样教育水平在“第一世界”的发达城市,同样也有“第三世界”的学校。因此,统一的课程改革方案客观上需要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创造性的改造以适应本地区、本学校的课程实际,这也就是说,校本化课程实施成为必然。

材料2:指出下面实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做出解释。 一位教师教“因式分解”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有选择地按程度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任务。

《教育学》模拟试卷(六)(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奴隶阶级子弟没能接受正规教育(学校教育)的原因是( )。

A:学校收费太高 B:社会生产力水平太低 C:没有教育权 D:没有受教育权

2、“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是( )理论的观点。

第10页

教育学十套试卷

A:环境决定 B:生物科学 C:教育决定 D:遗传决定

3、注重教育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为起点,尊重人的价值,倡导个性自由与解放等观点是( )

A:社会本位论 B:个体本位论 C: 关系本位论 D: 生活本位论 4、( )评价是对既定的评价对象的全面的判断,从而进行区分或是鉴定,从而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明确方向等。

A:诊断性 B:终结性 C:形成性 D:主体性 5、我国1994年颁布的一项重要教育法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6、依据课程计划的规定,以纲要的形式对某一具体学科教学内容进行编订的纲要性文件是( )

A: 课程标准 B:教科书 C:课程计划 D:教学大纲 7、教学中“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 )。

A: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B: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 C: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规律 D: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规律 8、在理论上论证了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

A:杜威 B:赫尔巴特 C:孔子 D:夸美纽斯 9、我国现阶段的学校德育是一类教育的总称,其核心内涵包括( )。 A: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B:政治教育、法纪教育、道德教育 C:思想教育、环境教育、道德教育 D:生命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

10、即使班主任不在班级,学生的问题行为也很少,是采用了哪种班级管理策略?( ) A:管理型 B:放任型 C:专制型 D:民主型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

1.育是明显的消费,又是潜在的生产。

2.因素论的主要论点是:个体的发展受来自遗传、环境与教育三方面的基础,它为个体发展提供了可能,其中遗传对个体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3.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4.师专业化即教师个体的专业化。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简述个体发展差异性的教育意义。 2.简述新中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 3. 简述师生间的社会关系。 4.简述班级建设与管理的任务。 5. 简述行动研究的优缺点。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联系实际,谈谈学习教育学的意义。 2. 如何理解教学过程的本质是一种交往?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材料1:陶行知老先生的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第11页

教育学十套试卷

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

有一次,陶先生看到一个叫王友的男生,拿起泥块要砸另一个同学,就急忙将其制止,并责令他到校长室等他。陶先生回到校长室时,王友已经到了。那天,陶先生身上有几块糖。他掏出一块给王友,说:“这是奖励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我的办公室。”接着,又掏出一块,说:“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即住手,说明你尊重我。“王友迟疑地接过这第二块糖。陶先生又接着说:“据了解,你要打那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是吗?”原来,陶先生已先调查了情况。先生说:“这说明你有做人的正义感。”说着,给了他第三块糖。要知道,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糖对小孩来说还是很诱人的,更不用说三、四十年代。况且,先生是社会名人,那糖至少是奶糖吧。王友怎么也没想到有这情景,他哭了,说:“校长,我错了,同学即使不对,我也不能打他。”陶先生高兴地拿出第四块糖,说:“你能知错,再奖励你一块!我的糖没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材料2:阅读下面一段材料,联系实际,回答相关问题。

两种视角看学生

临近期末,又要撰写学生评语了。觉得肚子里没什么词儿,便请来几位同学,帮我先拟个草稿,也好让我看看他们眼中的同伴是什么样儿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讨论得也很热烈—结果也很让我吃惊。

——你很聪明,活泼,善良,虽然有点粗心,但做事积极,待人热情。你知道吗?老师同学都把你当成好朋友,希望你也成为老师的朋友,上课不要太随便,有什么问题举手提出,这是尊重老师、尊重同学的表现。你会很出色的!

