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习题

更新时间:2024-05-23 19:0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财 政 学》

习题库及参考答案

云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财政学》课程组

第一章 财政概述

一、填空题

1.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为政府介入或干预提供了必要性和合理性的依据,因而是分析和研究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基本理论依据。

2. 市场机制本身也存在固有的缺陷,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是这样一些产品,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它们,它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地散布到整个社区里。

4. ______________是这样一些产品,它们能分割开并可分别地提供给不同的个人,也不带给他人外部的收益或成本。

5. ______________则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6. ______________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7. ______________作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它们的运行机制是不同的,但它们的目的或目标却是共同的,即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社会的需要,实现公平与效率兼顾的目标。

8. _____________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二、单项选择题

1. ( )有效率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行动,而私人物品则可以通过市场有效率地加以分配” A、公共物品 B、私人物品 C、消费品 D、固定资产

2. 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是社会产品中典型的两极。但也有些物品是兼备公共物品与私人物品的特征,因而可称之为( )。

A、混合物品 B、公共物品 C、私人物品 D、准私人物品 3. ( )是一种经济行为或经济现象,这种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 A、财政 B、税收 C、货币政策 D、国际贸易

4. ( )是公共物品的第一个特征,即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而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物品中获得利益。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5. ( )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即多一个消费者引起的社会边际成本为零,或者说,一定量的公共物品按零边际成本为消费者提供利益或服务。

A、竞争性 B、排他性 C、非竞争性 D、非排他性 三、多项选择题

1. 市场失灵是和市场效率对应的,也就是说,市场在资源配置的某些方面是无效或缺乏效率的。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 )。

A、垄断 B、信息不充分 C、外部效应与公共物品 D、自由竞争

2. 区分或辨别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通常应用两个基本标准:( )。 A、排他性和非排他性 B、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C、私人性与非私人性 D、垄断性与非垄断性 3. 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 )。

1

A、行政手段 B、组织公共生产 C、财政手段 D、法律手段 4. 财政的基本特征( )。

A、阶级性与公共性 B、强制性与无直接偿还性 C、收入与支出的对称性 D、固定性 四、名词解释

1.财政 2.公共物品 3.私人物品 4.市场失灵 五、简答题

1.公共需要的特征是什么?

2.政府介入和干预市场的手段或政府的经济作用是什么?

第二章 财政职能

一、单项选择题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包括( )

A、筹集资金,供给资金,调节经济 B、资源配置,调节经济,发展经济 C、资源配置,收入再分配,经济稳定 D、收入分配,稳定经济,发展经济 2. 收入分配的含义通常指对( )的分配

A、国民总产值 B、国内总产值 C、国民收入 D、社会个人收入 3. 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主要调节( )的分配

A、国民收入与个人收入 B、集体收入与国家收入 C、企业利润与个人收入 D、国家收入与个人收入 4. 财政资源配置职能主要是为了取得( ) A、经济效益 B、社会效益 C、经济与社会效益 D、企业效益 5. 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 )

A、C+V+M B、C+V C、V+M D、C+M 6. 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是 ( )

A、农业 B、重工业 C、建筑业 D、轻工业 7. 我国财政收入主要来自 ( )

A、东部沿海 B、中部省份 C、西部地区 D、北部地区 二、多项选择题

1.财政对资源配置的形式( )

A、财政直接配置资源 B、财政间接配置资源

C、财政通过宏观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 D、财政通过微观调控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配置 2. 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产生的原因( )

A、市场机制不完善 B、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消费需要 C、物质生产部门的消费须要 D、财政分配的本质特征

2

3.财政实现收入再分配职能的手段( )

A、税收 B、转移性支出 C、购买性支出 D、财政性支出 4.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的对比关系为( ) A、总供给大于总需求 B、总供给小于总需求 C、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D、总供给与总需求无关系 5.从总供给的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总供给包括( )

A、消费 B、储蓄 C、政府提供的商品和劳务 D、进口商品 6.从总需求的角度看,国民收入的总需求包括( )

A、消费需求 B、投资需求 C、政府支出需求 D、出口需求 三、判断题

1.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谬尔森指出:“市场不是理想的,存在市场失灵.”( ) 2.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源的财政配置与市场配置相矛盾( ) 3.财政收入分配是对GNP的分配( )

4.政府具有对国民收入再分配和纠正不公平的双重职能( )

