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第5章 天气现象

更新时间:2024-05-12 01:1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五章 天气现象

第五章 天气现象

天气现象是指大气中或地面上所产生的除云以外的各种物理现象,它包括降水现象、视程障碍现象、雷电现象、地面凝结现象和其他现象等。

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产生的。天气现象的出现,反映着大气的不同运动和物理变化过程,是天气变化的体现,也是天气预报的依据之一。对航空飞行有重要意义的天气现象会严重威胁航空飞行安全。因此,正确地观测天气现象,准确地判定它的强度,不但对保障飞行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是分析、预报天气和了解气候情况的重要资料。

值班观测员应当按照《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的要求观测天气现象,而且还应当和其他要素结合起来仔细分析,以便能正确的确定某一现象。

第一节 降水现象

降水现象是指液态和/或固态的水汽凝结物或冻结物从云中或空中降落到地面的现象。

一、降水种别的判定和降水现象的主要特征

值班观测员应当根据降水物的形态和下降的情况以及当时的云层、降水形成的条件等进行分析、判定降水的种别。

(一)雨(RA)—是较大液体水滴(直径≥0.5毫米)所产生的降水。表现为由水滴构成的、强度变化缓慢的滴状液态降水。降落情形清晰可见,落在水面上可以激起圆形波纹和水花,落在干地上可留下湿斑。

雨通常降自层积云、雨层云、高层云和高积云。

(二)冻雨(FZRA) —过冷雨滴与地面或地物、飞机等相碰而即刻冻结的雨。冻雨通常降自层积云、雨层云、高层云和高积云。

(三)阵雨(SHRA)—起、止突然,骤降骤止,强度变化大而快,雨滴比非阵性降雨中的大。阵雨主要降自对流云。

(四)毛毛雨(DZ)—大量的微小雨滴(直径小于0.5毫米)所产生的相当均匀的降水现象。

毛毛雨表现为稠密、细小而均匀的液态降水,下降情况不易分辨,看上去似乎随空气微弱的运动飘浮在空中,徐徐下降,迎面有潮湿感。落在水面上无波纹和水花,落在地面上无湿斑。毛毛雨常降自层云、碎层云或雾中。

(五)冻毛毛雨(FZDZ)—过冷雨滴与地面或地物、飞机等相碰撞而即刻冻结的毛毛雨。冻毛毛雨常降自层云、碎层云或雾中。

- 70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六)雪(SN)—大多是由六出分枝的星状、六角形片状的冰晶组成的,白色(如果空气中尘土较多、则可能带褐色)不透明,成团时很象柳絮。雪常降自层积云、雨层云、高层云、高积云和卷云。

(七)阵雪(SHSN)—其特点是起、止突然,强度变化大而快,雪片比非阵雪中的大。阵雪降自对流云。

(八)米雪(SG)—白色不透明的细小颗粒状的固体降水。直径通常小于l毫米。着硬地不反跳。米雪降自层云、碎层云或浓雾。

(九)雨夹雪(RASN或SNRA)—半融化的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的现象。雨夹雪通常降自雨层云、层积云、高层云和高积云。

(十)阵性雨夹雪(SHRASN或SHSNRA)—具有明显阵性特点的雨夹雪。阵性雨夹雪通常降自积雨云、淡积云和层积云。

(十一)霰(GS)—又称雪丸。白色不透明的圆形或圆锥形颗粒,在降雪之前(或和雪同时)下降,常呈阵性。直径约在2毫米至小于5毫米之间,松脆易碎,着硬地常反跳。霰常降自积雨云、层积云。

(十二)冰粒(PL)—又称冰丸。透明的丸粒状的固体降水。质地坚硬,不易破碎,着硬地反跳,并发出清脆声,直径小于5毫米。冰粒降自高层云、雨层云和层积云。

(十三)冰雹(GR)—多呈坚硬的球状或块状的固体降水。中心不透明,外面包有透明的冰层,或由透明的冰层与不透明的冰层相间组成。直径通常在5毫米~50毫米之间。冰雹降自积雨云。

(十四)小冰雹(GS)—多呈球状,有时具有圆锥形。质地坚硬,不易破碎,落到硬地上会反跳并能听到碰击声,直径小于5毫米。小冰雹降自积雨云。

(十五)冰针(IC)—又称冰晶或钻石尘。呈片状、柱状或针状。下降速度缓慢,象是飘浮在空中,在阳光下闪烁发光。偶尔会出现晕现象。冰针可降自云中,也可降自晴空。

主要的降水现象的特征和区别见表5-1。

表5-1 主要的降水现象的特征和区别

天气现象 直径 (毫米) ≥0.5 外形特征及 着地特征 干地面有湿斑,水面起波纹 下降情况 雨滴可辨,下降如线,强度变化较缓 一般降自云天气 层 Ns,As, Sc,Ac 条件 雨 气层较稳定 气层不稳定 阵雨 >0.5 同上,但雨滴往往骤降骤停,强度Cb,Cu, - 71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较大 干地面无湿斑,慢<0.5 慢均匀湿润,水面无波纹 大小不一 白色不透明六角或片状结晶,固体降水 同上 半融化的雪(湿雪)或雨和雪同时下降 同上 白色不透明的圆锥霰 2~5 或球形颗粒,固态降水,着硬地常反跳,松脆易碎 白色不透明,扁长米雪 <1 小颗粒,固态降水,着地不反跳 透明丸状或不规则固态降水,有时内冰粒 1-5 部还有未冻结的水,着地常反跳,有时打碎只剩冰壳 坚硬的球状、锥状或不规则的固态降冰雹 变化大,有时伴 有雷暴 毛毛雨 稠密飘浮,雨滴难辨 St,Fs,FG 气层 稳定 气层 稳定 气层较不稳定 气层 稳定 气层较不稳定 雪 飘落,强度变化Ns,Sc,As,A较缓 飘落,强度变化c,Ci 阵雪 同上 雨夹雪 阵性雨夹同上 雪 较大,开始和停Cb,Cu,Sc 止都较突然 Ns,Sc,As,Ac 同上 同雨 强度变化大,开始和停止都较突Cb,Cu,Sc 然 常呈阵性 Cb,Sc 气层较不稳定 均匀、缓慢、稀疏 St,Fs,FG 气层稳定 常呈间歇性,有时与雨伴见 Ns,As,Sc 气层较稳定 气层不稳定Cb (常出现在夏、春、秋季) 5~水,内核常不透明,阵性明显,常伴50 外包透明冰层或层随雷阵雨出现 层相间,大的着地反跳,坚硬不易碎 - 72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二、降水现象强度的判定

