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民俗博物院中文讲解词

更新时间:2023-12-02 22:0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关 中 民 俗 艺 术 博 物 院 讲 解 词

目 录:

一、 总体介绍………………………………1 二、赵家门楼………………………………2 三、栓马桩…………………………………4 四、西京雄镇………………………………6 五、梨园……………………………………7 六、阎宅……………………………………11 七、崔家宅院………………………………13 八、孙家宅院………………………………15 九、耿宅……………………………………17 十、雷宅……………………………………19 (1)生活器具综合展示…………….……20 (2)锁具和部分生活器具展…………….20 (3)木刻年画及文房四宝……………….21 (4)烟具展示…………………………….22 十一、樊宅.……………………………….23 (1) 铁钟专题展示…………………….23 (2) 佛像专题展示…………………….24 (3) 汉画像石………………………….26

1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讲解词汇编

(草案稿)

首先欢迎大家到我们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参观,我是这里的讲解员xx,大家可以叫我xx。接下来我将博物院的概况做一简单介绍。

一、总体介绍

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是由全国人大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王勇超先生历经二十余年所创办的,是被国家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认同,重点以反映关中民俗艺术为核心主题的文化产业基地,肩负着民俗文化和历史遗产的抢救、保护、宣传展示的历史重任。我们博物院南依隋唐佛教圣地五台山脚下,占地500亩,计划投资5.7亿人民币。整个博物院以明清建筑风格为主调,以关中风情为大背景,规划设计了古镇游览区、民俗文化展示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演示区和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等主要核心版块。同时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参观和需求,更好的展示数以万计的馆藏文物和相关陈列品,我们博物院还设计了适应于现代化博物馆管理的展廊、展馆、展厅、研究中心和文物库房等功能设施;并且为了加深对关中民俗文化艺术的印象还设计了供游人参与和观赏的人工湖泊、园林景观、祭坛广场、古戏楼、工艺作坊、仿古店铺等参与项目。以上所讲各项均被省市列为“十一五”重点建设项目,同时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在我们的馆藏文物当中,有大量反映关中地区人民自周秦汉唐以来涉及生产生活等主要内容的木雕、石雕、砖雕等习俗风情的各类遗

2

物和名人字画共33600余件(套)。有征集、保护并迁建40院近千间的古明清民居民宅;有大量反映地方戏曲、工艺作坊、礼仪俗规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共四大系列、九个类别。从不同侧面集中反映关中地区不同民族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劳动、生活等方面的民俗、民风、民情、历史风貌。

尤其以享有“地上兵马俑”美誉的八千多件栓马庄更为引人瞩目,再加上相当数量的上马石、饮马槽等石质雕刻艺术珍品,不仅为我们考据历史,研究关中文化提供了一种途径,更重要的是为关注关中地区、渭北平原马的文化在朝代更替中的历史地位和兴衰演变找到了突破口,并且提供了珍贵而难得的实物资料宝库。

二、赵家门楼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博物院的入口处,眼前的这个门楼,建于清代,是从陕西白水县迁建过来的,主人名叫赵树勋,生于光绪十五年,民国初年曾任靖国军混成旅的旅长。整个门楼东西长15米,南北宽5米,高13米。门楼看起来高大雄伟,中间高两边低错落有致,大家来看门楼的这三幅匾和三处门一起与建筑主体的外形结构构成了中国汉字的品字型结构。我们先来看门楼正中这块“地通乾元”石匾,寓意此地通天,形容这里是一个美好的地方。两边还各有一个石匾。右边的“光裕”意为光前裕后,增光前人造福后人。与之相对应的在左边有一“福履”石匾,表示脚踩福地,寓意吉祥。同时在这两个石匾的正下方还各有一幅砖雕,右边的正中是一副求仕赶考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求仕赶考之人携带他的仆人进京赶考,一副急匆匆的样

3

子;左边与之相对应的是一副衣锦还乡图,这个时候求仕赶考之人已经是头戴官帽,腰系玉带,脚穿官靴,面带微笑,一副春风得意的神情,这正是宅主人的如意期盼。这两幅图共同表现出古人的一种官本位的思想。再来看,在两幅图的两侧还各有暗八仙作为陪衬。所谓暗八仙就是八仙手中所持的法器,有葫芦、莲花、宝剑、玉笛等一些法器,这些法器也是各有寓意的,比如汉钟离的芭蕉扇能起死回生,铁拐李的葫芦能炼丹入药、普救众生等等。同时这也寓含了主人神通广大左右逢源。我们再来看这一副大气的石门联:“门高通德德泽千尺金

