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积古地理海陆过渡环境及相模式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21 22:24:01 阅读量: 工程科技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沉积古地理课程 o 第一章绪论

o 第二章沉积物的来源

o 第三章沉积学相关的流体力学基本原理 o 第四章沉积物的搬运和沉积作用 o 第五章沉积环境的主要判别标志 o 第六章大陆环境及相模式 o 第七章海陆过渡环境及相模式 o 第八章海洋环境及相模式 o 第九章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 o 第十章沉积盆地及古地理分析 本章内容 o 第一节概述 o 第二节三角洲环境 o 第三节三角洲沉积模式 o 第四节河口湾环境

o 第五节扇三角洲环境及相模式 o 第六节辫状河三角洲相

第七章 海陆过渡环境及相模式

第一节 概述

海陆过渡环境包括三角洲和河口湾,位于海、陆之间的过渡地带。总是与河流伴生。这个地带宽窄不一,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特征是: 环境条件:含盐度不正常,受到河流、波浪、潮汐的共同影响。

生物:大陆和海洋的生物群混生,生物群分异度较低,而丰度较高,以丰富的广盐度的生物如双壳类和腹足类繁盛为特征。 沉积物:除大量发育由河流携带的陆源碎屑沉积物外,有时也因水体咸化而形成一些化学沉积。 沉积构造:水流、波浪形成的沉积构造共生(潮汐弱)。

地质记录:河流携带大量陆源沉积物在入海处沉积,沉积速度快,可形成厚度巨大的三角洲沉积体系。

三角洲与河流相伴 三角洲沉积体系 第二节 三角洲环境 一、三角洲形成的流体力学

三角洲的概念:可追溯到公元约400年。当时,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观察到尼罗河口的冲积平原的平面形态与希腊字母Δ相似,于是就产生了三角洲的名称.三角洲指河流与海洋(湖泊)的汇合处(在河口附近)所形成的三角形碎屑沉积体。

海洋三角洲:是河流流水与海洋波浪和潮汐共同作用的产物。 湖泊三角洲:是河流流水与湖泊波浪共同作用的产物。

三角洲的规模可自数平方公里到几千平方公里。其规模大小主要取决于河流的大小,如我国的长江三角洲面积约5180km2。 吉尔伯特(1885)对邦维尔湖三角洲的研究。

从20世纪20年代以来,由于石油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发现许多大型油气田与三角洲沉积有关。 科威特布尔干油田为世界上第二特大油田,储量为94亿吨。 委内瑞拉马拉开波盆地玻利瓦尔沿岸油田为世界第三大油田。 美国墨西哥湾中新生代油气盆地,它们的主要产油层均属三角州沉积。

我国发现了与三角洲沉积有关的油田,如黄骅坳陷大港油田的东三段油藏,大庆油田的K油藏等。 目前世界上很重视三角洲的研究。

世界最大的三角洲是印度恒河三角洲

宽320km,长500km,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分属孟加拉国和印度。下游分流水道有8条。河口部分有大片红树林和沼泽地。

尼日尔河三角洲与油气田分布

贝茨(Bates,1953)对三角洲形成的水动力学进行了研究。他将三角洲河口比作为水力学上的一个喷嘴。河水通过河口流入蓄水体时,形成自由喷流,并可分为轴状喷射流和平面喷射流两种流动类型。

轴状喷流:指河水与蓄水体水的混合作用发生在三度空间(纵向的),其混合作用较快,致使水流速度迅速降低。 平面喷流:指河水与蓄水体水的混合作用发生在二度空间(表层水),其混合作用较慢,但可扩散到盆地较远的地方。 轴状喷流和平面喷流在海洋三角洲和湖泊三角洲中的反应有所不同。 A.等密度流型:河流水和蓄水体密度近相等 湖泊三角洲型

河水注入湖水,两者密度相等,发生轴状喷流,平面喷流不明显。水发生三度空间的混合,流速迅速降低,沉积物在河口迅速堆积,形成湖泊三角洲。 B.低密度流型:流入水密度小于蓄水体密度 海洋三角洲型