降水(除冰针外)的强度分为三级,即小、中、大,按表5—2进行判定。

表5-2 降水现象强度判定表

强 度 降水 判定依据 现象 雨/阵雨/冻雨 小(轻) 中 常 大(浓、强) 雨滴清晰可 雨落如线,雨 雨落如倾盆,模糊成片,雨辨,雨声细弱,滴不易分辨,水声如擂鼓,水潭形成极快;或水洼形成慢或形洼形成较快;或降雨强度≥8.1毫米/小时。 成不了水洼;或降雨强度为降雨强度≤2.52.6至8.0毫米毫米/小时。 /小时。 ≥500米~<1000米。 落于地,无明显累积缓慢。 累积现象。 毛毛雨/冻毛毛雨/ 主导能见度≥ 主导能见度 主导能见度<500米。 雪/阵雪/雨夹雪/阵1000米。 性雨夹雪 雹/冰雹 霰/冰粒/米雪/小冰 下降量少,散 下降量一般, 下降量大,累积迅速。 三、降水特性的判定

降水的特性分为连续性、间歇性和阵性三种。不同的降水特性反映着不同云层的内部气流运动的状况,因此,观测时应当根据降水强度变化的缓急、持续时间的长短和降自何种云层来判定。

(一)连续性降水

持续时间较长,强度变化很小,连续性降水常与暖锋或静止锋相联系,常降自雨层云和高层云。

(二)间歇性降水

时降时止,但强度变化很缓慢;在降水停止和强度变小的时间内,云和其他气象要素没有显著变化;常降自层积云和厚薄不均的高层云。

(三)阵性降水

强度变化很快,骤降骤止,天空时而昏暗,时而明亮;气压、气温和风等气象要素有时变化明显。常降自积雨云或浓积云。 四、降水前的征兆

降水与云层、气温及湿度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因此,当云层密布时,值班

- 73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观测员应当经常注意云层的种类、厚度、高度以及低层大气的温度、湿度等相关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以便能及时发现降水现象。通常:

(一)天空出现雨层云、高层云,且云层不断增厚,云底不断降低,或有雨幡时,可能出现连续性降水。

(二)天空布满层积云、高积云,且云层很厚和不断降低时,可能出现间歇性降水。

(三)天空有强盛的积雨云,其前部有时有弧状云、滚轴状云,云底混乱有悬球状云且呈土黄色或黝黑色,云顶呈紫色时,可能出现阵雨、冰雹。

(四)层云密布全天,云层较厚且云底较低时,可能出现毛毛雨和米雪。 (五)初冬或初春时节,当天空布满厚而低的云层,低层空气摄氏温度在零度左右时,可能出现霰和冰粒。

(六)冬季,在高纬度地区,当空中湿度较大且温度很低时,可能出现冰针。 五、降水的形成

降水来自云中,但有云不一定产生降水。因为降水应当有云滴增大到能克服空气的阻力和上升气流的浮力,并在下降过程中不被蒸发掉,才能达到地面,从而形成降水。但由于各种云的温度、气流分布情况不同,因而所形成的降水也具有不同的形态和不同的性质。

(一)雨雪的形成

降水的形成过程,就是云滴增大为雨滴、雪花及其他降水物的过程。云滴增大的方式有两种:水汽在云滴上凝结(或凝华)和云滴的相互合并。

在云的形成和发展阶段,如果其内部空气不断上升和绝热冷却,或云外继续有水汽输入云中,云滴周围就会达到过饱和状态,云滴就会因水汽凝结(凝华)而逐渐增大。

由于云滴的大小不同,云内气流又有不同的方向和速度,因而云滴就可能相互碰撞合并,使原来小的云滴变大,大的云滴变得更大。大的云滴在其下降的过程中有可能碰上小的云滴,并“吞并”它们而继续增大(图5—1)。云滴增大以后,它冲撞的范围加大,“吞并”的小云滴就更多,好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以致发生降水。

图5-1 大水滴“吞并”小水滴

- 74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从云中降下的究竟是雨还是雪,主要取决于云内和云下的温度;当云内温度在0℃以上时降下的是雨或毛毛雨;当云内、云下温度都低于0℃时,一般是下雪,但有时也会下过冷水滴,如降落到地面或地物上即刻冻结,就形成了冻雨;如果云内温度低于0℃而云下温度高于0℃时,从云中降下的冰晶、雪花或小冰雹,可能完全融化成雨滴,也可能出现雨夹雪或半融化的雪(湿雪),有时航空器在飞行时遇到的是雪,而在地面见到的却是雨,就是这个道理。

雪花形状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形状多是六角形的,这是怎样形成的呢?下面以六角形片状冰晶为例(见图5—2),来说明雪花的形成。

图5—2 雪花的形成

对六角形冰晶来说,由于它的面上、边上和角上的曲率不同,相应地具有不同的饱和水汽压,其中尖角处的最大,边上的次之,平面上的最小。在实有水汽压相同的情况下,由于冰晶各部分的饱和水汽压不同,其凝华增长的情况也不同。当实有水汽压大于平面的饱和水汽压时,水汽只在面上凝华,形成的是柱状或针状雪花;当实有水汽压大于边上的饱和水汽压而小于角上的饱和水汽压时,边上和面上都会发生凝华,但同面上相比,边缘部分能优先获得周围供应的水汽,凝华增长得比较快,所以多形成片状雪花;当实有水汽大于角上饱和水汽压时,虽然面上、边上、角上都有水汽凝华,但因尖角处位置特别突出,水汽供应最充分,凝华增长得最快,故多形成枝状和星状雪花。

大气中,由于冰晶不停地运动,它们所处的湿度条件也不断变化,这样就使得冰晶时而沿这个方向增长,时而沿那个方向增长,形成了多种多样形状的雪花。雪花的体积一般较大,缓慢地飘浮下降,在途中碰上其他雪花时,还会粘在一起,成为直径几厘米的雪团。

(二)霰的形成

霰生成在冰晶、雪花和过冷水滴混合的云中。

当冰晶或雪花穿过温度为0℃-10℃的过冷水滴云层时,就与细小的过冷水滴相碰撞,过冷水滴很快冻结在冰晶或雪花上,由于这一过程进行得很快,所以冻结物中间还留有空隙,因此,形成的霰是一种白色不透明、松脆容易破裂的小雪粒。霰既然与碰撞合并有关,所以生成霰的云,多有乱流存在,使它下降时带有阵性。霰的圆锥形是迅速下降时的旋转运动所造成的。

