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案
更新时间:2024-06-09 07:5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1、我们的民族小学
教学目标:
1、认识“坝、傣”等5个生字。会写“坪、坝”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这所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抄写描写窗外安静情景的句子。 教学重点:
认识5个生字。会写12个字。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课文。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感情。 教学方法:
读议发 自读自悟 讨论交流 课时安排:
2节
第一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一、举行“民族风情”展示会
1、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不同的的民族有不同的服饰,更有不同的风俗。下面我们举行一个“少数民族风情”展示会,请你展示自己找到的有关图片,介绍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情况。
学生展示介绍,教师提示学生着重介绍少数民族的服饰特征、生活习俗。
2、视学生介绍情况,教师利用课后资料袋中的图片,补充介绍课文中涉及的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少数民族的情况。
3、评选最佳学生,颁发小奖品。 二、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1、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就有这样的一所民族小学,大家愿意不愿意去参观一下?
2、板书课题:我们的民族小学。 3、教师配乐范读。
三、自学生字新词,试读课文
1、这所民族小学美不美?大家肯定想亲自去走一趟,转一圈。请你自己试着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根据注音拼读一下,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
2、学生试读。
3、指名分自然段朗读。
教师相机出示每小节中带生字的新词,正音、巩固。学生感到陌生的词语也该提示。
第一自然段:坪坝(bà) 绒球花 傣(dǎi)族 景颇(pō)族 阿昌(chāng)族 德昂(áng)族 绚丽多彩
第三自然段:蝴蝶 孔雀舞 摔跤(jiāo) 山狸 第四自然段:凤尾竹 摇晃(huàng) 四、分组朗读,组间比赛
1、分小组朗读,每组读一自然段,各组练习。
1
2、各组练习后进行比赛。 五、巩固字、词,指导写词。
1、指名读生字,新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a.着重分析指导“戴、蝴、蝶、雀、舞”。并且黑板上田字格中示范。 “戴”,半包围结构,右上包左下,注意各部分位臵,相互要结合紧凑。 “蝴”左中右结构,相互要靠近些。 “蝶”字要注意右旁的构成。
“雀”字“小”字下边的撇(丿)要长些。
“舞”字中间四竖要写短小、靠拢些,第三横要长些,整个字第十三画是撇折。
b.学生描红、临写。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三、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
2
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四、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五、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六、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七、安排课余生活,布臵综合性学习
1.校过着快乐的学习生活,课余生活又是怎样安排的呢?请大家交流一下。 课余在完成老师布臵的学习任务外,我们可以做一些有益的事,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果我们对课余生活作一个安排,这样课余生活会充实而有计划。
2.我们最近要开展一个活动,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怎么记录呢?
可以用文字叙述,就像写简短的日记,写清楚哪天什么时候干什么事,有些什么感受、收获。
可以用表格的形式,分“时间”“活动内容”“收获和感受”等栏目,逐项记录。
可以用画图画的形式,就像记图画日记,一旁写上时间,写上几句当时的感受。
3.注意边记录边整理资料,准备和同学交流。
教学反思:
3
2、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描述“我”和弟弟在草地上吹蒲公英的种子玩乐的情形,解释草地变颜色的原因。通过朗读传达出在草地上玩乐的欢快,对草地的喜爱。
3、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教学重点:
1、认识生字“钓、拢”,会写“耍、装”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通过了解课文增强对大自然的热爱,体验大自然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 读中感悟 课时安排:
2节
第一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一、导入新课
1、出示填空:( )的草地
引导学生根据以前所学进行口头填空。
2、自然过渡:这道题有很多种填法,同学们看了课文就知道了。 自读讨论:
1、各自轻声读课文。
2、根据课文内容讨论填空答案,如:(金色/可爱……)的草地
3、设疑: 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为什么作者称它为可爱的草地呢?我们继续学课文。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预习时画出的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互相合作,交流,力争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
3、反馈: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词语,带领大家一起读一读。
4、朗读展示:你最喜欢读哪个自然段,站起来读读,让我们感受你对它的喜爱!
