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试题试卷高二生物会考全套复习资料 教学参考 1解析

更新时间:2023-03-08 05:08:18 阅读量: 教学研究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06年高中生物会考完全复习资料 绪论 2% §1、生物学: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 (B 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1、具有共同的 和 基础。 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生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除 。 病毒也有一定的结构即病毒结构。

2、都有

新陈代谢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 是生物最本质的特征。 区别:细胞增殖是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3、都有

生物对外界刺激能发生一定的反应。 如:根的向地性, 蝶白天活动, 利用黑光灯捕虫, 动物躲避敌害。 区别:反射是多细胞高等生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刺激发生的反应。

4、 都有生长、 。 生物生长的过程中伴随着发育, 发育后又能繁殖后代, 保证种族延续。

5、都有 和 遗传使物种基本稳定,变异使物种进化。

6、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 (A 生物科学的发展 三个阶段:阶段; 阶段; 阶段; 细胞学说:德植物学家 施莱登 和动物学家 施旺 提出。内容:细胞使一切动植物结构的基本单位。意义: 1953年沃森(美和克里克(英提出 DNA 分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4、 (A 当代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1、 微观方面:从细胞水平进入分子水平探索生命本质。 生物工程实例:乙肝疫苗、石油草、超级菌

2、 宏观方面:生态学——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关系。 生态农业

§5、 (A 学习生物学的要求和方法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 6~8 % §1、 (B 组成生物体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及其重要作用

1、大量元素:含量占生物体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 [C(最基本 CHON(基本元素 CHONPS(主要元素 KCaMg ]

2、微量元素:生物体必需,但需要量很少的元素(Mo 、 Cu 、 B 、 Zn 、 Fe 、 Mn (牧童碰新铁门

植物缺少 (元素时花药花丝萎缩,花粉发育不良。 (花而不实

3、统一性: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是生物所特有的。

差异性: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在生物体体内和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 §2、原生质

细胞内的生命物质,主要成分蛋白质、脂类、核酸,分化成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注:植物特有的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的 不是原生质的成分 §3、 (B 构成细胞的化合物

无机物:① 水(约 60-95%,一切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② 无机盐(约 1-1.5% 有机物:③ 糖类 ④ 核酸 (共约 1-1.5% ⑤ 脂类(1-2%

⑥ 蛋白质(约 7-10%是一切活细胞有机物含量最多的,干细胞中含量最多的 §4、 (C 水在细胞中存在的形式及水对生物的意义

结合水:与细胞内其它物质结合 是细胞结构的组成成分

自由水:(占大多数以游离形式存在,可以自由流动。 (幼嫩植物、代谢旺盛细胞含量高

生理功能:① 良好的溶剂 ② 运送营养物质和代谢的废物 ③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5、 (C 无机盐离子及其对生物的重要性

1、细胞中某些复杂化合物的重要组成成分。如:Fe 2+是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Mg 2+是叶绿素的必要成分。

2、维持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形态、渗透压、酸碱平衡如血液钙含量低会抽搐。

§6、 (C 动植物体内重要糖类、脂质及其作用

1、糖类 C、 H 、 O 组成 构成生物重要成分、主要能源物质

种类:① 单糖:葡萄糖(重要能源 、果糖、核糖 &脱氧核糖(构成核酸 、半乳糖 ② 二糖:蔗糖、麦芽糖(植物 ; 乳糖(动物 ③ 多糖:淀粉、纤维素(植物 ; 糖元(动物

四大能源:① 重要能源:葡萄糖 ② 主要能源:糖类 ③ 直接能源:ATP ④ 根本能源:阳光

2、脂类 由 C 、 H 、 O 构成,有些含有 N 、 P

分类:① 脂肪:储能、维持体温 ② 类脂:构成膜(细胞膜、液泡膜、线粒体膜等结构的重要成分 ③ 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 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 ;

§7、 (C 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基本单位及其作用

蛋白质 由 C 、 H 、 O 、 N 元素构成,有些含有 P 、 S 基本单位:氨基酸 约 20种 结构特点:每种氨基酸都至少 .. 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他都 . 连 结在同一个碳原子