(三)米雪的形成

米雪的成因和霰基本相同,但多降自层云或雾中,由于云层乱流较弱,云中

- 75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过冷水滴很小,故形成直径很小的米雪。

(四)冰雹的形成

冰雹降自强盛的积雨云中,它的形状很多,有球状、圆锥状及其它不规则形状。当云中有时强时弱的升降气流时,云中的过冷水滴就会立即同冰晶、雪花冻结在一起,形成不透明的小雪球,这就是霰。也是冰雹的核心。它形成后,随着气流一起升降,当冰雹核心下降到温度略低于0℃的气层中含水量较大的区域时,由于过冷水滴在雹核上冻结所释放的潜热往往来不及散失,使一部分过冷水滴的温度升高至0℃并在雹核上流散开来,形成一层冰膜,当它冻结时就成为透明的冰层,当冰雹核心被上升气流带到温度较低、含水量较小的区域时,过冷水滴冻结所释放出的潜热散失很快,过冷水滴就迅速冻结在雹核上,其间夹杂着不少空气,因而形成不透明冰层。此外,当冰雹核心落到温度在0℃以上的区域时,一方面原有的冰层要融化,另一方面又合并了许多液态水,如果再次上升到温度在0℃以下的区域时,也会冻结成透明冰层。这样,冰雹核心随着气流一起升降多次,就逐渐增长为透明和不透明冰层相间的冰雹(见图5—3)。

图5-3 冰雹的形成

云中时强时弱的气流多变时,冰雹在云中升降的次数越多,这种透明与不透明相间的层次也越多,冰雹的个体也就越大。

(五)冰粒的形成

当雨滴经过温度低于0℃的冷气层时,就很快冻结而成完全透明的圆球(见图5—4),这种圆球就是冰粒。有时冰粒的硬壳内还有未冻结的水,如着地碰碎,就只剩下破碎的冰壳。

- 76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图5—4 冰粒的形成

(六)冰针的形成

冰针是气温在-20℃以下时,由水汽凝华而形成的。

第二节 雾现象

雾是由大量的小水滴或小冰晶在一定的条件下浮游在近地面空气层中造成,它的出现能导致能见度不同程度的减小。雾的颜色多为乳白色,在工厂区可稍带黄色或灰色。

按照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有关规定,单讲雾现象是指大雾(FG)。根据航空需要,本节中的雾现象包括轻雾、浅雾、部分雾、碎雾、雾、冻雾现象。

一、雾现象的种别及判定

(一)轻雾(BR)—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而使主导能见度降低到1000米(含)至小于10000米的现象。是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者吸湿性粒子构成的灰白色的稀薄雾幕,出现时使远处景物朦胧不清,相对湿度通常在75%以上。

(二)浅雾(MIFG)—弥漫在近地面层,上限高度不超过2米,多呈不连续的带状或片状。在实际工作中,可能由于浅雾遮蔽跑道标记和跑道灯光而发生问题。

(三)雾(FG)—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而使主导能见度降低到小于1000米的现象。在雾中有时能分辨天顶状况,有时不能分辨天顶状况。

(四)冻雾(FZFG)—主导能见度<1000米。冻雾包括冻结的和过冷的两种。冻结的指地面产生了雾淞;过冷的指由过冷水滴组成的雾,即温度虽在0℃以下,仍未冻结的雾。此时,不论是否有雾淞形成,都应当视为冻雾。

(五)碎雾(BCFG)—即碎片状雾,在雾中能见度<1000米,雾外能见度≥1000米,雾扩展到离地≥2米高度。

- 77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六)部分雾(PRFG)—覆盖机场重要部分的雾,其余部分是晴空,多指影响机场局部区域的平流雾。雾中能见度<1000米,雾扩散到离地≥2米高度。

浅雾、部分雾、碎雾不影响主导能见度的观测,出现这些雾时,主导能见度可在10千米或以上。在METAR/SPECI报告中编报这些现象时,主导能见度不受限制。

二、雾的形成

雾是由于近地面空气层中水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凝结或凝华而形成的。 形成雾的基本条件有下列四个,这些条件缺一不可: (一)大气层结稳定,近地面有逆温层; (二)空气中含有充分的水汽和凝结核; (三)适宜的风; (四)适当的冷却作用。 形成雾的基本过程有: (一)冷却过程

空气冷却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1、绝热冷却。未饱和湿空气上升过程中空气因绝热膨胀而冷却,这种冷却过程冷却效应非常显著,常使湿空气团达到高度的过饱和而产生凝结。

2、平流冷却。暖湿空气流经冷下垫面上时,不断热量传递给冷的下垫面,而使其本身逐渐冷却,若暖湿空气和冷下垫面的温差较大,就可能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发生凝结。这是形成雾的基本原因之一。

3、辐射冷却。夜间,空气由于放射辐射失去热量超过吸收的热量,因而逐渐冷却的过程。这种过程在含有大量的尘埃、凝结核等气溶胶质粒气层的冷却中,尤其是在云层顶部夜间冷却中表现得很明显。

靠近地面的气层,除了本身辐射冷却外,还受到地面辐射冷却的影响。夜间,地面因有效辐射而失去热量温度降低,使近地气层的空气冷却而可能达到过饱和产生凝结。

(二)蒸发过程

水面或水滴表面的蒸发是使空气中水汽含量增加的过程,同时由于蒸发消耗热量而使气温降低,所以又是冷却过程。由于增湿和冷却的结果可能会使空气中的水汽达到过饱和而产生凝结形成雾。

(三)混合过程

当温度和湿度不同的两块接近饱和的空气发生混合时,混合后可能达到饱和或过饱和。混合过程有水平混合和垂直混合两种。 三、雾的分类

根据形成雾的物理机制和天气条件,可将雾分为气团雾和锋面雾两大类。气

- 78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团雾形成于气团的内部,是由于近地层空气与下垫面相互作用的结果产生的。而锋面雾则是锋面活动的产物。

(一)气团雾

气团雾可分为冷却雾、蒸发雾、混合雾和地方性雾等。下面分别介绍。 1、冷却雾

这类雾是在空气冷却到露点以下时所出现的。但由于引起冷却的 方式不同,因而形成的雾又有区别,常见的冷却雾有: (1)辐射雾

由于地面辐射冷却使贴地气层变冷而形成的雾叫辐射雾。它是由于近地面空气强烈辐射使气温降低到露点温度以下而形成的。它多出现于晴朗、微风而近地面水汽又比较充沛的夜间或清晨。日出增温后便逐渐消散。辐射雾不出现在海洋上。

有利于辐射雾形成的条件有:

(a) 近地气层中水汽含量充沛,当空气被雨和潮湿的地面增湿以后,对形成此类雾特别有利;

(b)晴夜。因天空晴朗的夜晚地面有效辐射强,地表面冷却也强,温度下降幅度较大,使贴地层空气温度也随之有较大幅度的下降。

(c)微风,风速为1-3 米/秒。要形成一定强度及一定厚度的辐射雾,仅有辐射冷却还不够,还应当有适度的垂直混才作用相配合,以便形成较厚的冷却层。空气静稳时,垂直混合太弱,不利于形成辐射雾;而风速过大(> 3 米/秒)及温度层结不很稳定时,垂直混合又太强,也不不利于形成辐射雾。

