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岗位胜任力与创新研究力》练习题(
更新时间:2023-04-09 05:0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胜任力与创新研究力培训教程--单项选择题
1:( C )是将受测者进入一种模拟的工作情境中,通过测量受测者的行为表现来评价其特征。
A.行为事件访谈法
B.专家小组法
C.评价中心法
D.投票选择法
2、著名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A)是国际上公认的胜任力方法的创始人。P001
A、麦克利兰博士B、弗里曼博士
C、爱德华博士D、理查德博士
3、胜任力,是指在特定工作岗位、组织环境、文化氛围中绩优者所具备的可以客观衡量的个体特征及由此产生的可预测的、指向绩效的(A)。P001 A、行为特征B、思维特征C、情感思想D、社会行为
4、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胜任力的研究方法?(D)P0002
A、行为事件访谈法B、问卷调查法
C、情景测验法D、测验评定法
5、岗位胜任力体系主要包含4个体系,即岗位胜任力标准体系、岗位胜任力管理体系、岗位胜任力培训体系、(A)。P003
A、岗位胜任力测评体系B、岗位胜任力测验体系
C、岗位胜任力评价体系D、岗位胜任力考核体系
6、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模型,通常有归纳法、推导法以及(B)3种做法。P005
A、测试法B、修订法C、评价法D、反证法
7、一个完整的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模型由核心能力素质、通用能力素质和(A)三部分组成。P007
A、专业能力素质B、心理能力素质
C、应激能力素质D、综合能力素质
8、什么是专业技术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A)P011
A、岗位胜任力B、个人素质能力
C、专业技能D、领导能力
9、下列哪个选项是指由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者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B)P011
A、胜任力测评B、胜任力认证
C、胜任力测试D、胜任力评估
10、下列哪个选项是以心理学、管理学为基础,通过心理测量、情景模拟或360度评价等方法对专业技术人员的胜任力进行的测量评价。(A)P012 A、胜任力测评B、胜任力测试
C、胜任力认证D、胜任力考核
11、专业技术组织建立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晋升标准,主要是建立专业技术人员各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资格标准和(C)。P013
A、能力认证B、素质测评C、素质模型D、专业技能
12、下列哪个选项是指专业技术组织了解组织内的一种职务并以一种格式把与这种职务有关的信息描述出来,从而使其他人能了解这种职务的过程。(A)P014
A、专业技术人员职务分析B、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分析
C、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分析D、专业技术人员技能分析
13、下列哪个选项是指为了保证专业技术组织工作目标的实现,专业技术任职者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个性等方面的要求。它常常以胜任职位所需的学历、专业、工作经验、工作技能、能力加以表达。(A)P015
A、专业技术人员任职资格B、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
C、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资格D、专业技术人员专业资格
14、人员选拔的途径有组织内部提升和(B)P016
A、破格提拔B、外部招聘
C、考察任命D、引进人才
15、基于岗位胜任力的绩效考核,其核心是促进专业技术组织获利能力的提高及综合实力的增强,其实质是(A)P016
A、做到人尽其才,使专业技术人力资源作用发挥到极致
B、区分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和普通专业技术人员
C、找出区分优秀与普通因素的基础上,确立绩效考核指标
D、综合进行绩效评估
16、人力资源管理者从胜任力的角度,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绩效评估时,应从目标的完成、绩效的改进和(A)等三方面同时推进。P016
A、能力的提高B、薪酬的提高
C、职务的提升D、资格的认证
17、广义的知识可以分为(A)。P017
A、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B、感性知识和理性知识
C、直观性知识和非直观性知识D、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
18、专业技术人员胜任专业技术岗位的知识构成:专业技术通用知识和(A)。P018
A、岗位知识B、岗位专业知识
C、岗位相关知识D、专业技术调查研究知识
19、专业技术岗位技能形成过程中,各种技能动作之间会相互影响。已形成的技能若促进新技能的形成,叫(A)。P025
A、技能正迁移B、技能负迁移
C、技能干扰D、技能迁移
20、专业技术人员创造性思维能力,就是专业技术人员观察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整合能力以及(B)这5种能力形成的综合能力。P024
A、个人能力B、交流能力C、交际能力D、应急能力
21、专业技术人员胜任专业技术岗位的技能,是专业技术人员在岗位环境中,以合理、有效的原则,综合运用岗位专业知识、岗位价值观、岗位道德与态度的各种能力,主要包括智力技能、技术技能和(A)等。P025
A、人际沟通技能B、人际关系技能
C、写作技能D、交流技能
22、(B)是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岗位技能的前提。P027
A、制订培训目标B、领导重视
C、创新技能提高方法D、学习
23、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综合能力主要应该加强以(A)2个方面的训练。P029
A、积累和实践B、学习和总结
C、培训和考核D、态度和悟性
24、(B)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同客观事物直接接触的过程中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关于客观事物的现象和外部联系的认识。P032
A、总结B、经验C、积累D、感悟
25、(A)是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工作质量不可或缺的关键条件。P032 A、良好的工作经验B、良好的基本功
C、满腔的工作热忱D、高效的工作效率
26、(A)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经验积累过程中,注重聚焦问题,突出问题导向意识,从解决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具体问题入手,真正解决影响岗位任务的突出问题的原则。P032
A、专业技术人员问题导向的原则
B、专业技术人员持之以恒的原则
C、专业技术人员善于总结的原则
D、专业技术人员实事求是的原则
27、(C)是专业技术人员在自我岗位工作实践中,通过对工作岗位的自我
认识、对比、评价,不断对工作情况进行反思,及时调整工作,寻求最佳工作方案的过程。P033
A、工作积累B、学习积累C、自我积累D、经验积累
28、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工作成果一般分为理论成果、应用技术成果和(A)。P033
A、软科学成果B、实践成果
C、经验成果D、结论成果
29、从胜任岗位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角度来看,专业技术岗位工作能力是一种独立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具体包括发现问题能力、收集资料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B)4项基本能力。P035
