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10信息化应用技术

更新时间:2023-12-27 01:1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0 信息化应用技术

10.1 虚拟仿真施工技术

1.国内外发展概述

虚拟仿真是在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仿真技术、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以及传感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交叉学科。目前该技术在军工、航天、机械制造等领域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研究与应用刚刚起步,主要集中在三维(3D)建模技术或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ling)技术、4D技术。BIM技术主要集成了建筑项目本身的相关信息,属于静态信息,主要用于项目设计分析;4D技术则基于3D模型,引入时间因素,进行施工进度的可视化展示,但没有考虑资源等关键因素。虚拟仿真施工技术将可视化技术在建筑项目中的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2.基本概念

虚拟仿真施工技术就是基于虚拟模型技术而提出的用于建筑项目设计与施工过程模拟与分析的数字化、可视化技术、其扩展了4D(3D+时间)技术,即不仅考虑了时间维,还考虑了其他维数,如材料、机械、人力、空间、安全等,因此可称之为“ND”技术。

3.主要技术内容

虚拟仿真施工主要包含以下技术内容: (1)三维建模技术

运用三维建模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建立用于进行虚拟施工和施

工过程控制、成本控制的施工模型。该模型能将工艺参数与影响施工的属性联系起来,以反应施工模型与设计模型之间的交互作用,施工模型要具有可重用性,因此必须建立施工产品主模型描述框架,随着产品开发和施工过程的推进,模型描述日益详细。通过BIM技术,保持模型的一致性及模型信息的可继承性,实现虚拟施工过程各阶段和各方面的有效集成。

(2)仿真技术

计算机仿真是应用计算机对复杂的现实系统经过抽象和简化形成系统模型,然后在分析的基础上运行此模型,从而得到系统一系列的统计性能。基本步骤为;研究系统→收集数据→建立系统模型→确定仿真算法→建立仿真模型→运行仿真模型→输出结果,包括数值仿真、可视化仿真和虚拟现实VR仿真。

(3)优化技术

优化技术将现实的物理模型经过仿真过程转化为数学模型以后,通过设定优化目标和运算方法,在制定的约束条件下,使目标函数达到最优,从而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定量的依据。它使用的方法包括: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动态规划、运筹学、决策论和对策论等。

(4)虚拟现实技术

虚拟建造是在虚拟环境下实现的,虚拟现实技术是虚拟建造系统的核心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融合了人工智能、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工业建筑技术、网络技术、电子技术、机械技术等高新技术的综合信息技术。目的是利用计算机硬件、软件以及各种传感器创造出一个融合视觉、听觉、触觉甚至嗅觉,让人身临其境的虚拟环境。操作者沉浸其中并与之交

互作用,通过多种媒体对感官的刺激,获得对所需解决问题的清晰和直观的认识。

4.技术指标与技术措施

施工工件动力学分析:如应力分析、强度分析; 施工工件运动学仿真:如机构之间的连接与碰撞; 施工场地优化布置:如外景仿真、建材堆放位置; 施工机械的开行、安装过程;

施工过程结构内力和变形变化过程跟踪分析; 施工过程结构或构件及施工机械的运动学分析; 施工过程动态演示和回放。 5.适用范围

工业与民用建筑、市政工程、土木工程施工方案编制及施工过程控制。 6.已应用典型工程

上海正大广场,首都机场3号航站楼停车楼、广州西塔及有关大型体育场馆等项目。

7.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虚拟仿真施工技术可通过虚拟仿真预演优化设计,减少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碰撞,优化并加快施工过程,提高施工质量。该技术的应用不但具有理想的经济效益,更具有改变传统建设工程设计施工生产方式、提高施工技术人员素质、推动行业科技进步的作用。该技术的应用能充分展现行业与企业的施工管理和新技术应用水平。

10.2 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

1.国内外发展概述

常规建筑工程结构施工控制,主要依靠经纬仪、水准仪、激光铅直仪、全站仪等光电测量技术设备进行施工测量控制与放样工作。在高层建筑施工中,主要采用吊锤法、激光铅直仪投点法和精密天顶基准法进行平面基准传递;这些方法对环境条件有特定要求,可以满足一般高层建筑结构工程的施工测量质量控制要求。但是,随着不规则结构的建筑总高度的升高,其平面基准与高程基准的传递误差累积增加,作业难度加大,受施工环境影响和干扰较多,垂直度偏差控制的精度较低,完全依靠逐层传递的施工测量成果精度无法进行科学的定量评价,很难保障超高层建筑、复杂结构形体的三维空间动态变形控制与实时性施工需要。

GPS技术作为一种全新的测量手段,在工程控制测量中已逐步得到使用,GPS定位技术的优点主要体现在精度高、速度快、全天候、无需通视、点位不受限制,并可同时提供平面和高程的三维位置信息等。GPS技术在国内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刚刚起步,仅限于个别工程,GPS技术在复杂结构工程施工和测量定位中该如何应用等问题还需要研究。

2.基本概念

应用工程测量与定位信息化技术,建立特殊工程测量处理数据库,解决大型复杂或超高建筑工程中传统测量方法难以解决的测量速度、精度、变形等技术难题,实现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安全的有效控制。

3.主要技术内容及特点:

(1)如何应用GPS技术提高大型建筑工程施工中测量的精度以及提高测

量工作效率;

(2)测量数据处理方法的优化;

(3)测量可视化技术(通过计算机辅助的方式,将电脑与全站仪连接,构件安装偏差的大小和方向以图示的方式直接反应在电脑屏幕上,便于指导校正工作,加快工作进程);

(4)智能全站仪大仰角三维坐标测量法的快速、准确定位;

(5)建筑结构受日照、温差、风载等影响条件下的变形监测方法与变形特征分析。

4.技术指标与技术措施

(1)建立或应用测量机器人(智能全站仪)建筑测量的成套技术与工艺。 (2)建立或应用智能全站仪大仰角三维坐标测量修正模型。 (3)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超高结构建筑垂直度偏差和轴线偏差控制。 (4)建立特殊复杂工程测量信息化处理数据库。 5.适用范围

