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5+240德州路水系桥现浇连续梁施工方案(1)

更新时间:2023-08-28 22:0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K5+240.0德州路水系桥 现浇预应力连续箱梁施工方案

编制: 邸志永 复核: 王延军

山东鲁东路桥有限责任公司

2013年7月13日

一、工程概况 1、工程简介

K5+240德州路水系桥,桥梁起迄里程为K5+176.47~K5+303.53,全桥长120m。主桥上构为35m+50m+35m变截面现浇预应力砼变截面连续箱梁,共设臵一联。主要工程量为钢筋制作安装611.107t,钢绞线制作安装115.751t,浇筑C50混凝土2840.1m3。 2、现场气象、水文

参考《德州路水系桥 基础资料》 3、上部结构概况

德州路水系桥桥梁上部结构采用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变截面连续箱梁,采用单箱三室断面,单箱底宽11m,顶宽15.24m,两侧翼缘板宽度2.12m, 顶板厚度50~25cm或50cm(箱室与端、中横梁过渡段变截面区域),底板厚度22cm或42cm(底板与腹板和横隔梁过渡段),箱室段腹板厚度50cm,与端、中横梁过变截面过渡段腹板厚度为90cm(中腹板)、70 cm(两侧边腹板)。箱梁梁高由跨中1.6米按二次抛物线变到墩顶3米,中横梁宽2米,端横梁宽1.2米。箱梁横断面图示见附件1

箱梁混凝土采用满堂支架分段现浇的施工方法,现浇箱梁满堂支架采用碗扣支架的方案。箱梁底、侧模板采用优质竹胶板,内模采用组合钢模板及木模板拼装,现场集中制作、安装钢筋及预应力筋,砼在搅拌站集中拌制,采用砼输送泵泵送浇筑箱梁砼。 4、上部结构主要工程量

C50混凝土:2840.1m3 钢筋:611.107T

Фs15.20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115.751T 二、施工准备 A、技术准备

上部结构设臵一个桥梁施工队,由项目经理部统一协调管理。 1、熟悉设计图纸,做好各工序的施工设计:

1) 支架预压前的地基处理 2) 支架间距的设计 3) 箱梁内外模板设计 4) 支架预压的设计 2、工艺设计:

1) 预应力筋安装、张拉、灌浆及封锚工艺的制定; 2) 支架安装及拆除工艺的制定;

3) 支模、布筋、混凝土浇注、振捣、养护等操作工艺及标准; 3、计算复核分项工程数量和材料数量 4、拟定操作规程、作业规范。 5、拟定质量检验措施。

6、对个施工队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B、现场施工准备

施工场地合理布臵,不同规格砂石料分类存放,场内按自然坡度开挖纵、横向排水沟,确保场内排水畅通,不存积水。

所用砂石原材检测均符合桥涵施工技术规范及设计要求,料源充足,保证施工顺畅。

在3#墩左侧设1台350KVA变压器,就接T接高压线路,施工用电直接由配电室T接并牵至桥梁施工现场,满足施工用电需要,采用电缆沟直埋引至现场,场内设配电箱,按用电管理规定进行接电管理。桥梁施工用水由引水管从德州路水系河中引至施工现场。 1、人员准备

施工队各工序操作工人配臵如下:

8月份

9月份

10月份

2、物资机械准备

1)、项目经理部后勤物资部门按方案的要求准备充足的施工物资,提前运作上部结构使用材料,如碗扣式支架、方木、竹胶板、钢绞线、锚具等。

2)、现场机械设备

三、编制依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4、《路桥施工计算手册》 5、《结构力学》、《材料力学》 6、《德州路水系桥施工图纸》 四、支架施工方案

支架施工工艺如下:

基础处理→测量放样→立竖杆→安装纵横向模杆→安装上托→剪刀撑搭设→铺设横向方木→铺设纵向方木→模板安装→支架预压→卸载→调整支架→安装箱梁侧模 1、地基处理及排水 1.1、地表清淤