...... 上。结构通式:肽键: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分子式 有关计算 :脱水的个数 = 肽键个数 = 氨基酸个数 n – 链数 m 蛋白质分子量 = 氨基酸分子量 ╳ 氨基酸个数 - 水的个数 ╳ 18 功能:1有些蛋白是构成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物质 2催化作用,即酶 3运输作用,如血红蛋白运输氧气 4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生长激素 5免疫作用,如免疫球蛋白

§8、 (C 核酸的化学组成及基本单位

核酸 由 C 、 H 、 O 、 N 、 P 元素构成 基本单位:核苷酸 (8种

结构: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脱氧核糖或核糖 、一分子含氮碱基(有 5种 A 、 T 、 C 、 G 、 U 构成 DNA 的核苷酸:(4种 构成 RNA 的核苷酸:(4种

§9、 (C 组成生物体的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是生命活动的基础

§10、 (A 多种化合物只有按一定的方式有机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

§11、 (B 生物组织还原性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

颜色反应:某些化学试剂能够使生物组织中有关有机物产生特定颜色。

还原 糖 (葡萄糖、果糖 + 斐林 → 砖红色沉淀 脂肪 可被苏丹Ⅲ染成橘黄色;被苏丹Ⅳ染成红色 蛋白质 与双缩脲产生紫色反应 (注意: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成分和用法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2~15 % §1、 (B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及动、植物。 (有真正的细胞核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 细菌、 放线菌、乳酸菌、 硝化细菌、 支原体。 (没有由核膜包围的典型的细胞核 注:病毒即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原生动物(草履虫、变形虫是真核。

§2、 (C 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第 22页 §3、 (C 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成分:蛋白质和脂类分子 结构:双层磷脂分子层做骨架,中间镶嵌、贯穿、覆盖蛋白质 特点:结构特点是一定的 流动性 ,功能特点是 选择透过性 。

功能:1、保护细胞内部 2、交换运输物质 3、细胞间识别、免疫(膜上的糖蛋白 物质进出细胞膜:1、自由扩散:高浓度运向低浓度, 不需 载体和能量(O 2、 CO 2、甘油、乙醇、脂肪酸 2、 主动运输:低浓度运向高浓度, 需要 载体和能量。 意义:对活细胞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主要是营养和离子吸收,常考小肠吸收氨基酸、葡萄糖;红细胞吸收钾离子,根吸收矿质离子

§4、 (C 细胞质基质内含有的物质和细胞质基质的功能

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叫细胞质。——均匀透明的胶状物质,包括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 功能:含多种物质(水、无机盐、氨基酸、酶等是活细胞新陈代谢的场所。提供物质和环境条件。 §5、 (C 线粒体和叶绿体基本结构和主要功能

线粒体:真核细胞主要细胞器(动植物都有 ,机能旺盛的含量多。程粒状、棒状,具有双膜结构,内 膜向内突起形成“嵴” ,内膜基质和基粒上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 的场所,生命体 95%的能量来自线粒体,又叫“动力工厂” 。含少量的 DNA 、 RNA 。

叶绿体 :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细胞中。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双层膜结构。基粒上有色素,基质和基粒 中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含少量的 DNA 、 RNA 。

§6、 (C 其他细胞器的主要功能

内质网:单层膜折叠体,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 ,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核糖体:无膜的结构,椭球形粒状小体,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高尔基体:单膜囊状结构,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中心体:无膜结构,由垂直的两个中心粒构成,存在于动物和低等植物中,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液泡:单膜囊泡,成熟的植物有大液泡。功能:贮藏(营养、色素等 、保持细胞形态,调节渗透吸水。 §7、 (C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真核细胞核包括核液、核膜(上有核孔 、核仁、染色质。 功能 :是遗传物质复制和储存的场所。 §8、 (C 原核细胞的基本结构

最主要区别: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有明显核区——拟核 支原体是原核中最小的 原核细胞细胞壁不含纤维素,主要是糖类与蛋白质结合而成。 细胞膜与真核相似。

§9、 (B 细胞周期的概念和特点

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特点:分裂间期历时长 §10、 (C 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及比较

1、过程特点:分裂间期:可见核膜核仁,染色体的复制(DNA 复制、蛋白质合成 。

前期:染色体出现,散乱排布,纺锤体出现,核膜、核仁消失(两失两现 中期:染色体整齐的排在赤道板平面上 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两现两失

注意:有丝分裂中各时期始终有同源染色体,但无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 2、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 变化特点:(体细胞染色体为 2N

