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 答案

更新时间:2024-04-25 09: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第一章 绪论(小组讨论题-课堂完成)

填空题

1. 制冷是指用( 人工 )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 物体 )

冷却,使其温度降低到( 环境温度 )以下,并保持这个低温。 2. 制冷是一个逆向循环,为了实现制冷循环,必须( 消耗功 )。 3. 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常将制冷分为( 制冷 )和( 低温技

术 )两个体系。

4. 根据国际制冷学会第13次制冷大会(1971年)的建议,将( 120K )温

度定义为普冷和低温的分界线。

5. ( 氦气 )是自然界诸元素中沸点最低的气体,也是最后被液化的气体。 6. 定压下,单位质量液体汽化时所吸收的热量称为( 汽化潜热 )。 7. 任何一种物质,随着( 温度 )的提高其汽化热不断减小,当到达( 临

界 )状态时,汽化热为零。

8. 节流过程是( 流体流动时由于流通面积突然减小,压力降低的热力过程 ),节流前后,

( 焓值 )保持不变,( 温度 )和( 压力 )降低。

9. 制冷机按照逆卡诺循环工作时,制冷系数只与( 热源和热汇的温度 )有

关,与( 制冷剂性质 )无关。

10. 制冷机制冷系数的数值范围为( 大于0 ),热泵泵热系数的数值范围为

( 大于1 ),热机热效率的数值范围为( 0~1 )。

选择题(单选)

1. 空调用制冷技术属于( A)

A. 普通制冷 B. 深度制冷 C. 低温制冷 D. 极低温制冷 2. 人工制冷技术的发展起源于(A )

A. 蒸气压缩式制冷 B. 吸收式制冷 C. 蒸汽喷射制冷 D. 气体膨胀制冷 3. 实际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与逆卡诺循环的制冷系数之比称为(C )

A. 压缩比 B. 输气效率 C. 热力完善度 D. 能效比

- 1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4. 热泵循环中的制热过程是( D)

A.电热加热 B.热水供热 C.制冷剂汽化 D.制冷剂的冷却冷凝

第二章 制冷方法(小组讨论题-课堂完成) 填空题

1. 制冷的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方法有( 相变制冷 ),( 气体膨胀制

冷 ),( 绝热放气制冷 ),和( 电磁制冷 )等方法。

2. 在制冷技术中,常应用纯水冰或冰盐的( 冰融化吸热 )过程以及干冰的

( 升华吸热 )过程来制冷。

3. 利用纯水冰冷却只能使被冷却物体保持( 0摄氏度以上 )的温度。 4. 应用冰和盐混合物的融化过程可以达到( 0摄氏度以下 )的温度。冰

盐冷却时热交换是通过冰块表面的(盐水膜 )进行的。 5. 干冰的制冷能力比冰和冰盐都( 强 )。

6. 液体蒸发制冷循环必须具备四个基本过程:即( 制冷剂低压汽化),( 蒸气升压),

( 高压蒸气液化 )和(高压液体降压 )四个过程。

7. 液体蒸发制冷的方法主要有( 蒸气压缩式制冷 ),( 喷射式制

冷 ),( 吸收式制冷 )( 吸附式制冷 )等方法。

8. 蒸气压缩式制冷以消耗( 机械能或电能 )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 低

沸点 )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9. 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压缩机具有( 压缩 )和( 输送 )

的作用。

10. 在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节流阀起到( 节流降压 )和( 调节流

量 )的作用。

11. 夏季制冷时,分体式空调机放在室外的换热设备是( 冷凝器 ) 12. 吸收式制冷以消耗( 热能 )为补偿条件,借助制冷剂的( 被吸收剂吸

收 )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13. 蒸气吸收式制冷循环中,使用( 制冷剂 )和( 吸收剂 )作为

工作介质,称为吸收式制冷的工质对。

- 2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14. 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 水 )是制冷剂,( 溴化锂 )是吸

收剂。( 溴化锂 )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15. 在氨水吸收式制冷机中,( 氨 )是制冷剂,( 水 )是吸收

剂,( 水 )具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16. 吸附式制冷的工作介质是( 吸附剂-制冷剂 )工质对。

17. 吸附式制冷按吸附机理来分,有( 物理吸附 )和( 化学吸附 )

两类。

18. 在太阳能沸石-水吸附制冷中,( 沸石 )是吸附剂,( 水 )

是制冷剂。

19. 化学吸附是利用吸附剂和制冷剂工质对的( 化学 )反应实现制冷的。 20. 热电制冷是利用( 热电 )效应达到制冷目的。

21. 热电效应中,半导体材料所产生的温差电现象较金属材料要显著的多,一般热电制冷都

采用( 半导体 )材料,相应的制冷又称之为( 半导体制冷 )。 22. 涡流制冷效应的实质是利用人工方法产生旋涡使气流分为( 冷 ),

( 热 )两部分,利用分离出来的( 冷气流 )进行制冷。 23. 气体绝热膨胀制冷是利用高压气体的绝热膨胀而达到低温,并利用膨胀后的饿气体在低

压下的( 吸热 )过程来制冷的。

24. 气体绝热膨胀一般有三种方式:( 绝热节流 ),( 等熵膨胀 )

和( 等温膨胀 )。

选择题(单选)

1. 下列制冷方法中不属于液体汽化法的是(B )

A. 蒸气压缩式制冷 B. 气体膨胀制冷 C. 蒸汽喷射制冷 D. 吸收式制冷 2. 以下换热设备中,吸收式制冷装置中不会用到的是(C )

A.发生器 B.吸收器 C.中间冷却器 D.溶液热交换器 3. 关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

A.该装置主要由发生器、冷凝器、节流阀、蒸发器和吸收器组成

B.靠消耗热能来实现热量从低温热源向高温热源的转移 C.该工质对中,溴化锂是制冷剂,水是吸收剂 D.制冷温度在 0 ℃以上

4. 关于蒸气压缩式制冷和吸收式制冷,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

- 3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A.都是利用液体汽化制冷 B.都有蒸发器、冷凝器、节流阀三大件 C.都是消耗机械能或电能来制冷 D.吸收式制冷使用的工质是二元溶液

第三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小组讨论题(第1次-课堂完成)) 填空题

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理论循环中,制冷系统由( 压缩机 ),( 冷

凝器 ),( 膨胀阀 )和( 蒸发器 )四个基本部件组成,并用管道将它们串连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2. 单级制冷机一般可用来制取( -40oC )以上的低温。

