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考试试题及答案

更新时间:2023-04-09 03:2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防雷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30分)

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它连接导体的总合。雷电感应: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电火花。

电磁兼容:设备或系统具有在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保护接地:将电气装置正常时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按系统的接地型式接保护线(PE线)或保护中性线(PEN线),称为保护接地。

浪涌保护器:具有非线性特点的、用以限制线路中传导瞬态过电压和引起电涌电流、且具有非线性特点的一种器件。

1残压:在放电电流流过SPD期间或放电电流通过后的瞬间端子间出现的电压峰值。

2.信息系统:建筑物电子装置的总称。

信息系统:建筑物许多类型的电子装置,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控制装置等的统称。

3.滚球法:以hr为半径的一个球体,沿需要防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或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位就得到了接闪器的保护。

word版本.

滚球法:是以hr为半径的一个球体,沿需要防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位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的计算方法。

4.雷电感应: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5.雷电防护区:根据被保护设备做在位置,所能耐受的电磁强度及要求相应采取的防护措施而划分的防护区域。

6.雷电电磁脉冲:是一种干扰源。指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防雷装置和建筑物附近说引起的效应。绝大多数是通过连接导体的干扰。如:雷电流或部分雷电流被雷击击中的装置的电位升高以及电磁辐射干扰。

雷击电磁脉冲: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防雷装置或建筑物附近时,引起的电磁效应。

7.共用接地系统:将防雷装置,建筑物主要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设备保护接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和信息设备逻辑地等相互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导通的接地装置的金属装置。

8.接地基准点:一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网络与共用接地系统之间唯一的那一连接点。

9.等电位连接: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接起来一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电位差。

直击雷: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其它物体、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它连接导体的总合。信息系统:建筑物部许多类型的电子装置,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控制装置等word版本.

的统称。

雷击点:雷击接触、建筑物或防雷装置的那一点。

雷电感应: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电火花。

接闪器: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等于40天的日数。

共用接地系统:筑物接至接地装置的所有互相连接的金属装置,包括防雷装置。电磁兼容:设备或系统具有在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

残压:在放电电流流过SPD期间或放电电流通过后的瞬间端子间出现的电压峰值。

浪涌保护器:具有非线性特点的、用以限制线路中传导瞬态过电压和引起电涌电流、且具有非线性特点的一种器件。

保护接地:将电气装置正常时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按系统的接地型式接保护线(PE线)或保护中性线(PEN线),称为保护接地。

工作接地:将电气装置导电部分任何一点(通常是电源的中性点)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

二.填空(30分)

1、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保护围时,其滚球半径,一类建筑物为 30 m;二类建筑物为45 m;三类建筑物为 60 m。一类建筑物避雷网格 5x5 m 或 6x4 m;二类word版本.

建筑物避雷网格 10x10 m 或 12x8 m ;三类建筑物避雷网格 20x20 m或 24x16 m 。

2、所谓信息系统是指建筑物许多类型的电子装置,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控制装备等的统称。

3、屏蔽是减少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

4、对SPD的基本要求:能承受预期通过的电流;通过电流时的最大箝压和有能力熄灭在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

5、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宜采取以下的基本屏蔽措施:建筑物和房间的外

部设屏蔽措施,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6、信息系统接至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的基本方法是:① s 型等电位连接网;② m 型等电位连接网。

7、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接受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的监督检查,禁止使用未经任可的防雷产品。

8、《中华人民国气象法》规定,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安装的雷电灾害防御装置应当符合国务院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

9、国家鼓励和支持雷电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防雷科技研究成果,提高

防雷技术水平,开展防雷减灾科普宣传,增强全民防雷减灾意识。

10、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实行等级管理制度,资质等级分为丙,乙,甲三级。

word版本.

1、外部防雷保护系统主要由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组成。

2、部防雷保护系统主要由电磁屏蔽、等电位连接、共用接地和安装SPD 组成。

3、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原则上应采用共用接地系统为主。

5、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保护围时,其滚球半径,一类建筑物为 30 m;二类建筑物为

45 m;三类建筑物为 60 m。一类建筑物避雷网格 5 m X 5 m

或 6 m X 4 m;二类建筑物避雷网格 10 m X 10 m或 12 m X 8 m;

三类建筑物避雷网格 20 m X 20 m或 24 m X 16 m。

6、所谓信息系统是指建筑物许多类型的电子装置,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控制装备等的统称。

7、屏蔽是减少电磁干扰的基本措施。

8、对SPD的基本要求:能承受预期通过的电流;通过电流时的最大箝压和有能力

熄灭在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

9、防雷区界面处的最大电涌电压,即SPD的最大箝压加上其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

应与所属系统的基本绝缘水平和设备允许的最大电涌电压协调一致。为使最大电涌电压足够低,其两端的引线应做到最。宜为 0.5 m。

10、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宜采取以下的基本屏蔽措施:建筑物和房间的外

部设屏蔽措施,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word版本.

11、请写出图一中雷电流的分配比例:分配在信号线、各种管线上和电力线上的雷电流总和的 50 %;分配在接地装置上的雷电流为 50 %。

12、请注明信息系统接至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的基本方法。如上图二中,

①是 S

型等电位连接网;②是 M 型等电位连接网。

13、屏蔽层仅一端做等电位联结,另一端悬浮时,它只能防静电感应,防不了磁场强度变化所感应的电压。

14、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接受的监督检查,禁止使用未经任可的防雷产品。

15、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减少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其它金属导体之间的电位差。

16、电磁屏蔽的目的减少电磁干扰。

17、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击雷电流幅值分别为 200 KA、 150 KA、

100 KA。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20 KA/μs、15 KA/μs、10 KA/μs。

后续雷击雷电流幅值分别为 50 KA、 37.5 KA、 25 KA。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200 KA/μs、150 KA/μs、100 KA/μs。

18、GB50057-1994规(2000版)第六章 6.3.4条上规定,要子各防雷区界面处做等

电位连接。

19、环行接地体和部环行导体应连接到钢筋或金属立面等其它屏蔽构件上,宜每隔 5

m连接一次。

20、利用混凝土柱二根对角线主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其直径不应小于 10 毫米。word版本.

21、部防雷的主要手段是等电位连接、屏蔽和安装SPD 。

22、电子计算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和防雷接地。

23、引下线是连接接闪器与接地体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是引下线和接地体的总合。

24、电子计算机房电源进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采取防雷措施,电子计算机房电源进线应采用地下电缆进线。当不得不采用架空线时,在低压架空电源进线处或专用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处应装设低压避雷器。

25、中国气象局3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由当地

气象主管机构授权的单位承担。

26、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土壤、气象环境等条件和雷电活动规律以及被保护物的特点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及其布置。

27、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雷网的各支架处应至少设 1 根引下线。对用金属制成或有焊接、捆扎连接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为引下线。

28、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器设备的装置,应在进出处与防雷装置连接。

29、计算机房的安全分为 A 类、 B 类、 C 类三个基本类别。

30、采用多根引下线时,为了便于测量接地电阻,以及检验引下线接地的连接状况,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的1.8米处设置断接卡卡。在易受机械损坏的地方,地上的 1.8

word版本.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lw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