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 ,平时不变(2N DNA变化:间期加倍(2N → 4N ,末期还原(2N 染色单体变化:间期出现(0→ 4N ,后期消失(4N → 0 ,存在时数目同 DNA 。

3、动植物有丝分裂的区别

前期:植物由纺锤丝构成纺锤体,动物由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末期:细胞质分裂不同,植物中部出现细胞板;动物从外向内凹陷缢裂。 §11(A 真核细胞分裂的三种方式

1、 有丝分裂:绝大多数生物体细胞的分裂、受精卵的分裂。

实质:亲代细胞染色体经复制,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意义:保持亲子代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2、 减数分裂:特殊的有丝分裂,形成有性生殖细胞

实质: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3、无丝分裂:不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例:蛙的红细胞分裂 §12、 (A 细胞分化的概念和意义

细胞分化: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分化的意义:普遍存在的。经分化,在多细胞生物体内形成各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

细胞全能性: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能力。 §13、 (A 癌细胞的特征、致癌因子

1、 癌细胞特征: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变化、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易扩散、转移

2、 致癌因子:物理致癌因子(辐射 、化学致癌因子、病毒致癌因子。 癌变内因:原癌基因激活。 §14、 (A 衰老细胞的主要特征

细胞内水分减少;酶活性降低;色素积累;呼吸减慢,细胞核体积增大;膜通透功能改变。 本章实验:§1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 叶绿体 的运动作为标志。

§2有丝分裂装片制作:解离(15%盐酸和 95%酒精→漂洗→染色(碱性龙胆紫→制片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18~20% ★ 为会考重要内容(仔细看书、作题 §1、 (A 酶的发现 几个实验

§2、 (C 酶的概念: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 §3、 (C 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 ((B 实验讨论题 酶催化作用需要适宜温度和 pH 值 §4、 (B ATP :三磷酸腺苷 作用: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结构式:A — P ~P ~P 中间是两个高能磷酸键,水解时远离 A 的磷酸键线断裂 §5、 (B ATP 与 ADP 的相互转化 ATP ===== ADP + Pi + 能量(1molATP 水解释放 30.54KJ 能量 方程从左到右时能量代表释放的能量,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方程从右到左时能量代表转移的能量, 动物中为呼吸作用转移的能量。 植物中来自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6、 ★★ 光合作用(自然界最本质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 水 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

的过程。 方程式:CO 2 + H2018 ——→ (CH 2O + O218

注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光合作用的产物不仅是糖类,还有氨基酸(无蛋白质 、

脂肪,因此光合作用产物应当是有机物。 2、色素:包括叶绿素 3/4 和 类胡萝卜素 1/4

色素提取实验:丙酮提取色素; 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碳酸钙防止色素受到破坏 3、 ★ 光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囊状结构薄膜上进行 条件:必须有光 ....

,色素、化合作用的酶 步骤:① 水的光解,水在光下分解成氧气和还原氢 H2O —→ 2[H] + 1/2 O2

② ATP 生成, ADP 与 Pi 接受光能变成 ATP 能量变化:光能变为 ATP 活跃的化学能 4、 ★ 暗反应阶段

场所:叶绿体基质 条件:有光或无光 .....

均可进行,二氧化碳,能量、酶 步骤:① 二氧化碳的固定,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 .......

② 二氧化碳的还原,三碳化合物接受还原氢、酶、 ATP 生成有机物 能量变化:ATP 活跃的化学能转变成化合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关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 ATP 和 [H]

5、 ★ 意义:① 制造有机物 ② 转化并储存太阳能 ③ 使大气中的 CO 2和 O 2保持相对稳定。 胡萝卜素:橙黄色 叶黄色:黄色 叶绿素 a :蓝绿色(含量最多 叶绿素 b :黄绿色

§7、 (B 渗透作用的原理、细胞吸水、失水 1、渗透吸水: 条件:半透膜、浓度差

2、植物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当膜内外存在浓度差时细胞吸(失水。原则:谁浓度高谁获得水

3、植物吸水方式:① 吸胀吸水:无液泡的细胞吸水方式(干燥种子、根尖分生区细胞

② 渗透吸水:成熟植物(具大液泡细胞吸水方式。 §8、 (B 水分的运输、利用和散失

由根运输到茎、叶, 1-5%留在植物体内, 95-99%用于蒸腾。 §9、 (B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