3.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节流过程产生的蒸气是( 闪发 )出来的,该蒸气

通常称之为( 闪蒸气 ),它在蒸发器中几乎不产生( 制冷 )作用。

4. 在制冷剂的状态图p-h图中,等温线在液体区( 垂直 )线,在两相区是

( 水平 )线,在过热区是( 向右下方弯曲的倾斜 )线。 5. 在制冷剂的状态图p-h中可以看到,在过热区,蒸气的过热度越大,其等熵线的斜率

越( 小 )。

6. 制冷机的性能主要用( 制冷量 ),( 压缩机耗功 )和( 性

能系数 )反映。

7.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制冷剂的汽化潜热越( 大 ),或节流后所

形成的蒸气的干度越( 小 ),则循环的单位制冷量越大。(填大,小,不变)

8.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中,对某一具体的制冷剂来说,理论循环的蒸气比体积v1随

蒸发温度或蒸发压力的降低而( 增大 )。若冷凝温度已经确定,则单位容积制冷量随蒸发温度的降低而( 减小 )。

9.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理论比功与( 压缩机进口比焓 )和( 压缩机

出口比焓 )有关。

10.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冷凝温度越( 高 ),蒸发温度越

( 低 ),则制冷系数越小。(填高,低,不变)

11. 设不同制冷剂工质在一定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下完成制冷循环。通过( 冷凝压力、

蒸发压力 )可以反映系统的压力水平,通过( 压比 ),( 排气温度 )和( 吸气比容 )可以了解压缩机的工作条件,( 单

- 4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位制冷量 )和( 容积制冷量 )可以反映制冷机的制冷能力,通过( 性能系数 )可以反映制冷循环的经济性。

12. 高压液体过冷对制冷循环的影响表现为:可使单位制冷量( 增加 ),单

位容积制冷量( 增加 ),循环比功( 不变 ),制冷系数( 增加 )。(填增加,略增加,减小,不变,或不定)。

13. 由制冷剂的热力状态图可知,节流前液体的过冷度愈大,则节流后的干度愈

( 小 ),循环的单位制冷量愈( 大 )。因此,采用液体过冷循环,对提高( 单位制冷量 )和( 性能系数 )都是有利的。

14. 采用液体过冷循环,在相同过冷度下,过冷使制冷量和制冷系数提高的百分数与制冷剂

的( 比热容 )和( 汽化潜热 )有关。

15. 就压缩机吸气过热而言,根据吸气过热是否产生有用的制冷作用,过热有( 有有用

过热 )和( 无用过热 )之分。

16.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使压缩机吸气过热的主要目的是( 防止湿压缩 )。 17. 为了防止湿蒸汽进入压缩机造成( 湿压缩 )现象,压缩机的吸气要有一

定的( 吸气过热度 )。

18. 无效过热对制冷循环的影响表现为:循环的单位制冷量( 不变 ),循环

比功( 增加 ),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增加 ),冷凝器的热负荷( 增加 ),制冷系数( 减小 )。(填增加,略增加,减小,不变,或不定)。

19. 无效过热对制冷循环总是( 不利 )的。

20. 有效过热对制冷循环的影响表现为:循环的单位制冷量( 增加 ),理论

比功( 增加 ),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增加 ),冷凝器的热负荷( 增加 ),制冷系数( 不一定 )。(填增加,略增加,减小,不变,或不定)。

21. 有效过热时,制冷系数增加还是减小仅仅与( 制冷剂的性质 )有关,而

改变量的绝对值(改变程度)几乎与( 过热度大小 )成正比。

22. 无论是有用过热还是无用过热,都会造成压缩机的比功( 增加 ),压力

比( 不变 ),压缩机排气温度( 增加 ),对压缩机的工作总是( 有害 )的。

23. 多数情况下,压缩机吸气过热大部分是( 无用 )过热。避免大量无效过

热的方法是采用( 加隔热层 )。

- 5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24. 从回热循环的理论循环和循环特性上看,回热循环等价于( 有用过热 )

循环。

25. 以氨作为制冷剂的单级压缩制冷循环不易采用回热的原因有( 回热使循环经济性下

降 ),(氨绝热指数大,排气温度高,吸气过热造成氨排气温度过高 ),以及( 危害压缩机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26. 小型氟利昂空调装置一般不单独设置回热器,而是将( 吸气 )管和( 高

压液 )管包扎在一起,起到回热效果。

27.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中,制冷系统的设备连接管道分为( 吸气 )管,

( 排气 )管,( 高压液 )管和( 低压液 )管。

28. 吸气管道内发生的热交换对制冷循环是( 有害 )的,压力损失对循环是

( 有害 )的。

29. 减小吸气管道无效过热和压力损失的主要方法是( 隔热处理以保证吸气侧压降在允许

范围内,尽量减少管件阀门等附件 )。

30. 排气管道内发生的热交换对制冷循环是( 有利 )的,压力损失对循环是

( 不利 )的。

31. 高压液体管道内发生的热交换有两种情况,其中制冷剂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发生的热

交换对循环是( 有益 )的,而制冷剂温度低于环境温度时,发生的热交换对循环是( 有害 )的。

32. 在制冷系统的管道中,要特别注意处理( 吸气管 )和( 高压液

管 )两段管道。

33. 所谓制冷机的工况,是指制冷机的工作循环状况,反映制冷机工况的参数是( 蒸

发温度 ),(冷凝温度 ),( 压缩机吸入口温度 )和( 冷凝器出口温度 )。

34.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保持蒸发温度一定,提高冷凝温度,对制冷循环的影响表现

为:压缩机的压力比( 增加 ),压缩比功( 增加 ),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升高 ),单位制冷量(减小 ),循环的制冷系数( 减小 )。(填增加,略增加,减小,不变,或不定)。 35. 单级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中,保持冷凝温度一定,降低蒸发温度,对制冷循环的影响表现

为:压缩机的吸气比体积( 增加 ),压力比( 增加 ),压缩比功( 增加 ),压缩机的排气温度( 增加 ),单位制冷量( 减小 ),循环的制冷系数( 减小 )。(填增加,略增加,减小,不变,或不定)。

- 6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选择题(单选)

1. 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的理论循环中,制冷剂在冷凝器中的放热是( B )

A. 等温放热 B. 等压放热 C. 升压放热 D. 升温放热

2. 下列设备不能实现制冷剂液体过冷的是( B )

A. 冷凝器 B. 蒸发器 C. 过冷器 D. 回热器

3. 以下措施不能实现液体过冷的是( D )

A. 安装过冷器 B. 安装回热器 C. 增加冷凝器面积 D. 增加蒸发器面积

4. 采用液体过冷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单位质量制冷量提高 B. 循环比功降低 C. 压缩机排气温度降低 D. 避免湿压缩

5. 一定能够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是( B )

A. 蒸气无效过热 B. 液体过冷 C. 回热循环 D. 蒸气有效过热

6. 氨制冷压缩机允许压缩机吸入蒸气稍有过热度,目的是保证压缩机的安全运行,避免

( B )

