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_寻找希望之路_于丹

更新时间:2023-04-13 16:23: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4专题论坛

钱文忠:留学生这个字眼是日本人的创造,

远在一千多年前,日本全方位地学习中国的隋唐,

特别是盛唐的先进文化,遣隋使、遣唐使纷至沓

来,随之而来的是数量庞大的留学生。回顾中国

漫长的历史,除了短暂的闭关锁国时期,中国既

不乏前来留学的外国学生,也不乏远行万里出国

留学的中国学生,实际上中国文化从来就不是封逐梦--寻找希望之路

于  丹: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王辉耀:欧美同学会副会长、中国与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

王  强: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

左晓蕾:银河证券高级经济学家

李开复: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

查建英:作家、文化学者

俞敏洪: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

资中筠: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前所长

钱文忠:复旦大学教授

袁  岳:零点咨询集团董事长、东方卫视头脑风暴主持人

  编者按:如果从1847年容闳赴美国留学算起,中国现代的留学史迄今已有160余年。100多年来,一批批有志青年走出国门,寻求富民强国之路。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出现了大规模的海外留学潮,先后有120多万人出国留学,30多万人已学成回国,他们在教育、科技、经济、卫生和文化等各个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6月21日,“首届新东方留学高峰论坛——留学岁月与中国机会”在北京中关村举行,出席论坛的嘉宾们回忆、畅谈他们或精彩、或充实、或曲折的留学经历,并就百余年来中国人海外留学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留学生的作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本期对演讲内容摘要编发。出席论坛的嘉宾有(以姓氏笔画为序):

闭的,开放、容纳是中国文化的宝贵记忆和特性,闭关自守是很晚时才出现的。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古代的留学生和来华的外国留学生都为当时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繁荣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从语言学的角度讲,假如没有留学生,我们的母语也不会是今天的样子。像因果、变相、真理、庄严等外来词汇都是中国古代的留学生(包历史与展望:

留学生对国家发展的巨大贡献

专题论坛

括玄奘等人)带回来的;在近代,中国人开始了新一轮留学热潮,这批留学生也在汉语里留下了永恒的印记:沙发、咖啡、坦克、摩登、维他命等等。所以,仅从语言这个角度就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留学给一个国家甚至民族带来的巨大财富。

而近代中国最早一批留学生的生命轨迹同样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容闳,第一个毕业于耶鲁大学的中国人,怀着“以西方之学术灌输于中国,使中国趋于文明富强之境”的梦想,于1854年启程回国。但当时腐败不堪的清政府自然不能理会他的努力。然而他关于派遣留学生的建议却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仍具有特别的参考价值:如留学期限定为15年,学生年龄在12—14岁之间。换句话说,100多年后的今天,中国的留学也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些留学先驱们的要求:一种长期留学 、从小留学的准备。

又如留学后也必须以“汉文教习通往”,须幼年学习中文。试问,现在有多少留学生出国以后还记得学习自己的母语,还记得去不断提高自身中文的阅读和写作水平。当年在容闳建议下派遣的中国第一批留美幼童,不仅定期学习汉语、书写家信,更是因为自身的成绩得到了美国社会的一致赞誉。而100年后的当今留学生们,是否同样能承受得起对他们的赞誉呢?这是值得我们反思的。只可惜当时的朝廷听信了谗言,将这批幼童中途招回,致使其中的绝大部分人没能完成学业。这批学生回国后面临的是尚未开化的民风,遭受的是假洋鬼子的讥讽,很多人生活艰辛却坚忍不拔,为国家和民族作出了令后人敬佩的巨大贡献。辛亥革命后,他们成了中国政界、军界、商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中诞生了外务部上书、内阁总理、驻美公使、清华大学的创办者和第一任校长,还有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将领。今天,我们在讨论中国的留学事业时,怎能忘记近代的第一批留学生对中国文化和民族命运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难道不正是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发展机遇吗?100多年后的中国,经过了举世瞩目的30年飞速发展,虽已立于世界大国、强国之林,但仍然要清醒地牢记,民族复兴的道路依然漫长,我们在为民族的复苏感到骄傲的同时,依然要踏踏实实地向世界先进国家学习,而这正是新一代留学生的重大使命。