三、再读解疑
1、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呢?自读第一自然段体会。 a、观看画面,给以直观的感受。
b、引导想象:蒲公英盛开了,目力所及的范围内到处都是金色的蒲公英,在阳光的映衬下金光闪闪,直刺你的眼。小鸟也来了,蝴蝶也来了,空气中满是青草的香气和蒲公英柔嫩的绒毛。这时候你最想做什么?指名交流。
2、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a、思考图中这两个孩子分别是谁,他们在做什么?轻声朗读课文后说一说。
4
b、你觉得他们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这部分课文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 各自试读,指名交流。
c、大家喜欢这草地、蒲公英吗?请你对它们说一句话。 3、其实这草地并不是总是金色的,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小! a、自读课文说说通过朗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蒲公英色变的规律和原因) b小博士讲座:有关蒲公英色变的规律和原因。 学生上台讲述
c、“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作者是怎么形容这变化的?(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4、现在说说对这片草地几句贴心话。 四、总结课文
1、朗读课文。
2、互相交流:从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并把句子抄下来。
3、小结引申。
大自然里有植物、动物,各式各样的物种千千万万,它们色彩缤纷、形态独特、习性各异,经常亲近它们,仔细观察它们,你会有独特的发现、新颖的感受,因而你会激动、兴奋,由此产生眷恋、喜爱……人类是大自然的子女,回到大自然去吧,在那里你会找到欢乐!请大家把自己回到大自然的发现、经历、感受作为课余生活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一、导入、汇报成果
1、分小组总结汇报你的学习成果,你每小组可以任选一项进行汇报。题目如下:
a、多么有趣的蒲公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围绕“有趣”展开),因为草地上长满了这么有趣的蒲公英,所以这草地多么___________。
b、课题汇报:蒲公英的色变规律和原因分析。
c、画出你心目中的金色的草地,带上你的画向同学们介绍你喜欢的草地。
5
3、学生分角色朗读,体会列宁、男孩的不同心情,讨论: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又是怎么回来的? 七、作业:
1、熟读课文。
2、背诵课文一、二自然段。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一、检查背诵一、二自然段。
二、引导学生学习十一、十二自然段。
1、自读,说一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思考、讨论:
灰雀这几天到哪里去了?列宁为什么不再问那个男孩? 3、分小组讨论:
为什么说男孩十个诚实的孩子? 三、自由读全文:
深入体会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和对诚实孩子的喜爱。 四、指导分角色朗读全文。
分角色把课文内容演一演。 五、指导学生自己学习生字词。 六、处理课后练习题。 七、布臵课下扩展联系:
1、课文中写了第一天列宁和男孩关于那只失踪了的灰雀的对话,紧接着直接写了第二天两人果然又看到了那只灰雀的情景。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男孩想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请根据你的想象把它写下来。
2、开展爱鸟周活动,举办一期鸟的图片、图画展览。
教学反思:
16
6、小摄影师
教学目标:
1、认识“摄、媚”等8个生字。会写“突、按”等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高尔基对小男孩无比慈爱、关怀备至的感情。 教学重点:
通过读议课文,感知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 教学难点:
抓住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 合作探究 读议结合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一、揭题导入
1、上节课大家学习了前苏联革命领袖列宁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位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和一个小男孩的故事。这个男孩是一个小摄影师。
2、板书课题。读准生字:摄(shè)。
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摄影”是怎么回事,“摄影师”是干什么的人。 3、出示教学挂图,学生交流高尔基生平情况,教师相机补充讲解。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开火车读词语,重点指导“鞠(jū)躬(gōng)”、“胶(jiāo)卷”,轻声字“停当(dang)”、“打量(liang)”、注意:摆弄(nòng)声母是n 。
3、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提醒学生课文共15段,小摄影师给高尔基写信的那部分内容属于第1自然段。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5、齐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形。 2、交流识记方法:利用熟字记生字(交—胶)、形声字构字(辆—形旁“车”—声旁“两”)。并且说说在书写时应该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17
第二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为导演,安排组员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
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做动作边朗读。 2、教师分组巡视、指导朗读、表演。
3、挑选一组学生上台表演,根据表演情况,相机指导理解几处重点语句。 a.点评学生表演的动作。相机理解“鞠躬”、“打量”、“摆弄相机”、“赶紧站”等词语。
b.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从中感受到小男孩对高尔基的崇敬热爱之情。
c.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宽厚慈爱和关怀。