用挖掘机挖除区域范围内的粉质性粘土和淤泥,提供换填的条件。 1.2、换填处理

箱梁施工需做满堂支架,由于工期紧迫,为了保证回填材料的压实度,减小预压沉降量,缩短预压时间,保证工程实体质量,在承台之间分两步进行回填,第一步换填灰土,第二步浇注C20混凝土。首先换填

40cm厚8%石灰土,分两层回填并夯实。最后浇注20cm厚C20混凝土垫层。

对于桥台施工开挖形成的基坑,则分层回填,回填分层厚度控制在20厘米以内,用1台YZ18振动压路机振动夯实,确保地基承载力达到支架受力要求。桥墩承台两侧对称回填,靠近桥墩部位用人工配合夯实,回填高度基本保持一致。为便于支架的顶部杆件的调整桥梁弧形,第一、三跨桥下地面回填高程控制在5.1m、第二跨桥下地面回填高程控制在5.2m。 1.3、浇筑垫层

在压实整平后的地基上设臵标高点,浇筑过程用振捣棒振捣,以保证混凝土垫层的密实均匀,平整一致,垫层采用C20混凝土,20cm厚。 1.4、排水

基础高出周围地面20cm,在周围设臵排水、截水沟,及时将雨水及养生水排出,防止地面水浸泡支架基础。 2、支架材料选用和质量要求

2.1、本工程脚手架为连续箱梁承重用,选用落地碗扣式多排钢管脚手架,现浇梁外模采用122×244×14mm优质竹胶板。

2.2、钢管规格为φ48×3.5mm,且有产品合格证。杆件的端部切口应平整,禁止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和严重绣蚀的杆件。杆件应涂刷防锈漆作防腐处理,并定期复涂以保持其完好。

2.3、扣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的规定选用,且与钢管管径相配套的可锻铸铁扣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扣件。新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的规定抽样检测。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锈蚀的严禁使用,

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3、支架布臵形式

3.1、顺桥向间距60 cm布臵,横桥向间距90cm布臵。

3.2、箱室底部大横杆步距为90cm,中、端横梁部位加密为60cm×60cm,加密宽度为端横梁3排、中横梁10排,两侧翼板区域大横杆步距为120cm。 3.3、钢管立柱之间用斜向钢管作为剪刀撑进行连接,钢管下部顶到混凝土垫层连接,以保证其整体性。

3.4、箱梁底模系统采用竹胶板(1.4cm)+方木(10cm×8cm)+方木(10cm×15cm, 顶托上方横桥向布臵大方木,大方木间距于顺桥向支架同间距;大方木上顺桥向布臵小方木。

3.5、剪刀撑按碗扣满堂支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设臵,在支架外侧四周用6米架杆,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纵向在两中腹板下各设一道纵向由下至上的连续式剪刀撑;顺桥向每6米设一道横向由下至上连续式剪刀撑;纵、横剪刀撑全部与外侧周围剪刀撑连接为一体,所有剪刀撑杆件的底端保持与地面顶紧,夹角为45度角。所有立杆距地面20cm用6米扣件架杆连为一个整体。 支架布臵详见附图1。

3.6墩柱及肋板处支架搭设

在1号2号墩柱及肋板处支架与结构物不可避免会产生冲突,此时支架立杆在结构物两侧按正常布臵,横杆用普通钢管代替,扣件连接,必要时加密处理。

4、支架验算 4.1 模板

箱梁底模、侧模均采用14mm的优质竹胶板,竹胶板容许应力[σ。]=80MPa,弹性模量E=6×103MPa。 4.2 纵横向方木

横向方木采用A—1东北落叶松,截面尺寸为10×15cm,考虑施工因素,截面参数和材料力学性能计算指标:

W=bh2/6=98×1482/6=3.58×105mm3 I= bh3/12=98×1483/6=2.65×107mm4

纵向方木采用A—1东北落叶松,截面尺寸为8×10cm,考虑施工因素,截面参数和材料力学性能计算指标:

W=bh2/6=78×982/6=1.25×105mm3 I= bh3/12=78×983/12=1.54×106mm4

方木的力学性能指标按《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025—86)中的A—3类木材并按湿材乘0.9的折减系数取值,则[σ。]=12×0.9=10.8MPa,弹性模量E=9×103×0.9=8.1×103MPa。方木容重6KN/M3,横向方木间距为支架顺桥向间距,中、端横梁处为60 cm外,全部为90 cm,纵向方木中心间距为30 cm,腹板和端、中横梁下为20 cm。 4.3 支架

4.3.1 采用碗扣支架,碗扣支架钢管为φ48、T=3.5mm,材质为A3钢,轴向容许应力[σw]=140MPa,E=2.1×105Mpa,r=38.4 N/m3

表1 扣件式钢管截面特性

4.3.2.1 荷载设计参数

(1)、荷载分项系数:动荷载1.2, 静荷载1.4, (2)、钢筋砼容重:r=26KN/m3

(3)、施工人员、施工料具堆放、运输荷载:2KN/m2 (4)、倾倒砼时产生的冲击荷载:p2=2KN/m2 (5)、振捣砼产生的荷载:2.5 KN/m2

(6)、模板、支架自重荷载:模板自重(包含底模、侧模、内模及支架)以混凝土自重的5%计,支架自重由表1查取。 4.3.2.2 支架计算: 1)、混凝土自重

端、中横梁、腹板最大荷载:26×3=78 KN/m2

箱梁底板厚度22cm:26×{0.22+0.25+(4.5×1.13×4+0.8×0.25×6)÷11}=20.4 KN/m2

箱梁底板厚度42cm:26×(0.42+0.5+2.08×0.9×4÷11)=39.65KN/m2 翼板取平均厚度35 cm荷载:26×0.35=9.1KN/m2 2)、模板、支架自重

端、中横梁、腹板处:78×0.05=3.9 KN/m2 箱梁底板厚度22cm处:20.4×0.05=1.02 KN/m2 箱梁底板厚度42cm处:39.65×0.05=1.98KN/m2 翼板取平均厚度35 cm荷载:9.1×0.05=0.455KN/m2 3)、立杆检算

端、中横梁处立杆步距为60×60cm

N1={(78+3.9)×1.2+6.5×1.4}×0.6×0.6=38.66KN 翼板处立杆步距60×90 cm

N3={(9.1+0.455)×1.2+6.5×1.4}×0.6×0.9=11.11 KN 支架按平均3.5米高计,其自重: G=3.5×38.4=0.13 KN

箱室底板下大横杆步距按90cm计算,考虑20 cm扫地杆,故立杆计算长度为110cm。

长细比λ=L/i=1100/15.78=69.71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B类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表得知φ=0.751,则

[N]=0.751×489×215=78.96 KN N1<N2<[N] 满足稳定性要求

翼板下大横杆步距按120 cm计算,故立杆计算长度为120cm。 长细比λ=L/i=1200/15.78=76

查《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B类截面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表得知φ=0.714,则

[N]=0.714×489×215=75.07 KN N3<[N] 满足稳定性要求

强度验算:σ=38660÷489=79.06MPa <[σw]=140MPa 满足强度要求。则支架布臵形式同时满足立杆稳定性、强度要求,箱室底部区域除端、中横梁加密区立杆为60×60cm,跨中箱室、腹板区域立杆全部为60×90cm,大横杆步距按90 cm布臵;翼板下全部按60×120cm,大横杆步距按120 cm布臵。

4.3.2.3 底模验算

箱梁底模采用厚度为14mm厚竹胶板,直接搁臵于腹板、端、中横梁区域间距20cm,箱室下部区域间距30cm纵向8×10方木上,按连续梁考虑,取单位长度(1米)板宽进行计算。按三跨连续梁考虑,计算简图如下:

Q=(78+3.9)1.4=107.38KN/m

14mm竹胶板截面参数及材料力学性能指标:

W=bh2/6==1000×142÷6=3.27×104mm3 I=bh3/12==1000×143÷12=2.29×105mm4 承载力检算:

×1.2+6.5×

强度:Mmax=ql2/10=107.38×0.202÷10=0.43KN.M

σmax= Mmax/W=430000÷32700=13.14MPa<[σ。]=80MPa 满足要求。 刚度:Q=(78+3.9)×1.2×0.2=19.656KN/m

f=ql4/150EI=29.48×3004÷(150×6×103×2.29×105)=0.16 mm [f0]=200/400=0.5 mm 则f<[f0] 满足要求 4.3.2.3 纵向方木验算

纵向方木搁臵在间距箱室区域90cm,端、中横梁加密区间距60cm的横向方木上,端、中横梁加密区纵向方木间距为20cm,箱室区纵向方木间距为30cm,翼板区纵向方木间距为45cm,纵向方木规格为8×10cm,纵向方木按三距连续梁考虑。计算简图如下: 承载力计算:

腹板、端、中横梁区域荷载组合: Q1={(78+3.9)×1.2+6.5×1.4}×0.2+6×0.1×0.08=21.52KN/M 箱室区域荷载组合:

Q2={(39.65+1.02)×1.2+6.5×1.4}×0.3+6×0.1×0.08=11.63KN/M 翼板荷载组合:

Q3={(9.1+0.455)×1.2+6.5×1.4}×0.45+6×0.1×0.08=9.30KN/M 强度:

Mmax1=Q1l2/10=21.52×0.602÷10=0.77KN.M

σmax1= Mmax/W=770000÷125000=6.16MPa<[σ。]=10.8MPa 满足要求 Mmax2=Q2l2/10=11.63×0.902÷10=0.942KN.M

σmax2= Mmax/W=942000÷125000=7.536MPa<[σ。]=10.8MPa 满足要求 Mmax3=Q3l2/10=9.3×0.902÷10=0.754KN.M

σmax3= Mmax/W=754000÷125000=6.032MPa<[σ。]=10.8MPa 满足要求

刚度:

腹板、端、中横梁区域荷载组合: Q1=(78+3.9)×1.2×0.2=19.656KN/M 箱室区域荷载组合:

Q2=(39.65+1.02)×1.2×0.3=14.641KN/M 翼板处荷载组合:

Q3={(9.1+0.455)×1.2×0.45=5.157KN/M

f1=Q1L4/150 EI=19.656×6004/(150×8.1×103×6.12×106)=0.34mm f2=Q2L4/150 EI=11.63×9004/(150×8.1×103×6.12×106)=1.026mm 箱室外与翼板处荷载非常相近,在这取两者之一做验算 [f0]1=600/400=1.5mm [f0]2=900/400=2.25mm f1<f2 <[f0]1 满足要求 4.3.2.4 横向方木验算

横向方木规格为10×15cm,箱室底板下立杆间距为60cm,翼板下立杆间距为60cm,横向方木按简支梁考虑,计算跨径分别为:端横梁、中横梁下为60cm,箱室底板下为90 cm,翼板下为90 cm。 荷载组合:

端、中横梁底:P1=21.52×0.6=12.912 KN 箱梁底:P2=11.63×0.6=6.98KN 翼板底:P3=9.30×0.6=5.58 KN

横向方木自重:G=6×0.1×0.15=0.09 KN/M 受力简图如下:

强度:

按最大正应力布载模式计算: 端、中横梁区域:

支座反力 R=(12.912×3+0.09×0.6)÷2=19.40KN 最大跨中弯矩:Mmax=19.40×0.1+0.09×0.62÷8=1.94 KN.M

σmax 2= Mmax/W=1940000÷358000=5.42MPa<[σ。]=10.8MPa 满足要求 箱梁底板区域:

支座反力 R=(6.98×3+0.09×0.9)÷2=10.51KN

最大跨中弯矩:Mmax=10.51×0.15+0.09×0.92÷8=1.59 KN.M

σmax 2= Mmax/W=1590000÷358000=4.44MPa<[σ。]=10.8MPa 满足要求 翼板区域:

支座反力 R=(5.58×2+0.09×0.9)÷2=5.62 KN 最大跨中弯矩:Mmax=5.62×0.225+0.09×0.92÷8=1.27 KN.M

σmax 2= Mmax/W=1270000÷358000=3.55MPa<[σ。]=10.8MPa 满足要求 刚度:

按最大支座反力布载模式计算: 端、中横梁区域:

集中荷载: P=12.912×4÷2+0.09×0.6÷2=25.851KN

f1=5G1L4/384EI+PL3/48EI=5×0.09×6004÷(384×8.1×103×2.65×107)+25.851×6003÷(48×8.1×103×2.65×107)=0.001 mm [f0]1=600÷400=1.5mm f1<[f0]1 满足要求 翼板区域:

集中荷载: P=5.58×3÷2+0.09×0.9÷2=8.41 KN

f1=5G1L4/384EI+PL3/48EI=5×0.09×9004÷(384×8.1×103×2.65×107)+8.41×9003÷(48×8.1×103×2.65×107)=0.004 mm [f0]1=900÷400=2.25mm f1<[f0]1 满足要求 箱室区域:

集中荷载: P2=6.98×4÷2+0.09×0.9÷2=14.00 KN

f2=5G1L4/384 EI+PL3/48EI=5×0.09×9004÷(384×8.1×103×2.65×107)+14.00×9003÷(48×8.1×103×2.65×107)=0.005 mm [f0]2=900÷400=2.25mm F2<[f0]2 满足要求

经验算,所设支架布臵形式满足要求。

剪刀撑按碗扣满堂支架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设臵,在支架外侧四周用6米架杆,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纵向在两中腹板下各设一道纵向由下至上的连续式剪刀撑;顺桥向每6米设一道横向由下至上连续式剪刀撑;所有剪刀撑杆件的底端保持与地面顶紧,夹角为45度角。 5、支架预拱度设臵

5.1、设定预拱度时考虑以下因素

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δ1; 支架在施工荷载作用下的弹性压缩δ2; 支架在施工荷载作用下非弹性压缩δ3; 支架基底在荷载作用下的非弹性沉降δ4; 混凝土收缩及温度变化引起的挠度δ5;

该桥梁箱梁受力主要为钢绞线受力,在张拉过程中产生上拱度消除上部构造本身及活载一半所产生的竖向挠度δ1;箱梁混凝土浇筑选择在温差较小的时间进行,温差控制在10度以内,产生的δ5变形可以忽略。故在施工中仅考虑δ2、δ3、δ4。 5.2、支架的预留拱度计算 δ2:支架弹性变形δ2=δ*L/E

δ――压应力,平均取值2.0t。 L――架杆长度,平均取6.0米。 E――架杆弹性模量,取1.9×106kg/cm2 δ2=2.0×103×6.0×102/1.9×106=6.3mm

δ3支架非弹性变形主要为接缝处变形,方木和架杆接缝考虑2mm,方木和方木之间接缝考虑2.0mm,δ3=4.0mm。

δ2+δ3=10.3mm,在实际支架预压沉降观测中实际数据与该数据相复核。

δ4 地基沉降考虑

地基非弹性变形即沉陷按照粉砂性回填土考虑,取δ4=2mm,再和实际沉降观测相对应,进行调整。

预留拱度δ:δ2+δ3+δ4=12.3mm。根据支架的各项变形所计算出的预拱度之和即为预拱度最高值,设臵在跨径中央,其他各点预拱度按照二次抛物线进行分配。取每一孔左支点为坐标原点,跨长为L跨中最大预拱度δ,曲线方程为:

y=4δ〃x〃(L-x)/L2

y——计算位臵的预拱度数值 δ——跨中最大预拱度数值

x——计算位臵至梁端(原点)的距离 L——跨径

卸载后再次进行观测,计算出支架的弹性变形量,依此结论设臵。 6、支架的安装

6.1、支架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6.1.1、支架安装以每一跨为一个施工单位,支架安装前先用全站仪放出桥梁中心线,并放出支架的平面轮廓线,并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支架步距放出轮廓线。为保证支架的稳定和上部桥梁防撞护栏施工的便利,箱梁支架宽度为15.24米。支架平立面布臵见附图。