A、解决问题能力B、表达能力
C、管理协调能力D、写作应用能力
30、(A)是专业技术人员具备的最基本的条件。P036
A、执行力B、综合素质C、胜任能力D、管理水平
31、专业技术人员良好的岗位协调能力,是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因素。协调的方式主要有下行协调、上行协调、平行协调、技术协调和(A)P037 A、人际协调B、交际协调C、综合协调D、全局协调
32、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其内涵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具体来说,自我实现有2层含义:完满人性的实现和(A)P039 A、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B、个人意愿或梦想的实现
C、个人行为或成果的认可D、个人抱负或愿望的施展
38、专业技术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的根本目的是(A)。P040
A、提高人力资源的配置效益B、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C、提高所在单位工作效率D、优化资源配置
39、人职匹配理论中最有影响的是特性因素论和(B)。P041
A、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B、人格类型论
C、霍桑理论D、罗森塔尔理论
40、(A)是指导专业技术组织胜任力管理的基础理论。P042
A、科学管理理论B、霍桑理论
C、罗森塔尔理论D、人格类型理论
41、(A)是美国心理学家,人格特质理论的创始人。P043
A、高尔顿?威拉德?奥尔波特B、泰勒
C、罗森塔尔D、雷蒙德?卡特尔
42、(A),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速度与强度的特质。P
044
A、气质特质B、性格特质C、能力特质D、素质特质
44、(B)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是创新型国家战略实施的基础和重要主体,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主体。P046
A、管理自主创新B、组织自主创新
C、机构自主创新D、制度自主创新
45、美国著名心理学家(A)于1973年提出著名的素质冰山模型。P052 A、麦克利兰B、奥尔波特
C、泰勒D、雷蒙德?卡特尔
46、考察专业技术人员技能水平高低的方法,主要有岗位操作法和(B)。P055 A、应激答题法B、访谈答题法
C、危机处理法D、综合测评法
47、检测专业技术经验,一般用(A)。P055
A、结构化谈话法B、岗位操作法
C、访谈答题法D、应激答题法
48、美国学者R.博亚特兹提出了(A),展示了素质构成的核心要素,并说明了各构成要素可被观察和衡量的特点。P056
A、素质洋葱模型B、冰山模型
C、精神分析模型D、社会角色督导模型
49、依据洋葱理论,构建专业技术创新人才素质模型可以由胜任智能、创新思维和(B)3个维度构成。P057
A、个人素质B、工作品质C、希望抱负D、岗位要求
50、胜任职能是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胜任的基础素质,属于专业技术岗位胜任的必要条件。胜任智能包括系统的知识结构和(A)两方面内容。P057
A、必要的创新能力B、专业知识
C、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D、人际交往能力
51、实践能力是专业技术岗位创新主体运用知识实现创新目标的能力,它是一种外显的能力,使专业技术岗位创新活动得以落实的保证,包括创新经验、创新思维、创新规划、( B )4个方面。P058
A、创新方法
B、创新运作能力
C、创新工作
D、创新内容
52、( A )方面的素质反映了专业技术岗位胜任主体专业技术人员在好奇心态度、情感、兴趣、动机、意志、价值观等方面的内隐特质。P059
A、工作品质
B、实践能力
C、创新经验
D、胜任智能
53、在专业技术岗位胜任人员的素质模型中,( A )是专业技术岗位胜任主体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岗位的基础素质,是胜任岗位的必要个人条件。P059
A、胜任智能
B、实践能力
C、创新经验
D、工作品质
54、( A )是指根据岗位的工作要求,确保该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顺利完成该岗位工作的个人特征结构,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的综合表现。P059
A、岗位胜任特征
B、胜任智能
C、胜任力素质
D、工作品质
55、专业技术组织根据岗位要求以及组织环境,明确能够保证专业技术人员胜任该岗位工作、确保其发挥最大潜能的胜任特征,并以此为标准来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挑选。这就要运用胜任特征模型分析法提炼出能够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有较强预测性的胜任特征,即( C )。P060
A、专业技术人员最佳胜任特征
B、专业技术人员胜任特征能力
C、专业技术人员最佳胜任特征能力
D、专业技术人员最佳胜任力
56、获取效标样本有关胜任特征的数据资料。可以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小组法、问卷调查法全方位评价法、专家系统数据库、( A )等。P061
A、观察法
B、测评法
C、综合考核法
D、回归法
57、( A )是建立胜任素质模型的必须条件。P062
A、适当样本量
B、评估资料搜集
C、组织培训和岗位指导的配合
D、时间和资源
58、胜任特征模型的前提是( B)P063
A、重视考察专业技术人员的知识、技能等外显特征
B、找到区分优秀与普通的指标
C、帮助专业技术人员弥补不足
D、帮助专业技术组织全面掌握专业技术人员的需求
59、专业技术岗位胜任力是用( A )来的专业技术人员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特质,是专业技术人员能够达到某个专业技术岗位绩效要求的一种状态或综合品质,具有可指导、可观察、可衡量的特征。
A、专业技术行为方式
B、专业技术行为标准
C、专业技术行为研究
D、专业技术行为认定
60、当前构建专业技术岗位胜任力模型主要有3种方法:专业技术岗位胜任力归纳法、专业技术岗位胜任力演绎法和( A)。P064
A、专业技术岗位胜任力限定选项法
B、专业技术岗位胜任力测评法
C、专业技术岗位胜任力综合考核法
D、专业技术岗位胜任力情景测试法
61、在建构专业技术岗位胜任力模型时,一般将专业技术岗位胜任力分为专业技术岗位门槛类胜任力、专业技术岗位区辨类胜任力和(B)P064
A、专业技术岗位归纳类胜任力B、专业技术岗位转化类胜任力
C、专业技术岗位总结类胜任力D、专业技术岗位认定类胜任力
62、(C)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专业技术岗位目标,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P067
A、自我纠正能力B、自我认识能力
C、自我管理能力D、自我区辨能力
63、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技术岗位角色认知能力包括对角色规范的认知能力和(A)P067
A、对角色评价的认知能力B、对角色管理的认知能力
C、对角色区辨的认知能力D、对角色测评的认知能力
64、(A)是指个体具有不需要外界奖励和惩罚作为激励手段,能为设定的目标自我努力工作的一种心理特征。P067
A、自我激励B、自我管理C、自我控制D、自我评价
65、(A)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各项思维能力的综合管理。P068
A、心智管理B、自我管理C、心理管理D、能力管理
66、(D)是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事先规划并运用一定的技巧、方法与工具实现对时间的灵活以及有效运用的管理。P068
A、心智管理B、自我管理C、心理管理D、时间管理
67、(B)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为建立适当的形象而进行的一系列活动。P069 A、心智管理B、形象管理C、心理管理D、时间管理
68、专业技术人员(D),是指专业技术人员运用并发展人际交往魅力与人际生命力形成和谐有效的健康人际关系的管理能力。P069