矿质元素 指除了 C 、 H 、 O 以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共 13种。

§10、 (C 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运输和利用

1、矿质元素吸收:交换吸附,主动运输(需能量 ,与呼吸作用参与。

2、利用:① 多次利用:K 离子, N、 P 、 Mg 形成不稳定的化合物(缺少多次利用元素时老组织受损

② 只利用一次:Ca 、 Fe 、 Mn 形成稳定的化合物。 (缺少时新组织受损 §11、 (D 合理施肥 §12、 (C 糖类代谢 —→ CO 2 + H20 + 能量

食物 肝糖元 葡萄糖 其他有机物 —→ 肌糖元 —→ 脂肪、非必需氨基酸

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 80-120mg/dL。过高、过低的疾病: §13、 (B 脂类代谢

食物 储存在皮下结缔组织、肠系膜等处

脂肪 其他化合物的转化 甘油、脂肪酸 ————→ CO 2 + H2 0 + 能量 ————→ 糖元 §14、 (B 蛋白质代谢 小肠吸收

转氨基 蛋白质 氨基酸 新的氨基酸

其它化合物转化 (转变 —→ 尿素 (特有 N 部分 2+H20+能

§15、 (C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糖类、脂肪

糖类 脂肪

氨基酸 蛋白质

§16、 (C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关系 §17、 (D 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和人体健康 §18、 (C 呼吸作用(生物氧化

1、概念:生物体内的有机物经过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它产物,并释放能量。

2、 场所:无氧呼吸在细胞质基质; 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 第二、 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

肝糖元 氧化分解 转化 3、无氧呼吸:

2H 5OH + 2CO2 + 能量(植物细胞、酵母菌 1分子葡萄糖 3H 6O 3 + 能量 (动物、人、马铃薯块茎细胞、甜菜块根 无氧呼吸分解有机物不彻底,全部反应在细胞质中进行,条件时没有氧气参与。 4、有氧呼吸:

第一步:1分子葡萄糖分解成 2分子丙酮酸, [H]和少量 ATP (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第二步:丙酮酸和水结合生成 CO 2, [H]和少量 ATP (线粒体中进行

第三步:前两步的 [H]与吸入的氧气结合生成水和大量的 ATP (线粒体中进行 有氧呼吸将有机物彻底分解, 1mol 葡萄糖完全分解释放总能量 2870千焦,其中 1161KJ 能量转 移到 ATP 中,其它的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5、呼吸作用的意义:①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② 为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19、 (B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1、同化作用:把从外界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储存能量 ① 自养型(光能自养和化能自养主要指绿色植物、藻类;硝化细菌等 ② 异养型(直接摄取有机物人、动物、营寄生、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2、异化作用:分解自身的一部分组成物质,释放能量

① 需氧型(有氧呼吸人、绝大多数的动物、植物、细菌、真菌

② 厌氧型(无氧呼吸寄生虫、乳酸菌等嫌气性细菌 兼性厌氧菌(无氧、有氧都能生存酵母菌 第四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8~10 %

§1、 (A 植物的向性运动:植物体受到单一方向的外界刺激而引起的定向运动。 §2、 (A 生长素的发现 :向性实验,植物尖端有感光性。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多,生长 素极性向下端运输,使背光一侧生长快,植物表现出弯向光源生长。

注意:光不是产生生长素的因素,有光和无光都能产生生长素 (化学本质:吲哚乙酸 。

§3、 (A 生长素的产生(嫩叶、发育着的种子 、分布(广泛 和运输(形态学的上端向下端运输 §4、 (C 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1、生长素的二重性:一般来说,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植物生长,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生长,甚至杀 死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浓度反应不同,根最适浓度是 10-10mol/L,芽的最适浓度是 10-8mol/L,茎 的最适浓度是 10-4mol/L。

2、顶端优势:植物顶芽优先生长,侧芽受抑制的现象,因为顶芽产生生长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 芽,使侧芽生长受抑制。打顶活摘心使侧芽生长素降低,打破顶端优势

3、生长素的功能应用

① 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 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 不久长出大量的根 ② 促进果实发育。 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涂抹未受粉的花蕾,可长出无籽果实 ③ 防止落花落果。

