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更新时间:2023-11-15 05:3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编制目的

制定机械伤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为了一旦项目部经理管理段内突发机械伤害事故时,能够及时的整合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迅速展开有组织的控制和救援,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编制依据

2.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2《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2.3《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2.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2.5国家、行业、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和强制性条文、标准 2.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3.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3.1事故类型

机械伤害事故 3.2危害程度分析

机械伤害事故主要对人体引起挤压、碰撞、冲击、剪切、卷入、绞绕、甩出、切割、切断、刺扎等伤害。发生事故以后,受伤者轻则皮肉受伤,重则伤筋动骨、断肢致残,甚至危及生命。 4.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应急处置工作方针,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认真落实各项应急救援措施,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救治,确保应急救援人员安全施救;应急救援行动实行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协同作战、以公司自救为主,同时和社会救援相结合的应急处置工作原则。 5.组织机构及职责 5.1应急组织体系

1

项目经理部应急指挥中心 现场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外部支援 医院 消防 其它 事故抢险 组 后勤保障组 通信联络组 伤员救护组 警戒保卫组 善后处理组

事故现场 图3:应急组织机构体系图 5.2 应急组织人员机构

应急组织结构中的职务 姓名 石雪峰 王金宝、吴思 黄威望、顾海波 夏传军 项目职务 项目经理 项目书记、安全总监 副经理 工程部长 指挥中心总指挥 副总指挥 现场应急指挥主任 事故抢险组组长 组员 雒永强、计洋洋、陈磊、王将、周浪、 崔晓强 后勤物质保障组组长 程新华 物资设备部长 组员 李仕红、胥生俊、韩继旺、张军 通信联络组组长 吕宽 总经济师 组员 王勇峰 计划合同部部长 伤员救护组组长 王滨 办公室主任 董映雪、徐岗、徐国辉、徐军田、张 组员 义、冯祖修 警戒保卫组组长 贺伟堂 安质部部长 组员 鞠晓东、马志涛、周浪 善后处理组组长 石文平 财务部长 组员 满若白、何仙龙 以上人员的和各组成员联系电话见附件 5.3指挥机构及职责

本项目应急指挥中心由项目领导和项目各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项目经理为总指挥,书记、安全总监为副总指挥。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全面工作,副总指挥

2

协助总指挥负责应急救援的具体指挥工作,总指挥不在或授权时,副总指挥行使总指挥的权力。

5.3.1项目经理部应急总指挥职责 ① 审定并签发项目综合预案和专项预案; ② 下达预警和预警解除令;

③ 全面负责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指挥工作,统一协调应急资源; ④ 审批项目应急救援费用。 5.3.2 项目经理部应急副总指挥职责

① 协助应急总指挥组织和指挥应急操作任务; ② 联系外部救援力量;

③ 总指挥不在或授权时,副总指挥行使总指挥的权力。 5.3.3现场应急指挥小组组长职责

① 向上级主管部门及时报告事故的有关情况; ② 完成项目应急救援指挥中心交办的各项工作; ③ 协助应急总指挥工作;

5.3.4现场应急指挥小组副组长职责

① 组织建立项目经理部应急救援体系,制定应急救援预案、操作指南,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② 组织项目应急预案的演练、操练和讲解活动; 5.3.5抢险救援组

①负责排除险情,抢救遇难、遇险人员和财产。

②负责维持事故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做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作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提供抢险通讯、医疗、物资等。

3

5.3.6后勤保障组

① 检查、监督、落实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数量,收集和建立并归档; ② 应急预案启动后,按应急总指挥的部署,有效地组织应急反应物资资源到施工现场,并及时对事故现场进行增援。 5.3.7通讯联络组

以项目应急总指挥办公室为主,有关部门配合,组成通讯联络组。负责对外联系求援、事故情况报告、传达上级指示与要求。 5.3.8伤员救护组 ①现场抢救伤员;

②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护送、运送伤员前往医院。 5.3.9警戒保卫组

① 负责事故现场的保护与警戒,其任务和作用是:保护事故现场、维护现场秩序、防止外来干扰、尽力保护事故现场人员的安全等; ② 需要时组织人员的疏散。 5.3.10善后处理组