写得多好!一个平时被唤作“大嘴”的爱插嘴的学生,在老师眼里或许难以发现他的很多优点,这个学生帮我找到了;同时也代我委婉地提出了批评和意见。

——你下棋很棒,性情温和,从不与人争吵。就是内向了点儿,捧出你的心吧,有了烦恼,大家都会替你分担;学习有困难,大家都会帮助你的。到那时,你会发现,太阳会毫不吝啬地将光辉洒向每一个人。

诗一般的语言,向一个平常默默无言的伙伴伸出了友谊之手。即便是老师也未必能写得出。 ——你是个能歌善舞的小姑娘,每次精彩的表演都能赢得大家阵阵掌声;学习从不马虎,总能博得大家羡慕的目光。即将迈进中学大门的时刻,老师、同学都相信:你会更棒的!

平实的言语,概括了学生的长处,寄寓了美好的祝愿。 ……

一个个精彩的评语让我汗颜,也坚定了我的想法;多让学生当当这样的“老师”,这绝不是老师懒惰的表现……

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学生评价的现状与发展的思考。

《教育学》模拟试卷(七)(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宗旨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名著是( )。

A:爱弥儿 B: 大教学论 C: 教学艺术导论 D:普通教育学 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文化 D:政治经济制度 3、“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对其任意地加以改变…”这种观点强调对( )个

第12页

教育学十套试卷

体发展有决定作用。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机能动性 4、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5、( )的校本化实施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

A:国家课程 B:地方课程 C:学校课程 D:必修课程 6、“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想是( )提出来的。

A: 赫尔巴特 B:布鲁纳 C: 巴班斯基 D :赞可夫

7、借助师生对话,共同思考、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和人格的教学方法是( )

A:提示型教学方法 B:共同解决问题型教学方法 C:发现法 D:自主型教学方法 8、孟子有段名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指的是人的品德中所具有的( )。 A:品德行为 B:品德意志 C:品德情感 D:品德认识 9、教学评价中传统的评价比较重视(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质性评价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 )年颁布的?

A:1985 B:1986 C:1995 D:1997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

1.学校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共终。

2政治在制约和影响教育目的的同时,必然进一步制约和影响教育的内容。 3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4.信度和效度是一回事。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简述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2. 古代教师职业具有哪些特点。 3. 简述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4.简述教师申诉制度。

5.简述教育的个体个性化功能。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试论作为“教的主体”的教育者与作为“学的主体”的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 2. 结合教育实际,谈谈班级授课制的优势与不足。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材料1:

西安市某省级重点中学,为了杜绝学生的迟到现象,学校实行量化管理,规定:每天迟到的学生要签到,扣所在班级量化管理分数。量化管理分数是各班级评比先进集体的依据,也是决定班主任月奖金等级的依据。因此各班主任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迟到现象。大部分教师班会和学生谈心等方式,教育学生严格遵守学校作息制度,不迟到早退。但也有一些教师在班级实行了一些“土政策”:

甲班班主任规定:罚迟到学生扫操场一周。

第13页

教育学十套试卷

乙班班主任规定:罚迟到学生早操后在操场跑步十圈。

丙班班主任规定:迟到的学生干脆别进校,回家自习,下次上课时间再来。

试用所学习的教育法律的相关知识分析上述甲、乙、丙三个班主任的行为;并运用所学的教育学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如何制止学生迟到现象的看法。

材料2:试用所学学校德育理论分析下面的教育案例。

顺水推舟

一个实习教师,写了一篇题为《顺水推舟》的实习日志。文中写道:“一天早上,路过教室,发现王东海(曾与老师顶牛)正在丢扫帚玩。当他发现我时,赶忙假装用扫帚扫地。我想,如果当场批评他,一来他已改作扫地,理由不充分;二来又会顶起牛来,不如顺水推舟,于是,我假装没看见。到上课时,我表扬了王东海早上到校自觉打扫教室。他脸红了。第二天,他真的早早来到学校打扫教室了。这样,带动了一批同学,以后形成了风气,谁早来就先打扫环境卫生。”