河水(淡水)密度小于海水 (咸水)密度,河水密度为海水密度的6%。淡水在咸水面上向外方流动,以平面喷流为主。沉积物向外散布很远,即沉物可被带到远岸区沉积,形成以河流作用为主的海岸三角洲。 C.高密度流型:流入水密度大于蓄水体密度重力流型 流入水的密度大于蓄水体的水密度。 沿着水底发生的平面喷流。

冰冷的水流注入到较温暖的湖泊中,或含有大量悬浮负载的洪水水流进入湖泊中时。 含泥砂的河水密度很少超过海水密度。

高密度流型也发生在大陆坡上,未固结的海底沉积物,因受重力等作用而发生滑塌,其结果形成浊流。

二、三角洲的形成和发育

影响三角洲形成和发育的主要控制因素: 河流的流速、泄水量、搬运泥砂量(载荷量) 泄水和蓄水体的相对密度的大小

沉积介质类型(河流、波浪、潮汐、海流)和强度

沉积盆地的构造性质,其中包括沉积盆地的稳定性、沉降速度和海水进退等

三角洲主要是由河水搬运来的泥砂在河口附近堆积而成(建造),但波浪或潮汐等作用可以使它们遭受冲刷、改造,并使其重新分布(改造)。 如果河流比较大,搬运来的泥沙多,而海水作用弱,则三角洲迅速发育,并不断向海方向推进生长(如美国密西西比三角洲)。

如果河流小,搬运来的泥砂少,而海水作用又强,则三角洲发育缓慢,甚至不发育三角洲,而是以河口湾环境出现(如杭州湾与钱塘江)。

美国密西西比三角洲,其河流远源流长,携带大量泥砂,墨西哥湾的波浪和潮汐作用较弱,致使密西西比三角洲向墨西哥湾延伸达48km,成为世界上罕见的三角洲。

三角洲的形成发育过程实质上是分支流河道不断分叉和向海方向不断推进的过程。在河口,由于海底坡度减缓,水流分散,流速突然降低,大量底负载物质便堆积下来,形成河口沙坝。

由于河口沙坝对水和沉积物的阻截,水流向两侧方向冲刷和侵蚀,形成分支流,并在其两侧形成新的水下天然堤。 分支流河道向海和向盆地方向,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不断扩展为三角洲沉积体系。

三角洲形成的其他因素:

决口扇的作用(转移的突破口)。 天然堤的作用(保驾护航)。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主河道也可以回到原来三角洲废弃的地区,产生新的三角洲,最后形成三角洲体系。 密西西比三角洲由七个三角洲叶状体相互交错叠置而成。

密西西比三角洲由七个三角洲叶状体相互交错叠置而成

三、三角洲的类型

三角洲的类型划分主要是根据其形态,而不同的形态主要是由于河流、波浪、潮汐作用控制的。

盖洛韦提出了三元分类方案。其中有三种极端类型的三角洲:

河流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河控三角洲) 波浪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浪控三角洲) 潮汐作用为主的三角洲(潮控三角洲)

1.河控三角洲

河流作用为主,平面形态呈长三角形,泥砂输入量大,砂与泥比值低。 天然堤发育好,使分支流河道趋于固定。分支流河口沙坝很发育,它们向前延伸,形成的“指状沙坝”(长轴方向、沉积走向与滨线垂直)。

Bay head: 美国南部海湾外侧的湿地(沼泽)。2个新的湿地三角洲。Atchafalaya Bay: 阿查法拉亚湾。

2.浪控三角洲

波浪作用大于河流作用,有一条或二条主河流入海,分支流不太发育,输入的泥砂量少,砂与泥比值高,输入的砂泥很快就被波浪作用改造,于是在河口两侧形成一系列平行于海岸

分布的海滩沙坝,只在河口处才有较多的沙质堆积,形成向海方突出的河口(鸟嘴状)。巴西圣弗兰西斯科河三角洲为典型实例。

3.潮控三角洲

低能河流和低能海洋,海岸带比较平坦。潮汐作用强,对河口三角洲沙体作用,结果是,只能堆积成小型三角洲。 潮汐双向潮汐流和河流的冲刷作用,常将河流带来的沉积物在河口的前方改造成线状潮汐沙坝。沙坝平行于潮流方向分布,在河口的前方呈裂指状放射分布。 如果河流作用再弱,则不形成三角洲,形成海湾。 潮汐流将砂带到较远处沉积,使河口形成特征的喇叭形,并向海方向扩展为较开阔的海湾(河口湾)(如杭州湾)。 潮控三角洲较少见,有珠江三角洲、越南湄公河三角洲、巴布亚湾三角洲、恒河三角洲。 第三节 三角洲沉积模式