资中筠:1873年,在容闳的建议下,清政府先后组织了大批幼童出去留学,后来因惧怕他们接受所谓的异端邪说,1888年又将他们招回,以至于很多人都没有完成学业。甲午战争后中国迎来了又一个官费留学的高潮,其中赴日留学生占了很大的比例,这批学生对后来的中国革命及传播外来文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很多早期的西方文学都是当时从日文转译过来。官费留学中,庚款所培养的留学生人数多、时间跨度长,这批留学生在最大程度上为中国现代化打下了基础。从政府到各种现代化事业,这批留学生很多都是其中的骨干。除了科学、工业、工程方面外,应该说所有现代教育的专业,都是由他们开创的,他们在学科建设方面也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总的来说,早期留学生可谓是站在中西文化交汇点的高处,一方面他们接受了深厚的传统教育的熏陶,真正地了解中国文化,从而能够认识到中国发展的瓶颈和文化的弊端;另一方面他们有的放矢地汲取了西方文化的精华和成功经验。他们不仅是吸收了两种文化的精英,也是具有相当民族精神的一代人。对团结抗日、对国民党腐败的批判、对新文化的传播,早期留学生功不可没。尽管当时研究、著述的条件有限,但他们对教书育人、传播真理的责任始终没有懈怠,做出了许多成就。这种精神,代表了中国士大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勇气,也融合了西方自由主义的独立人格。

袁 岳:我把20世纪80年代至 90年代前期的第一次留学潮称为朝圣性留学,这批留学生崇拜西方民主体制,有理想、有个性,关心国内外

专题论坛

大事,正因如此,他们的视野更为宏观,也更能够从大趋势中寻找机会,今天海归里的很多有所成就者就是那个时代的留学生,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了当今中国许多产业或领域里的开创者。90年代中后期的第二代留学生是公用性留学,他们对体制的态度是辩护性的,尽管对体制不满,但却是十足的爱国主义者。如今第三代留学生则步入了边缘化时代,其特点之一是对体制的疏离感,甚至不知道体制是怎么回事,新世纪的小留学生们更多地是用自己的方法去定义体制;其另一最重要的特点是主体性的弱化,大部分小留学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留学,过早留学甚至让这批孩子怀疑自己到底是哪国人,因为他们既对中国事物没有太多了解,也看不明白外国的一些事物。

而在当下的经济危机时期,留学又会呈现什么样的趋向?我提出三个预测:第一,全球化时代是改变中国人认识世界的临界点。生活在习以为常的文化习惯中,我们的思维会被雕刻成一种模式,以为世界就是这样,而当人们的活动习惯、旅行半径扩大到几千甚至上万公里的时候,每个人的世界观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今天中国的企业远赴亚非拉各国开办工厂,却缺乏了解当地文化的管理者,而这就是当下留学生学习的目标。第二,与欧美日各国相比,尽管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很快,但相应的人才储备却相差甚远,且远远不足以支撑我们的全球性行动,因此留学生是将来经济发展极其重要的后备力量。第三,多元文化时代,我们不能桎梏于一种文化,而是要像历史上所有的盛朝一样,开放地吸纳和学习,最终实现和谐世界。从这个角度来说,留学不应被看作是个人的行为,而应看成一个大的留学群体行为;我们需要的也不是单一的一次留学,一个人可以多次留学,应该具备多个文化元素,这样才能成为多元文化时代的强者。所以,广大留学生们要以开放性的姿态,去吸纳和学习一切优秀的文化,这样我们才能抓住实现和谐世界的机会。