(d)近地层出现逆温层。稳定层结加上水汽多半聚集在这一层中,最有利于辐射雾的形成。

所以,出现辐射雾时,一般表示天气晴好,“十雾九睛”就是指辐射雾。例如,在高压中心或弱高压脊附近,往往出现睛朗微风的天气,如果当时近地层空气中水汽充沛就可能有辐射雾生成。

(2)平流雾

暖而湿的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叫平流雾。

图5—5 平流雾的形成

- 79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海洋上暖而湿的空气流到冷的大陆上,或暖海面上的空气流到冷海面上都可以形成平流雾(见图5—5)。

暖而湿的空气流经寒冷的陆地或水面,从下层开始冷却而形成的雾。此种雾当风速在7米/秒内时,风越大雾的顶部越高。当风速超过7米/秒时,地面雾消失变为云。

有利于形成平流雾的条件有:

(a)暖湿空气同地表面之间存在较大的温差,这样近地面气层才能迅速冷却并形成平流逆温,使整个逆温层中凝结物聚集而形成雾。

(b)暖湿空气的湿度较大,可以提供形成雾的水汽。

(c)适当的风向和风速(风速多在2~7米/秒之间),这不但能源源不断地送来暖湿空气,而且能发展一定强度的乱流,使雾达到一定厚度。

(d)层结较稳定。 平流雾的特征:

(a)日变化不明显,年变化较明显。一日中任何时刻都可出现或消散,平流雾形成后,如果暖湿空气源源不断,便可持久不散。海上平流雾持续时间长。

(b)形成和消失受风的影响很大,来去比较迅速。因此在我国沿海地区,南海2~4月、东海3~6月、黄海渤海4~8月。当风从海上吹向大陆时,要注意风向、湿度和周围地区能见度的变化,及早发现它来去的可能性。

(c)影响范围广,厚度厚。平流雾的垂直厚度可从几十米至两千米,水平范围可达数百千米以上,平流雾的强度也比辐射雾大。

(d)出现平流雾时常常伴随有层云、碎层云和毛毛雨等天气现象,一般天气较稳定。

(3)上坡雾:暖湿空气沿山坡的斜面上升,由于绝热膨胀冷却而形成的雾。形成上坡雾时,气层应当稳定,上升运动应当缓慢,否则将形成云。山区的雾多属于此种雾。

2、蒸发雾

蒸发雾是冷空气流经暖水面上,由于暖水面的蒸发,使得冷空气中的水汽增加,造成饱和而产生凝结形成雾。冷空气在暖水面上流动时,从水面蒸发出大量的水蒸汽,被冷却而形成的雾。以秋冬季为多,在陆地上发生在河流和沼泽地。雾的厚度一般较小,多数从数到数十米。

蒸发雾形成的条件:

(a)要求暖水面上的水汽压与冷空气的饱和水汽压之间达到一定的差值。根据研究,至少应达5hPa。水汽压差值越大,越易形成蒸发雾。

(b)在不稳定层要有逆温层存在。因逆温层可阻碍水份向高层输送,另外在不稳定层内,由于湍流而使热量和水汽交换大大加强,因而有利于蒸发,促使雾

- 80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的形成。

蒸发雾的特征:

(a)蒸发雾一般不太厚,通常约50米–100米左右,大致与逆温层的下界高度一致。

(b)蒸发雾既不稳定也不均匀,随生随消,时浓时淡。 3、混合雾

两团接近饱和的空气在水平方向相互混合达到饱和发生凝结而形成的雾称为混合雾。

有利于形成混合雾的条件:两团参与混合的空气温差要大于10 ℃ ,各自的相对湿度要大于95 % ,越大越有利。

这类雾有时出现在海陆气温相差很大而风微弱时的海岸附近。 4、地方性雾

这类雾的特点是受局地条件的影响特别明显。例如都市雾,常常出现在大城市、工业中心及工厂附近,由于有大量的活跃性凝结核存在,对雾的形成特别有利。这种雾形成之后持续时间较长,对交通非常不利 ,并能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体的健康。

(二)锋面雾

锋面雾可分为锋前雾、锋际雾和锋后雾,这类雾通常出现在暖锋前后。 1、锋前雾:当雨滴自暖空气中下降,经过较冷气层时,由于水滴表而上的饱和水汽压大于冷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暖雨滴迅速蒸发,经过一段时间后冷空气达到饱和状态,于是水汽开始在活跃的凝结核上凝结成雾。这种雾经常出现在暖锋之前,故称为锋前雾。但有时也会出现在冷锋或静止锋之下,人们也常称它为锋面雾。形成这种雾的有利条件是锋区两边温度差比较显著。锋面雾的形成还与锋前降压,冷暖空气的混合有关。

2、锋际雾:由冷暖气团在交界的锋区混合而形成的雾。

3、锋后雾:由暖湿空气移至原来为冷气团控制的地面上冷却而形成的雾。 锋面雾的特征:

1、通常与锋线一起移动。

2、雾区沿锋线成带状分布,可长达数百千米,宽度为一、二百千米。 3、常出现在梅雨季节暖锋前后或华南准静止锋活动的地区。 三、雾的消失

有利于形成雾的大气状态一旦消失,雾就消散了。其消散过程与形成过程正好相反。变化过程是雾→轻雾→干燥的气溶胶。如果风速较大,由于空气的上下混合强烈,会使辐射雾很快消散。一般来讲,温度对雾的影响比风大,这在雾的日变化上已经明显表示。如果气团的性质和条件不变,会从傍晚开始由轻雾逐渐

- 81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变为雾。此种雾的日变化主要是辐射雾,上坡雾、平流雾和海雾则很少。

第三节 风沙现象

风沙现象是指大量的沙土被风吹起飘浮空中,使能见度变坏的现象。 一、风沙现象种别的判定和主要特征

值班观测员应当根据出现时的特征、风速大小(扰动气流强弱)和影响能见度的程度来判定风沙现象的种别。

(一)扬沙(SA)—由于较大的风或较强的扰动气流将大量的沙粒、尘土从地面吹起,使微小颗粒悬浮于空气中,使空气相当浑浊,阳光减弱,天空颜色发黄,主导能见度下降到1000米至小于10000米的现象。

(二)高吹沙(BLSA)—观测时测站或其附近细小沙粒被风吹起,吹沙高度≥2米,使主导能见度下降到1000米至小于10000米的现象。

(三)低吹沙(DRSA) —观测时测站或其附近细小沙粒被风吹起,吹沙高度小于2米。

(四)沙暴(SS)—强风或强烈的扰动气流将地面大量沙粒猛烈地卷入空中,使空气非常混浊的现象。出现时黄沙滚滚,遮天蔽日,阳光昏暗。天空呈土黄色,垂直能见度恶劣,主导能见度<1000米。沙暴行进前沿形成一堵宽广而高耸的沙墙,沙粒被卷起的高度随风和不稳定度的增加而升高。