A、心智管理能力B、形象管理能力
C、心理管理能力D、自我人际管理能力
70、(A)是指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P070
A、目标管理B、形象管理C、心理管理D、时间管理
71、(C)是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研究自身情绪和他人情绪,培养驾驭情绪的能力,并由此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P070
A、目标管理B、形象管理C、情绪管理D、时间管理
72、(A)是指一种通过提高组织中成员工作表现和发展个人与群体能力来为组织带来持续性成功的战略性、整体性的管理程序。P069
A、行为管理B、形象管理C、情绪管理D、时间管理
73、(B)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利用管理学的方法,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手段,把学习程序化,流程化,规范化,创建更新最佳方案,从而达到高效学习目的的管理。P069
A、行为管理B、学习管理C、情绪管理D、时间管理
74、(B)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检查其中的错误的管理。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反省是岗位胜任力的加速器。P070
A、行为管理B、反省管理C、情绪管理D、时间管理
75、(A)是职业品德、职业纪律、岗位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的总称,属于自律范围。它既是专业技术人员在岗位工作中的行为规范,又是专业技术组织对社会所负的道德责任和义务。P070
A、职业道德B、职业修养C、职业技能D、职业品格
76、根据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结合专业技术组织的实际情况,从定岗定编、人员测评、人员考核、人员激励以及( A )这5个基本流程进行说明。P070 A、人员培训 B、人员评估 C、人员聘用 D、人员定职
77、定员与定岗定编一起被称为( A )。P071
A、三定
B、定职
C、定人员
D、定人
78、( C )是对专业技术岗位的特征、规范、要求、流程以及对完成此岗位工作人员的素质、知识、技能要求进行描述的过程。P071
A、职能分析
B、岗位分析
C、工作分析
D、岗位定性
79、( A )是考察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目的是为奖励、晋升和淘汰提供依据。P071
A、专业技术人员考核
B、专业技术人员测评
C、专业技术人员定岗
D、专业技术人员定编
80、( B ),从广义上说,是指由诸多要素按照一定方式相互联系起来的系统;从狭义上说,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P072
A、单位
B、组织
C、社会
D、团队
81、( A )是指通过建立组织结构,规定职务或职位,明确责权关系,以使组织中的成员互相协作配合、共同劳动,有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P072
A、组织管理
B、团队管理
C、社会管理
D、单位管理
82、( A )是指专业技术组织管理者按照既定目标任务和决策要求,进行统筹
安排,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组织机构和团队,把各种资源有效地组合起来,协调一致地保证领导决策顺利实施的管理能力。P073
A、组织管理能力
B、设计管理能力
C、实施管理能力
D、技术管理能力
83、( B )是组织管理者在组织指挥中体现出来的一种随机决断能力。P074
A、多谋善断能力
B、果断指挥能力
C、扬长避短能力
D、总揽全局能力
84、( A )是指组织管理者有效监督、指挥其直接下级的数量。P074
A、管理宽度
B、管理难度
C、管理力度
D、管理水平
85、( A )是在组织成员之间感情相投的基础上,由于现实观点、爱好、兴趣、习惯、志向等一致而自发形成的结伙关系。P075
A、非正式组织
B、正式组织
C、团队组织
D、自由组织
86、建立了正式组织,也重视了非正式组织,但要将组织建成高效和谐组织,还应做到培育核心能力、规模适当、工作责任制和( A )P076
A、以人为本
B、制度规范
C、执行得力
D、组织文化
87、要想提高组织管理能力,首先是提高管理者的( A )。P077
A、学习能力
B、管理水平
C、个人能力
D、综合素质
88、( B )是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的前提。P078
A、提高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B、增强判断能力
C、借鉴别人的经验
D、善于总结
89、(B )是提高组织管理能力的核心。P078
A、增强判断能力
B、增强决策能力
C、增强协调能力
D、增强学习能力
90、(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工作任务中运用专门的知识、技能、工具和方法,使任务能够在有限资源限定条件下,实现或超过设定需求和期望的管理能力。P079
A、管理任务能力
B、管理决策能力
C、组织管理能力
D、管理判断能力
91、(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将产生任务所需进行的任务渐进明细和归档过程的能力。P080
A、范围计划编制能力
B、范围分解能力
C、范围变更能力
D、范围计划能力
92、(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任务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完成任务所花费的实际成本不超过其预算成本而展开的任务成本估算、任务预算编制和任务成本控
制等方面的管理能力。P080
A、任务成本管理能力
B、任务成本估算能力
C、任务成本预算能力
D、任务成本控制能力
93、( B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约定的时间和范围、预算成本以及要求的质量下,达到任务干系人期望的管理能力。P081
A、任务成本管理能力
B、任务质量管理能力
C、任务时间管理能力
D、任务成本控制能力
94、(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任务沟通的目标,确定任务沟通的各项任务;根据任务沟通的时间和频率要求,安排任务沟通的任务,进一步确定保障任务沟通的资源需求和预算的管理能力。P081
A、任务沟通管理能力
B、任务成本管理能力
C、任务质量管理能力
D、沟通计划编制的能力
95、(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了解和掌握任务风险的来源、性质和发生规律,进而施行有效管理的能力。任务风险具有随机性、相对性、可变性等显著特征。P081
A、任务风险管理能力
B、任务成本管理能力
C、任务质量管理能力
D、任务沟通管理能力
96、( D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从任务外采购任务所需的技术、物品、服务等的管理能力。P082
A、任务风险管理能力
B、任务成本管理能力
C、任务质量管理能力
D、任务采购管理能力
97、(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主动寻求根本性原因与更高可靠性依据,从而提高事业或功利的可靠性和稳健性而从事的工作。P083
A、研究
B、学习
C、管理
D、开发
98、根据研究的目的不同,将专业技术研究分为探索性专业技术研究、叙述性专业技术研究、( B )等3种类型。P084
A、专业技术基础研究
B、因果性专业技术研究
C、专业技术应用研究
D、专业技术定性研究
99、(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岗位上,认识专业技术现象、揭示专业技术规律,获取专业技术新知识、新原理、新方法的研究。研究的宗旨是发现新的专业技术领域,推进知识和变量间联系的理论,为新的技术发明和创造提供理论前提。P085
A、专业技术基础研究
B、因果性专业技术研究
C、专业技术应用研究
D、专业技术定性研究
100、( C)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岗位上,把基础研究发现的新理论应用于特定任务的研究。它是专业技术基础研究的继续,目的在于为专业技术基础研究的成