王辉耀:在过去的30年,留学已经成为中国一个新的社会现象和最开放的国际化现象。改革开放最初就是从恢复高考和恢复派遣留学生开始的。目前,中国的留学发展有十大趋势值得注意:留学的规模和高潮空前。从1872年到2000年,中国的留学生总数是34万,但进入21世纪后,中国诞生了100万留学生。这反映了中国的进一步开放,也反映了中国的崛起趋势,今后留学生的数目还会剧增,未来三年其总数甚至会超过200万。

留学逐渐大众化。八九十年代赴外留学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层层审批,出去的往往都是精英,现如今留学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自费出国占到90%以上,未来也将呈现更加广阔和大众化的发展趋势。

留学日渐低龄化。随着中产阶级的日益庞大,出国留学者的年龄和学历分布也逐渐走低,不仅本科留学逐年上升,中学留学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留学方式多样化,游学潮涌现,留学目的国也已遍布世界各地,包括以往并不热门的亚洲、南美等国。

留学的专业选择多样化。早期留学生多学习理工专业,如今已遍布各个领域,人文、社科专业所占比例逐年上升。

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毕业后继续在海外深造。

人才的回归率与上世纪相比呈下降趋势,更多学生在海外实习、工作。

留学生就业日渐多元化,从“三师”(工程师、医师、会计师)扩展到“三家”(科学家、企业家、发明家)。

留学生归国后多集中于大中城市,扎堆北京、上海、广州的现象比较严重。

人才环流现象涌现,大量的人开始在北美、欧洲与中国之间来回流动。

专题论坛

在此,我对海归的共性作些总结,这些共性是他们对当代中国发展的巨大贡献的真实写照:他们是教科文卫领域的栋梁,留学归国人员占了大学校长的78%,博士生导师的63%,实验室主任的72%。

他们发挥着参政议政的作用。现在相当多单位的智库里都有留学生,他们向国家积极建言献策,对推动中国各方面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他们积极参加民间外交,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包括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和国际形象等。

他们发挥社团和公益组织的作用。目前中国的许多协会、NGO组织都由海归牵头组成。

他们在创业大潮里充当了尖兵的角色。海归的创业推动了中国在新经济、新技术、新领域的迅猛发展,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的近百家中国企业里,绝大部分是由海归创办或者是参与管理。

他们是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重要推手。

他们是跨国公司在中国的主力军。很多海归成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掌门人,对推动中国和跨国公司的合作,加速中国和多国经济的接轨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他们是发展中国第三产业的重要力量。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为海归提供了施展拳脚的巨大空间。

他们为中国带回国际上先进的技术和人才。

他们为中国带来了国际化的创业理念、商业模式和新的社会文化观念。

目前中国的留学事业已进入一个新阶段,这将是中国未来30年非常显著的一个大趋势,也是中国与国际接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未来中国全球化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就是继续扩大留学,继续吸收留学生回国。我相信在中国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留学生的作用会越来越大。

俞敏洪:留学的意义不言而喻。中国从封建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留学生在各个领域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稍微梳理历史的脉络便会发现,中国任何一次变动或改革,都与留学生有着一定的联系。詹天佑、钱学森、孙中山、邓小平等等都曾出国留学,当然并不是说不出国就当不了国家领导人,成不了大业,但是我们多少可以看出留学对推动中国政治改革、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意义。通过留学这样的交流,能够在中国的文化中融入很多新鲜的充满活力的元素,这些元素不能光靠读书和互联网,必须通过人亲自传带过来,而他们就是中国千千万万的留学生。

正所谓留学岁月,岁月是一个需要浸泡的过程,如何才能让留学不仅仅停留在找个好工作的意义上,而是真正起到改变我们当今价值、文化体系的作用?我认为首先要在国外的大学里浸泡,学习他们的方法、技能;其次要在先进的社会里浸泡,学习他们的机制和构造。然而当下出国考试人群中的大部分是出去读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他们的思路和方法已经基本定型,他们的语言能力也受到了年龄的限制,因此在国外的中国人除了做试验、写论文,与西方社会文化的交流非常少。因此我建议今后的留学生要做好长期留学的准备。可喜的是,如今这已逐渐形成一种潮流,很多学生高中毕业后就选择了去国外读本科,然后在国外继续他们的硕士、博士学业。这个转向恰恰是中国留学的意义所在,中国的未来需要这样的人才,既懂得中国文化,又懂得西方文化,既精通中国语言,又精通西方语言,而这不是二三年硕士或博士课程所能给予的。