适用于大型复杂或特殊复杂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变形等监测,也适用于海事水下工程、隧道工程、道桥等工程。

6.已应用典型工程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项目,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台址项目、香港维多利亚海湾海事工程、隧道工程等大型项目。

7.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能够提高测量效率,保证测量精度,节省人力,推进施工生产过程的技术进步。

10.3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工程远程验收技术

1.国内外发展概述

基于射频技术的非接触式施工现场人员管理系统在香港等发达地区和国家应用比较普遍,在国内施工项目上应用不多,应用技术相对成熟。工程远程验收系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视频接口技术、数据库技术的集成创新和应用,技术成熟,在国内多个项目成功应用,效果显著。

2.基本概念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是利用远程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和基于射频技术的非接触式技术或3G通信技术对工程现场施工情况及人员进出场情况进行实时监控,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工程的监控和管理,通过视频信息随时了解和掌握工程进展,远程协调、指挥工作能够实现将施工现场的图像、语音通过Internet传输到任何能上网的地点,实现与现场完全同步、实时的图像效果。通过视频语音通信客户端软件,对工程项目进行远程验收和监控,并能实现将现场图像实时显示并存储下来。

3.主要技术内容

(1)远程视频图像监控:监控用户可以通过网络察看每个监控摄像机采集的施工现场实时动态图像,远程调节监控摄像头的光圈、焦距和景深,控制云台的旋转。

(2)多画面显示:远程监控端能够多画面循环显示,也能进行单画面和多画面显示方式切换,对画面可以放大和缩小。

(3)远程视频图像存储:监控用户可以将远程视频图像存储在本地计算机硬盘上,能够对记录下的影像资料进行检索、回放、定位、快放和慢放等

操作。

(4)用户权限控制:为了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系统可以对用户的级别进行严格的控制,赋予不同级别用户不同的权限,所有用户只能在授权范围内进行监控操作。

(5)现场作业人员管理:利用基于射频技术的人员身份识别系统实现现场作业人员的进出场管理和现场作业人员的统计分析。

(6)远程监控和视频采集

是系统的网络传输和硬件部分,将建筑工程现场的局部细节以及施工面的视频图像实时记录在视频媒体介质上,通过网络将实时采集的视频图像传输到远程质量验收管理系统中。具有视频采集、传输管理、应用存储、远程访问管理、质量验收应用等具体功能。

(7)图档管理

对本工程相关图纸进行管理(主要是电子图纸),完成电子图纸的导入和管理,并进行图纸管理和整个验收系统的集成,实现在远程验收时随时可以调出相应的图纸作为验收参考和备案依据的功能。

(8)验收报表

主要用来处理相应的验收报表,实现报表的维护、填写等功能,并实现本分系统和整个远程验收系统的集成和其它分系统的交互。验收报表子系统严格按照《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等各项规范规定,包括国家和地方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规定的标准性报表,并可根据企业和工程特点自定义项目报表。

(9)多媒体交互

在工程质量验收时,验收中心人员与现场人员远程实时交互通信,形成联动协作的音视频同步系统和文字等的交流,提高质量验收的效率与验收部位的准确性。

(10)知识中心

具有收集工程验收相应规程规范、企业标准等内容的功能,为验收过程中的相关人员提供知识支持。

4.技术指标与技术措施

(1)实现施工现场工作人员身份的无接触采集和管理; (2)实现施工现场图像的实时采集、远程查看及回放; (3)实现异地专家对工程的远程质量验收和资料归档、查询; (4)实现施工现场与远程验收专家的实时交互通信。 5.适用范围

大型房建、土木工程、市政工程、大型超高钢结构工程。 6.已应用典型工程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项目、广州西塔项目,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台址项目、国家体育场等。

7.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的应用能起到规范工程现场管理、减少违规操作、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节省资源、提高工程验收效率的作用。

10.4 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

1.国内外发展概述

国际上工程量计算的发展普遍经历了从手上计算量到三维软件自动计算量逐级演变的过程。一开始的手工算量过程非常繁杂,重复性劳动大,特别容易出错。这是由于手工算量所有计算都是由手工求得,因此使得低级计算错误和预算人员理解偏差等造成的错误难以避免。软件表格法计算量是基于手工算量的改进和延伸,这种方法需要用户一边在软件中输入计算量表达式,一边往计算机中输入数据同时还要考虑扣减关系,因而计算仍然非常烦琐。二维算量软件的出现实现了以平面扣减方法进行工程量计算。该方法以计算规则为依据,预算人员通过画图确定构件实体的位置,并输入与算量有关的构件属性,软件通过默认的计算规则,自动计算得到构件实体的工程量,自动进行汇总统计。二维算量软件以平面扣减方法进行工程量计算,计算速度通常较快,但是由于其不能实现三维精确扣减,所以计算精确度相对低一些,但是考虑到工程量计算规则的规定,其与手工算量方法计算精度应相差不大。目前,算量软件已发展到三维算量的阶段。三维算量以实行三维空间实体的三维扣减,算量精度很高,对很多复杂的三维模型扣减计算误差都很小。由于三维算量软件更直观地显示构件的位置关系,所以能够更容易发现一些画图和属性设置错误。再加上更加人性化的界面,可以减少了预算人员大量的劳动时间,还可以比较轻松进行例如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工程量等的计算。

国内的工程量计算软件发展也经历了三代的演变。1990~1995年期间普遍使用的第一代计算软件,即表格参数法算量软件。它的主要方法与手工算量类似,需要用户自己区分构件类型,然后根据不同的建筑部位列出算量表

格,并由用户从施工图中查出相关参数录入电脑,由电脑进行工程量计算及汇总。这类软件的优势是与手工算法十分接近,易于用户掌握使用。当然,其弱势也很明显,它很难以描述构件之间的几何连接关系,不能进行工程量自动扣减。第二代算量软件即二维图形法算量软件盛行于1995~2000年。使用二维图形技术将施工图录入电脑,并套用定额,再由电脑进行工程量计算及汇总。软件可自动判定构件之间的几何关系,进一步提高了工程量计算的自动化程度。局限性是只能处理二维图形,不能直观描述较复杂的建筑构件,而且缺乏严谨的数学空间模型,计算复杂建筑物时容易出现误差,再加上不能利用设计院的施工图电子文档,使得用户录入图形操作相对复杂。第三代算量软件始用于2000年,是基于三维可视化的算量软件。在三维图形平台上,可实现快速三维图形建模,并套用定额、由电脑自动进行工程量计算及汇总。