果开辟具体的应用途径,使之转化为实用专业技术。P085
A、专业技术基础研究
B、因果性专业技术研究
C、专业技术应用研究
D、专业技术定性研究
10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和论断,把( A )提高到事关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高度,摆到了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P087
A、创新发展
B、党风廉政
C、党建工作
D、经济建设
102、(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研究活动时,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岗位工作本质和规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P087
A、研究力
B、创新力
C、发展力
D、建设力
103、(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进行研究的能力。P088
A、调查研究力
B、观察研究力
C、实验研究力
D、实证研究力
104、( B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研究力。P088
A、调查研究力
B、观察研究力
C、实验研究力
D、实证研究力
105、( C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主动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研究力。P088
A、调查研究力
B、观察研究力
C、实验研究力
D、实证研究力
106、( D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知识的研究力,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P088
A、调查研究力
B、观察研究力
C、实验研究力
D、实证研究力
107、( D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对研究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研究力。P088
A、调查研究力
B、观察研究力
C、实验研究力
D、定量分析研究力
108、( B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的研究力。P088
A、调查研究力
B、定性分析研究力
C、实验研究力
D、定量分析研究力
109、(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研究力。P088
A、跨学科研究力
B、定性分析研究力
C、实验研究力
D、定量分析研究力
110、( D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对研究对象的规模、速度、范围、程度等数量关系的分析研究,认识和揭示事物间的相互关系、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借以达到对事物的正确解释和预测的一种研究力。P089
A、跨学科研究力
B、定性分析研究力
C、实验研究力
D、数量研究力
111、( C )是高层次的研究力,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用已知的信息,探索、创造新知识,产生新颖而独特的专业技术成果的一种研究力。P089
A、跨学科研究力
B、定性分析研究力
C、探索性研究力
D、数量研究力
112、( D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研究力。P089
A、跨学科研究力
B、定性分析研究力
C、探索性研究力
D、经验总结研究力
113、( C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把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置于一个总体哲学框架之中,再从专业技术岗位工作在该框架中所占据的位置推导出结论的研究力。P089 A、跨学科研究力 B、定性分析研究力
C、思辨研究力
D、经验总结研究力
114、( D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自然、真实的环境中,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与技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的一种研究力。P089 A、跨学科研究力 B、定性分析研究力
C、思辨研究力
D、行动研究力
115、( A )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其内涵是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的属性,其外延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一切事物。P089
A、概念
B、定义
C、含义
D、概括
116、( B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对专业技术岗位工作之间、专业技术人员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一种研究力。P089
A、跨学科研究力
B、比较研究力
C、思辨研究力
D、行动研究力
117、(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P089 A、创新思维 B、理性思维 C、感性思维 D、研究思维
118、(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专业技术岗位工作研究时,运用科学方法探究工作本质和规律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创新能力。P090
A、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研究力
B、专业技术人员行动研究力
C、专业技术人员思辨研究力
D、专业技术人员比较研究力
119、( A )体现了专业技术人员检索、处理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和信息,对岗位工作进行间接概括反映的研究能力。P090
A、一般智能
B、创造性思维能力
C、特殊智能
D、人工智能
120、(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对与创新研究力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及创造活动、方法、过程本身的综合觉察与认识创新的研究能力。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创新研究的欲望,包括动机、兴趣、好奇心、求知欲、探究性、主动性、对问题的敏感性等。P091
A、创新研究意识
B、比较研究意识
C、行动研究意识
D、思辨研究意识
121、( B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创新研究过程中积极的、开放的心理状态,包括使命感、责任感、事业心、自信心、热情、勇气、意志、毅力、恒心等创新研究能力。P091
A、献身精神
B、创新研究精神
C、怀疑精神
D、挑战精神
122、( A )可以提高组织的专业技术效益,降低专业技术成本,可以开拓发展空间,从而形成专业技术组织独特的品牌优势。P092
A、管理上的创新
B、专业技术创新
C、组织创新
D、应用创新
123、作为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具有3个基本要件:具有的知识博大精深、具有的知识结构合理和( A )。P093
A、具备扎实的科学研究能力
B、具备扎实的语言能力
C、具备扎实的观察能力
D、具备扎实的合作能力
124、解放思想、勇于探索的心理状态和创造性的思维方法是构成素质体系的( B )。P093
A、保障
B、引擎
C、加速器
D、根本
125、对任何事情都提出疑问,这是专业技术人员对许多新事物、新观念产生的开端,也是培养专业技术人员创造能力最基本的方法有独立思考和( B )P094 A、凡事质疑 B、敢于否定前人 C、提出新论 D、适当求证