d.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句子:“孩子,回来!我给你胶卷,我这儿有很多胶卷。”让学生反复朗读好这句话,从中感受到高尔基多么想留住小男孩,帮助孩子拍成这张照片,实现他美好的愿望。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三、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 四、课外延伸,想想续写
小男孩匆匆赶往高尔基的办公室,再次见面时他们会说写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想,接着往下编写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教学反思:
18
7、奇怪的大石头
教学目标:
1.认识“考、秦”等5个生字。会写“著、藏”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奇怪、著名、地质学家”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李四光探索巨石由来的过程,领会李四光是如何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的。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事情写具体的。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合作探究 创设情境表演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一、导入新课
1.汇报预习效果
a、《奇怪的石头》讲的是谁的故事?(李四光)
b、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查找到的有关资料并介绍李四光其人。 2.切入本课主题
刚才同学们的介绍非常精彩。李四光是怎么成为著名的地质学家,大家想不想知道?现在就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咱们也去取取经。 二、初读课文
1.循序渐进读课文。 第一遍:边读边找出带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借助后边的拼音争取把字音读准确。
第二遍:再读课文,进行自我测试,看看自己是否还需要借助课后的生字表。如果不小心忘了还可以再看看生字表。
2.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3 .按序逐段来反馈。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争取对课文的脉络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4.呼应导语解疑惑。
现在你认为李四光之所以成为著名的大家的原因了吗?请学生依照自己的理解说说。 三、指导写字
1.出示生字词,自读,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怎么记住这些生字,并且介绍自己的识字方法。 3.指导写字:逐字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自己总结应该怎么写。
19
第二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一、朗读感悟
1 .复习切入,精读课文 上节课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发现了我们李四光先生成才的小秘密,那就是勤于思考,好学不倦。
2 、请同学们画出李四光幼年时围绕这块奇怪的大石头提出的问题。
a 、出示所有问题,指导朗读,你认为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b、“这么大的一块石头,是从哪来的呢?” 这是一块怎样的石头?(大石头)说说你从哪看出来的?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相机理解“孤零零”“严严实实” c、分角色朗读(第一到第八自然段) 3.观看画面,明白原理。
a、有关巨石如何毫无痕迹来到故乡的这个疑惑一直困扰着李四光,二十年后他终于揭开了其中的奥妙,你想知道吗?
b、观看画面,了解冰川推动巨石的情景。
c、情景再现:假如你是李四光,你来我们学校做有关“冰川移石”的科普讲座,你准备怎么把这个知识讲清楚,现在请你整理好你的演讲稿。
4.齐读课文 二、交流感想
读了这个故事后,你受到了哪些启发?用“李四光爷爷,我想对你说_______________”的句式说一说。 三、分组交流。 四、课外拓展
1.有多少在工作上做出一番成就的人,他们从小就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最后为他们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回去找找这方面的材料。
2.我的奋斗计划:拟订一份奋斗计划,看自己需要怎么做,才能向这些伟大的人靠近。
教学反思
20
8、我不能失信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能结合课文,联系生活实际,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教学重点:
理解小宋庆龄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的内容。 教学难点:
如何使学生通过对话和动作来领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 讨论交流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 学生畅所欲言,当有人说出守信用时,板书。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对好朋友之间守信用的故事。板书课题,解释题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读感知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检查。 3、讨论疏解:
a.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
b.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c.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了一个星期天,宋耀如一家准备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儿宋庆龄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学叠花篮,爸爸妈妈都劝她改天再教,但她为了守信就留了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一位读旁白,其余三位分别读爸爸、妈妈和宋庆龄的话。先组内练习,然后小组间比赛。
2、组内安排角色,各组练习,教师巡视。 3、小组进行比赛。
4、同学评议,推选优胜组。 四、课本剧表演。 五、讨论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喜欢宋庆龄吗?为什么?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处理这件事?
2、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的讲诚实守信的人和事吗?