2.基本概念

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是建立在二维或三维模型数据共享基础上,应用于建模、工程量统计、钢筋统计等过程,实现砌体、混凝土、装饰、基础等各部分的自动算量。用户除了按照图纸提供的定义信息、布置构件、楼层组装建立模型外,还可以通过转CAD图和接动结构设计数据快速建立、获取模型。有了模型后用户只需输入少量的控制参数,程序自动按相应计算规则扣减计算,用大量的自动化计算替代原来手工计算的内容,如自动套取清单项、自动套取地方定额、自动生成清单项目特征等,然后汇总生成各种类型的表格。在清单统计模式下可同时按清单规则、定额规则平行扣减,并自动套取清单和定额做法。

工程量和钢筋量的计算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工作贯穿项目

招投标、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结算的全过程,其特点是工作量大、内容繁杂,需要技术人员作大量细致、重复的计算工作。特别是清单模式下,无论是招标方还是投标方都需要计算两遍工程量。招标方需要计算清单量和定额消耗工程量,并且需要对清单项进行特征描述。由于计算规则不同,两遍计算得出的是不同的计算结果。而投标方需要核对招标方提供的清单量,同时计算施工方案工程量,也需要两种计算结果。因此,相比定额模式下双方都多计算了一遍工程量。由于工期时间比较紧张,要求造价人员高效、灵活、精确地完成工程量计算,把更多的时间运用在投标报价技巧上,这些单靠手工是很难按时保质保量完成的。

建立工程量计算模型的过程是通过各层平面布置和最终组装形成整体模型来完成的。在模型输入中布置各层梁、柱、墙、门窗、板、阳台、挑檐、台阶等构件,以及基础构件如条基、地梁、筏板、承台、桩等构件,工程量自动计算软件可直接读取这些信息就可以统计出如下工程量:砌体工程量、混凝土工程量、基础工程量、装饰工程量等。大量工程量的统计要根据建筑和构件的布置找出相关几何量,比如房间的净面积、周长,房间周围墙的面积,柱、梁、墙、楼板的体积和外露部分的面积,门窗面积、周长,整栋建筑外围周长、面积,各层建筑面积等。因此程序可以以模型为基础,准确算出相应的几何量来实现自动统计。统计整体地面时,要已知房间的面积;统计屋面时,要已知屋面的坡度和全部面积;装修统计要已知内、外墙面积;模板统计要已知混凝土外露部分的净面积;脚手架统计要依据建筑的外周长、房间面积和净高。因为整体模型和各层布置是已知的,因此软件可以直接统计这些工程量,用这种方式统计的工程量有:楼地面工程量、屋面防水保温

工程量;门窗工程量;装饰工程量;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脚手架工程量;土石方和平整场地工程量等。

3.主要技术内容及特点

工程量自动计算新技术的发展应突出以下的内容: (1)基于三维模型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进行建模。

(2)可自动识别电子版设计文档,快速识别出轴网、柱、梁、墙、门窗、柱钢筋、梁钢筋、墙钢筋、板钢筋。

(3)可以在三维立体可视化的环境中实现整个建模和计算过程,通过系统提供的可视化修改查询工具,对模型的所有细节信息进行控制。

(4)以构件作为操作对象,系统工程量和钢筋工程量可以通过构件几何尺寸直接读取,实现构件交接处的自动扣减,如墙体计算中自动扣减门、窗、洞口的面积,算梁混凝土体积时自动扣减柱所占的长度等。

(5)自动套取定额,提供完整的换算信息。

(6)开放的完整的报表系统,实现工程量的自动分类汇总及报表输出。 与传统的算量方法相比,新的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具有显著的特点,具体细节如表10.4-1所示。

工程量自动计算新技术特点对比表 表10.4-1 对比项 算量思路 传统 软件 异通点及软件优势 建立楼层概念,分建立楼层概念,分 思路相同,符合算量层计算 层计算 思路 可直接读取结构数反复翻看、记录图 软件自动获取模型、据、导入CAD图或照纸信息 照图录入无需重复看图 图录入 清单规则、各地定内置清单规则及各额规则难理解、难记、地定额规则,直接选无需考虑,软件内置 易混淆 用即可 自动套取相应定额查找定额或清单规范 和清单,自动生成项自动实现快速准确 目特征 人工考虑扣减 根据计算规则自动扣减 建立模型 自动扣减更简单 实现方式不同,自动计算不会出错 软件汇总更灵活 识图 计算规则 套用做法及 清单项目特征 扣减关系 计算构件 列计算式 计算结果 按计算器 自动计算 可任何时候按不同方式自动汇总 结果分类汇总 人工加以分类 软件计算更精确 准确率 异型构件扣减计算根据构件之间实际困难 相交情况扣减 手工调整计算式,调整模型,相关联且相关联量不会自动构件量自动调整 调整 软件更容易实现变更 变更调整 4.技术指标

(1)应用一套以上工程量自动计算软件。

(2)该软件要满足《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GB50500。 (3)该软件应适应全国各地的不同定额和计算规则。 5.适用范围与应用前景

基于三维模型的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普通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项目中

招投标、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结算全过程的砌体、混凝土、装饰、基础等各部分的工程量自动计算,以及钢筋统计等。为满足具体施工环境的需要,工程量自动计算软件的发展更倾向于往易用性(使用方便,初学者容易上手)、健壮性(可以处理复杂的不规则构件)、精确性(计算结果精确)、开放性(建立开放式的定额库,计算规则可以人为修改和补充)和重复使用性(一次建模多次使用)等几个方面。