《教育学》模拟试卷(八)(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当前,通过种种途径西方的文化逐步进入中国并为我国的青少年所了解与接受,这是属

于文化的( )。

A:传递 B:选择 C:传播 D:创造 2、、学校教育活动所需要的诸多客观条件的综合称为( )。

A:教育媒体 B:教育手段 C:教育环境 D:教育内容 3、教育目的可以发挥下列哪几种作用?( )

A:导向、规范和权威作用 B:激励、评价和统一作用 C: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 D:宣传、引导和激励作用 4、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是( D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分科课程 D:活动课程 5、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属于( )评价。

A:客观性 B:形成性 C:诊断性 D: 总结性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 )。 A:《学记》 B:《大学》 C:《论语》 D:《师说》

7、教学目标设计不能与教育总目标相悖,在设计教学目标的时候要有整体的、全局的观念,使教学目标与教育总目标相符合。这是教学目标设计的(B )

A:发展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 D:可操作性原则 8、(C )是指在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教育实际工作者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模式。 A:应用研究 B:量的研究 C:行动研究 D:质的研究

9、采用“道德两难法”研究儿童的道德发展和教育问题,并提出了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的学者是( )。

A:班杜拉 B:杜威 C:柯尔伯格 D:马卡连柯 10、同学之间情感淡漠、相互之间很少交往,几乎不进行非正式的交往。属于哪种同伴关系?( )

A:友好型 B: 对立型 C: 疏远型 D: 以上都不是

第14页

教育学十套试卷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

1.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是教育的主体,学生是教育的客体。

3主任在学生面前要有权威,要让学生感到有些怕,这样有利于对班级的管理。 4进行德育必须遵循从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学校教育体系变革的主要内容包括: 2.教师专业性的指标体系有哪些

3.简述教学中的因材施教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4. 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环节。 5.运用品德评价法有哪些要求?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结合教育实际,谈谈师生之间会存在一些什么样的误解?如何消除这些误解?

2.结合实际,谈谈进行学校德育工作时,为什么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材料1:阅读下面的教学设计片段,然后按要求做。 《秋姑娘的来信》教学设计片段 一.看图激趣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挂图。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想告诉大家吗?同学们先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

二.初读感知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倾听,注意听清字的发音。 1.学生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学互读互查,同桌可每人读一遍课文,互相交流评价读课文情况。看“朋”,“生”,“娘”,等重点字是否发音准确,课文是否读通读顺。

3.小组讨论:你读懂了什么? 三.自主识字

认读生字词。课件显示“山村”,“好朋友”,等词。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自认.熟记字形.理解字意,争取记得又对又快。 2.让学生当小老师,把自己识记生字的方法告诉大家。

3.同桌一起玩“大转盘”的认字游戏,轮流组词,可互相示范.订正。 4.做“生字开花结果”的游戏。四人自愿组合让生字开花(组词),结果(造句),小组汇报比赛,花结果既多又美小组,给予鼓励。

(1)李秀梅老师在这则教学设计中采取了什么样的教学方法?(3分) (2)该教学方法应如何实施?具有怎样的特点?(12分)

材料2:班级纪律问题的讨论 数学教师:“二班学生一点不听话,我没得精力管那么多,不听课就算了,他讲他的,

第15页

教育学十套试卷

我讲我的。”

语文教师:“二班学生要管得严,我上课他们就不敢闹,清风雅静的。” 音乐教师:“我没得精神去骂他们,课实在是上不下来,我就找班主任来压阵。” 接着,几位教师七嘴八舌地议论: “他们就怕班主任。” “见了班主任就象见了猫。” “猫一走耗子就翻堂。”