A. 润滑油温度过高 B. 湿压缩 C. 制冷剂分解 D. 制冷剂与润滑油反应

7. 下列制冷剂中,通过有效过热方式可使制冷系数增加的是( B )

A. R717 B. R502 C. R22

8. 冷凝温度一定时,随着蒸发温度的下降,制冷机的( C )

A. 制冷量减小,制冷系数增大 B. 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减小 C. 制冷量、制冷系数均减小 D. 制冷量、制冷系数均增大

9. 蒸发温度一定时,随着冷凝温度的升高,制冷机的( A )

A. 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减小 B. 制冷量减少,制冷系数增大 C. 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减小 D. 制冷量增大,制冷系数增大

第三章 蒸气压缩式制冷(小组讨论题(第2次-课堂完成)) 填空题

1. 蒸气压缩式制冷机中使用的制冷剂从低温热源吸收热量,低温下蒸发,再在高温下凝结,

向高温热源放出热量。所以,只有在工作温度范围内能够( 蒸发 )和( 冷凝 )的物质才有可能作为制冷剂使用。多数制冷剂在大气压力和环境温度下呈( 液 )态。

- 7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2. 制冷剂的符号命名,国际上统一规定用字母“R”和它后面的一组数字或字母作为制冷

剂的简写符号。字母“R”表示( 制冷剂 ),后面的数字或字母则根据( 制冷剂物质的化学组成按一定 )规则编写。

3. 无机化合物的符号规定,符号为R7( ),括号内填入数字是( 该无机物的相对分

子质量取整数部分 ),例如,H2,NH3,H2O,CO2的符号分别为( R702 ),( R717 ),( R718 ),和( R744 )。

4. 氟利昂和烷烃类的符号规定,烷烃类的分子通式为( CmH2m+2 ),氟利

昂的分子通式为( CmHnFxClyBrz ),它们的符号规定为( R(m-1) (n+1) (r) (z) ),例如甲烷,乙烷,丙烷的符号分别为( R50 ),( R170 ),和( R290 )。R22,R23,R134a的化学名称为( 二氟一氯甲烷 ),( 三氟甲烷 ),(四氟乙烷 )。

5. 共沸混合物的符号规定,符号为( R5(x) )。 6. 非共沸混合物的符号规定,符号为( R4(x) )。

7. 选用制冷剂时,从制冷剂的热力性质方面看,要求制冷剂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有合适的压

力和压力比。即希望蒸发压力不低于大气压力,避免( 制冷剂泄露 );冷凝压力不要过高,以免( 耗功量太

大 ),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之比也不宜过大,以免( 压缩机耗功量太大 )。

8. 选用制冷剂时,通常希望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比较大。因为对于总制冷量一定

的装置,单位制冷量大,可减小( 制冷剂的质量流量 ),单位容积制冷量大,可减小( 压缩机的实际输入量 )。

9. 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用( ODP )和( GWP )两

个指数表示。

10. 制冷剂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腾温度称为( 标准增发温度 )。习惯上往往

依据该温度的高低,将制冷剂分为( 高温制冷剂 ),( 低温制冷剂 ),和( 中温制冷剂 )三类。

11. 临界温度是制冷剂不可能( 加压液化 )的最低温度。对绝大多数制冷剂,

其临界温度和标准蒸发温度之间的关系为( Ts/Tc≈0.6 ),该式说明,低温制冷剂的临界温度( 低 ),高温制冷剂的临界温度( 高 )。(填高,低)

- 8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12. 选择制冷剂时,临界温度要( 高 )一些,以便于使用一般环境介质进行

冷凝;凝固温度要( 低 )一些,以便获得较低的蒸发温度。 13. 制冷剂的汽化热与单位质量制冷量有关系。汽化热大,则单位质量制冷量

( 大 )。

14. 制冷剂工质的( 毒 )性,( 可燃 )性,和( 燃烧

热 )性是评价制冷剂工质安全程度的性质。

15. 最近国际标准ISO5149—1993和美国标准ANSI/ASHRAE34—1992,对制冷剂工质的安

全等级分为( 六 )个安全等级,其中( B3 )级安全性最差,( A1 )级安全性能较好。

16. 氟利昂制冷系统中不能使用( 金属(铁) )合金材料,因为

有微量水分存在会引起腐蚀。

17. 氨制冷机中不能使用( 锌 )、( 铜、青铜 )和其它铜合金,

因为有水分存在时会引起腐蚀。但( 磷青 )铜与氨不起作用。 18. 卤素化合物制冷剂工质与金属材料接触时,发生分解作用强弱程度的顺序是:

( 银 )分解作用最小,依次为( 铝 ),( 锌 )分解作用最大。(选择:铬镍铁耐热合金,银,不锈钢,纯铜,铝,锌,镍)。

19. 氟利昂制冷剂与天然橡胶接触时,会发生( 膨润 )作用,对塑料等高分

子化合物,则会起( 软化 )作用,因此氟利昂制冷系统中要选用特殊的橡胶和塑料。

20. 制冷剂与油的溶解性有两种可能:( 完全 )溶解和( 有限 )

溶解。溶解度与( 温度 )有关。 21. 氨与润滑油的溶解是( 有限 )溶解。

22. 氟利昂系统中若存在过多的水分,则易发生( 冰堵 )现象,故系统中必

须安装( 干燥过滤器 )。

23. 氨制冷系统中必须设置( 空气分离器 ),以便能够及时地排除系统中的

空气和其它不凝性气体。

24. 油分离器安装在( 压缩机 )和( 冷凝器 )之间,作用是分

离制冷剂携带的润滑油。

25. 检查制冷剂泄露时,氨通常用( 压力检漏 )方法检漏;氟利昂检漏的方

法有( 卤素喷灯 )和( 真空检漏 )两种。

- 9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26. 按制冷温度需要,蒸气压缩式制冷拟采用的循环方式为:单级压缩制冷,温度在( -

30oC ~40 oC )以上;两级压缩制冷,温度在( -40 oC~-80 oC )之间;复叠式制冷,温度在( -60 oC )以下。

27. 从运行经济性和可靠性方面综合考虑,采用往复式容积压缩机,对氟利昂类和氨的单级

压力比规定分别不得超过( 10 )和( 8 )。

28. 两级压缩制冷的循环方式,以中间冷却程度和节流次数来表示,有以下四种循环方式

( 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 ),( 两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 )和( 两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循环 )。

29.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中,中间冷却程度的选择取决于( 制冷剂 )。例如对

氟利昂制冷机宜采用( 中间不完全冷却 )方式,对氨制冷机,应采用( 中间完全冷却 )。

30. 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中,节流方式的选择取决于( 实际系统 )。就循环的