(五)高吹尘(BLDU)—观测时测站或其附近尘土被风吹起,吹尘高度≥2米,使主导能见度下降到1000米至小于10000米的现象。

(六)低吹尘(DRDU)—观测时测站或其附近尘土被风吹起,吹尘高度小于2米的现象。

(七)尘暴(DS)—灰尘微粒被混乱狂风猛烈地卷起的现象。常在高温、干燥和多风的天气条件下产生,尤其是在无云的冷锋前沿出现。典型微粒的直径不到0.08毫米且被卷起的程度远比沙粒高。出现时,主导能见度<1000米。

DRDU、DRSA现象不影响主导能见度的观测,出现时,主导能见度可在10千米或以上。在METAR/SPECI报告中编报这两种现象时,主导能见度不受限制。 二、风沙强度的判定

(一)低吹尘、低吹沙、高吹尘、高吹沙不判定强度。

(二)尘暴和沙暴仅当为中度或严重时才需判定强度,判定标准如下: 1、中等的沙暴/尘暴:主导能见度≥500米~<1000米。 2、强的沙暴/尘暴:主导能见度<500米。 三、出现风沙的征兆

- 82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由于形成风沙要有一定的条件,所以风沙出现前也有一些征兆,值班观测员应当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以便及时发现。通常:

(一)如果风沙随冷锋而来,往往会发现上风方向天空颜色显著变黄,继而地平线出现沙浪,甚至可见沙暴堤向本站推移。

(二)近地面的风通常午后最大,夜间减小,风沙相应地多出现于午后或者在午后加强。

(三)本场某方向有沙漠或沙地,应当注意从该方向吹来的风是否突然增大,特别要注意风速>10米/秒以上时的情况。 四、风沙形成的条件

(一)强风(风速一般在8米/秒以上)。

(二)土质干松。如果有强风,而地面是冻土、湿土或被植物覆盖时,也不会形成风沙。

(三)大气低层层结不稳定,强盛的对流也能将沙尘扬起而形成风沙。

第四节 烟、尘、霾现象

烟、尘、霾现象是指大量细小的烟粒、盐粒和尘土等固体杂质在逆温层下聚集而悬于空中,致使空气混浊,主导能见度<10000米的现象。 一、烟、尘、霾现象种别的判定和主要特征

值班观测员应当根据悬浮物的性质、天空以及远处景物的颜色来判定烟、尘、霾的种别。

(一)烟(FU)—大量细小的烟粒浮游于近地面空气层中,使主导能见度小于10000米的现象。出现时天空呈黑色、灰色或褐色,太阳呈红色或淡红色,浓时可闻到烟味。一年中以冬季出现最多,夏季最少。一日之中,早晨出现最多,中午最少。

烟幕形成的条件: 1、附近有烟源。

2、近地面有逆温层。当逆温层较高时形成的烟幕厚而淡;当逆温层较低时,形成的烟幕薄而浓。此外,逆温层的强弱还影响到烟幕的持续时间,逆温层强,烟幕不易消散;逆温层弱,烟幕容易消散。

3、适当的风向风速。风速大时,烟粒容易被风吹散,难以形成烟幕;风速小时,则有利于烟粒聚集,容易形成烟幕;风向是烟幕传播方向的决定因素。

4、500米以下垂直风切变很小时,说明未来地面风速不会增加很多,有利于烟幕的形成和维持。

- 83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二)浮尘(DU)—大量的尘土末均匀地浮游于空中,使主导能见度小于10000米的现象。多为扬沙、沙/尘暴天气过后或远处尘末随上层气流传播而来。前种情况的浮尘,一般风力较弱,后者往往伴随较大的风。有浮尘时,远处景物呈土黄色或褐黄色。太阳呈苍白色或淡黄色。

(三)霾(HZ)—大量的极细小的盐末、烟末均匀浮游于空中,使空气混浊,主导能见度小于10000米的现象。远山、森林等深色物体呈浅蓝色。太阳、雪山等光亮物体呈黄色或桔黄色。

霾一般出现于逆温层之下,浓度通常随高度而增加,高度越高,能见度越坏。它可以由别处随风飘来,也可以由本地的细小杂质聚集而成。霾既可以出现于近地面层,也可出现于高空的某个层次。当它出现在上空某一高度时,容易将霾误认为卷层云。但有卷层云时往往有晕,或隐约地看出一些纤维结构,而有霾时,天空朦胧一片,看不出什么结构。

(四)火山灰(VA)—火山爆发所伴随的烟/灰尘现象。 烟、尘、霾现象的特征和区别见表5-3。

表5—3 烟、尘、霾现象的特征和区别表

天气 现象 形成原因(来源) 影响能见度程度 颜色 天气条件和大致出现时间 远处或本地沙暴、扬沙小于10000远处物体黄褐浮尘 过后,尘土细粒均匀浮米,垂直能色,太阳呈苍白风较小,冷锋前后 游于空中 空中大量极细杂粒(目霾 于空中,使空气普遍浑米 浊 工矿区、城镇居民区,烟幕 森林火灾等排出的大量烟粒弥漫空中 小于10000米 见度较差 色或淡黄色 远处光亮物微暗物微呈蓝色,太阳桔黄色 天气稳定干燥风较大,一天中任何时候均可出现 力不能看出)均匀浮游小于10000呈黄、红色,黑黑色灰色或褐天气稳定有逆温,色,日出或黄昏风速小,下风方早时太阳呈红色 晚较多 第五节 雷电现象

雷电现象是指大气中与放电、电离有关的现象。 一、雷电现象种别的判定

值班观测员应当根据闪电或雷声来判定雷电现象的种别。 (一)雷暴

- 84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雷暴是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的放电现象,表现为闪电兼有雷声、仅闻雷声而不见闪电或仅见闪电而不闻雷声。

雷暴总是和积雨云相联系的,它是积雨云强烈发展的结果。当大气或云中的电位差达到一定数值时,就产生火花放电,即观测到闪电,强大电流通过时,又使空气迅速膨胀产生巨大的响声,即雷声。因光速大于声速,因此实际观测时总是先见闪电后闻雷声。

观测雷暴时,不须判定强度。 (二)闪电

闪电是积雨云云中、云间或云地之间产生放电时伴随的电光,但不闻雷声。闪电是雷暴云中发生的重要放电过程,就闪电发生位置来讲,可以分为云内闪、云际闪(发生在云块之间)、云地闪(发生在云与地面间)和云空闪(发生在云与无云天空之间),其中云内和云际闪占主要部分,云地闪仅占六分之一左右,但其对大气平衡有重要影响,而且往往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根据闪电的形状又可以分为枝状、片状、球状等多种多样的形状。其中,以枝状闪电最为常见,很多形状的闪电往往只是枝状闪电的不同形式,因此,又可以只把闪电分为枝状闪电和球状闪电两种。