21
语文园地二
教学目标:
1.举行一次名人故事会,并汇编成集,也可以演一演,从中培养学生的组织、动手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追忆生活,重温往事,点燃真情,引发学生的倾吐欲望,培养写作兴趣。
3.学习引号的不同用法。 4.积累背诵名人名言。
5.阅读《闻鸡起舞》,理解成语的意思,培养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1.积累、背诵名人名句。 2.阅读《闻鸡起舞》。 3.顺利完成“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用一件事表达人物某一方面的特点”的写法,并初步学会用人物语言、动作、神态来显露特点,体现个性。 教学方法:
自读 自背 自悟 讨论交流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课时目标:
组织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一、结合本组内容导入
我们已经认识了善解人意,保护儿童的列宁,关怀爱护下一代的高尔基,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李四光和诚实守信的小庆龄,哪位同学还收集到了与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有关的故事? 二、挑选示范交流
1.明确交际规则和交际过程:如何清楚地向别人讲述名人故事,如何提问,如何作答。
2.组内交流列宁等有关的故事和给人的启示。 3.挑选组内交流好的同学,全班做示范交流。
这四位名人中有政治家、文学家,你们是否还收集到其他政治文学家的故事?是否还收集到科学家、艺术学者等名人的故事?他们的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三、交流其他名人故事
1. 小组内继续交流。 2. 推选代表,全班交流。 3. 交流听后的想法。
4. 评选:“故事大王”并颁奖。
22
第二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课时目标:
1. 通过“我的发现”,明白引号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用法。 2. 在“日积月累”中读背名人名言,积累语言。 3. 区别形近字。 一、学习“我的发现”
1. 指导学生认真读,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
2.指名读学习伙伴提示的话,明确引用人物的话,可以有不同的形式。 3.分小组读,思考:引用人物的对话,有哪些不同的形式。 4.交流自己的发现。 5.教师归纳小结。 二、学习“日积月累”
1.“读读背背”
(1)出示五个名人名言的句子,全班齐读。 (2)分小组比赛读,在小组内背诵。 (3)指名全班背诵。 (4)师小结。
(5)交流课外收集到的其他名人名言。 2.“我会填”
(1)指导说一说每组的两个生字在字形、字音、字义上的不同。 (2)学习自己组词,教师巡视指导。 (3)交流、展示。 三、学习成语故事
1.自由读故事,借助文中拼音,把短文读通、读顺。 2.自读自悟,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把握这个成语的主要内容。 3.交流学习这个成语的体会和感想。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个成语故事。 四、作业
1.背诵名人名言。
2.把《闻鸡起舞》这个故事讲给同伴或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习作内容:
选择你喜欢的一个人的一件事,写个片断。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一前天,我们在口语交际课中举行“我来夸夸他(她)的活动”,了解很多自己喜欢和熟悉的人的特点。他们个性不同,有的热心助人,爱管“闲事”;有的天真顽皮,活泼可爱;还有的倔强,爱哭、爱闹;有的温柔体贴,善解人意;有的勇敢正直;有的勤劳简朴;有的幽默风趣……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一个机会,写篇文章来表达你的真情实感。 二、交代任务,选材构思
23
1.出示要求
◎写小伙伴的一个特点; ◎用一件事来写;
◎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要能体现人物的特点。
写的人是你身边的人,选择其中一件事来写,这件事必须真实,不能凭空捏造,这件事要能反映人物的特点,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语句要通顺。
2.小组讨论
◎想写谁?让你印象最深的特点是什么?准备选择什么事例? 3.大组交流
◎教师随学生回答相应作评议和引导,有的学生不能准确概括人物特点,可以帮助孩子归纳,也可以板书学生所说的特点。
◎如何把事情写清楚:要注意事情地起因,经过,结果。在写人物时要多写神情、动作、语言、心里描写。要大胆地想象。 三、提供范例,打开思路
1.朗读学生的优秀日记《我的爸爸》 让学生边看听思考:
①写谁?人物有什么特点?
②什么事表现了这一特点和品质?