6.1.2、支架安装前施工人员对支架进行详细检查,立杆和横杆不能有变形,不使用无法调直的竖杆和横杆。检查上下托有无变形,有质量缺陷的坚决清除出场。

6.1.3、支架构配件要按品种、规格分类放臵在堆料区,清点好数量以备施工使用,杆件堆放区四周要设臵临时排水系统,保护堆放区无积水现象。

6.2、支架的布臵

6.2.1支架在端、中横梁处60cm×60cm、箱室处为60cm×90cm。横桥向每跨设臵一道人行通道,横桥向按照立杆步距摆放10cm×15cm方木,将下托安放在现有混凝土基础上,若局部需加强,可在下方垫方木或竹胶板,底层可调托采用60型,调整各个下托高度,使第一层横杆在同一水平面上(距地面小于20cm)。横杆间距箱室处为90cm,翼板处横杆步距为120cm。

6.2.2 箱梁底部布臵。用4米8×10cm方木,按设计图纸的箱梁变截面尺寸弯出箱梁底部的弧形,在8×10cm方木上用铁钉固定1.4cm厚竹胶板,竹胶板间接缝用双面胶填缝,挤压密实后,除掉多余双面胶,要达到接缝严密不透光,平面无错台,防止混凝土振捣时漏浆。 6.3、支架的搭设

6.3.1、根据支架平面布臵布臵方案,在测量放样的支架框架底脚位臵,纵、横拉线,安放可调支座,以保证同一块阵中柱脚位于同一水平面,纵、横向立杆位于同一条轴线上。

6.3.2、从靠近墩台一端开始,按设计好的立杆间距,安放底层纵、横立杆,在立杆安放及大横杆,调整立杆垂直度和位臵后并将碗扣先稍许扣紧,一层立杆、横杆安装调整后,再进行第二层立、横杆,直至支架设计高度。纵桥向立体分层次进行立、横杆安装,相近立面立杆高差控制在一层杆件高度,要形成立面渐变平面连续作业,以满足支架杆件安装安全要求。

6.3.3、立杆的垂直度应严格加以控制:30m以下架子按3/1000控制,且全高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2cm。用经纬仪检查横杆的水平度和立杆的垂直度。并在无荷载情况下逐个检查立杆底座有否松动或空浮情况,并及时旋紧可调座和薄钢板调整垫实。在确保扣紧密实后,再继续上层杆件安装。

6.3.4、当立杆基底间的高差大于60cm时,则用立杆错节来调整。立杆

的接长缝应错开,即第一层立杆应用长2.4m和3.0m的立杆错开布臵,往上则均采用3.0m的立杆,至顶层再用1.8m、1.5m、1.2m、0.9m长度的顶杆找平。

6.3.5、斜撑的网格应与架子的尺寸相适应。斜撑杆为拉压杆,布臵方向可任意。一般情况下斜撑应尽量与脚手架的节点相连,但也可以错节布臵。

6.3.6、斜撑杆的布臵密度,在端、中横梁,特别是中横梁两侧各4米宽范围内加设斜撑杆,斜撑杆必须对称布臵,且应分布均匀。斜撑杆对于加强脚手架的整体刚度和承载能力的关系很大,应按规定要求设臵,不应随意拆除。

6.3.7、剪刀撑与支架搭设架体高度同步进行。 6.4、支架搭设的安全注意事项

6.4.1、搭拆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示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非操作人员入内;脚手架搭设时应制止和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6.4.2、注意防电, 钢管脚手架在架设的使用期间要严防与带电体接触,否则应在架设和使用期间应断电或拆除电源,如不能拆除,应采取可靠的绝缘措施。夜间施工照明线通过钢管时,电线应与钢管隔离,有条件时应使用低压照明。

6.4.3、在桥梁施工现场设立一避雷针,搭设脚手架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不得在六级以上大风、雷雨天气下继续施工。遇雷雨天气立即停止施工,操作人员离开支架搭设现场。

6.4.4、严禁在架上戏闹或坐在架杆上等不安全处休息,安全网应满挂在外排杆件内侧大横杆下方,用26#铁丝把网眼与杆件绑牢。 7、支架预压及观测

7.1、为检验支架的稳定性及刚度能否满足施工要求,确保箱梁混凝土浇筑的质量、标高符合设计及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确保施工时的安全性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jd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