四、名词解释

1.财政资源配置职能 2.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 3.财政经济稳定职能 五、简答题

1.简述财政配置资源的主要内容。 2.简述财政收入再分配的主要内容。 3.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 六、论述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职能。

第三章 财政收入概述

一、填空题

1.广义讲,财政收入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广义地讲包括来自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3.折旧率的高低同财政收入的多少成_______________变化。 4.财政收入的基础部门是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财政收入实际增长是指( )

A、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 B、财政收入增长率低于物价上升率 C、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 D、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GDP增长率

2.按照马克思产品价值的构成理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是由( )构成. A、c B、v+c C、m+v D、c+v+m 3.财政积累的源泉是( )

A、v B、m C、v+m D、c+v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分配格局变化的显著特征是向( )倾斜. A、政府 B、公有制企业 C、其他所有制企业 D、居民个人 5.当价格总水平上升时,( )最有利于提高财政在价格再分配中所占的分额

3

A、人头税 B、定额资源税 C、比例流转税 D、累进所得税 6.目前,我国财政收入的最主要形式是( )

A、税收收入 B、企业收入 C、债务收入 D、事业收入 7.在财政收入形式中,通过信用方式取得的收入是( )。

A、公产收入 B、对外贷款归还收入 C、债务收入 D、耗费收入 8.提高折旧率对财政的影响是( )。

A、增加财政收入 B、减少财政收入 C、增加财政支出 D、减少财政支出

9.按经济部门分类,我国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 )。

A、农业 B、工业 C、交通运输业 D、商业及服务业 10.从价值构成看,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社会总产品中的( )。 A、C部分 B、V部分 C、M部分 D、V+M部分 三、多项选择题

1.按财政收入的形式分类,我国的财政收入分为( )

A、税收 B、中央财政收入 C、其他收入 D、地方收入 2.分配政策对财政收入的制约主要表现为( ) A、收入分配政策决定财政分配对象的大小 B、分配政策决定财政集中资金的比例 C、剩余产品价值中财政收入占的比重 D、剩余产品价值中国民收入所占的比重

3.价格上升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有( ) A、财政收入增长率高于物价上升率 B、物价上升率高于财政收入增长率 C、财政收入增长率与物价上升率大体一致 D、财政收入增长率等于物价上升率

4.建国初期我国对财政收入影响较大的有( )

A、国营经济 B、集体经济 C、私营经济 D、个体经济 5.我国财政收入形式包括( )。

A、税收收入 B、国有资产收益 C、债务收入 D、银行利息收入 E、其他收入

6.按经济部门分类,上交财政收入的部门有( )。 A、农业 B、工业 C、建筑业 D、交通运输业 E、商业及服务业

7.在国民经济中,影响M增减变化的因素主要有( )。 A、生产 B、成本 C、工资 D、价格 E、折旧

8.财政收入中直接来自农业的收入比例较小,主要原因是( )。 A、农民负担重 B、农业结构单一化 C、长期稳定负担政策 D、农业劳动生产率、商品率低 E、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 四、判断题

1.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活动,因此政府的分配政策和分配体制是决定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因素( )

2.如果物价总水平的上升主要是由财政赤字引起的,国家财政就能在GD、P在分配中分得更

4

大的份额( )

3.财政收入规模是衡量国家财力和政府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职能范围的重要指标( ) 4.提出将财政收入分为国家资源收入和税收收入两类的是亚当·斯密( )

五、名词解释

1.财政收入 2.无偿收入 3.有偿收入 4.虚假性财政收入 六、简答题

1.简述我国财政收入按收入来源的分类? 2.简析财政收入的主要影响因素? 3.简述财政收入的原则?

4.防止产生虚假财政收入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5.影响和制约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的因素有哪些? 6.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的适度标志是什么? 7.简述农业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七、论述题

1.论述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进步对财政收入规模的决定作用。 2.分析产生虚假性财政收入的主要原因。

3.分析农村产业结构变化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4.论述筹集财政收入的原则。

第四章 税收理论

一、填空题

1.现行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包括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现行增值税是以不含税价作为计税基数,即实行了______________。 3.我国的企业所得税采用____________税率,税率为_______________。 4.现行消费税采取和____________交叉征收的形式,税率采取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两种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 1.税收的主体( )

A、 税务机关 B、 国家 C、海关 D、工商机关 2.最早提出税收原则的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 )