观测闪电时,不须判定强度。 二、雷暴的形成

雷暴的形成有多种原因,以普通雷暴为例,要形成雷暴应当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

(一)大量的不稳定能量

大气中不稳定能量储存越多,层次越厚,垂直运动越强烈,云伸展的高度越高,此时如果空气中的水汽充沛就会形成高大的雷暴云。

(二)充沛的水汽

如果没有充沛的水汽,即使发生了对流,也不可能产生高大的雷暴云。所以雷暴云多出现在水汽充沛的地区,在干旱的沙漠地区,雷暴是极其罕见的。

(三)足够的冲击力

大气中不稳定能量和水汽的存在只是具备了出现雷暴的可能,要使可能变成现实,还需要有促使空气上升到达自由对流高度以上的冲击力,这样,不稳定能量才能释放出来,上升气流才能猛烈地发展,形成雷暴云。大气中的冲击力有:锋面、地形抬升、地表受热不均以及气流辐合等。

如果大气中存在更强烈的对流性不稳定和强的垂直风切变,就会形成比普通雷暴更强、持续时间更长(几小时至十几小时)、水平尺度更大(几十千米)的强雷暴。

另外,从单个雷暴形成的物理现象看,雷暴既要放电就要求积雨云中应当有

- 85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足够的电荷。一个发展完善的积雨云,其正负电荷的分布如图5-6所示。

图5-6 积雨云内电荷分布示意图

图中所示:在气温为-20℃的冻结高度以上是正电荷区,其下主要是负电荷区,底部的强烈下降气流区或大雨区,又有小范围的正电荷区,矢线表示云中的气流情况。

当积雨云集聚了足够的电荷,电场强度达到5000-30000伏特/厘米时,空气电离而出现一条耀眼火花形成的导电通路,以105米/秒的速度向符号相反的电荷中心前进会合,于是两种电荷中和,形成了有时高达20万安培的电流。这条导电通路发生的亮光可持续1秒钟,这就是闪电。

形成闪电时,狭长通路极为迅速而强烈的增温可达15000-20000℃,空气迅速膨胀,引起剧烈的增压而形成纵波,发出强烈的振动声,这就是雷声。

闪电和雷声几乎是同时发生的,但由于光速是30万公里/秒,比音速330米/秒要快约100万倍,所以总是先见闪电,后闻雷声。如果把闪电和雷声相隔时间(秒)乘上330(米),就可以大致求出雷电到观测者之间的距离。 三、雷暴的种类

雷暴出现在各种不同的天气系统中,如按天气系统划分雷暴的

种类,则有锋面雷暴、冷涡雷暴、空中槽和切变线雷暴、台风槽雷暴等。本节仅介绍锋面雷暴和冷涡雷暴。

(一)锋面雷暴

此种雷暴出现的次数最多,如石家庄地区大约有80 %的雷暴是锋面雷暴。按锋型,锋面雷暴又可分为以下几种:

1、冷锋雷暴

由于我国冷空气活动频繁,冷锋几乎遍及全国,所以冷锋是形成雷暴的重要天气系统。

冷锋雷暴的特点是:强度大,许多个雷暴云沿锋线排列成行,组成一条宽几千米至几十千米,长几百千米的狭长雷暴带。

冷锋雷暴在昼间、夜间、陆地、海上都能出现,日变化较小,一般下午和前

- 86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半夜较强,早晨减弱。它的移动速度快,每小时可达40–60 千米。

2、静止锋雷暴

此种雷暴多出现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虽然没有冷锋雷暴那样强烈,但可以连续出现几天。它的特点是:后半夜产生,白天逐渐消失。这是因为静止锋上有广阔的层积云,白天低层空气增温少,气层比较稳定,而夜间云顶辐射冷却强,气层反而不稳定的缘故。

(二)冷涡雷暴

冷涡是指出现在空中(一般700hPa高度以上)的冷性低压。冷涡雷暴可分为北方冷涡雷暴和南方冷涡雷暴两种。

北方冷涡雷暴常出现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出现时,天气变化很突然,往往在短时间内可以从晴朗无云到雷声隆隆。此种雷暴有明显的日变化,一般多出现在午后和傍晚。

南方冷涡雷暴主要出现在我国西南地区。 四、雷暴的活动

(一)雷暴过境时的天气特征

雷暴经过一地时,地面气象要素会有剧烈的变化。图5-7 是一次强雷暴过境前后地面气象要素变化的清况。

1、气温

雷暴过境前,气温高,湿度大,天气闷热。雷暴来临,一阵下降的冷空气吹过,气温骤然降低,有时甚至降低10 ℃ 以上。雷暴过境或消失以后,气温逐渐恢复正常。

2、气压

雷暴在发展阶段,地面气压一直下降。到了成熟阶段,由于下降的冷空气影响,在雷暴云的下方形成一个浅薄的密度大、气压高的冷空气堆,称雷暴高压。在雷暴高压的后部有一个伴生的雷暴低压。它们伴随雷暴云一起移动,所到之地,地面气压突然上升,有时一分钟可上升3hPa,然后下降。雷暴过后,气压即恢复正常。

3、风

雷暴过境前,通常地面风很弱,风向指向雷暴云。当雷暴来临时,风速骤增,阵风风速可达10-30 米/秒,风向急转为相反方向,自雷暴云向外吹,这就是雷暴大风。它虽然维持不长(几分钟至十几分钟),但严重威胁着航空器起飞、着陆和地面设施的安全。

- 87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图5-7 强雷暴过境前后地面气象要素的变化

4、降水

雷暴大风到达后几分钟,就会产生倾盆大雨,然后慢慢减小。雷暴过后,降水随之结束。降水量大小和降水时间的长短,取决于雷暴的强度、移速以及测站与雷暴的相对位置。雷暴降水以阵雨为最多,有时会有冰雹,偶有降雪的。

以上是强雷暴引起的地面气象要素变化的典型情况。一般说来,普通雷暴强度相对较弱,由它引起的气象要素的变化要小些。

(二)雷暴的移动与传播

雷暴从产生到消失的整个过程,都是不断移动着的。它的移动,主要受两个因素的作用:一是随风飘移;二是传播。普通雷暴的移动,主要受前者的影响;强雷暴的移动,主要受后者的影响。