润物细无声。中国的发展和改革,需要一代又一代的留学生像春雨一样潜移默化改变着各个领域。美国的很多诺贝尔奖,都来自美国发展的最近100年,我坚信,未来30年中国也会有这样的成就,他们最有可能是来自经过思想价值碰撞后成熟的那一批人,他们将会在当下及未来的几百万留学生中产生。

专题论坛

李开复:很多人问我,如果你没有去美国留学,还会拥有今天的成就吗?美国的这段留学经历对你有什么样的帮助?

我想说,没有留学,也许我不会收获那么多,更难有今天的成功。

我把这段留学经历给予的许多东西比喻成礼物,而这其中的十个礼物是我难以忘怀的。

当我去美国田纳西州的一个天主教学校读初一时,那里的老师、同学都对我这个英文极差的东方人加以鼓励,老师在课堂上夸我为数学天才,而我只是因为在台湾背过这个数学算式题而已,但从此以后我便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踊跃参加各种比赛。这是留学带给我的第一个礼物:自信。

第二个礼物是信任。我清楚地记得,因为不认识很多英文单词,历史老师对我说,你可以把试卷拿回家做,你可以用字典,你可以花需要花的时间,但我相信你不会翻开教科书。可想而知,当时这对我是一种怎样的震撼。所以我懂得了既要做到诚信,更要珍惜别人对你的信任。

第三个礼物是无私的教育。我刚到美国时,一个词都听不懂,校长发现这个情况后,每天中午边吃午餐边教我,直到我能听懂老师的课堂教学。我一直没有忘记校长对我的无私的付出。另一件让我非常感动的事是我的高中数学老师,当我在十年级时把高中所有的数学课念完后,他对我说,你接下来应该读大学的课程。可当时我必须开车30分钟才能到上课地点,但我又没到开车的法定年龄,老师知道后每个星期三次来我家接我,让我在十一、十二年级就能够修到两门大学的数学微积分。

第四个礼物是实践。今天的教育更多的是背书本上的东西,但是我非常相信那句话:看过的你会忘记,听过的你会记得,但是做过的你才真正的理解。当时每一堂课都有那么多实践的项目,不会只告诉你指数是怎么回事,而是会教你为什么要学指数,如果你挣100块钱,每年10%的利率,10年之后你会有更多钱,我认为这才是指数的概念。另一实践是我在高中参与的创业活动,同学们一起运营一个公司,决策、推销、分红,都像真的一样,这些都让我受益匪浅。

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我得到了留学的第五个礼物:兴趣。刚开始我并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专业,便随意选了数学和法律,一年多后我才发现自己并不适合。还好,学校不仅允许换专业还鼓励我们选修不同类型的课程,后来我选修了计算机,这才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

读博士时,我得到了第六个礼物:平等。它让我对美国的教育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当助教时给学生们上课,自以为教得很好,课后学生却给了我很差的评语,认为我仿佛在表演自己的戏剧,没有与学生进行目光接触,更没有与他们很好地沟通。正是学生们给我的当头棒喝,才会让我去琢磨怎样才能做一个好老师,师生平等是良好沟通的前提,也是良好课堂气氛的前提。

我得到的第七个礼物是研究的真谛。做一个科学家,其核心是什么?我的博士生导师告诉我,他对任何一个学生的期望就是他要成为某个领域的世界第一,不管这个领域是小是大。这一直鞭策着我不懈地努力,一定要在某个领域达到世界第一。