③哪些细节描写生动地体现来这一特点? 2.交流归纳
四、自拟题目,下笔成文
1、根据刚才的学习讨论,大家可以更好地条理自己的“构思”。题目自拟,但要认真给自己的作文起个题目,老师也提供一些题目,但仅供参考。(《他使全校轰动》《我心中的偶像》《任性的表妹》)
2、动草起笔。教师巡回指导。 五、修改誊写。
1、写好后自行修改。
2、教师面批后,誊写习作。
板书设计:
24
第四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教学过程:
一、散发作文本,让学生相互享受习作成功的喜悦。 二、师总评
教师总评这次习作成功之处,表扬习作优秀者,指出这次习作的不足之处。 三、欣赏佳作。
1.评议优秀习作1-2篇。
2.同桌互相点评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四、集体修改问题较多的习作1篇。
1、展示习作。 2、评议:
什么地方需要修改?
如:格式、标点、词语的运用、句子是否通顺、选择的事例是否典型、事情的叙述是否清楚……
3.结合自己的修改意见,将此习作修改成文。 4.将修改得较成功的习作在全班交流。 5.再次修改自己的习作,并重新誊正。
教学反思:
25
9、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课文。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 4、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
通过反复吟诵,感受诗歌优美的音韵,完整的意境和蕴含其中的美好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诗人情感的生发和变化。 教学方法:
图文结合 自读自悟 交流 背诵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课前所查阅的资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写了什么吗?板书课题,理解“书”的意思。
3、看图说话:(出示课文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读正确这首诗。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情景? 2、小组交流,组内成员互相补充。(要发散学生的思维)
3、指名描述画面,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4、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产生怎样的心情?
5、感情朗读:带着这样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趣味活动
1、我说你读。方法:
(1)老师描述诗句的内容,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老师点挂图上的景物,学生读出对应的诗句。 2、字条连诗。
方法:老师出示某句诗的字条,学生接续后面一句诗(多连几次,让学生基
26
本会背)。
3、情境背诗。
方法:学生可自由下位,把诗背给最要好的同学听。 五、识字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促、深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六、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诗人所作的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一、课前游戏,复习导入
1、说说自己知道的传统节日,有哪些习俗。(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也可以以连线的方式出现节日、日期和习俗。)
2、小组比赛背诵《夜书所见》。
3、揭示课题《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理解“忆”的意思。 二、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确定本诗怎么学习。 自学基本步骤:
(1)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课后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2)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 (3)交流:读读、说说、问问。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三、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读诗,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解决的结果。
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指名朗读诗文。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以情促读。问:你能用读来表现出这种思想感情吗?
27
3、引导以读促发想象。问:同学们在读时头脑中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情景,能交流一下吗?
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像,并再次有感情朗读。 五、趣味活动
1、生字连词背诵。
方法:请学生把生字按出现的先后顺序在本子上或黑板上排列,再连起来,试着背诵。
2、诗句连对。老师说诗句意思,学生背相应句子。
3、情境练背。学生当小小诗人,或加动作或加表情,先自己朗读再上台表演,达到背诵。
4、赛诗会。
方法:(1)集体赛:每个小组背一、两首古诗,一首课内的,一首课外的,看哪一组背得既响亮又流利。
(2)个人赛: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参加比赛,看谁背得最有感情。 六、识字写字
1、出示要求写的生字,组词朗读。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重点指导“异、插”的写法。
3、书写生字 七、拓展活动
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
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推荐相关的古诗:《舟夜书所见》(清 查慎行)、《泊船瓜洲》(宋 王安石)、《杂诗》(唐 王维)三首古诗。
教学反思:
28
10、风筝
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教学方法:
观察法 讨论交流 情景创设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29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b、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教法: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a、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注:“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二声(摩擦)、四声(磨面);坊的读音: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注:“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3、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板书设计:
30
第二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选择第1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 2、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教学反思:
31
11、秋天的雨
教学目标:
1.认识“钥、匙、趁”等8个生字。会写“盒、扇、邮”等10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秋天的雨的。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语文的语言美。 教学方法:
感情朗读 讨论交流 情境体验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有位朋友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你们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吗? 3.你们最喜欢哪几段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受神奇 1.品读第1自然段。
a、自由朗读:能不能怀着喜欢的感情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
b、指名多人次地朗读第1自然段:谁愿意把第1自然段内容朗读给大家听听?
c、引导学生用审美的情趣体悟情感:你觉得秋天的雨神奇在何处? d、指名交流并读出神奇之处。
e、激发情趣: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2自然段。
a、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b、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c、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
32
把那一句所描画的景物图片贴到黑板上。
d、品说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e、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说的那样有趣吗?