126、(A)是一种集体创造能力思考法,这是由美国发明家奥斯本首创,它也是目前在世界上被应用最广泛、最普及的集体智力激励方法。P095 A、脑激荡B、灵感思考C、互动思考D、右脑思考
127、(A)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P096
A、专业技术B、经济建设C、党风廉政D、改革开放
128、专业技术人员(A)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岗位上,依据专业技术创新研究目的,通过对专业技术研究对象的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而确立的创新研究的问题。P104
A、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B、研究课题创新力
C、研究课题创新比较力D、研究课题协调能力
129、依据研究的性质不同,将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分为理论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和(C)P105
A、应用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B、历史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
C、现实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D、实验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
130、依据资料来源和时间不同,将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分为历史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和()。P105
A、应用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B、历史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
C、现实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D、实验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
131、依据研究的内容不同,将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分为综合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和(D)P105
A、应用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B、历史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
C、现实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D、单一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
132、依据研究的手段不同,将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分为实验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和(C)。P106
A、应用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B、历史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
C、描述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D、单一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
133、依据课题选定形式不同,将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分为新开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结转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委托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和(A)P106 A、自选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B、历史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
C、描述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D、单一性研究课题创新选择力
134、(A)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所属专业技术岗位指向的专业技术领域中,经过长期研究与实践所认定的必须着手解决的某些方面的问题,并在这些方面开创自己的创新研究领域,形成稳定、明确的主攻目标和创新研究线索。P104 A、创新研究力方向B、创新研究力选择
C、创新研究力经验D、创新发展方向
135、(A)作为专业技术人员所属专业技术岗位和专业技术领域创新研究的起点,启动着整个所属专业技术岗位和专业技术领域研究的机制,制约着所属专业技术岗位和专业技术领域创新研究的进程和方式。P105
A、课题B、研究方向C、创新D、经验
136、研究课题的创新选择必须充分考虑(B),分析课题在实际研究过程中的切实可行性。P105
A、必需的知识水平和研究能力B、主客观条件
C、经验、精力,以及兴趣所在D、有必要的资料、工具等
137、(A)是指专业技术人员选题不但要考虑是否满足社会和组织发展的需要,具有实用价值,切实可行,还要看到课题本身是否合理。P105
A、合理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
C、可行性原则D、目的性原则
138、( B )是专业技术人员对有关课题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调查研究,以便掌握前人对有关课题已做了哪些工作、还存在什么问题、问题的关键在哪里、已经得出什么结论、有什么经验和教训,从而在新的起点上选择课题。P107 A、课题选择 B、课题调查研究 C、课题论证 D、课题确定
139、( C )是专业技术人员对课题进行全面的评审,看其是否符合选题的基本原则,并分别对课题研究的目的性、根据性、创造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以确定选题的正确性。P107
A、课题选择
B、课题调查研究
C、课题论证
D、课题确定
140、( A )是科学在广度、深度上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事物都在普遍联系之中,各门学科也在普遍联系中。P108
A、学科渗透、交叉
B、学科分类、发展
C、学科专业、专注
D、学科互动、交叉
141、( B )是根据已完成课题的范围和层次,再次从其广度和深度中挖掘出新颖题目。P108
A、扩展性选题
B、延伸性选题
C、封闭性选题
D、交叉性选题
142、(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整个课题研究过程中创新性地收集出现的与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过程相关的为揭示客观真理提供事实依据的各种信息的能力。P109
A、研究资料创新收集力
B、研究资料创新选择力
C、研究资料经验收集力
D、研究资料收集
143、以研究资料能否进行数量统计分析为依据,可以把研究资料分为数量资料与( A )。P109
A、非数量资料
B、感性资料
C、理性资料
D、经验资料
144、收集研究资料要紧紧围绕( A )进行,只收集与验证假设直接相关的资料,切忌贪多求全,把有用的信息淹没在大量无用的资料之中,浪费时间和精力,无形中增加了研究的难度。P109
A、检验假设的目的
B、检验结果的目的
C、检验成绩的目的
D、检验设想的目的
145、创新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直接创新收集研究资料和( B )P110
A、观察创新收集研究资料
B、间接创新收集研究资料
C、实验创新收集研究资料
D、调查创新收集研究资料