另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数据交换的需要,目前的很多工程量软件、钢筋软件和组价软件之间已经开发了良好的接口,数据已经可以实现互相输入输出。在施工阶段,三维算量软件和进度管理软件和材料软件的融合可以动态地显示出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从而可以进行已完成工程量和消耗材料量的分析对比,及时的发现施工漏洞,从而尽最大能的节省投资,提高效益。但在目前的阶段,工程量计算软件与项目管理软件、材料软件仍没有实现较好的结合。随着工程造价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化技术在建筑业内应用的不断发展,基于三维模型的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与项目、材料管理软件的融合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虽然这项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集成后的新功能也还在探索阶段,相信随着研究的进行,其功能必然能够得到更大的发挥,甚至引起建筑行业的革命性变化。

6.典型工程与应用实例

工程量自动计算和统计技术目前已在施工领域取得普遍关注。应用三维建模和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的工程量自动统计软件,也在部分大型工程中应用。部分典型案例如表10.4-2所示。

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案例表 表10.4-2 项目名称 安徽黄山玉屏假日酒店 甘肃煤炭学校实训楼 辽宁鞍山市职业技术教育基地-体育馆 辽宁锦州凌河宾馆 山东淄博市长途汽车站 安徽鸿润?都市华庭24号楼 甘肃阿拉善左旗中凯大厦 山西滨东花园10号住宅楼

建造时间 结构 类型 框剪结构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 框剪结构 框架结构 框剪结构 框架结构 建筑面积 工程造价(平方米) (万元) 72100 11253 11253 16494 42000 10291.47 16958.6 约15000 约3000 约3000 约3400 约9800 约1091 约2242 约1447 每平方米单方造价(元) 约2080 约1337 约2665 约2061 约2300 每平方米钢筋含量(kg) 84.5 78.79 约81 约65 约65 工程计算所需时间 10d 6d 15d 10d 25d 7d 12d 10d 2009年 2009年 2008年 2008年 2008年 2008年 2009年 2008年 约1060 约70.6 约1322 约1368 56.47 74.51 剪力墙结构 10573.77 在一些高难度的施工项目中,工程量的自动计算技术更是发挥了显著的优势。例如在洞巴水电站的施工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如边墙、墩体基础、弧形门槽、闸墩等形体特殊的构筑物,此外河道修葺、道路平整、建筑物的开挖等都无一不涉及工程量的计算,在这种情况下用传统的工程量计算方法很难实现精确计算。三维模型的应用使得工程量计算的作业方式由传统的手工

及误差大等问题,从而极大缩短了工程造价评估的时间。

7.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工程量项目经济管理、工程造价控制是基本建设的核心人物,正确、快速的计算工程量是这一核心任务的首要工作,工程量计算是编制工程预算的

基础工作,具有工作量较大、繁琐、费时、细致等特点,约占编制整份工程预算工作量的50%~70%,而且其精确度和快慢程度将直接影响预算的质量与速度。改进工程量计算方法,对于提高概预算质量、加速概预算速度、减轻概预算人员的工作量、增强审核和审定透明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的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是在三维立体可视化的环境中实现整个建模和计算的全过程,因而在实际应用之中可以4D(工程量的空间三维+项目管理的时间维)的方式显示出来、在施工方案设计前期,4D技术有助于对施工方案设计的详细分析和优化,能协助制订出合理而经济的施工组织流程,由于此时确定的施工流程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显然此项技术对缩短工期、节省成本、提高工程质量和预测、处理施工难题等非常有益;在施工阶段,三维算量软件和进度管理软件和材料软件的融合可以动态地显示出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从而可以进行已完成工程量和消耗材料量的分析对比,及时地发现施工漏洞,从而尽最大能的节约投资,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采用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可进一步促进招标过程中工程量信息的公开化。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标底准确性和标底泄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利于公平竞争,避免工程招标中的弄虚作假、暗箱操作等不规范的招标行为,从而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

10.5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

1.国内外发展概述

国外工程项目管理实行严格市场化和私用化条件下的招标和工程监理制度,其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思想方法,控制理念短期内很难在国内实际中

全面推广使用。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体制、工程项目管理思想的特殊性决定了国外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集成应用短时间内很难全面适用我国的工程项目管理实践。

国外成熟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集成应用系统无法直接移植到中国工程项目管理行业,主要原因除了投融资体制和项目模式等原因外,系统还涉及电子商务应用,并与国这有的相应政策和法律环境直接相关,因此推广适合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特点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无论从技术上还是经济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现意义。

国内目前的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实施及集成应用,或偏重于项目成本管理,或偏重于公司级的流程控制,缺乏基础成本数据的支持,并且都没有与企业整体的财务资金系统很好地集成,很难达到实时动态监控项目成本运转的目的。

在国内外的工程建设信息化技术应用领域,指标编码或信息编码是伴随着多咱业务处理和管理的需求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而逐渐系统化发展起来的。在国内外工程建设行业,工程的分部分项指标符号或工程计量指标代码是最基本的工程业务指标编码,由于建设工程物资材料在工程建设费用中占有很大比重需要从不同的地区厂家采购,物资材料编码成为工程材料采购供应管理信息化业务中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近年来,国内以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为代表的一些大型企业为规范管理、提高管理现代化水平,都相继进行了企业家及工程项目管理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2.基本概念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或集成应用技术是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对项目

的业务处理与管理,或进一步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项目管理的各业务处理与管理信息系统模块进行应用流程梳理整合或数据交换整合,形成覆盖项目管理主要业务的集成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项目管理过程的信息化处理和业务模块间的有效信息沟通。

统一的基础信息规范分类和编码技术是有效实施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及集成应用的基础。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的实施从过去的单项业务处理过程应用发展到管理信息系统应用或集成应用,必须首先实现工程基础信息的规范,才能使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和集成化处理有据可依。

3.主要技术内容及特点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及集成应用主要技术内容包括以下模块:项目办公事务管理(与业主、监理、设计、分包分供单位、上级机构、地方政府的沟通);项目进度计划管理(支持与P3、Project进度管理软件的集成);材料的采购计划与入库、限额领料与出库,盘点及周转材料的管理;设备管理(包括租赁及内部调拨);工程承包合同的计量与支付、劳务合同的结算与支付;项目成本管理与核算,相关报表自动生成;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技术方案、工法及图档管理;项目质量与安全管理(管理过程的及时有效记录及审批过程的可追溯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的动态数据实时传输、实时监控和分析预警管理。