经济性而言,两次节流( 大于 )一次节流。就系统的复杂程度而言,一次节流( 小于 )两次节流。一般小型装置以简化系统和便于操作及控制为宗旨,采用( 一次节流 ),大型装置一般也多采用( 一次节流 )。

31. 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中,进入高压压缩机的制冷剂质量流量(大

于 )低压压缩机的制冷剂质量流量。

32. 两级压缩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与不完全冷却循环的区别在于高压压缩机吸入的

制冷剂蒸气为( 饱和 )状态而非( 过热 )状态。这种循环对于等熵指数较大的制冷剂是( 有利 )的。(填有利,或有害) 33. 在设计条件下,两级压缩制冷循环中间压力取值原则上依照使( 循环的性能系数最

佳 )考虑,该中间压力又被称为(最佳中间压力 )。 34. 在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的设计计算中,根据计算出的压缩机输气量和功率,可选配( 压

缩机 )及( 节流机构 );根据制冷量和冷凝器热负荷,可选配( 蒸发器 )及( 冷凝器 )。

35. 两级压缩制冷机常见的变工况是冷凝温度保持不变,蒸发温度升高或降低。当蒸发温度

升高时,压缩机的吸气比体积( 降低 ),单位制冷量( 增大 ),故总制冷量( 增大 ),制冷系数( 增大 );相反,当蒸发温度降低时,制冷量和制冷系数都( 降低 )。(填降低,增大) 36. 两级压缩制冷装置,首次启动或较长时间停机后启动运行,蒸发温度都是从( 环

境 )温度逐渐降低,直至到达使用工况所需要的( 蒸发 )温度,

- 10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应先启动( 高压级 )压缩机,等到满足低压压缩机的电机配用功率时,在启动( 低压级 )压缩机。以保证高低压压缩机电动机的功率配备得到合理利用。

37. 复叠式制冷机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制冷剂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

的( 子系统 )组成的低温制冷机。

38. 复叠式制冷循环中,依靠( 蒸发/冷凝器 )将相邻的两个子系统连接起来,

由于存在传热温差,上一级子系统的蒸发温度要( 低于 )下一级子系统的冷凝温度。(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9. 复叠式制冷机启动时,应先启动( 高温 )子系统,待其蒸发温度降低到足以

保证( 下一级系统 )的冷凝温度不致超过极限值时,再启动(下一级 )子系统。

40. 小型复叠式制冷装置启动时通常采用( 同时启动 )方式。

41. 为获得低温而采取两级压缩,或复叠式制冷循环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 减小

压比 )和( 获得比单级压缩循环更低的制冷温度 )。

42. 适合于两级压缩,或复叠式制冷循环的制冷剂品种很多,常用于两级压缩循环的中温制

冷剂有( R502,R507,R134a,R407c,R13, ),用于复叠式循环高温级的中温制冷剂有( R717,R22 ),而用于其低温级的低温制冷剂有( R23,R14、C2H6,C2H4 )等。(选择R717,R22,R502,R507,R134a,R407c,R13,R14,R410A,R23,C2H6,C2H4)

选择题(单选)

1 国际上规定用字母( C )和后面跟着的数字作为表示制冷剂的代号

A. A B. L C. R D. Z

2 氟利昂是甲烷和乙烷的卤素衍生物,其对大气臭氧层起主要破坏作用的是( B )

A. F B. Cl C. C D. H

3 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 B )之间

A.蒸发器和压缩机 B.压缩机和冷凝器 C.冷凝器和膨胀阀 D.膨胀阀和蒸发器

4 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 C )

A. 油分离器 B. 气液分离器 C. 空气分离器 D. 过滤器

5 制冷剂为氟利昂的单级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要求压缩比为( C )

- 11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A.=3 B.≥ 10 C. ≤ 10 D. 不限制

6 除了蒸发器和冷凝器,两级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中必不可少的换热器是( A )

A. 中间冷却器 B.回热器 C.吸收器 D.发生器

7 氟利昂系统中使用而氨系统中不使用的辅助设备是( A )

A. 回热器 B.油分离器 C.集油器 D.贮液器

8 选择两级压缩式制冷循环的原因是( C )

A.高温过高 B.低温过低 C.压缩比过大 D.压缩比过小

9 制冷系统容易产生冰堵的部位是( C )

A.蒸发器进口 B.蒸发器出口 C.膨胀阀进口 D.过滤器进口

10 同时具备低压缸和高压缸的压缩机,称为( B )

A.单机单级压缩机 B.单机双级压缩机 C.双机双级压缩机 D.单级压缩机

11 回热器是( B )中采用的气液热交换设备

A. 氨制冷装置 B.氟利昂制冷装置 C.活塞式制冷机组 D.离心式制冷机组

12 两级氟利昂制冷循环大多采用( B )

A. 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 B.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 C. 二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 D.二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

13 . 贮液器是储存制冷剂并向制冷系统输出( A )的容器

A.液态制冷剂 B.气态制冷剂 C.气液两相制冷剂 D.过热制冷剂

14 . 在制冷系统中,有过热循环的产生,就会使( A )

A.吸气比容增大 B.吸气比容减小 C.吸气压力降低 D.吸气压力升高

15 . 单级压缩式氨制冷循环的压缩比超过 8 ,可选用( A )制冷循环

A.双级压缩式 B.蒸汽喷射式 C.吸收式 D.复叠压缩式

16 . 氨以任意比例与( C )相互溶解

A.冷冻油 B.空气 C.水 D.酒精

17 . 选择制冷剂时,希望( B )

A.临界温度高,凝固温度高 B.临界温度高,凝固温度低 C.临界温度低,凝固温度高 D.临界温度低,凝固温度低

18 . 水作为制冷剂的符号是( A )

A R718 B. R717 C. R22 D. R711

19 . 氟利昂 CFCl3 的代号为( B )

- 12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A.R717 B. R11 C. R22 D. R134a

20 . 氟利昂 C 2 H 2 F 4 的代号为( D )

A.R717 B. R11 C. R22 D. R134a

21 . 氨含水后会腐蚀( C )金属

A.金 B.银 C.铜 D.铁

22 . 干燥器一般安装在( A )前面

A.节流阀 B.冷凝器 C.压缩机 D.蒸发器

23 . 关于干燥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

A.只用于氟利昂系统 B.作用是干燥制冷剂 C.可防止湿压缩 D.可防止冰塞

24 .关于气液分离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A.一般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中

B.可以分离蒸发器出口蒸汽中的液体,防止湿压缩 C.安装在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

D.可以分离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液体中的气体

25 . 复叠式制冷系统中常采用的低温制冷剂是( A )

A. R13 B. R717 C. R22 D R134a

26 . 关于制冷剂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B )