A、威廉·配第 B、攸士第 C、味利 D、亚当·斯密 3.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课税依据 D、税率结构 4.下列税中,( )属于中央税

A、增值税 B、资源税 C、消费税 D、证券交易印花税 5.下列商品课税中,赋税最容易转嫁的是( ) A、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 B、对供给弹性大,需求弹性大的商品的课税 C、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弹性小的商品的课税 D、对供给弹性小,需求唐性大的商品的课税

5

6.税制构成的核心要素( )

A、纳税人 B、税率 C、征税对象 D、纳税期限 7.税收的强制性依靠的是( )。

A、国家对国有企业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B、国家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C、国家的政治权力 D、社会习惯势力 8.一种税区别于另一种税的主要标志是( )。

A、纳税人 B、课税对象 C、税率 D、税目 9.在税收要素中,体现纳税人负担轻重的最主要要素是( )。 A、税率 B、附加和加成 C、起征点 D、减免税 10.直接税和间接税的划分,是( )。

A、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分类 B、按税负能否转嫁分类 C、按税收的管理权限分类 D、按税收和价格关系分类 11.农业税的计税标准是( )。

A、农业收入 B、常年产量 C、农业纯收益 D、农产品销售收入 12.营业税实行的是( )。

A、比例税率 B、全额累进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13.土地增值税实行( )。

A、比例税率 B、超额累进税率 C、定额税率 D、超率累进税率 14.增值税是以增值额为课税对象的税收,从价值构成看,所谓增值额是指( )。 A、C+V+M B、C+V C、V+M D、C+M 15.税法中规定的课程对象开始征税时应达到的一定数额称为( )。 A、免征额 B、起征点 C、速算扣除款 D、计税金额 16.1978年以前,国有企业利润的分配制度总体上是( )。

A、统收统支制 B、企业基金制 C、利润留成制 D、承包制 17.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 )。

A、应纳税所得额 B、销项税额 C、进项税额 D、总产值 18.以课税对象的价格为依据,按一定比例计征的税种叫( )。 A、从价税 B、资源税 C、共享税 D、消费税 19.以课税对象的数量为依据,规定固定税额计征的税种叫( )。 A、从价税 B、增值税 C、从量税 D、所得税 20.按课税对象的性质划分,增值税属于( )。

A、流转课税 B、收益课税 C、财产课税 D、行为课税 21.国家以社会管理者身份参与企业分配的形式是( )。 A、税收 B、国债 C、利润上缴 D、股息或红利 三、多项选择题

1.税收的基本特征( )

A、强制性 B、无偿性 C、固定性 D、有偿性

2.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则的研究》提出税收原则( ) A、平等原则 B、确实原则 C、便利原则 D、最少征收原则 3.按税收的计税依据为标准税收分为( )

A、从价税 B、价内税 C、价外税 D、从量说 4. 按税负能否转嫁为标准税收分为( )。

6

A、实物税 B、直接税 C、间接税 D、货币税 5.减税免税的具体形式( )。

A、税基式减免 B、税率式减免 C、税赋式减免 D、税额式减免 6.税收的形式特征包括( )。

A、强制性 B、随机性 C、无偿性 D、信用性 E、固定性

7.属于减轻纳税人负担的措施主要有( )。 A、减税 B、免税 C、加成 D、规定起征点 E、规定免征额

8.下列税收中属于对流转额课税的有( )。 A、所得税 B、增值税 C、营业税 D、消费税 E、印花税 9.营业税的纳税人是( )。 A、从事各种货物销售的单位和个人 B、从事加工、修理修配业务的单位和个人 C、转让无形资产的单位和个人 D、销售不动产的单位和个人 E、提供应税劳务的单位和个人

10.税收按照征税对象分类,可分为( )。

A、流转税类 B、所得税类 C、资源税类 D、财产税类 E、特定行为征税类 11.税率的形式主要有( )。

A、比例税率 B、幅度税率 C、累进税率 D、差别税率 E、定额税率 四、判断题

1.税收的固定性具有连续性的含义( )

2.税收的起征点比免税额的优惠面更加广泛( )

3.所谓税收效应就是指以尽可能少的征收费用获得尽可能多的税收收入( 4.税收是历史上最早的财政范畴( ) 5.税收的主体是国家( )

6.所谓税收的社会政策,主要是指所得税政策( ) 7.税负转嫁的最早方式是变化商品的价格( ) 五、名词解释

1.比例税率 2.定额税率 3.累进税率 4.税负转嫁 5.税制结构 6.税负归宿 7.利税分流 8.利改税 9.税收 10.纳税人 11.征税对象12.税率 六、简述题

1.简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税收的作用 2.简述税负转嫁的的条件 3.简述影响税制结构的因素 4.简述税收的基本特征。 5.什么是税收制度?