(1)以企业资源计划思想为指导方针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及集成应用利用企业资源计划思想建立工程资源集约化管理信息模型。按照企业资源计划的普偏原理构建整个业务系统,实施时根据企业实情况分阶段建设、逐步集成的道路。

(2)以施工预算为基础进行精细化管理

通过对工程项目业务的广泛调研和细致分析,发现工程项目数据都具有时间、专业、部位 、成本科目等不同维度的要素,因此实现以业务流程(时间进度)为顺序、施工预算为基础、各类合同为主线的基础数据采集功能,然后为各级管理人员提供多种统计分析模型,使管理人员追溯到施工过程的细节,实现精细化管理。

(3)工程项目施工全生命周期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及集成应用系统主要功能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管理、招投标管理、工程信息管理、合同管理、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资源使用管理、资源信息管理、财务与资金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竣工管理等,覆盖了工程施工的全生命周期。

通过工程施工预算为基础进行的工程项目成本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工程精细化控制。

(4)业务财务一体化

建立工程管理与财务资金管理业务一体化的基础资源体系。以施工预算为基础进行精细化管理的工程项目,可以在此基础资源体系上实现项目管理与财务系统的完全集成。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及集成应用系统中的各种成本数据在财务系统生成凭证,同时从财务资金系统获取财务数据。

(5)可靠性、可用性

依靠合理的网络逻辑结构规划,服务器位于专门的DMZ区,避免受到网络攻击;软件上采用成熟稳定的数据软件和操作系统,硬件上中心机房设计了双机热备系统,通信传输通道采用双纤自愈结构。

(6)实用性、易用性

对于基层业务操作人员来讲,使用的实用性、易用性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7)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的主要技术内容和特点是: 1)基础信息规范分类

按照层群码分类法进行编码的分类和对象的标识,基础信息可分为以下类别:项目基本信息、投标信息、合同信息、质量信息、成本信息、分包信息、进度信息、健康安全及环境信息、劳动力及人力资源信息、材料信息、机械设备信息、技术信息、资金信息、风险信息、法定程序文件信息、资料管理信息。

2)基础信息编码

数据元的描述:包括数据元编号规则、数据元名称、数据元定义、数据元类型、数据库格式、计量单位等。

数据元的值域:数据元在系统运作中呈现为值,并在信息交换等功能中得到共享。数据元通常有一个允许值的集合,这个允许值的集合被称之为值域。代码集是数据元值域代码的集合,包括代码标识、代码、名称。码是代码表中对应代码名称的具体代码取值,名称指代某属性允许值的描述。值域代码集是可扩展的,值域代码集中,代码应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编码。

数据元集合:以数据元集合的形式基础信息的编码。 4.

(1)按管理信息系统分模块应用时,至少应用技术内容中的(1)项中的3个模块或以上。

(2)集成应用时,用该技术开发的工程项目管理软件系统,要实现在对

各功能模块的单独应用基础上的集成化,实现对项目的全过程管理、流程化控制,实现企业与项目部之间的内部协同。

(3)成本管理应该是项目实施过程管理信息化的核心管理内容,结合企业的特点和实际已经形成的成本控制体系,系统可以根据项目管理方式的特点以及工程专业要求灵活编制预算成本,处理成本发生和成本变更实现多级控制,应做到成本数据和责任可以追根溯源,围绕与成本有关的各个环节,进行成本的预算、计划、控制、核算、结算及统计分析,实现成本、合同、信息、工程资料等业务细节处理,系统自动汇集出成本盘点报表,资金支付表单及目前工作所需的各种成本管理统计报表,提高成本统计质量,降低劳动强度。

(4)基础信息规范分类编码技术指标与技术措施主要是: 1)分析并建立基础信息的分类体系 2)建立基础信息的编码体系

3)分析基础信息的属性并按规则进行描述,为保证编码的简单和减少冗余,尽量将属性独立出来,建立属性代码表。

4)建立属性代码表数据库,根据分类和编码规则开发能生成具体基础信息编码的编码生成器系统。

5)为进行数据共享或交换,在进行管理信息系统方案设计时要综合考虑信息系统中基础编码体系的应用。

5.适用范围与应用前景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及集成应用适用于各类工程建设项目。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集成应用系统基于企业资源计划思想,建立建筑集

团企业工程项目集约化管理的信息模型,研发适合企业工程项目管理的软件系统,应用范围覆盖了企业总部、分(子)公司和项目部,主要功能包括企业经营管理、知识管理、招投标管理、工程信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竣工管理等。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集成应用系统技术先进、实施成本低、应用效果明显,在各类工程建设项目具有典型性和广泛的推广价值。

基础信息编码技术适用于建设企业及所有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6.典型工程与应用实例

中国中央电视台新台址项目、广州西塔等工程项目、其他大型工程项目。以工程项目管理为核心业务的企业。

7.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实施及集成应用是企业深化管理的一次革命,它采取以业务流程为载体、施工预算为基础、合同为依据、成本管理为主线的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的精细化、动态化管理,实现工程成本与财务运行的对比分析,有效解决了各类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复杂性、特殊性及数据可追溯性的难题,提高了管理的精细化程度,提高了流程的控制力,能够帮助建筑企业规范工程资源管理数据,优化业务数据流程,完成基础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大大节约项目管理成本,提高企业的工程管理水平,对于企业领导经营决策具有重要的辅助支撑作用。

基础信息编码技术的应用是企业与工程项目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基础,为企业工程管理的集约化实施以及信息化系统的集成和数据共享提供信息标准和规范。该技术的应用能展现企业工程管理信息化的基础性工作水平。

10.6 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

1.国内外发展概述

建筑工程资源计划管理就是国外的ERP技术。ERP理论与系统是从MRP-II发展而来的,扩大了管理模块和管理范围,更加柔和地开展业务活动。MRP-II源自欧美企业,所以在欧美发达国家应用的最广泛,特别是在制造行业,应用得尤其多,而在建筑行业应用则是近几年的事情。据查,瑞典的Skanska、韩国的斗山重工等企业应用的效果较明显。

