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社会学纲要》读书笔记

更新时间:2023-11-25 10:0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普通社会学纲要(帕累托)

—(三联书店2001年版,田时纲译)

第一部分:内容概要

在本书中作者首先阐述了自己对社会学的基本看法和自己研究社会学的基本方法。作者指出社会学的研究应该着眼于“社会事实本身所显现出的一致性和其相互依存的纽带”。(p/1)同时他还提供了一套自己的逻辑体系。指出理论的构成和理论本身应有的逻辑联系(p/3-p/17)。

接下来作者分析了其社会学观点的行为理论,即逻辑行为与非逻辑行为。作者认为逻辑的行为只有一种,而非逻辑的行为却有四种。

? 表示如下:(p/19)

种与类 行为有逻辑目的吗?

客观的 主观的

第一种:逻辑行为

(客观目的与主有 有

观目的的同一)

第二种:非逻辑行

为(客观目的与主

观目的的相异)

第一类 无 无

第二类 无 有

第三类 有 无 只有在主观上和客第四类 有 有 观上将其行为的手段与

目的合理的联系在一起的行为才是逻辑的行为。人们的大多数行为都是不自觉的非逻辑行为,而人们总是要为自己行为的正确性进行逻辑论证。

然后作者就学说史中的非逻辑行为进一步深化和拓宽了自己的行为分析视野。作者并不认为非逻辑行为应该受到谴责,如果说“非逻辑”一词含有公开的或者暗讽的意味在里面,那他就仅指那些按照非逻辑方法行事却自以为是在按照逻辑方法行事的人。之后作者又讨论了超验的理论和伪科学的理论。所谓超验理论是指其超脱了实体本身和实验的验证,是存在于人们经验之外的理论,即“没有任何实验手段说服他人,也未求助于一般经验或逻辑推理中的特殊经验”(p/55)。作者在论述的过程中主要对宗教和自然法作了讨论。至于伪科学理论,作者认为“完全缺乏精确性,未确定,模糊的原则的理论同我们提过的理论性质完全不同。这些理论运用表面严密的逻辑从原则(a)中得出结论。这些结论除表现结论者的情感外什么都不表现,除了将他们同(a)连接起来的推理外,不具有任何证明力。”(p/124)

作者认为社会的基本动力是“情绪”。情绪是指人的某种“心智状态”,是人的潜意识或下意识,心理倾向和冲动。而情绪是无法直接观察和测量的,只能根据情绪的表现状态来认知。即剩遗物和派生物。

作者认为剩遗物分为六种:第一种——组合的本能

1

第二种——集合体的持久性

第三种——用外在行为表现情感的需要 第四种——同社会性有关的剩遗物 第五种——个人及其附属物的完整性 第六种——性剩余物(p/132-p/135) 其中作者认为前两种剩遗物是影响社会总体形态变化最重要的情绪。组合的本能带来创造和变革,集合体的持久性导致保守和稳定。作者还把与社会有关的剩遗物分为六类,“特定社会性”,“一致的需求”,“怜悯和残酷”,“未来为他人的利益强迫自己受苦的倾向”“与等级有关的情绪”,“禁欲主义”。(p/134-p/135)

至于派生物,作者认为其是意识形态,信仰,理论之类的东西。之所以强调其为派生物,是为了指出其是第二性的,相对于剩遗物的稳定,派生物是容易变化的。作者将派生物主要分为四类:第一类——断言

第二类——权威

第三类——情感同原则的一致

第四类——口头证据(p/186-p/187) 在之后的《剩遗物与派生物的特性》这一章中,讨论了剩遗物与派生物的关系,两者与各种社会现象的关系,两者的传播,变化和发展的基本原理。

接着作者开始了其社会系统的理论阐释。提出了精英理论和社会循环理论。 广义上讲作者认为那些在人类各个活动领域中取得突出成绩并冒尖的人物为精英,而狭义上的精英是指那些制定政府政策的极少数统治者。而精英的分布不是恒定不变的,下层的代表,其中最有天赋的会通过各种手段,渠道,用暴力或者非暴力的方法上升为精英阶层,精英阶层也会有人退化成为群众。作者还指出社会的性质是由统治精英占主导地位的剩遗物决定的。同时,作者认为建立政权和维持政权的最好方法是暴力和亲和的综合使用。他在此还提出了理想社会模式:理想社会能够进行连续不断并井然有序的精英循环,从而保障社会处于动态平衡。一旦精英循环中止,社会就处于静态平衡或爆发革命。

第二部分:读后小札

在我看来帕累托的行为理论很具有借鉴意义,我们的行为固然是大多走在不自觉的非逻辑道路上的,但我们应该去认识它,并用逻辑的思维不断地纠正它,而不是一味的掩饰和逃避。当然我觉得帕累托过于强调了人的行为的非逻辑性也有失偏颇,甚至于作者所追求的那种主客观上手段同目的和结果都达到逻辑上的高度统一的追求并不现实。当然这也可能是我对作者的理论理解的不到位。

作者认为社会的基本动力是“情绪”。并指出了这种情绪的表现形式,提出了“剩遗物”和“派生物”的概念。作者指出的人在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的这种主体地位和能动性,激励着人们改造社会,争取美好未来的决心。同时作者在论述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严谨,求实的思维和系统科学的方法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尤其是作为刚进入大学的我而言,对帕累托的研究激发了我在学术科学上的求知欲,并提供给我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不过作者这种过于唯心主义的立场也导致其观点在很多方面出现了不可避免的片面性,但考虑到时代的局限性,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作者的精英循环理论,我认为社会总是由一部分精英来担负重要工作的,在很大程度上对社会发展变化产生决定性影响,这是很有道理的。而且作者的循环理论肯定了社会地位变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指出了这一

2

变迁的必然性,这一思想无疑是民主平等在社会科学领域的体现。不过我认为作者过多的强调了精英阶层与群众之间的差别,强化了阶级分类,使得其思想又打上资产阶级意识的深深烙印。

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hst.html

Top