一、河控三角洲沉积模式

三角洲分为河控三角洲、浪控三角洲及潮控三角洲。以下介绍河控三角洲的沉积特征。 三角洲可以划分为三种亚环境: 三角洲平原 三角洲前缘 前三角洲

1.三角洲平原

是三角洲的陆上部分,它与河流的分界是从河流大量分叉处开始。包括分支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沼泽、湖泊和分支间湾等。其中最主要的是分支流河道砂沉积与沼泽的泥炭或褐煤沉积。二者的共生是三角洲平原沉积的典型特征。 A.分支流河道沉积:

是三角洲平原的主体,大量泥砂都是通过分支流河道搬运至三角洲前缘的河口处沉积下来的。分支流河道本身的沉积具有一般河道沉积的特征,即以砂质沉积为主,向上逐渐变细,槽状、板状、波状交错层理,底界与下伏岩层常呈侵蚀接触。 B.天然堤沉积:

位于分支流河道的两旁。由洪水期携带泥砂漫出淤积而成。以粉砂和粉砂质粘土为主。水平层理和波状交错层理。

C.决口扇沉积:

洪水和河流冲破天然堤,在外侧更为发育。交错层理砂岩,呈透镜状沙体夹在分支间湾细粒粉砂质、泥质和沼泽沉积物之间。

D.沼泽沉积:

占三角洲平原的90%。表面接近于平均高潮面,是一个周期性被水淹没的低洼地区,水体为淡水或半咸水,弱还原或还原环境。沼泽中植物繁茂,多为芦苇等草本植物。岩性为

暗色有机质泥岩、泥炭或褐煤沉积。块状层理和水平层理。

E.分支间湾沉积:

分支流河道之间较低洼地区,常与海域连通(外侧)。泥岩为主,夹粉砂岩、细砂岩。水平层理,生物扰动构造,偶见海相化石。当三角洲向海方推进时,在分支流间湾地区

可形成泥岩楔(比沼泽的地貌低,靠海一侧)。

分支流河道

2.三角洲前缘

是三角洲的水下为主的部分,位于分支流河道的前端(河口部位)。是三角洲最活跃的沉积中心,是三角洲的主体。从河流带来的砂、泥沉积物在河口与海洋结合部位迅速地沉积。由于受到河流、波浪和潮汐的反复作用,砂泥经冲刷、簸扬和再分布,形成分选较好、质较纯的砂质沉积集中带,构成了良好的储集层。

A. 分支流河口沙坝沉积:

泥砂在河口处沉积,砂和粉砂组成,分选较好,质较纯净。楔状交错层理和水平层理,水流波痕和浪成波痕等。

B. 远沙坝沉积:

三角洲前缘分为:分支流河口沙坝、远沙坝、前缘席状沙、水下分支流

河道和水下堤等。

位于河口沙坝前面,沉积物较河口沙坝细,粉砂、粘土。水平层理为主,亦有波状交错层理和脉状—透镜状复合层理。

C. 前缘席状砂沉积:

位于远沙坝前面(浪基面与平均低潮线之间的高能带),由河口沙坝和远沙坝进一步经海水冲刷,使之再行分布于其侧翼,薄而面积大的砂层。分选好,质较

纯净,平行层理、大型交错层理, 可成为极好的储集层。

3.前三角洲

是三角洲体系中分布最广、沉积最厚的地区。其海底地貌为一平缓的斜坡。主要由暗灰色粘土(富含有机质,其沉积速度和埋藏速度较快,有利于有机质转化为油气,是为良好的生油层)和粉砂质粘土组成。主要为水平层理、块状层理、生物扰动构造,含广盐度的化石,如介形虫、双壳类等。接近浅海的沉积特征。

密西西比三角洲实例

小结:

三角洲沉积体系在平面上由陆地向海方为三角洲平原(三角洲的陆上部分,分支河流和沼泽为主)→三角洲前缘(三角洲的水下部分,河口沙坝和远沙坝为主)→前三角洲(厚层泥质沉积)。它们在平面上大致呈环带状分布。

沉积物和生物特征:从三角洲平原到前三角洲其粒度由粗变细;植屑和陆上生物化石减少,而海相生物化石增多;多种类型的交错层理变为较单一的水平层理。

二、河控三角洲的沉积序列

河控三角洲的形成是不断从陆地向海盆方向推进,形成总体向上变粗(的反旋回)沉积序列(进积型沉积序列)。

三角洲平原:较粗粒分支流河道沉积和细粒沼泽沉积(有粗有细)

三角洲前缘:沙和粉沙沉积(粗为主)

前三角洲:泥(细为主)

三角洲沉积实例

沉积构造与沉积体系分析(湖泊三角洲的分流河道与沼泽)实例: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三角洲。

沉积相与沉积体系分析实例: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沉积相与沉积体系分析实例: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

三、现代三角洲沉积实例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之一。长江口属中等强度的潮汐河口,波浪作用较弱。属河流—潮汐类型三角洲。长江全长约6300km,水量丰富,年平均输砂量大,约为4.86亿吨。

长江三角洲位于构造沉降区,携带的大量泥砂能持续沉积,三角洲规模大,总面积约5180km2。长江口地形复杂,浅滩沙岛呈雁行状展布。最大的崇明岛将长江分成南北两支。北支为长江即将废弃的河道;南支地形复杂。多次进行分支,中心有长兴岛、横沙岛和铜沙浅滩首尾相连,将南支又分为北港和南港。南港的河口沙坝再把河床分为南、北两槽。北支、北港、北槽和南槽共同组成了现代长江主要入海口地貌。

1.长江三角洲沉积特征及其分布规律

A.生物组合特征:

咸淡水混合,生物有海陆混生特征,随含盐度趋于正常,生物丰度和分异度增高,在分支流和河口沙坝中见到植屑;在河口下段和浅海中见到棘皮动物、海胆刺和辐射硅藻等。 B.粒度分布特征:

颗粒一般较细,主要为细砂、粉砂和粘土,仅个别地段见到中砂。从河床沉积到前三角洲沉积,具有粒度由粗变细,分选性变差等特点。 C.有机质含量:

有机质含量与沉积物粒度有明显的关系。颗粒粗时有机质含量低,颗粒细时含量高。因而有机质含量有向海方增加的趋势。

2.长江三角洲沉积特征

A. 分流河道沉积:

咸底部具有冲刷面,沉积层序为下粗上细的正旋回特征,总体颗粒较细,以粗粉砂为主,夹细砂透镜体。 B. 河口沙坝沉积:

最发育,砂质沉积体,沙坝长60—70km,宽10—15km。沉积速率高,沉积物较粗,主要为细砂,夹少量粉砂和介壳碎片。砂层厚度15—30m,最厚可达40m。在垂向上为下细上粗。层理发育,有韵律层理和交错层理。 C. 前三角洲沉积:

分布最广。主要为青灰、灰黑色粉砂质粘土或粘土质粉砂,水平层理,富含有机质。

四、古代三角洲的鉴别标志

(1)沉积结构:进积型三角洲为粒度向上变粗:下部前三角洲泥,中部三角洲前缘砂和粉砂;上部三角洲平原砂和泥,包括分支流河道砂、天然堤粉砂、分支间湾泥、沼泽泥炭。

(2)沉积构造:以水平层理和小型交错层理为主,向上出现大型交错层理。并有较多的变形构造。 (3)生物化石:海相及陆相生物,并有较多的半咸水生物。

(4)古流向:双向性。

(5)沉积物:很厚,可达几百米到几千米。

五、三角洲沉积与油气关系

三角洲与油气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具有远景的油气田,必须具备几项地质条件:生油岩、储油岩、盖层、圈闭等。

