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调解制度的建立与创新
更新时间:2023-12-13 15:1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 诉前调解制度的意义推荐度:
- 相关推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诉前调解制度的建立与创新
作者:杨晶
来源:《法制与社会》2015年第13期
摘 要 作为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诉前调解制度已经越来越多的适用于法院实践。自实践以来,由于其便捷性、及时性、低廉性等优点,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但是,诉前调解制度的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缺陷。本文拟从诉前调解制度的基本理论、现实意义、面临的困境以及如何突破创新等方面加以论述,以期对完善诉前调解制度有所裨益。 关键词 诉前调解 诉讼程序 法院
作者简介:杨晶,福建省福清市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科员,助理检察员。 中图分类号:D925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5-039-03
一、诉前调解机制的根本理论 (一)诉前调解机制的基本概念
在阐述诉前调解机制之前,需要先了解一个名词——ADR。所谓“ADR”即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最早起源于美国,而后在韩国、日本、欧洲大陆各国及澳大利亚等国家广泛使用,是对诉讼之外的一系列纠纷解决程序的统称,可包括协商、调解、谈判、斡旋等方式。就方式而言,我国的诉前调解机制则是有别于ADR的,所谓诉前调解应仅指以调解这一方式来解决当事人之间的纠纷。就时间的阶段性而言,诉前调解也应区别于ADR,ADR并没有限制诉讼外纠纷解决方式的介入时间,即在法院判决之前都可以介入;诉前调解机制则不然,该机制仅仅适用于当事人起诉到法院,法院尚未立案之前的阶段。
可见,诉前调解是一种司法行为,属于司法调解的范畴,它是指纠纷当事人将诉求提交到法院,由法院组织人员在立案之前先行调解,调解成功的情况下,法院可依当事人的要求出具调解书,该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可作为强制执行的依据;一旦调解不成功,法院需要给予当事人立即办理立案手续,这样,当事人对纠纷的诉求随机进入正常的诉讼程序。 (二)诉前调解机制的基本特征
1.法院的主导性。诉前调解是区别于诉讼外调解的由法院主导的一种非诉讼调解前置程序。诉前调解的主持人只能是法院,由法院设立专门的诉前调解小组或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的全过程。当然,这里所讲的诉前调解小组或调解委员会的成员包括但不限于法院的工作人员,反而需要明确的一点是,调解成员的组成应丰富多样,可以包括有着丰富调解经验的街道
正在阅读:
诉前调解制度的建立与创新12-13
安全验收评价报告 - 图文03-02
福建省志·科学技术志01-目录、概述10-11
(推荐)30000吨稻谷深加工及2万吨仓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05-09
舌尖上的童年故事06-03
这件事让我记忆忧新作文600字07-15
金夫人职业照推广的市场调查报告206-25
想起这件事我就惭愧作文800字06-19
- exercise2
- 铅锌矿详查地质设计 - 图文
- 厨余垃圾、餐厨垃圾堆肥系统设计方案
- 陈明珠开题报告
- 化工原理精选例题
- 政府形象宣传册营销案例
- 小学一至三年级语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 2014.民诉 期末考试 复习题
- 巅峰智业 - 做好顶层设计对建设城市的重要意义
- (三起)冀教版三年级英语上册Unit4 Lesson24练习题及答案
- 2017年实心轮胎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目录)
- 基于GIS的农用地定级技术研究定稿
- 2017-2022年中国医疗保健市场调查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目录) - 图文
- 作业
- OFDM技术仿真(MATLAB代码) - 图文
- Android工程师笔试题及答案
- 生命密码联合密码
- 空间地上权若干法律问题探究
- 江苏学业水平测试《机械基础》模拟试题
- 选课走班实施方案
- 调解制度
- 建立
- 创新
- 网络教育学习中心数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精品文档
- 食品药品检验所上岗人员业务考核考试题
- 腐蚀磨损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 《阿德勒》读后感
- 坡面水毁古浪九沟十八坡1866km+370m项目-技术标2 - 图文
- 初二物理知识点总汇光的反射折射与透镜
- 湖南师大333教育学综合参考书目及经验分享
- 乡村旅游发展思考
- 苏监用表3月1日五版 - 图文
- 基于Surpac的矿山
- 关于淮南师范学院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 关于MARA新增字段并保证BAPI能传输成功
- 成长中的那一缕芬芳
- 一至六年级第一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报告
- 毕业论文我国铁路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与方向 - 图文
- 五六年级 体育课时计划(新)
- 俄语常用词汇1
- 哲学的故事读后感XX
- 德宏移动文明交通安全示范单位创建工作汇报
- Magix X射线荧光光谱仪分析方法的制定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