A.易溶于水 B.不溶于润滑油 C.毒性较大 D.不破坏大气臭氧层

27 . 制冷剂 R134a 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主要作为( B )的替代物使用

A.R11 B. R12 C. R13 D. R22

28 . 以下制冷剂中,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的是( C )

A.R12 B. R22 C. R134a D. R13

29 . 以下制冷剂中,对大气臭氧层没有破坏作用的是( C )

A.R12 B. R11 C. R134a D. R113

第五章 吸收式制冷(小组讨论题-课堂完成) 填空题

1. 吸收式制冷机和蒸气压缩式制冷机都是利用( 液体蒸发制冷 )来制取冷

量的,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依靠消耗( 热能 )作为补偿实现制冷,后者则通过消耗( 机械能或电能 )作为补偿实现制冷。

- 13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2. 吸收式制冷主要采用二元溶液作工质,其中低沸点组分称为( 制冷剂 ),

高沸点组分称为( 吸收剂 )。

3. 吸收式制冷中常用的工质对有LiBr-H2O和NH3-H2O工质对。前者通常应用于( 蒸发

温度较高的制冷 )系统,后者通常应用于(蒸发温度较低的制冷 )系统。 4. 吸收式制冷系统也被分为高压侧和低压侧两部分。蒸发器和吸收器属于( 低

压 )侧,吸收器内压力稍( 低于 )蒸发压力。冷凝器和发生器属于( 高压 )侧,发生器内压力应稍( 高于 )冷凝器的压力。

5. 吸收式制冷系统中四个主要的热交换设备分别是( 蒸发器 ),( 冷凝

器 ),( 发生器 ),以及( 吸收器 )。进出这四个热交换设备的热能品位各不相同,其中进入( 发生器 )的为高温品位热能,被冷却介质带入( 蒸发器 )的是低温品位热能,从( 冷凝器 )和( 吸收器 )中排出的热能界于两者之间,约高于大气环境温度。

6. 氨水溶液与液氨的性质相似,对有色金属材料(除磷青铜外)有腐蚀作用,所以,氨水

吸收式制冷系统中不允许采用( 铜及铜合金 )材料。

7.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中,制冷剂是( 氨 ),吸收剂是( 水 )。 8.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中,从蒸发器排出的制冷剂工质所处的状态可以是( 饱和蒸

气 ),也可以是( 湿蒸气 ),甚至是( 过热蒸气 ),它取决于( 向蒸发器的供液量 )。

9. 氨水吸收式制冷机中,由于氨和水沸点相差不大,在发生器中发生出的氨蒸气中含有一

定数量的水蒸气,需要采取( 精馏 )措施,提高氨蒸气的纯度。

10. 精馏塔结构以进料口为界面,下部的热质交换区称为( 提馏段 ),上方的

热质交换区域称为( 精馏段 ),另外在上,下区域还包括( 再沸器 )和 ( 回流冷凝器 )。

11. 如图所示,为单级氨水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流程图和工作过程在焓-浓度图表示,针对制 冷循环回答以下问题:(1)指出流程图中各设备的名称,

A:( 精馏塔 ),B:( 冷凝器 ),C;( 过冷器 ),

D;( 蒸发器 ),E:( 吸收器 ),F;( 溶液热交换器 ),

- 14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G:( 节流阀 ),H:( 溶液泵 )。

5’’1kg2aGBp0pk2 ’’3 ’’1 ’’8a8h5 ’’8 ’’’’7 1af kgE6C8pkp02A2 (f-1) kg4aF4H8a1kgI6a7D11a64a48’a8 ’6a-77 ’w ‘’r2a-3w ‘aw ‘rw(2)指出焓-浓度图中各点的状态(指出质量,浓度,压力,状态),

1a:( w’r , pk, 过冷溶液 ), 1:( w’r , pk,饱和溶液 )。

3’’:(pk, 饱和蒸气 ), 5’’:( w’’r , pk,饱和蒸气 ),

6:( w’’r , pk, 饱和液体 ), 6 a:( w’’r , pk, 过冷液体 ),

7:( w’’r , p0, 湿蒸气 ), 8:( w’’r , p0, 湿蒸气 ),

8 a:( w’’r , p0, 过热气体 ), 2:( w’a , pk, 饱和溶液 ),

2 a:( w’a , pk, 过冷溶液 ), 3:( w’a , p0, 饱和溶液 ),

4:( w’r , p0, 饱和溶液 )。 (3)指出每个设备中完成的热力过程: 精馏塔中的热力过程:

1a-1 进入精馏塔的浓溶液被加热的过程; 1-2 浓溶液在发生段的加热汽化过程; 3’’-1’’ 提馏段的热交换过程;

1’’-5’’ 精馏段热质交换过程,含水氨蒸气浓度进一步提高;

- 15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冷凝器中的热力过程:

5’’-6 冷剂氨蒸气在冷凝器中的冷凝过程;

6a-7 6点状态的过冷液体经节流阀节流到p0 压力, 其湿蒸气达到点7状态的节流过程; 过冷器中的热力过程:

6-6a 冷剂氨蒸气在过冷器中的过冷过程 蒸发器中的热力过程: 7-8 蒸发器中的蒸发过程;

吸收器中的热力过程:

点2状态的饱和稀溶液,由发生器引出后经历热力过程; 2-2a 发生段底部引出液在溶液热交换器中的降温过程; 2a-3 降温后的引出液的节流过程(2a和3点重合); 3-8a’ 稀溶液进入吸收器后的吸收过程;

点4状态的浓溶液经溶液泵提升到pk压力,达到点4a状态, 升压过程其浓度和焓值均不变(点4a和4重合)。

(4)蒸发过程中,7点和8点的参数关系:压力( 相同 同 )。

(5)冷凝过程中,5‘’点和6点的参数关系:压力( 相同 同 )。

(6)节流前后,6点和7点的参数关系:压力( 不同 同 ),状态( 不同 )。

(7)节流前后,2 a点和3点的参数关系:压力( 不同 同 ),状态( 不同 )。

12. 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装置中,制冷剂为( 水 锂 )。

- 16 -

),温度( 相 ),温度( 相 ),浓度( 相

),浓度( 相

溴化

),吸收剂为(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13. 蒸汽型单效溴化锂制冷循环主要由( 制冷剂 )回路,( )

回路,( 溶液 )回路,( 冷却水 )回路,和( 驱动热源回路、冷媒水 )回路构成。

14. 蒸汽型单效溴化锂吸收制冷循环中溶液热交换器的作用是:使来自( 吸收

器 )的溶液加热,同时又使来自( 发生器 )的溶液冷却,达到提高制冷循环热利用效率的目的。

15.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中高压侧和低压侧的压差相当小,一般只有6.5—8kPa,因而采用