(1)生油层:前三角洲的暗色泥岩可作为良好的生油层。河流不仅为三角洲沉积带来大量的泥砂,而且带来了大量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质随着悬浮的泥质一起在前三角洲地区沉积下来,它们为湖盆或海盆中的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促使生物得以大量繁殖、生长。前三角洲的泥岩中含有丰富陆源的及原地生物形成的有机物质。另外,在浪基面以下,为还原或弱还原环境。三角洲的沉积和埋藏都比较迅速,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转化。

(2)储油岩:砂岩是良好的储油岩。河控三角洲的河口沙坝、前缘席状沙、分支流河道沙;浪控三角洲中的海滩沙、障壁沙等。主要储集层是三角洲前缘砂岩和与三角洲破坏密切共生的海岸砂岩。例如,墨西哥沿岸盆地第三系下威尔科克斯群中已知的油气田主要分布在一个相对狭窄的三角洲前缘砂分布的地带内。 (3)盖层:沼泽、分支间湾、陆棚和前三角洲等泥岩为盖层。在三角洲体系中,生油层、储油层、盖层共同构成了良好的生储盖组合。

(4)圈闭:储油砂岩(席状砂、分支河道砂)多呈透镜体状,容易形成岩性油藏,这种圈闭大多是在沉积中形成的,其形成时间较早,有利于油气的聚集和形成,如墨西哥湾中、新生代油气田即与此有关。

第四节 河口湾环境

在潮汐作用强的海岸河口区(条件:海岸较宽阔,局限海,河流规模较小或泥砂量较小,与泻湖不同的是有河流的影响,有时也不好分,称泻湖-海湾-河口湾),不形成三角洲,常形成河口湾环境。河口湾的外形一般呈漏斗状,靠岸一侧为受潮汐影响的曲流河道,外侧与广海相连,呈现向海方向逐渐变宽的轮廓。河口湾为被河水明显稀释、半封闭的海岸水体。

一、沉积作用

潮汐作用和河流作用为主。涨潮末期造成的水面坡降很大(渐涨),所以在落潮时,潮流速度加大(1—5m/s),常冲刷河床,妨碍了河床泥砂沉积,引起河床加深和变宽。

河口湾的展宽和加深,更有利于潮汐(波浪)更大规模入侵,促使河口湾两岸产生沉积物,从而形成浅滩。 当河流的流量小,涨潮流速大于退潮流速时,可出现涌潮,如钱塘江口,它属强潮汐河口,潮差大于4m。 强潮汐河口,潮差大于4m,河流的流量小,涨潮流速大于退潮流速,出现涌潮,如钱塘江口

潮流是双向的,沉积物的搬运也是双向的,涨落潮流的路线常常不一致,因此,在潮涨、潮落之间的地区形成了顺流向展布的长形潮汐砂脊。砂脊可达:高10—22m,宽300m,长度2000m。发育羽状交错层理。 细粒沉积物一般在河口湾的上部和潮坪上沉积。

在潮涨、潮落过程中,潮流的流速较大,使沉积物遭受强烈扰动,并呈悬浮状态搬运,较粗颗粒才能沉积。但在高潮、低潮、平潮、停潮时期流速较小,细粒和泥质发生沉积。砂质沉积物中夹有泥质薄层,是判别潮汐河口环境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沉积特征

(1)组分: 以分选好的细砂和泥为主(泥大于砂,成互层状)。 (2)结构: 从海向陆,粒度逐渐变细。

(3)沉积构造: 波痕、板状交错层理、槽状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再作用面等。其中羽状交错层理和再作用面是潮汐作用的显著特征。在砂坪上(潮下带),波浪作用大于潮流作用,可形成大型浪成对称波痕。水流波痕仅出现在潮间坪下部。当活动期与滞流期交互出现时,分选好的纯净砂、粉砂与粘土常形成潮汐层理。河口湾的泥质沉积中主要发育水平层理和韵律层理。