第八个礼物同样来自跟导师的对话,那就是

回忆与故事:我们曾经的留学生活

专题论坛

教育的真谛。我的导师曾语重心长地告诉我,教育的真谛是研究的精神,懂得如何独立地解决一个尚未被解决的问题,教育的目的便达到了。

我的博士生导师是我的第九个礼物,他的为人深深地影响了我。在跟他学习的过程中,我提出他教给我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行不通,我想尝试其他方法。他在听完我的分析后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支持你这样做。后来有记者问他,当时李开复挑战你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他说,在科学的领域里人人平等。从这句话里,我学到的远远不只是人人平等,更多的是包容和勇于接受别人的胸怀,即使这个人比你差很多。所以在我后来的工作生涯中,无论在研究院还是产业部门,我始终认为要让你手下的优秀员工发挥出最大的潜力,惟有支持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做事情。

第十个礼物就是我认为要用不同的角度看待每一个问题。东方的教育所面临的一个巨大的瓶颈就是认为每件事情非黑即白,比如“下水道的盖子为什么是圆的”这个许多人都知道的面试题,其实它并没有标准答案,而是要看你是否有考虑问题的多种思维。21世纪能够接受不同的思维方式,能够以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不仅是一个科学家的胸怀,而且是一个身处21世纪的人所需要的学习态度。

我认为上述十点是自己在留学过程中所得到的最好礼物。当然,我并不是说不到美国就不可能得到它们,到了美国就一定能得到它们;中国的教育在发展,美国的教育也各有不同,只是我很幸运地遇到了很多好老师,进入了很多好学校。回想过去,如果我没有留学,我有没有可能得到这么多礼物,成为今天的我?我想答案一定是否定的。

王  强:留学带给我最重要的一个收获,就是要展现个性。出国前我自以为国外的什么场合都要穿得西装革履,但当我获得计算机硕士学位,走进贝尔研究所的第一天,我就改变了原先的想法。那天我西装革履,皮鞋锃亮,自以为这才是匹配贝尔的着装,但是当我走进研究所,却惊讶地发现,包括顶头上司在内,没有人这样穿着。中午老板请我吃午餐时,首先就提出来希望我从明天起不要穿西装,原因是贝尔研究所规定,只有在面对投资者等重要客户时才需要注意着装,而当时我的级别是不需要这样做的。后来我发现在美国一般从事高科技技术领域的人,为了充分发挥大脑的聪明才智,在穿着上都是把舒服作为第一标准。我想这个故事应该是我留学生涯的一个缩影吧,因为在国外的许多年里,时时刻刻都在感受着不同文化带来的冲击。

回忆和总结自己的海外生涯,我总在思考这样一个命题:留学与梦想。是啊,大到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个体,只有梦想才能让生命机体永远保持鲜活。当年马丁?路德金的一句话“我有一个梦想”,不仅推动了整个美国的民权运动,甚至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而留学恰恰是完成人生梦想的一个最有效的载体之一。留学好比当年学数学,学负数之前我们不知道除了正数还有其他领域存在,我们的目光很狭隘。在我看来,留学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是指寻求知识甚至只是一个学位,而广义则是要改变灵魂的承受力,给你带来看世界的不同眼光,不同的眼光往往决定了你是否能敲开成功的大门。我读硕士后的第一门课是微积分,本来我的数学底子就差,加上老师是位印度人,说英语夹带着浓重的印度口音,第一节课下来我基本上什么都没听懂。但我想实现人生的梦想必须先经过一种历练,这样梦想才能有腾飞的一刹那。于是我补了半年的本科数学,最后咬着牙杀出一条血路,两年半时间攻读了计算机硕士学位。这段经历告诉我,留学在更大程度上,是一枚测验你灵魂承受力的试金石。

如今的留学生大多选择了商科、计算机等实用学科,固然这是社会蓬勃发展的需要,但丢弃了梦想,不仅没能学有所成,回国后也缺乏较大的竞争力。其实越个性化竞争力越强,留学给予我的另一个启示就是,要在自己脚踏实地的奋斗