146、( A )即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一定研究目的,在对研究对象实行部分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获取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P110
A、观察
B、实验
C、调查
D、摘录
147、( C )是专业技术人员在对研究对象不加任何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获取研究资料的一种方法。P110
A、观察
B、实验
C、调查
D、摘录
148、( B )是专业技术人员为了明确某项目的,在全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对客观事物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P110
A、观察
B、实验
C、调查
D、摘录
149、调查法主要有座谈会调查法、个别访问法和( A )。P110
A、问卷调查法
B、电话调查法
C、咨询调查法
D、实验调查法
150、( A )是按照研究对象的特征,把收集到的众多资料依系统性和专题性原则,进行合乎逻辑的科学划分。P111
A、分类整理
B、创新整理
C、分析整理
D、登记整理
151、(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运用必要的认识工具与分析手段,对收集并经过初步整理的研究资料进行仔细分解和深入剖析,以便达到用来论证假说、说明事理、创新知识的分析能力。P112
A、研究资料创新分析力
B、研究资料创新收集力
C、研究资料创新选择力
D、研究资料经验收集力
152、( A ),也称定量分析,或称统计分析,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以数学为工具,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经过整理的数据资料进行研究,并把结果用数据图表的方式表现出来。P113
A、数学分析
B、数量分量
C、逻辑分析
D、理性分析
153、( C ),也称理性分析,或称定性分析,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搜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以事实为根据,进行理性思考,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联系,找出事物的规律性,得出科学结论。P113
A、数学分析
B、数量分量
C、逻辑分析
D、理论分析
154、(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课题创新研究活动中,对形成的分类保存,以备查找的文字、图表、图像、软盘、声像等各种形式的文献资料,进行创新管理的能力。P112
A、专业技术研究资料创新管理力
B、专业技术研究资料创新收集力
C、专业技术研究资料创新选择力
D、专业技术研究资料经验收集力
155、( A )是专业技术人员课题创新研究各阶段所形成的计划方案的创新管理力。P113
A、计划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B、基础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C、过程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D、专题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156、( C )是专业技术人员课题创新研究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类资料的创新管理力。P113
A、计划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B、基础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C、过程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D、专题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157、( D )是专业技术人员课题创新研究过程中,围绕一些事关整个课题运作而进行深入系统的创新研究所形成的资料管理力。P113
A、计划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B、基础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C、过程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D、专题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158、( C )主要是专业技术人员对课题实施的阶段性、终结性评估时得到的相应资料的管理力。P113
A、计划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B、基础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C、效果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D、专题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159、(B)是专业技术人员对课题创新研究的终结性最终成果的资料管理力。P113 A、计划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B、成果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C、效果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D、专题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160、( B )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课题创新研究基本情况的资料创新管理力。P113 A、计划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B、基础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C、效果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D、专题性资料创新管理力
161、( D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大脑对研究对象的创新观察能力。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的敏锐程度,决定了专业技术人员得到创新研究资料的多寡。P114 A、研究资料创新管理力 B、研究资料创新收集力
C、研究资料创新选择力
D、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162、( A )是专业技术人员先局部后整体或先整体后局部的创新观察分析,以达到对研究对象全面正确认识创新观察力。P114
A、综合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B、动静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C、对比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D、反复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163、(B )是专业技术人员按照先后顺序或方向位置观察分析专业技术研究对象变化,以达到对研究对象全面正确认识创新观察力。P114
A、综合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B、动静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C、对比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D、反复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164、( C )是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观察和比较同一研究对象或几个研究对象的相同、不同方面,表示出研究对象的差别和差异,由此反映出研究对象特点的创新观察力。P114