(4)生物: 以半咸水动物群为特征。并常发育生物遗迹构造和生物扰动构造。

三、沉积层序特征

可分为两种类型:砂质潮汐水道沉积序列和泥质潮汐水道沉积序列。

代表不同类型的河口湾环境;也可代表大规模河口湾环境不同部位的特征(向海一侧,砂多能高;靠陆一侧,泥多能低)。 (1)砂质潮汐水道沉积序列

潮上带:水平层理泥质沉积,并发育有植根或根茎构造。重要标志之一。 潮间沙坪:块状(生物扰动)砂,交错层理、波痕。

潮道浅滩:中—小型槽状交错层理、羽状交错层理砂,其规模和厚度向上逐渐变小。 潮道底部:底界为冲刷面,底部由块状滞留(细砾、粗砂、介壳等)沉积物组成。 (2)泥质潮汐水道沉积序列

潮上带:含泥砾、植物根痕的粉砂质、泥质沉积。 盐沼:含植物的泥质沉积。

潮间泥坪:生物强烈扰动的泥质沉积。

潮间水道:生物强烈扰动的泥质潮间坪沉积(砂、粉砂、粘土、炭屑)。 潮道浅滩:缓倾斜的纹层状粉砂或细砂与粘土互层。

潮道底部:滞留沉积,生物扰动。与砂质潮汐水道相比,含有更多的木屑及细砾。 当河流作用明显,发育一定规模的三角洲时,也可称之为潮控三角洲。两者难于区分。

小结:河口湾环境的主要识别标志: A. 分布范围较小; B. 含半咸水动物群;

C. 分选较好和颗粒较细的砂、粉砂与较少的泥呈互层状;

D. 滞留沉积中通常含有异地搬运的介壳碎屑;砂质沉积物中可见到因潮汐作用而形成的羽状交错层理、再作用面和潮汐层理等。泥质沉积中(粉砂质沉积中)常见生物扰动构造;

E. 多为向上变细的沉积序列。当发育一定规模的三角洲沉积序列(向上变粗)时,则可归入潮控三角洲范围。

第五节 扇三角洲环境及相模式

随着研究程度的深入,对三角洲的的认识越来越清楚,其类型划分也提出了多种方案。重要的是分为曲流河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其中曲流河三角洲是最常见(如上所),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是1965年和1987年才提出。曲流河三角洲的是河流和海水(或湖水)长期作用的结果(规模大,时间长,构成三角洲沉积体系),按控制能量的不同,形成了河控、浪控和潮控三角洲。

一、扇三角洲概念

扇三角洲是美国学者G.K.Gilbert(1885)提出的,被称为吉尔伯特三角洲的沉积模式。

Holmes(1965)提出扇三角洲的术语,将其定义为“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 McPherson等(1987)区分了两种主要类型:

(1)形成于冲积扇末端的, 有大量块体流沉积物的扇三角洲; (2)主要受河流径流控制或与辫状平原相当的辫状河三角洲。

Nemec等(1988)指出:扇三角洲是由冲积扇提供物源,主要发育于水下的楔形沉积体,是活动的冲积扇与水体(湖、海)之间的沉积体系。

二、扇三角洲发育条件

扇三角洲以陆上沉积作用占优势,海(湖)边缘坡度变缓,向水推进一定深度为其特征。沉积物供应的体积、密度和丰度的相互作用以及滨岸带、浅海(湖)作用形成的。

受波浪和潮汐控制的水道分叉、河口坝淤塞和迁移是扇三角洲形态特征的重要控制因素。湖盆的波浪、潮汐和水流对扇三角洲的影响通常都相当小。 以事件性洪流沉积为主体,具有复合型(牵引流、碎屑流和片流)水动力机制。

发育扇三角洲的重要地貌条件是海(湖)岸附近地形高差大,岸上斜坡陡窄,物源近,碎屑物质供应充足。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临近高差大、坡度陡的隆起区,常与同沉积期大型断裂带相伴。

三、沉积特征和沉积相模式

1.沉积特征

扇三角洲就是高山与水盆地近邻,是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水中、水下冲积扇),有明显的陆上、过渡区和水下沉积部分。

(1)扇三角洲平原

陆上部分为近源的砾质辫状河,以水流和重力流的粗粒(砂和砾互层)沉积物为特征,砂砾层具不明显的平行层理或交错层理,分选差,具砂质基质,

砂砾比率向下增加。 (2)扇三角洲前缘(过渡带)

以较陡的前积相为特征,牵引流为主,常见大、中型交错层理。

(3)前扇三角洲沉积(水下扇三角洲)