§5、 (A 其他植物激素 细胞分裂素:促进细胞分裂和组织分化。 乙烯:促进果实成熟。 §6、 (C 体液调节:指某些化学物质 (激素、 二氧化碳通过体液的传送,对人和动物生理活动进行调节。 §7、 (C 动物激素种类和生理作用 (第 85页 表 4-1

§8、 (C 激素调节

下丘脑(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在垂体,垂体分泌促激素作用在腺体。 §9、 (C 对同一生理的调节 :① 协同作用:甲状腺激素和生长激素对生长的作用(增强效果

② 拮抗作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调节(发挥相反作用

§10、 (B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是 ,其结构基础是 。包括感受器(感觉神经末梢 、传 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肌肉或腺体

§11、 (B 兴奋的传导 :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未受刺激时,膜内 ,膜外 电位传导。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突触来传递。 (单向传导

注意:生物是多种因素共同调节的结果,动物所有行为受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作用。

§12、 (B 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 中央前回、语言区(S 区、 H 区 §13、 (B 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区别和联系 (书 页表 4-2

§14、 (A 动物行为的产生, 不仅需要运动器官的参与,而且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

趋性:动物对环境因素刺激最简单的定性反应 本能:是由一系列非条件反射按一定顺序连锁发生 第五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0~12%

§1、 (B 无性生殖: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常见方式:① 分裂生殖(变形虫、草履虫 ② 出芽生殖(水螅、酵母菌芽体 — 小的生物个体 ③ 孢子生殖(青霉菌、根霉产生无性的生殖细胞

④ 营养生殖(草莓匍匐茎、葡萄、马铃薯等用营养器官繁殖 ⑤ 组织培养技术 利用细胞的全能性,再分化 ⑥克隆

§2、 (B 有性生殖:由亲本产生生殖细胞(配子 ,经两性生殖细胞结合成合子(受精卵 ,由合子发育成 新个体。 意义:由于后代具备双亲遗传物质,使后代具有更强的生活能力和变异力,对 生物的生存和进化有重要意义。

双受精:被子植物特有的受精方式。指成熟的花粉粒中的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及两个极核同时 受精。分别形成受精卵和受精极核,将来分别发育成胚何胚乳。

§3、 (D 减数分裂的概念:① 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原始生殖细胞(精原细胞或卵原细胞发展 成为成熟生殖细胞(精子或卵细胞过程中进行的。 ② 过程:减数分裂过程 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③ 结果:新细胞染色体数减半。 §4、 (D 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比较 ★

1、同源染色体:两条形状和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的染色体。

2、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3、四分体:复制后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包含四条姐妹染色单体,这对同源染色体叫四分体。

4、一个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四个精子。一个卵原细胞减数分裂完成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5、 (D 减数分裂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区别

§6、 (C 受精作用的概念、过程及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对于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遗传和变异很重要 §7、 (A 生物个体发育

1、被子植物个体发育分为:种子的形成和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发育阶段 2、胚的发育:受精卵(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分裂成顶细胞和基细胞(靠近珠孔 ,顶细胞发育成胚 (包括子叶、胚芽、胚轴、胚根 ,基细胞发育成胚柄。

3、胚乳的发育:由两个极核和一个精子细胞结合发育而成的三倍体。 4、发育情况:珠被发育成种皮,胚珠发育成种子,子房发育成果实。 5、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分为: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阶段。

6、动物胚胎发育的过程:受精卵 → 卵裂 → 囊胚(有一囊胚腔 → 原肠胚(一胚孔、二腔、三胚层

7、 胚胎发育动向:动物极细胞外包形成外胚层, 将来发育成表皮及其附属结构、 神经系统、 感觉器官 (表、 附、神、感植物极细胞内陷形成内胚层,将来发育成消化道呼吸道上皮、肝脏、胰脏。 中胚层位于内外胚层之间。发育成骨骼、肌肉、血液、循环、生殖等系统。

8、胚后发育:幼体孵化出来或从母体生出来后,发育成性成熟的个体。 (直接发育、变态发育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18~20% §1、 (C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实验设计思想:要证明 DNA 和蛋白质到底谁是遗传物质,就要设法将 DNA 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的、 直接的观察 DNA 的作用。

2、两个经典实验:

① 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有毒的 S 菌的遗传物质指导无毒的 R 菌转化成 S 菌。 ②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噬菌体是一种病毒, 由蛋白质外壳(含 S 和 DNA(含 P 构成,与细菌是寄生关系。 实验步骤:⒈ 吸附:噬菌体用尾丝吸在细菌外面 ⒉ 注入:噬菌体 DNA 进入细菌体内

⒊ 复制:噬菌体的 DNA 利用细菌体内的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来合成自己的蛋白质外壳和 DNA 分子(材料全部来细菌 ⒋ 组装:复制好的蛋白质外壳和 DNA 对应装配成完整的噬菌体

⒌ 释放:细菌破裂死亡,噬菌体放出 实验结果 :DNA 是 遗传物质

3、近代科学发现:少数生物如:烟草花叶病毒用 RNA 为遗传物质,因此我们说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 物质(生物的遗传物质是 DNA 或 . RNA ,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2、 (C DNA 的结构

1、化学结构:脱氧核糖核苷酸连接成脱氧核苷酸链。磷、糖在外为骨架,碱基在内。

2、空间结构:规则的双螺旋(双链螺旋结构,极性相反平行

3、结构特点:① 稳定性:外侧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碱基 A-T 、 C-G 配对。

② 多样性:碱基对排列顺序千变万化,数目成百上千。 ③ 特异性:每种生物具有特定的碱基排列。 §3、 (C DNA 的复制

1、时间: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分裂间期

2、条件:模板 — DNA 双链 原料 — 细胞中游离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能量 — ATP 多种酶

3、过程:边解旋边复制,解旋与复制同步,多起点复制。 4、特点:半保留复制,新形成的 DNA 分子有一条链是母链,

5、意义:通过复制,使遗传信息从亲代传给了子代,保证遗传信息的连续性。 §4、 (B 基因与 DNA 、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 DNA 片段,是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

染色体是基因、 DNA 的载体

§5、 (B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转录、翻译

转录:在细胞核内,以 DNA 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 RNA 的过程。

翻译:在细胞质中,以信使 RNA 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6、 (B 基因控制性状的原理,中心法则

① 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性状;②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直接控制性状

中心法则及其发展: DNA RNA 蛋白质

§7、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对相对性状的研究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孟德尔把杂种子一代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 显性性状 ;把杂种子一代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纯合子 :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能稳定的遗传,不发生性状分离

杂合子 :由不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 (不能稳定的遗传,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 表现型: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豌豆高茎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如 Dd 、 dd 基因分离规律实质:减 I 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

自由组合规律实质:减 I 分裂后期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8、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① 正确的的选材(豌豆 ② 先选一对相对性状研究再对两对性状研究 ③ 统计学应用 ④ 科学的实验程序 §9、染色体核型:

某种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和形态特征。染色体分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10、染色体组:单倍体:

§11、性别决定: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分为 XY 型和 ZW 型。

植物最多;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具世界第三;鸟类最多 ②古老物种多。大熊猫(活化石)白鳍豚(水生濒临灭绝)银杉(植物活化石) 水杉、珙桐(鸽子树) 、扬子鳄(珍惜爬行类)都是我国所特有物种。 ②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密度减小 3、年龄组成:种群各年龄期个体的比例(增长型、稳定型、衰退型) 11 生物必修

高中生物必修二 ③经济物种丰富。 ④生态系统多样。 5、多样性破坏的原因:①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②掠夺式开发利用③环境污染④外来物种的入侵 6、多样性的保护:①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保护区,保护大熊猫、金丝猴; 青海省鸟岛自然保护区保护斑头雁、棕头鸥 吉林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温带森林生态系统。 ②迁地保护:就地保护的补充,为将药灭绝的生物提供生存的最后机会。 ③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颁布法律法规,规定“对于珍稀濒危物种,要严格保护, 除特殊需要经过批准,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 ”我们强调保护但不意味着 禁止开发和利用,只是反对盲目的、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 §27、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我国大气污染属于煤炭型污染。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硫。 2、水污染:环境中一些污染物(重金属、农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大量积累叫生物富集作用。 水体中 N、P 等植物必需元素含量过多,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引起水质恶化叫富营养化。 3、土壤污染: 4、固体废弃物污染:固体废弃物又叫“放在错误地点的原料” 5、噪声污染: 12 生物必修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k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