“学生都一样,欺软怕硬,这是规律。” ……

上述材料教师们对于班主任的看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并结合材料,从班级建设与管理的角度谈谈班级管理策略。

《教育学》模拟试卷(九)(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在教育的两大功能中,教育的( )功能是其本体功能,是核心功能。

A:个体 B:政治 C:社会 D:文化 2、最近发展区是前苏联的教育家( )提出来的。

A:凯洛夫 B:赞可夫 C:维果茨基 D:苏赫姆林斯基 3、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目的 C:学生 D:教师 4、教师成为一种独立的社会职业是在(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初期 C: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D:现代社会 5、教学的基本任务是( )。

A: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 B:促进学生智力与能力的发展 C: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D: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6、“大有大成,小有小成”是( )教学原则具体运用的结果。

A:自觉积极性 B:启发性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7、所谓( ),就是说某项研究的是基于事实或证据的,换句话说“是能够被证明的”。 A:信度 B:内在信度 C:效度 D:内在效度 8、衡量一所学校教育质量高低的根本标准是( ) A:学生身心发展状况 B:师资水平 C:教学条件 D:教学质量

9、老师总要求学生讲究卫生,但班里经常有学生随地吐痰,乱扔纸屑。教师应侧重于( )。

A:提高学生品德认识 B:丰富学生品德情感 C:锻炼学生品德意志 D:培养学生品德行为习惯

10、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学习什么实现的?( ) A:直接经验 B:间接经验 C:生产经验 D:生活经验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

1人类的教育在很长的历史时,都是一种非形式化的状态,即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 2 非学校教育主要表现为家庭教育和校外教育机构的教育。

第16页

教育学十套试卷

3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逐步提高过程。 4 开展班级活动与抓学生学业成绩有矛盾,不能多搞。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 教育传播文化功能的特点。 2. 简述教师职业的使命

3. 简述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主要策略。

4. 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和实践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5.当前教育评价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结合自身认识谈谈如何看待学校教育体系的未来发展。 2.试述应怎样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材料1:在组织合作学习的课堂上,常常会看到以下现象:

(一)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前后桌的4人为一小组,展开讨论。往往座位的编排是按照学生的高矮次序,男女生搭配而成的。

(二)教师抛出一个问题(或者该问题来自学生)后,教室里立即一片嗡嗡声,感觉小组内每个人都发言;一两分钟后,教师喊“停”,请小组代表(往往是固定的)站起来发言,学生一张口就是:“我觉得‥‥‥”“我认为‥‥‥”

请运用合作学习的有关理论,对以上现象作出评析。

材料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老师发现他班上的一名学生在校外对父亲的态度十分恶劣,全然不同于平时在学校里那副胆小怕事的样子。为什么该学生在学校与在校外的表现差异会如此之大呢?经了解知道该生在幼儿园时曾因与一小朋友发生争执,而被老师惩罚关在厕所达两小时之久,这之后性情开始发生变化。这位老师猜想:可能是幼年这段不正常的经历深深地刺激了她,导致现在她对学校和老师心怀恐惧。她爱在家里发脾气,也许跟她在学校里过得不愉快有关。

为了要改变这种状况,这位老师认为关键是老师要体贴她、关心她、信任她,让她真正感受到师爱。因此,这位教师打算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一步步消除她对教师的成见,对学校生活的恐惧。第一步是设法使该生相信老师,在老师面前抬起头来;然后设法使她在该教师任教的英语课上主动开口进行对话练习,在课堂上轻松起来;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引导她体会其他老师的关爱和信任,在学校里轻松快乐地学习。

这之后这位教师寻找各种机会运用辅导性谈话、英语对话练习、教育性对话等措施逐步实施他的计划,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努力,该生同以往大不一样。