( U型管 ),( 节流短管 ),或( 节流小孔 )即可。

16. 如图所示,为单效蒸汽型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流程图和工作过程在焓-浓度图表示,

针对制冷循环回答以下问题:

4’3’5’3’’1’pkp03h1pk5 ’7p0293489’6wrwwaw0

(1)指出流程图中各设备的名称,

A:( 发生器 ),SP:( 发生器泵 ),HE;( 溶液热交换器 ),

G;( 发生器 ),C:( 冷凝器 ), E;( 吸收器 ),

RP:( 吸收器泵 ),H:( U型管 )。。 (2)指出焓-浓度图中各点的状态(指出质量,浓度,压力,状态),

2:( wa , pa , 饱和溶液 ), 7:( wa , pk , 过冷溶液 )。

- 17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5:( wa , pk , 饱和溶液 ), 3’:( 0, pk , 饱和水蒸气 ),

3:( 0, pk , 饱和水 ), 1:( 0, pa , 饱和水 ),

1’:( 0, pa , 饱和水蒸气 ), 4:( wr , pk , 饱和溶液 ),

8:( wr , pk , 过冷溶液 ), 9:( w0 , pa , 过冷溶液 ), 9’:( pa , 饱和溶液 )。 (3)指出每个设备中完成的热力过程:

发生过程:2-7 稀溶液从吸收器出来进入溶液热交换器加热过程

7-5 从溶液热交换器出来后进发生器加热至饱和状态

5-4发生器加热过程,4为发生终了溶液状态,4’发生终了水蒸气状态

冷凝过程:3’-3 冷凝器冷凝过程 节流过程:3-3 节流过程 蒸发过程:1-1’ 蒸发过程

吸收过程:4-8浓溶液从发生器出来进入溶液热交换器冷却过程

8-9 和2-9 吸收器中部分稀溶液与来自溶液热交换器的浓溶液相混合

的过程

9’-2 吸收器吸收过程

(4)发生过程中,3’点的压力( pk ),浓度( 0 )。 (5)节流前后,节流前状态点3的状态为( 0 , pk , 饱和溶

液 ),节流后状

态点3的状态为(0 , pk , 两相 )。

17.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机组中同时装有(高压 )发生器和( 低压 )

发生器。

18. 双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中,根据稀溶液进入高低压发生器的不同方式,目前有三种

- 18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循环流程:( 串联流程 ),( 并联流程 ),以及(串并联流程 )。

19.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根据驱动热源的形式不同,一般有( 蒸气型 )型, ( 直燃型 )型,以及( 热水型和太阳能型 )型。 20.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根据机组结构,一般可分为( 单筒 ),( 双

筒 ),

以及( 三筒 )。

2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组根据用途分类,一般有( 制冷循环型 ),( 制

冷、制热循环型 ), 以及( 热泵循环型 )。

第六章 热交换过程及换热器(小组讨论题-课堂完成) 填空题

1. 制冷机热交换设备中的传热基本可以归结为通过( 平壁 ),( 圆

管 )以及( 肋壁 )的传热。

2. 冷凝器按冷却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类:(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 ),( 水

冷式冷凝器 )和( )。

3.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迄今仅用于( 氟利昂 )制冷机。

4. 空气冷却式冷凝器多为( 蛇管 )结构。其根据空气流动情况不同,可分

为( 自然通风冷却 )和( 强制通风冷却 )两种。 5. 自然通风空气冷却式冷凝器的原理为( )。该种冷凝器的传热效

果( 低于 )强制通风空气冷却式冷凝器。

6. 水冷式冷凝器有( 壳管式 ),( 套管式 )等型式。冷却水

可用( 天然水 ),( 自然水 )或( 经冷却塔冷却后的循环水 )等。

7. 壳管式冷凝器分为( 立式 )和( 卧式 )两种。 8.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结构:由(筒形外壳 ),( 管板 ),

( 管束 )和( 端盖 )组成。制冷剂蒸气在( 管外 )凝结,凝结液从( 筒底 )流出。冷却水在( 管内 )多次往返流动。

9.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筒体下部有时设有集液包,其作用是( 排制冷剂液体以及集存润

滑油及机械杂质 )。

- 19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10. 立式壳管式冷凝器多用于( 大、中型 )制冷装置。与卧式壳管式冷凝器

相比,其冷却水可以使用( 水质较差 )的水,其传热系数( 低 )。

11. 套管式冷凝器中,制冷剂蒸气在( 外管 )流动,冷却水( 内

管 )流动。由于制冷剂同时受到( 冷水 )及( 管外空气 )的冷却,其传热效果( 好 ),但金属消耗量( 大 )。

12. 套管式冷凝器无法( 机械 )清洗。应当使用( 符合水质要

求 )的水,并定期进行( 化学 )清洗。

13. 水冷却式冷凝器的冷却水系统可分为两类:( 直流式水 )系统和( 循

环水 )系统。前者的冷却水( 在冷凝器中吸热直接排走 ),后者的冷却水(送到冷却塔降温后进入冷凝器 )。

14. 蒸发器按照制冷剂在蒸发器内的充满程度以及蒸发情况进行分类,主要有三种:

( 干式 )蒸发器,( 再循环 )蒸发器和( 满液式 )蒸发器。

15. 干式蒸发器是( 在管内一次完全汽化的 )蒸发器。在正常

运转条件下,干式蒸发器中的液体体积约为管内体积的( 15%-20% )。 16. 根据被冷却介质不同,干式蒸发器可分为( 壳管 )和( 板式 )

两大类。

17. 在循环式蒸发器是( 制冷剂需经过几次循环才能完全汽化 )蒸发器,该蒸

发器中,液体所占体积约为管内总体积的( 50% )。

18. 节流阀又称( 膨胀阀 ),具有对高压液态制冷剂进行( 节流降

压 )和( 调节流量 )两方面作用。常用的节流阀有( 热力膨胀阀 ),( 热电膨胀阀 ),( 毛细管 ),( 浮球阀 ),及( )几种。

19. 热力膨胀阀普遍应用于( 氟利昂 )制冷系统,其开度由(蒸发器出口处

温度 )温度控制,主要有( 内平衡式 )和( 外平衡 )两种。

20. 毛细管常用于( 家用制冷装置 ),是一种( 便宜、有效、无磨

损 )节流机构。为保证流经毛细管的制冷剂不带水,通常在毛细管之前,安装有( 过滤器 )设备。

- 20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21. 润滑油分离器的作用使(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压蒸气中的润滑油进行分离,以保证装置

安全高效地运行 ),较常用的润滑油分离器有( 洗涤式 ),( 离心式 ),以及( 惯性式、过滤式 )等几种形式。 22. 洗涤式油分离器用于( 氨 )制冷机中。离心式油分离器适用于( 较