A、综合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B、动静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C、对比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D、反复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165、( D )是专业技术人员对研究对象进行反复观察分析,强化观察效果,弥补遗漏,加深印象,形成对事物的全面认识的创新观察力。P115
A、综合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B、动静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C、对比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D、反复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166、( C )是专业技术人员按照研究对象的一定顺序逐一观察分析的创新观察力。这种观察所指向的人物、事件、活动等,由于观察对象不同,具体情况不同,顺序也不一样。一般来说,观察分析的顺序是由近及远或由远及近、从上而下或从下而上、从左到右或从右到左、先中间后四周或先四周后中间、由表及里或由里及表等。P115
A、综合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B、动静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C、顺序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D、反复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167、(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选择研究对象的重点进行观察分析的创新观察力。在事物完整的发展过程中,必定有一个环节是主要的。比如,植物生长是其从生到死过程中的最主要的环节,这个环节是重点观察的对象。P115
A、重点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B、动静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C、顺序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D、反复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168、(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调查分析能力和创新研究能力的统称,是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调查研究活动所具备的本领和技能。它主要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信息收集能力、信息分析能力、报告撰写能力。P115
A、研究分析创新调查力
B、研究资料创新收集力
C、研究资料创新选择力
D、研究对象创新观察力
169、(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正式确定创新调查研究目的的能力。它是整个调查研究活动的开始,又标志着整个调查研究活动有了灵魂。P115
A、创新调查研究目的的能力
B、创新调查研究主体的能力
C、创新调查研究客体的能力
D、创新调查研究过程的能力
170、( B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创新选择调查研究主体的能力。主体可以是自然人,包括专业人员和非专业人员;也可以是组织,包括专业技术调查研究组织或群体。P116
A、创新调查研究目的的能力
B、创新调查研究主体的能力
C、创新调查研究客体的能力
D、创新调查研究过程的能力
171、( C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针对特定目标而创新选定研究客体的能力。调查研究客体必须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对它的选择要有客观性、代表性和价值性。P116
A、创新调查研究目的的能力
B、创新调查研究主体的能力
C、创新调查研究客体的能力
D、创新调查研究过程的能力
172、( D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设计与实施研究过程的能力。任何创新调查研究都是在一定的时空内进行的,没有这一客观过程,就不可能认识客观事物。P116
A、创新调查研究目的的能力
B、创新调查研究主体的能力
C、创新调查研究客体的能力
D、创新调查研究过程的能力
173、(A)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调查研究的目的创新调查研究方法的能力。P116 A、创新调查研究方法的能力 B、创新调查研究主体的能力
C、创新调查研究客体的能力
D、创新调查研究过程的能力
174、( B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借助创新思维,创新调查研究结果的能力。P116 A、创新调查研究方法的能力 B、创新调查研究结果的能力
C、创新调查研究客体的能力
D、创新调查研究过程的能力
175、( A )是调查研究中最常用的资料收集方法,是专业技术研究的基础。它是通过书面方式提出问题,用以搜集创新研究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P116 A、问卷调查 B、电话调查法 C、咨询调查法 D、实验调查法
176、调查研究的第一要义是( A ),必须要有满腔的热忱、眼睛向下的决心、甘当小学生的态度,虚心向群众请教,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P117
A、向群众学习
B、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C、扑下身子,经常深入基层
D、放下架子,以虚怀若谷的胸怀倾听群众的意见
177、( A )是专业技术人员进步的阶梯,是搞好调查研究的活力源泉。P118 A、学习 B、创新 C、调查 D、实验
178、思考问题的过程是分析研究的过程,是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的过程。专业技术人员调查研究善于思考,就要从4个方面下功夫:勤思考、会思考、敢思考和( A )P119
A、广思考
B、常思考
C、深思考
D、独立思考
179、(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根据专业技术组织的发展轨迹及多年实践经验,通过对专业技术相关因素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对专业技术岗位工作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审慎分析与预测,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对策的研究性报告。P119 A、专业技术研究报告 B、专业技术研究成果报告
C、专业技术调查报告
D、专业技术考察报告
180、( A )是专业技术人员把实验中的观察、分析、综合、判断,即实验的全过程和实验结果用文字形式准确地表述出来。P120
A、科学实验研究报告
B、读书研究报告
C、社会调查研究报告
D、设计研究报告
181、( B )是专业技术人员读书之后的心得报告,是专业技术人员通过阅读
系统地收集、统整、研读与创作主题相关的各种材料,经分析、归纳、提炼等思维活动,提出个人见解和观点的文字作品。P120
A、科学实验研究报告
B、读书研究报告
C、社会调查研究报告
D、设计研究报告
183、( C )是专业技术人员针对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情况、某一事件、某一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然后把调查研究得来的情况真实地表述出来,以反映问题,揭露矛盾,揭示事物发展的规律,向人们提供经验教训和改进办法,为有关部门提供决策依据,为科学研究提供研究资料和社会信息的书面报告。P120 A、科学实验研究报告 B、读书研究报告
