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你的内心优势

更新时间:2023-10-08 21:41:01 阅读量: 哲理故事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认识一位文艺界的腕儿。

他在场的时候,大家都不敢说话,好像生怕自己的观点不成熟,贻笑大方露了怯。可是,他又是和善之人,通常自己不先发言,觉得先提话题定了调,别人就会不得不跟着走。所以,有他在的场合,基本冷场。

收回你的内心优势我的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总是喜欢先发言。

几天前来北京开会,组织了一场小聚。哪里是吃饭,简直是又一场班级研讨会。她先发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从入学时的细枝末节讲到如今的行业境遇。我们如同小学生,拿着筷子盯着她,点头称是。偶尔的时候,放下筷子,附和。读书的时候就是如此,她总是滔滔不绝,从来没有一点话语停歇。你的思路,从来都是跟着她走。所以,有她在的场合,大家已经懒得动脑。

还有我的爸爸。

他既不是不发言的那类,也不是先发言的那类,而是第三种情况—无论他何时开口,都是这件事的定论。一件事情,大家争执不下,或者有存疑,他一开口,这件事一般就完了,因为,肯定是他说了算。所以,有他在的场合,从来都是—边倒。

这就是我身边的三类“优势个人”,以及他们在场时的三种状态——冷场、依附心理、一边倒。

说他们“优势”,是因为在某个群体中,他们总是有意无意成了一种隐形的压力。别人通常会迫于某种形势,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

是的,我们都难免迷信权威,尤其对于那些有威信、地位、权力、资历的人,我们总是先把自己放低了,然后去仰视。

殊不知,正是“放低”这种心态,让对方显得无比“优越”。或者,正是对方无意中的“优越”、“强势”,所以,你把自己“放低”。

无论何为因,何为果,其实都是一种非正常状态。

我知道,那位腕儿自己也有点苦恼,他很想与年轻人打成一片,不顾及什么权力地位。

我还知道,那位侃侃而谈的教授,如今的水平已经不再让人仰望,大家也愿意说说自己的观点。

我也知道,我的爸爸,他其实很孤单,即使我们都听他的,但是,从来不向他暴露自己的真实想法……

印象中有一次参加心理学的培训,与一位女士同一个小组。

她说,自己总是很自卑,从小就有权威恐惧,自己的父辈,都是挂在墙上看的。她是如此平和的一个人,说话像聊天,你发言时,她就特别认真,有不同观点,妮娓道来。活动快结束的时候,我们才知道,她是业内一位响当当的人物。

几乎有点汗颜,为自己那些粗浅幼稚的言论——如果之前知道有这么一位优势人物在场,我肯定会有所控制。

因为被别人笼罩过,所以,知道隐藏自己的光环。

或许,每个人都可以回到事件最原始的状态中来。把身边的你我他,都看做脱了社会外衣,没有身份和光坏的人。

内心优势是一个此消彼长的东西。当你给出去时,别人就会拥有得多一点;当你收回来时,自己也会变得更加从容。

不久前,2012夏季达沃斯论坛主持人之一的芮成钢来到天津。有位记者问芮成钢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你采访过数百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政商学界领袖,和他们在一起,你会有自卑的感觉吗?”

倾听内心的声音芮成钢坦然一笑,指了指自己手上戴着的Swatch表,身上穿着的那套出镜率颇高的“工装”西装和领带,然后回答说:“人的自信应该来源于内心,而非手表、西装、汽车、别墅等外在的物质包装。我就喜欢戴Swatch,因为它很薄,西装袖口窄,戴着方便。很多时候只要手机随身,我都不戴表。我不会因为自己戴块电子表,别人戴瑞士名表,就没了自信,觉得自己低人一等。事实上,除了极个别爱好收藏手表的,我见过的多数总统、首相也就是戴块电子表,不是卡西欧就是Swatch,美国财长戴的电子表也就几十美元。我去过日本财长的办公室,朴素得难以想象。”

随后,又有记者追问:“现在流行这样一个观点,似乎不喝拉菲、不穿爱马仕、不开跑车、不打高尔夫、不抽雪茄……那就不叫成功人士。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

芮成钢回答说:“其实很多时候,国人津津乐道的所谓‘西方式有钱人的生活’只不过是一种想象。诸如比尔·盖茨、巴菲特、小布什、陆克文……我所接触过的这些国际政商领袖,没有一个人表现出对奢侈品有浓厚的兴趣。要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别把别人的梦想当梦想,别被别人的价值观所消费,否则就会给自己套上枷锁。这也是我自己正在构建的价值体系的直观体现。人生最宝贵的是亲情、健康和自由,名气财富这些玩意儿不过是些‘纸枷锁’而已。”

倾听自己内心最深处的声音,做最真实的自己。这,便是芮成钢一番真情讲述给予我们最好的启示。

朋友曾学过武术,一次,他向我表演手劈木板的功夫。只见他一手劈下去,半寸厚的木板瞬间折为两段。

让心比目标走得更远然后,朋友拿起一块木板,要我试一试。我使出全身力气,试了好几次,木板也纹丝不动。朋友告诉我,其实找也能劈断木板,大多数人也都有实力劈断这样的木板,只是还没有掌握劈木板的技巧而已。

技巧?劈木板也有技巧?

朋友说,要劈断木板,只需把“心”、把目光放远一点就行了。平时,人们劈木板时,只把注意力和目光放在木板上,那么当手掌劈下去接近木板时,掌力已是强弩之末了。如果再把目光和注意力放远一点,放到木板后面半尺的地方,那么,这时当你的手掌劈下去,去接近木板的时候,正是力量的峰点,因为你的力量最终要抵达的地方还在半尺之外,这时候力量正保持最强劲的势头,最容易冲破前进中的障碍。

按照朋友的指点,我拿起一块木板,一掌劈下去,半寸厚的木板竟奇迹般的变成了两段。

如果把所要劈的木板比作人生的目标,那么,朋友教给我的劈断木板技巧,对于帮助我们实现人生的目标不是很有启发么?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kc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