大 )制冷量的制冷装置,过滤式油分离器通常用于( 氟利昂 )制冷量的制冷装置。

23. 集油器用于( 氨 )制冷机中。

24. 储液器又称储液筒,用于( 稳定制冷剂流量 )。根据储液器功能和用途

的不同,分为( 高压 )储液器和( 低压 )储液器两类。 25. 高压储液器位于( 冷凝器后 ),一般为( 筒体 )结构,其

上应装有( 进液阀 ),( 出液阀 ),( 平衡管、安全阀、放空气阀 ),以及( 液位计、压力表等 )接口或仪表。 26. 低压储液器仅在大型( 氨 )制冷装置中使用。

27. 高压储液器的用途一般为( 储存高压液体制冷剂 ),低压储液

器有各种用途,有的用于( 储存进入蒸发器前的低压液体 ),有的专门用于(蒸发器融霜或检修时用于排液或用于贮存低压回气中经气液分离器分离出来的氨液 )。

28. 气液分离器有两种,一种用于( 立式 ),一般用于( 氟利昂 )

制冷装置;另一种气液分离器用于( 卧式 )。

29. 在制冷机运行过程中,系统中有时会混有空气以及其它不凝性气体,这些气体的来源有:

( 空气渗入 ),( 润滑油分解 ),( 冷凝器聚集的气体 ),或( 高压储液器中聚集的气

体 )。为了减少所排空气中制冷剂蒸气的含量,通常使用( 空气分离器 )。

30. 空气分离器的作用是( 排除制冷系统的不凝性气体 )。 31. 空气分离器的饿形式有很多种,其中,四套管卧式空气分离器广泛用于

( 氨 )制冷装置中。

32. 过滤器用于清除制冷剂中的( 杂质 ),例如( 铁屑 )及( 铁

锈 )等。氨用过滤器一般由2-3层网孔为0.4mm的( 钢 )丝网制成;氟利昂过滤器则由网孔为0.1-0.2mm的( 铜 )丝网制成。 33. 在制冷设备中,氨用过滤器有氨液过滤器和氨气过滤器两种,其中氨液过滤器位于

( 液氨 )管道中,用于( 除掉物体中的杂质 );

- 21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氨气过滤器装在( 吸气管道 )上,用于(过滤氨气中的氨液 )。

34. 干燥器只用在( 氟利昂 )制冷机中,装在( 高压液 )管路

上,用于( 除去水分、有害酸、杂质 ),干燥器中一般采用( 氧化铝 ),( 石墨 )等用干燥剂。

35. 在小型( 氟利昂 )制冷装置中,通常将过滤器与干燥器合为一体,称为

( 干燥过滤器 )。

36. 制冷系统中充装的氨较多时,一般应设置(贮液器 )。

37. 管道:对于氟利昂制冷机管道,当管径在20mm以下时都使用( 紫 )铜

管,管径较大时为节省铜材使用( 无缝钢管 )。对于氨制冷机,其管道为( 无缝钢管 )。

38. 在制冷装置的管道中,钢管与钢管之间的连接采用( 焊口连接 )方式。

管道与设备及阀门的联接处,以及需要拆修的地方采用( 快速接头或法兰 )连接。铜管和铜管之间采用( 焊接 )方式。对于公称直径在20mm以下的细铜管,可拆除部位均采用( 快速接头 )和( 法兰 )联接。

选择题(单选)

1 下列属于速度型压缩机的是( D )

A. 活塞式压缩机 B. 螺杆式压缩机 C. 回转式压缩机 D. 离心式压缩机

2 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 B )之间

A.蒸发器和压缩机 B.压缩机和冷凝器 C.冷凝器和膨胀阀 D.膨胀阀

和蒸发器

3 .电冰箱中使用的毛细管是一种( C )

A. 蒸发器 B. 冷凝器 C. 节流机构 D. 安全设备

4 将制冷系统中不能在冷凝器中液化的气体分离掉的设备是( C ) A. 油分离器 B 气液分离器 C. 空气分离器 D. 过滤器 5 水冷式冷凝器中的水是( B )

A. 制冷剂 B.冷却水 C.冷冻水 D.冷凝水

6 氟利昂系统中使用而氨系统中不使用的辅助设备是( A ) A.回热器 B.油分离器 C.集油器 D.贮液器 7 氨系统中使用而氟利昂系统中不使用的辅助设备是( C )

- 22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A.回热器 B.油分离器 C.集油器 D.贮液器

8 制冷系统容易产生冰堵的部位是(C )

A.蒸发器进口 B.蒸发器出口 C.膨胀阀进口 D.过滤器进口

9 氟利昂为制冷剂的壳管式冷凝器内,冷却列管的材料多采用( B )

A.铁管 B.铜管 C.铸铁管 D.铝

10 为了加强传热,蒸发器加肋片一般要加在(A )的一侧

A.表面传热系数小 B.表面传热系数大 C.温度高 D.温度低 11 回热器是( B )中采用的气液热交换设备

A. 氨制冷装置 B.氟利昂制冷装置 C.活塞式制冷机组 D.离心式制冷机组

12 .贮液器是储存制冷剂并向制冷系统输出( A )的容器

A.液态制冷剂 B.气态制冷剂 C.气液两相制冷剂 D.过热制冷剂 13 热力膨胀阀的安装位置应尽量靠近( B )进口 A.压缩机 B.蒸发器 C.吸气口 D.冷凝器 14 热力膨胀阀的工作,使( A )

A.制冷剂的流量随着蒸发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B.制冷剂的流量随着蒸发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C.制冷剂的流量随着蒸发压力的升高而减小 D.制冷剂的流量随着蒸发压力的降低而增大

15 .壳管式冷凝器中,管内流动的是(B )

A.制冷剂 B.冷却水 C.冷冻水 D.冷凝水 16 干燥器一般安装在(C )前面

A.节流阀 B.冷凝器 C.压缩机 D.蒸发器 17 关于干燥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

A.只用于氟利昂系统 B.作用是干燥制冷剂

C.可防止湿压缩 D .可防止冰塞

18 以下选项中不能提高蒸发器传热效率的是( B )

A.及时清除载冷剂侧水垢 B.适当降低载冷剂流速

C.冷库中应定期除霜 D.氨制冷系统中定期排油

19 利用蒸发器出口处制冷剂蒸汽过热度的变化调节供液量是(C ) A.手动膨胀阀 B.浮球膨胀阀 C.热力膨胀阀 D.毛细管 20 关于毛细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C )

A.一般为铜管,可以节流降压 B.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 23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C.能够很好地调节制冷剂流量 D.毛细管前需装设过滤器 21 关于气液分离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D )