专题论坛

中建立自信,只要是梦想,执著地坚持下去,最后品尝的一定是成功。

于  丹:我没有海外留学的经历,农村下放或许可以成为我的一种别样的留学方式吧。1989—1991年,研究生毕业的我在一个叫柳村的地方下放锻炼,在一个小印刷厂里,我们几个城市来的女孩一人手里拿一块丝棉跪在地上擦油墨,一天下来,每个人的腿都跪得站不直了,这让我看到生活中另外一种坐标。其实留学就是如此,改换我们的生活坐标,转换我们的价值体系和学习方法,因为我们从不知道原来那些弹琴、写情书、翻着琼瑶小说的手还能适应那样一种生活。那段岁月,当我面对一个新的从未体验过的生活环境,就好像很多学生初到国外留学时的不适应,怎么办呢?对我来说,一是迅速地接受它;二是改变它;最后在原有的价值体系之外建立新的快乐生活方式。

果然,后来碰到的一件事大大地改变了我们的境遇。当时印刷厂里没人能校对古文书籍,而古文正是我们几个中文系研究生的强项,我们完成这本古文书校对工作后,厂里拿到了很多报酬,我们的生活也随之大大改善,更重要的是,柳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开始与我们打成一片。这是我说的第二阶段,抓住机遇,尽自己所能地改变它,也许留学生活里的种种艰辛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甜蜜味道。后来我在这贫瘠的乡间找到了乐趣,每天下班后骑着一辆小自行车,在乡间小路上绕,跟那些曾经害怕的狗嬉戏之后,便回到我的小屋里写东西,我的第一本书就这样诞生了。

总之,柳村的那段“留学”经历决定了我一生的态度,它让我知道书斋里的万卷书有读完的时候,互联网时代,用Google、百度什么都能查到;但千山万水、人间冷暖却是要靠我们去亲身历练。为什么今天我讲《论语》、《庄子》都尽可能地选用最简单的方式,那是因为我忘不了柳村里的那些大哥、大姐,这些最纯朴的村民印刻在我的人生记忆里,没有他们,没有这样一段“留学”岁月,大家想想,以我这样一个读着风花雪月长大的女孩子,怎么能选择这样一种草根的方式去解读中国国学呢?这段经历教我懂得了民主不仅仅是一个政治概念,更是一种文化权利的分享。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个弟子拿了一碗米去问师父,一碗米有多大价值?师父说那得因人而异,一碗米,如果给一个家庭主妇蒸成米饭,可能变成一块钱价值。一碗米给一个有点头脑的小商人,把米泡一泡,包成几个粽子也就四五块钱的价值。但一碗米如果给了一个更有头脑的大商人,把米酿成一小瓶酒,就能得到二三十块的价值了。我想说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碗米,蒸成米饭加工时间最短,但也只能得到最低价值;米和酒形态相距最远,加工过程最长,当然所冒的失败风险最大,但最后却实现了最高价值。过早地说自己是什么,就意味着你放弃了成为其他的可能性。一个人如果能走到最远,用人类独有的自信心,行遍千山,看到生命的历练与变化,那么你经历的苦难沧桑都可以变成你成长的依据和财富。我希望年轻一代都能够把自己生命的这碗米酝酿出最大的价值,在当今这个美好的时代,以一种自信、达观的态度走遍千山,开始自己的留学生涯。

左晓蕾:当我离开北京飞往巴黎的时候,我的海外留学生涯开始了。当飞机降落在戴高乐机场,我的心灵就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与当时的首都机场相比,那里是另外一番天地,当然现在的首都机场已经今非昔比。来到巴黎市中心,这种感受更加强烈,130多个精致的博物馆,各种建筑风格的房屋,穿着各异的行人,塞纳河上美丽的39座桥,我不仅感受到了现代化社会的巨大冲击,也第一次见识到多元化的文明。尽管街上的每个法国人似乎都在彰显他们的个性,但法国人对自己的语言,对本国文化的崇拜和尊敬,最让我震撼。凡尔赛宫的建筑和陈设,特别是卢浮宫里那些巨匠的油画,不准拍照等一系列严格的规定像保护珍宝一样守护着这些文化瑰宝。每当我在一幅作品前看到那些虔诚的参观者,我常有这

10

专题论坛

样的感触:中国并不缺乏大师级的艺术家,但为什么现在很少有人再去顶礼膜拜张大千、齐白石、徐悲鸿的许多优秀作品?我们的文化传承是不是已经遇到了危机?