以不规则分布的泥、砂和砾石的透镜状层理为特点。

2.垂向层序

自下而上为:前扇三角洲泥岩—扇三角洲前缘末端粉、细砂岩—扇三角洲前缘河道砂岩、含砾砂岩—扇三角洲平原砂砾岩和砾岩。

扇三角洲平原在洪水期和风暴期侵蚀海底后,回流过程中迅速向海推进。在扇三角洲平原产生从细粒的陆棚砂至粗 砾石层的不规则的向上变粗的序列。

断陷湖盆扇三角洲常见进积型向上变粗的反韵律序列。

3.扇三角洲的类型和相模式(3种模式)

(1)牙买加型(斜坡型模式) (2)阿拉斯加型(陆棚型模式) (3)吉伯特型(断陷湖盆型模式)

(1)斜坡型模式 陆上面积小,而水下面积大。其形态受山脚地貌和高差、陡坡度的滨外陡斜坡破碎浪的影响,具有陆上扇三角洲平原、海岸过渡带、水下扇三角洲环境。主要形成于裂谷或离散板块边缘、聚敛板块碰撞前缘和大洋走向滑移断层边界 。 (2) 陆棚型模式 由广阔的水上扇平原和边缘没于水下的浅水台地构成。沉积体呈指状插入海相地层,并出现在构造活动的开阔海盆地边缘。 (3)断陷湖盆型模式 见于湖滨,由河流出山口入湖而形成。以色列死海,河流入Lisan湖,形成许多小的洪水泛滥和河口的扇三角洲。 由砾岩和发育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的砂岩组成,由具波状交错层理的砂岩与厚薄不均的泥岩互层构成的数千米宽的扇前端沉积带。 第六节 辫状河三角洲相

一、辫状河三角洲的概念

由McPherson(1987)提出,定义为:由辫状河体系流入到停滞水体中形成的富含砂和砾石的三角洲。 其辫状分流平原由单条或多条河流组成。是介于粗碎屑的扇三角洲和细碎屑的正常三角洲之间的类型。

辫状河和辫状平原与冲积扇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与冲积扇毗连的辫状河冲积平原通常是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长,严格地说,已经并不真正属于冲积扇复合体的组成部分。 发育扇三角洲的重要地貌条件是海(湖)岸附近地形高差大,岸上斜坡陡窄,物源近,碎屑物质供应充足。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临近高差大、坡度陡的隆起区,常与同沉积期大型

断裂带相伴。

辫状河三角洲的类型

A-物源为远距离山区高地的辫状河三角洲 B-在冲积扇前方发育辫状分流平原的辫状河三角洲

C-与冰川冲积平原有关的辫状河三角洲

二、辫状河三角洲发育条件

冲积扇末端或冲积平原的辫状河直接进入海(湖)而形成辫状河三角洲。

距源区介于扇三角洲和正常三角洲相之间,在远离无断裂带的古隆起、古构造高地的斜坡带的沉积盆地中发育。

辫状河三角洲与扇三角洲在拉张盆地中可发生时空转换:在断陷湖盆演化早期,扇三角洲的发育与盆缘活动断裂关系密切,随着源区高地的不断剥蚀,盆地部分充填,冲积扇被冲

积平原与稳定水体隔开,扇三角洲转化为辩状河三角洲。

湖岸位置与砂体类型和演化关系

各种粗粒三角洲模式

三、沉积特征与相模式

1.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

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包括辫状河道和冲积平原,潮湿条件下可有河漫沼泽。高度的河道化、持续深切的水流、侧向连续性好是该亚相的典型特征。