国内建筑企业应用的还不是很多。福建安装于2005年开始上线使用,是国内第一家“吃螃蟹”实施资源计划对全部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企业,随后福建建工集团也进行了企业资源计划系统重点模块的实施;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紧随其后,2009年完成上线并全面运行将分布在全国各地的所有工程项目纳入系统中。随着中冶科工等企业对资源计划系统实施的逐步启动,这项技术的应用将会在国内建筑业逐步展开。

2.基本概念

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是引自国外的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即ERP系统。它体现了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企业管理理论,并提供了企业信息化集成的最佳方案。将企业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统一起来进行管理,对企业拥有的人、财、物等资源,通过责、权、利的进行综合平衡管理和考虑,实现产、供、销管理的最大经济效益。

通过引进ERP系统,结合建筑施工企业的特点,建筑工程资源计划管理的主要概念有:标准编码、工作分解、财务细分结构、库存组织、核算单位

(OU)、业务流程、生命周期、会计期间。

(1)标准编码

编码是代号,是保证系统中固定组织、物品等制定统一的名称。主要包括组织编码、客商编码、物料编码、人员编码、财务科目编码、项目编码等需要统一名称和标准确定系统中的惟一性。

(2)工作分解(WBS)

就是把一个项目按一定的原则分解,项目分解成任务,任务再分解成一项项工作,再把一项项工作分配到每个人的日常活动中,直到分解不下去为至。

WBS总是处于计划过程的中心,也是制定进度计划、资源需求、成本预算、风险管理计划和采购计划等的重要基础。WBS同进也是控制项目变更的重要基础。

(3)财务细分结构(FBS)

项目的财务核算层次结构在ERP系统中称为财务细分结构,是依据WBS进行综合的归并而成,是财务成本核算的基本工作结构。

(4)库存组织(Inventory Organization)

管理该公司下所有物品的库存业务,属于库存组织的组织必须指定属于哪个法人实体和经营单位。该公司下的仓库将从属于该库存组织,即仓库可以按库存组织分别管理。

(5)核算单位

具有单独的业务管理体系,实现销售、采购、应收、应付的独立业务的最基本单位,如一公司的河南分公司就是一个基本的核算单位,即是一个OU。

(6)业务流程

业务流程既是ERP系统中的工艺流程,是高级管控者对业务、人员、物料的实际工作顺序,包含相关资源与费用。

(7)项目生命周期

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外延叫大,本项技术所指的项目生命周期主要是项目中标后到项目完结的过程,主要包括项目立项、执行、例外、竣工、结算、财务决算、关闭等状态。

(8)会计期间

是指将企业连续不断的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区间,在连续反映的基础上,分期进行会计核算和编制会计报表,定期反映企业某一期间的经营活动和成果。

3.主要技术内容及特点

(1)梳理和优化各层级管理工程项目的流程。

确定目标。建筑工程资源计划管理的目标是围绕项目管理、预算管理为

管理、财务管理为重心的业务模块。

从两个维度梳理项目管理流程,其一是层级方面,首先确定各层级职权,以明确各层级管控项目的用户角色。另一维度就是从业务角度确定流程的穿越4个主要模块的业务顺序。

通过两个维度的梳理和优化确定本项技术的最终业务流程,即未来业务蓝图。

确定的流程一定是基于单位核心业务梳理和优化的;其标高可以根据企

业的管理水平和贯彻力度自行确定,可以是平均水平或平均低等水平或平均先进水平。实施的成败与目标的高低有直接关系。

(2)编制组织机构、项目、人员(角色)、物料、科目标准,规范统一编码体系。

根据需要,按照一定规则,对组织、项目、设备、客商等系统中的惟一性进行界定,制定惟一的代码,保证各级管理者的数据一致性。

制定编码可以召集企业内部专家集体完成,也可使用上级单位统一制定的标准,或借鉴其他类似企业的成果。

编码管理是保证数据惟一的又一主要环节,虽然编码可以保证物品、组织等惟一性,但如果在使用中,如果实现多点准入,也不会统一,所以应保证系统惟一准入。

(3)搭建建设工程项目资源计划管理应用技术平台,在平台上运行的内容至少包括:项目行政办公管理、项目营销管理、合同管理、计划进度管理、采购管理、物资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内容。

国外的ER软件目前应用最多的是德国的SAP、美国的Oracle产品。他们都是适用各种行业的软件,功能强大,包含业务、财务、HR等模块。但由于适用各种行业,所以是一个开放式的软件,各单位(行业)使用时还需要重新组装(配置)。

目前这两种软件在国内都有专业的实施团队(咨询公司)负责流程梳理、软件配置工作,根据要求,搭建好客户需要的相应模块和流程设置等工作。这些基本是由咨询公司帮助完成的。

(4)进行系统设置、业务静态数据的初始化,保证财务动态数据的正确

性。

咨询公司也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帮助客户实现数据初始化和培训工作。但需要企业的关键用户一同完成。

关键用户根据咨询顾问的格式要求,整理和汇总静态、动态数据,以OU为单位,在顾问指导下导入动静态数据,实现数据的初始化。这些工作量大,精度高,其财务数据1分钱都不能差。

(5)数据并行、切换、共享的处理。

系统数据初始化后,就可以运行使用了,为了验证新的系统数据的准确性,需要与原有财务系统保持并行运行,最少需3个月的验证期满后,确定新旧系统无数据差异,方能进行系统的切换。切换最好根据国内的财务年度转换期间,即核算年度末为宜,这样可以保证新旧系统的年度完整账目。

(6)与其他系统的接口或数据交换。

一般的ERP系统都提供数据接口国内,如果是标准的数据应用可以直接使用接口导入导出数据,如果需要与其他软件进行对接,根据需要开发相应的接口也较容易。

4.主要技术指标

(1)以工程管理的财务管理为核心,通过资源计划管理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业务财务一体化,保证工程项目的各种采购合同、进场、出库、库存、应收、应付、资产、债权、债务数据的一致性。