① 做好伤亡人员及家属的稳定工作,确保事故发生后伤亡人员及家属思想能够稳定,大灾之后不发生大乱;

② 做好受伤人员医疗救护的跟踪工作,协调处理医疗救护单位的相关矛盾; ③ 与保险部门一起做好伤亡人员及财产损失的理赔工作;

④ 负责与总指挥保持及时地信息沟通,会同有关部门处理伤亡人员的善后工作。 6.预防预警 6.1危险源监控

机械伤害危险源监控应根据国家、行业标准,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对办公生活区、作业区的存在机械伤害的危险源进行详细辩识,并评价出重大危险源。针对重大危险源,采取相应的措施、方案,进行监督控制。

4

机械伤害事故基本安全要求:

(1)各种加工机械附近要设有明确的操作注意事项;

(2)认真严格地做好三级教育,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机械加工工作中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械设备的性能和正确的操作方法,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

(3)砂轮必须进行定期检查,砂轮应无裂纹及其它不良情况,砂轮机必须装有钢板制成的防护罩,禁止使用无防护罩的砂轮机;

(4)使用时操作人员应站在锯片的侧面,锯片应缓慢靠近被加工物体,不准用力过猛;

(5)对机械的运动部件如旋转件等必须设置防护网,无法用罩网防护的部位应设置警示标志,防止人体触及;

(6)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按规定配戴好安全帽;

(7)对手提式电动工具、安全带等应进行测试,符合质量标准方可使用,不符合标准的一律作废;

(8)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定期检查、按需修理,做好维护保养,及时修复存在隐患的部位,杜绝机械带病作业;

(9)机械/机具用电线路一律由电工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安装,禁止“一闸多用”; (10)机械维修期间要切断电源,悬挂不准合闸警示牌,必要时要设专人监护; (11)操作起重机械、物料提升机械、砼搅拌机、砂浆机等必须经专业安全技术培训,持证上岗;坚持十不吊。 6.2预警行动

(1) 机械伤害事故预警的条件

①操作者缺乏应有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意识,思想麻痹,有的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操作规程;

②传动带、砂轮、电锯以及接近地面的联轴节、皮带轮和飞轮等,未设安全防护装置;

③平刨无护手安全装置,电锯无防护挡板,手持电动工具无断电保安器; ④机械设备在非最佳状态下运转,机械设备在设计、结构和制造工艺上存在缺陷,机械设备组成部件、附件和安全防护装置的功能退化等均可能导致伤害事故;机械设备超负荷运作或带病工作;

5

⑤操作人员野蛮操作,导致机器设备安全装置失效或失灵,造成设备本身处于不安全状态

⑥机械运转时加油、维修、清扫,或者操作者进入危险区域进行检查、安装、调试,虽然关停了设备,但未能开启限位或保险装置,又无他人在场监护,将身体置身于他人可以启动设备的危险之中;

⑦没有穿戴合适的防护服和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护工具;

⑧对发现的问题与违章没有按规定处理或出现其他重大事故隐患或未遂事故。 (2)安全预警的方式、方法

如遇机械伤害事故发生时,在场的人员要立即采用电话、手机或其它快捷方式第一时间向部门负责人、项目经理和相关负责人汇报。组长立即采取应急措施,通知各应急小组成员携带各自的抢险工具,赶赴出事现场。 (3)预警信息的发布

发现达到预警条件时,事故部门通过以下方式发布有关信息:(1)固定内线电话;(2)手机。 7. 信息报告程序 7.1信息报告与通知 7.1.1应急联络方式

人员或单位 总指挥 生产副经理 生产副经理 安全部主管 后勤保障主管 兴文医院 监理二分站 姓名 石雪峰 顾海波 李传伟 吴思 程新华 联系方式 15989890011 13881569589 15293955116 15934717588 13751197805 83325111 0769-81085399 以上项目部主要安全负责人员电话要求24小时开机。