辫状河道沉积: 色杂、粗粒、分选差、成熟度差、底部发育冲刷充填构造。辫状河道充填物宽厚比高,剖面呈透镜状,以具大型板状和槽状交错层理、

平行层理的砾岩、砂岩及块状砾岩常见(也有以砂质为主的辫状河三角洲)。

冲积平原: 由辫状河道的迁移摆动形成,一般范围较宽,如河北秦皇岛大石河冲积平原约5-6km宽,以砂砾质沉积为主。潮湿气候条件下可发育河

漫沼泽沉积,由棕褐色泥岩、泥质粉砂岩与煤层构成。

2.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

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席状砂和水下分流河道间沉积。

水下分流河道:是辫状河在水下的延伸部分,沉积物粒度较细,沉积特征与辫状河道极为相似,向上变细,单砂体厚度减薄。

辫状河人水后,携带的砂质由于流速降低而在河口处沉积下来即形成河口坝。辫状河三角洲通常由湍急洪水或山区河流控制,水下分流河道迁移性较强,河口不稳定,难于形成正常三角洲前缘那样的大型河口坝,而与扇三角洲相似,河口坝不发育或规模较小。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主要为砂岩,也可见含砾砂岩和粉砂岩,

在垂向上一般呈下细上粗的反韵律,砂体中可见平行层理和交错层理。

远砂坝: 与河口坝为连续沉积的砂体,位于河口坝的末端。与河口坝相比,远砂坝砂体厚度较薄,岩性较细,多为细砂岩和粉砂岩。

席状砂: 为辫状河三角洲前缘连片分布的砂体,形成于波浪作用较强的沉积环境。先期形成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等砂体被较强的波浪改造,发生横向迁移,并连接成片,便形成了席状砂。砂体的粒度较细,粉砂岩与泥岩互层,分选性和磨圆度较好。

水下分流河道间: 沉积为水下河道改道被冲刷保留下来或沉积的较细粒物质,其沉积作用以悬浮沉降为主,为暗色泥岩,含粉砂泥岩及含泥粉砂岩,见水平层理及小型砂纹层理。

3.前辫状河三角洲亚相

为泥岩和粉细砂质泥岩,颜色较深,有时见水平层理。若辫状河三角洲前缘沉积速度快,可形成滑塌成因的浊积砂砾岩体包裹在前辫状河三角洲或深水盆地泥质沉积中。

辫状河三角洲垂向沉积序列具有两种韵律结构:

(1)向上变细的退积型辫状河三角洲,剖面上表现为多个水流作用由强至弱向上变细的正韵律组合 (2)向上变粗的进积型辫状河三角洲,由多个向上变粗的沉积旋回组成

地质记录中以进积型辫状河三角洲垂向层序更常见,由上而下:辫状河-滨浅湖-辫状河三角洲平原-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辫状河三角洲。 由于水动力条件和古地形条件的变化,辫状河三角洲垂向层序往往保存不完整,常以平原亚相和前缘亚相呈互层沉积出现在剖面上。

四、辫状河三角洲与三角洲之间的区别 1.与正常三角洲的区别

最大区别是供源和粒度不同,辫状河三角由辫状河为供源,短流程;而正常三角洲以曲流河为供源,长流程。 辫状河三角洲粒度粗;而正常三角洲粒度细。 (1)辫状河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具辫状河的特征,即河道沉积物宽厚比高,呈宽平板状,碎屑颗粒较粗,砂、砾含量高(正常三角洲以砂、粉砂为主);河道砂体无典型的“二元结构”特征,即顶积层亚相或溢岸沉积少;河道不稳定,很易迁移,因此粗碎屑砂体在平面上往成片分布。

(2)辫状三角洲前缘带水下分流河道发育,由于辫状河水流强度相对较大,且碎屑物质丰富,推移质/ 悬浮质比值大,因此进人水体后,河道沉积相对发育,而河口坝则处于次要地位,这与正常三角洲有较大区别。

(3)辫状河三角洲的个体比正常细粒三角洲要小,但经常成群分布,尤其是地形坡度较陡时。 2.辫状三角洲与扇三角洲的区别(记录,列表)

共同点:同属粗粒三角洲,前积作用形成的反韵律层序,都不太发育。

差别在于:

1、供源不同: 扇三角洲供源为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供源为辫状河。

2、重力流发育程度不同: 扇三角洲平原上多见泥石流沉积;而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上泥石流不发育。

3、砾岩发育程度不同: 扇三角洲以块状砾岩为主;而辫状河三角洲以含砾砂岩、砂岩、粉砂岩为主,交错层理较发育。 4、沉积序列不同: 扇三角洲的垂向沉积序列以砾岩为主,粒度的粗细变化较快;而辫状河三角洲的层序粒度变化相对较慢。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nu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