(2)系统中各业务体系之间、各级组织人员之间必须完全关联,以保证业务数据有效性和真实性。

(3)通过工程项目的预算成本、计划成本、实际成本的对比分析,实现

项目成本处于实时监控状态。

(4)实现工程项目的规范化、流程化管理,各级管理者按照设定的流程根据角色实现审核审批管理。

(5)实现工程项目管理主要资源的准入控制。对人员的进出与调配、客商档案的建立、物资设备的增加、财务科目的变更等建立标准的准入机制。

(6)有助于实现工程项目的生命周期管理。实现项目立项、执行、竣工、结算、财务决算、关闭的过程节点控制。

(7)项目管理各类操作人员的个性化界面,操作界面简洁,只显示权限内的工作和任务。

(8)实现工程管理数据信息的源头输入、有序共享使用,保证数据的真实、透明。

(9)通过应用逐步形成企业数据中心或数据仓库,及时准确地为管理决策层提供各类分析报表或分析图形,有利于企业商业智能的开发应用。

5.技术措施

系统技术设计要求做到:将先进的管理思想与企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未来业务发展做出一定程度上的预测。支持对单位、多项目、集团化的财务核算体系。流程有一定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同时也应具备强大的报表系统,以满足财务查询、决策和审计的要求。

(1) 把握一个中心

企业的主要目的是盈利,因而企业的每个业务活动都要考虑经营的目标,都会有输入的费用和输出的业务结果。因此,各项业务活动的功能模块要考虑归集到财务的数据,财务应是各项业务活动归集的中心,这是系统规

划与设计必须考虑到的。

(2) 跨越二个维度

任何流程都是由角色和活动组成的。本系统就是以流程管理为核心的,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职级的权限确定,依次梳理各级管理项目的权责,最终形成系统的角色权限。第二个维度的表现形式就是业务开展进程,从哪里开始,经过哪里,到哪结束。对于建筑行业的项目管理主要是项目营销、项目策划、项目结算和项目关闭。在这些主流程下面又结合了具体的业务操作流程。二个维度是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

(3) 贯穿三条主线

作为建筑工程,其最关键的数据有两条,物流和资金流,这两条线时刻控制着企业的好与坏。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展和信息化的应用,贯穿在上面两条主线中的信息成为项目的第三条主线。未建立系统应用时,物流与信息流之间,资金与信息流之间是很难保持一致性的,或具有延迟性。而通过系统的建立使得“三流”实现了有机结合,保证了库存、资金、资产、债权、债务的一致性。

(4)关联四大模块

从信息化的角度要求,信息系统的功能越强大、上的内容越多越好。但从实践应用看,这也是风险最大的地方。对最基本的模块要保证项目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财务管理这4个基本模块必需作为第一批的内容在系统中建立应用。

6.适用范围与应用前景

(1)适用范围:本系统是多级管理项目和多项管理的一套管理软件,镶

嵌了管理的流程,对于要求规范管理工程项目的单位,是根据项目的承包方式界定成本的管控方法。无论是大中型建筑工程公司均可以使用,对于小型的建筑企业要充分论证性价比后再选择应用。

(2)应用前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不规范,流程不统一,由内外部的因素造成。如果灵活处理外部因素,规范企业内部管理行为,将对企业的高效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ERP系统作为国际知名软件系统,在国际乃至中国均得到公认,其在建筑业的应用及探讨也在试点和推广,预计会在建筑业得到普及应用。

7.典型工程与应用实例

(1)福建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福建安装)

福建安装是一个典型的中型国有控股施工企业,其业务分布在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企业实施SAP的ERP系统,通过系统的实施了,解决了企业管理信息的真实性、真实性以及集成问题,达到了预期效果;项目部在源头录入数据,保证了数据的真实性;保证眲有关数据以结构的方式存储在系统中,没有冗余,不会出现相互矛盾的数据;项目层的成本核算得到了有效监控,

对项目采购、核算、进度及现金收入和成本支出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保证了项目的有效运行;企业的规模和盈利水平得到迅速提升。

(2)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八局)

中建八局是中国建筑的全资子公司,属于国有大型施工总承包企业。企业实施OracleERS的ERP系统,企业的全部分公司和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项目全部上线运行。取得的主要成果有:通过规范化和标准化,明确了各级管控项目的权限。实现了法人管项目的基本目标;实现了业务财务一体化,保证

了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各阶段数据的一致性;实现了管理数据集成化,使项目经济管理处于实时监控状态;实现了主要资源的集中管理,使主要资源处于管控之中;细化项目管控节点,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3)福建建工集团公司

在福建安装实施资源计划系统的基础上,根据福建建工集团工程管理的需求实施了资源计划系统的一些重点模块。

8.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通过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系统的实施,可以实现企业内多个工程管理的过程控制,保证企业及工程管理数据的透明化和真实性,减少或堵塞漏洞,实现企业内工程成本与财务成本管理的一致性,实现项目是成本中心、企业是利润中心的管控目标,提高企业工程管理的经济效益,推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提升企业的信用度和社会声誉。企业成功实施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能有效提升其经济和社会效益。

10.7 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

1.国内外发展概述

国外先进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系统的效益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成的项目计划和跟踪。项目多主协同管理系统中,能够在统一的地方查看所有的项目相关信息,进行项目管理和保证项目的成功交付。

(2)提高项目的预算和预测。通过与计划的比对,在实际发生额和趋势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尽早发现问题和风险,以便采取措施应对。

(3)有效地控制项目的问题。能够在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系统中即时

地查看项目相关的所有问题。

(4)管理和沟通项目的绩效。管理人员就能够在系统中实时地了解项目的计划进度、成本和收入与预算的比对、完工预测等准确的绩效信息。

国内项目多发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已由个体化、串行流程的产品研发模式、转向上下游多方协同,兼顾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协同、企业前台和后台的协同、项目的全生命周期的协同、项目要素管理的协同等进行的整个项目过程。

2.基本原理与定义

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是以Internet为通信工具,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大型服务器和数据库技术、存储技术为支撑,以协同管理理念为基础,以协同管理平台为手段,将工程项目实施的多个参与方(投资、建设、管理、施工等各方)、多个阶段(规划、审批、招投标、施工、分包、验收、运营等)、多个管理要素(人、财、物、技术、资料等)进行集成管理的技术。