A.一般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中

B.可以分离蒸发器出口蒸汽中的液体,防止湿压缩 C.安装在蒸发器与压缩机之间

D.可以分离进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液体中的气体

22 以下不属于安全设备的是( B )

A.安全阀 B.贮液器 C.易熔塞 D.紧急泄氨器 23 关于回热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C )

A.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中 B.是换热设备

C.不能够实现液体过冷 D.可以实现蒸汽过热,保证压缩机干压缩

24 热力膨胀阀的感温包要安装在( A )

A.蒸发器出口的吸气管上 B.蒸发器入口的供液管上

C.膨胀阀入口的管道上 D.膨胀阀出口的管道上

25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冷却水的进出水管应为( C )

A.同侧上进下出 B.异侧上进下出 C.同侧下进上出 D.异侧下进上出

26 电磁四通换向阀是控制、改变制冷剂( D)的部件

A.流量 B.流速 C.温度 D.流向

27 关于制冷系统的管道,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 )

A.氨系统的管道一律采用无缝钢管 B.氟利昂系统的管道通常采用铜管

C.制冷系统的管道采用焊接接口 D.制冷系统的所有管路都需要保温

问答题

1. 阅读举出两种蒸发器,说明其结构,应用,优缺点。 2. 阅读举出两种冷凝器,说明其结构,应用,优缺点。 3. 分析提高蒸发器,冷凝器换热效率的方法有哪些?

- 24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第七章 载冷剂和润滑油(小组讨论题-课堂完成) 填空题

1. 载冷剂的作用是( 远距离输送冷量 )。

2. 常用的载冷剂有( 水 ),( 有机物的水溶液 ),( 无机

盐水溶液 )。

3. 润滑油的作用有( 减少摩擦 ),(带走摩擦热),(减少泄露),(消声)等。 4. 常用的润滑油有(天然矿物油)和(人工合成油)两大类。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 判断对错题

1 制冷是一个逆向传热过程,不可能自发进行。( Y )

2 制冷循环中应用液体过冷对改善制冷循环的性能总是有利的。 ( Y ) 3 制冷循环中应用蒸气过热是为了提高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 X ) 4 若制冷剂中含有水,则压缩机压缩过程为湿压缩。( X ) 5 吸入蒸气过热对制冷循环不利。 ( X ) 6 回热循环中的过热属于蒸气有效过热。 ( Y ) 7 实际循环中四个基本热力过程都是不可逆过程。 ( Y ) 8 制冷系统中,油分离器安装在压缩机和冷凝器之间。 ( Y ) 9 集油器只用于氨制冷系统。 ( Y)

10 冷凝温度一定时,蒸发温度越高,单位质量制冷量越大。 (Y )

- 25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11 回热器只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 X )

12 为了防止冰堵,所有制冷系统都应安装干燥器。 (Y ) 13 R718是一种无毒、不会燃烧、不会爆炸的制冷剂。 ( Y ) 14 压缩机吸、排气管上都必须装设压力表。 ( Y ) 15 氨制冷系统中的制冷剂管道可以用铜管。 ( X )

16 两效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装有高压和低压两个发生器。 ( Y ) 17 在压焓图上,等温线在过冷区与等压线重叠。( X ) 18 节流机构的作用是降压,但无法控制制冷剂的流量。 ( X )

19 制冷循环中,制冷剂过热是指制冷剂温度高于同压力下的蒸发温度。 ( X ) 20 制冷剂的临界温度要高,以便于在常温下能够液化。(Y ) 21 输气系数的大小在 0~1之间。 ( Y )

22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的盘管内流动的是冷却水。 (Y ) 23 回热器可以同时实现液体过冷和蒸汽过热。 ( Y ) 24 所有的氟利昂都会破坏大气臭氧层。 ( X )

25 夏季制冷时,分体式空调机放在室外的换热设备是蒸发器。 ( X ) 26 空气分离器的作用是排出制冷系统中的不凝性气体。 ( Y ) 27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水是吸收剂,溴化锂是制冷剂。 ( X ) 28 氨吸收式制冷系统中,水是吸收剂,氨是制冷剂。 ( Y )

29 氨系统采用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为一次节流、完全中间冷却方式。 ( Y ) 30 中间冷却器是吸收式制冷系统中使用的设备。 ( X ) 31 吸收式制冷系统中的吸收器和发生器属于换热设备。 ( X ) 32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制冷温度可以低于0℃。 ( X ) 33 氨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制冷温度可以低于0℃。 ( Y )

34 盐水溶液可以作为载冷剂,但对金属有强烈的腐蚀作用。 ( Y ) 35 100℃的开水放在桌子上慢慢变凉属于制冷过程。 (X ) 36 逆卡诺循环既可以制冷,又可以供热。 ( Y ) 37 采用回热循环一定可以提高制冷系数。 ( X )

38 吸收式制冷以消耗热能为补偿条件,将热量从低温物体传给高温环境介质。 ( X ) 39 小型氟利昂空调装置一般不单独设回热器,而是将毛细管管与回气管包扎在一起,起到

回热效果。 ( Y )

40 节流前液体制冷剂的过冷会使循环的单位质量制冷量变大,单位理论压缩功变小。

( X )

41 氨制冷系统中,常保持压缩机进口蒸汽有5~8℃的过热度。 (X ) 42 选择制冷剂时,临界温度和凝固温度都要低一些。 ( X )

43 蒸发式冷凝器适用于缺水的地区,尤其当气候较干燥时,应用效果更好。 ( Y ) 44 .卧式壳管式冷凝器中,制冷剂在管内流动,水在管间流动。 (X ) 45 热力膨胀阀广泛使用于氟利昂制冷系统中。 ( Y )

- 26 -

制冷与低温技术原理-小组讨论题(课堂)

46 制冷剂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用ODP和GWP两个指标表示。 ( Y ) 47 不含氯的氟利昂对大气臭氧层无破坏作用。 (X )

48 . “无氟冰箱”指的是采用不含氟原子的氟利昂作为制冷剂。 ( X ) 49 空调用制冷系统中,水管系统包括冷却水系统和冷冻水系统。 ( Y ) 50 干燥器可以避免压缩机发生湿压缩现象。 ( Y ) 51 干燥器常用于氨制冷系统中。 ( X )

52 氟利昂系统中若存在过多的水分,则易发生冰塞现象。 ( Y ) 53 立式壳管式冷凝器用水量大,对水质要求较高。 ( X )

54 氨微溶于润滑油,所以氨制冷系统中换热器表面易形成油垢。55 制冷剂R134a对大气臭氧层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 X ) 56 工况指的是蒸发温度、冷凝温度、过冷温度和过热温度。 (57 水可以做制冷剂,也可以做载冷剂。 (Y )

- 27 -

( Y ) X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l7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