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评点。 习写生字和词语,当堂展评 五、拓展练习
1.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和自己喜欢的语句。
2.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点,仿照书上某一句式写一句话。(两个作业可以任选其一)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用多种方式激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语段。 二、自读课文,感知内容 1.教师引述:秋天的雨就象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下面请再读读课文第2.3两个自然段,看看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好吗?
2.学生自读:要求学生读准生字、读通句子。
3.采用指名读、比赛读等方式激发学生朗读,丰富表象。 三、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33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__。小喜鹊______,小松鼠_______,小青蛙_______,松柏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四、总结感受,拓展活动
1.指名朗读第5自然段,用以评促读的方式让学生读好这段话。
2.联系全文内容,让学生思考回答:为什么说秋天的雨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a、先在四人小组内讨论。 b、然后集体交流。
3.引导学生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先作铺垫。)
教学反思:
34
12、听听,秋的声音
第 周 星期 第 节课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能和同学们交流读后的体会。 3.仿照诗歌内容,补写几句诗文。 教学重点:
边读边想,能交流体会,自己创作诗歌。 教学难点:
创作诗歌。 教学方法:
观察想象 讨论交流 朗读背诵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展开想象
1.游戏导入:同学们,自然界中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们想欣赏一下吗?下面我们做一个听录音猜声音的游戏,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然后说一说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2.展开想象:听着这些美妙的声音,你脑海里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再次播模拟声响,引导学生想象并交流。
3.有一位诗人在秋天里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就写下了这么一首诗,你们想听听吗?(揭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
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遍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3.指名学生读,喜欢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三、品读想象,体会交流
1.品读第1—3节,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节,边读边展开想象:你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可以让学生从看到的、听到的这些方面来想象)。
2.指名学生进行描述,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述得美一点。 3.学生评议并补充画面,把画面说生动、说形象。 4.带着这种美好的感情朗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5.加动作读自己喜欢的一节。 四、仿写诗歌,积淀语言
1.教师有感情地配乐诵读第4—5节。
2.读后引述:听听,秋的声音还有许多许多,让我们一起走近每一片叶,每一朵花……去听听他们的声音,并仿照课文第1.2节或第3节的样子,也来作一段诗,好吗?
3.说一说你听到哪种声音最美。
4.学生自由作诗,在小组交流,几个小伙伴可以合作一首诗。 5.选派代表诵读,给学生配上音乐。 五、品读体会,升华情感
1.指名诵读最后一节。
2.交流:从这一节感受到了什么?
35
正在阅读:
小学语文第五册教案06-09
【精品】技术合作协议范本02-10
宗教改革对欧洲文明的影响11-02
硼硅玻璃器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方案设计(2013年发改委立项详细标准+甲级案例范文)09-02
古代汉语1--11课11-18
基于产业价值链的餐饮企业群管和研究01-03
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2(必修3)(含答案)07-24
迟到记作文400字07-07
- 多层物业服务方案
- (审判实务)习惯法与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解决问题(孙 潋)
- 人教版新课标六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 词语打卡
- photoshop实习报告
- 钢结构设计原理综合测试2
- 2014年期末练习题
- 高中数学中的逆向思维解题方法探讨
- 名师原创 全国通用2014-2015学年高二寒假作业 政治(一)Word版
- 北航《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在线作业三
- XX县卫生监督所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小学四年级观察作文经典评语
- 浅谈110KV变电站电气一次设计-程泉焱(1)
- 安全员考试题库
- 国家电网公司变电运维管理规定(试行)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稿征求意见提纲
- 教学秘书面试技巧
- 钢结构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水利工程概论论文
- 09届九年级数学第四次模拟试卷
- 教案
- 语文
- 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