所谓雷暴的传播,是指在原来雷暴的周围产生出新雷暴的现象。这是因为雷暴(尤其是强雷暴)中的低空外流与入流之间有相当强的辐合,触发产生出新雷暴的缘故。

江河、大湖泊以及山脉对雷暴移动的影响很大。白天,在江河湖泊水面上,由于近水面处空气较陆地冷,常有下降气流存在,雷暴移到那里就会减弱,甚至消失。观测表明,普通雷暴往往沿着大江大河移动,不易越过江面,故有“雷暴不过江”之说。强雷暴能越过江面,但强度也会削弱。夜间情况则相反,因近水面处空气较暖,气层较不稳定,雷暴经过时会有所加强。

当雷暴移近山脉时,一方面受地形强迫抬升使其强度有所增强,另一方面受地形阻档被迫绕着山脉移动,有时就在山区里打转,一旦移到有山口的地方才迅速移出。

- 88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五、雷暴的出现和消失时间的判定

从第一次闻雷开始,不管本场是否观测到闪电或者降水,即应当确认为本场有雷暴。闻雷或观测到闪电的时刻,即为雷暴的出现时间。最后一次闻雷或观测到闪电,而且确认其后十分钟内没有再听到雷声或观测到闪电,就认为雷暴已经终止或已移出本场。最后一次闻雷或观测到闪电的时刻,即为雷暴的消失时间。发布 SPECI 报告时,应当以消失时间加10分钟为 SPECI 报告的时间。

例如:某站22 日 0511雷暴消失, 0521发布 SPECI 报,编报如下: SPECI ZBXX 220521Z ??

六、雷暴所在方向和去向判定

雷暴的所在方向和去向,应当根据雷暴相对于测站的方位和移动情况进行判定。

《民用航空气象地面观测规范》规定,当本场出现雷暴时,应当用 N 、 NE 、 E 、 SE 、 S 、 SW 、 W 、 NW 、 Z (天顶)等方位简字记录雷暴的出现、移动和消失方向。

第六节 风暴现象

风暴现象是指具有一定破坏力的强风现象。包括大风、飑、龙卷和尘卷风四种。

风暴现象不仅风力强大,风向往往突变,而且常伴有强烈的扰动气流。对飞机的起降和地面设施危害极大,一经发现,应当判定其种别,注意其强度、移动情况和持续时间。 一、风暴种别的判定

值班观测员应当根据风力的大小和空气旋转运动的情况来判定风暴的种别。 (一)大风(GA)—瞬间风速≥17米/秒(或目测估计风力≥8级)的风。它常出现在冷空气猛烈南下,台风侵袭或雷暴来临的时候。

(二)飑(SQ)—突然发生的持续时间短促的强风。常伴随雷雨出现。出现时常伴有风向突变、气温剧降、气压急升等现象。飑是一种天气系统的活动,它的产生与强冷锋过境或积雨云强烈发展有关。

判定标准是:瞬时风速突然增加8米/秒或以上且至少维持1分钟,然后突然减小,而且维持时间内瞬时风速不小于11米/秒(当风速达到大风标准时,纪要栏还应当加记大风现象)。

(三)龙卷(FC)—又称漏斗云。一种强烈的旋风现象,表现为云柱或漏斗状云,发生在陆地上的称陆龙卷,发生在海面上的称海龙卷或称水龙卷。它是从

- 89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注:

1、本电码表中的词语系根据世界气象组织出版物(WMO-No.407)《国际云图》第一卷《云和其他大气现象观测手册》中对水态现象和杂粒现象的描述用词。

2、《国际航空气象电码》关于W'W'组的编报规则适用于此。

3、一种以上降水现象相伴出现时,应当使用恰当的简语字码将其组合成一组,其间不留空格。其中主要的降水现象先记录,例如:+SNRA;+PLRA;SHRAGR。

4、降水以外的其他现象相伴出现时,应当分别记录W'W'组,并按4678电码表1-5栏的顺序排列,例如:DZ FG;RA BR。

5、“强度”项只对降水(包括阵性降水)、尘暴、沙暴等现象使用。例如:+TSRAGR;-RA BR;+SS;+DS。

6、一个W'W'组中只能有一个描述词,例如:TSRA;SHRASN。

7、描述词MI、BC和PR只能与简语字码FG结合使用,例如:MIFG BR;BCFG BR;BR BCFG。

8、描述词DR适用于由风吹起的尘、沙或雪现象,所达高度低于地面以上2米。描述词BL适用于由风吹起的尘、沙或雪现象,所达高度等于或高于2米。DR和BL只能与DU、SA和SN简语字码结合使用,例如:BLSN SN;DRSN。

9、当高吹雪与从云中降雪同时观测到时,两种现象都应当记录,并且把主要的现象排列在前。例如:SN BLSN。

10、描述词SH只能与简语字码RA、SN、GS和GR中的一个或几个结合使用,以表示观测时有阵性降水,例如:SHSN;-SHGR;SHRASN;+SHRAGR。

11、描述词TS只能与简语字码RA、SN、GS和GR中的一个或几个结合使用,以表示机场有雷暴并伴有降水,例如:TSSNGS;+TSGRRA;TSRAGR。

12、描述词FZ只能与简语字码FG、DZ和RA结合使用,例如:FZRA。 13、机场附近限定词VC只能与简语字码TS、DS、SS、FG、FC、SH、PO、BLDU、BLSA、BLSN和VA等结合使用。

二、《地面观测簿》“近时天气现象”栏的记录

值班观测员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在《地面观测簿》“近时天气现象”栏内记录近时天气现象:

(一)当上次例行报告发布后或过去一小时(两者取其短)到本次观测时间的时段内,出现下列天气现象时:

1、冻降水;

2、中或大的降水(包括阵性降水); 3、吹雪; 4、尘暴或沙暴; 5、雷暴和/或闪电;

- 95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6、龙卷云(陆龙卷或水龙卷); 7、火山灰。

则应当在天气现象前不留空格冠以RE记录近时天气现象。

(二)仅当相同或更大强度的同类天气现象在“现在天气现象”栏中没有被记录时,才应当记录为近时天气现象。

(三)根据天气现象的记录规则,近时天气现象最多可记录三组。 例1:观测前有大阵雨而观测时为中雨,则应当记录RESHRA。 例2:观测前有中雨而观测时为中阵雨,则应当记录RERA。

例3:观测前有雷暴、中阵雨和龙卷,观测时仅有小阵雨,则应当记录为: RETSRA FC。

三、《地面观测簿》(例行)纪要栏天气现象的记录

对观测到的天气现象应当按照下列规定在《地面观测簿》(例行)“纪要栏”内记录:

(一)按照《天气现象类别种别名称和记录简字表》(表5-6)所列的大写英文简字记录,并用相应当的强度符号表示强度。

表5-6 天气现象类别种别名称和记录简字表

类别 降 水 现 象 种 别 雨 阵雨 毛毛雨 冻雨 冻毛毛雨 雪 阵雪 霰 米雪 雨夹雪 记录简字 RA 类别 种 别 轻雾 记录简字 BR SHRA DZ FZRA FZDZ SN SHSN GS SG 雾 现 象 浅雾 雾 冻雾 碎雾 部分雾 扬沙 高吹沙 低吹沙 高吹尘 低吹尘 沙暴 MIFG FG FZFG BCFG PRFG SA BLSA DRSA BLDU DRDU SS 风 RASN/SNRA 沙 现 象 SHSNRA 阵性雨夹雪 SHRASN/ 冰粒 冰雹 PL GR - 96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小冰雹 冰针 烟 尘 现 象 吹雪 现象 雷电 现象 时间。

火山灰 高吹雪 低吹雪 电 烟 浮尘 霾 GS IC FU DU HZ VA BLSN DRSN 风 暴 现 象 地 面 凝 结 现 象 积雪 现象 尘暴 大风 飑 龙卷 DS GA SQ FC 尘/沙旋风 PO 霜 雾淞 雨淞 积雪 FR RI VG PS 雷暴和/或闪 TS (二)除霜、雾淞、雨淞、积雪现象不记起止时间外,其余现象均记录起止(三)大风按“ GA(不留空格)开始时分─终止时分 极大风速(出现时分)风向度数”的格式记录。其中,13小时观测的气象服务机构,若至最后一次观测时大风现象仍存在,按“GA(不留空格)开始时分─”的格式记录。

例如: GA0410—0430 20(0419)330 0441—0500 18(0448)330 (四)其它天气现象按“天气现象简字(不留空格)出现时分─”的格式记录。先出现的记在上行,后出现的另起行记录。出现不足1分钟即终止的现象,只记开始时间,不记终止时间。

例:-RA1001—1100 BR1005— GS1210

(五)某种现象停歇时间超过1分钟,其后又继续出现时,仅在开始记录一个简字,其后只记该现象的起止时间。但是,雷暴、闪电、大风停歇时间未超过10分钟则仍算继续存在,应当作为一次记载,超过10分钟才应当分段另记起止时间。

例1:-RA0001—0010 0120—0201 1010—1100

例2:GA0510—0530 20(0519)330 0541—0652 18(0548)340 (六)当下列现象分别相继出现时,应当连续记录: 1、各种降水现象

例1:-RA0002—RASN0010—RA0020—0100 例2:-RA2340—RA0020—+RA(1200)0130— PL2340— -PL0020—0030

- 97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2、各种雾现象

例1:BR2320—FG(900)2340—FZFG(900)0010— 例2:MIFG2320—2340

BR2320—FG(900)2340—FZFG(900)0010— 3、各种吹雪现象

例:DRSN0510—BLSN0525—(500)0540— 4、各种风沙现象

例如:DRSA0120—BLSA0150—SS(900)0210—

(七)雷暴或闪电、龙卷的记录方法,除按上述规定外,还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1、在每个起止及演变时间分钟数的下面,用八个方位的拉丁字母(E、S、W、N、NE、NW、SE、SW)及天顶符号(Z)记录它们出现、移动和消失的方向。

102002

例1:TS04W—04N—05NE 102002

例2:TS03W—03N—04N

10

例3:TS03W(0310西面闻一声雷)

2、雷暴或闪电起、止时间的记录,以第一次闻雷或第一次观测到闪电为开始时间;最后一次闻雷或最后一次观测到闪电,其后10分钟未再听到雷声或未再观测到闪电,则最后一次闻雷的时间或最后一次观测到闪电的时间为终止时间。

3、雷暴或闪电伴随阵性降水时,雷暴或闪电和阵性降水应当各自分别记录。

102002

例如:TS04W—04N—05NE

SHRA0415—+SHRA(800)0430—

(八)最大冰雹的最大直径以毫米为单位,取整数,并配以文字说明进行记录。当冰雹最大直径大于10毫米时,应当加测冰雹的最大重量,以克为单位,取整数,并配以文字说明进行记录。

(九)如果某种天气现象到日界时尚未消失,应当按日期分别记录。当日的消失时间和次日的出现时间均记为1600。

若天气现象正好出现在1600时,不论持续与否,均应当将1600记在次日纪要栏;若天气现象正好终止在1600时,应当将1600记在当日纪要栏。

非24小时观测的气象服务机构,若上班前已有天气现象存在,应当按“—天气现象简字(不留空格)出现时分─”的格式记录;若下班时天气现象仍存在,应当按“天气现象简字(不留空格)出现时分─”的格式记录。

- 98 -

第五章 天气现象

例1:—BR2210—0120 例2:-RA0310—

四、《地面观测簿》(例行)纪要栏文字记载

值班观测员遇下列情况应当在《地面观测簿》(例行)纪要栏内用文字记载: (一)观测时次、观测方法发生变动或因仪器原因造成缺测的文字说明。 (二)罕见的天气现象,如龙卷、强冰雹、火山灰等的描述;

(三)灾害天气如强台风、雷暴等及造成的事故描述(如有照片应当注明)。 (四)航空器在离场爬升或进近阶段中,关于低空风切变、中度以上颠簸和/或中度以上积冰报告等。

(五)本场风切变系统测得风切变时。

例如:据B747报告,1215在跑道南头爬升区域500米高度,遇到中度颠簸。 或:据B747报告,1215在R南头爬升区域500米高度,遇到MOD TURB。 注:低空风切变—通常指发生在600米高度以下的平均风矢量在空间两点之间的差值。

文字记载应当简明扼要且能准确说明问题,必要时也可用公认的英文缩写代替其中的内容。风切变、中度以上颠簸和/或中度以上积冰等应当说明所在位置、高度、测得的时间及其测量的工具。

第十一节 天气现象的报告

一、在电码格式的报告(METAR/SPECI)中,应当按照《国际航空气象电码》W'W'组的格式,根据下列规则报告天气现象:

(一)用一组或几组(但不超过三组)W'W',按照4678电码表的顺序编报在机场或机场附近观测到的影响航空作业的所有现在天气现象。

(二)用恰当的强度指示码和简语字码(见4678电码表)组成2-9个字符表示现在天气现象。

(三)如果观测到的现在天气现象不能用4678电码表中的电码编报,则W'W'省略不报。

(四)W'W'组的编报顺序

1、首先,如需要,编报表示强度或临近情况的描述词,其后不留间隔; 2、其次,如需要,编报描述简语,其后不留间隔; 3、最后,编报所观测到的现在天气现象或其组合的简语。

(五)强度只对降水、阵性降水、尘暴或沙暴使用。如果在这组报告的天气现象强度为轻或为重(强),则分别用“-”或“+”符号来表示;当报告的现象强

- 99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m6g.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