怀

峯月”。意思是说品德高尚德泽之水深达千尺,心底清明就像明月一样,这也是主人的夸耀之笔了。在门框上还刻画出了各种昆虫花卉图案,雕工非常细腻也展现了工匠的高超技艺。

好!请大家到里面参观。

眼前的这个影壁,也俗称照壁。最早出现在西周丰镐遗址的四合院内部,也是关中地区的首创。一般用在大门内侧对面和门楼的大小一致。从风水学来讲,影壁可以藏精聚气,挡一些煞气、晦气,聚一些财气、运气。这个影壁呈一字型,正中是一个麒麟望日的砖雕,大家知道麒麟和龙、龟、鳯合称为四灵,麒麟为四灵之首。它威而不害,不践生灵。在这里起到迎瑞纳祥,镇宅辟邪的作用。在其四周采用了磨砖密封的工艺。影壁的底座是一个须弥座又名金刚座,是从佛教文化当中演化而来的,一般在佛的底座和皇宫大殿的外台基上都能看到须弥座。这个须弥座采用了仰莲纹和附莲纹的形式在其上面还刻有双

4

龙献寿,凤戏牡丹等图案,使得影壁和整个门楼更加匹配。

好!门楼我们就参观到这里,请大家跟我到上面参观。

三、栓马桩

接下来我们要参观的是一个拴马桩的精品展室。我们博物院收藏的拴马桩总共有8600多件根,是我们王院长当时在渭北一带考察古民居时发现的,当院长看到这些拴马桩被当地农民用来碾碎铺路就觉得非常的惋惜,就立志要把民间的艺术活化石保护起来。这些拴马桩也是被众多的专家和学者喻为“地上兵马俑”。

拴马桩的出现与马文化密切联系。我们知道,马是伴随着人类的历史进程的。早在西周的祭祀礼制当中马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秦人在秦地依靠饲养马匹获得爵位和封地并逐渐称霸中原;汉武帝更是为了获取优良马种——汗血宝马而组建强大骑兵,成就了强大的西汉王朝;到了唐代马就成为当时经济军事和地位的象征。随着社会的发展拥有一匹马也成了个人地位的象征,那么古人给马吃好料上好鞍再给马打造一个上好的拴马桩就不足为奇。

好!现在我们来到的就是拴马桩的一个精品展室。里面总共有拴马桩169根。大部分是从关中地区尤其是渭北一带一根一根地收集而来的。主要以青石、大理石、沙石作为材料、整体可分为桩首、桩颈、桩体、桩足四个部分。

我们先来看前面这一对桩体比较粗大的拴马桩,狮子呈趴窝状,脖子比较粗短,嘴巴比较的平。像这样一种形态的拴马桩于专家和学者认为就是元代的拴马桩。

5

再看这一个和合二仙桩。桩首之上前后站立两个人,身穿交领寛袖长袍,光头的是出家的和尚,这是出自于唐代寒山与拾得两位友人的故事。相传寒山与拾得以前是两个很好的朋友,因同时爱上同一个女子而互不相知。当寒山知情以后便齐家宅苏州枫桥一带建立寒山寺。拾得知道后也前往枫桥。两人的关系非常的和睦,后人为纪念这种和睦的关系就俗称为和合二仙、象征和合美美、和合万年。

再来看这一个拴马桩,桩体也比较的粗大,据专家考证这是一个唐代的低拴马桩。这是一个胡人抚琴的栓马桩,胡人头戴尖顶毡帽,巨眉粗目,手抱胡琴自弹自乐,这也展现了西域人能歌善舞性格豪爽的一面。

再来看这一个猴子拴马桩,这也是猴文化现象的一种,古人向来就对猴子就比较的推崇和喜爱,猴与侯同音,也就是封侯的意思,在猴子的身上背一个小猴子表示辈辈封侯。还有另外一个的说法,孙悟空曾做过天宫中的弼马温,可能是这一缘故一般在桩首上雕刻有猴子的形象,被栓的马就容易被驯服。

我们再来看这个婴戏体裁的拴马桩,当时在宋代比较流行,婴儿身着布兜一手抓耳,非常可爱,也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这边是一个妇女训狮桩,妇女左肩上爬有一幼猴,喻为多子多猴,一手抱如意,喻为吉祥如意。同时也反映出妇女在当时有比较高的社会地位。

我们再来看这个钱型的栓马庄,上面有铭文“咸丰九年”,也就是公元的1859年,这种桩一般多会放置于经商家的门口,起到生财发家的意思。

6

我们再来看这一个妇女抱瓶桩,妇女是高发髻,戴耳环,面目俊秀,手中抱有一瓶,瓶子的“瓶”与平安的“平”谐音,这也是她希望在外从军的丈夫和儿子能够平平安安。

这些栓马庄一般多会树立于大门前两侧,有镇宅辟邪和彰显门第的作用。它历经了数百年的风雨洗礼,形态各异,内涵极为丰富。这不仅是一件件民间的艺术工艺美术品,它还记录着关中数百年的民风、民俗,也是多民族交流和融合的历史见证。