7.1.2出现应急事故时,由发现事故人立即上报安全部或拨打应急值守电话通知

6

应急指挥部。

7.1.3求救的方式可以采用呼喊、口信、通讯工具等一切可能的方式。

7.2信息上报

①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后,事故责任部门应立即将事故情况如实向项目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和事故所在地安全生产管理部门报告。

②项目部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办公室接到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报告后,应遵循“迅速、准确”的原则,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报告。特别紧急的情况下,各部门可以直接报至项目部主要负责人。各级应急指挥领导小组之间,必须保证24小时人员通讯畅通。

8. 应急处置 8.1响应分级

根据事故危害程度和本项目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一般事故和严重事故。

一般事故为未造成伤亡事故或轻伤事故,事情影响不大时,由项目部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处置;重大事故造成死亡或事情较大时,由项目部向当地相关部门(消防中心119、报警中心110)求救。

8.2响应程序

8.2.1现场总指挥组织现场指挥机构;

8.2.2根据部门职责及灾情,迅速调集力量,建立现场抢险救护工作组织; 8.2.3迅速开展抢险救治和善后处理工作; 8.2.4做好情况通报; 8.2.5开展事故调查。

8.3处置措施

当施工人员发生机械伤害事故时,迅速确定事故发生的准确位置、可能波及的范围、设备损坏的程度、人员伤亡等情况,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部位、伤害性质,急救人员应尽快赶往出事地点。

(1)休克、昏迷急救

7

让休克者平卧、不用枕头,腿部抬高30度。若属于心原性休克同时伴有心力衰竭、气急,不能平卧时,可采用半卧,注意保暖和安静,尽量不要搬动,如必须搬动时,动作要轻。 (2)骨折急救

①固定断骨的材料可就地取材,如棍、树枝、木板、拐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材料,长短要以能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或不使断骨错动为准。 ②脊柱骨折或骨折或颈部骨折时,除非是特殊情况如室内失火,否则应让伤者留在原地,等待携有医疗器材的医护人员来搬动。

③抬运伤者,从地上抬起时,要多人同时缓缓用力平托;运送时,必须用木板或硬材料,不能用布担架或绳床。木板上可垫棉被,但不能用枕头,颈椎骨骨折伤者的头须放正,两旁用沙袋将头夹住,不能让头随便晃动。 (3)严重出血的急救 止血的方法:

①一般止血法:一般伤口小的出血,先用生理盐水涂上红汞药水,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绷带较紧地包扎。

②严重出血时,应使用压迫带止血法。这是一种最基本、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止血方法。适用于头、颈、四肢动脉大血管出血的临时止血。即用手指或手掌用力压住比伤口靠近心脏更近部位的动脉跳动处(止血点)。只要位置找的准,这种方法能马上起到止血作用。 (4)肢体切断

断肢(指)后,有时即刻造成伤者因流血或疼痛而发生休克,所以应设法首先止血,防止伤员休克。其急救要点为:

①让伤者躺下,用一块纱布或清洁布块(如翻出干净手帕的内面),放在断肢伤口上,再用绷带固定位置。如果找不到绷带,也可用围巾包扎。

②如是手臂切断,用绷带把断臂挂在胸前,固定位置;若是一条腿断了,则与另一条腿扎在一起。

③料理好伤者后,设法找回断肢。倘若离断的伤肢(指)仍在机器中,千万不能将肢体强行拉出,或将机器倒开(转),以免增加损伤的机会。正确的方法应是拆开机器后取出。

④取下断落的肢(指)体后,立即用无菌纱布或干净布片包扎,然后放人塑料袋或橡皮袋中,结扎袋口。若一时未准备好袋子或消毒纱布,可暂置于4℃的冰箱内

8

(不应放在冰冻室内,以免冻伤)。运送时应将装有断伤肢体的袋子放入合适的容器中,如广口保温桶等,周围用冰块或冰棍冷冻(注意防止冰块与其直接接触,以免冻伤),迅速同伤员一起送医院以备断肢(指)再植。