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是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领域最前沿的技术。

3.主要技术内容

(1)建设适应协同管理需求的基础网络环境,也可以租用商业基础网络环境或使用系统产品提供商的网络设施(服务器系统)。

(2)建立适应项目多方管理需求的协同管理平台,在协同管理平台上定制项目协同管理的结构、角色、权限,按机构及角色与权限实现对项目的系统管理。

(3)购置、定制满足项目管理职能的应用软件模块,在协同管理平台上

进行项目管理应用模块使用的单点登录、数据交换、应用集成等系统整合。

(4)建立以任务为核心的项目多方系统管理与信息互通系统,按任务实现项目的协同管理。

(5)建立统一的多方信息资源库,集成项目参与方的相关信息和工程项目管理知识;

(6)提供项目管理各方在网上异地进行协同设计管理、施工管理及对相关资源信息综合管理的功能。

4.技术指标

(1)基础网络系统可以是企业VPN网或企业局部网并实现与Internet相连,也可以租用或采用托管方式的网络系统,无论哪种方式均需具有足够的网络安全保障;

(2)协同管理平台需具有符合要求的安全认证、权限管理、与同类平台的互信连接、信息化办公、资料处理型应用模块定制等基本功能;

(3)软件系统主要功能不仅能满足项目管理职能的要求,而且为项目参与方提供项目信息的单一入口,可以满足项目多方进行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实时传送和共享数据信息等要求,能实现项目业主、监理、总包、设计、分包、供应商之间的协同管理。

(4)协同管理平台应具有项目管理应用系统单点登录、数据交换、应用集成等系统集成整合支持工程。

5.适用范围与应用前景

该技术适用于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多方协同管理,更能满足工程项目的单方管理。能实现项目业主、监理、总包、设计、分包、供应商之间的协

同管理,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6.典型工程与应用实例

以协同管理平台为核心的管理技术已经在武广高铁武汉车站等大型交通建设项目、水利工程中应用;以任务为中心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系统已经在宁波来福士广场等多个工程项目中应用。

7.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提高项目建设各方的信息资料沟通交流和项目日常管理工作效率,增加项目管理数据透明度,使项目管理各方资料有记录、保存,能追溯,能及时反馈,可以大大节省项目管理工作成本,能及时发现项目管理中的问题,有利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控制,推动项目投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10.8 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

1.主要技术内容

塔式起重机是机械化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由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起重机在用数量急剧上升,目前已达二十多万台。在起重机众多事故中违章操作、超载所引发的事故占60%以上。国际上早在1998黏就全面实施了安全监控管理,并列入了强制性标准,使事故下降了80%以上。

建筑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由工作显示系统、专用传感器、数据通信传输系统、安全软硬件、工作机构等组成。监控系统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塔机的管理方式,做到事先预防事故,变单一的行政管理、间歇性检查式的管理为实时的、连续的科技信息化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最终达到减

少乃至消灭塔机因违章操作和超载引起的事故的目的。

(1)主要功能

1)记录塔机工作全过程。管理者可适时掌握数据,作为对塔机检查、大修和事故判定的依据。

2)判断司机的操作指令,能自动拒绝执行超出塔机能力范围的指令,同时发出声光报警并将相应工作参数数据记入违章档案。

3)显示塔机工作参数,使司机能直观地了解塔机的工作状态,正确操作,避免误操作和超载。

4)利用GPRS远程无线传输和Internet技术,实现在联网的计算机上,实时查看塔机的工作参数,对塔机工作参数及状态分析统计,实现塔机安全管理全覆盖,知道维修保养和适时更换易损件。

(2)关键技术

1)高精度力传感器匹配及传感器在不同起重量、不同机构特性、不同温度条件下稳定工作,重复精度满足要求的解决方案。

2

精度的技术。

3)系统抗电磁干扰、宽温幅、抗粉尘、抗潮湿、抗老化技术。 4)系统适应于不同型号、不同形式的塔机普适性技术。

5)集远程数据传输、大容量数据管理、GPRS定位、多层低用户服务等内容的塔机监控网络平台集成技术。

2.技术指标

(1)实时监测和显示建筑起重机工作参数和适用范围

工作幅度:3~200m 起重量:0.3~80t 起重力矩:0.9~2400t2m 起升高度:0~400m 回转角度:±540° 行走距离:0~800m 起重量显示精度:±3% 力矩显示精度:±5% 测距精度:±0.3m 回转角度:±5°

仰俯角度:±1° 记录贮存工作循环次数:16000次

(2)反馈控制参数

当起重量达到额定起重量90%时报警,超过额定荷载3%时停止起升机构上升的运动;当起重力矩达到额定起重力矩90%时报警,超过额定起重力矩5%时停止上升和向大幅度方向运动。限制起升、变幅、回转、行走的位移,当位移接近最大位移和最小位移的规定值时,报警并强迫换为低速运转,达到极值时,停止向危险方向的运动。连续记录每一个工作循环的全部工作参数并贮存数据,最大贮存量为16000个工作循环。

(3)远程管理平台

除塔机基本参数外,另外提供吊钩速度、负荷率、力矩比等参数实时显示,超载自动弹出显示。可按照塔机名称、日期、起重量等多种方式进行统计分析,支持打印。具有24h专业数据服务器,容量1万台,保存数据180d。提供政府管理机构、公司集中管理客户、现场管理客户多种层次塔机管理服务。

(4)工作环境

系统工作温度:-20~60℃工作湿度:95%(不结霜)

抗群脉冲干扰等级:2000V防护等级:IP43

工作电压:2相220V50/60Hz允许电压波动:-15%~+10% 3.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种型号的塔式起重机,包括动臂变幅式、小车变幅式起重机。 应用领域为:建筑施工企业,起重机租赁企业,政府技术监督,建设行业管理部门,起重机设计、生产、维修、保养单位,标准研究与归口管理单位,大专院校教学,突发事件应急管理部门等。

4.已应用的典型工程

在俄罗斯、沙特、土耳其、乌克兰、香港、天津、广东、宁夏等多个地区应用,安全管理效果十分显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j0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