好!栓马桩展室我们就参观到这里。 四、西京雄镇

大家好,现在我们看到的是“西京雄镇”城门楼,始建于明代,南北长18米,东西宽10米,高是10.8米。这是从陕西富平县唐家堡村迁建而来的,当时这个地方有四个城门楼,我们这个是它的南城门。门楼正中镶嵌有大明崇祯十三年西京雄镇的匾额。

富平在明朝时属于同州的管辖范围,大家知道,明末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佤族、鞑靼等少数政权不断的南下骚扰,双方处于对峙状态,在1636---1644年期间陕北的李自成和张献忠两支农民起义军也是不断的攻击西安府,唐家堡这个地方就成了明王朝维护其统治的前沿哨所了。我们先来看门楼前方这一对石狮子,狮子高大威猛,头朝内表示聚财的意思,放置在城门楼的两侧也是非常的协调和大气,在古代像这样大的狮子一般会放置于桥梁、寺庙、官衙的两侧,起到镇宅辟邪的作用。

好,我们再来看这个城门楼,屋檐下方横梁上的彩绘简洁明快,

7

三个窗户起到了防御的作用,这些在建筑风格上都是和西安的明城墙非常的相近;再来看门洞上的这组呈拱形的砖雕图案,描绘的是当时明朝晚期唐家堡村这个地方市井繁荣的场景,大家看这边有推着瓷器叫卖的商贩,算挂的卦师,与长官交谈的守城官兵,卖布的布摊,吃饭的食客等等,繁荣的市井也是再现了明朝晚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商业繁荣,是明末百姓生活的一个真实写照。下方提着钱串子的人名叫刘海,他是元代人,此人乐善好施,经常救济一些贫苦人,在民间被称为是小财神,放置于此的目的也是民间对这种行为的称颂和赞扬。

好,我们再来看西京雄镇这块石匾,此匾采用了尖底雕刻的工艺,笔法草茎有力,落款是崇祯13年,我们知道,崇祯十三年是公元的1641年,在此前后,李自成攻破了西安城改明王朝的西安府为长安并号西京;与此同时在1644年,张献忠在成都建立了政权并称成都为西京;明王朝一直称洛阳为西京,由此可以看出西京雄镇这块石匾有很高的历史考据和研究价值,如果那位游客对此感兴趣的话,不妨深入研究一下。好我们进入古民居一条街参观。

五、梨园

下面我们第一个参观的古民居是梨园。梨园最早的意思就是梨树园子,而它跟戏曲、舞蹈、器乐演奏联系在一起是在唐代的玄宗皇帝时期。在玄宗之前,中宗李显时期,梨园就是太极宫里的一个梨树园子,因为里面有设施完善的亭台楼阁跟广阔的活动场所,中宗经常带皇宫贵族跟国外使者在这里游玩,比如,打马球、蹴鞠、拔河等等就

是在这里进行的。到了玄宗皇帝时期,由于玄宗的个人喜好跟当时的

8

政治目的的需要,玄宗就从宫内跟民间招募大量有才艺的艺人到这里表演。随着开元天宝年间国家的强盛,唐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各类庆功活动不断,梨园弟子的身影就频繁的出现在大明宫、兴庆宫、华清宫,甚至是东都洛阳,表演的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发展为一个专门从事舞蹈、戏曲、器乐演奏的机构组织,梨园弟子的身份获得了很高的社会地位,甚至是加官进爵,这时的梨园俨然是皇家的一个组织机构。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人们把战争的爆发归咎于能歌善舞的杨贵妃跟会跳胡旋舞的安禄山,梨园弟子肯定也是难逃其责,于是他们在宫内失去了用武之地,被迫流落民间,把吹拉弹唱跳作为谋生的手段。但是为了怀念昔日的辉煌,他们对外仍称自己为“梨园弟子”,把表演的场所称为“梨园”。现代人还认为梨园是中国最早的皇家艺术学校。

我们眼前的这座梨园是从陕西合阳县迁建回来的,据专家考证已有130年的历史了。我们先来看门楼两侧的境地开光图,就是中间那个圆形的石雕,左图雕刻的是两匹自由自在的骏马,大家都知道古人用马匹象征自由。右侧是一幅田园山水图,蕴含了主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两幅图共同表达了主人追求自由向往田园生活高雅的生活情调。

再来看门楼分上中下三个部分,首先来看这个龙头装饰的石门联。上联“国史流芳赐酒之恩荣如昨”,下联“家风继美连珠之作述依然”。整个石门联告诉我们主人曾经参与国史编撰受到皇帝赐酒的事情就像昨天发生的事情一样,而他们家还会把这种著述立说的事情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l5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