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生物二轮复习多练五生命活动调节A

更新时间:2024-04-20 14:14: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大题1题多练五 生命活动调节A

1.(2017北京海淀二模,8)科研人员利用秀丽隐杆线虫研究癫痫抽搐发生的机理。

(1)当兴奋传到秀丽隐杆线虫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与 融合,释放乙酰胆碱,使肌细胞膜的电位变为 ,引起肌细胞收缩。若肌细胞持续重复收缩,秀丽隐杆线虫会出现类似于人类癫痫抽搐的现象。

(2)秀丽隐杆线虫的A基因控制合成乙酰胆碱受体。科研人员利用A基因和Z基因突变体进行实验,得到如下图所示结果。据图分析,A基因突变导致肌细胞 ,说明A基因突变导致信息传递功能 (填“增强”或“减弱”)。由 组实验结果分析,Z基因的功能是抑制抽搐发生。

(3)为进一步探究Z基因功能,科研人员进行了下表所示实验。

对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的处理 组别 敲除Z基因 Ⅰ组 - Ⅱ组 + Ⅲ组 + 转入Z基因 - - +

注:“+”表示处理,“-”表示未处理。

①实验结果说明Z基因 。 ②据此分析,图中第

4

组抽搐次数明显高于

2

组的原因

25.1 34.3 24.9 突触数目相对值 是 。 答案 (1)传出 突触前膜 内正外负

1

(2)持续重复收缩 増强 2、4、5

(3)①能够抑制(神经—肌肉)突触的形成 ②Z基因突变后,突触数目増加,加之突变的A基因导致的信息传递功能增强,抽搐频率进一步增加

解析 (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总是从上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因此,当兴奋传到秀丽隐杆线虫传出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使肌细胞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强,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引起肌细胞收缩。(2)由题图可知,仅A基因发生突变时,肌肉收缩频率明显增加,由此可见A基因突变导致肌细胞持续重复收缩,说明A基因突变导致信息传递功能增强。由2、4、5组实验结果可知,Z基因的功能是抑制抽搐发生。(3)①第Ⅱ组和第Ⅲ组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转入Z基因,结果转入Z基因的第Ⅲ组的突触数目相对值要明显小于没有转入Z基因的第Ⅱ组,由此可见Z基因能够抑制(神经—肌肉)突触的形成。②结合第(2)题和第(3)题的①可知,图中第4组抽搐次数明显高于2组的原因是Z基因突变后,突触数目增加,加之突变的A基因导致的信息传递功能增强,抽搐频率进一步增加。

2.(2017河北衡水中学七调,30)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下图表示下丘脑、垂体、甲状腺之间的关系,及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机体产热增多,该过程是通过 调节来实现的,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加速体内物质 的功能。若要设计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所具有的这一功能,常用的测验指标是 。 (2)从图中可看出,抗体A和 (填物质名称)对甲状腺起相同的生理作用,但前者 (填“会”或“不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抗体A的分泌。 (3)从图中可看出,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以通过抑制细胞X分泌 及细胞Y的 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2

答案 (1)神经—体液 氧化分解 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

(2)促甲状腺激素 不会 (3)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

解析 (1)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增多,机体产热增加,该过程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的。受到寒冷刺激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说明甲状腺激素具有加速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功能。若要设计实验验证甲状腺激素所具有的这一功能,常用的测验指标是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

(2)由图可知,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抗体A与甲状腺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使甲状腺机能增强。甲状腺激素增多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垂体和下丘脑的分泌,但是抗体A不会通过负反馈调节影响自身的分泌。

(3)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临床上可以用物质C进行治疗,该物质可通过抑制细胞X(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及细胞Y(B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来减少抗体A的产生。

3.广西壮族自治区巴马县是著名的长寿之乡,研究发现该县百岁老人血液中硒含量高出正常人3~6倍。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研究表明,硒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某些糖尿病患者通过补硒,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组织细胞加速 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

(2)为验证硒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某研究小组用模型小鼠进行实验,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

B组 别 A组 组 适量含硒的饲喂的饲料 鼠粮 用羊红细胞作为抗原处理小鼠+++++ 两周,测得体内抗体含量

注:“+”越多表示抗体含量越高

①据表分析,B组小鼠应饲喂 ;硒增强了小鼠的

+ +++ ? 强剂的鼠粮 等量含免疫增C组 3

(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功能,依据是 。

②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产生的 可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

,

制 。 答案 (1)摄取、利用、储存

(2)①等量不含硒也不含免疫增强剂的鼠粮 特异性 A组小鼠体内的抗体含量明显高于B组和C组 ②淋巴因子 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解析 (1)根据提供信息,硒具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说明硒也具有降低血糖浓度的作用,即能够加速组织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

(2)①根据以上分析,B组应该饲喂等量不含硒也不含免疫增强剂的鼠粮。根据表格分析,A组小鼠体内的抗体数明显高于B组和C组,而抗体是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产生的,说明硒增强了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功能。②在体液免疫中,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4.(2017河北保定二模,31)为了验证某大豆品种的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含量有关,请用所给的实验材料,完成下列实验步骤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具2片真叶且长势相同的该品种大豆幼苗若干,完全培养液,蒸馏水,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壶等。 (1)实验步骤:

①将上述大豆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实验组,分别置于等量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

②用喷壶分别将等量的 和 喷洒在A、B两组幼苗上; ③将两组苗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温度和光照等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两组植株的 。 (2)预测实验结果:

(3)上述实验中,如果A、B两组各选用1株幼苗进行实验, (填“会”或“不会”)影

,

4

答案 (1)②蒸馏水 赤霉素溶液 ③高度(或株高)

(2)B组(实验组)植株的平均高度大于A组(对照组)植株的平均高度

?导学号50074093?

(3)会 每组实验材料的数量过少(或样本数过少),不能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解析 (1)实验中应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和控制无关变量原则,本实验是为了探究大豆矮化特性与赤霉素的关系,是否含有赤霉素是自变量。A组是对照组,应喷洒蒸馏水,B组是实验组,应喷洒等量的赤霉素溶液。因变量是大豆高度,故应测植株高度。

(2)预测实验结果应是B组的植株平均高度应大于A组植株的平均高度。

(3)只选用1株幼苗对实验结果有影响,因为数量太少不能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出现误差的可能性就大,代表性差。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ht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