⑤离断后的伤肢,如有少许皮肤或其他肌腱相连,不能将其离断,应放在夹板或阔竹片上,然后包扎,立即送到医院作紧急处理。

⑥严禁在离断伤肢(指)的断端涂抹各种药物及药水(包括消毒剂),更不能涂抹牙膏、灶灰之类试图止血。 (5)一般性外伤

①伤情送往医院,防止破伤风。 ②轻微内伤,送医院检查。 9.应急物质与装备保障 序号 物品名称 1 2 3 4 5 6 7

9

物品规格 42L 综合 物品数量 3套 9套 3付 6个 10顶 10条 10个 存放地点 猫鲁寺进出口、3#拌合站 猫鲁寺进出口、3#拌合站 猫鲁寺进出口、3#拌合站 猫鲁寺进出口、3#拌合站 猫鲁寺进出口、3#拌合站 猫鲁寺进出口、3#拌合站 猫鲁寺进出口、3#拌合站 气割工具 氧气袋 担架 急救箱 安全帽 安全带 手电筒 附件(1):应急救援人员联系电话

表3.2-1 应急救援人员联系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10

姓名 石雪峰 王金宝 谢宝民 吕宽 吴思 石文平 顾海波 黄威望 程新华 泊纯光 贺伟唐 夏传军 王勇峰 雒永强 王滨 李仕红 胥生俊 徐军田 郭定权 杨斌 职务 经理 书记 总工程师 总经济师 安全总监 财务总监 副经理 副经理 副经理 副总工程师 安质环保部 副总工程师 计划部 工程管理部 综合办公室 物资设备部 物资设备部 调度室 实验室 测量班 联系电话 15989890011 13881701088 13923724736 13596157169 15934717588 13923898417 13881569589 15293955116 18688581692 18608293989 13250309797 18002511010 18296054577 18656599916 13751197805 15695303678 13550417582 18688589764 18666782368 18666785010

目录

1.编制目的 ....................................................................................................................................... 1 2.编制依据 ....................................................................................................................................... 1 3.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

3.1事故类型 ........................................................................................................................... 1 3.2危害程度分析.................................................................................................................... 1 4.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1 5.组织机构及职责 .......................................................................................................................... 1

5.1应急组织体系.................................................................................................................... 1 5.2 应急组织人员机构 ............................................................................................................ 2 5.3指挥机构及职责 ................................................................................................................. 2 6.预防预警 ...................................................................................................................................... 4

6.1危险源监控........................................................................................................................ 4 6.2预警行动............................................................................................................................. 5 7. 信息报告程序 ............................................................................................................................ 6

7.1信息报告与通知................................................................................................................ 6 7.2信息上报 ........................................................................................................................... 7 8. 应急处置 .................................................................................................................................... 7

8.1响应分级 ........................................................................................................................... 7 8.2响应程序 ........................................................................................................................... 7 8.3处置措施 ........................................................................................................................... 7 9.应急物质与装备保障 ................................................................................................................ 9

11

目录

1.编制目的 ....................................................................................................................................... 1 2.编制依据 ....................................................................................................................................... 1 3.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

3.1事故类型 ........................................................................................................................... 1 3.2危害程度分析.................................................................................................................... 1 4.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 1 5.组织机构及职责 .......................................................................................................................... 1

5.1应急组织体系.................................................................................................................... 1 5.2 应急组织人员机构 ............................................................................................................ 2 5.3指挥机构及职责 ................................................................................................................. 2 6.预防预警 ...................................................................................................................................... 4

6.1危险源监控........................................................................................................................ 4 6.2预警行动............................................................................................................................. 5 7. 信息报告程序 ............................................................................................................................ 6

7.1信息报告与通知................................................................................................................ 6 7.2信息上报 ........................................................................................................................... 7 8. 应急处置 .................................................................................................................................... 7

8.1响应分级 ........................................................................................................................... 7 8.2响应程序 ........................................................................................................................... 7 8.3处置措施 ........................................................................................................................... 7 9.应急物质与装备保障 ................................................................................................................ 9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nj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