事后这位教师认识到在辅导、教育和转变该生的这一工作中,之所以取得如此成效首先得益于对学生的行为问题的归因分析,其次得益于事先经过设计。不过,这位教师也感到有一些遗憾,即对该生进行的一次教育性谈话效果不明显,她在关心和体贴父母方面似乎没有实质性的进步。为此,这位教师准备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如让学生写《爸爸妈妈的一天》的观察日记或让家长与学生“交换角色”进行换位思考等,以进一步疏导该生。

问题:(1)该案例采用了什么研究方法?(2分) (2)试分析该研究的基本过程。(13分)

第17页

教育学十套试卷

《教育学》模拟试卷(十)(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教育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的作用属于教育的( )。

A:协调功能 B:社会功能 C:个体功能 D:基本功能 2、10、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琐”,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 )

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平衡性 3、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 )

A:主导作用 B:决定作用 C:不起主导作用 D:起基础作用 4、学科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

A:泰勒 B:斯坦豪斯 C:施瓦布 D:布鲁纳 5、只有一个教学内容和任务的课称为( 分 )

A:单一课 B:综合课 C:讲授课 D:自习课 6、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寻找和发现青少年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帮助青少年学生自身不断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使矛盾向符合社会期望的积极方面转化。这种做法遵循了德育的( )原则。

A: 知行统一 B:连续一致 C:长善救失 D:正面疏导 7、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 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C:做好个别学生教育工作 D:同家庭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 8、教学评价中传统的评价比较重视(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终结性评价 D:质性评价

9、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明确规定的教师专业权利的是: ( ) A:指导学生学习与发展的权利 B:对学校进行管理与领导的权利 C:选择教材教法开展教学工作的权利

D:检查与评价学生品行、学业、身体的权利

10、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 )的特点所决定的。

A:劳动内容 B:劳动对象 C:劳动手段 D:劳动方式

二、辨析题(先判断正误,再说明理由;每小题3分,共12分)

1现代学校教育体系的形成,其标志是现代学校管理机构的建立。 2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3学生撇开班主任搞活动,就是不尊重班主任,这是不能容许的正确。 4教师为了保护多数同学的听课权利则可以剥夺少数同学的听课权利。

三、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当代社会教师职业具有哪些特点。

2.判断个体政治社会化发展的成熟与否,一般有怎样的标准? 3. 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教育的关系

4.贯彻“严信结合原则” 对教育者有哪些要求? 5.简述学生申诉制度。

第18页

教育学十套试卷

四、论述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

1. 结合教育实际,谈谈提示型教学方法应如何实施? 2、论述如何编制测验。

五、材料分析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联系下面的文字材料,结合个体发展的教育意义,谈谈你的认识。

女儿新进了一家重点中学,家长会上,我第一次听得津津有味。校长几乎没说什么套话,就用幻灯片绘声绘色讲起他的教学理念。只见屏幕上出现大小不同的一排蛋,他指了指上面的鸡蛋和鹅蛋说:多数孩子只要教育得法,都能成才,但要掌握火候。学得快的孩子,好比“鸡蛋”,煮熟所花的时间比“鹅蛋”少,他有余力,我们要给他学更多的东西;学得稍慢的孩子好比“鹅蛋”,煮熟的时间长些,我们要多花点时间耐心教他,直到他弄懂为止。至于“木蛋”,也就是弱智儿童,那是少之又少的,但我们也要给他画上花纹,到社会上实现他的最大价值。

2.请结合实际分析以下案例:

教师在上《植物的叶》 一课教学时,除了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绿叶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有制造营养的作用外,主要讲请了下面的知识点:(1)光合作用需要绿叶、阳光、水、二氧化碳,缺一不可;(2)光合作用要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养料,呼出氧气;(3)有机养料和氧气是人和动物所需要的;〔4)人和动物在新陈代谢时呼出二氧化碳,为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养料;(5)植物和动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等。学生从这些知识中认识到植物与动物之间的,动物、植物与空气、水、太阳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从而认识到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试说明以上这个案例体现了哪条教学原则,它对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贯彻这一原则有哪些具体的要求?

第19页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nv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