7

6.简述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弊端。 7.简述“利改税”的主要功绩。 8.“利改税”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七、论述题

1.试述社会主义国家税收存在的必要性。 2.试述实行利税分流的必要性及其主要内容。

第五章 财政支出概述

一、填空题

1.随着_______________的转变和调整,财政职能的作用范围也相应地调整和转换。 2.在安排预算时,坚持按科学合理的顺序安排支出,总的原则是__________。 3.从1983年7月起,国有企业流动资金改由____________统一管理。 4.财政分配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___________,另一方面是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 )

A、财政收入 B、财政支出 C、财政再分配 D、财政收入在分配 2.( )决定财政支出的目的,用途,规模和结构。

A、国家性质 B、国家政权 C、国家职能 D、国际制度

3.我国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得以维持和不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财力保证是( )支出。 A、生产性 B、非生产性 C、补偿性 D、积累性 4.财政职能的体现都是更直接地通过( )执行的。

A、财政支出 B、财政收入 C、财政分配 D、国家补偿 5.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基本建设工作量称为( )。 A、固定资产投资额 B、基本建设拨款额 C、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投资额 D、基本建设投资额 6.《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自( )年施行。 A、1994 B、1995 C、1986 D、1996

7.财政支出是国家各级政府为实现政府职能对一部分国民收入和往年积累社会财富价值的( )。

A、分散性分配 B、结构性分配 C、集中性分配 D、全面性分配 8.固定资产投资的供应方式有( )。

A、拨款 B、贷款 C、拨改贷 D、拨款和贷款 三、多项选择题

1.国家财政支出的目的是( )

A、政治目的 B、社会目的 C、经济目的 D、政权目的 2.财政支出按最终用途分为( )

A、补偿性支出 B、消费支出 C、生产性支出 D、积累性支出 3.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为( )

A、生产性支出 B、补偿性支出 C、积累性支出 D、非生产性支出 4.财政支出按补偿性分为( )

A、购买应支出 B、转移性支出 C、生产性支出 D、非生产性支出

8

5.国家在安排财政支出时相应的要遵循的原则有( )

A、效益原则 B、平均原则 C、公平原则 D、稳定原则 6.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 )

A、经济性因素 B、政治性因素 C、社会性因素 D、收入性因素 7.财政支援农业的内容主要包括( )。

A、农林、水利、气象等基本建设支出 B、农林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C、农林部门科技三项费用 D、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支出 E、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8.下列支出中,哪些属于投资性支出( )。

A、基本建设支出 B、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C、增拨流动资金 D、国家储备 E、支付债券利息

9.财政支出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分类,可分为( )。 A、生产性支出 B、社会补偿性支出 C、投资性支出 D、积累性支出 E、消费性支出 10.经济建设支出,包括有( )。

A、基本建设支出 B、科技三项费用支出 C、增拨企业流动资金支出 D、企业挖潜改造资金支出 E、支援农村生产支出 四、判断题

1.财政支出是指国家对财政收入进行计划性安排使用,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2.财政支出的目的可分为政治,社会和经济三种目的。( ) 3.财政支出的原则是指导人们开展财政支出活动的准则。( ) 4.经济稳定和发展的主要标志是财政收入大于支出。( ) 五、名词解释

1.财政支出 2.积累性支出 3.消费性支出 4.生产性支出 5.非生产性支出6.经常性支出 7.投资性支出 8.财政支出的分类 六、简答题

1.简述财政支出的原则及其作用

2.为什么财政支出规模更能反映财政活动的规模 3.简述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

4.按财政支出用途分类的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 5.简述按财政支出归属部门分类的意义。 6.简述按财政支出经济性质分类的意义。 7.财政固定资产投资的特点有哪些? 七、论述题

1.论述安排财政支出的基本原则。 2.试述财政投资对产业结构的能动作用。

第六章 购买性支出

一、单项选择题

1.固定资产扩大的资金来源主要是( )

A、积累基金 B、折旧基金 C、积累基和折旧基金 D、外来投资

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hx7.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