C、社会调查研究报告
D、设计研究报告
184、( D )是专业技术人员将设计目的、设计内容、设计指导思想、设计成品描述等内容进行表述的研究报告。设计的研究多种多样,其研究的程度也各有差异。P120
A、科学实验研究报告
B、读书研究报告
C、社会调查研究报告
D、设计研究报告
185、( A )是指与课题研究紧密相关,对研究目标的达成具有指导与支撑的作用的理论。表述应与研究的问题形成密切关联,切忌理论罗列、逻辑松散。P121 A、理论依据 B、政策依据 C、实践依据 D、实验依据
186、( B )说明研究符合研究领域改革与发展方向,为研究领域行政所认可。应从具体的实际出发,切忌简单罗列,缺乏针对性。P121
A、理论依据
B、政策依据
C、实践依据
D、实验依据
187、在撰写研究报告之前,一般应先( A )。如同盖楼需要先有设计图纸一样,专业技术人员撰写研究报告之前,必须先谋划好文章结构。P122
A、写好提纲
B、撰写研究报告初稿
C、研究报告文稿
D、谋划结构
188、(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透过教授或体验而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从而导致可量度的稳定的行为变化,建立新的精神结构或审视过去的精神结构。P129
A、学习
B、创新
C、实验
D、调查
189、( A )是指专业技术人员通过获取、掌握知识、方法和经验进行创新研究的能力,主要包括阅读、写作、理解、表达、记忆、搜集资料、使用工具、对话和讨论等能力,还包括态度和习惯。P131
A、学习创新研究力 B实践创新研究力
C、实验创新研究力 D调查创新研究力
190、( A )是制约学习创新研究力发展的心理基础。P132
A、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
B、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
C、思维能力和学习策略
D、互补性和整体性
191、(B)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是各行各业自身发展和适应职业的必由之路。P134
A、创新发展B、终身学习C、与时俱进D、顺应发展
192、(A)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利用良好的外部学习条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自觉积极地进行学习。P137
A、自觉积极B、终身学习C、学思结合D、循序渐进
193、(D)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知识必须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由已知到未知、由具体到抽象的认识过程的学习顺序。P137 A、自觉积极B、终身学习C、学思结合D、循序渐进
194、(C)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发挥思维器官的作用,积极地进行思考、能动地进行学习。P137
A、自觉积极B、终身学习C、学思结合D、循序渐进
195、(B)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学习知识要注意消化和巩固,要经常复习,把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使知识系统化。P138
A、自觉积极B、温故知新C、学思结合D、循序渐进
196、(C)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明确学习目的,有坚定不移的志向、百折不挠的毅力和战胜困难的韧性,能坚持不懈地学习。P138
A、自觉积极B、温故知新C、持之以恒D、循序渐进
197、(A)是指专业技术人员合理安排学习活动,科学地使用大脑,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习效率。P138
A、劳逸结合B、温故知新C、持之以恒D、循序渐进
198、(A)是指专业技术人员不固守已经掌握的知识和形成的能力,从发展和提高的角度,对自己的知识、认识和能力不断地进行完善。P139
A、自我更新B、温故知新C、持之以恒D、循序渐进
199、(A)是指专业技术人员把间接经验和知识还原为活的、有实用价值的知识,动手实践,学了能用。P139
A、学以致用B、温故知新C、持之以恒D、循序渐进
200、(C)是以专题讨论会的形式,通过充分的扩散思维过程,进行信息催化,激发大量的创造设想,形成综合创造力。运用该法,讨论的主题必须明确,旨在克服通常讨论会中自我评价系统和相互评价系统对萌发创新思路的抑制作用,达到集思广益、激发创造的目的。P141
A、趋势外推B、类比模拟C、智力激励D、顿悟提高
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胜任力与创新研究力培训教程——多选题
正在阅读:
2022年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岗位胜任力与创新研究力》练习题(04-09
挨打的小男孩02-17
2022高考语文答题万能术语公式整理汇总03-30
在习作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09-12
浅谈如何撰写网络营销策划方案08-17
联通网通宽带用户手册04-22
山东会计网络继续教育考试试题及答案06-08
师风师德建设总结(范文模版)08-23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03-11
- 教学能力大赛决赛获奖-教学实施报告-(完整图文版)
- 互联网+数据中心行业分析报告
- 2017上海杨浦区高三一模数学试题及答案
- 招商部差旅接待管理制度(4-25)
- 学生游玩安全注意事项
-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文档模板供参考)
- 叉车门架有限元分析及系统设计
- 2014帮助残疾人志愿者服务情况记录
- 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中国食物成分表2020年最新权威完整改进版
- 推动国土资源领域生态文明建设
- 给水管道冲洗和消毒记录
- 计算机软件专业自我评价
- 高中数学必修1-5知识点归纳
- 2018-2022年中国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产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发展趋势(目录)
- 生产车间巡查制度
- 2018版中国光热发电行业深度研究报告目录
- (通用)2019年中考数学总复习 第一章 第四节 数的开方与二次根式课件
- 2017_2018学年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4课说数课件粤教版
- 上市新药Lumateperone(卢美哌隆)合成检索总结报告
- 练习题
- 继续教育
- 胜任
- 岗位
- 人员
- 创新
- 研究
- 专业
- 技术
- 2022
- MIC 8D & DMAIC Training Material-Chinese Version_Mar 2012
- 劝说作文(25篇汇总)
- 山东商职院计算机1001胡克齐(2013年4月更新)实习指导书doc
- 基于教学实践的美术论文
- 完整上海地理高二等级考第8讲世界气候类型图会考2015一模.docx
- 模拟电子技术习题答案
- 反担保质押合同(完整版)_1
- 武汉市重特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办法(试行)
- 深圳住房出租合同正式版
- -学年部编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完整教学设计
- 北京市2022年中考数学二模试题汇编圆综合题无答案_175-
- 高速公路改建工程土方路基施工技术交底
- 最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教学设计精编版
- 科室管理制度培训总结
- 食品安全防护计划确认报告
- 数值分析题库及答案doc资料
- 槐庭路(御风一路至槐树店二路段)规划道路建设工程、踏水
-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词语句子归类
- 【精品】合作合同范文锦集五篇
- 《三国演义》阅读检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