几年后我飞往美国,在飞机上我又感受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那是与法国人完全不同的美国人的个性,他们随意、自在,很多人大花裤子、小背心,休闲地喝着咖啡。但当我开始在美国求学时却发现美国人同时又是很严谨的,以我的博士论文为例,在审查时老师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每一步推理都需要给他论证,这是我国的博士教育所缺乏的。这段经历为我后来的知识储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又过了几年,我来到新加坡工作,后来又到马尼拉的亚洲管理学院教书,在那里我目睹了亚洲金融危机,也让我对经济落后国家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从法国到美国,再到亚洲,留学的经历促成了现在的我,现在我的孩子也已开始在斯坦福大学的学习。我想通过我的留学故事告诉大家:今天的世界日新月异,其发展速度之快要求我们在读万卷书的同时,必须行万里路,只有开阔视野,历练人生,我们才能赢得自己的世界。

查建英:我的留学之门是偶然间开启的。1981年,我上北大中文系的时候,外语还不被人们重视,我的英语水平也很差。偶然间听说可以申请美国奖学金,便去了当时的北京图书馆,找到一本美国大学的留学手册,随便挑了十几个听说过的学校,发了一批申请信,结果很快就有了回音。我就这样稀里糊涂地去了美国留学。

当时我只有一个非常模糊的愿望,出去看看那个世界。后来很多人问我,在美国的日子是不是特别孤独?其实,当时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出去,见到各种各样的生活形态,每天都在接受新鲜的事物,我几乎没有时间来忧愁和思乡。尽管老师们都对我这个来自红色中国的稀罕物非常友好,但他们还是告诉我,你不是来玩的,英文系该学习的法文同样要过关。当时我连英语都说不利索,学法文更可想而知了。后来我抱着背水一战的心态,白天黑夜地学习英文和法文,终于能逐渐跟上课堂的节奏了。所以,我建议现在的小留学生们不要去中国人特别多的城市,只有在一个没有拐杖可以给你支撑的地方,才能让自己“脱胎换骨”。比如当时我的学校,学文科的中国人只有我一个,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不仅在课堂里学习,更在生活中交到了各式各样的美国朋友,我曾去黑人社区吃饭、跳舞,带我去的黑人朋友也因为第一次把一个中国女孩介绍给大家而感到非常骄傲,这是一种非常有趣的体验。

读研究生后,美国独特的教学方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是一种师生平等的交流,尤其是学生挑战老师的场景随处可见。其实中国古代的书院里,老师和学生也是平起平坐的,我们经常在古画中看到弟子或坐着、或弹琴,围在老师身边探讨问题,可惜的是在中国的现代教育里已经很少能看到这样的场景了。我在哥伦比亚大学的老师萨伊德,上课时不喜欢大家坐在下面听讲,因此学生们有坐在窗台上的,有坐在桌子上的,大家各抒己见,甚至很多次,师生之间为了各自的见解争论起来,这样的方式,带给每个人的收获都是很多的。也许这就是美国教育鼓励个性的独到之处吧。

长期以来中国的留学生大部分都选择了实用学科,胡适先生也曾说,大部分国人出去都是短暂、实用的态度,苟且速成。结合自己的留学经历,我也觉得这不是明智之举。改革开放30年,中国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我们更急需促进文化复兴的东西。因此今后的留学生也应多学习人文、社科类的专业。同时,政府应为留学生提供归国就业的机制。一直以来很多学生没有选择文科,就是因为这些专业的留学生回国后的发展空间相对较小。我想,只有环境改善了,学子们才能更好地为国家的建设出一份力。

           (李佳佳 摘编)

11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ju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